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归位-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他临回来时,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三叔公离世,楚邪便打着得了这位叔公照拂,要去灵前尽孝的名义,要回乡守孝。
  第二日朝会,琅王禀明圣上自己的三叔公去世,请求返回江东奔丧。
  圣上沉默片刻,言道:“忘山长辈亡故,本该准爱卿回江东。但是朝廷还有倚重之处,你先前便请了长假在府里静养,耽误了许多的公事,此时还需爱卿便留在京城。”
  琅王再三恳辞,圣上只是不允,最后面色有些发愠,道:“朕视忘山为肱股,常有要事垂询。忘山当以国事为重,不必再言。”
  楚邪没有说什么,只是目光微沉,看着脚下的石砖。
  群臣默然,只看着琅王和圣上的奏对,暗中却是羡慕琅王如此简在帝心。
  退朝后,二皇子回到府中继续处理政务到天色发黑。一青衫男子轻轻踏入书房,为二皇子点上灯,静立一旁。
  二皇子批完最后一份奏报,开口道:“今日楚邪向父皇请辞,准备回返江东,父皇不准。我看楚邪此番是铁了心回去,日后还会奏请。”
  尚云天说道:“二殿下,决不能让楚邪回到江东。在京城,他手上无兵,一身权势都系于圣上,虽然看起来威风八面,势压群臣,却是丰墙峭址,重而无基。若是殿下登基,只需一纸诏令便能将他拿下。甚至于现在,若非担心圣上怪罪,殿下尽出手下暗卫也能将之擒。”


第168章 
  略停片刻; 尚云天继续说道:“但是一旦他回到江东; 便是龙飞于天。在江东,他兵将齐备,铠甲俱全,而楚家在江东声威甚隆,振臂一呼而江东影从。臣所处的上一世; 他便是从江东起兵; 一路攻城下地,最终打到京城的。纵然现在殿下明了先机; 即使他这次真的反叛亦能战而胜之; 但是必然兵祸连年,于殿下的江山不利。”
  二皇子没有说话,不过尚云天的这番言语显然说到了他的心里去。楚邪在京; 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若是回去江东; 只怕养虎为患。
  尚云天又接着道:“卑职再过明日; 便要重新返回府衙; 然而现在琅王视卑职若眼中钉,只怕……”
  二皇子知道尚云天的意思,慢慢道:“只要你于本王忠心,自然会有暗卫护你周全,尚大人也要留心不自往人多的地方去; 此乃京城; 楚邪再胆大妄为; 也不能不有所顾忌。不过……尚大人为何这般急着回来?”
  尚云天连忙抱拳:“只是想赶快归朝,助陛下一臂之力。”
  二皇子笑着点了点头,可是心里却如明镜,这个尚云天不怕死地出现在人前,恐怕也是和那琼娘被休大有干系。只可惜这位尚大人缺少些自知之明,难道他以为那琼娘被休后,就会嫁给他这般的芝麻官吏吗?
  在他看来,按尚云天和柳萍川前世里描述的那个琼娘的个性,乃是万事追求极致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被人休离归家,心内自是有股子傲气。怎么可能不思度着一雪前耻?
  嫁给琅王做过王妃后,只怕普通官家的正室都难如她心意!
