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乱世女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人扑向了长公主安宁--这一群人中,安宁的分量够,威胁性小,作为人质最为合适。
    李康作为太子,兄长,接受了李烈陛下的任务--保护妹妹。李康手下有了动作,往安宁前面一挡,把妹妹往李烈陛下方向一推,让安宁远离了魔手,保住了安宁的安全。
    那装作契丹人的下人见状却是一笑,他的本意就是抓一个人质,安宁公主只是就近,容易抓啊!而如今,太子送上门来,那是多好的机会。论分量,那太子比长公主可是重多了。
    李康就这样落入了敌手,李康评估了一下敌我的实力,干脆的束手就擒了。
    李烈陛下的教育理念有一句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娘的教育理念里面有一句就是:示敌以弱,伺机而动。
    李康是个好学生,他充分的领悟了两位长辈的至理名言,并奉为金科玉律来着。是故,从没有在人前展示过自己有两把刷子的太子李康同学,把自己那两把刷子藏得更深了。
    凭着这样一个有分量的人质,李忠一行四人顺利的从禁卫军的包围中脱了身。
    从外人的眼光来看,是李忠不忿父母死得蹊跷,策划了这样一起绑架的事件,其起因是好的、良善的,只是中间出了岔子,李忠怕担了事故,才绑架了太子李康。
    可李烈陛下明白,自己这个哥哥绝对做不成这样精密的策划,就是不知道着背后的指使者是谁。
    对于自己的儿子,李烈陛下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就凭这小子的机灵劲,暂时是没有危险的。若是绑匪想从他手上得些好处,只怕比登天还难。
    何况,绑架太子,只怕有大作用,自己儿子的身家性命暂时是没有问题的。李烈陛下的眼睛眯缝了起来,就算自己的儿子没有问题,这胆子也太大了。
    看来,上京应该要好好的整顿整顿了。




☆、第二十五章 宫中

第二十五章 宫中
    太子李康被绑架之事吸引了大量的兵力,其他的契丹间谍也没有闲着,人家可是集结了全上京之力,还包含了周边各州的势力,务求天启大乱呢!
    现在,虽然太子被绑架了,人李烈陛下还没事呢!
    这天启朝如何乱的起来?
    在我国历史上各王朝,维系其封建**统治的象征物“宝玺”,自秦始皇开始刻制后,历朝或是传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
    就算在这个时代,虽然没了这些王朝,这传国玉玺的重要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关乎皇帝宝座是否名正言顺,会不会为人们承认。若是坐在了皇帝宝座上,没有传国玉玺做保证,难免不会被人所诟病。
    天启朝的传国玉玺并不大,玉质也一般,不过因为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成为了一代帝王的象征,历代王朝正统的象征,这才身价倍涨。
    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玉质小章罢了,也就一个核桃大小。不过一个玉质小章,上面要刻上八个大字,那雕工不错,很难仿制。要不然,满大街的都是传国玉玺的仿品了。
    如今,李忠在祭祀仪式上,公然的质疑了太上皇和窦太后的死因,虽然有窦太后的懿旨,可人家李忠的部下可说了,谁知道那懿旨是不是窦太后写下的,说不准是李烈伪造的呢!
    若是传国玉玺遗失,那这事情可就大发了,谁拿了传国玉玺造个反,这皇位李烈陛下就难以坐稳了。
    这样一来,天下不就大乱了么?
    契丹间谍们的算盘打得很精,谋划的时机也很好,可凡事也得讲个天时地利人和啊!
    禁卫军因为太子李康之事被吸引过去了大半,可皇宫毕竟是重地,不可能不留兵把守吧!
    虽说契丹的间谍集体发动,不过,间谍毕竟是间谍,不全是武功高强之辈。担任间谍工作的,只是要求有一技之长罢了。能用来攻城略池,武艺高强之辈,低于半数,再加上天启朝的戒备,到皇宫谋取传国玉玺的,不过百八十人罢了。
    禁卫军也不是吃素的,发现间谍入侵,不过是第三层宫墙外面而已,还未达到乾清宫呢!
