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毒后:皇上,你要乖-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殒的态度,让承孝帝心头气血翻滚起来,伸手怒指着凤殒,却无法起身。

    “凤殒,你这是在逼宫。”

    他将那百官联名册怒砸向凤殒的脸。

    凤殒将身子往右一偏,躲了过去,然后干脆起身,站在龙床前,居高临下的睨着承孝帝。

    “我不顾自己生死,为你征战四方,为你排除异己,保你江山稳固,甚至,我爱的女人成了你的嫔妃,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求你能好好的对待月儿,只要她在宫中过得安安稳稳的,我就什么都不求,为了成全你们,我舍弃权利,远走他乡,而你,皇兄,你是怎么对待月儿的,放任郭后陷害月儿,追杀月儿的孩子。”

    “所以,你为了一个女人,就与皇兄为敌?”

    承孝帝一脸阴狠之色,瞪圆了眸子,嫉妒愤怒的将凤殒看着。

    其实,当年蓝玄城将蓝妃送到大风王朝和亲之时,凤殒与蓝妃第一次相见,他便看出了凤殒喜欢蓝妃,只是他不想凤殒被一个女人束缚住,他要让凤殒做他永远的战神,永远的支持,这才坚持将蓝妃收入了宫中。

    凤殒充满戾气,冷声回答:“这有何不可,前半生,我为皇兄而活,后半生,我要为我自己而活,如今,我已经控制了整个玉临城,皇兄不废太子凤铮也不行。”

    “……你。”

    承孝帝气得险些吐血,半躺在龙床之上,犹如一条垂死挣扎的鱼。

    凤殒扫了他身边的李大年一眼,冷声吩咐:“李公公,还愣着做什么,赶紧伺候陛下拟旨。”

    “是,王爷。”

    李大年领命,去准备笔墨拟旨。

    承孝帝瞪着李大年,见他一步一步已经靠近了书案,“李大年,你这……这狗奴才。”

    李大年准备好笔墨,端着到承孝帝的面前,跪在地上。

    “陛下,大势已去,您还是听从王爷的安排吧,王爷也是为了大风王朝的江山社稷着想。”

    李大年也是个超级人精,眼见小安子在太子凤铮的跟前得宠,一旦承孝帝驾崩,凤铮登基,这皇宫之中,再无他李大年的地位,他便急忙找了德亲王凤殒做靠山。



第二卷红袖弄京都 534:两国合并(2更)

    面对承孝帝的怒骂,李大年端着文房四宝,直挺挺的跪在龙床前。

    凤殒道:“皇兄,你还是赶紧拟旨吧,咱们兄弟一场,我也不想将你怎样,只要你废掉凤铮的太子之位,改立九王凤玹,臣帝保证,定让你安度晚年。”

    承孝帝眉头皱了又皱,几番挣扎之后,还是听从了凤殒的话,拟下了废凤铮改立九王凤玹为储君的圣旨。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九王凤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年少时,便显露出了极高的天赋,蓝妃去世之后,在郭后屡次派人刺杀之下,竟然还能好端端的活到现在,岂是没有能力之辈,如今太子凤铮残暴无德,先是因为瘟疫,便舍弃了永秀,永华,永昌三县,再又倾举国之力去攻打月国,若让凤铮登基为皇,等待着大风王朝的必将是一场浩劫,为了祖宗打下的基业,为了大风王朝的百姓,就算不服德亲王凤殒,他也只能选择改立九王凤玹为太子,就算凤玹是凤殒的骨肉,身上流着的也是凤家的血。

    圣旨拟好,加盖了玉玺。

    李大年双手接过,捧着呈到凤殒的面前。

    “王爷。”

    凤殒将圣旨展开,目光在上面一扫,这才满意的收起来,然后吩咐李大年:“李大年,好生照顾着陛下。”

    李大年恭敬的回应着:“是,王爷。”

    凤殒吩咐了一声,便带着改立储君的圣旨大步离去,只是,承孝帝的寝宫外面,已经被他安排的人把守起来。

    连同秦后的太辰宫,也被他安排的人把守得密不透风。

    “德亲王爷有令,任何人不可离开太辰宫。”

