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探刘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据说是死了上万人,而那天就是天宏五年九月初三。

    陆迅最后补充道。

    “实际情况当年我是不了解的,这些信息都是卷宗上的,当年的黄莽将军已经过世,如果想了解实际情况可能要去找找这三个当事人,皇上特意找我谈过,当年的事情太后不许他插手,他也不清楚,但实情绝对不可能像卷宗上讲的这般简单明了。”

    “这件事情肯定是太后心里的一根钉子,而当年的监军王德志现在依旧是太后的亲信,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找王德志,就算找他,他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当年的一些隐情。而聂驰和魏广倒是可以去问一下,我记得刘大人曾救了魏侯爷的儿子魏池,这件事情就由你去问吧。”

    刘沐承回道:“下官明白,明日我就过府找魏候爷。”

    陆迅又说道:“现在说说看今天迎凤楼坍塌的情况。”

    主簿答道:“一共找到六十四人,二十人轻伤,三十三人重伤,十一人死亡,另外还有五人失踪。这五个失踪的人中,有两个奴婢,三个官员家属。”

    叶开也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第一次在水下看到那墓碑时,他们是有序的放在那些木桩旁的,这能说明,这些墓碑是在迎凤楼建好后才有人把这些墓碑放到下面去的,也许也是在那时候他们在木桩上动了手脚。”

    陈显:“迎凤楼因为木桩被人破坏而坍塌,加上再水底发现的墓碑,矛头直指太后,这像是预谋以久的一场复仇行动,凶手说不定就是当年许州起义生还的那些人。”

    刘曦道:“虽然最后可以确认坍塌的原因是木桩被人锯过,但是我觉得在工部有没有偷工减料这个方面还是应该再查一下,我今天仔细的询问过那个木匠,木头是没有问题的,但今天听那木匠讲了材质的分类,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还是应该深入调查一下。”

    众人心情都有些沉重,明天的京城肯定是众说纷纭。

    当年的事情虽发生在边关,但很多人也还是听说过的。

    只不过朝廷对此次事件一直没有发明文昭告天下,对外只称是镇压暴民,并没有讲明原因,所以百姓知道内情的并不多。

    但是也不能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太后的专制独权天下皆知,如果真是当年的人来报复,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

    如果真是当年活下来的人报复,那凶手就很难查了。

    当年镇压后,因死伤实在太多,官员根本没有清点过尸体。

    所以没有阵亡名单。

    而且之后的几年内,许州的原住民都陆续的离开了那里,之后那里便成了一座死城,现在那里也只有驻守的士兵了。

    众人谈完,天已经黑了,刘沐承跟刘曦一起回去。

    今天本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晚上应该是会有庙会的。

    但如今两人走在街上,竟显少看到行人,街道上显的格外冷清。

    百姓或许是白天太过劳累,或许是被那些墓碑吓到了。

    又或许是知道了许州的事情,怕出来会有冤魂索命吧。

 第三十七章 惊现当年的字据

    回去路上,刘曦问刘沐承:“十年前爹爹还在考科举,您听说过这件事情吗?”

    刘沐承点头。

    “当然,当年这个事情发生时,可没有卷宗上说的这么轻松,只不过为父当年还只是一介布衣,听到的大多是坊间传闻。”

    “那传闻都是怎么说的?”

    刘沐承看着脚下的路。

    “有一种说法是朝廷没有照之前答应的价格给钱,给的银子少了,许州的百姓不同意,所以才起义的。”

    “也有人说那银子就是那个太监藏起来了,害的百姓起义。还有人说是因为军队抢百姓的粮食打死了人,百姓逼不得已才起义的。”

    “总之很多个版本,不过那时太后在学子间乃至民间的名声都不是很好。据说当年圣上成年后,太后依旧不肯放权,跟圣上斗智斗法。”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吃过饭,刘曦就沉沉的睡过去了,相信很多人跟刘曦一样。