  可是若是自己许以她侧妃之位,更允诺将来一登大统时,封她为后,不怕这女子不心动。
  那楚邪对待女人,最是傲慢无礼,他与楚邪也算是少时便认识的,岂不知他的德行?待自己小意温柔地待那琼娘,叫她体会到二人的差距,不愁不赢得这位转世灵女的心。
  想到这,刘剡的心倒似少年时,追求心仪女子时雀跃了那么一下。
  他想要得到琼娘,不光是大遗法师的话,更是因为他也是渐渐对这个女子起了些兴味。
  也难怪她能将楚邪迷得神魂颠倒,实在是这女子身上的确有过人之处,虽则是已嫁过人,生过儿女的了,但是魅力不减分毫,若能得这女子为伴,可是要平添不少的生趣。肯定比自己正妻卫氏那等子蠢愚的妇人要得情得意。
  却不说这二人各自的算盘,这几日满朝文武简直人人自危。
  也不知何故,几位朝中大人的陈年旧事被悉数翻检出来,譬如那位吏部的左侍郎郭大人,当年吞没亡妻嫁妆,养了三个外室在京郊,其中一个据说还是有丈夫的,只是常年在外经商,不得回京,在寺庙上香时,与郭大人勾搭上了。
  想来这便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道理。
  郭大人平时吟诵着哀悼亡妻之词,无事时去京郊小跨院里去偷偷商妇,甚是有滋有味。
  结果前些日子,那姘头的正头丈夫寻上门去,追撵着郭大人打,据说带去的帮手太彪悍,像是行伍出身,打得郭大人屁滚尿流,大白腚都露出来了,官威无存,斯文扫地。
  不光是郭大人私德亏损被曝光人前,朝中还有几位大人也纷纷载跟头落马,不是贪污受贿,便是当年科考舞弊,再不然就是打骂妻儿旧事被人记起……
  一时间京城贵宅里的饭桌上都是安静不下来,这下饭的丑闻真是一桩接着一桩。
  偏巧的是,这几位大人还都不是亡妻病故,便是与妻子和离的。就连万岁爷都感慨,所谓男人当立室,这正妻之位久旷,无人内监,难免私德有亏,这几位大人全是前车之鉴。
  是以万岁私下里督促着忘山快些娶了新妻,以免步那几位的后尘。
  楚邪现在再看万岁爷,真是心情复杂。虽然琼娘对他耳提面命,当以君臣之道处之。
  可是每每想到自己的母亲被迫远走生下自己,这心里便一直不是滋味。
  他少时希望父亲还在人世,现在倒是知道了原来亲爹一直健在,却高兴不起来。
  所以当万岁爷催促着他新娶时,那眉眼也不大顺畅,只冷冷道:“旧人未忘,何以新娶?”
  嘉康帝倒是不觉得这话乃是影射自己。而是不赞同道:“听闻那休书虽是你写,却是那韶容公主呈递出去的。这等子妇人虽有才学,但性情太过妄为。忘山你就算要与这女子破镜重圆,也当是扳一扳韶容这等子桀骜性情,不然以后内院不安,忘山何意安心国事?”
  这话要是旁人来说,楚邪必定会共鸣之。可是从自己的隐秘亲爹的嘴里出来,便全是荒诞走板的言论了。
  当下他不咸不淡地驳斥道:“公主这般,定然是臣做得不好,若是做得好,她怎么会带着儿女舍得离开本王身边?若是到了女子拼着名节不要,也要带着妻儿离开的地步,这男子必定是个不成器的,不要也罢!”
  这话正着听,乃是琅王的自责之言,可是听到万岁的耳里,却是有些触动陈年旧疤。
  当年的表姐晴柔,可不就是拼着名节不要,也要带着他们的孩儿远走吗?这么一想,当年的种种懊悔顿时又是涌上心头。
  偏在这时,在万岁身边倒酒服侍的婉嫔说话,只笑着道:“琅王怎么这般苛责自己?那女子若怀了身孕,还忍心离开,该是何等冷硬心肠?只怕她将来后悔,辜负了世间真男儿啊!”
  楚邪看着这个肖似母亲的女人,心里的那股子火更旺,当下冷言道:“雀鸟安解飞鸿之意,婉嫔在宫内安逸自在,承蒙圣宠,当然不能解刚毅女子为情所伤,独自离去抚养孩儿的伤心处。”
  这话嘲讽得甚是外露,婉嫔如今独得皇帝盛宠,宫中哪一个不是溜须拍马?骤然听得这等子嘲讽之言,简直是将自己贬作麻雀,当真是粗俗至极!
