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收拾妥当了。
皇宫里的摆设用品,也都与负责筹备称王仪式、熟知典籍礼仪规制的葛蕤商量后,相应添补齐全了,只等主人入住而已了。
至于随行人家和未来朝臣,诸葛评也都给安排了宅院暂居。这暂居的宅院也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与王五七一起商量了之后定下的,暂居的宅院正是以后夏简戟最有可能赐下的宅院,这样也尽可能减少了以后搬来搬去的麻烦。
自然的,曾被大昭朝廷吏部尚书强买去的袁家祖宅,诸葛评并未安排人家住进去。因为这袁家祖宅,夏简戟很可能会赐还给袁家。
在揣测夏简戟的心思方面,王五七从以前就很擅长了,到现在也未退步。
夏简戟、姜秾和夏婶,就这样直接进入皇宫,住了下来。
炎军之中较早跟随夏简戟的那一支,其中战绩突出的已经是小将了,等称王仪式过后,就会被论功封赏,而其中战功没那么突出却也经历过血战历练的,夏简戟就点了他们作为护卫皇宫的禁卫军,由那些战绩突出的小将带领。
姜秾进入皇宫时,就见站班禁卫军个个神情冷肃,遇上一队走动巡查的,也都步伐铿锵气势凛凛,融入这宏大气派的宫殿中,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她忽然间就悟了:皇宫乃皇帝之居所,这些宫殿群宏大威严不由令人拜服的样子,不正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该有的模样?
而她姜秾住进这里,是以夏简戟后妃的身份,或许以后还有许多女子也将住进来,也都是以他夏简戟的附庸的身份。
乾清宫是夏简戟的正经寝宫,但晚上他们一起去慈宁宫和阿娘用完饭出来,他很自然的就和她一起,来到了她住的坤宁宫,看样子是打算晚上也要歇在这里了。
入睡前洗漱时,宫女诚惶诚恐在旁服侍,生怕惹了她这个新主人不快。姜秾感觉不自在,但她想了想终究没说什么,没将她打发出去。
沉默着洗漱完,又等着夏简戟也洗漱完了来坐下。
两人坐在窗下的长榻上,中间隔着一张搁在榻上的小桌,“我想与你谈谈……”
夏简戟扯了扯嘴角,终于还是放弃了露出一个明朗笑容的打算,“我想也是,估摸着你就要找我谈谈,呵呵,秾妹想与为夫谈什么?”
第94章
当初因为关中大旱; 姜浓随姜双五和周翠娘夫妻两逃荒时; 才三四岁的年纪,从姜秾在不知是她几辈祖奶奶原身那里继承来的记忆里得知; 说彼时年幼的姜浓是没有关于逃荒的记忆的。
然而; 比姜秾大两岁的夏简戟; 那时候却是已经有五六岁了,按虚数算的话还要大上一岁。那么大年龄的孩子; 已经能记得很多事了。
逃荒途中的惨象构成了一幅人间炼狱图; 饿殍遍野; 易子而食,奸淫掳掠……
夏简戟看得分明; 只是彼时他尚且年幼,并不明白图中的残酷; 就连他那凶悍爱打人的阿爹; 某一天一头栽倒在路旁时; 他虽然哭了; 当时其实他不知道为何要哭,说不清又是在哭什么。
等到他渐渐长大; 明白了世间正常该有的人情道德之后; 那些记忆不时就会翻起来……
要说他在长大途中; 没有受到年幼逃荒时时的记忆影响; 那绝无可能。
总之,他最后就长成了现在这样的人,用一张正气好人脸的皮囊伪装着自己; 实则他渴慕权势和钱财,做(好)事之前会权衡利弊,长于算计谋略,看人第一眼便是考量其是否能为他所用……
他本就不是一个‘性本善’的人。
那些待人仁义、体恤民生、素行节俭、修身养性等美好品德,不过是旁人一厢情愿给他赋予的罢了。
谁又知道,他身上那些美好品德,最初是被何人何事所诱发出来的?或者说,他最初是想做给谁看的呢?
