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福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聊了一会儿后,老太太也顺势打发了其他人,只留了儿媳妇们,以及几个最得意的孙媳妇,多半人都离开了正院。
  老太太没注意别的人,却独独留意了娇娇,见她离开后,压在心头上的大石头这才卸了去。
  “老太太……”要说这世上何人最了解老太太,却还是当属姑太太的。别看她一年也回不了娘家两次,可她却是打小被养在老太太身边的,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她都能立刻领会意思。
  “不提那些皮孩子了,我倒是想问问你,岫玉的亲事定了没?”
  “定了,到年底她就要嫁了,所以我才恨不得将她日日待在身边。”姑太太虽然语气里满是不舍,不过面上却还是以欣慰居多,“她打小就爱诗书,又得祖父母的喜欢,她祖父便做主给她说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家的大公子。”
  留下来的一众女眷齐刷刷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别看冯家富贵,又掐着一众商路,可冯老太爷那官位,来钱是来钱,地位也不低,却无论如何不能同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相比。说句实在的,冯家是官商,通政使司通政使又被成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哪里比得上清贵的翰林官,那才是直达天听的。
  不提冯家众女眷的艳羡,只说被澜娘等嫡女带出去的岫玉,一见没了长辈在跟前,就好奇的问起了娇娇的事儿。
  娇娇的身份是瞒不住的,澜娘等人尽可能的捡好听的说,只道那是冯四老爷的庶女。
  庶女是比不得嫡女,但却比外室女好上太多太多了。岫玉并不是每次都随母亲来外祖家,虽然隐约觉得不对,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表姐妹几个手挽着手往园子逛去了。
  **
  姑太太回娘家,自是歇在了老太太处,之后两日更是一直在老太太跟前尽孝。倒是表姑娘岫玉,跟着去了澜娘的院子里,同为长房嫡女,年岁差得也不多,极有话题可聊,闲时也会去园子里逛逛,倒是不觉无聊。
  只这般,很快就到了老太太寿诞前一日。
  前头两三日里,在老太太刻意的安排下,姑太太母女俩并未跟娇娇有过多接触,有限的几次碰面,最多也就是觉得娇娇不像个大家闺秀,旁的缺点倒是不明显。可想也知道,到了寿诞这日,所有的女眷都会在一起吃喝,为老太太庆祝寿辰。
  为了这个,老太太提前就将秦氏唤到跟前,叮嘱了又叮嘱。
  ——不准出糗!!
  这是老太太对娇娇的唯一要求。
  结果,从老太太处回来,秦氏又犯了头疼。她以为决定让娇娇嫁去商户后,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没料到很多家宴,娇娇都是避不过去的。
  若是一般的宴请,称病告假便成,偏生这是老太太的寿诞……
  秦氏命人唤了娇娇到跟前,沉吟许久后,才将事儿说了出来,并允诺:“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按规矩吃饭,不要在姑太太跟前丢人,回头等姑太太她们离开了,我出钱让你点菜吃。”
  娇娇想了想,这要是叫她学着澜娘那样,秀气十足的一小口小口吃饭,还几筷子下去就吃饱了,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思量半晌,她试探的问秦氏:“太太,到时候我可以提前吃饱吗?现在我院子里用过了份例菜,吃饱了再去老太太那儿?”
  话一说出口,娇娇就忍不住心口生疼。
  那可是老太太的寿宴啊,想也知道菜色一定很好,可惜她没口福了。不过仔细想想也没办法,她可不希望她这边刚开吃,老太太和澜娘排着队撅过去。
  “这主意不错。”秦氏终于想通了,春日诗社那天,娇娇为什么豁出去将点心都吃光了?那还不是因为她饿吗?要是吃饱了再去,想不斯文秀气都难。
  至于胖不胖的,也不差这一顿了。
  秦氏打定了主意,明天上午寿宴开始前,就得先让娇娇吃饱了,为了避免出岔子,她还允诺道:“你乖乖听话,学你几个姐妹那样照规矩吃饭,回头我定让厨房给你多做几个你爱吃的肉菜。”
  娇娇忙不迭的点头应允。
  虽说她的份例菜也够吃个八分饱了,可谁还会嫌好吃的太多呢?