    而在宫中,慈宁宫内,太后已经苏醒。

    她的伤并不重,只是身上有几处被倒下的瓦片划伤,背上被木头划了一个大口子。

    此时她趴在床上,床前跪了一个宫女,正跟她报告着今天的情况。

    那宫女的神情看着就和其他宫女不同。

    她脸上没有丝毫卑微之色,反倒眼里流露出肃杀之气。

    她笔直的跪在那里,竟能看出高傲来。

    太后的身边一直有一个暗卫组织叫帼眉,是她在代理朝政时训练出来的。

    而跪着的宫女就是她就是帼眉组织首领霜月。

    皇帝一回宫,就来看了太后,在太后气势汹汹地质问皇帝是否查清坍塌的原因时,皇帝将墓碑的事情告诉了她。

    太后毕竟年纪大了,这几年权利也渐渐被皇帝削弱,没有参与朝政,少了年轻时的杀伐果决。

    在听到墓碑的事情的时候,竟让她有些恐慌。

    那件事确实是她心头一根永远不能拔除的刺。

    但她不能承认她错了,她没有错,在那个时局下,她只能那样做。

    晚上,她召来帼眉的首领霜月。

    “哀家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也该是你们报答的时候了,齐集你们全部人手,给我去查,我要知道今天的事情究竟是谁在搞鬼。”

    霜月领命而去。

    霜月走后,太后久久不能成眠,年纪大了,想起当年的事情,心中竟有些后怕。

    直到过了子时,才睡了过去。

    睡不着还有一个人,就是都尉聂驰。

    他也回想起当年的镇压的事情,那时王德志找上他,他本以为攀上了高枝。

    结果没有风光几年,皇上就夺了太后的权,之后他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不得重用,碌碌无为。

    而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再想起他儿子聂远被绑架。

    聂驰不禁怀疑,这难道是当年那些人的报复,那些人难道还有生还者?

    不,聂驰在心里告诉自己,当年那把火把什么都烧了,不可能有生还者,不可能。

    而王德志在知道了这些消息之后,就派了下属去调查。

    他对着那一闪一闪的烛火,阴狠地说道。

    “有意思,如果真的是你们来复仇,十年前咱家能杀了你,十年后依旧能,如果咱家的孙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会将你们的祖坟挖出来鞭尸。”

    而当天晚上,过了子时,在所有人都睡沉的时候,有一行人在夜色的笼罩下,穿梭在京城各个主要街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有赶集的百姓早早起来打开门,收拾东西前往集市。

    走出门却发现临街道两侧的墙上贴满了字据,朝廷立的字据。

    那字据竟是十年前士兵去许州征粮而开出的字据,那上面有军印,有日期,还有征粮多少斤,金额,以及出粮人的签名。

    昨天的墓碑的事情早就传开了,大家自然都想起了十年前许州的事。

    而现在,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全京城大小街道竟都悄无声息地贴了当年朝廷开出的字据。

    一般来说,朝廷买进的东西都是要开字据的。

    因为要交由户部审核做帐,所以这些字据都是由朝廷自己保管的。

    但当年是先征粮,后付银子,所以这个字据是征粮的军队开给许州百姓的。

    等到银子运到,百姓再凭着字据去领银子。

    百姓们纷纷议论,这字据在迎凤楼墓碑事件之后出现,这很明显暗示当年朝廷根本没有付过银子给许州百姓,那场暴动很明显有内情。

    这是冤魂来找太后索命了,所以昨天迎凤楼才会无缘无故倒了,这些字据上的签名不会跟昨天那些墓碑上的名字是重合的吧。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天还未大亮,整个京城的百姓就都起来了。

    他们研究着那些字据,却不敢上前轻易的撕下来,一时间,全城恐慌。

    刑部尚书陆迅被人叫醒,连忙进宫,皇帝已经从暗卫那里得了消息,紧急宣诏。

    路上,陆迅将车帘掀开看向外面,巡防营已经派出人手将那些字据都撕下来。

    但那又有什么用,已经路人皆知了,何况正逢端午节,京城还有很多外来客,这次怕是有人要存心针对太后了。

    进宫后,就看到皇帝坐在那里,双目紧闭,用手揉着自己的眉心。

    陆迅上前行礼

    “参见皇上。”

    皇帝睁开眼。

    “今天早上的事情你想必也知道了,赶快派人去查吧,这件事一定要想办法先平息下来,虽然矛头是对着太后,但是长久下去,朝廷哪有威信可言。民者,国之根本也,若百姓都不信我们,那我朝迟早要覆灭。”

    “臣遵旨,臣一定竭尽全力。”

    皇帝招来暗卫,

    “关于这件案子,查到的消息都直接报给陆大人,他有需要你们也要配合。”

    说完转头跟陆迅吩咐道:“有什么不方便做的事情可以直接找暗卫帮你们做,尽快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臣领旨。”

    皇帝摆摆手,陆迅就出了宫。

    暗卫说道:“那太后娘娘那边的动向是否也要告诉陆大人?”

