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叔假正经-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老夫人想到自己还是贵女时,那柳国太见了她还不得礼让三分。而今她的夫家如日中天,她的女儿贵为太后,她被尊封国太,身份自是她这个侯夫人不能比的。
  如今柳国太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也不把庄家放在眼里,才敢明目张胆提出这种要求。若是他们真让外孙女上柳府做客,那不出第二日京城就有新话题了。
  更气人的是,柳国太一副了不起的神气,就差脸上写着我邀请你家孙女是看得起你们,我家孙儿看上你家丫头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咱们能躲一天是一天吧。”老侯爷说,“最不济,大不了跟柳家断了。”
  老夫人也是叹着气,若是能这么轻易断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了。他们的长子是柳家的女婿,入仕以来多受岳父提拔,将来他们百年之后是由长子袭爵,庄家还是得靠着他撑下去。
  所以在老侯爷当家的时候,不能跟柳家撕破脸,免得长子为难,日后也难立足。
  “九儿,你不必怕,就算他柳子琰有三头六臂,外祖母也会护着你的。”庄老夫人拍了拍外孙女的手,适才发现小丫头的手不同于刚来的时候了,那时候那双小手真是粗糙难看,保养了几个月如今已经好多了。
  这是苏清娆第一次知道面对权贵时的无力,原来外祖父外祖母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有他们摆不平的事。虽然外祖父母说不会让她受委屈,但言语中还是透着不浅的无力感。
  因为那个柳家人很厉害,而且是大舅父的岳丈家,就算是为了大舅父,也不能跟柳家闹僵了。
  离开碧风堂,母女俩人回自己住处,路上庄姝槿一直沉默。
  “娘?你怎么了?”苏清娆将自己的手钻进娘亲的手掌,才发现娘的手异常冰冷。
  庄姝槿想到自己的女儿被一个心术不正的男人惦记着,心里就渗得慌。那柳子琰竟对她说出,恨自己没有早出生十年错过了当年风靡京城的第一美人这种混账话。
  柳家那般的勋贵门第竟教出这样的儿子。庄姝槿不敢想象如果女儿去了柳府会怎样。
  “阿九,要不……咱们回杏林村吧。”许久,庄姝槿黯然地道,京城什么都好,但远不如她们的小村子自在。
  “那怎么行!”苏清娆惊道,“我们回去了,蒋叔叔怎么办啊?”
  庄姝槿垂着眼睑,她也不知道。
  随身伺候的几个丫头差点给跪下来,杏林村已经没有小姐和姑娘牵挂的人,怎么还想着要回去?这……侯爷和夫人知道了该多伤心啊。
  她柔声地问女儿:“阿九,你不想回杏林村了?”
  苏清娆狠狠一怔,是啊,难道她们不回家了吗?
  在侯府什么都不缺,但苏清娆偶尔还会惦记着她的小菜园,会想起她们家的田地。还有自幼与她相伴的阿牛哥,还有形同家人的阿嬷和伯伯。
  但苏清娆的心里有一把秤,明显地偏向娘亲和蒋叔叔。
  “等娘和蒋叔叔成亲了,有空咱们就带蒋叔叔还有小弟弟和小妹妹回去小住。”苏清娆笑嘻嘻地道。
  “……”庄姝槿微赧,黑暗中,旁人瞧不出她两颊红晕。
  庄姝槿想的简单,那个柳子琰打女儿的主意,连父亲母亲都奈何不了他。她们回去,他总不能追到杏林村去吧。
  那柳国太是个强势的,又极宠爱孙子,庄姝槿真怕哪天柳家就上门提亲来了。如果留在京城让女儿面临这种危险,她宁可放弃蒋溪桥,带女儿回乡下去。
  **
  再说柳子琰一连两日上庄府都碰了壁,门房不让他进,他从小到大哪受过这种气,若是一般人家他就硬闯了。
  回了家他就跟柳国太告状,说他好心上门拜访却吃了闭门羹,庄家不识好歹。这孙子可谓是柳国太的命根子,气的不行,自己孙子看上庄家的外孙女,那是他们庄家的福气,他们还敢摆架子。
  不过话说回来,柳国太打心里可瞧不上那泥腿子出身的丫头。但那乡下来的小丫头确实生得美,也难怪孙子会喜欢。孙子自从见了她,回来就打发了几个看腻了的美婢。
  当然,漂亮的女人娶回来做个妾侍就好,嫁进柳家的正妻必须是名门之后。以柳国太的眼光,孙儿将来是要封侯拜将的,非王府郡主不娶。
  庄家这么不给面子,竟把自己孙儿拒之门外,那就是在打他们柳家的脸。
  柳国太满是心疼地看着自己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的孙儿,他何时吃过闭门羹这种委屈。“琰儿,你等着,祖母这就找庄家去,让那敬远侯亲自迎你进门,给你道歉!”