    秦后的贴身宫女想出去打探消息,还未走出太辰宫的大门,就被凤殒安排的侍卫拦了回来。

    凤殒的侍卫,将整个太辰宫看守得密不透风,令太辰宫里的一只蚊子,都别想飞出去。

    秦后的贴身宫女毫无办法,只好退回秦后的寝殿。

    秦后正毒瘾发作,服了逍遥丸之后,依旧减轻不了多少痛苦,正蜷缩在凤椅之上,身子瑟瑟发抖,眼泪鼻涕一起流着,混在一起。

    “来人……来人,去给本宫取药来。”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毒瘾的折磨之下,她已经变得身形消瘦,眼窝深陷,面色枯黄,头发白了些许,由一位风韵犹存的贵妇变成了一位苍老的老妇,分明四十岁还不到,却已经像是风烛残年的六旬老人。

    她凄厉的喊着服药,伺候她服药的宫女急忙禀报。

    “娘娘,那药已经没有多少了。”

    秦后此刻头疼欲裂,胸闷心慌,哪里管得了这些。

    “贱婢,本宫让你拿药来。”

    那宫女没有办法,只好去将药取来。

    秦后看见宫女手中的盒子,急切的从凤椅上下来,因为动作太急切,直接摔在了地上,她身为皇后,竟然直接爬向那名宫女,如摇尾乞怜的狗一般:“药,给本宫药。”

    那宫女急忙将药递上去,她打开盒子,伸手往盒子里面一抓,也不知抓了多少粒,一把都塞进了嘴里,连送药的水都不用,便咕咚咕咚的干咽下去了。

    服了大量的逍遥丸,这才镇压住她的毒瘾。

    一刻钟之后,她暴躁的情绪才得以渐渐平和下来,镇定了一下,看见自己的贴身宫女在身边,皱眉问道:“本宫不是吩咐你出去办事了吗,你怎么回来了?”

    “娘娘,太辰宫被德亲王安排的侍卫把守住了,奴婢根本出不了太辰宫。”

    秦后握了握拳,“德亲王这是要反了吗?”

    “帮本宫梳洗更衣,本宫亲自出去瞧瞧。”

    “是,娘娘。”

    宫女伺候她更衣之后,她端着皇后的架子,亲自走出太辰宫。

    “德亲王爷有交待,任何人不可走出太辰宫,皇后娘娘,您还是请回吧。”

    这次,将秦后拦住的不是别人,而是神武王武剑英。

    武剑英的态度很坚决,直接伸手拦住了秦后的凤辇。

    秦后坐在凤辇之上,居高临下的睨着武剑英,一双凤眸里,全是寒意。

    当初,武剑英助凤铮夺得太子之位,所以她是万万没想到,武剑英竟然与德亲王凤殒站在一起。

    “武剑英,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武剑英毫无畏惧的挑了秦后一眼,抱拳,依旧是那句话:“德亲王爷有令,任何人不得离开太辰宫一步,还请皇后娘娘回去。”

    秦后气得将指甲掐入手心里。

    “武剑英……”

    武剑英目光在属下身上一扫,无视秦后的满腔怒火,直接吩咐:“送皇后娘娘回去。”

    “武剑英,你这狗奴才,胆敢囚禁本宫。”

    如今,承孝帝都被囚禁了,更别说是秦后了。

    武剑英勾唇,冷冷一笑,还是那句话:“送皇后娘娘回去。”

    “是,将军。”

    他一声令下,便有侍卫簇拥向秦后等人。

    “皇后娘娘,请吧。”

    无奈之下,秦后只好返回寝宫。

    ……

    十日后,太子凤铮率领大军回到玉临城,大军在城外驻扎,五千精兵随凤铮入城。

    城门大大的敞开着,凤铮领兵入城之后,却发现,街上空无一人,街道两旁的店铺关门闭户的,犹如进了一座死城,他顿时感觉情况不妙,准备调头出城去。

    可惜,他刚准备调头,厚重的城门已经关闭,五千精兵,一部分随他入了城中,一部门被阻绝在外面。

    旋即便有踢踢踏踏,十分整齐,并且声势浩大的脚步声自前方传来。

    凤铮坐在战马之上,循声看见,只见德亲王凤殒被城防营一万之众的官兵簇拥着,朝城门这边而来。

    德亲王凤殒与城防营统领墨竹皆是战袍加身。

    凤铮皱起眉头来,两道锐利的目光所在凤殒的身上,冷声开口:“皇叔,你这是要做什么?”

