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归位-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琼娘带来的人有一部分在上游,一部分在下游,都四下分散开来。这几日接连不断地搜寻,无论上下都很疲累,借着这风尾,倒是能好好地休息一夜。
营帐不禁狂风,自然是不能用的,便在城镇里私下分散开来,找寻坚固的房屋庇护场所。
而跟随琼娘居住在这地主宅院的,便是公孙无奕等五六个护卫,居住在相邻的屋子里,打地铺凑合一宿。
那员外倒是好客的,听闻这一行人乃京中贵人,自然好酒好肉地招待,还命人杀了两只母鸡煮了一铁锅的炖鸡肉。
公孙无奕他们几日不得饱足,自然吃得酣畅。可是琼娘这几日都是胃口不畅,尤其是见不得肉,不然总能联想到江边看到了那些个尸首,是以只夹了几筷子的青菜,便再吃不下了。
是夜,琼娘拢衣而眠,睡不一会,便被梦里一张张水泡得发白的面孔惊醒。此时屋外狂风大作,透过窗棂,竟然有鬼哭狼嚎之感。
在这般凄厉的风声下,琼娘根本睡不着,只愣愣看着窗外的电光闪闪。
风声雨声夹杂,遮盖了屋子四周的异响。是以琼娘并没有发觉自己紧闭的房门的门闩被薄薄的刀刃轻轻拨弄开。
等到大门被风猛的吹开时,琼娘才惊觉门口站着几道黑影。
她立刻翻身喊人,可是那话没等出门,便被狂风打落得七零八落。
那几个歹人进来后,只朝着琼娘扑过来,将一只大麻袋套着她的头,将整个人拢在麻袋里,背起来就走。
琼娘方才在匆忙时,从枕头下摸到了琅王赠给她的匕首藏在宽大的衣袖里,此时被人被肩上,感觉到雨水打湿了麻袋的冰凉感。
她心知决不能叫这些贼人掳去,便是拼死一搏。只在麻袋里掏出匕首,迅速一划,整个人便从断裂的袋口里跌落了出来。
在落地的那一刻,她朝着离自己最近的贼人狠狠地刺上一刀,然后拼命朝着旁边的屋舍跑去,使劲拍门,指望唤醒公孙无奕他们。
可是狠敲了几下都不见动静,琼娘匆忙中,顺着被雨水打透的窗棂望去。屋内烛光未息,那时连同公孙无奕在内的几个汉子却“睡”得东倒西歪,一看便不正常,竟似中了迷药一般。
就在这时,那几个歹人扑过来。
琼娘跟随柳将琚学的拳脚功夫,此时竟然全都激发出来,加之手里的匕首凌厉,那些人喝骂着带了不少伤。
可是一个女子怎么敌得过这么多的男人,最后只听撕拉一声,琼娘的衣服前襟竟然叫其中一个给扯破了。
就在这时,院子的房门突然被人大力撞开。
竟然二皇子刘剡领人闯了来进来,见此情形,命人将那些个贼人拿下。
然后他几步走到琼娘身边,柔声道:“公主,本王来晚叫你受委屈了。”
说着便解下身上的披风,披在了琼娘的身上。琼娘衣服湿透,前襟也被扯破。露出了里面月白的肚兜,只能拽紧他的披风,替自己遮掩住身体。
此时狂风渐大,二皇子不由分说拉着琼娘入了她先前的屋子,然后转身便插上了房门。
琼娘警惕地望着他到:“现自谢过二殿下解围,只是我要更换衣服,还请二殿下回避。”
刘剡微微一笑,从来都是端正谦和的脸上,竟然带着几分邪笑:“好啊,本王正可在此处替公主更衣。”
琼娘后退几步道:“二殿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皇子看着琼娘,语气轻柔,不无蛊惑地说道:“本王来此处剿匪,正好遇到公主遇险,当场你被歹人扯破衣衫,名节尽丧,本王倒是可提你遮掩这丑事,此时屋外风大浪急,你我便也趁着风声云雨一场。本王已经在圣上面前允诺会待你好,你嫁给我,待我登上帝位,便立你为后。”
琼娘听了心中咯噔一下,这话却是与沧海大师所说的不谋而合。难道沧海大师的意思便是自己嫁与二皇子便可以成为皇后,并进而结束与楚邪的世世纠缠吗?