全因一个人罢了,一个‘傻气’得让人担心会被骗了去,有着无私得让他这个自私者嗤笑的宏愿。稀世的配方和良种说给就给出去了,也不想着要以此牟利,心心念念着造福世人。
这些种种,也就只要她与沈甜玩笑时说起的:‘我大约是爱民如子的天性迸发吧’,能够概括一二缘由了吧?
所以,当初在村长葛贡士那里,知道了她关于她自身那奇特能力的解释说辞时,他立即就相信了,哪怕听着神神叨叨荒谬得很。
她一定是神农炎帝的血脉后人,否则如何解释她的生而知之和善于耕种?
她的‘傻气’,就可以说是‘神性’了,神性是仁爱无私的,与他这种红尘凡人的卑劣自私不同。然而,越是自己没有的越想要得到,他想要得到她,于是就一层一层包裹上她会欣赏的美好品德,将自己装饰得像那么回事了,然后企图去与她般配。
……
“我想也是,估摸着你就要找我谈谈,呵呵,秾妹想与为夫谈什么?”
……
“秾妹,你知道吗?当初我们合伙栽培蘑菇,当轻松赚到第一笔银钱时,我拿着分得的一半,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就想,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傻气之人?傻气得让人心生喜爱。”
莫名的,夏简戟就追忆起往昔来,也不去管他刚才还说‘秾妹想与为夫谈什么’,自顾自地就抢过话来。
姜秾被夏简戟的话一打岔,已经想好的说辞被噎了回去。
“当初从我的角度出发考虑,与你合伙栽培蘑菇后,培养料原料的准备,随之切碎搅拌,还有之后去县城售卖,诸多琐事都不用我去操心。我只用在诀窍和步骤方面指点一二,如此就能轻松赚到不少银钱,怎么就是傻气?”
姜秾的记忆力不错,夏简戟一说起,她就想起了差不多十年前他们最初合伙栽培蘑菇时的情形,记忆清晰地彷如才发生在昨天一般。她说他傻气,她是不觉得的。
诚然,她手握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做那些琐事的人却不难找,完全没必要五五分成。但以她当时的年纪,想找到一个像他那
样敢想敢做、在县城里还混得开的人,并不简单。
在她这里,当时夏五斤所起作用不小,怎么就说她傻气了?
夏简戟笑容中苦涩夹带温柔,摇摇头:“秾妹你啊,就是个榆木疙瘩,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
“……”姜秾觉得夏简戟这会儿有些奇怪,他这会儿的神情,是她不能理解的情绪状态。
夏简戟猜到了她要与他谈什么,毕竟她的记性太好,就像刚才一样,他一说起两人年少时候的事情,她立即就能应答,当初心里的考量也都记得一清二楚。
那她又怎会不记得他们仓促成婚那晚,她许下的承诺呢?上次因为薛小姐那事,她差点就说出那话来了,哪怕他之后很快就问罪了薛家,让她一时再没机会说出来,可今晚看来是避不了了的……
“你想谈什么?”与她迂回是全然无用的,索性就直截了当说明白了事。
姜秾端起手旁的一杯香茶,抿了一口:“当初为躲避朝廷征选民女那事,你先是奔走帮忙,后来无法又仗义挺身仓促与我成亲,终于解了我被征选之危,我和我阿爹阿娘都非常感谢你。”
他仗义?不,他那是卑劣,趁她之危娶她为妻。
夏简戟看她端着茶杯无意识摩挲杯壁的动作,想着她这是紧张了,还是不自在了?暖色的烛光映照着,将她脸上和脖颈上的雪肤,渡上一层光晕,看着很容易让人心笙晃荡……
“你就没想过,我前后为你奔忙,生怕你被征选了去,甚至毫不犹豫地赶紧与你成亲,并非是因为我仗义?而是我趁机为之,顺水推舟娶了你做妻?”
