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女医对我动手了-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永晓得东厂、尤其是西厂的厉害,不敢私下受贿,留下把柄,于是偷偷把此事汇报给正德帝。
他真心希望正德帝至少留一个后代,将来继承皇位,张永毕竟是正德帝的老伴,将来太子登基,张永就不会提心吊胆的退休了,至少能够有个不错的晚年。
所以张永这么做,也是变相催生的意思——你看,你坚持不孕不育,就有人惦记老朱家的皇位。与其让别人当皇帝,不如自己生一个呗。
但是正德帝听到张永的小报告后,不仅不生气,而且饶有兴致的说道:“真是太好玩了,将来必定是一场好戏,老伴啊,以后不管是谁送给你钱财,你统统收下——收到之后,我八你二,大家有钱一起赚嘛。这种没有本钱的买卖,不要放过。”
“什么?”张永简直不敢相信。皇上,我有一句XXX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德帝自觉退一步,说道:“那好吧,我七成,你三成。不能再少了,他们是冲着我的皇位来的,又不是冲着你掌印太监来的。你收钱也很辛苦,这三成是给你的辛苦费。”
张永叹道:“……我那里敢和先帝争利?除了房子和田地这种不好变成现银的东西,所有的钱财最后都入了先帝的私库。那年先帝北征,打鞑靼小王子,用的就是先帝自己的私房钱。都骂先帝昏聩,但我知道,先帝是有本事的,他亲征打鞑靼,给边关带来安宁。”
“所有藩王送给我的东西,我都做了私账,就藏在家里,白司药若不信,可以派人去取——我家花园最高的一颗桂花树下,靠南边往下挖七尺左右,放在一个石匣子里,用蜡封存。”
张永又道:“宁王送我的钱财,先帝都是知道的。但是谷大用收宁王的好处,仗着自己是西厂厂公,无人监视,他就瞒着先帝。他晓得张太后和先帝母子面和心不和,就偷偷为张太后和宁王牵线搭桥,立了过继宁王世子为太子的诏书。按照计划,他们只需等到先帝驾崩,就可以拿着诏书拥立宁王世子登基。”
“可是,宁王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见先帝才三十岁,身体强壮,一时半会死不了,就忍不住拿出诏书搞什么清君侧,起兵谋反。四十三天就被王守仁一个文臣给平定了叛乱……”
宁王一家被王守仁俘虏,正德帝和他的南巡队伍才匆匆赶到江南。
正德帝要张永给王守仁捎个话:把宁王以及同党弄到鄱阳湖,然后释放,还给他们武器。正德帝要亲自动手,重新把宁王抓一次!
王守仁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面对张永这个第一太监,他拒绝了正德帝荒唐的口谕,还把张永引到江西各地“参观”,说江西百姓在四十三天里饱受战乱的煎熬,许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了,还请张公公回去好好和正德帝解释,打消这个念头。
八虎之中,张永搞死了最无耻的刘瑾。且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正德帝和内阁之内斡旋,是一道屏障,也是沟通的桥梁,张永的名声还不错,是八虎之中最好的。
张永看到到江西满目疮痍的景象,不再坚持,回去和正德帝说了王守仁的请求,并且苦劝正德帝打消“再抓一次宁王”的念头——实在太劳民伤财了。
正德帝同意了,说道:“行,朕就不玩宁王了,不过,你得要王守仁给我点银子,贿赂我一下。”
正德帝就是这样,无论北伐还是南巡,每到一地,必然向当地官员死皮赖脸的要钱。无论几百上千两银子,还是抠出十几两银子就像打发叫花子似的,正德帝都照收不误,一视同仁——反正不能空手而归,他也要面子的。
王守仁搞了一百多两银子给正德帝,把宁王一家子转交给了张永接手。
期间,八虎之一的江彬想吞掉平息宁王叛乱的功劳,便污蔑王守仁伙同宁王谋反,贼喊捉贼。也是……
张永力挺王守仁,在正德帝面前据理力争,戳破江彬的谎言,保住了王守仁。
