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福女-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太罗氏确实不会袖手旁观,可同时她也不想插手此事。因此,她使了个小手段。在锦娘的及笄礼之后,让已出嫁的长女去寻娇娇和锦娘,自己则将大姑太太多留了会儿,状似无意的说了这个事儿。
  大姑太太一下子就炸了。
  “你还是个人吗?苛待庶子我就不说了,横竖他也不是从你肚皮里出来的。可你怎么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这么苛待呢?我真的是头一回听说拿自己的亲生女儿威胁人的,你可真是能耐了啊!”
  “就单单这个事儿,往好听点儿说,你是枉为人母,可说难听点儿,你就是不配当人!”
  “行啊,你不想管四丫头的亲事对吧?你不管,我这个当姑姑的管!就这么决定了,以后四丫头的亲事我说了算,你要舍不得陪嫁,我帮她出了!”
  因为罗氏提前遣散了人,这会儿屋里倒是只有她和二太太,当然还有个跳着脚把二太太骂了个臭头的大姑太太。
  罗氏一脸悠闲自得的品着茶,时不时的抬眼瞧一瞧,完完全全看好戏的模样。
  二太太却被气得脸色涨成了猪肝色,有心想反驳,却架不住大姑太太天生的伶牙俐齿。
  好半晌,大姑太太总算是骂到告一段落了,二太太才逮到机会开口反驳道:“四丫头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为何不能替她做主?还有,我到底是你嫂子,你怎么能……”
  “你生的你为何不心疼心疼她?你十月怀胎生下她来,就是特地为了作践她的?你咋越来越能耐了呢?还是我嫂子,是嫂子就可以不问是非不论对错了?行啊,那咱们去老太太跟前掰扯掰扯,看她老人家怎么说!”
  大姑太太压根就不给二太太丝毫反抗的机会,拽起她就往外走。
  罗氏目送弟媳被强行拽走,并不打算跟随前往。
  有些事情根本就毫无悬念的,因为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太多太多回,都不用猜,就知道老太太铁定会偏帮大姑太太的。
  啧啧,真惨。
  “几个小姑娘呢?这会儿往哪儿去了?”罗氏感概了一番后,便放下茶盏,问道。
  她口中的小姑娘,指的是她亲生的俩闺女和儿媳娇娇,事实上这仨人中,只有锦娘才是真正的小姑娘,可她还是喜欢这么唤。
  丫鬟忙上前答话,得知仨人去了绣楼那头,罗氏也毫不意外:“行吧,让我也去瞧瞧。”
  绣楼其实就是个称呼,事实上是带前后院子的两层小楼。并不是本地常见的建筑,反而有点儿像是更南边些的小吊脚楼。据悉,这是多年前魏家祖先从南边经商回来后,仿着请人盖的,用的也是砖木,只是造型略别致了些。
  如今,住在绣楼的就三人,长房的庶女、二房的两位嫡女。
  罗氏对自己房里的庶女一贯很是冷漠,态度基本上等同于二太太对四姑娘。问题是,就像大姑太太说的那样,对庶出子女冷淡一些也没什么,可亲生的怎还这般漠视?
  等罗氏到了绣楼后,还未进去,便听到了一群女孩子的嬉笑玩闹声,顿时忍不住嘴角上扬,也跟着心情愉悦起来。
  “怪不得人家常道,多跟年轻小姑娘处处自个儿也能变年轻。瞧瞧我,方才看着二太太,心情都抑郁了,如今又跟着开朗起来了。”
  这话……可真不好接。
  随侍的丫鬟默默的选择了闭嘴,选择性的遗忘了二太太比大太太罗氏要年轻五岁这个事实。
  “我的小姑娘们,介不介意让我加入你们?”