  就听秦氏又道:“还有个事儿,老爷已经同意了我帮你择出来的那桩亲事,就是上回同你说过的,府城里的富商巨贾,祖上是义商,家风还不错,人口也简单,你该是满意了的。”
  “人口简单?”娇娇特地问了一句。
  “对,老爷叮嘱过我的,一定要给你择一门人口简单的人家。那家的老太爷已经没了,只余个老太太,中间是两房人,长房嫡子,二房却是庶出的,之所以一直没分出去,一方面是因为家中事务太多,需要人手帮忙,另一方面好像是因为那庶出二老爷的生母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极得信任的那种。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横竖只是个庶出。”
  嫡出两兄弟会在父母百年之后分家,依律法,长子会继承祖宅和较多的家产。可若是嫡庶两兄弟,那差别就大了,庶子离家会给安家费,跟分家可扯不上关系。
  “老爷相中的便是那长房嫡长孙,说是嫡长孙,其实就是唯一的嫡孙孙。他们家还有两位嫡女,庶出自然也有,可等将来,庶子们都分出去单过了,嫡女也嫁了,人口自是无比简单了。”
  秦氏其实不大赞同人口过于简单的家族,可想着娇娇这性子,又觉得挺不错的:“正好,明日你祖母过寿,到时他们家也会来贺寿,老爷会提点他们的。”


第32章 
  从太太处回到了自己的小跨院后,娇娇就一直坐在小窗台下看着院子里的花草发呆。
  冯家极是讲究,宅子里有专门赏花游玩的园子,假山流水、荷花塘等等,一应俱全。就连各房的院子里也都有各色景致,老太太那头自然是最好的,旁人的也不差,就连娇娇所住的这个小跨院,院子里也摆满了花花草草,有专门的丫鬟伺候着。
  时值春日,园子里那叫一个万紫千红,小跨院的风景肯定是比不上园子的,不过从窗下往外瞧,也是一片繁华灿烂,让人不知不觉的放松了心情。
  霜降一直伺候在旁,她瞧出了娇娇心里头揣着事儿,可娇娇同家里别的姑娘不同,有事也不爱同身边伺候的丫鬟们讲。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人家主仆十几年了,不像她跟娇娇统共认识也不到两个月。
  “大姑娘,可要去园子里散散心?”霜降小心翼翼的问道。
  娇娇微微摇头:“如今家里客人多,别折腾了。”
  “客人也不能同姑娘比啊!”霜降还要再劝,抬眼瞧见娇娇一脸淡淡的,她不由的住了嘴,只后退一步,安安静静的立着了。
  娇娇可没心思管个丫鬟心里想什么,她琢磨的自然是方才太太秦氏说的话,关于她的亲事问题。
  嫁给商户人家是她的意思,她当然没有任何意见,可先前不是一直没定下来吗?因此她也没真的放在心上,可方才,听秦氏的意思,大概是已经八。九不离十,只等明个儿老太太寿宴,她亲爹应该会找机会同对方谈一下。尽管这事儿还未完全定下,可秦氏那口气,分明就是笃定对方绝不会反对。
  所以,她就要嫁给那家人了吗?
  生意方面她是不太懂,不过既然是府城里的富商巨贾,想来家产是很丰厚的,而且秦氏早先也说过,会为她备下厚厚的嫁妆,必保她一生富贵。至于人口方面,就依着那话,庶子迟早会被分出去的,嫡女则会出嫁,到最后人口必会极为简单的。
  这一切不就是她想要的?
  娇娇看着外头盛开的鲜花,微微叹了一口气,她又想起了前世的夫家。
  “霜降你说,人心隔肚皮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对的?”