张永接手宁王,严加审问,刚开始,宁王以当年送给张永诸多贿赂相要挟,但是张永把账本甩在宁王脸上,表示皇上一开始就知道,这都是钓鱼的圈套。
宁王这才服软,供出了谷大用串通张太后过继世子一事。
除了谷大用,还有八虎之一的江彬,同样都是暗中支持宁王的。
若没有这个过继诏书,宁王师出无名,根本不会谋反。
张永将宁王口供秘密告知正德帝。这事连正德帝都不知道,遂对谷大用和江彬起了杀心。
但是,谷大用执掌西厂,江彬同时提督东厂和锦衣卫,且两人朝中党羽众多,正德帝在江南,身边的护卫就是西厂,东厂,锦衣卫,根本没有把握将两人一举拿下,倘若激得谷大用和江彬狗急跳墙谋反,正德帝性命难保不说,江南也会再遭遇战乱的劫难。
正德帝很有耐心的猎手,面对强大的猎物,他会先麻痹猎物,当猎物放松警惕,他掌控全局时,再一举歼灭——当年对付刘瑾就是这样做的。
正德帝和张永遂当做不知道,等把宁王一家子弄到北京之后,再对谷大用和江彬动手。
当时谷大用和江彬坐不住了,怕宁王供出他们。
正德帝就佯装昏聩,命张永好好照顾宁王一家子,并且再次放出要放了宁王,再一次“平乱”,还装出留恋江南美景,乐不思京的样子,不肯回京城。
如果正德帝知道宁王和谷大用江彬串通的事情,势必会立刻回京城,躲在宫廷里再动手。
谷大用和江彬密切观察正德帝动向,猜测宁王到底供出他们没有。
江南烟雨中,君臣互相博弈,正德帝释放□□,迷惑谷大用。
同时,正德帝还提拔沐朝夕等并不属于谷大用和江彬的人,假装赏识他的勇敢善战,让沐朝夕加入护卫队,其实也是一种牵制。
听到这里,沐朝夕很是崩溃:“等等,张公公的意思是说,先帝提拔我,并非欣赏我的才华和人品?”
太打击了人吧!
我自以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靠自己本事挣出来的前途、打通通往北京锦衣卫这条青云路的事件,居然只是巧合?
张永点点头,“那是自然了,大明军中能打善战的年轻人太多了,皇上为何独独青睐你,提拔你?因为你还年轻,朝气蓬勃,不惧权贵,忠心爱国,心里是干净的,且出身名门,谷大用和江彬不敢随便弄死你。”
沐朝夕简直抑郁得要自闭了。
白术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先帝在江南逗留近一年多是这个原因,我一直以为他就是贪恋江南的美人。”
咳咳,张永说道:“美人也是原因之一,咱们这位皇上,向来是一边玩一边处理国家大事,两不耽误。刚开始,这招是有用的。我们都以为哄住了谷大用和江彬,但是启程回京,路过镇江钓鱼时,船只突然晃动,皇上居然落水了,捞起来的时候,染了风寒,以后身体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皇上才三十岁,就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不知道是先帝寿数已尽,还是谷大用和江彬起了警惕,在药物或者食物里下了东西,皇上还没到京城,就觉得大限已到,必须快刀斩乱麻了……”
正德帝还在路上的时候,就下旨,命吏部尚书陆完,太监商忠,杜裕,锦衣卫都指挥使薛喜,指挥陈喜,监察御史张鳌山,河南右布政使林茂正等内廷显赫的太监以及朝中大官员下了锦衣卫诏狱。
后来还下旨,命司礼监太监肖敬等人闲住(就是停职双规的意思)。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江彬和谷大用的人。
当时“京师汹汹传言,说江彬欲为变”。
之后,正德帝又下旨,命令“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锦衣卫,六科十三道,并内阁的五大阁老,皇亲,公侯,驸马,伯爵等等俱赴行在(就是都去皇帝所在之地)。
正德帝在圣旨上说,他要在通州举行献俘大礼。
献俘大礼其实就是当着皇室和大臣的面,对宁王谋反一事举行公开的审判,战利品和俘虏就是证据,一旦仪式完毕,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处死宁王一家人。
这也是处死藩王的必经程序。
想要服众,就必须程序上合法有效,就是大明皇帝,也不能随便杀了藩王,这是皇室的规矩。