  当下便是柳眉蹙起,眼角带红地望向了万岁。
  可嘉康帝看着儿子肖似表姐的清冷表情,再听他之言,仿若表姐在离去的前一夜,看着他时决绝的表情,心内骤然又是一痛。
  而这婉嫔受了委屈,要他斥责的表情,他也是看到了。心里却想着,这女子随然肖似表姐,却没有半分晴柔的风骨。
  若是晴柔受了委屈,从不会要人来撑腰,当年在御书房里,她被几个皇子讥讽无父无母,是被太后周济的孤儿乞丐时,他要去找皇祖母告状。可是晴柔却拉住了他,只研了满满半盆的墨汁,架在书斋门板上,待那领头的皇子入内时,便是墨汁兜头,哇哇大哭,却把她逗得哈哈大笑。
  虽然后来这罪责是他替晴柔领罚,晴柔自责也陪他跪了一个时辰的佛堂,可是她说这等子亲手快意恩仇的滋味,才是最美……
  一时间,与晴柔青梅竹马的点滴涌上心头。自己如今坐拥江山,可是这无双的荣华,那伊人却再不能领受。
  是啊,当她渡船离去时,可是心有凄凉……
  这般一对比下来,身旁那空有颜色,却无半分晴柔灵气的女子却顿觉乏味,那一脸委屈眼巴巴等着人来撑腰的模样,也叫人没的厌烦。
  当下便是假装没有听见,只闷闷续杯饮酒,怅惘着自己这一生的缺憾……
  说这话时,是在一次宫宴上,各府女眷甚多。虽然圣上与琅王是私下里的言语,也到底是漏传出来。
  先前人们都影传是这琅王太花心,以致于休离了刚生产的正妻。这等冷硬心肠,细思起来,简直令人发指。
  可是现如今听到了万岁与他之对话,再看琅王毫不留情面的自我挞伐,这哪里是抛弃发妻的负心汉?分明是娇惯着妻子,一心忍气吞声,反被抛弃的世间真男儿啊!
  当下那些个未嫁的女子又是怦然心动,直觉这琅王虽则不是未婚的少年郎,却是个懂情懂性的有情郎。
  细细品来真是值得一嫁!
  不过琅王可懒理那些个抛送过来的秋波阵阵。
  虽则万岁不肯点头放他回江东,可是他若铁心回归,又有谁能阻拦得住?
  但眼下还有一桩官司,便是要劝得琼娘带着一双儿女与他回去。
  不然满京城娶不到老婆的,个个都盯着他家琼娘这块喷香的肥肉,实在是叫人心内有些发急。
  当他从宫宴回来后,便跟琼娘提起回江东的事宜,没想到,琼娘倒是一口答应:“羲和与若华渐大,若是禁得住舟车,当然回江东,倒是去了公公婆婆的墓前,也要教他们知道,楚家有了孙儿了。”
  听了琼娘点头,楚邪长松了口气,便是自准备离京事宜。
  而琼娘也准备选买了婴孩备用的事物,免得去了江东,偏乡僻壤,选买起来不甚方便。
  不过这一出门,她便遇到了久未见面的前世冤家。
  那尚云天立在店铺前,与琼娘作揖道:“琼娘,好久未见,你可安好?”


第169章 
  琼娘没有想到这尚云天还敢露头; 没有半点心里准备; 直觉后退了一步,拧眉看向他。
  尚云天已经是许久没有见到琼娘,此时便略显贪婪地看着她。
  听说她诞下了一堆双胞胎,可是看身形模样,却依旧如前世里她嫁给他时的窈窕。
  前世里她是他的娘子;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到了这迥然不同的一世里; 才明白,世间哪来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他如今种种的努力; 都不过是想要挽回自己前世里曾经以为无足轻重的一切; 若能挽回琼娘的心意,他愿意穷尽所有。
  可是琼娘看着尚云天平淡温和的笑脸,心中只觉着说不出的恶心。
  这人暗中谋算琅王和自己; 下手狠辣无情; 栽给自己的便是诛族的罪名; 现在却又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怪不得上一世他能和柳萍川成了夫妻; 两人一样的无耻无情; 还真是般配。
  琼娘压根就不想与他说话,干脆连东西都不买了,直接转身便要走。
  尚云天见琼娘不愿与自己说话,便在琼娘身后说道:“琼娘,你先前与我怄气; 一意孤行。可是现如今; 你该是明白琅王实非良配; 今次会出现一个蝶衣,下次难免不会出现蜻衣,蜂衣。既然休书已下,便趁此远离与他,你该知他前途黯淡,乃是天煞孤星,无论对你还是对崔家,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琼娘心中一动,琅王休妻的起因虽然府外之人竭力打探,但是都不得其因。而这闹剧的源头乃是蝶衣,这事除了翠玉,常进、楚盛等几个亲信之人,其他人俱是不曾知晓,这尚云天又是如何晓得的?