  “……对吧?”霜降不大确定的点了点头。
  “假如,我想确定有个人对我是不是真的好,可我有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那个人了,那我要怎么确定?”
  霜降想啊想,她觉得可能是娇娇来冯家以前认识的人,刚想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忽的看到娇娇面上的神色,她心下一动:“是……是很在意的人吗?”
  “曾经很在意。”
  “大姑娘,奴婢说句不中听的,您这岁数老爷太太是该帮您议亲了,以前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估摸着都不可能了。”霜降小心翼翼的看着娇娇的脸色,她知晓太太正在帮娇娇相看亲事,不过并不知道亲事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又见娇娇那副神情,只道是放不下以前芳心暗许的人,“这亲事,到底还是得听老爷太太的。”
  “我知道。”娇娇起身离开了窗台,走到了外头檐下。
  道理谁都懂,可真的要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别的不说,娇娇是早就从还在刘家那会儿就开始起了疑心的,怀疑她上辈子的死因没那么简单,甚至怀疑她上辈子的夫君会娶她都是个阴谋。
  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会娶一个乡下小胖妞吗?就算她的嫁妆是不少,可那是对比乡下地头的,事实上她的嫁妆跟夫家的家产相比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上辈子,冯源生怕别人是冲着他的家产才娶娇娇的,毕竟吃绝户财这种事情也不算稀罕。正因为如此,看到了对方的诚意,也明白对方是决计看不上他的那些钱财的,这才放心的将女儿嫁了过去。
  不图钱,那还能图什么呢?人的话,娇娇模样是不错,却也不是倾国倾城的那种。权势地位的话,冯源可没有,他就是个凭自己努力赚下不菲家产的人,普普通通的商人罢了,在村里乡间兴许说话挺有分量的,搁在县里却什么都算不上。
  娇娇还记得,她上辈子的夫君曾经说过,说是自己某次去平安镇时,无意间见过她一回,从那一刻起便爱上了她,非卿不娶。
  基于种种原因,当时,无论是冯源还是娇娇,都对这些话深信不疑,因为再没有别的可能了。
  下河村冯家,家有良田百亩,却不值得县里富户的唯一嫡子,妻位许之。
  除非……
  很多时候,怀疑的种子一旦撒下,就会落地生根。
  可最让娇娇烦恼的是,这些事情已经很难得到验证了。
  ……
  次日,老太太寿宴。
  老太太是有品阶的诰命夫人,她的寿诞,无论是否整寿,府上每年都会大办特办。一方面是因为老人家本就喜欢热闹,另一方面也是彰显冯家在府城的地位。
  寿宴这日,当真是八方来客,一些路远的早就提前赶来的,而府城本地的,则在当天一早就往冯家赶。一时间,连冯家大门前面的街面都被堵了个水泄不通,端的是热闹无比。
  身为冯氏女,还是未嫁的那种,娇娇一早就去了秦氏的院子,不过秦氏作为四房太太,今个儿注定会分外忙碌,因此只吩咐娇娇同其他几房的庶女待一块儿,不求她帮忙,只求别添乱。
  娇娇:…………
  她早饭吃得很饱的。
  瞅着秦氏确实是忙得焦头烂额了,娇娇也就没多话,只随丫鬟去了老太太院子里,在西厢房里,同二房、三房的庶女坐在一块儿。
  往日里家中姐妹小聚时,嫡女庶女还会待在一起,不过今个儿必然不会了,嫡出小姐都在招待前来拜访的同龄姑娘,忙得不得了。
  初时,娇娇还纳闷呢,问一旁的堂妹:“访客里的嫡小姐由澜娘她们招待,那庶出小姐呢?”