当时正德帝的御驾即将到达通州港码头,等于是把京城的官员几乎全部叫道通州去。皇帝在外面落脚的地方称为行在。
白术听了,心中一痛,“我……我当时以为先帝又故意闹腾,想要捉弄朝廷官员,通州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干嘛非要把所有人弄到通州去。我一时气不过,就没有跟随众人去通州。”
正德帝总是荒诞不羁的样子,就像狼来了似的,一次次的欺骗众人,白术不信他,以为他只是玩耍,并没有觉得亲哥哥快要死了。
张永叹道:“白司药莫要自责,先帝当时故意隐瞒了病情,身边伺候的只有我和几个心腹,以及沐佥事这种与谷大用江彬等毫无瓜葛的锦衣卫新人。先帝怕死在路上,还没处死宁王,万一宁王翻案,再加上张太后支持宁王世子过继,所以就提前在通州举行献俘仪式,处死宁王一家子再进京城,免得夜长梦多出乱子。”
正德帝先发制人,通州官员皇室和禁军云集,江彬和谷大用不敢轻举妄动。
回到京城不久,正德帝就暴亡驾崩了。张永拿着正德帝遗诏,和迎接皇帝的队伍一起去了湖北安陆,迎接当时还是兴王的嘉靖帝朱厚熜。
因张永有拥立之功,之前和内阁,以及大臣的关系处理的还不错,所以他得以来南京当守备太监,算是八虎中唯一一个体面退休的太监了。
江彬被活剐,割了一千刀才死。
谷大用被贬到南京孝陵神宫监——就是一个负责供奉孝陵香火的闲职,没有什么权力。
张永叹道:“白司药,我最后一点底都掏出来了,我真的没有说谎。谷大用能够逃脱惩罚,完全是张太后在背后护着他。唉,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一死,我没有任何依仗了,但是谷大用背后有张太后——连新帝都要看张太后脸色,何况我一个失势的阉人呢?所以,我明知谷大用有问题,证据确凿,还是一直隐忍不发,就是怕张太后对我发难,张太后若要我死,谁能护我?新帝不可能为了我一个前朝的阉人,去驳太后的面子啊。我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有苦说不出。”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到最后还是皇权的问题。正德皇帝这个人,史书应该是用“昏君“滤镜来评价他的。我个人认为,他算是一个有作为,有手腕的皇帝,尤其是死前在通州处理宁王的问题,干脆果断,创新性思维,干的漂亮。
第63章 搞事情
八虎之中, 张永地位最高,名声最好。至今内阁里提起这位前朝的掌印太监,也是赞扬大于□□。如今虎落平阳, 张永也是最体面的一只虎。只是这份体面,张永也不知能够维持多久。
八虎里头,谁的手上都不干净,都有见不光的事情。张永也不例外,他觉得张太后肯定不会放过他的,所以张永新收了几个干儿子, 好生调/教,找机会把他们送进宫去, 将来有个依靠。
没想到, 干儿子也早早被谷大用这只老狐狸收买了,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张永悔不该当初,垂头丧气, 越发显得老态,他对着北京的方向跪下,潸然落泪:“先帝啊,老奴对您忠心耿耿, 从无二心, 老奴一直劝您给自己留个后, 暗地里找个好几个和您生辰八字相匹配、易男相、好生养的女人备着, 等着找时机献给您,可是您三十一岁就早早的走了,这几个女人都没用上。您若有亲生儿子, 老奴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张永与其说哭正德帝,不如说哭自己晚年凄凉, 无依无靠。
如此看来,无论出于情感还是利益,正德帝死了,对张永来说是靠山轰然倒塌,是绝对的损失,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张永的话起码有八成可信。
毕竟,利益不会说谎。
白术拉着沐朝夕悄然退下,给这个失意的老太监留下一些体面。
此时天快亮了,众人熬了一宿,取得了重大进展,既兴奋,又疲倦。
白术猛吸一口飘着雪花的冷空气,瞬间冷静下来,问身边的沐朝夕,“你觉得如何?”