    皇帝想了想。

    “太后那边的可以先不说,王德志和聂驰两个人要看牢了。”

    而刘曦一早起来就听说了这件事情,她立即和刘沐承黑鬼他们赶到刑部,此时陆迅进宫还没有回来。

    刘曦吃着从街上买的煎饼,看着桌上几张从街边撕下来的字据。

    黑鬼感叹。

    “这个局布的真好,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跟幕后黑手碰过,但他这几步棋走下来,就已经把太后推到风口浪尖上,不管人能不能抓到,朝廷必须广发明文解释当年的事情,不能由着事情愈演愈烈,可是如果广发明文,那就要对当年的事情做出惩处。”

    “鬼叔已经站在了许州百姓的那一边,对吧?”刘曦问道。

    黑鬼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看着刘曦。

    “我只站在天道公理这边。”

    “说得好,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查清楚,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叶开走进来说道,陆子枫也跟着他走了进来。

    刘曦看了看时间。

    “我先去趟魏府,问一下当年的事情,你们跟着鬼叔去查一下这个字据。”

    刘曦说完就往外走,摆明不给其他人商量的时间,黑鬼一个健步挡住刘曦的去路。

    “我没有带小鬼的习惯,人既是你接下来的,就得你自己带。”

    说完就轻飘飘的走了,叶开和陆子枫正惊讶于黑鬼的速度。

    刘曦又转向了陈九,还未说话,陆子枫先发飙了。

    “你以为谁都稀罕跟着你是不是?”

    一听这话,刘曦立即拍板。

    “既然陆少爷不愿跟着我这个小捕快,陈叔你就带着他在这等着尚书大人回来再看,至于你……”

    叶开立即表忠心。

    “我是誓死跟随刘捕快,你到哪儿我到哪儿。”

    于是,刘曦就带着叶开来到了魏府。

    魏府门房去通报,魏池先冲了出来。

    看到旁边叶开在,就换了称呼。

    “刘曦哥哥好,叶开哥哥好,树仔没有和你们一起来吗?”

    刘曦答道:“这两天京城太乱了,婶婶不准树仔出来,所以他在家待着呢。”

    魏池撅了撅嘴:“我娘也不准我出门。”

    其实得知字据的事后,刘曦让树仔出去了,派他去找找城中的乞丐,看能不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这时管家过来,说魏候爷在书房见他们。

    魏池就立即拉着刘曦往书房去了,也没管身后的管家和叶开。

    一边走还亲热地跟刘曦聊着天。

    叶开走在后面想着,这魏家小子怎么和刘西这么亲近。

    到了书房,魏池就跑了,魏广一向对他严厉,平常他都是轻易不进书房的。

    魏广也知道刘曦女扮男装进刑部的事情,所以今天她来并不奇怪,但是看到叶开,还是小小有点惊讶。

    两人上前行礼,叶开亲热的叫伯伯。

    “叶清那个老顽究怎么舍得把你放在刑部了,他一个礼部尚书,竟能让你去刑部当一个捕快!”魏广打趣道。

    叶开笑着回道。

    “是我自己要进刑部的,我爹有时候是有点迂腐,但对我还是挺开通的。”

    寒暄过后,魏广正色道:“你们是为了许州的事情来找我的是不是?”

 第三十八章 两百个通辑犯

    “是的,昨天尚书大从已经给我们看了宫里留下的卷宗,但写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想找候爷问清一些细节。”

    刘曦说完就将昨晚看到的卷宗递给了魏广,叶开看了他一眼,他什么时候拿出来的?陆迅不是说不能外传吗?