  “……在家没来。”对方憋了一会儿,才挤出这句话来,看向娇娇的眼神里俱是无语。
  谁家跑来给高品阶的诰命夫人祝寿时,会带上庶女的?假如真那么看重,那直接记在嫡母名下好了。就不说别家了,澜娘她们几个嫡出小姐,几乎每个月都会被太太们带去别家拜访,或是赏花宴,或是诗会,当然也少不了别家老太太的寿宴等等。而她们这些庶女却是连走亲戚都没资格的。
  娇娇懂了,愈发坚定了她嫁商户的决心。
  不用想也知道,就她这个出身,哪怕规矩学得再好,娘家给的支持再多,那也就是嫁个门当户对人家的庶子。假如是这样的,结局无非两个,一是一辈子依附嫡枝,二是到了时候分出去单过。
  同样都是分出去自立门户,嫡子是分家,庶子就是单纯的出户,就算有安家费,那也算不得什么。
  正这般想着,娇娇就看着丫鬟们鱼贯而入,各色糕点果子一碟一碟的端上来,满满的摆了一大桌子,连各人身畔的小几都没了空荡。
  各房庶女们皆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糕点,随后仿佛想起了什么,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娇娇。
  娇娇:…………
  看我干啥呢?我吃饱了来的!!
  **
  后宅女眷在忙着,前院也一样不停歇。
  老太太过寿状似是自家的事儿,可官场上哪里是这般简单的?人情往来,讲究的是一个有来有往,而这种有明确名头的宴请,最是能帮着联络各家感情了。
  只是,这个各家多半指的是地位相当的人家,不过冯家的情况终究是有些特殊的。
  所谓布政使司布政使,其实在那些格外讲究的官宦人家看起来,有种不官不商的感觉,毕竟别的官操心的是国家大事,布政使司却是一味的同商人打交道。
  譬如,姑太太的嫡长女说的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家的公子,而翰林官最是清高,他们就不太看得起类似于布政使司之类的部门。
  可既然有人不屑,就必然有人在意。至少靠着冯家吃饭的商户,那是恨不得将他们顶礼膜拜,奉为财神爷一般供着。
  而事实上,府城冯家也确实是财神爷。
  自然,在冯老太太寿宴上,少不得有富商舔着脸也要弄张请帖,双手碰上重礼,求着冯家收下。
  这其中,便有四太太秦氏中意的那家。
  冯四老爷暗中使人查过了,确定那家家风还不错,各方面既符合娇娇对夫家的要求,也同样符合他本人的期许,包括那家嫡长子的品性能耐,他一样都调查清楚了,都十分的不错。
  饶是如此,冯四老爷仍不是很放心,决定在今个儿寿宴上仔细观察一番,他知晓那家老爷必会领着嫡长子过来。
  那是肯定的,那家老爷虽然明知道自家在这种场合说说不上话,混个眼熟也好。万一运气好入了贵人的眼呢?甚至不用说冯家嫡出那四位老爷,哪怕是依附冯家的旁支庶出也是好的。
  就算抱着极大的期许而来,待宴请结束后,冯家下人过来同他说:“我家四老爷有请魏老爷来书房一叙。”
  魏老爷:…………


第33章 
  听闻冯四老爷相邀,魏老爷第一反应就是激动,本想着这次赴宴能混个脸熟,哪怕再怎么心存奢望,也不过就是盼着能得到冯家旁支或者体面管事的青睐。万万没想到,刚还打算失望而归时,就得了这么个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下人只说了让他去书房一会,魏老爷没敢得寸进尺,让随行的儿子先回府,独自一人跟着小厮去了冯家的前院书房。
  冯四老爷早已在书房等候,且在等候间隙,又将待会儿要说的话,仔细的撸顺了一遍。他倒不担心对方不应允,只是希望能将此事做得尽善尽美。
  魏老爷过来时,冯四老爷正背着手站在书房的朝南窗户前,望着窗前那一片绿竹沉思。