沐朝夕还沉浸在他只是在恰当的时机闯入正德帝的视线,为了牵制谷大用和江彬的一枚棋子的真相里,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要知道,正德帝的赏识是他自信的基础,人生中首次得到认同,在庞大养老院般颓废安逸的南都南京官场里,看到了一条向上的阶梯,对于沐朝夕一生至关重要,简直就是给了他新生。
当时张永告诉他,所谓赏识,是假的。正德帝看中的,其实还是他沐氏的血统。
沐朝夕有些烦躁,自嘲的说道:“我能觉得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呗,我是个无用之人,能有今天,全靠运气和血统。”
白术瞥了他一眼,“喂,你有些过了啊,搞得好像先帝对不起你似的。要知道运气好也是一种本事,南京那么多老牌勋贵的子弟,为何你独得先帝恩宠?还不是你努力在王守仁组织的义军里表现突出,立下战功,让先帝看到你起码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所以把你当做牵制谷大用的棋子。很多人想当棋子还当不上呢。”
“宁王叛乱的时候,南京那么多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只有你拿起刀枪反抗了,这才是一切的开始。你,莫要妄自菲薄了。”
说完,白术沉默,心想,前夫麦厂花以前也总是说“你莫要妄自菲薄了”。
麦厂花每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两个不是争吵就是争吵,因而白术总是听不进去,觉得麦厂花只是说习惯了,说顺口而已。
现在轮到白术用同样的话安慰沐朝夕,换位思考,她突然有那么一丢丢的理解麦厂花的苦心了。
白术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对麦厂花的态度太恶劣了。
正思忖着,冻得僵硬的脸颊突然暖和起来。
沐朝夕伸手,捂住她的脸。
白术说道:“把你的爪子从我脸上移开。”
沐朝夕没有放手,还放肆的揉捏着,“你刚才居然出言安慰我,你一定是个假白术,只是披着白术的皮。妖女,快把皮还给她。”
的确,刚才沐朝夕又又被震惊了,这还是刻薄尖锐、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怼死人不偿命的白司药吗?
白司药不像是会安慰人的呀。
沐朝夕顾不得黯然神伤了,心头蓦地一暖,装疯卖傻的捏白术的脸。
给点颜色他就能开染坊,得寸进尺。
白术怜他刚刚收到重大打击,便没有骂他,只是轻轻拍开他的爪子,“别闹了,还有正事要办。沐邵贵和谷大用两人一定有关联,张永可以暂时排除嫌疑。谷大用对先帝动手,是因要掩盖和宁王的交易,但是沐邵贵可以从先帝的死得到什么好处呢?你在沐府长大,你应该最明白沐府的内幕。对这位二叔,你有什么看法?”