    丽妃并没有在自己的寝宫等候,自和李烈陛下达成协议之后,我们的丽妃娘娘就留在了乾清宫。话说,这皇宫里面,那个位置能比乾清宫更居中,哪里的消息有乾清宫更迅捷。
    丽妃虽然只是端把椅子坐在乾清宫的空地上,可凭着李烈陛下的默许,和平日协助公孙皇后执掌后宫的威信,宫里发生这样的大事,禁卫军想到的能做主的人,也就是她了。
    丽妃接到消息,也只是笑笑。宫中除了些嫔妃,还有些什么?百八十个武艺高强的契丹间谍?契丹间谍那么容易潜伏进天启朝来?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宫中有什么值得契丹人这样倾巢而出的?丽妃娘娘眯缝了眼。
    她并没有对宫中嫔妃有何安排,也未对战事如何指点,我们的丽妃娘娘只是淡然一笑,拿着手中的圣旨,找到尚宝监的大太监,说要领了传国玉玺,在圣旨上盖上玉玺。
    尚宝监的大太监也是知道丽妃娘娘的,那是陛下和皇后的亲信,若说后宫之中,谁最可信,非得这位丽妃不可。何况,李烈陛下事前有交代,若宫中发生大事,丽妃娘娘手中有一道圣旨,可以便宜行事。
    哪知道,丽妃娘娘确认传国玉玺无误后,一口吞下了传国玉玺。
    从传玉玺,查看玉玺,到吞下玉玺,这些个动作那叫做一气呵成。把尚宝监的大太监看的是目瞪口呆,魂飞魄散。
    他就一个职责,保管玉玺,而如今,玉玺进了丽妃娘娘的肚子。虽然这是丽妃娘娘的责任,可玉玺丢了就是他失职了。这失职之罪,以陛下的性子,算起这笔账来,自己还不知道如后是死是活呢!这叫他如何不魂飞魄散。
    别看丽妃娘娘,裴小姐做的一派行云流水,那枚传国玉玺核桃大小,一口咽下,也把我们丽妃娘娘噎得够呛。
    喝了一口水,丽妃娘娘转身看了看全身发抖,小便失禁的尚宝监的大太监,笑笑道:“今日之事,本宫会担着,与你全无干系。”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那是吞咽玉玺划伤咽喉所致。可就是这样一句淡淡地,沙哑的一句话,稳定了尚宝监的这位大太监的情绪。
    大太监慌忙的问道:“丽妃娘娘所为何故?”
    丽妃笑道:“宫中只有这一件值得契丹人倾巢而动的物件了。在我肚子里,还能多存留些时日。若是契丹人杀过来,你只管逃,找了陛下禀告此事,你这尚宝监大太监必然一帆风顺。”
    大太监不是愚笨之人,今日若逃出去,与李烈陛下通风报信,今日之过不但能免,很有可能还会更升一等。
    拱了拱手,镇定下来的大太监敬佩道:“今日之事,我当悉数说与陛下知晓,丽妃娘娘深明大义,在下佩服。若还有什么吩咐,奴才定当竭尽全力,为丽妃娘娘效劳。”
    大太监所言,那是真心实意的。须知这兵荒马乱的形势,他活下来的机会比起吞下玉玺的丽妃,那是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若契丹人知道玉玺在丽妃肚子里面,死无全尸很有可能就是丽妃的下场。
    就算侥幸躲过一劫,李烈陛下要想取回玉玺,丽妃娘娘能不能活下来也得看天意啊!