    凤殒坐在马背上,目光扫了凤铮一眼,取出圣旨,展开,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凤铮好战无德,更不顾百姓生死,令朕心痛,从即日起,废除凤铮储君之位,册封其为永康王,立刻前往永康郡,改立九王凤玹为太子,钦此!

    “永康王,接旨吧。”

    凤铮盯着凤殒手中的圣旨,眉头皱得可以夹死蚊子。

    他早料到朝中会有变故,却万万没想到,这变故来得这般快,而且与德亲王凤殒有关,德亲王凤殒不是早已经卸下兵权,不过问朝中之事了吗?

    “本宫要面前父皇。”

    永康王,这封号倒是好听,谁不知道,永康郡在大风王朝的西垂之地,极为贫瘠,明面上,是给他封王,实在是要将他流放到永康郡,一旦去了永康郡,他想东山再起难如登天。

    凤铮面朝凤殒厉喝一声,双腿夹紧马腹,策马向前。

    见他如此,墨竹重重一挥手,道:“永康王抗旨不遵,来人,速速将永康王拿下。”

    凤铮脸色一沉,表情如蒙上了一层寒冰将墨竹盯着:“墨竹,你敢。”

    墨竹冷冷一笑,心道:你看我敢不敢。

    “永康王抗旨不遵,速速将永康王拿下。”

    凤殒不动声色,等于是默许,一时间,一万余人城防营的官兵,如蜂巢出动,围向凤铮。

    今日的目的,就是要逼得凤铮抗旨不遵,令他狗急跳墙。

    见墨竹率领城防营一万余人的官兵围攻上来,凤铮不得不下令抵抗。

    顷刻间,两方人马在城门前的大街上交战,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城门外,夏侯耀利用先帝手中,名为日的令牌,调动了铁甲精锐,阻断了凤铮的后路。

    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凤铮终于被墨竹擒住。

    凤铮一身狼狈,被城防营的官兵围困着,知道大势已去,看了凤殒与墨竹一眼,干脆闭上了眸子。

    “成王败寇,要杀便杀。”

    墨竹道:“还是将永康王交给太子殿下处置吧。”

    凤殒默许的点了点头。

    墨竹将目光移到凤铮的身上:“将永康王打入天牢,听后太子殿下处置。”

    “是,大人。”

    墨竹一声令下,城防营的官兵便将凤铮押着走了。

    凤铮路过凤殒身边时,目光在凤殒身上一扫而过,心里悔恨不已。

    他千算万算,竟然将德亲王凤殒算漏了。

    德亲王凤殒,大风王朝曾经的战神,据说先帝当年是准备将凤殒册立为太子的,朝中亦有不少官员是支持凤殒的,军中支持凤殒之人,更是不少,这么重要的人,他怎么就算漏掉了。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

    承孝帝在位十五年,废太子凤铮,改立九王凤玹为太子。

    半月之后,九王凤玹回朝,受封太子之位,入主中宫,册立丞相楚廷豫之长女楚蘅为太子妃,一个月后,月皇呈上降书,月国愿意归顺于大风王朝,至此大风王朝与月国融合,两国统一,再无战事。

    太子凤玹封月国大将独孤鸿为一品大将军,驻守晓月城,封月国大将封天为二品将军,驻守玄月城,封月国大将战云峰为二品将军,驻守孤月城,封月国郡主兰姑为护国郡主,赐护国郡主府在玉临城,至于废太子凤铮,被囚禁于天牢,秦后暴毙而亡,秦家被抄没,秦家男丁全部流放北牧边陲,永世不得入朝为官,女眷全部充为军妓。