  “老爷,魏老爷来了。”小厮将人送进书房后,便躬身退了出去,临走前将书房门轻轻带上。
  走了一路,魏老爷也想了一路,他不觉得会有坏事。道理很简单,假如冯家真的要对他们家不利,根本就无需嫡老爷出面,随便使唤一声,就够他家吃一壶的了。
  也因此,魏老爷只欢欢喜喜的给反冯四老爷行了礼,束手低头立在一旁,等着对方发话。
  冯四老爷既已打定了主意,就没必要再转弯抹角的,他深信就算亲事不曾谈妥,魏家也决计不敢传出什么闲话来,毕竟他之所以看中魏家,除了方方面面都合适外,也是看中了他们家的进退有度。
  当下,冯四老爷便开门见山的问了魏少爷可曾议亲。
  魏少爷今年不过才一十八,尚未及冠,哪怕本朝崇尚早婚,针对的也多半是女子。这女子十一二岁就开始议亲,及笄后便嫁人,此乃常态。可反观男子,多的是年近二十尚未婚配的,尤其这种不愁婚配的人家。
  “回冯四老爷的话,犬子尚未议亲。”
  这话自然在冯四老爷的意料之中,他只道:“我有一女,虽是庶出,却也是品貌兼备,唯独一点,她比较随性不拘小节。我膝下只独得一女,不欲将她许给规矩森严的官宦人家,今日我观令郎一表人才,就是不知魏老爷是何意。”
  魏老爷:…………
  冯府年后添了个已及笄的姑娘一事,府城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家都知晓了。而魏家尽管同冯家不是一个层次的,可商户最重视各类消息,自然也有所耳闻。不过,先前他们觉得此事与自家无关,听过也就算了,没想到啊!
  “能得冯四老爷看中,真乃我府上的荣幸,怕只怕犬子年幼也无甚本事,恐配不上令千金……”魏老爷红光满面、两眼放光,他恨不得立刻答应下来,可场面话还是得说的,再就是,他父亲虽已经过世,可他母亲仍然在世,不管怎么说,都得回府同家人商议一番方可做出决定。
  这些事儿,冯四老爷也都是明白的,他只摆了摆手:“我既是提了,便是中意令郎。不过,儿女婚事不是小事,魏老爷大可以过段时日再给我回复。只一点……”
  “您请直言。”
  “我那女儿最是不喜繁文缛节,偏我独一个女儿,不忍强逼她学规矩。因此,她在规矩方面怕是还不如一般的商户女。这些话我得提前说清楚了,若是你府上在意,此事便作罢,可若是你府上愿意包容,以后再抱怨她不通规矩,就……”冯四老爷忽的沉下脸来,“魏老爷也是有闺女的,想必能理解我一腔爱女之心。”
  魏老爷忙不迭的点头表示赞同。
  “行了,你且回去同家人商议,有所决定后,直接递帖子拜访便是。”
  ……
  魏老爷心头火热的回了府,哪怕他来时抱了希望,也没想到今个儿会有这么大的一个馅饼从天而降。当然,冯四老爷告诫的话他也一一记了下来,不过却并未真的放在心上。
  待一回到府上,他便命人请太太和少爷去老太太处,本人更是径直去了正堂。
  稍片刻,府上几位有分量的主子便在老太太处碰了面,魏老爷连个铺垫都无,便将方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又道:“依我的意思,这是天大的好事,不过冯四老爷的态度也很明确,此事必须得了咱们府上所有人的同意,免得婚后有所矛盾。”
  说是所有人,可二房全体人都不在,长房两位嫡女,已出嫁的就不说了,尚未出嫁的也并不在此。可见,魏老爷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意见。
  在场的人中,魏少爷的态度很重要,毕竟是与他共度一生之人;魏太太则是身为婆母,在大户人家的后宅中,婆媳之间相处的时间甚至于会远远超过夫妻;至于魏老太太,则是魏老爷最为敬重的人。
  魏老太太尚在犹豫之中,魏太太先忍不住开了口:“老爷说的可是那位……今年二月里方才回到冯府的四房姑娘?我早就听说过她的名号,说是极得四老爷的宠爱,就连四太太都将她放在心尖尖上,还道早先连亲生儿子都没这般上心过。”