第50章 
  今个儿是锦娘的及笄日,身为嫡亲姐姐的魏家大姑奶奶自是必来的。事实上,她一大清早就回了娘家,不过先去了老太太那头请安,之后才往正院子去。
  大姑奶奶嫁的那户人家姓苏,苏家做的是海船生意,乃是府城的巨富,城内铺面众多,名下商行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再者,苏家跟魏家可不同,他家端的是人丁兴旺,各房族人皆是生意场上的好手,真要算起来,比魏家更为能耐。
  不过,大姑奶奶嫁的并非长房嫡长子,而是五房的某位少爷,因此倒也谈不上高攀二字,而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娇娇今个儿是头一次见到这位大姑姐,好在有锦娘从中介绍,加之两边都是抱着好好相处的心态,倒也算是和乐融融。不过,娇娇也是觉得大姑奶奶夫家的情况听着很是耳熟,思量了好一阵子后,还真叫她想了起来。
  说来也是凑巧,那做海上生意的苏家曾也是冯四老爷备用的亲家之一,还是比较看好的那一挂。
  当然,按着年岁来算,大姑奶奶在六年前便已嫁了,加上冯四老爷那眼光又颇高,估摸着就算没有明说,他给娇娇选的肯定也是长房的少爷。
  娇娇还真就猜对大半,唯一错的地方只在于,冯四老爷当初相中的并非苏家长房的少爷,而是人家孙少爷。毕竟,长房所有的少爷都早已成亲。
  回忆得越深,娇娇对苏家的印象也渐渐多了起来,欲言又止的瞧了几眼大姑姐,到底还是没说什么。
  幸好,这档口罗氏赶来了。
  有了罗氏的加入,娇娇倒是松了一口气。虽说大姑奶奶瞧着很是和气,可俩人到底是头一次见面,又不算熟悉。再一个,大姑奶奶看着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不比锦娘那般的天真娇憨。
  事实上,大姑奶奶也是类似的想法,这弟媳不比嫂子,要是嫂子,到底还能多相处几年,怎么着也能有些情分。可弟媳就不同了,俩人完全不熟,以后估摸着也熟悉不起来,偏她这个弟媳还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叫她颇有些为难。
  于是,俩人索性都客客气气的,横竖往后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罗氏来了后,锦娘特地伸长脖子瞧了瞧她身后,吐着舌头俏皮的道:“二婶呢?大姑姑呢?”
  “你大姑姑拖着你二婶去寻老太太评理了。”罗氏一脸的淡然,余光瞥到给她行过礼坐到角落去的二房两位姑娘,略缓了缓语气,“放心,横竖这种事情也不是头一回了,不会有事儿的。”
  二房那两位姑娘都是嫡出,可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偏长相却截然不同。
  年岁偏长的四姑娘脸略有些方,倒是浓眉大眼的,瞧着挺有精气神的,可怎么看都跟女儿家的精致扯不上关系。要是再多看几眼,倒是能瞧出她长得略有些像二老爷。
  年岁小的五姑娘就很明显是随了二太太的,哪怕她还没有完全长开,也能看出是个小美人胚子,典型的南方姑娘,娇小可人,灵动俏丽。
  俩姐妹何止容貌差距大,个性也是截然不同。听到罗氏方才的话,四姑娘倒是面露愁容,显然是在担心母亲又要被大姑姑折腾了,可五姑娘像是全然没往心里去,仍径自嬉笑着,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罗氏自己也有俩闺女,且因为成亲之初夫妻二人就商议好了,儿子由魏大老爷管教,女儿则由她全权教养,因此她在俩闺女身上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她是这般,再瞧二房这做派,就颇有些瞧不上眼,可她也懒得插手二房事务,原本若老太太想管倒是容易,偏她年岁也大了,很是有些力不从心,也就由着她们去了。
  几人略说了一会儿,其他人就极有眼力劲儿的散了去。
  娇娇是领着锦娘离开的,借口有礼物要送给她。二房的两位嫡女则是同始终不曾开过口的长房三姑娘一起逛园子去了。至于罗氏,则拉着已嫁的嫡长女说起了私房话。
  母亲跟女儿本就有着说不完的话,更别提是已嫁出去难得回来一趟的女儿了。
  锦娘还十分孩子气的同娇娇抱怨:“以往姐姐还没出嫁时,母亲总是最疼我。可自打姐姐嫁了,母亲这心就偏了,一看到姐姐回娘家,她这眼里就再也瞧不见我了,好气哟!”