第二卷红袖弄京都 535:帝王帝后(番外一)

    次年春,承孝帝驾崩,享年四十五岁。

    监国太子凤玹给承孝帝隆重发丧,将承孝帝葬于紧靠裕陵的帝陵。

    二月十八,监国太子凤玹继皇帝位,册封丞相楚廷豫之女为正宫皇后,帝后加冕,普天同庆。

    皇后的长乐宫中,楚蘅挺着大肚子,珍云与几名宫女正围绕在她的身边,为她梳妆打扮。

    蓝后,柳氏,及容水儿再一旁含笑看着她。

    几名宫女为楚蘅将凤袍穿戴整齐之后,珍云拿起凤冠,动作轻轻的将凤冠戴在楚蘅的头上。

    “娘娘,陛下可真是细心,知道娘娘你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刻意吩咐工匠将这凤冠打造得如此轻巧又不失美感。”

    珍云将那凤冠拿在手上,是半点也没感觉到沉重。

    不止那凤冠是九爷命匠人精心打造的,楚蘅身上的凤袍,也是九爷吩咐宫里的绣娘精心设计的。

    这一件凤袍穿在楚蘅的身上,丝毫都显得繁琐,不会对她造成什么负担,也不失华丽,最难得的是,这件凤袍全是用玉蚕绣织的,里里外外,楚蘅穿戴了四层,却一点都不觉得身上沉重,感觉疲乏。

    楚蘅对着铜镜,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不禁嘴角往上扬了扬,感觉到满满的幸福。

    几名宫女看见她嘴角的笑容,七嘴八舌说着。

    “珍云姑娘说的是,陛下对咱们娘娘,那可是宠上了天。”

    “普天之下,能配得上陛下的,怕是只有咱们娘娘。”

    “谁说不是呢,陛下为了咱们娘娘,竟向天下人宣布,此生只娶一妻。”

    楚蘅对身边的宫女一向不严苛,身边的几名宫女更是她从晓月城带来的,跟在她身边久了,了解了她的脾气,所以在她面前说话比较大胆。

    “皇上驾到。”

    长乐宫外,忽然响起了小福子的声音,须臾,便见着一袭明黄色龙袍的九爷大步流星的步入了长乐宫。

    九爷本就生了一张俊得人神共愤的脸,今日龙袍加身,金冠束发,更是显得精神无比。

    “儿子见过母后,娘。”

    九爷进来,看见蓝后与柳氏也在场,先向两位高堂行了礼。

    柳氏含笑略点了下头,蓝后吩咐九爷起身之后,目光在楚蘅身上扫了一眼,看着楚蘅高高隆起的腹部,语气有些紧张的嘱咐九爷:“蘅儿临盆在即,她怀的又是双胎,玹儿,此番祭天,你可得好好照顾着蘅儿,切不可让蘅儿受累。”

    这个时候,蓝后与柳氏是生怕楚蘅受到一丝伤害,对楚蘅的一举一动都紧张得要命。

    见两位高堂皆是一脸紧张之色,九爷赶紧保证。

    “母后,娘,您们二位就放心吧,儿子会好好照顾蘅儿的,绝不让蘅儿与两个孩子受到一丝伤害。”

    “祭天的吉时快到了,玹儿,赶紧带蘅儿去吧,早些祭天完,早将蘅儿送回来。”

    这次祭天,容水儿与御医院的欧阳凡都要跟着去,楚蘅有九爷的照顾,再加上容水儿与欧阳凡一路陪同,柳氏心里倒是能踏实一些。

    新帝登基的祭天地点在凤家祖庙的大祭坛,帝后同乘龙辇前往祖庙,禁卫军,文武百官,无数宫人簇拥着偌大的龙辇缓缓出宫,朝着凤家祖庙而去,一路上,九爷都将楚蘅拥在怀中,将她保护得密不透风的。

    因为新帝登基前往凤家祖庙祭天,今日,玉临城的几条主街之上,百姓多如过江之鲫,看见龙辇通过,全都跪在街道的两侧,高呼新帝万岁,有个别胆大的,在龙辇经过的时候,略微抬起头来,朝龙辇看去,当看清楚新帝怀中拥抱着的女子之后,皆是一脸震惊之色。

    “这……这不是丞相府的嫡女楚蘅吗?她怎么会在新帝的身边?”