  所以在柳子琰吃了第二次闭门羹后,柳国太亲自屈尊来庄府。得知消息,庄老夫人还不得不亲自出门迎接。
  柳国太坐在主位上,冷着一张脸,好像庄老夫人欠了她万两黄金,而她是来讨债的。庄老夫人也是个有脾气的,见对方冷脸不说话,她也懒得去开这个口。
  柳氏只得在一旁赔笑,一边是亲娘一边是婆母,她怎么说怎么做都里外不是人。
  “庄夫人。”僵持了许久,柳国太才冷冷地道:“怎么说我也是长辈,你那女儿和外孙女未免也太没有教养,怎的不来见我?”
  一副豺狼虎豹的面孔,像要把人拆吞入肚,谁敢来见你。庄老夫人深深吸一口气,硬是按捺住了,勉强称得上客气的语气说:“柳国太难得来鄙府一次,莲惠也不常回娘家,还是不打搅你们母女团聚才好。”
  庄老夫人抬眼看了眼坐在下首的儿媳妇,柳氏连忙点头称是,却迎来母亲凌厉的眼神。
  柳国太把手中的茶盏重重一放,里头的茶水轻溅了出来,面色冷硬地说:“不必,请她们出来见我吧。”
  庄老夫人只好派人去请,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但又不能拿她如何。这些年她不是没有见过柳国太的嚣张跋扈,哪个夫人小姐对她不是七分畏三分敬,正是如此也惯得她这霸道强势的脾性,就快把自己当成太皇太后了。
  不多久,庄姝槿母女就被请进正堂。
  “抬起头我看看。”柳国太厉目紧盯着苏清娆,后者抬起头,一双清明的眼睛直视她,嘴唇微抿。
  一个半大的丫头居然敢如此直视她,眼里毫无惧意,简直挑战她堂堂国太夫人的权威。柳国太狠狠一拍案,案上的茶盏“砰”地一声,茶杯被打翻,茶水溅落。
  “……”苏清娆心里无辜地想,这是在对她发的火?
  柳国太气的胸前一鼓一张的,怒意都写在脸上,那小的还无动于衷,怕是还不知道她国太的名号,换作别人早就吓得腿软了。
  “柳国太,你说话便说话,别吓着我外孙女。”庄老夫人淡声说。
  柳国太冷哼了声,正要开口,刘管家匆匆忙忙地进来,行礼说:“老夫人,御前大总管来宣旨了。”
  “什么?!”庄老夫人惊疑地站起来,“宣旨?”
  柳国太也微微一愣。
  宫里的人已经来到正院,除了庄侯身子不便下床被免礼外,全家人都出去接旨,圣旨在前,柳国太也不得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敬远侯之外孙女苏氏,素娴仪矩,温纯静正,聪慧敏捷,婉娩天资,深受朕赏识,着即择日入宫,为朕之伴读,保此殊荣,弥高懿范。钦此。”
  “…………”
  福公公读完旨意,下面跪着的人好半刻都没能反应过来,从主子到下人,无不目瞪口呆。
  苏清娆大概只听得懂“敬远侯外孙女苏氏”……是在说她?但其他的话她听得不是很懂,看大家一个个惊愕的表情,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这怎么可能?”柳国太一声惊呵,不可置信地瞪着福公公,“女子怎么可能当陛下的伴读!”