  娇娇同她已经十分熟稔了,轻笑道:“你日日都待在府里,想寻太太说话不拘什么时候都成,何必同大姑奶奶计较呢?她便是来得再勤快,一年到头也就回来两三趟。”
  “嫂子,你这可是冤枉了我,我哪儿是同姐姐计较,分明就是吃味儿了嘛!不过嫂子说的是,姐姐回一趟娘家也不容易,苏家那头……”
  锦娘说话的声儿越来越轻了,到最后根本就变得微不可闻。娇娇侧过脸瞧了她一眼,却见一贯都不知忧愁为何物的锦娘这会儿却是满脸的忧伤。
  伸手拍了拍锦娘的手背,娇娇道:“知你同姐妹们都好,恨不得替她们把日子都过顺了。可这日子呢,还是得自个儿过的,你呀,还是仔细琢磨琢磨,想嫁个怎样的人家吧。”
  “嫂子!”
  到底是刚及笄的小丫头,提及亲事肯定是有些羞意的。锦娘还不光是害羞,她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且还都是以她的能力完全没办法解决的难题。
  这就很尴尬了。
  ……
  到下半晌,回娘家的大姑太太、大姑奶奶都离开了。
  不过,大姑太太一走,二太太只满脸的松快,一副恨不得点炮仗送瘟神的架势。令娇娇不得不怀疑每次她离开娘家时,嫡母秦氏是不是也是这般状态。
  而大姑奶奶离开时,罗氏、锦娘,还有特地从前院赶过来的魏大老爷、魏大少皆是一脸的不舍,叮嘱她多回娘家。
  曲终人散往往伴随着浓浓的伤感。
  最后,还是锦娘故作小儿姿态哄笑了罗氏,随魏大老爷一起回了正院。而魏大少则同娇娇一起往东院去,边走边问今个儿后院发生的事儿。
  娇娇有点儿迟疑:“我今个儿方知大姐嫁的是做海上生意的苏家……”
  魏大少听她提起苏家,面上微微有些讶异,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你娘家掐着商户命脉,知晓苏家倒也寻常。我只好奇,冯府是怎么形容苏家的?”
  怎么形容?
  除了钱怕是就没别的了,家中姬妾众多荤素不忌,儿子随爹……
  娇娇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反正无论是她亲爹冯四老爷,还是她嫡母秦氏,对苏家都没什么好话。当然,撇开这些私事不提,苏家的敛财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在结亲时,不免会有些膈应。娶个苏氏女问题不大,将自家姑娘嫁到苏家,那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冯四太太秦氏就没这个勇气。她生怕一旦弄个不好,娇娇在夫家受了委屈,就会跑回娘家同她哭诉。这要是真的隔三差五的见娇娇一面,她怕是至少折寿十年。
  可魏家……
  娇娇迟疑的道:“我娘家嫡母很是不喜苏家,父亲倒是还好。”
  “看来冯四太太是当真心疼你。”魏大少已经不意外了,毕竟经历了回门一事,他也算是开了眼界。甭管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反正他只知道妻子在娘家很是受宠。
  “那大姐她……”
  魏大少苦笑一声:“祖父在世时定的婚事,我们也没法子。”
  娇娇没了言语,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不过,要是撇开苏家男子博爱这一点,单从家世上论,这门亲事还是很合适的,就是苦了大姑奶奶。
  “这几年她已经好多了,起码膝下有了儿子傍身。”魏大少淡淡的开了口,却不知他这话是用来安慰娇娇的,还是安慰自己的。
  兴许就是因为在大姑奶奶的亲事上,魏家长房有心无力,才因此牟足了劲儿,在魏大少和二姑娘锦娘身上,吓死力气找补,一副没有好的宁可拖着的气势。
  如今,魏大少娶了娇娇,锦娘的亲事还没着落。
  娇娇听话音,整个长房似乎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在锦娘的亲事上必须慎之又慎,横竖她今个儿才刚及笄,本朝又不似前朝那般崇尚早婚,再拖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就是这么一来,倒霉的就是魏家其他几位姑娘了。
  犹豫再三,娇娇将锦娘的顾虑说了出来。
  魏大少并不觉诧异,似乎是早有耳闻:“三妹的亲事无所谓,到时候随便拣一户还算看得过去的人家,陪一副简单的嫁妆嫁过去就行了。四妹五妹有二叔二婶操心,虽说是一家人,但毕竟是隔房的,不好太过于插手。”
  顿了顿,他又添了一句:“总不能为了别人,配上了自己的幸福吧?”