    “封后的圣旨都下了,她身为皇后,自然是要与新帝一起祭天了。”

    方才问话的人一时有些糊涂,将那回话的人看着。

    “兄台,我可是听说,丞相府的嫡女楚蘅被封为永和公主,赐婚了月皇。”

    “没错,是有这么回事。”

    那问话的人仔细看了龙辇上的新帝一眼,觉得新帝这身影似乎与月皇有些相似,好像有些明白了。

    “难道……难道说,月皇就是九王凤玹,不,月皇就是现在的新帝?”

    “不然你以为,月皇为何会忽然递上降书,归顺于大风王朝呢。”

    那问话的人茅塞顿开,然后开怀的笑了笑。

    “管他月皇是不是新帝,只要咱们大风王朝与月国合并,从此再无战争就好了。”

    “两国交战,受苦的都是咱们黎明百姓,现在的新帝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两国统一,咱们必须得支持新帝。”

    “兄台所言极是。”

    从凤家祖庙祭天回来,本来还有其它仪式,要帝后一起完成,但是九爷担心楚蘅大腹便便的受不了,硬是吩咐容水儿与自己的亲信,将楚蘅送回了永乐宫。

    九爷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朝野,剔除祸乱朝纲的贪官污吏,第二件事,将百姓的赋税降低三成,第三件事,便是下旨大修农田,第四件事,便是吩咐底下的官员严格把关每届科考,让平民子弟与贵族子弟有同样的机会入仕为官。

    一时间,朝野上下清楚了许多,那些有苗头涉嫌贪污,祸乱朝纲的官员,被九爷的这一次大清扫,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将那点苗头给收敛了起来。

    三日后,散朝过后,御书房。

    九爷正在批阅奏折,小福子轻手轻脚的走进来,禀道:“陛下,楚相求见。”

    “早朝不是才见过吗,他来做什么?”

    想起楚廷豫曾经对楚蘅的所作所为,九爷就极为不耐烦见楚廷豫。

    他虽然没有直接将楚廷豫给贬了官,但是已经架空了楚廷豫在朝中的权利,楚廷豫身为丞相,手中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

    小福子道:“陛下,楚相在外面已经站了许久了,小的觉得,您若是不宣他进来,他定是不会走的。”

    九爷只好将处理着的折子放下,语气很不耐烦的吩咐小福子。

    “让他进来见本皇。”

    “是,陛下。”

    小福子退出去,很快,楚廷豫便随他走进了御书房。

    “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廷豫将身子匍匐在地上,根本不敢抬起头来看九爷的脸色。

    他万万想不到,最不得宠的九皇子竟然碾压了太子凤骅,齐王凤铮,最终登上皇位,成为九五至尊,令他更想不到的是,被传言为灾星的九皇子竟然是月皇,还有,让他最想不到的是,不得他喜爱,被他撵到乡下的女儿,竟然一朝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他……他真是瞎了眼。

    九爷轻轻挑了他一眼:“楚相,你前来见本皇,所谓何事?”

    眼前这位帝王,精明,冷厉,比承孝帝还难伺候,他根本不敢大意丝毫,小心翼翼的回禀:“陛下,微臣近来觉得身子乏力疲惫得厉害,想来是年纪大了,对朝中之事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微臣前来见陛下,是想向陛下辞去丞相一直,颐养天年,还请皇上允许。”

    将楚廷豫留在朝中,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他主动辞官归隐,九爷当然求之不得。

    先前,之所以没有向处置其他官员一样处置楚廷豫,一则是楚廷豫是楚蘅的亲生父亲,二则是楚廷豫最后幡然醒悟,舍弃了凤铮,与夏侯耀等人联名上奏请承孝帝废除凤铮。

    “既然楚相感觉身子不适,力不从心,想要告老还乡,本皇岂有不应允的道理。”