  琼娘慢慢地转身看着尚云天。
  而尚云天却以为是自己的话说动了琼娘,不由得精神一振,继续说道:“只要你愿意回头,我便在原处等你,绝不会计较你之前曾经嫁人生子……”
  琼娘懒得再听他那些自以为是的话,径直问道:“你怎知是蝶衣?”
  尚云天被问得一愣,才发现自己一时说漏了嘴,但是事已至此,他倒不怕说出来,便道:“你不必在意我如何知道,你只需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尚云天还未说完,就听到踏踏踏的急促马蹄声由远而近,尚云天抬头望去,就看到一只大“蛋”正策马而来。
  琅王虽然这些天阴招连出狠狠整治了那些不知自己斤两,想接续他,娶了琼娘的朝臣,但还是担心有漏网之鱼,只得严防死守,这跟筋弦不可懈怠,待得回到江东便是不怕了。
  琼娘是个要脸的,这满京城都知道她被休离之事,短时间内再与自己重结旧好也是不可能的了。
  便是江东远离了京城里的长舌八公,这才好再续前缘。
  是以今日早早的办完公事,琅王便骑着骏马来找琼娘。
  隔着很远,便看到琼娘在一家店铺门口和一个人说话,心中不禁大怒,果然有不怕死的,快步加鞭很快便赶到琼娘近前。
  走得近了,琅王已然认出尚云天,登时怒火满胸。自己派出侍卫遍寻不着此人,还以为他已经逃遁远去了,想不到居然又出现了。
  琅王那脸倒是带笑,长腿一偏,跳下马,手按着剑把看向尚云天,带着杀气说道:“尚云天,想不到你居然还敢出现在京城!甚好,甚好……”
  琼娘虽然心中也是恨极了尚云天,但毕竟他还带着官身,若是琅王在大庭广众下打了尚云天,却是给了二皇子弹劾的机会,而且殴打同僚更会惹怒群臣,琅王好容易在群臣心中积攒的贤名立时便要灰散,到时侯就算万岁爷有心偏袒,也不好做得太露骨了。
  想到这,她淡淡道:“尚大人不是还有事吗?请先回吧!”
  尚云天也未想到这里会碰见琅王,虽然他此番再回京城,便已经做好了面对琅王的准备,但是骤然遇到,还是心中发虚,真怕琅王不管不顾的行凶,那样的话,自己先前的努力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若是不能求回琼娘,再次成为肱骨之臣,这扑死在街头于自己何益?忙不迭地退后几步,拉开与琅王的距离,待看到琼娘开口给了自己台阶,才松了一口气,行了一礼,道:“见过琅王,卑职尚有要事,暂且告辞!”