    刘曦又接着说道:“侯爷,时间紧迫,我就不跟您复述这卷宗上的情况了,你看了直接把卷宗上没有提到的都跟我们讲一下吧。”

    魏广快速的过一了遍卷宗,

    “这上面的写的太笼统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交待,实际情况要比这上面记录的严重的多。”

    这件事一直是魏广的一块心病,午夜梦回他也曾梦到那些淳朴的农民。

    当年他还只是个左翼将军,奉主帅黄莽之命前去征粮。

    当时黄莽很器重他,这个事情本身就难,因为之前已经去许州当地征过两次粮了。

    所以黄莽特意派了他去。

    而当时征粮的情况也没有那么轻松,魏广他几乎是强制性的要每家每户都必须卖出一部分粮食,只要是能吃的,动物,干粮什么都可以。

    但每家一定要出。

    当年他带着队伍走遍整个许州,山上田里能吃的,草,蘑菇,野菜都挖了,还派人去山里打猎。

    最后粮食筹到了,仗也打赢了。

    黄莽带着军队也班师回朝了,说要给魏广请功,让他在边境等着朝廷发银两过来。

    他等了一个多月,却迟迟不见朝廷发银两过来,百姓们几乎天天都来帐营前守着。

    不得已,他只得亲自修书给主帅黄莽,这才终于是等来了运银车的消息。

    运银车队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由监军王德志押银。

    快到许州时,王德志递消息让聂驰派人过去接银,人派出去了。

    可到了约定时间,他和聂驰在许州城门口一直等一直等,却只等到一身是血的王德志和几个侍卫。

    王德志称聂驰派过去的两百人把银子抢走了,还杀了所有押银的人,只有他们几个死里逃生。

    他和聂驰带着人马赶到王德志所说的地点时,那片山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

    他们在山上找到被烧焦的士兵的尸体,已经全部粘在一块,约摸有两百人。

    后面的事情就和卷宗上讲的差不多了,这个说法安抚不了许州的百姓,引发了农民起义,太后下懿旨让他和聂驰镇压暴民。

    魏广他实在下不去手,当场便抗了命,拒不接旨。

    当时的宣旨太监也是太后的一个心腹,他和王德志对于此事非常愤怒,便下令派一队人,以抗旨之罪将魏广押解回京。

    而镇压之事最后是由王德志和聂驰带兵去的。

    刘曦问:“那当年劫银的事情有调查清楚吗?”

    魏澈道:“当年我也曾怀疑过,但是不久我就因为抗旨之事被押回京,这件事情是由王德志与聂驰经手处理的,死的是他带来的人,杀人的是聂驰的手下,所以我也插不上手。后面就不了了之了,人没有抓到,银子也没有找回来,那两百人可能现在还在被通辑。”

    刘曦觉得奇怪。

    “当时为何王德志只叫人递消息给聂驰?”

    魏澈笑笑,

    “因我素来与王德志不和,但相反聂驰和王德志的关系一直还可以,所以王德志直接递消息给聂驰,让他派人去接应,我是在聂驰派出人去接银之后才得到消息的,对于这个我倒不觉得意外。”

    “那次将我押解进京,王德志也曾挑唆太后将我革职,那时幸好有黄莽将军替我求情,功过相抵才免于责难。”

    “您为什么会和王德志不和?”

    魏广答道:“倒也没什么,行军打仗时难免有些摩擦,加上我也不喜欢他那副谄媚的嘴脸,又一贯喜欢装腔作势。”

    事情问完,刘曦就带着叶开离开了魏府,路上,刘曦问叶开:“听过之后,有没有什么想法?”

    叶开父亲说过的一件事来。

    ”想法倒是没有什么,不过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跟你说一说。十年前那场战事魏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任何奖励,但是聂驰却是升了官的,一度官职超过魏广。可是你再看十年后,魏广现在位居一品君侯,而聂驰只是个都尉,官职和十年前几乎一样。“

    “看来如今的聂驰并不得圣上的欢心,但十年前却得太后欢心,或者说得王德志欢心。”

    刘曦挑了挑眉。

    叶开笑道:“我没这么说,不过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那这样看来,十年前聂驰和王德志就是盟友的关系,那暴动事件岂不是由着他们说。”

    两人回到刑部,直接去档案室找当年的资料,可两人找来找去却只找到那被通辑的两百人的名单,关于那场变故再无其他记录。

    刘曦拿着档案直接去找了陆迅,陆迅看刘曦手上拿着那份两百人的通辑档案。

    “怎么想起去查这两百人?”

    刘曦回道:“因为这两百人是引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我问过魏候爷,他说当年并没有参与调查,他也一无所知。而我在刑部档案室里只找这个通辑档案,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那次劫案的资料?”

    陆迅摇摇头。

    “这个我也不清楚,那次发生在边关,本就是个无头案。你们找过魏广了?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吗?”