    丽妃娘娘粲然一笑道:“若你得见陛下,望转告一句,他日取出玉玺,本宫希望是洛三娘主刀。起码,也死得好看些。”
    大太监点点头,偷偷溜了出去,找李烈陛下去了。
    丽妃娘娘继续端坐在乾清宫,等着自己未知的结局。
    发生了这种事情,李烈陛下祭祀的心也淡了,草草结束仪式,派了公孙皇后代替他去窦太后和太上皇李刚陵墓前继续祭拜,自己则带了安宁公主回宫。
    行至半路,宫中兵刃交加、呼声震天的打斗声就传入了李烈陛下的耳中。李烈陛下就地停下坐撵,留一下侍卫百人,就让禁军统领带人回宫支援。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了,除了少数人逃脱,契丹人基本伏诛。
    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烈陛下接见了自己的掌玺太监,得知了自己玉玺的下落。听了丽妃的遗言,李烈陛下笑了,果然,女人都还是爱美的,自己这丽妃,连死都不怕,可还害怕死得不够漂亮。




☆、第二十六章 山神庙

第二十六章 山神庙
    丽妃娘娘是幸运的,她躲过了被契丹人掠走的命运,迎来了李烈陛下的回归。而且,李烈陛下顶住了文武百官的压力,承诺了等洛三娘回京后再取玉玺之事。
    不幸的是洛三娘。
    有一句诗是这样写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启十一年的清明节就佐证了这样一句话。
    清明节当日上午,就在李康被挟持的那段时间,洛三娘正和裴大郎依依惜别呢!
    本来,下雨天赶路也不算什么,三娘也不是那等娇气的人,只是不过半日,三娘就觉着不对劲,身下的红色告诉她,月事来了。
    三娘暗道:怎一个倒霉两字了得!本来就时间紧,任务急,可还没有出霸州地界呢!就出了这样一件事。
    细雨霏霏,打湿了衣服,裹在身上本就不舒服,在遇到这样的时刻,三娘除了找个地方拾掇拾掇,盼着雨停,还能怎的。
    左顾右盼,才寻了一个破旧的山神庙,躲了进去。
    山神庙不大,就一个大殿,两间厢房。许久没人住了,房子破败得很。或许有些子猎户,为求山神保护,时时为山神庙的大殿盖盖瓦,这才没有塌了。虽然两间厢房破败的没了样子,可大殿还算完好,也能遮个风避个雨。
    大殿兴许是常有人避雨,到有不少稻草,三娘舒了一口气,这样倒霉的时候,还能有个地方栖身,也算不错了。
    生理期嘛!身体本就脆弱些,三娘才拾掇完毕,就觉着自己有些发烧。服了一丸成药,燃了一个火堆,好容易把自己包袱家什烘干了,三娘灭了火,也不管干净不干净,倒进了稻草堆里,蒙头就睡。
    这一觉就睡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日晌午,三娘这才迷迷糊糊的醒过来。高烧倒是退了,可人还在迷糊着,软绵绵的一点都不得劲。
    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自己的马儿早就耐不住饥饿,就着干稻草啃了起来。三娘失笑,还好这马儿还算仗义,没有因为肚子饿,就抛弃她,跑去外面觅食。
    三娘升起了火,就着简单的家伙什,烧了一锅热水,就着干粮啃了起来。
    就在三娘犹豫着是赶路,还是休息一阵,等自己身子大好了再前行时,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马蹄声,马蹄声急,像是急着赶路。
    可这临近边关,霸州、和州、幽州三地因着战事,并不能出关。又因着近两日两军休战,并无战报,那又是谁这么急着赶往边关?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三娘心中思量,歇了赶路的心思,等着这一群快马的接近。可等这群人近了,听了他们的谈话,三娘就察觉着不对劲了。
    老远的,就听到一个男子的咒骂道:“这该死的鬼天!这破路一条!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关。”
    接着,另一个低沉的声音训斥道:“少废话!多做事,少说话!要是坏了大事,小心的头!”
    那个男子小声嘀咕道:“这天气赶路,不是为难人么?还要带着这两个人。”
    第三个声音传来,小声道:“下雨才好,下雨就看不出脚印,我们才能摆脱那些人的追踪。”
    接着又小声的询问道:“老大,边关防守的这么紧,咱们怎么出关?”