  尚云天本有心再说上几句,告诉琅王自己与琼娘认识在前,而且休书已下,二人已然不是夫妻,自己与琼娘如何实与他不相干。
  但想到琅王的跋扈,实在不敢笃定这番话出口,那前世里连造反都不熟虑的琅王会不会忍住不动手,是以终是未敢说出口,转身快步地离去了。
  不过琼娘管得住琅王,却管不住他手下的那些个恶仆。
  常进老早便想收拾这姓尚的,如今在人前看见,如何能善罢甘休,待琅王一个眼神过来,便跟踪而去。
  尚云天快走了一阵,已经望不到琅王和琼娘,才缓下脚步。他一向自持甚高,这次对着琅王自己只能唯唯诺诺,尤其还是在琼娘的面前,让他分外恼怒,只想着如何报复回来。
  对面一个老汉赶着驴车吱吱攸攸慢行而来,驴车上装着许多瓦罐。
  尚云天正想着心事,身后一个壮汉快步走来,突然撞了他一下。这壮汉的力道甚大,尚云天本就不甚强壮,又没有防备,一下子控制不住身体,被撞得斜着身子向前踉跄了几步,差点摔倒。他站着身子,正要回身找那个壮汉,这时驴车行到他身边,突然侧翻了过来,上面的瓦罐哗啦啦地尽数倾泻到他的身上。
  尚云天啊呀大叫着被砸到地上,瓦罐继续翻滚而下,砸到他的身上头上,很快将他埋在下面。跟随在尚云天之后的暗卫,在那壮汉撞来的一刻,虽然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来,到底还是慢了一步。
  旁边忙有人过来帮忙,半天才将尚云天从瓦罐碎片中扒拉出来,这时尚云天头破血流,全是上下都被砸得淤青。赶驴车的老汉也是嚎啕大哭起来,拽住尚云天的衣衫说他撞倒了驴车,让他赔瓦罐钱。
  尚云天脑袋晕晕沉沉,眼前迷迷茫茫,被老汉摇晃得东倒西歪,却是话都说不出来,好半天才清醒过来。
  眼角余光中,尚云天似乎看到琼娘的轿子也正好路过这里,他这番狼狈的样子正落在她的眼中。
  不过前世里对待他总是嘘寒问暖的女子这次却只瞟了一眼,便像看一只落魄的流浪狗一般,撂下帘子疾驰而去。
  琅王其实也在轿子一旁,看着那尚云天的样子,心内其实豪不解恨,不过看到尚云天身边快速闪出的暗卫,倒是说明,他已经认了新主。
  直到轿子拐出去甚远,琅王才在马背上低头对轿子里的琼娘说道:“他刚才说了什么?”
  琼娘便将尚云天知道蝶衣的事说与琅王,然后说道自己怀疑蝶衣的事可能与尚云天有关。
  琅王沉默片刻,道:“恐怕这姓尚的狗,没有这么多的本事,这多半是这狗新认的主子的功劳。看来我们王府的事他都是要插手一二了,好,我倒也看看他如何收场。”
  说罢,面色恢复平定,又道:“今天出来给若华和羲和买些什么,我陪你一同看看。”
  琅王和琼娘转了几家店,买了一对小儿要用的,琼娘进了轿子,琅王骑上骏马,一起往崔府而去。
  不过今日也不知怎么的,京城里的大街是要注定拥挤了。
  刚走过街口,迎面来了一辆轿子,绿色薄纱的帘子,车顶罩着蓝布,看来甚是精致,两名丫鬟各在一旁随着轿子前行。就在蓝顶轿子和琅王相向而过时,绿色帘子一动,一只玉手伸出,再收回时,一只绣着蝴蝶的巾帕轻飘飘地落在琅王的面前。
  轿内这时传出清脆的声音,说道:“这位公子请留步,我的巾帕掉落地上,可否麻烦王爷帮忙捡拾?”
  琅王眉头一皱,看了一眼琼娘的轿子,又瞅了眼蓝顶轿子,干脆假装没有听到。只牵着马便要走人。
  那马车左侧的丫鬟也是机灵,连忙跑过去向琅王行了一礼,捡拾起了巾帕。
  这时绿色薄帘打开,一个豆蔻年华十分美丽的女子低垂着头,只露了半张脸和满头秀发,温柔地道:“竟是在这里巧遇琅王。家父是三司总参军,后日要宴请宾客,可否请琅王光临寒舍让家父答谢一二?”
  琅王又看了眼琼娘的轿子,看轿子依然未动,似乎全程都在看着这边。
  他心里顿时烦躁,本来今日还好好的,准备劝着琼娘跟他回转王府,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三司总参军的女儿居然邀请自己作客,而且尽数都落入了琼娘的眼中,怕是今天又要独睡空床了。
  琅王忍住怒气,面上强装镇静,说道:“本王后日还有事,却是无暇赴宴,还请小姐代为通禀一声。”
  可那小姐犹时不甘心,还想再说时,琅王的脸拉得老长道:“参军的俸禄不够,没有给家里的女眷请教习婆子吗?人前露脸,代父邀请男客,当真的没有个礼教短长!”