琼娘心中烦乱,脑中各种想法纷至杳来,可待二皇子靠近,身体却是本能地做出了反应,伸手便将刚才捡拾在手的匕首猛然向二皇子刺去。
二皇子是同琅王一起习过武的,自非琼娘一个弱女子能对付的,侧身一闪躲过匕首,右手探出握住琼娘的玉腕,微微用力便将匕首夺去,左手一把搂向琼娘,面带笑容,语气轻佻地说道:“我喜欢的便是你这般表面柔顺,内里泼辣强硬的性子,与其他女子全然不同,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手里一用力,便将琼娘的匕首折了下来。
琼娘心知自己难逃此劫,突然心里涌上一股悲意,若是自己注定这一世与楚邪不得正果,那么何不早早结束这一世,期待下一世的重逢?
想到这,她想咬上自己的舌根。
可是二皇子话音未落,窗外有个黑影一闪而过。
二皇子立时警觉,转首看向窗外。大门砰地一声被撞开,一个人影裹挟一股凉风扑向二皇子,手中亮起一道寒芒,带着森森冷意劈向二皇子胯下要紧之处。
那人红着眼,呲着一口白牙,狠狠道:“欺负本王的女人,刘剡,你是活腻了!”
第180章
也就是二皇子晃神的功夫; 只觉得身下一阵刺痛。
楚邪的速度太快; 就算他事先有准备也不一定能抵挡下来,一瞬间便血染裤裆,二皇子疼得啊呀一声,人便往后仰去。
常进跟着进来时,吓得下巴上的连鬓胡须也跟着往上翘; 当看到楚邪还要去补刀时,赶紧带着几个人去阻拦; 趔趄得绊倒在地也不放手; 连抱带拉的才算是拽住怒不可遏的楚邪。
乖乖,这要是屠戮了二皇子,该是怎么写折子?那岂不是满门抄斩的罪责?
常进这个时候也是机灵; 赶紧让人把疼得满地打滚儿的太子抬了出去。
然后对楚邪道:“琅王,王妃刚刚受了惊吓; 您就别再白刃穿肉地吓唬她了; 赶紧安慰安慰她才是!”
说着便合上房门叫夫妻团聚。
楚邪尽量放松脸部的肌肉; 想要好好抚慰下我琼娘; 而琼娘呢; 在呆愣之后,借着烛光仔细看清来人的确是琅王后; 便箭似地飞扑了过去,然后举起纤瘦的两只胳膊,左右开弓,雨点似地噼里啪啦打起了。
“你竟然还敢出现; 不是死了吗!不是半点音讯都没有吗?怎么还敢这么的出来了……”她一边打,一边骂,到最后已经是泣不成声,打得自己的手都红肿一片了。
楚邪挺挺的也不躲,不一会,俊脸便通红,可他却心疼地抱紧了怀里,歇斯哭喊的小女人,将她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琼娘这时才紧紧抱住怀里死而复生的男人,放声痛哭。
楚邪也是许久没将琼娘抱在怀中,此时紧紧抱住,感受着她的绵软,心内也是一阵激动。只一把抱起了她,径直朝着床榻走去,然后将她压在怀中,唇舌纠缠,抵死缠绵。
外面的风雨虽大,可是此刻却已经尽被隔绝在幔帐之外,琼娘只能听见他坚实胸膛里的心跳声,便是索性骑在了他的身上,附身下去,迫切地感受着他的体温。
楚邪空旷甚久,哪里受得了这个?当下竟是胸膛猛喘,便是千里的水闸,即将开泄,堵泛不住。
待得二人大汗淋漓地鏖战了几个回合,楚邪这才紧搂双眼还在泛红的小娘,细述自己的经历。
原来他当初上船后,只走了一日,便从水路折上了陆路。
江东今天连天暴雨,粮食歉收。最糟糕的是,贮存粮食的仓廪竟然也漏水,许多粮食都发霉长芽。
有几个郡县发不出赈灾的粮食,百姓闹得厉害。就在这个关节,出现了官员枉杀灾民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虽则后面镇压了下来,若不加以控制,便又要演化成揭竿而起的造反起义。这些个事情,都不是他回去便能解决的。
所以楚邪在船上了解了情况,并最近似乎有人暗中把控粮食买卖,不卖与江东后,便在沿途下了船去,骑马偷偷奔赴到了湖西产量的大县,以粮商的名义了解实情。
江东的祸乱,需要他带着大批的粮食回去才能解决。
去了粮县后,他很快查明,是户部下旨,说是水患刚平,为免盗贼再死灰复燃,禁止大宗的的粮食不经户部审批流入外省。而江东的买卖却又被户部往后往后延压,结果便造成了空有银子却买不来粮食的窘境。
琅王了解了实情后,一边些奏折请示万岁,质问户部这等罔顾百姓生死,一味拖沓的做派何为?