    一阵沉默后,那低沉的男声出生了,小声道:“也不知道霸州的密道还安不安全,我们先找个地方先安顿下来,明日军师你去打探打探,若是还成,就从霸州出关。”
    三娘听着,大骇,这三人是契丹间谍?这霸州还有出关密道!看来自己遇到大买卖了。
    三娘赶紧的把马塞进了空间,对着山神做了个揖,道:“小女子无意冒犯山神,只是事出紧急,不得已而为之,山神原谅则个,改日定为山神翻修庙宇,善哉善哉!”
    话音一落,闪身藏到了山神后面,可巧,这山神背后有个小洞,三娘身子灵巧,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堪堪的钻进了山神的肚子里。
    三娘自地府一游后,就对神明有一种莫名的敬畏,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了许久,许了不少好处给山神,才念叨到日后要年年给山神烧香,供奉三牲之时,那一群人进来了。
    听着脚步声,不过三个人。三娘明白,就是那大嗓门、老大、军师三人。那三人进了山神庙,就听见碰碰两声闷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放在了地下,还挺实诚的那种,接着传出了两声呻吟。
    三娘明白,这两个被放在地上的东西,**不离十,就是人了。可不知道这群契丹人掳的是什么人。
    三娘正想着,脚步声响起,听着方位,像是在查找什么,就连佛像后面也没有放过。
    三娘暗自庆幸,自己躲得好,这佛像肚子里,可不是人人都想得出来的潜伏的好地点。
    那人转了一圈,仔细查看后,小声道:“从这灰烬看来,刚熄灭不久,可这里里外外都没一个人影,我瞧着不妥。”
    这话音刚落,那大嗓门就嚷嚷起来:“有啥不妥!忙了两天了,我可不想赶路了,要是真有啥人,杀了便是!”
    那老大低沉的声音再一次传来,声音不错,可内容就不怎么的了。那话是这样滴!
    “此地是离霸州最近的无主之地,我们三人分头去找,一定要把人找出来。。。。。。”
    找出来做什么,那人没说,用了个手势代替。三娘没听到后半句,可用脚趾也能猜到,被找到后的下场。
    三娘默了,在自己的镯子里翻了翻,找出了迷香,拿出一瓶,掂了掂,不放心的又拿出两瓶,这才点了点头。
    把解药含在嘴里,听着外面的动静,等到三人的脚步声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之时,扒开了三个药瓶的塞子。
    三人一见面,都摇了摇头。一无所获?军师不愧军师之名,马上想到,外面没有,那人肯定在里面。环视一眼山神庙,眼睛扫过山神像,军事眯了眯眼睛,果断的用一个眼神指示大嗓门。
    大嗓门和军师是老搭档了,虽然不太情愿,还是用力的一拳砸像山神像。
  




☆、第二十七章 救 

第二十七章 救
    伴随着大嗓门的一声暴喝,山神像应声而碎,无数的碎片四处飞溅,三娘早在听到那一声暴喝之时,跃身而起,只见一阵轻烟随着三娘的身影飘散开来,无色无味的轻烟霎时笼罩着整个山神庙。
    老大的眼神变了。
    一个女人。
    一个轻功绝佳、听到自己计划的女人。
    还有伴随着这个女人而出的那一阵轻烟。
    老大大喊一声:“闭气!”