既然迂回无用,那他何妨再直白一点,甚至直白到打她一个措手不及。
他可没那么好心,把今晚谈话的控制权让与她,让她能轻易说出合离的话来,想都别想!
“……”姜秾确实被打乱了谈话节奏,下意识就坦率地回答了:“我没想过。再说你为何要趁机为之?”
夏简戟的目光全无收敛,热烈而放肆地紧盯着对面的人,盯得严丝合缝让她避无可避。
“因为我爱慕秾妹啊,我最爱慕之人就是秾妹,自然想要与你结为夫妻、共偕白首,哪怕是趁人之危呢。”他不仅趁人之危了,还把也想‘仗义相助’的葛圭章也给挤走了呢!
“爱慕?你那时爱慕于我吗?”
霎时,姜秾心慌意乱,手中茶杯一晃,搁在小桌上时洒出来一滩水迹。
她竟然不似他想象中的无动于衷吗?莫不是因为他刚才的话,她竟心乱了?
夏简戟心中喜悦陡生,从悲哀无力破罐破摔之中,又生出来一丝期望……
“对啊,秾妹你聪慧、貌美又有大善之心,我爱慕你,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他爱慕她,她就是他的爱慕之人,那当初洞房花烛夜时的承诺,她要怎么兑现呢?若是合离了,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在情情爱爱这方面,就像夏简戟所说:姜秾就是个榆木疙瘩,与她在农事方面的聪慧绝伦全然不同,而她还没经验可供借鉴!
姜秾现在是猝不及防,脑子里混混沌沌像是装满了一脑的浆糊,唯一想起来的竟然是沈甜与她闲聊时,说:‘未成年不能早恋’……
在古代,女子大多是十五及笄后就算成年了,男子成年(即成丁)的话,各朝各代会根据赋役需要而有不同规定,有大到二十三岁成丁的,也有小到十四岁成丁的,而在先前的大昭朝,男子是‘十四成丁’即成年。
当时他们仓促成亲时,他已经十六岁,算是成年人了,他没有早恋。
“嗯……那这事要怎么办?”今晚这
场谈话要何去何从,姜秾没有主意了。
“哈哈哈!”夏简戟这笑发自内心,笑得很畅快。
笑得姜秾心中渐渐窘迫,在她自己看不见的地方,烛光映照下的耳尖霎时飘上了绯红。
关于姜秾这个人,除了她的来处夏简戟不清楚之外,就连她的身份——神农的血脉后人,他都知道并对此深信不疑。即使只论在性格方面的了解,他或许比她自己,都了解得还要深刻。
比如这会儿,她竟然害羞了,竟然只是在他表明心迹之后就害羞了!对一块从来不知害羞为何物的榆木疙瘩来说,他比她自己都还要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都怪秾妹平时性情太娴静了,竟然让为夫没能发现,秾妹也是一样爱慕着为夫的。”
夏简戟这话说的是真有点责怪的意味在里面,早知如此,他何至于煎熬到现在?!
“……”姜秾不知道她是不是该说声‘抱歉’,犹豫片刻:“你说我也爱慕着你?我都不知道啊……”
夏简戟这会儿想要任性了,不打算去帮忙剖析她的内心情感,而是耍起了无奈:
“先否管秾妹你有没有爱慕着为夫,但为夫爱慕于你,这确是事实。所以,你也别想着与我合离了,我爱慕之人是你,那你是不是要遵守诺言,让我与我爱慕之人共偕白首?”
“好似是这个道理……”姜秾理了理逻辑关系,确实没问题,“毫无疑问,我从来都是言而有信的人,除非你主动提出,否则我就不与你提合离。”
“哈哈哈~为夫自然知道秾妹是信守承诺之人,真是难能可贵的美德。”
夏简戟从小桌上方探过头凑近,一手扣住她的后脖颈,呼吸相交……
金丝纹凤纹的窗纱上,投下了交颈颉颃的剪影……
……
……
已是十五及笄的沈甜,如今已梳了妇人发髻,象征着她张武壮之妻张夫人的身份,比以前长高长大了,但相貌依旧还是一副甜糯娇软的样子,看着娇俏可爱。
沈甜的目光一点都不隐晦,直直盯住了对面的姜秾,直到看清了她耳根处那块……不、那一片延伸到衣领里去了的、引人遐想的紫斑。
“所以?秾姐你就与夏五斤……”沈甜激动之下忘了避讳,又重新措辞:“与夏简戟、王上那什么了……不合离了?”