  福公公恭恭敬敬地给对方行了个礼,语气却是不卑不亢地:“奴才只是奉旨行事,柳国太的异议,奴才回答不了。”
  “……”柳国太噤了声,她怎么敢对圣旨有异议。
  其余人倒是渐渐回神了,连忙叩拜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福公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走到苏清娆的面前说:“苏小姐,接旨吧。”把那卷好的圣旨双手奉送给她。
  苏清娆一脸懵地接了,这……是什么?
  她唯一的感觉是,这圣旨的料子,摸着比外祖母送给她最好的锦缎还软和。
  这道不大不小的圣旨轰动了全京城,大大小小的朝臣都等不急明日早朝,直接进宫觐见了。
  “王爷!不可啊!”
  “王爷!屈屈女流之辈怎能进宫给陛下当伴读!”
  “王爷!世家公子多的是才学渊博的,陛下的伴读该从公子里挑最出众的,怎能要一个女子!”
  “王爷!此事不妥,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王爷!……”
  封钺面色淡然地看着朝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很有耐心地听他们所有人都发表完自己的感想,还一副爱卿言之有理的模样偶尔点个头表示赞同。
  待大臣们一一都说完了,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眼巴巴地看着上面不喜不怒的人。
  封钺轻轻揉了下自己的太阳穴,微不可闻地叹了声气,无奈又无辜地说道:“本王也没料到,陛下竟瞒着本王,自己做主下了这样的旨。”


第22章 
  早朝进行到一半,差不多了,站在御座旁边的福如海便对下面众臣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礼部侍郎站出来说:“陛下,据臣所知,陛下昨儿下了旨宣敬远侯外孙女进宫伴读。”
  小皇帝面无表情地说:“确有其事,王大人有何意见?”
  “……”王大人噎了噎,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对皇上有意见,“臣不敢有意见,只是觉得此事不合乎礼法。”
  还说没有意见!这不叫意见?小皇帝心里腹诽。
  “臣附议。”这次站出来的是一位姓谢的史官,义正言辞地说道,“自古天子伴读非宗室子弟则贵族公子,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女子为天子伴读的先例啊……”
  小皇帝鼓着脸,打断他的话:“胡说!”
  众臣一脸懵:“……”
  小皇帝看着那位史官说:“朕记得这位谢大人是在太史监当差?”
  谢史官微窘,是他官职太低了陛下甚至都不确定他在哪里任职?“回陛下,正是。”
  “谢大人身为我朝史官,却连我朝史事都不甚了了。”小皇帝前半句端足了架子,而后转移目光看向江太傅,露出一丝笑容:“老师,这是不是就叫做,尸位素餐?”
  ……呃?
  江太傅有些莫名,拱手回道:“回陛下,是的。”
  谢史官脸红得能滴出血来,被皇帝当着群臣的面说他尸位素餐,他这官不要当了!可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陛、陛下,臣、臣惶恐,不知陛下所言何意,请、请陛下赐教。”
  “朕的皇祖母,昭明太皇太后年幼时便是朕的皇祖父太宗皇帝的伴读,谢大人却说历朝历代没有女子做天子伴读的先例?”小皇帝看上去很威严,很有帝王之气,“谢大人要不要回去翻翻史书啊?”
  “……陛、陛下……”谢史官腿都软了,直冒冷汗。
  众臣面面相觑,这段历史他们不是不知道,可是……这能一样吗!
  “众卿莫不是不知道这段史实?几位老师,你们历经三朝,当年也见证了那段历史,不如你们来给诸位爱卿说说?”