    可这一声为时晚了些,三娘的药,总是药效奇佳的,何况足足三瓶。想当年,对付司马空空也不过如此。三娘相信,这世界上,能比司马空空轻功更好,抗药性更强的人,几乎绝迹。
    那么,三瓶迷香的药量,不出一盏茶时间,迷倒这样三个人,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最先倒下的,是离得最近,内力最浅,全凭蛮力打天下的大嗓门。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三娘的长相呢!他就一头栽下,爬不起来了。
    军师略微挣扎了一下,这看到三娘如花般的笑颜,伴随着三娘激射出的几根银针,不甘心的缓缓倒下,也不知道是迷香的作用,还是银针的作用。
    老大闭气得及时,可惜自身难保,如何救得军师。老大觉着自己晕晕欲睡,这才了悟,那一阵轻烟不是毒,而是迷香。
    拼着最后的意志力,老大手中的铁扇攻向三娘。
    三娘大骇,铁扇!金大侠的小说里可写了,那蒙古小王子霍都就是使的铁扇,里面有甚机关也不一定。
    三娘中了金大侠的毒,反正看着使扇子的,就觉得不是易于之辈,虽不一定是奸诈狡猾之辈,但也一定心思缜密,不容易打发。
    何况自己三瓶迷香下去,这老大还没倒呢!
    三娘不禁有些着急,忙弹出三根银针,身子一斜,掠出十来米远,算是躲过一劫。
    那柄扇子果然是有机关的,扇骨乃是两层,其中一层可以弹出,做暗器使用。
    凭着这把扇子,这位老大不支暗害了多少比自己武艺高强之辈,如今却被一个只会轻功暗器之流的女流之辈躲过了。老大也是一口怨气堵在心口,上不来,下不去,就差没有大吐一口血了。
    三娘暗道一声好险,看看墙上,钉进去半截,泛着黑光的扇骨,三娘觉着金庸老爷子真是神人啊!武侠小说自己真心没白看。果真是,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啊!
    既然这老大这般不要脸,乱用毒物,自己也不必客气,镯子里一抓,一把毒药,不管什么功效的,统统往这个老大身上招呼。
    可是,这老大也不简单,毒药似乎对他无效,可三娘手中一味不是毒的毒却让他破了功。这就是--痒痒粉。
    这痒痒粉一沾上,那痒的,这叫奇痒难忍,百爪挠心,心痒难挠。脸上、手上,只要是裸露出来的皮肤,没一点不痒的。
    只一瞬的时间,那痒就再也无法忍耐,顾不得大敌在前,抛却了扇子,伸手就挠,就是这样一挠,仿佛连心都痒了起来。
    失去了武器,三娘只几根银针,就制住了老大。只见他身子一软,如一滩烂泥,瘫在了地上。就是这样,他的嘴还在嘟囔着,痒~好痒~
    三娘笑嘻嘻的问道:“可想不痒?”
    老大张大了眼睛,不相信三娘有这么好心。
    果然,三娘笑嘻嘻的接了下句,道:“有两个办法,可以让你不痒。一是,服用解药,可我忘了怎么制解药了。不过,还有一个办法,人死了,可不就是不痒了么!”
    老大的眼神随着三娘的话而起伏,等到三娘说到第二个解法,老大的眼睛张得更大了,拼命的摇头。
    三娘看自己的恶作剧得逞,也就不管他了。径直走向了,解开了他们携带的两个麻袋。
    可只一眼,三娘就愣了,这小子盒子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就算化成灰了自己也认识啊!可这小子不是该在上京,过他的好日子么?怎么就到了这地了?
    三娘拿出自己的水壶,喊了一口水,喷向自己的老熟人--太子李康。一边喷一边想,要是这有洁癖的小子,得知自已拿口水喷了他,还不知道作何反应呢!
    很快,三娘就知道李康小同学的反应了。
    李康张开了眼睛,摇了摇头疼欲裂的头,抹了一把自己的脸,看看手上的水迹,一语不发,转头看了看眼前的环境。等看到眼前熟悉的面孔,和她手上的水壶,还有嘴边明显的水迹。
    李康沉默了片刻,道:“洛姨救的我?”
    三娘点头道:“除了我,这里还有其他人么?”
    李康站起身来,看了看地上无力反抗的三人,和另一个麻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多谢洛姨了!”