姜秾察觉了沈甜的视线,不自在地扯扯衣领,理直气壮道:“我十八岁成年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难为沈甜也听懂了:“……成年人嘛,我晓得的。我们既已在这古代,就要入乡随俗,所以我也是十五及笄的成年人了。”
成年人嘛,你情我愿之下,又能对自己负责的话,纾解正常需求也是很正常的。
“反正养面首的作用也就是那样了,合不合离也差不多。”大佬索性就把夏五斤当做面首用就是了!
姜秾点点头:“还免了麻烦,合心意的纾解需求的面首,应该也不好找。”
“……”看来确定过了是合心意的。
第95章
在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尚且没有形成时; 商周等朝为管理广大领土,就实行了分封诸侯的分封制。各诸侯王国的诸侯和王; 在其封国之内的地位就相当于是帝王,封土内的资源和收益都属于诸侯王所有; 对王国内的绝大多事务都有着绝对的自主权。
按照周礼等古礼来论,夏简戟称的‘王’就相当于是这样的诸侯王; 就是炎军所占地盘内的国王,与秦汉及以后朝廷所封的同姓或异姓‘王爷’,全然不同。
至于分封制中,诸侯王有向‘共主’天子进贡的义务; 夏简戟就不用履行了; 大昭都亡了啊。
当然; 这种王与王之前的不同; 正是夏简戟和葛蕤等人特意区分出来的; 否则他称王的意义就没有了。
参考西周分封制中诸侯王的权利; 夏简戟这个称王是很有实质份量的。
按照秦汉以来的礼制来论,非皇帝不能改元定都,但按照周代礼制(周礼)来说; 诸侯王能做的就不一样了,改元定都勉强能做,其他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这些更是正当权利。
因此在炎军所占地盘的‘封国’内; 夏简戟与皇帝也没有区别了,不过是名义上有些差别罢了。当然,这样的诸侯王; 在夏简戟之后及之下,他是不会允许出现第二个的。
所以,当夏简戟称王之后,是可以名正言顺(这时候正不正也没人去多做置喙了)设置官员,整出一套朝廷来的。于是在决定了称王之后,户礼兵刑工‘六部’外加一个农部,还有太学国子监和督查院等部司衙门,就已经开始逐渐构建起来了,只是还没有正式任命官职。
如今,这班人马已经陆续到了长安,在葛蕤和诸葛评等人的领导下,很快运作起来,为冬至这天做着最后的准备。
很快,冬至到来。
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时候的古人将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朝野都有在冬至这天祭天祭祖的习惯。
天子即位,当于圜丘祭天,(分封制下的)诸侯王也可比照天子。只是礼制方面要在天子之礼上做相应削减和区别,就比如冠冕袍服的装饰花纹,拉行大车的马匹数等。
所以冬至这天,除了有夏简戟的称王大典,也有在长安京郊圜丘的祭天大典。
而且既然有了‘王’,便应有‘后’,诸侯王的王后和皇帝的皇后一样都是‘后’,夏简戟为了表示重视,或许也还是为了避免再次劳师动众,就将册封姜秾为王后的封后大典也定在冬至这天。
冬至这天的流程就不少了,葛蕤遍阅自古以来的礼书和典礼史料,制定出流程初稿之后,与夏简戟和众臣一起商议后又修改增删了一些,最终才定下的冬至日流程。
庄重却又不至于太过繁琐,一切顺利的话能在傍晚之前完成。
冬至这天的流程安排,首先是称王和封后大典先后进行,然后任命和封赏朝臣,最后王和后带着朝臣拜谒太庙,最后前往圜丘祭天。