  被小皇帝点名的是几位元老级的大臣,虽然……他们也觉得这不合理,但确实有那段历史。江太傅站了出来说:“当年太皇太后确实在太宗皇帝身边伴读,有史为据。有此先例在,庄侯外孙女进宫给陛下当伴读,也未尝不可。”
  “太皇太后乃是玉叶金柯、龙血凤髓,岂是那庄家外孙女能够相提并论的?”一位姓赵的御史站了出来驳道。
  江太傅张了张嘴,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他总不能这么怼:太皇太后给太宗皇帝当伴读的时候,身份可是一个罪臣之女,还不如庄家外孙女。
  江太傅用余光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大人,便知道他们心里也想到了这个,只是,不能说破。
  “赵大人此言差矣,皇祖母当年可是以罪臣之女的身份进宫伴读的。”这话也就皇帝敢说,但实在有些大不敬,小皇帝忙不迭加了句:“当然,五十年前皇祖母的族人已经沉冤得雪。皇祖母乃是我大燕朝最尊贵的女人,玉叶金柯,龙血凤髓。”
  大臣们不怎么敢接话了,太皇太后罪臣之女的身份都能进宫伴读,这么说……那庄侯的外孙女比当年的太皇太后身份还高些呢。
  “……可……可是……”最初启奏的王大人好像还有点不甘心,正在找措辞:“臣……臣听说,那敬远侯的外孙女长得……陛下,红颜祸水啊,臣怕这样的女子待在陛下的身边……”
  “啪嗒”的一声,小皇帝把一张奏折用力地扔在御案上,小脸鼓鼓的写满了不高兴,吓得一众朝臣全都垂首作揖。
  “王大人,你是觉得朕沉迷女色吗?”
  “臣、臣不敢……”王大人噗通地跪了下来。
  终于没人敢吱声了。
  然后,一直默默旁观的皇叔似乎终于想起为自己找点存在感了,轻咳了声,看向一旁的小皇帝好言相劝道:“陛下,我觉得王大人所言有理,那苏姑娘倾国倾城,王大人也是怕陛下受美色影响。”
  众人一致抬起头看向说话的人,皇叔!对啊!还有皇叔呢!尤其是王大人,仿佛看见了希望之光,连忙俯首称是。不过话说回来,皇叔今日的存在感怎么这么低?
  小皇帝:“苏姑娘倾国倾城麽?朕不觉得她美。”
  众臣:“…………”
  “再说,皇叔,朕的圣旨已经已经传出去了,您总不能叫朕出尔反尔吧?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朕?”
  “陛下圣明。”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陛下乃一国之君,明并日月,一言九鼎,传下去的旨意岂能轻易收回。”
  说话的人是蒋溪桥,惹来众人异样的眼光。谁不知道你跟那苏姑娘的母亲是什么关系,当然帮着她说话了。
  终于听到顺耳的话了,小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几个与庄家交好、受过庄侯恩惠的大人也一一附议。
  皇叔俊眉微蹙,有点为难地看着王大人等人,怎么办?已成定局?
  “好了,此事不必再议,退朝。”小皇帝挥一挥袖,走了。
  皇叔无奈地看着他的背影。
  众臣跪行恭送礼。
  退朝之后,朝臣们一一散去。互相交好的或者同路的大臣便走到了一起,讨论刚才的事。
  “我怎么觉得陛下今日不同往常?”
  “我也正有此惑,陛下年幼,素来都听皇叔的,怎的今日反驳了皇叔?连这种大事都不与皇叔商量?”
  “莫不是……陛下渐渐长大,不再听从皇叔的了?”
  “……”
  柳丞相走在他们后面,听到这些言论,低低冷哼一声,未置可否。
  回到长信殿,小皇帝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虚脱掉了,端起宫人刚送上来的热茶大喝一口,发现自己的手心还是冰凉的。
  他搓了搓自己冰凉的手,略有不满地看了眼自己的皇叔,嘟着嘴说:“皇叔每次都这样,拿我当挡箭牌!”
  封钺有点嫌弃地睨着他,“就你这点出息,以后怎么压得住这些臣子?”