  这话既是真的,又不是那么真。四太太秦氏完全是出于嫡母的责任才对娇娇这般上心,可对比她那几个嫡子,却也没说错。毕竟她在儿子们跟前一贯都是严母,秉持的家训也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对比前头几个儿子,秦氏对娇娇实在是太宽容了。
  “那太太可曾听说过,那位新入府的冯姑娘是个不拘小节的人?”魏老爷问道。
  魏太太掩嘴笑道:“老爷您说的……冯府对外说她是庶出,可谁人不知她是打小养在外头的?规矩什么的,还能同冯府那些庶出姑娘比?冯四老爷既是不愿意叫她早早的入府聆讯,必是心疼她的,规矩嘛,想也知道是个什么样儿。我还听人说,那姑娘体态略有些丰腴。”
  外人并不知道内情,皆以为冯四老爷在外头金屋藏娇,想着他必是格外疼惜府外那人的,琢磨着若非瞒不下去了,或是想给爱女许一桩好亲事,也不会等到如今才将事情捅破。
  谁又能想到,这里头竟然有这么多的误会,冯四老爷之所以这么晚才将女儿接入府中,完全是因为他刚获悉真相。
  这时,魏老太太也开了口:“咱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若是没点儿瑕疵,人家冯老爷还能看中咱们?人要知足,要惜福。”
  “母亲的意思,是同意了这门亲事?”魏老爷问道。
  “我的意思……不管何人当了我的孙媳妇,我都会好好待她的。有缘进了咱家的门,成了一家人,那就别说两家话。哪个姑娘出阁前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咱们待人家姑娘好,往后咱们家的姑娘嫁出去了,不也希望她在婆家过得自在一点儿吗?”
  魏老太太话音落下后,屋内有那么片刻极为安静。魏太太想起当年刚嫁进门时的忐忑不安,以及这些年来舒坦的日子,眼圈微微有些红,偏她不是什么有文采的人,一个激动便脱口而出:“管她到底是什么身份,哪怕是头猪,那也是冯家养的金贵!”
  得了,啥气氛都被她破坏了个一干二净。
  “母亲……”魏少爷差点儿没被他娘的那番话给噎死,好不容易缓过来了,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我没什么意见。正如祖母所言,不管何人嫁予我,我都会敬她爱她,此生绝不辜负。”
  **
  两日后,魏老爷便亲自登门拜访冯家,又一日后,黄褙子的官媒便上了冯府的门。
  因着是两面皆乐意的,这桩亲事进行得格外顺利。
  四太太秦氏作为娇娇嫡母,一方面她对娇娇有责任,另一方面她也确实想将娇娇早日嫁出去。她同冯四老爷夫妻多年,感情一直不错,上能孝顺老人,下能生养儿子,同妯娌们相处得也不错,同时又因为她能容人,就连房中的姨娘和庶子们,对她的评价也是十分的不错。
  结果,这么个八面玲珑的人,差点儿就在娇娇这儿劈叉了。多亏冯四老爷能耐,在寻觅多方后,总算是给娇娇寻了一桩合适的亲事。
  魏家那头也是极有诚意的,无论是提亲还是小定,一应礼节都做得格外地道。恰好,老太太生日后不久,便是端午佳节。依着府城这边的规矩,既是已经相看成了,哪怕尚未成亲,两家之间也该走动起来了,送礼自是免不了的。
  端午不算大节日,可魏家还是备了厚厚的节礼,不光有给整个冯家的,还有专门给四房的,以及娇娇本人的,无论哪份礼都准备得很是完美,尽显自家的诚意。
  与此同时,三房嫡女婠娘的亲事也已定下,对方是略次了冯家一等的人家,因着她年岁也不小了,便将亲事定在了今年秋日里。
  亲事既已定下,各房都安了心。
  娇娇徒然间就发现,家里人对自己更友善了,无论是长辈还是同辈,看到她时,面上俱是老母亲般的慈爱。


第34章 