    楚廷豫心里头重重的松了口气。

    他眼盲心瞎,做了这么多苛待柳氏与楚蘅的事,如今能够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已经是陛下仁慈了。

    “多谢陛下恩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九爷目光瞥向小福子,吩咐道:“小福子,传朕口谕,赐楚相黄金千两,让楚相荣归故里。”

    “是,陛下。”

    楚廷豫赶紧谢恩:“多谢陛下赏赐。”

    九爷冷声开口:“本皇这是在替蘅儿还你的生育之恩,从此以后,蘅儿便再不欠你什么了。”

    “……是,陛下。”

    如今,楚蘅已经贵为皇后,楚廷豫哪里还敢向楚蘅要求什么。

    “微臣告退。”

    从御书房出来,楚廷豫并未直接出宫,而是去了一趟永乐宫。

    永乐宫里,珍云与几个宫女正在做小孩子的衣裳,因为楚蘅怀的是双胞胎,几个宫女做了男孩的小衣裳,也做了小女孩的小衣裳,小男孩的小衣裳是蓝色的,小女孩的是粉色的,衣服上都绣着可爱的小老虎,楚蘅瞧着,十分喜爱,心里痒痒的,便将针线,剪刀都拿在手中。

    她刚拿起针线,就被珍云夺了过去。

    “娘娘,您还是好好歇着吧,小皇子跟小公主的衣服,有女婢们做就好了,您若是累着了,陛下定不会饶恕奴婢们的。”

    楚蘅挺着大肚子,靠在凤椅上,看着几个丫鬟在八仙桌那边做针线,觉得自己是被九爷当一头猪养了,日复一日只做三件事吃喝拉撒。

    瞧瞧她圆润的手指,她有些心塞。

    肥得真是有些像猪蹄啊。

第二卷红袖弄京都 536:赐婚,五对新人(番外二)

    楚蘅正在考虑,自己产后,是不是该配一点减肥药给自己的时候,守在永乐宫外的宫女进来禀报。

    那宫女说话的声音娇滴滴的,“娘娘,楚相在外求见。”

    楚蘅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去告诉他,本宫正在午睡。”

    那宫女见楚蘅皱着眉头,更是低声的回答:“娘娘,楚相现在正跪在外面呢,楚相说了,娘娘您若是不见他,他便长跪在永乐宫前。”

    闻之,楚蘅眉头皱得更深,心头是丝毫都不同情楚廷豫。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她揉了揉眉心,吩咐宫女道:“让他进来吧。”

    那宫女这才出去,将楚廷豫请了进来。

    楚廷豫走到楚蘅的面前,跪下,毕恭毕敬的行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楚蘅端着架子,高高的坐在凤椅子上,目光俯视的将匍匐在地的楚廷豫看着。

    这个男人怕是万万想不到,有一天,他跪如此卑微的跪在她的面前,高呼她为娘娘。

    “父亲今日前来永乐宫,所为何事?”

    楚蘅盯着楚廷豫的头,见他已是青丝夹着白发,满身苍生,再无当朝丞相,一品大员的风采。

    只是,见楚廷豫如此,她心头是一点悲悯之心都没有,目光很平淡,脸色亦是很平淡的将楚廷豫注视着,也未吩咐他平身。

    楚廷豫知道楚蘅恨他,并不奢求楚蘅有好脸色对他。

    他匍匐在地上,须臾,抬起头来,看了楚蘅一眼,言语恳求道:“蘅儿,为父对不起你娘跟你,为父做了这么多错事,不求你原谅,只是为父想求你一件事,放过你的弟弟楚江吧。”

    楚蘅嘴角勾起,笑容凉凉中夹带着一丝冷笑。

    “我娘只生养了我一个孩子,楚江是我哪门子的弟弟。”

    楚蘅说话的语气,令楚廷豫暗暗恼怒,但是楚蘅如今的地位,却令他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继续求着楚蘅:“蘅儿,你跟江儿的身上流着同样的血,你忍心看着他去死吗?”