    叶开上前将今日做的笔录拿给陆迅看,刘曦在一旁翻看着那个通辑档案。

    看完后,陆迅递给刘曦两个帐本,

    “上次你说要查工部的帐,这个是户部调来的帐本,这个就由你去查吧。”

    刘曦接过帐本,

    “被通缉的这两百个士兵都是巡防营出身?”

    陆迅挑眉。

    “怎么了,有问题”

    刘曦想了想。

    “在洙湖县抓到的那两个绑匪,魏府的侍卫长左峙说武功路数像是出自巡防营。”

    叶开不懂。

    “这有什么关系,巡防营那么多人,而且每年都在招兵,每年都有人退役,这完全不能证明什么。”

    刘曦点点头,然后又立即摇了摇头。

    聂驰的儿子和王德志的孙子在京城被绑架,以及魏池在洙湖县被绑架,这三起案子就是同一帮人做的。

    那案子里被抓到的两人武功都像是出自巡防营,而现在资料上显示抢银子的那两百名士兵也刚好出自巡防营。

    而被绑架的三个孩子的家长又都是当年许州事件的主要负责人。

    但是这也不对啊,这两百人是通辑犯啊,所以刘曦自己也不确定。

    陆迅道也觉得不可能。

    “就算报复,来报复的也应该是许州的起义军,不会和两百人扯上关第。”

    刘曦笑了笑。

    “我也是觉得奇怪,这也许只是个巧合,这份档案我可以带回去看吗?”

    陆迅点头。

    “可以,不过这个先放一下,先查一下字据和迎凤楼的事情。”

    “好,我知道了。”

    刘曦走出去,正好碰上陈九和黑着脸的陆子枫。

    刘曦将两本帐长交给陈九,让他帮忙去城西永宁巷找昨天那天那位木匠一起核实这个帐本上的木材。

    说完看都没看陆子枫那张臭脸,直接出了刑部,叶开跟上来。

    “到午时了,我请你吃饭吧。”

    刘曦点头,示意叶开带路。

    看着两人离去,陆子枫气的牙痒痒,跟上去拉不下脸,不跟上去又觉得憋屈。

    叶开你小子,最近是过的太悠哉了是吧。

    陆子枫转身就往宫里去,陈九也不管他。

    他来到宫门口,让人送了个消息给元靖公主。

    不一会儿,元靖公主就出来了,看陆子枫黑着脸,正想问怎么了。

    陆子枫就道:“盯紧你家男人,要不然他都要给小白脸给拐跑了,天天跟着那小捕快往外跑,连我都不理了,再过段时间说不定连你都忘了,成了断袖,你到时候可不要哭。”

    说完就气汹汹地走了。

    元靖公主反倒笑了,这陆子枫到底吃的谁的醋啊。

    他要是知道刘曦是女的,是不是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好想知道他到时的表情,肯定特别有意思。

    才乐完,就想起陆子枫的话,叶开做了捕快,那就天天跟刘曦在一起了。

    那刘曦长得好看不说还聪明,要是叶开真的喜欢上了她的话。。。。。。

    不行,绝对不行。

    元靖公主叫上人,架了马车就直接往刑部赶。

    可这时叶开和刘曦还在外面,吃完饭后他们就直接去办案了。

    路上,叶开问去查什么,刘曦看了看他。

    “如果你要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贴满字据,还不能被任何人发现,你会怎么做?”,

    叶开想了想了,

    “我会找一大批熟悉京城的下人,让他们过了子时,再去贴。”

    刘曦摇头。

    “一大批人的话,那街上有巡防营士兵巡逻,还有打更的,你能保证不被人发现吗?”

    叶开陷思沉思,那样不能完全保证,而贴这个字据的人做的是揭发当今太后的事,一发现就会死。

    刘曦先让叶开自己想,两人就站在仙寳来酒楼前面的路口。

    刘曦要等树仔过来,他们约好今天午饭后在这里汇合,不知道树仔有没有探到什么风声。

    而仙寳来三楼的暗哨刚好便是老李在当值。

    没错,就是当初被刘曦他们抓到的那个老李。

    老李看到刘曦就站仙寳来不远,还时不时的看向仙寳来,以为刘曦发现了什么,急忙下楼向容侦汇报。

    其实他们误会了,刘曦看向仙寳来,只是在考虑要不要进去打个招呼而已。

 第三十九章 乞丐

    容侦听到老李的禀报,正在考虑如何做时,曾经和老李一起被抓的那个龚日升,站起来说道:“我早说过,这么聪明又这么狠毒的女人不能留,留她迟早会破坏我们的计划,我现在就想办法把她绑来。”

    “站住”容侦喝道,“这里什么时候由你做主了。”

    龚日升将头扭向一边,不说话了。

    容侦道:“如果真的怀疑到我,就不可能她自己亲自来了,我出去问问。”

    容侦说完就起身往外走,老李拦住他,“万一她真的发现了呢?”