只是就算皇帝责问户部,眼下这产粮大县的仓廪已经卖空,不肯让再给江东筹集粮食了。
于是琅王调来临近江东的子弟兵,抽出长刀,包围附近官道,以周济难民的名义,凡是过往的粮车,都要抽成二层的粮食,银子照付,并颁发褒奖书,感谢过往粮商被江东灾民的赈济。
这样不算大宗的粮食买卖,算是这些个批来粮食的粮商的零卖。可是通向四面的数十条官道这般围堵,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后竟是满满的十几船的粮食。
琅王盘算着江东眼下的关卡算是勉强能够度过。便准备折返回京,去接琼娘妻儿与岳父母大人一同折返回京。
谁知再次折返回来,沿途的情形让人看了心惊,问了过路的旅客才知,沿江发生了风灾,
可是奇怪的是各个路口都有人排查堵截,楚邪如今甚是谨慎,便着人前去细细打听,一问才知,竟然影传说是琅王葬身大江,现在到处都有官兵打捞他的尸体。
楚邪却觉得不对,打捞尸体是真,可是那路上盘查人是怎么回事?他堆躲在暗处看了一会,只要是有与他肖似的,便被那些个官兵控制住押送到一边。
这哪里是寻找落难的王爷?分明是找寻潜逃的罪犯啊。
就在这时,他派出去的人马便打探到韶容公主亲自带着水司的兵马找寻自己的消息。
他当下便着人探听琼娘的落脚点,想要赶紧让她知道他并无事,再细细了解眼前的乱局。
当他看见二皇子刘剡的身影时,登时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
哪里想到今夜,当他冒着狂风暴雨前来时,却刚发现有,两伙人马分别鬼祟前来。
原来这便是自己死了后的情形,不等热孝过了,便有人主动地来给他一顶硕大的绿冠。
当下怒极攻心,便斩下龙根一条。
琼娘听闻了他的经历,长舒了一口气。
她料想江东的断粮便跟二皇子有关,他现如今主理户部,自然是由着机会做一做手脚。
可是二皇子可能也万万没有料到,他这般却是弄巧成拙,反而让楚邪逃过一劫。
接下来当琼娘讲述这些时日,她经历的事情时,便换琅王渐渐瞪大眼睛了。琼娘并不愿挑拨琅王与皇上这对亲生父子的关系。
可是琅王方才已经二皇子所说在皇帝面前允诺的话来,就算琼娘不说,也架不住他的刨根问底。
最后到底是被琅王一点点细致逼问出了寝宫允婚的那一节。
琅王登时气得从床上站了起来,低着头虎视眈眈地望着琼娘:“老匹夫竟然要将我的妻儿送给他人!”
琼娘冷不丁被他掀了被窝,自然是急急扯了被来挡:“王爷,你胡言乱语什么,叫谁老匹夫呢?”
琅王气得蹦下床,咕咚咚饮了一壶的水道:“哪个打本王妻儿的主意,哪个便是老匹夫!”