    这段时间,九爷指派了刑部与大理寺的官员在调查京官贪污,祸乱朝纲一事,虽然还没查到楚江的头上,但是楚廷豫心里害怕,楚江做了那么多欺男霸女之事,迟早会被查到的,如今,能救楚江一命的,唯有楚蘅。

    楚蘅保持着冷笑,很爽快的回答楚廷豫:“我很忍心啊。”

    她回答得如此干脆,气得楚廷豫心头有火苗升起。

    “蘅儿,你当真要如此六亲不认,如此绝情吗?”

    六亲不认这四个字,顿时掀起了楚蘅的满腔怒火。

    楚蘅一巴掌,拍在凤椅之上,发出砰的一声,吓得珍云等几名宫女身子都抽了抽。

    “比起六亲不认,父亲比我做得更好,当年,父亲你不顾结发之情,不顾父女之情,将我与母亲撵到那鸟不拉屎的乡下,让我与母亲二人自生自灭,现在,父亲你来与我谈亲情,试问,父亲你有这个资格吗。”

    这个男人的脸皮,真是比城墙转弯还厚。

    楚廷豫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却还想再为楚江争取一下。

    楚蘅挺着大肚子,坐久了累,是懒得与他多说废话。

    “楚相,你还是请回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楚江若是犯了王法,就算我身为皇后,也保不了他。”

    “蘅儿,江儿是你唯一的弟弟啊。”

    楚廷豫跪在地上,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意思。

    这时候,容水儿正好来给楚蘅查孕脉,才到永乐宫外面,就听到楚蘅与楚廷豫在争吵。

    楚蘅的情绪有些激动,她生怕楚蘅因为激动而动了胎气,进入永乐宫之后,便赶紧对楚廷豫道:“楚相,您还是赶紧离开吧,娘娘现在大腹便便的,若是因为你,动了胎气,陛下定会龙颜大怒的,到时候,别说楚江保不了,恐怕楚家九族都有危险。”

    九爷对楚蘅的在意程度,楚廷豫是有所了解的,更别说,楚蘅腹中还怀着龙种。

    容水儿的话,顿时令楚廷豫心头一抖,后背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起身,退出了永乐宫。

    楚廷豫一走,楚蘅的情绪这才逐渐稳定下来。

    容水儿给她把脉,道:“皇嫂,两个胎儿都很好,但是你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少生气,少生气对胎儿好。”

    楚蘅也知道,少生气,保持平和的一颗心,对胎儿有好处,但是楚廷豫刚才说的那些话,有些令她气不打一处来。

    “我知道了,多谢妹妹提醒。”

    容水儿瞧了一眼她高高隆起的小腹,又道:“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临盆了,这段时间,皇嫂尽量每日到外面去走一走,如此生产的时候能够顺利一些。”

    楚蘅苦哈哈的接过容水儿的话。

    “妹妹,不是我不想出去走,是你皇兄不让我出去走动。”

    容水儿一脸羡慕的看着她,笑了笑,道:“皇嫂,皇兄这是紧张你呢,只有皇嫂这么有福气的人,才能嫁皇兄这么好的男子。”

    楚蘅拉着她的手,打趣回答:“水儿,凤烨对你不也是很宠爱的吗?现在大局已定,国泰民安,你跟凤烨年岁也不小了,你若是想嫁,我让你皇兄为你们赐婚,如何?”

    不止给容水儿凤烨这对赐婚,还要给范秋华田大牛,陶大丫张清水,小福子郑圆圆,墨竹楚瑜这四对赐婚,五对新人,正好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

    提到凤烨,容水儿便是俏脸一红,嗔怪道:“皇嫂,咱们在说你跟皇兄呢,怎么扯到我头上了,凤烨那榆木疙瘩脑袋,哪里比得上皇兄。”

    响午,九爷到永乐宫用膳,楚蘅便与九爷商议赐婚之事。

    “爷,如今大风王朝与月国合并为一,大魏,北牧也休战了,天下太平,你是不是该给墨竹楚瑜,水儿凤烨,秋华姐大牛哥,小福子圆圆,以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