  饶是娇娇再怎么缺心眼,都听出了他这话似乎另有深意。可仔细一琢磨,娇娇只品出了最浅的一层意思,像是在说除了锦娘之外的其他魏家姑娘都是别人,再往深一些的内涵,她却是实在想不出来了。
  ……
  待次日得空时,娇娇才将这话掐头去尾的告诉了丁嬷嬷,让帮着参详参详。
  丁嬷嬷还是值得信任的,关键在于人老成精,她比娇娇更为通晓人情世故。
  略一琢磨,丁嬷嬷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早先我不是同少奶奶说了,整个魏家最需要在意的就是长房这几位主子。您同辈之中,只有大少爷和二姑娘是真主子,旁的都是外人。”
  “我原以为,就算不在意其他人,多少也会做做样子,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只怕早些年应该出过什么事儿,叫一家子人离了心,这才连面子情都懒得维持了。”
  “应该就是大姑奶奶这桩亲事了。苏家的家风素来如此,又不是临时改的,在府城不说人尽皆知,起码有心人略一打听还是能知晓的。已故的老太爷执意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可这么一来,家里人离心倒也难免了。”
  娇娇听得一头雾水,赶紧叫了停:“丁嬷嬷你别为难我了,你说的这些我听不懂,直说呗。”
  丁嬷嬷被噎了一下:“少奶奶不觉得魏家有些奇怪?老太太独居一所,说好听点儿是静养,可仔细瞧着,难道不像是刻意被孤立了?太太管着府里的中馈,明里暗里都在针对二房,可二房是庶出,既是看不惯,怎的不索性让他们离府单过呢?还有二姑娘及笄这种大事,嫡亲的小姑太太怎的不来?”
  娇娇:…………
  我有点儿晕。
  见娇娇似乎真的快要撅过去了,丁嬷嬷这才放过了她,略缓了缓,劝道:“真相什么的,那是官衙门才在乎的事儿,少奶奶您只需要站在长房这一边,凭他们怎么折腾,您都是魏家大少奶奶。眼下最紧要的就是您要调养好身子,赶紧开怀生一个,旁的那都不重要。”
  “嗯,我懂了。”
  在丁嬷嬷一脸期待的注视下,娇娇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张嘴就道:“那就让大厨房煲个滋补养生的高汤。春捂秋冻嘛,春天也是可以喝高汤发发汗的。”
  丁嬷嬷:…………
  神他娘的春捂秋冻!!
  丁嬷嬷忿忿不平的转身离开了厅里,站在外头檐下招手唤了个小丫鬟过来好一阵吩咐。不多会儿,小丫鬟就往大厨房去了。
  最后,娇娇还是如愿以偿的美餐了一顿,筒骨熬的汤底,配上山药菌菇,又撒了一小把细面条,把娇娇吃得眉开眼笑,全然忘了先前的烦恼。
  在娇娇的人生格言里,天大的事儿也可以用一顿美食来解决。
  实在要是解决不了,那就吃两顿!