琼娘暗自庆幸现在雨大,琅王这等子大逆不道之言传不出屋堂去,当下自然是好声劝慰,只说那皇帝也不过是急着认回孙儿云云。
她现在可不敢火上浇油,不然不等别人挑唆,依着琅王这等混不吝的脾气,自己便要揭竿造反了。
现在琼娘知道了琅王真正的身世,自然也明白了皇帝诸多的偏颇。对于这个流落在外的儿子,嘉康帝应该带着几分愧疚的心里真心疼爱的。只是这位万岁爷当年没能留住他心爱晴柔表姐,如今对于这个儿子疼爱的方式也不大得法。
琼娘可不想再上演个什么亲子弑父的人伦惨剧。她现在只想早点跟琅王回江东过自己的小日子。
便是这般好声劝慰,这才将那光溜溜的男人哄上了床。
不过到了第二日,琼娘也才想起昨夜负伤的二皇子。洗漱完毕,着人去问才知,昨日二皇子伤势甚重,常进足足撒了两瓶子金疮药才止了血。
二皇子此来是肩负皇命而来。一则是督察自处赈灾,二来是协理琼娘找寻琅王。
是以听闻二皇子出事后,那跟随而来的大内侍卫先是不干可,直言要拿下琅王面呈皇上。
可是常进这边更是豪横,直言二皇子是跟着盗匪一起入了院落,乌漆墨黑的,哪个分清先进来的是盗贼,后进来的是皇子?
再说大半夜的,他直闯韶容公主的暂住的院落是什么意思,面呈皇上就面呈皇上,相信当今圣上乃是有道明君,绝不会偏袒护私。
那二皇子的下面受了重创,幸而当时他拼命一躲,没有尽数斩断,可是这等子伤势,在穷乡僻壤实在是耽误不得。
再则满朝上下,跟谁讲理都别跟江东王讲理,他本来就理亏,被死而复生的琅王抓个正着,更没法那个厚脸皮讲理。
当下便是赶紧上船现自返回京城,先将这事圆过去再说。
与身下之伤相比,琅王的死而复生更叫刘剡扼腕。
想起尚云天说起的楚邪才是真龙天子的命。他现如今已经是信了九成!
既然二皇子以救治伤口为名义现自返京,琅王便也收拾行囊,安排好接下来的事宜,带着琼娘一同返京了。
虽然人还没有到京城,可是皇帝已经得了信儿。
他的忘山竟然死而复生,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嘉康帝的病实在是好了大半,便是挣扎着起身要迎接爱子。
以至于太监接下来向他呈报二皇子受伤的事情时,万岁压根就没过龙耳,只顾着叫着:“快叫忘山来见朕,朕要好好瞧着他是否安然无恙。”
当时一群嫔妃俱在,众人都哑然皇帝的失态。
在她们看来,二皇子重伤,似乎伤及了根本才是大事一桩。因何皇帝这把不放在心上,反而只顾着惊喜着琅王的安然返回?
这般下来,她们的目光纷纷转向眼圈发红的静敏妃,心里实在是替这位一向不多言多语的老实人扼腕叹息。
静敏妃太老实了,到了这等子地步,竟然不知跪地向万岁哭喊,替自己的亲儿讨回委屈。反而只默默地坐着,一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子的样子。
哎,实在是太老实了!
等面圣之后,静敏妃向大内总管请了牌子,去二殿下的府上探病。
到了儿子的床前,看着刘剡惨白的脸,静敏妃运足了气,狠狠打了他一个嘴巴:“跟你说过多少次,色字头上一把刀,你是疯了吗?竟然这个时候色迷心窍!”
第181章
二皇子此时挨着伤口不能动; 生生挨了这一巴掌。
母妃说得对; 他这次是一时得意忘形,只觉得楚邪必死无疑,却因为贪图琼娘的女色,落得这般下场。
他这次下面的伤势甚重,虽然救治得时; 但是哪个郎中也不敢保证日后还好不好用。
想到这,刘剡恨不得能立刻手刃了楚邪。
静敏妃打了这一巴掌后; 又问:“你犯了这次蠢就够了; 怎么能叫人上报给皇上?是怕楚邪不将你的丑事传扬出去?”