  “不是还有您吗……”小皇帝嘀咕,不行,他心里还是慌得很,坐下来又喝了口茶。他每回跟朝臣针锋相对,都是被皇叔逼的,美曰其名为了锻炼以后他独当一面的能力。
  小皇帝目光瞥见案上还放着他昨天晚上背的两张纸……写的正是刚才在大殿上他辩驳众臣的话。
  “明明苏姑娘进宫陪我读书是皇叔的意思,为什么大臣们都在怪我!”小皇帝有点闹脾气了。
  “苏姑娘进宫是陪你又不是陪我,不怪你怪谁?”封钺很理所当然,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被打脸了。
  此时,福如海进来禀道:“陛下、皇叔,太后来了。”
  小皇帝:完了,还得挨母后一顿训。而……皇叔啥事也没有。
  算了,反正他已经习惯替皇叔背锅了。
  ——
  庄家直到宣旨的第二天,才彻底接受了这个事实。
  苏清娆也弄明白了,那道圣旨的意思是,皇帝要她进宫陪他读书。
  换作以前,这对她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但现在,她若进宫了,就不用再被柳子琰纠缠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般的大好事啊!
  大舅父下朝回家后,在碧风堂跟大家说了朝会上发生的事,连庄老侯爷都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外孙女何德何能,竟得皇上如此赏识?
  老夫人与他想到一处去了,不约而同地看向二儿媳妇,难不成是公主出面帮的忙?
  德云大长公主见二老看她的眼神,连忙说:“儿媳虽是陛下的姑母,但天子伴读这种事儿媳这个大长公主可做不了主。”
  老夫人因为柳子琰的事抑郁了好几天总算笑颜展开,搂着外孙女说:“那就是咱们家阿九的福气,注定命里有贵人相助啊!”
  老爷子也释怀地笑了,问:“陛下有没有说哪天进宫?”
  “就这两日,陛下会亲自派马车来接外甥女。”庄承平回道。
  这对庄家来说,是一件脸上有光的喜事,大燕建朝数百年,乃至历朝历代,昭明太皇太后是第一个做过天子伴读的女子,苏清娆可是第二个。
  此等殊荣,岂不是光耀门楣的事。尽管,苏清娆并不姓庄。
  进宫的前一晚,庄姝槿比女儿这个当事人还紧张,亲自给她收拾东西,来来回回检查了很多遍,就怕落下了什么,又给她的行李里塞了不少银两,生怕她进了宫缺吃少穿。
  又左叮嘱右叮嘱,她自己也不清楚宫中是什么个状况,但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不好的都给列了出来,嘱咐她万事小心。
  苏清娆天生就是个不会紧张的,还安慰了娘一把:“娘放心吧,我跟皇上的叔叔熟!”
  “娘,我不在这些日子,你一定要用功读书啊!还有蒋叔叔……”苏清娆朝娘亲眨了眨眼睛。
  庄姝槿每回一听到关于那个人就羞得不知道说什么话,结结巴巴地转移了话题。
  两天后,皇宫的马车来接天子伴读了,排场不大,但很体面。
  虽然马车的仪仗很低调,但还是引起了全城的轰动,平民百姓都围在官道外凑热闹,听说那是天子伴读,若是个公子就没什么好稀奇的了,重点是,是个姑娘。
  平民百姓们都以为,那肯定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不然怎么可能屈屈女流之辈就被陛下选为伴读呢,放着那么多贵族公子不用,太学里那么多才子呢。
  也有不少世家公子小姐也来围观。对于才貌双全的贵女们来说,比较安慰到她们的莫过于,大殿之上陛下说的一句话。
  “苏姑娘倾国倾城麽?朕不觉得她美。”
  即使大部分人心里都觉得,陛下审美有问题。


第23章 
  马车只能停在外宫道上,离建章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那些送她来的人送到这儿就交由接引的宫人了,都是建章宫的人,待她和颜悦色的。
  明明苏姑娘生得如此可人,陛下竟不觉得姑娘美?几个宫人在看到苏清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苏清娆并不知道那些宫人作何想的,只觉得这段路太长,像从杏花村走去青江镇般的远,好在她脚力还不错,也庆幸自己穿的暖和,京城的初冬比杏林村那儿要冷得多。
  “听闻姑娘今日进宫,祺茗郡主今儿个早早就起了呢。”一个叫剪梅的大宫女说。
  ……表妹。苏清娆之前就想,表妹也在宫中,她不会孤单。
  宫里有表妹,有皇叔,还有那个小表哥……蛮不错的,苏清娆打心里的高兴。
  ……等等……表哥?苏清娆后知后觉,那个表哥是什么人?为什么也住在宫里?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皇上?