  端午过后,就感觉一下子热了起来。而早在端午节前半个月,针线房的人又去各房主子处重新量了身量,好提前准备下夏裳。不过,针线房的人只负责做外头的衣裳,各人体己的小衣裳却是由房里的丫鬟们做的。
  娇娇房里使唤的人不少,偏她又不是个多事的人,除了丁嬷嬷每每看到她就忍不住想叹气外,平常使唤的也就是张嬷嬷和霜降,再不然就是负责洒扫的粗使丫鬟。
  太太秦氏治家森然,娇娇平素并不管这些琐事,那些丫鬟们即便不是很瞧得上娇娇这个主子,也不敢做什么。
  待端午后没两天,新的夏裳送了过来,这回针线房的人学乖了,盘算着横竖娇娇也不大可能被太太带去其他府上赴宴,用不着做那些掐腰的时兴衣裳,做的俱是宽松款式的,哪怕她略胖了一点儿,也不用担心穿不上。
  只这般,娇娇换上新衣、新鞋,又得了新一季配衣裳的首饰,至于脂粉一类的,早就由丫鬟们领了过来。
  霜降还特地告诉她,夏日里大厨房的饭菜有所改变,其中九成都是同春日那会儿不同的,甚至不光是一日三餐,就连点心的花样也都变了。
  娇娇捧着小肉脸,笑得美滋滋。
  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嘛,果然只有好好活着,才能遇到好吃的。
  其实,真要算起来,大户人家的这些千金小姐们,最不爱的季节怕就是夏日里了。
  这冬天,哪怕外头再冷,大不了躲在屋子里,冯家原是从京城搬过来的,就算本地不烧地龙,他们却还是特地请了北方的匠人做好的。冬日里,躲在温暖的屋里,捧着暖手炉,吃着荤素锅锅,偶尔看几页书,乏了就闭眼小憩一会儿,正好冬日时长短,往往没做什么事儿,一天时间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打发过去了。
  反观夏天,哪怕冯家并不缺冰块,可因着未嫁的姑娘家不能轻易受凉,她们并不敢在屋里放置太多冰块,也不敢吃太多冰凉的解暑饮子,唯恐将来不利子嗣。
  这么一来,日子可不就难熬了?再就是,冯家的姑娘们普遍都苦夏,一到三伏天便是各种胃口不开,人乏乏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偏偏也睡不了多久。想去园子里走走吧,又怕日头太大晒坏了皮肤,因此每日里只有在太阳落山以后,才会出来少少的走几步路。
  每到了这种时候,便是府城大夫们往冯家等一些高门大户跑得最勤的时候了,毕竟也不光是未嫁的姑娘们,那些少奶奶们毛病也不少,要是正好摊上有孕的,就更折腾了。
  冯家人丁兴盛,男丁尤为多,少奶奶们的数量也着实不少。几乎年年都有孕妇,自然今年也不例外。
  娇娇去给秦氏请安的时候,就听到她吩咐跟前的嬷嬷。
  “其他几房的随她们,你只管给我盯紧了六郎媳妇,她这还是头一胎呢,可不得仔细着点,她年岁也不大,该叮嘱的一定要叮嘱了,要是她有什么不乐意的,我来劝。”
  别看秦氏对儿子们格外得严苛,可她对儿媳妇们却是宽容得很,前头那些年长并且生了好几胎的,她自是早已放手不管了,可这头一胎却是说什么都不能忽略的。
  各方面都叮嘱了一番后,秦氏这才发现娇娇过来了,招手让她到跟前来,问:“最近吃食方面可好?有没有胃口不……开?”
  秦氏也是说惯了,毕竟苦夏几乎是大户人家后宅女眷的通病了,区别也只在于程度轻或重了,基本上就没有哪个能例外的。可等她那话说出了口,她才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估计就是唯一的特例了。
  娇娇脆生生的道:“回太太的话,我吃得很好,大厨房的人手艺特别棒,虽说夏日里少了肉食,不过那些消暑菜真的特别好吃,还有每日里的点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