沐朝夕也没想到这一切居然和沐府有关系,冥思苦想,“沐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黔国公的爵位,黔国公不仅仅是镇守云南这么简单,我们沐家在江南的产业并不多,但是在云南,沐家有大片的土地,甚至金矿银矿,还有马场,这大明除了朱明皇室,就属沐家最有钱了……”
沐家单是在云南,就有耕地八千多倾,除此之外,在甘肃,宁夏,陕西有草场,耕地和马场。
云南有盐井、珍贵的石料等等,这些每年都能产生惊人的利润。
至于房产,就更加数不清了。
沐朝夕说道:“沐家账房有专门的房子放置房契和地契,说富可敌国,一点都不夸张。但是云南太远,历代黔国公都是闷声大发财,比较低调,免得惹怒了皇室,一旦被取消镇守云南的资格,那么云南那些产业都保不住的。”
“还有就是历代黔国公都十分注意处理和云南守备太监的关系,每一任守备太监都被沐家喂的饱饱的,这些守备太监回京城述职,基本都说沐家的好话。再说皇上只要沐家能够守住大明西南门户,保护中原不受异族入侵就够了,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沐家捞钱。”
白术真是大开眼界,“你们沐家捞那么多钱做什么?养族人?看不出来啊,我瞧着你们南京的沐氏家族过的虽然富足,但并没有挥金如土那么阔绰。还有你,在北京的时候,听说吃住都赊账,靠着典卖家当还钱,你并没有钱。”
沐朝夕穷的时候,就连澡堂和路边卖豆浆油条都靠赊账,熬到月底发俸禄再还上。赊账归赊账,从不赖账就是了。人品和信誉还是不错的,就是穷了点。
沐朝夕脸上一红,低声道:“我只跟你说,你别说出去。沐家本宗的钱,大部分用来养私兵,沐家在云南镇守一百多年了,最初的家将们子又生子,子子孙孙都是沐家的私兵,不吃朝廷俸禄,生老病死,婚葬嫁娶,都是沐家人出钱。士兵加上家属一共二十多万人,沐家都要养着,这些人对沐家绝对忠诚,只听沐家人调遣,子子孙孙在云南繁衍生息,了解当地地形和风土人情,光靠朝廷军队是无法保护云南稳定的。”
“我义父沐昆,不到二十岁就是黔国公,掌云南总兵官。现在的黔国公沐绍勋,十八岁就去云南镇守,凭什么军队都听嘴上没毛的黔国公指挥?就是因沐家的私兵,只认黔国公,不认朝廷。如此,方能镇得住。”
沐家本宗,子嗣稀薄,甚至一度绝嗣,所以自身享用的十分有限,基本都耗在军事上了。
白术恍然大悟,“原来你们沐家只是本宗风光无限,其他旁支如果没有军功,就只能靠祖上留下来的遗产维持体面。”
沐朝夕点点头,“当年我父亲就是不甘心守着家里产业过活,为了谋前程,跟随黔国公沐昆镇守云南战死的,沐昆为我父亲请功,封了世袭千户,我才得以一出生就承袭父亲千户的爵位。”
白术脑中灵光一闪,“如此说来,我大概猜到沐邵贵为何伙同谷大用对先帝下手了,沐邵贵是庶子,他头上有沐绍勋这个嫡长子。将来分家的时候,他得到一些产业搬出沐府,成为旁支,爵位和云南的家产一点都沾不上,唯一的办法,就是夺爵。如何夺爵?得到皇帝的支持是最简单的,估计沐邵贵也是宁王一党。”
沐朝夕蹙眉,“沐邵贵的姨娘很早就死了,是太夫人把他养大的,从小就对沐绍勋这个哥哥十分敬重,沐绍勋对他也不错,向来是兄友弟恭。沐邵贵对太夫人也十分孝顺,太夫人生病时,沐邵贵经常衣不解带的在塌边伺候,寻医送药,是个大孝子。我在沐府的时候,太夫人和沐绍勋都不喜欢我,只有沐邵贵给我好脸色看,还经常安慰我。所以沐邵贵年纪虽小,但颇有威望,名声甚好。”
白术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咬人的狗不叫,若不是周百户躲在天花板里看到沐邵贵把手伸进棺材里摸我,谁能知道他有问题?我们都被他纯良的外表骗了,此人城府太深,要小心应付。”
话音刚落,周百户过来报告监视沐府的情况。
昨天沐邵贵摸了棺材尸体之后,就回到沐府,没有出来。
沐府的确设了灵堂,门口灯笼都换成白色了,全家上下都是素服,为白术办丧事。
但是,今天一早,沐邵贵护送黔国公太夫人,去了聚宝山温泉山庄。
白术说道:“前晚的家族接风宴都没有参加,昨天早上我们拿着礼物去见她,她以礼佛的借口拒绝了,怎么突然去了温泉山庄?”