刘剡急急道:“母妃,这并非我之意,是我属下自作主张; 趁我疼得神志不清时,呈报了上去……父皇; 他怎么说?”
静敏妃此时尽力平缓心情; 看着仍然在榻上动弹不得的儿子; 只语气平平道:“你的好父皇; 听闻了楚邪还活着; 便乐不可支,压根没有过问你的伤势……”
这其实原在意料之中; 可也许是负伤的缘故,也许是母妃方才那一巴掌,刘剡此时较比往常要来得脆弱些,竟是没有忍住; 哽咽得哭了出来。
静敏妃没有再申斥儿子,只微微闭着眼,听着儿子那种难受到极点时,男人所特有的崩塌哽咽。
年轻时的她在无人的夜里,用被子捂住了嘴,拢住了声音,也曾这般痛哭过。
哭吧,软弱之后,才懂得坚强的,心肠也能更冷硬些,身在皇家,却没有磐石根基,便要练就一副铁石的心肠,才能熬度住,熬倒所有的人!
待得刘剡哭透,只目光发直地看着床帐时,她才慢慢道:“此番是你走错了一招,可楚邪既然肯为她这般,足见还是爱极了她的。既然这般,他必定会顾及名声,不会刻意宣扬此事,你也要尽快处理好你的下属还有给你医治的郎中,这等私德有亏之事若是要朝臣知道,你怎配为储君?若是陛下时候来问,你也只说与楚邪误会一场,不过推搡间受了轻伤,养养便好……”
说到这,她站起身来,走到儿子的床前,用巾帕擦拭掉他眼角的泪,然后摸了摸他的脸颊道:“现在胜负还未见分晓,他再得圣宠,也不过是姓楚,那皇帝之位,是不会名正言顺传给他的。你又何必对他如此耿耿?依着我看,你得那异人,虽然知晓前情,却也是个坏事的种子,你不可万事尽听他的,当有自己的杀伐决断!”
刘剡此时平复了心情,勉强坐起来道:“谢过母妃的提醒,以后该如何去做,儿子心中有数了。”
这母子二人的密探不提。
楚邪那边并没有进入京城。
他这次虽然并没有什么凶险,可在世人眼中却是死了一遭之人。
人都道,死后见人心。
这次“假死”一遭,他看出了自己那小妇的真心。虽则她总是带着十足的谨慎,小心翼翼地敞开心扉,一旦有些错漏,便想受惊的小鼠似的只想逃离。
可是当听闻他身有不测时,她的那些个精明算计便全没了影子,竟然能在那尸臭冲天的江边翻检自己……
这样的口是心非的小娘,叫他怎么能不爱?
可是他的那个亲爹,实在是叫人提不起气来,若是自己真的一命呜呼,现在那个二皇子便要睡着他的娘子,打骂着他的两个娃娃……
这股子闷气,每想一次都直冲一次肺门子。
楚邪现在似乎明白了母亲当初执意要走的缘故。比较着他的父亲楚归农,堂堂的沅朝九五至尊真是短缺了做人的浩然正气。
以至于到最后,楚邪连城门都不想进了,便派人入城去接崔家人和孩子,早早离了京城才好。
于是继楚邪奇迹般死而复生后,万岁几次召唤,楚邪抵死不进城门,便成了京城里又一则叫人诧异的热闻。
又那好事的,便说这楚邪是让龙吸水卷了脑袋,先是不知为何刺伤二皇子,闹得二皇子竟然不能理政,需要长时间在府中静养。
现在又公然抗命,不肯见万岁。听说在众人皆以为他命丧黄泉时,他还偷偷跑到几个产粮的大县打秋风去了!便是挨个设卡,跟粮商抽成,真真是拦路抢劫的土匪做派。
一时间,琅王要谋反的谣言竟不知为何,若添了油的火苗一般,越烧越旺。
万岁身边的大太监文泰安来来回回跑了数次,都不能叫琅王往城门里移一移。
他是左右交不了差使,急得团团转,便来求告韶容公主,
琼娘看着文公公急得哑了嗓子,也是怪可怜见的,她也不好明说琅王是在跟万岁置气,便只能委婉地说,是琅王刚刚去了沿江的灾区,那里尸横遍野,难免有些时疫病气,他深怕传给万岁,故而避之不见。
文公公听了,觉得这话还算是能交差,这边忙不迭上报上去。
可是也有不怕时疫的,那柳萍川听闻琼娘要走,生怕自己没了保靠,便急急去见了崔氏夫妻,哭着求他们带她去见琼娘。
她自己其实也能去,但是心知琅王回来,她是怕他的,那是不顺心真能抽刀杀人的主儿。有了崔氏夫妻在旁,怎么的,自己也是他们养育了十五年的女儿,总是能维护下自己的。
可是就连刘氏也不想带她出城去,只脸色不虞道:“你当初不是急着认亲回柳家吗?如今你在二殿下那境遇不好,自然是要找你的亲生父母,平白找琼娘作甚,难道她还被你害得不够?”