  她很快就知道答案。
  小皇帝和庄敏正在长信殿外等着。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可这落在宫人们的眼里,可就是在往苏姑娘的脸上贴金。
  而苏清娆被带到长信殿的时候,剪梅给小皇帝行礼说:“陛下,苏姑娘来了。”
  果然,表哥真的是皇上。苏清娆心里忍不住在想,跟她差不多大的年纪就当上皇上了,厉害厉害。
  “皇上好。”苏清娆规规矩矩地给小皇上行了个礼。
  封煜有些愣然地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无比心痛地想,他为什么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不觉得苏姑娘美!
  “姐姐!”他还没反应过来,旁边的庄敏就扑上去挽住苏清娆的手臂,说:“走,我带你去你的寝殿看看!”
  “……”小皇帝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就这么被冷落了?
  庄敏本想让姐姐跟她住在瑶光殿,但她舅舅不允许,让姐姐单独住在离皇上表哥的长信殿最近的漪兰殿。
  而漪兰殿离她的瑶光殿最远。
  漪兰殿与瑶光殿格局差不多,分为前殿和内室,后院池水环绕,花草树木皆有,到了春日一定是处不错的景致。
  现已入冬,天气一日比一日寒,殿内正烧着地龙,所以俩表姐妹一进去就脱了披风。
  参观了一圈,苏清娆最后被内室的书架吸引了,随便拿起一本书,她认得那上面的字,叫《论语》。
  她翻开第一页,然而自己能看得懂的字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明白它的意思。
  “嗐,你个书呆子!那么多漂亮的东西,你非要看这个!”庄敏一把抽掉她手中的书,放回书架去,眼珠子一转,忽然想到了什么,狡黠一笑,说:“走,去我寝殿,我给你看好看的书!”
  刚来漪兰殿不到半个时辰,庄敏就拉着苏清娆小跑出去了。
  “哎!郡主,姑娘……衣服!”两个宫女拿着她们的披风追在后面。
  两人刚跑出漪兰殿就撞上刚才被抛弃的小皇帝,“你们去哪儿,带上我……”
  “一边玩去!”庄敏不客气地越过他,跟姐姐手拉手地走了。
  小皇帝:……???苏妹妹不是进宫来陪朕读书的吗?
  不行,他要跟皇叔告状!
  ***
  庄敏带苏清娆回自己的瑶光殿,把所有宫女都赶出去,才从她的小金箱子里翻出一个话本子,说:“我给你看这个,还记不记得我上次跟你说过的富家千金和穷书生?”
  苏清娆愣愣地点点头,其实她也很好奇,那会是什么样的故事?难不成比《三字经》还好看?
  “我识的字不多,不如你跟我说说?”
  “行啊!”