沐朝夕说道:“礼佛只是借口,她一直看我不顺眼,估计不想在家里面对你的丧事,干脆出去避一避吧。太夫人喜欢清静,夏天去钟山避暑,冬天去聚宝山温泉山庄,那里有温泉池,终年流着热水,烟雾缭绕,在冬天的时候就像人间仙境一样,听说在温泉池里泡一泡,可以养生治病。”
白术:“太夫人挺会享受的。”
沐朝夕说道:“义父几乎终年都在云南,太夫人在南京,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若不给自己找些乐子,这日子怎么过?历代黔国公夫人都是看淡夫妻,只图享受荣华富贵,伺候公婆,生养孩子,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儿媳妇成了当家主母,打理家事,太夫人只需享受人生即可。”
白术说道:“沐邵贵真是个大孝子啊,为太夫人鞍前马后的。周百户,严密监视沐家的温泉山庄,看他是否和谷大用联系。什么送菜蔬的,倒马桶的,都可能是传递消息的人。”
周百户领命而去。
谷大用还挺沉得住气,在家按兵不动,连信鸽都没飞一个,吃了早饭就来锦衣卫衙门报道。
白术说道,“谷公公,实不相瞒,昨晚张永也向我告你的黑状了,说你私通宁王,串通张太后写过继诏书,是宁王叛乱的万恶之源。”
谷大用一惊,“白司药,我昨晚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你要相信我,张永就是贼喊捉贼。”
白术哄他,“我当然相信谷公公了,你先配合我稳住张永,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留个心眼,我们好放长线,看他跟谁来往,传递我诈死的消息。从现在开始,你和他寸步不离,就是蹲马桶也要一起。”
谷大用问:“万一张永不肯让我跟着怎么办?我总不能强行黏着他,我又不是一滩浆糊。”
白术笃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他会同意的——我刚才对他说,我怀疑你有问题,要他寸步不离的跟着你。”
到现在,白术也不敢完全相信张永,干脆以毒攻毒,让两人互相监督,互相举报,这样才能保证封锁消息,谁都传不出去。
到了中午,周百户再次过来汇报消息,“沐邵贵一直在温泉山庄,没有出来,山庄并无异样,为了截断他们传递消息,山庄运出来的垃圾马桶我们都半路截住了,并没有发现有夹带之类的,不过,山庄里应该有人生病,垃圾里有药渣。”
沐朝夕回想昨日,“昨天沐邵贵来拜祭的时候,看起来身体还好好的,莫非是太夫人生病?不过,生病了就该在家里养着,怎么一大早跑到温泉山庄去,雪天地滑,路上不好走。”
白术说道:“我去看看药渣,可能只是太平方子,这些贵妇闲得没事喜欢养生,吃些没用的药安慰自己。”
白术翻检药渣,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
沐朝夕瞧着白术僵硬的神色,问:“怎么了?是什么大病吗?”