第51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话确实不错。
  娇娇养父家只是因为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就他们父女俩,能有什么是非?可若是放到整个族里头,哪怕娇娇不怎么聪明,也还是明白族里并非外头想象的那般铁板一块。当然,明面上肯定是以和气为主的,暗地里的较劲却是从未停止过的。
  再譬如她娘家冯府,撇开已出嫁的姑太太们,以及早多年前就离家的庶出老爷们,剩余的还有四房人。可就这嫡亲的四房人,亦是各有自己的算盘,即便娇娇在冯府停留的时间不长,也仍旧感受到了。
  至于魏家……
  吃着喝着,娇娇实则却并没有像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没心没肺。
  说实话,不管是下河村冯氏一族,还是她真正的娘家冯府,其实她都不怎么能说得上话,两家的态度很相似,未出阁的闺女可以疼着宠着,却并没有话语权。再者,她一个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闺女,也确实不能插手太多娘家的是非。
  可魏家却不同,她注定要在这里过一辈子,且她还是魏家长房唯一的少奶奶,将来的当家太太。
  有些事情可以装糊涂,有些却不能。
  事关主子们的事儿,娇娇不好让丁嬷嬷打听太多,可她夫君又是不太想说的模样。思来想去,她寻上了最容易套话的小姑子锦娘。
  锦娘那小跨院虽然就位于正院后头,可她其实并不是整日跟大太太罗氏待在一起的。通常情况下,也就是一上午,罗氏在吩咐管事嬷嬷时,会让锦娘跟随在她身边,多听听多看看。
  罗氏的意思很明白,这儿媳可以慢慢教,横竖她今年也不过才四十出头。可闺女却是慢不得的,已经十五岁了,就算她没打算早早的把闺女发嫁了,再拖又能拖几年呢?
  从前年开始,罗氏就有意培养锦娘关于管家理事的事儿,锦娘屡次讨饶,她都没依,径自按着自己的打算教导锦娘。
  不过,就算这样,也仅仅是占用了上午这半天光景。待吃过午饭,歇过晌后,罗氏就不会再管锦娘,最多也就是让她回去看看账本、练练字,再不济做点儿女红也使得。
  可锦娘一点儿也不喜欢。
  因此,在这天照例歇过晌后,锦娘一听说嫂子有请,立马二话不说丢下毛笔,提着裙摆就往外头冲,唬得她跟前的奶嬷嬷忙追上去,一面追一面还央她慢点儿,看着点儿路。
  从正院到东院也不算远,正好如今已经是三月下旬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锦娘迎着微风一路奔去东院,到地儿时,额头上还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娇娇也被唬了一跳。
  “只是唤你有空过来说说话,怎么跑得这么急?我这儿没急事儿。”又唤丫鬟去绞个湿帕子过来给锦娘擦擦汗,顺便也让人上了茶点。
  锦娘笑嘻嘻看着娇娇一叠声的吩咐丫鬟,待擦过汗后,她才道:“我在院子里待着都快闷坏了,一听嫂子有请,自是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嫌闷怎的不去园子里逛逛?”
  “算了吧,回头叫母亲知道了,不定又怎么说教呢。”
  “怎么了?”
  “还不是念叨我年岁大了,要安分点儿,要多学些姑娘家的活计,要这样要那样……及笄前后差距也太大了吧?明明她去年还说我小,这一行完及笄礼,我就年纪太大了?”
  锦娘显然是憋屈坏了。
  她是二月底的生辰,从及笄礼毕,到如今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想想娇娇先前就在找机会同她说话,愣是拖了一个月,可想而知这段时日她有多忙活了。
  “当母亲的不就是这样的吗?又心疼你舍不得你,又怕你将来嫁出去了,在婆家吃苦受罪的。”娇娇虽然没生过闺女,可这种心情还是能够理解的,尤其看魏家这态度,明摆着没打算将闺女下嫁。
  其实,高嫁女低娶媳才是时下最流行的。
  尽管也有不少所谓的门当户对,可这只能代表两家处于同一个阶层,绝大多数还是男强女弱的。像大老爷和大太太不就是这样?还有已出嫁的大姑奶奶,那做海上生意的苏家哪怕家风颇差,当初还是得以登上了冯四老爷的乘龙快婿名单,由此可见苏家的财力之雄厚。
  这些道理,锦娘倒是都明白,可她还是忍不住长吁短叹:“嫂子,当女人可真难哟。”
  “你才多大?尽瞎说!”娇娇本来正伸手去拿茶盅,闻言只庆幸自己手慢,瞧着这么点儿大的小姑娘学那悲春悯秋的,她实在是忍不住想笑。
  “难道不是?反正我打眼瞧着,从两位姑姑到我大姐,就没一个是过得幸福的。”
  娇娇心下一动,正犹豫着要不要直接发问时,就听锦娘接着说道:“大姑太太性子太强硬了,母亲说,那是因为她和父亲、二叔的年岁太接近了,打小就养在一起,又早早的跟着老太太学管家理事,咱们府上一度是由她管着的。”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母亲不当家?”