  俩表姐妹直接坐在地毯上,苏清娆全神贯注地听表妹讲故事。
  “……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刘山,他是一个农家小子,从小没了爹娘,跟伯父伯母一起生活……反正就是被伯父伯母虐待,他就逃了出来,一边经商养活自己,还一边用功读书,过的很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帝城,偶然认识了一个大儒,大儒很欣赏他就收他为弟子,传授他知识,后来他考中了举人……”
  庄敏有点忘记了剧情,翻了翻几下手中的书,继续说:“……女主人公出现了,她叫如玉,才貌双全,是那个大儒的女儿。她和刘山两情相悦,但是大儒不同意,还给如玉定了门当户对的亲事,逼她嫁给阁老的儿子。”
  “如玉誓死不从,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家族的反对,毅然跟刘山在一起。刘山不负所望,终于考中状元,但大儒还是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大儒与阁老联手逼婚,如玉被迫拜堂……”
  这对于别人或许是烂透了的情节,但对苏清娆来说是十分新鲜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说故事的表妹,全都给带了进去。
  听到这儿,苏清娆心一惊,忙问:“如玉真的跟别人拜堂啦?那刘山怎么办?”
  庄敏呼了口气,继续说:“就在如玉和阁老儿子要夫妻对拜的时候,刘山来了,而且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把皇上给请来了,皇上痛斥大儒和阁老逼人嫁娶,不仁不义,当场就革了阁老的职,还做主给如玉和刘山赐婚,刘山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宰相,和如玉幸福的度过后半生。”
  “哇,那个皇上人真好!”苏清娆忍不住给故事中的皇上鼓起了掌。
  庄敏说得口干舌焦,转头朝外面喊了声:“来人,给我……”
  声音戛然而止,庄敏闭了闭嘴,缩了缩头,默默地把话本子藏到身后,耷拉着脑袋,全然没有了方才说故事的劲儿。
  已站在那儿听完了全书的封钺,表情很是一言难尽,人是他做主请进宫的,秉着对人家负责的选择,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把外甥女送出宫去。
  “……皇叔?”苏清娆也发现了皇叔站在她们身后,笑着站起来,眉梢微微上扬,“您怎么来啦?”
  “我若是不来,你是不是还要听下一个故事?”封钺挑了挑眉,目光转向外甥女:“下一本准备讲什么?恶毒婆婆虐待贤惠媳妇?还是兄弟卖姊妹求荣?亦或是狐妖与富家少爷的爱恨情仇?”
  “……”庄敏不说话,心疼自己的话本子,又要被舅舅没收了。
  苏清娆心想,听上去好像挺不错的!
  可是,皇叔好像不太喜欢她们看这些书,虽然脸上还是温和的,但还是毫不客气地把表妹那一箱话本子全都给没收了。
  “想不想去御书房?”这句话主要是问苏清娆的,庄敏一听“御书房”三个字,头就犯疼。
  上次进宫苏清娆就去过,只记得那儿有很多书,比外祖父的书房还多。
  苏清娆点点头说:“想。”
  “你跟舅舅去吧,我……我困了,睡会儿。”庄敏摆摆手,耷着肩膀有气无力的。
  苏清娆只当她是真累的,并不知对方是作戏给长辈看的,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那你好好睡觉,我晚上还来找你玩儿!”
  “嗯!”庄敏一边应着一边用手捂着嘴打哈欠,看上去好像真的困极了。
  封钺看惯了外甥女这套,已经懒得拆穿她了。
  “来人啊,替我宽衣,舅舅,那我就把姐姐交给你了。”
  外甥女说的那个故事,民间有无数个版本,封钺自然不会告诉苏清娆,那不过都是根据她母亲和蒋溪桥的故事改编而来罢。
  秉着对小姑娘负责的原则,在去御书房的路上,封钺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少看那些书。”
  苏清娆点点头,她是百分百地信任皇叔的,不过她还是小小地反驳道:“嗯,我还没看。”
  “听也不行。”封钺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小姑娘,身高还不到他的胸前,也不知怎的就冒出了一句:“听多会长不高的。”
  “……”后面的福如海不禁掀了掀嘴角,皇叔竟也会说出这般哄骗小孩子的话。
  苏清娆愣了愣……是吗?她半信半疑,但还是听话地点点头。
  虽然,她心里对皇叔提过的“美丽狐妖与富家公子的爱恨情仇”很感兴趣。
  *
  江太傅已在御书房等候,他既然是陛下的老师,自然也是天子伴读的半师。
  他不止与敬远侯是莫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