  这下子,路边的偶然相遇,全然变了味道。
  再看那位小姐,一脸的羞愤,下一刻似乎要撞墙,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吩咐马车疾驰而去了。
  琼娘在轿里其实还好,只是她突然觉得,回江东真的挺好,最起码,倒是能让琅王不要再恶言恶语,逼死几个名流千金了。


第170章 
  也许是琅王并没有怜香惜玉; 拖泥带水的缘故; 到了崔家下马车时,琼娘待他倒是甚为和善,连琅王每日都要提的重结婚书的议程都没有提出异议,只是说等到了江东,少了别人的流言蜚语再议; 免得别人以为琅王不甚庄重; 只拿婚姻当了儿戏。
  如今琅王简直是拿了崔家当了自家的王府,没事便来扎上一头。
  他第一次的婚约; 乃是皇帝亲自下旨所赐; 心内又是觉得肯垂怜娶个商门小妇便是给脸了。
  是以对这岳丈与岳母,虽然言语客气,却少了发自肺腑的恭谨。
  而今; 一朝过了休书; 想再成为崔家的女婿要看琅王能否抖机灵讨巧; 另外彩衣娱亲; 赢得二老加大舅子的欢心了。
  琅王在这方面毫无经验; 便是殷勤地在二老面前多露露脸。
  崔家夫妻常年习惯了劳动,就算是现在因为女儿而陡然富贵起来,也改不掉多年的习惯。
  以前忙着出摊做糕饼,并无闲暇。现在得了空子,崔忠便在后院里开辟了一片菜地; 还养了两口肥猪; 不但平日里有猪粪沃地; 待到过年也有猪肉可吃。
  只不过这样一来。好好的宅院后花园,难免有些“异香”,若是往常,琅王就算不说,心内也会暗自鄙薄之。
  而如今,他却是也得了闲暇,挽起裤管,拎提着锄头,跟着前岳丈大人一起下地刨着长成的花生和白薯。
  倒是崔忠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自家养猪,折杀了花园子的美景。
  可是琅王却是一本正经道:“岳丈大人此言差矣,这‘家’字之下乃‘豕’。这豕是野猪也。是以古人认为,家中能养得祭祀之用的野猪,才算是富足,才可称得上一个家。如今这后院养猪,正迎合了古意,乃是返璞归真,归耕田园之向往。”
  琼娘恰好往后院给他们送来切好的果盘,正好听到楚邪那通拍马痕迹明显的胡诌,当下不由得抿嘴一笑,招呼着他们来吃果子,然后道:“厨下有渔民新送的螃蟹,看那光景,每只都足有四两,我已经吩咐上锅清蒸,一会蘸取着姜醋来食,今日我下厨做了菜,还有用土灶烤了两只羊腿,待得起了泥封便好。”
  崔忠道:“在屋子里吃也怪憋闷的,正好在园子里吃。”
  于是仆人们端来了矮地桌子,旁边还铺了垫了棉垫的席子。
  崔家四口连同琅王在席上围坐吃酒,两个小儿也抱来,在席上爬滚着玩。
  如今,一对小娃娃也开始嘴馋知道酸咸味道了,便是不时爬到琼娘或者琅王的身边要吃食。
  琼娘怕他们吃了肉食不消化,只备了切的碎碎的果肉,时不时给两个小馋娃舀一勺。
  伴着虫鸣阵阵,剥着肥蟹,吮着膏黄,一家人吃得倒是舒心畅快。
  琼娘自重生以来,其实也不过想过一过那种迥异于高门朱户的平淡生活,不想处处拘谨着自己和家人。
  原本以为嫁给了琅王,便是今生无望。没想到,与琅王休离后,却让他陡然改变,越发的平易近人。
  而崔忠大约也是觉得女儿如今也不算是拘谨在楚家的缘故,待琅王的态度也越发的随和自然,招呼他给倒酒递菜时,也不是以前那种小心翼翼的谨慎光景了。
  乍一看,倒是跟平民之家里,岳父大人指示着自家愣头青的女婿的态度并无二致。
  至于刘氏,倒是有些心疼起前女婿来,只觉得自己的女儿不省心,倒是磨砺坏了这没爹没妈的孩子,便是一个劲儿地剃下羊肉,往楚邪的碗里夹菜。