  “是母亲嫁过来之前了,老太太身子骨一直都不太好,尤其是在怀上小姑姑以后。我听说,那会儿府上的中馈就是大姑姑帮着管的。直到过了两三年,母亲嫁进来了,大姑姑也准备说亲了,这才交给了母亲。”
  “我倒是知晓老太太体弱需静养,却不知道竟是那么早以前就这样了。”
  “对呀,其实小姑姑说是我们的长辈,实则一直都是由母亲帮着照顾的。小姑姑只比我大姐年长了两岁,她俩从小吃喝用度都是一样的,而且俩人长得也十分相像,加上小姑姑她打小就体弱,不知情的还以为她俩是双胞胎姐妹呢。”
  娇娇欲言又止,她想起了先前丁嬷嬷的那番话,既是嫡亲的姑太太,又曾这般感情深厚,怎么就不常回来瞧瞧呢?尤其上个月,锦娘才办了及笄宴。
  锦娘完全没看出娇娇的迟疑,她只拈了点心开始吃,边吃还边道:“我怎么老觉得嫂子这边的点心味儿更好一些呢?也是大厨房送上来的?”
  “有些是,另一些是我遣人去外头买的。”娇娇一贯都不喜欢亏了嘴,以前在下河村尚且如此,如今更是愈发讲究起来了。
  当然,胖过一回的她心里还是有数的,哪怕她自己没数,丁嬷嬷也会将数量卡得死死的。
  “我大姐以前也爱吃吃喝喝的,她还会指点丫鬟做些小点心。可惜,那是以前的事儿了,她如今忙着伺候婆婆、太婆婆、太太婆婆,还要跟妯娌较劲儿,教导庶出子女……唉。”
  那一连串的婆婆,成功的唬住了娇娇。
  等再听到后头,娇娇心里愈发不是滋味起来:“我只知道大姐有儿子?”
  “对呀,嫁过去三年了,才好不容易怀的,如今也才一岁多点儿。我只瞧见过一次,长得白白胖胖的,挺好玩的。”说着,锦娘拿眼上下打量起了娇娇,“外甥想瞧都瞧不见,不过要是侄儿的话,倒是能日日瞧见。”
  “只怕到时候你早就嫁出去了。”娇娇半点儿也不害羞,她真不觉得该冲着个小丫头害臊。
  结果,小丫头自个儿害起了臊。
  见锦娘软乎乎的小脸蛋羞红了一片,娇娇也不忍心继续调侃她了,只改口问:“倒是不知道大姐夫家是个什么情形。”
  锦娘以为她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忙急吼吼的答道:“苏家啊?他家好多年都没分家了,因为有个老祖宗在,好像去年才过了九十大寿。”
  “那妯娌该是很多的。”
  “苏家十几二十房呢,不过也不一定都在府城,他们是做海上生意的,也要四处奔走,好像留在府城的一共也就五六房人吧?可这样也不少了。”锦娘说着说着就叹了一口气,“其实妯娌多也没什么,烦的是我大姐房里庶出子女太多了。”
  “太、太多了?”娇娇有点儿懵。
  “嗯,你看我们家,长房有一个庶女,二房有一个庶子,这都没什么的。可我大姐房里光庶子就有六个,庶女好像是三个?还是四个?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娇娇:…………
  她决定下次回娘家时,一定要真情实感的谢谢嫡母秦氏。
  姑嫂俩用了茶点,瞧着日头落了点儿,外头天气又实在是不错,索性手挽着手去了园子里。
  “嫂子,我也就只能蹭你的光了,可不敢一个人胡乱蹦跶,回头叫母亲知道了,又该说我没个姑娘家的样儿了。”
  “姑娘家该是什么样儿?”娇娇反问道,“只是在自家逛逛园子不妨事的,我娘家的长房嫡长女一样是常逛园子,偶尔还会召姐妹们小聚,作诗品茗。”
  “冯府长房嫡长女……”锦娘抬头望向远处,“嫂子你可真看得起我啊!别的我不敢说,我可是连大姐的一半都及不上的,如何敢同旁人比?”