白术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熬夜熬红的眼睛,再次确认了一次,“不是大病,甚至不是病。这分明是安胎药,沐佥事,你们家太夫人有喜了,月份还不小,肚子应该显怀了。”
作者有话要说:沐朝夕(地铁老人看手机脸):偶买噶
第64章 虎落平阳被犬欺
难怪太夫人一直闭门不出, 无论是桃叶渡码头、沐府接风宴,还是沐朝夕白术夫妻拿着礼物登门拜访,太夫人就是不见外人, 还以礼佛需要清净为由, 连子女儿媳的例行晨昏定省都免了。
这是怕肚子露陷, 惹人怀疑。
如沐府正为侄媳妇白术办丧事, 来往吊唁的族人, 亲朋好友太多, 人多眼杂的, 所以为了确保这个秘密, 太夫人干脆搬到温泉山庄养生过冬去了。
这一系列的反常举动都有了解释。
太夫人孀居在家,丈夫沐昆都死了四年了,她肚子里的娃肯定也不是遗腹子。
此时何止沐朝夕的脸都绿了,就连上一代黔国公沐昆的墓碑都成了绿色。
妥妥的惊天大丑闻。
白术问道:“此事一旦传出去, 对沐家名声有损。你们沐家会沦为笑柄, 现在的黔国公沐绍勋已经掌云南总兵, 镇守西南,丑闻会影响他在西南的威信,说不定会有土司借口他血统不纯,起兵造反。所以此事会影响大明西南边境稳定, 需禀告给皇上,由皇上定夺。在皇上没有回应之前,我们就当不知道, 甚至要帮助太夫人掩盖此事,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沐家本宗这一代, 只有沐绍勋是太夫人所生的嫡子,其他都是庶出, 所以沐绍勋很小的时候封了世子,继承爵位。
黔国公镇守云南一百多年了,这不是普通的家族丑闻,而是涉及西南稳定的军国大事。
沐朝夕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有些语无伦次,“太夫人她……长期和丈夫两地分居,但是大明军队将领和家眷都是这样过来的,军婚的确对女子来说太辛苦了,但除了在当地屯田的士兵,没有谁会拖家带口去边关戍边……太夫人怀孕,谁是奸夫?”
白术说道:“我觉得沐邵贵的可能性最大,沐府现在唯一成年的男丁只有他一人。”
其余几个年纪太小,“作案工具”尚不成熟。
沐朝夕不敢相信,“你……你真是个变态,居然会想到沐邵贵,他们两个是母子啊!沐家有家将,有男仆,你怎么会独独觉得是沐邵贵?温泉山庄那么女人,你为何肯定怀孕的就是太夫人?”
你和你兄长正德帝都不是正常人!
白术说道:“谁会要一个怀孕且需要服用安胎药安胎的孕妇冒着大雪去服侍主子?沐府没有这么苛刻下人的吧。所以怀孕的女人肯定是太夫人。何况他们又不是亲母子,沐邵贵是庶出,和太夫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何况你以前也说过,沐邵贵的姨娘早就去世了,是太夫人抚养他长大的,一直以来都是贤孝之名,太夫人生病了,也是他衣不解带的在旁边伺候——沐邵贵这个年纪,应该要避嫌吧,何况太夫人还年轻,现在也就三十六而已。”
“沐邵贵和沐绍勋这个嫡兄的关系也很好,没有什么嫡庶之争,这不正常,嫡庶关系不可能如此和谐。何况沐家的爵位财富都在本宗之手,以供养沐家庞大的私兵,旁支得到的所剩无几,沐家一旦分家,沐邵贵必定会扫地出门,靠着一些产业过活,根本不复现在沐府二爷的风光,沐邵贵不会甘心的。如果想要和太夫人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他就必须从兄长手里夺得爵位,当上黔国公才行。”
沐朝夕不信,连连摇头,“你不要忘记了,历代沐府家眷都在京城,不是南都南京就是北都北京,不可能跟着黔国公去云南。沐邵贵一旦成为黔国公,他就必须和太夫人离别。”
沐朝夕信奉规则,但是白术的思维从来都是规则之外,说道:“规矩是可以变的,沐邵贵如果真的背后支持宁王造反,他必定会和宁王事前有约,他执掌云南总兵官,支持宁王,宁王一旦登基,就放沐家人去云南昆明的沐府,一家人从此团聚。”
“更何况,男人的心思,未必是为了女人。太夫人大概一直蒙在鼓里头,她当然是希望亲儿子当黔国公,而不是情夫承袭爵位。或许沐邵贵只为夺爵,并非为了和太夫人长相厮守。”
能让男人铤而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