……
冬至这日,方才五更天,姜秾便朦朦胧胧醒来,从外面传来声声鼓鸣。
“到时辰了?”姜秾坐起身来。
相比姜秾,夏简戟这会儿的心绪要不平静些,他在鼓鸣之前就已经自发的先醒了,这时都已洗漱完毕。
穿着一身金黄色里衣的人来到床前,倾身在床上人的额头嘬亲一下,温言道:“嗯,到时辰了,秾妹也起身穿衣洗漱罢。只今日起早忙这一回,以后就算是每年一次的大朝会也不用起这么早了。”
到时候称帝的登基大典,以及册封皇后的封后大典,也不会有今日这般忙了,自然不用起这样
早。
姜秾看着清醒了,实则思绪还有些混沌,愣愣地点点头,然后在宫女的侍候下下床去洗漱。
现在姜秾身边的宫女,还是当初住进太白县县衙时,唯一侍奉她的侍女。郑茗是个早年丧父后又丧母的孤女,丧母时正逢大旱,生存就格外艰难,也是因着这缘由,不习惯人服侍的姜秾才让她进了县衙,平日也不习惯她服侍,只是为了给她一口饭吃而已。
郑茗样貌普通,话也不多,但手脚勤快,难得能看懂姜秾的神情眼色,总能在姜秾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慢慢的姜秾才习惯了她服侍,她便一路从太白县跟着姜秾到凤翔府,如今更是进了这长安皇宫,做了她的贴身宫女。
姜秾洗漱过后,就见夏简戟已经张开双臂,穿戴得差不多了。
夏简戟身上的龙袍,颜色是区别于明黄的金黄,上面纹着八条五爪金龙,胸前与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除颜色外可能与皇帝龙袍的区别,还在于衣襟里面没有绣上一条龙。九条龙减了一条绣在衣襟里面的龙,外观上看着不突兀,却又不逾礼,非常体面了。
很快,夏五斤就已经穿戴完毕。
曾经那个脸上带着点婴儿肥的半大少年,与眼前这个身着威严龙袍,气势慑人的‘王’,竟是同一个人吗?
姜秾脑海中像是有嗡嗡鸣声,神魂与肉体不同步一般,有着不小失真感。
在郑茗的动作牵引下,她木然地张开双臂,被穿上一层一层的王后礼服……
相比夏简戟的龙袍,姜秾的礼服要更加累赘,里面一层一层的单衣皆是拖地六尺,最后一件凤袍更是华丽非凡,金凤展翅似欲从姜秾背上翔飞冲天,既庄重华丽又气势压人。
夏简戟穿戴好之后,就发现姜秾正看着他在发愣,或许也不是在看着他,纯粹只是发愣而已。
而他则看着姜秾将王后礼服一件一件穿上,衬得她一张严肃认真的脸愈加有气势,但他深知那不过是看着唬人而已,他知她这幅让他夜夜爱不释手的皮囊之内,还有他最为喜欢、穷极一生都不会厌烦的内在性情……
“秾妹,我要先去了,宫女们梳妆时你可靠坐着歇一会儿,然后吃些易饱肚又不易消食的点心,再让郑茗藏上一些,等午后去圜丘的路上吃了垫肚,不然这一天可要饿好了。”
今天流程上先是夏简戟的封王大典,再才是姜秾的封后大典,加上他不用化妆,而她换了衣服后还要坐着化好一会儿的妆,虽然差不多时辰起床,却会比他晚出去很久。
明明眼前这个穿着一身龙袍的人,与当初温宁村的那个少年已经不同了,但她仿佛又看见了当初那个人:总是叽叽喳喳没话找话,总像是有很多话和她说。
就像这会儿,称王封后之前的时候了,竟然在这儿唠叨她要吃早饭,还要藏零食在路上吃,免得半途饿着了。但是这种唠叨,也让人很暖心了。
姜秾回过神来,心想这人变化也不太大嘛,或许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不习惯呢?不过以后的事还远着呢,走一步算一步罢,何必这么早就去操心遥远以后的事情。