  琼娘吃了一会,却不见崔传宝。翠玉和章妈正看顾着两个孩子。她想招呼喜鹊给自己拿件衣服,却也不见喜鹊,正自心内纳闷,却看哥哥和喜鹊一前一后地走了回来。
  她心细,分明看见哥哥和喜鹊都眼圈透着红,也不知方才发生了什么。
  现在人多,也不好问,便准备等过后,找来喜鹊细问。
  琅王如今脸皮甚厚,便借口着酒醉,死皮烂脸地留在了崔家,虽然碍着岳父母,无法跟琼娘同室,但少不得快入夜时,跳窗上床,向自己的下堂妻问好。
  这问了安后,又少不得要摸着替她揉捏按摩,许是今日讨好岳父大人,也叫小妇人觉得舒心,竟然最后成功地留将下来,剥了衣衫,透透地吃了一顿的香肉。
  这一宿贪欢,竟是第二日都不想起床。可是山上的太后突然下了懿旨,要召琼娘入山觐见。
  琅王觉得一定是这几日自己烧香礼佛太少的缘故,竟然是万事不顺遂,便干脆陪着琼娘一起入皇寺,正好找沧海大师下一盘棋。
  当琼娘入了禅房时,正看见太后命人拿来一个木箱。
  琼娘见礼后,太后一边打开木箱一边让琼娘过来。
  待琼娘走过去时,看见那木箱里的是厚厚的一摞子信笺。
  太后抬头看向琼娘,一向保养得宜的脸略显疲态。
  她看着琼娘道:“自你与琅王闹到了户部后,虽然一直未曾见你,可是哀家心内是想着你的,听闻这次上山乃是琅王陪伴你而来,足见你俩也是缘分未全断。是以哀家倒是可以放心交代事情给你。”
  琼娘不知太后要说什么,自然是静默不语,待太后吩咐。
  太后缓缓道:“哀家在江东有些旧日亲眷,是以得信,说是琅王前些日子回了江东,似乎是打听到了些陈年旧事……”
  琼娘依然不语,可是太后是何等的眼力,自是看出琼娘也是知情的,她长长叹了口气,试探着道:“原以为这琅王的身世,该是随着这些个老人的离去,深埋黄土,可谁知他却发现了端倪,非要探知究竟。当年的事情,哀家与皇上都是身不由己,只是苦了晴柔那孩子。”
  琼娘这时开口应承道:“母后的那一句深埋黄土甚对,既然都是陈年旧事,那便让它埋了吧。王妃嫁到江东后,与老琅王感情甚笃,而琅王也愿意尽孝,成全这一段难得的父子之情。而皇上那边,他乃是君,王爷为臣,自是该尽忠职守,忠君报国。这岂不是很好?”
  太后抬眼深深地看了一眼琼娘,微微点头赞许道:“哀家还在想,依着忘山的性情,要是知道真相,必定是要大闹一场,可是他这番回来却是风平浪静,几次宫宴上也还算进退得宜,倒是哀家看走了眼,他到底是长大懂事了。”
  太后的一番话,听得琼娘心内一翻,她现在才品酌出来,这个前世里看似不问世事的太后,实际上耳目遍布朝野,更是不动声色地监视着楚邪这个皇家遗落在外的孙儿。毕竟他的身上流淌着皇室刘家的血液,可能成为江山社稷最大的变数。
  只是不知,太后这次来找自己是为何?难道是有什么不好直接与楚邪说的,便叫她代为过话吗?
  果然,这太后接下来道:“若是忘山真如你之言,能恪守臣子本分,对皇上对他都是最为妥善的。可是就怕是有心人知道了此事,便要节外生枝,骤起干戈……”
  琼娘心知太后接下来的话必定十分重要,便说:“请太后明示。”
  太后指了指那木箱子道:“当年晴柔出走江东,哀家放心不下,每月都与她通信。后来过了几年,万岁知道了晴柔乃是带着身孕嫁人,便私自跑去了江东,那段时日,政局不稳,朝中岂可一日无君?那时哀家也是对晴柔有些误会,信中苛责的未免言语重了一些。前些日子,哀家才知,晴柔一直保存着来往通信,有人替哀家送还回来,只是送回的途中,起了些波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