柳萍川被刘氏骂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她自小受了刘氏的溺爱,哪里听闻她这般重话申斥自己?
可是眼下她又是别无依靠,便用头钗换雇了马车,厚着脸跟在崔家的马车后面。
可是到了码头,她也没有见到琼娘的面儿,只有一个小厮送了一小包银子给她,只说这是韶容公主的赏,叫她莫要再跟了。
这便是像打发叫花子一般打发了她。可是她自己的私房钱如今都被二皇子占去了,没有这包银子当真是无法傍身,便是一路啜泣着自会去了。
当船队整装待发,琼娘终于可以和琅王一起得返江东,心中是说不出的高兴。
琼娘上次去江东还是平定水匪之乱的时候,那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船上,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除了江东大营,江东其他地方什么样子都没有见到。
而琅王平灭水贼再奉诏由江东入京城时,虽然面色平静,心内也是存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的。
而这番折返江东,不但佳人在侧,更是平添了一对小儿女,既有人生到此,夫复何求的满足,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
是以一路上琅王也颇有兴致,一一为琼娘和岳父母大人解说江东胜迹,如磐石城外的求剑石,江左的白雀楼,临江口的登仙台……
船队到了江东地界,琅王便弃船上岸,从陆路进江东。
琼娘举目四望,铺散在眼前的景色并未如琅王描述的那般美好,既无青草铺地如碧玉的怡人青翠,也无桃李齐芳连阡陌的水果满地,更无村寨相接的热闹繁华,满眼所见尽是空旷的黄土地,不夹杂一丝绿色。
看了眼前景象,琅王脸色不由阴沉,先前的赞誉之辞,全成了夸口。愈往前走,景色愈是荒凉,土地更是干裂成一块一块,宛如鱼鳞一般,由眼前直蔓延到天边。行了大半日,琅王突然说道:“前边就有一个村落,因为恰在官道旁,来往商旅多在此处休息,很是热闹,我们且去看看。”
队伍按着琅王的指引前行,不久便来到一个村落旁。只见村落一片残恒断壁,没有人烟。琅王的脸已经变得墨黑,一干江东出身的侍卫也都面色不好,不知到底发生何事,让一向富庶的江东呈现一片破败萧条。
琅王虽然一早得报江东灾荒,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的场景,实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便催动车队,加快速度赶往王府。
晚上宿营之后,陆续有探马得了消息回来禀报。原来从水贼作乱之后,江东便是天灾不断。先是冬季无雪,致使春季播种不佳。粮商们囤积居奇,倒是大赚了一笔,一个个兴奋无比,盼望再来一个旱季。可是接下来的干旱却是远超出他们想象。
春夏两季酷热无比,滴水未下,河流尽皆干涸,庄稼牲畜也都饥渴而死。粮商们的发财美梦还未做完,便发现自家已经是无水可喝。若是没了粮食人还能坚持一阵子,可是缺了水人却是几天都坚持不了。不但百姓活不下去,便是豪商巨富也是一样的撑不住。只是月余,好多地方便一片荒废,没了人烟。
大家听了皆是心情沉重,琅王问道:“可知王府现在情势如何?”