“好,你也抽空吃些罢,待会儿我会让郑茗多藏些糕点的,我们路上一起吃。”
“好,待会儿按照事先排演过的仪式走就行,就算有点小差错也无妨,那些大臣都跪在下面看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说出来的。”夏简戟上前来,轻轻揽了他的王后入怀。
“嗯。”她记忆力可不差,且从来不知道紧张为何,怎会在排演过的仪式上出错?或许是他自个儿紧张了吧,于是也宽慰道:“你也是,不用紧张,仪式都是小事。”
“嗯,好,都不紧张。”夏简戟抱着
姜秾站了片刻后,才放开转身出去。
这时候,外面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
侍女郑茗给姜秾端了一个绣凳坐下,侧着坐下就能倚靠在梳妆台上,这样姿势梳妆时也不会太累。
坐下后,姜秾闭目养神,让负责梳妆的宫女在她的头脸上开始捣腾……
梳妆期间,姜秾听着外面传来的动静,根据隐约可闻的鼓声、韶乐和大乐等的乐起乐止,猜测着前面的称王仪式大约走到哪一步了。
等到外面天色渐渐亮起,晨光透进屋里时,称王大典差不多接近尾声了,而姜秾也终于快梳好妆了。
“王后,吃些糕点垫垫肚,再上了口脂,就要随礼官去太和殿了。”
姜秾接过递来的糕点吃起来,为防中途失仪,不敢吃得多了,也不能大口喝水,最后只吃了两块米糕、抿了一口水沾湿了嘴,也就算是吃过早饭了。
接着,梳妆宫女上来涂了口脂,又再三检查了妆发佩饰和着装,确定了没有丁点差错。
果然,不到两刻钟,或许早已候在外面的礼官出声道:“夫人,请移步乘辇前往中和殿。”
相比郑茗已经在口称‘王后’了,礼官就要更讲究些了,哪怕姜秾被封王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也依旧还是称呼‘夫人’,完成封后大典之后才会改过来。
按照前几日排演过的,乘辇去往前殿的中和殿稍作歇息后,才又移步太和殿外指定位置站定候场。
等到大乐响起时,姜秾在担任称王和封后主礼官葛蕤的唱礼声中,缓步走过太和殿殿前广场,提步踏上汉白玉石基上层层台阶……
殿门前,已经完成称王仪式的夏简戟正等待在此,待来人走近后就伸出一只宽厚大手,姜秾将手放到他的手上,然后两人携手,往殿内走去……
然后,在唱礼声中,受王后玉牒,接过后印。
随后,就是夏简戟封赏百官,再就是两人接受百官朝拜。
百官的封赏任命,当然不可能临场决定,而是早就已经决定好了,并已提前通过气,这会儿封赏时,百官都毫无差错地一一出列接受任命并跪叩谢恩。
虽然姜秾曾经调侃夏简戟抠门,但他在该大方的时候也从来没抠过,这次封赏和任命百官,他也很大方。除了任命具体官职外,像是葛蕤、诸葛评、张武壮和葛圭章这些亲信老臣,都相应封了‘公’、‘候’等爵位。
但他也很理智,并未明确封赏世袭不降等的爵位,而是给了很大灵活性,总结一句话就是:能承袭多久,到时候再看。
得了官职任命和爵位的众臣,也都很高兴,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就如此刻了。
封赏百官之后,夏简戟与姜秾一起,带着已正式任命的百官,前往宫门东侧的太庙。
到了太庙,依照流程,夏简戟追封了三昭三穆即夏家往上数六代世祖,算是正式建立了夏家的王室(皇室)宗庙,随后夫妻二人又一起拜谒了祖宗。