    “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被她发现,就算逃得了今天,那以后的计划也别想实施了。”说完就走了出去。

    刘曦看到容侦朝自己走来,有些不好意思饶饶头,先说道:“本来想进去跟你打个招呼的,又怕你在忙。”

    容侦笑道:“这话不老实,明明是你自己在忙,怕我拉你喝茶聊天,自进了京,你就忙得不可开交,都不常来我这儿,这位是?”

    “我介绍一下,他叫叶开,也是刑部的捕快,这位是容侦,是仙寳来的少东家。”

    “幸会”

    “幸会”

    “我记得仙寳来在京城经营了很多年了,你们怎么会在进京前就认识呢?”叶开问道,

    容侦回道:“这个说起来也是有一段故事的。我们是在刘兄进京的路上认识的,当时看到刘兄暴揍山匪的场景,实在是心生景仰,于是厚脸皮上去多余的帮了一下忙。”

    “巧了,我也是看刘曦打架之后,才要进刑部来感受一下他的风采的。”

    两个大男人突然之间因为找到了共同点而聊得非常火热,感觉他们才是认识已久的朋友。

    这时树仔过来了,容侦知道他们有正事要做,便立即告辞。

    树仔立即说道。我今天上午在城里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乞丐,之前是有看到过很多的。所以在城郊附近转了一圈,在南郊树林里发现了他们,他们居然全部都在睡觉。

    容侦的脚步迈的很慢,树仔的话他全部听在了耳里。脚步微微一顿,然后又继续缓缓的走回酒楼。

    而树仔一边说一边带着刘曦前往南郊乞丐所在的树林。

    容侦回到酒楼,招过暗卫同生,让他立即跟上刘曦去南郊。

    容侦心里很讶异,虽然知道乞丐这个点会被人发现,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昨晚的事情,怎么她今天就能立即想到是乞丐做的。难道真的要如龚日升所说,除掉刘曦。

    而跟着刘曦的叶开也问道:“”为什么会想到是乞丐?

    “因为乞丐的特点,第一,乞丐是每个城里都有的,他们有明显的地域划分,所以熟悉各个街道,他们贴起来更快;第二,乞丐就算撞上巡防营也不会被注意,只要躺在地上装睡就可以了;第三,乞丐人多,容易收买。”

    “所以早上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要我完成这件事,我会怎么做,第一个我就想到了乞丐,所以早上我就让树仔去帮我查了。”

    叶开道:“受教了。”

    树仔道:“老大说了,查案其实就是自己的经验,加上脑子里案件的累积,再有一点分析判断力就可以了。我今天在城里没有找到乞丐,就去问了一些百姓,得知他们在南郊,我看过南郊地图,那里山太多,我就想着自己做乞丐时是怎么生活的,然后我就找到了。”

    “老大是指我吗?”刘曦疑惑

    “当然是你,今天听到这里人都喊老大,喊着特别顺口,所以以后我就这么叫你了。”树仔笑嘻嘻的说道。

    “树仔都比我厉害,你这个老大我认了,我以后也这么喊!”叶开道。

    “别,叶兄不要开我玩笑,堂堂礼部尚书的儿子认我做老大,额,还是算了,你不这样叫,我也会带着你。”

    说话间,三人已经到了南郊,前面看着有炊烟,三人走上前去,那些乞丐正煮着大锅粥,看到三个陌生人也只看了他们一眼,就忙自己的去了。

    树仔上前,“谁是这里的老大?”

    其中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人走出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刘曦开门见山,“昨晚京城里大街上的字据是不是你们带人贴的?”

    那人立即反驳,“什么字据就是我们贴的,你不要乱扣帽子,我虽是乞丐也不是好欺负的。”

    “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