探马犹豫了一下,说道:“当地百姓不知详情,只是听一位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说听到有人说江东只溪山郡还有水有粮,是以活下来的青壮皆是往溪山郡去了。”
琅王听了此言,面色一冷。那溪山郡正是楚王府所在。
第二日出发时,琅王只带着琼娘,常进和二十名侍卫先行出发,早日赶到王府,崔家夫妇则带着一对孙儿和儿子儿媳在余下的兵士护卫下缓缓前行。
琅王和琼娘赶到王府所在的郡城时,发现江东各地赶来的流民将郡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那等在场景犹如攻城。
第182章
这样一来; 如何进城便成了难题。
有些流民看见有车队来了; 竟然高喊:“来了富户,我们吃用不上,他们居然还有华车锦棚,掀翻他们的马车!抢了他们的吃用!”
叫喊间,竟然竟然有些年轻; 身体还算健壮的流民被领头的煽动,便目露凶光; 手握农具; 砍柴刀一类的想要冲将过来。
这车队里的大人还好,可是有两个孩子,琅王不希望那些个流民惊吓到孩儿; 便吩咐常进去驱赶开刀。
常进拔刀一马当先便是冲了进去。好在流民虽多,但大部分不过是普通的百姓; 虽然群情激奋; 可是看来者身高体壮; 满脸的横丝肉; 原先的怨气顿减; 不肯往前打头阵。
常进乃是横闯的祖宗,早就看准方才领头叫喊的那个; 高高举起长刀,一个刀背便敲得那人闷哼一声扑倒在地。
常进身后的侍卫也是一个个搭弓备箭,严阵以待的场景。
所以众人皆是萎缩不前,看见有骏马驶过; 只知大喊大叫,却无人阻拦。
琅王挑选的皆是精锐,在流民反应过来前,全力疾驰一会便赶到了城门外。常进在城外一阵大喊,守城军官自是认得常进和琅王,连忙开了城门迎琅王进城。
琅王心急王府,也未停歇,打马直奔王府。同时让守城官随行,在路上禀告王府情形。
守城官禀告他疑心有人从中煽动,因为周遭大量流民皆是到了郡城,而其他地方只有少量本地的流民。
流民聚集到此后便要求开城门放水放粮。守城官自是不敢开城门,但每日都会给城外流民发些饮水和粮食,以免他们情急攻城。但是流民的胃口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郡城也是供应不及了。而城内也不乐观,因为城内百姓一样缺水少粮,被人煽动下已经数次冲击王府讨要粮食了。
这时他们已经来到王府,常进一看便是傻了眼。只见王府城墙,大门和各个侧门都是钉上了木板,木板上还插满了铁钉。铁钉穿透木板,露出三寸长的钉尖,皆是冲着外面,却是让人无法靠近,而墙头也是,浇埋了外露的铁钉,严防有人登攀。乍一看,整个王府像是装了一层铁钉铠甲一般。
琅王自知今遭算是在岳父母面前丢人了,只能命常进叫人开门,可是心内却将二皇子更是记上一笔。
他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后,倒是明白了二皇子因何与他反目。
如果他只是个异姓王的话,便是协助二皇子扳倒大皇子的最好助力。
可他偏偏也是皇帝的亲儿子,这就不能不叫刘剡忌惮了。
此番他碍着琼娘的名声,不好将二皇子犯下的勾当搬到亮堂处来说,可是户部刻意阻挠江东收粮的事情却不能善罢甘休,只一封奏折呈交给了万岁。
而这奏折才是开始。二皇子不是一直沽名钓誉,满朝堂的赞歌吗?他便一点点揭开这伪君子的面皮,叫他梦断储君之位。
那老东西的儿子甚多,便是怎么轮,也轮不到刘剡的头上!
待进了王府,一早便回了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