  娇娇没了话说,她隐约意识到,锦娘自我贬低的状态,似乎跟大姑姐的遇人不淑有着很大的关联。偏生,在得知了大姑姐的婚事乃是已故老太爷定下的后,她又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劝。
  苏家确实不是良配,可问题在于,人家苏家也不是最近这几年才变的,而是一直以来便是如此。男婚女嫁本就是自愿的,你乐意结亲,自是没了后悔的余地。
  “锦娘你且放心,有太太在,定会给你择一桩好亲事的,只可惜了大姐。”末了,娇娇只能这般安慰。
  “唉,为什么呢?大姐为什么要嫁到苏家呢?”
  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关于家里早年间的事情,锦娘也不是很清楚,甚至她原先根本就不知道苏家是这么个情况,还是她大姐婚后好几次哭着回娘家时,她才知晓了个大概。
  可那时,老太爷早已过世多年……
  娇娇深觉锦娘如今的状态不太好,似乎有点儿畏惧将来,确切的说,是畏惧嫁人以后的生活。
  想想魏家,哪怕有庶出子女,那也是在嫡子嫡女都立住以后,才出生的。其实这很正常,子嗣兴旺又不包括庶出,哪怕房里不缺美妾,也不一定让其诞下子嗣。
  家有姬妾同庶出子女成群,本身就不是一码事。
  娇娇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安慰锦娘,在送她回去后,转身去了正院寻罗氏。
  有困难找太太嘛,不得不说,单就这一点来说,秦氏真的把娇娇教得很好。
  跟罗氏交谈又是另一番状态了,只因娇娇不觉得自己的小心思能瞒得住她,便索性直说了来意。
  罗氏惊讶之余又有些愤怒,却并非针对娇娇:“我都已经折了个女儿进去了,怎的还不放过我另一个女儿?罢了,也是我疏忽了,还道锦娘这是在替她堂妹抱不平,哪知……”
  “她那是思及自身了。”娇娇知道锦娘一贯心疼二房长女,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不就是因为她觉得嫁人后没好日子过吗?
  “我会同她好好聊聊的,娇娘,多谢你关心她。”收了些情绪后,罗氏微笑着同娇娇道谢,就是笑容有些勉强,眼底里俱是愁绪。
  “太太不必如此,也是我同她聊得来。”
  罗氏觉得这样很不错,儿媳同小女儿年岁相近,如今瞧着脾气性子也是蛮投缘的。想着自己夫妻俩总有一天要走在儿女前边,若是儿子儿媳愿意多照拂一下锦娘,她也算是安慰了。
  这般想着,她愈发打定主意要让锦娘晚点儿嫁人了。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横竖晚嫁一些也不妨事儿。
  还有她可怜的大闺女……
  “娇娘,有个事儿我要同你说说。端午后,是我的生辰,又不是整寿,就没打算大办。我是想着,就咱们家这几个人,再将钰娘唤来吧,你觉得如何?”
  钰娘便是嫁到了苏家的大姑奶奶,只是这么一来,却是又不曾邀请两位姑太太了。
  大姑太太本就是庶出,嫁的人家对她而言倒还算不错,却跟魏家没法比,少来往也算正常。可小姑太太却是正经的嫡出,而且老太太都这把年纪了,按说不该如此。
  “太太做主就可以了。”娇娇掩下了心头的狐疑,点头应道。
  “还有端午的节礼,你下个月就过来帮我一起置办吧。我瞧着,你和锦娘俩人来办,就当是练练手,横竖这个家迟早要你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