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仪式细节。仪式中跪叩之礼无处不在,且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还要显得庄重而肃穆,耗费的精力可是不少。
称王大典、封后大典、封赏百官又拜谒太庙之后,时辰就已经午时了。为了赶吉时,姜秾又跟着夏简戟乘上车马,在百官簇拥下往圜丘而去。
一上午的时间,就没停下来歇息过片刻,仪式是在百官见证下,不能打盹糊弄,就算记得步骤也需得全神贯注一步一步去完成,姜秾还没感到太累,但肚子也是饿了的。
所以,两人坐上五马拉的大车之后,姜秾便把从侍女郑茗那里偷渡来的糕点拿出来,与夏简戟一起分食了,凭着这些
糕点撑到了最后。
事先夏简戟也与葛蕤透过风了,让他今天不要饿着自己了,也是暗示他了要藏些糕点在路上吃。因此,想必跟随的百官今天也是藏了垫肚的零食的,不过年轻力壮的官员不带零食,饿上一天倒也不至于饿出个好歹来。
到了长安郊外新建起来的圜丘,先是在天坛祭天,再又转到地坛祭地,祈风雨之后又是祈谷麦,仪式很是繁多,却又不能省。等祭天大典完毕,日头已经偏西不少了。
不过,终于这一天的诸多仪式算是全部做完,于是夏简戟和姜秾起驾回宫,百官跟着入城后也就地解散各自归家。
等姜秾终于回到坤宁宫时,西方天上只余下几片残霞了。
这一天劳累的程度,或许比沈甜听说的结婚时都还要累上好几倍!
姜秾这会儿是哪怕多穿一刻王后礼服都不愿了,刚一进屋,就把拖地的礼服换下了,换下的礼服自有宫女收去并烫洗了收好,总之她换上了轻便爽利的常服,并把已经有些花的盛妆卸了,又泡进热水里洗漱过,总算是感觉浑身轻了好几十斤下来,舒服极了。
夏简戟也有点累了,比姜秾要稍好些,不过洗漱过后也没甚么其他心思了,两人一起用过晚饭,就搂着他的王后睡下了。
……
第二日,夏简戟正式开始上朝议事,而姜秾则在坤宁宫接受命妇的觐见。
昨日封赏了百官官职和爵位,官员们就有了品级,而官员的母亲和妻子也成了相应品级的命妇。命妇们的敕命或诰命文书上,用的是王之宝玺,但在宫里接见她们接受他们谢恩者,就是王后姜秾了。
在姜秾这个王后之上,还有夏婶这个太后,所以命妇们先去拜见了太后,然后才来姜秾这里拜见。
姜秾就不是长袖善舞的人,她中规中矩接受了命妇们的觐见之后,循例勉励了两句后就让大多命妇退下了。
留下了几个重要朝臣家的命妇,终究也只寒暄两句,算是表示过夏简戟和她的看重之意后,就叫人也送她们出去了,只留下沈甜这个手帕交。
张武壮和姚青云他们是武将,以后多的是时候外出征战,官职暂时未定。后者因有占下长安府、关内和陇西大片地盘的军功,前者张武壮也有早前就随同征战并协助拿下川蜀的军功,都被封了从一品将军的爵位。中原还有后昭、后燕和后越在呢,显然两人以后的功劳会更大,爵位极有可能再升。
所以,现在的沈甜,已经是从一品诰命夫人了。
姜秾与沈甜两人之间的情感,是两人各自与当世之人都不一样的,最为特别也羁绊最深,哪怕如今身份改变了,但依旧还是无话不谈的手帕交。
“昨天虽然很累,可也不算是没有收获,若是感觉没错,我体内的神农之力明显增加了。”
第96章
姜秾是农学博士; 而非寻常意义上的工科博士,对现代化机械原理构造和制造等了解泛泛; 能够理解和制造出来的也只有农业史中较原始的农具,22世纪的现代化农业的高精尖机械; 她是没那能力制造出来的。
因为她制造不出相应机械; 取代了化肥和生物有机肥的培养液; 她就不能批量调配出来,只能运用最古老的生物有机肥绿肥和火粪。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