    这话本应该说得诚恳,可惜李康童鞋的语气不怎么的,怎么听都有一股子咬牙切齿的味道。
    三娘也不介意,知道自己犯了李康同学的大忌,耸了耸肩膀道:“怎么回事?你怎么被扛到这里来了?宫中出了什么大事?”
    李康同学解开了另一个麻袋,不意外的看到了李忠。听了三娘的问话,李康狠狠的道:“我李家出了个吃里扒外,勾结契丹狗的家伙,清明祭祀之时,把我劫持了。至于怎么到这里的,我也不清楚。”
    三娘点点头道:“不管怎样,你平安就好!对了,人怎么处置?”
    李康从墙上拔出一根扇骨,笑道:“还请洛姨说说,你发现我时的情景吧!”
    三娘详细的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给李康听了,李康一边听一边笑,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危险。
    三娘暗道:不愧是父子,怎么这小子越看越像李烈陛下了呢!大狐狸的小狐狸。
    李康把玩着手中的扇骨,待到三娘说完,李康一把把手中的扇骨刺向老大的大腿,然后笑嘻嘻的对着三娘道:“洛姨,咱们先去霸州,给我父皇通个信吧!”
    三娘打了个寒战,点了点头,这小子,真狠啊!
    李康心道:我治不了我未来岳母,我家洛姨,还不能治了你们?让我想想,洛姨给我说的十大酷刑,都有什么来着?也不知道你们能试几个!
  

第二十八章 钦差?!
  三娘离开霸州军营不过两日,又一次的发出了信号,让裴大郎带人来接她回霸州。
  不是她故意要惊吓裴大郎,确实是人太多了,就凭着她和李康两个人,怎么能带走这一地的人啊!
  裴大郎看到三娘发的信号弹,那是三魂六魄被离了窍,被吓得那叫做魂不附体啊!慌忙点了一营的兵,急急忙忙的往山神庙赶。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他知道,近几日出营的只有三娘。以三娘的路程,绝对不止那么一点;以三娘的性子,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绝不会求救。
  三娘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耽搁了路程,还不得不发信号弹向他求助?
  裴大郎一路上反复的想着各种三娘会遇到的情况,心急如焚。直到他们抵达山神庙,看着被缚住的四个人,和坐着烧烤的两个人,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
  裴大郎看着李康同学,发出了他的疑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李康看了看自己未来的岳父,苦笑道:“出了家贼,被劫持了。怎么到这里的,我也不知道。”
  “家贼?”裴大郎看了看被缚住的李忠,了然了,道:“回霸州再说吧!”
  三娘悄悄的靠近裴大郎,在他耳边笑道:“是啊!先派人给李烈陛下去个信在说!可不止太子被绑架这么简单,我还知道一个大秘密,我们回霸州好好讨论。”
  “比太子被绑架还要打得秘密?”裴大郎疑惑了,虽然很想知道,可是看看三娘故作神秘,拼命保密的样子,这样的秘密还是回霸州军营比较保险。
  裴大郎并不多话,派了两人,给了六匹马,让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往上京,给李烈陛下报信,太子被找到了,还很安全的消息,会让乱成一锅粥的上京平静许多。
  接下来就是带这几个人回家的事儿,虽然少了几匹马,幸好霸州不远,两人一马,慢是慢点,可也能回去不是。
  一行人还未到军营,军营里就迎来了钦差。钦差一听裴大郎和三娘均不在军营,这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待到裴大郎和三娘一行人回了霸州,秦猛早早的就在城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忙道:“军营里来了钦差,听说你们两人都不在,急的团团转,圣旨捏在手上半天了,你们快些吧!”
  这都到了霸州了,裴大郎、三娘把几个缚得紧紧的人粽子交给秦猛,带着李康同学换了快马,快马加鞭的往军营里赶。
  才下马,就看到司马空空跑了过来,问道:“你们两个跑哪里去了!我这里都急上火了!”
  裴大郎和三娘对视一眼,这才意识到,钦差不是别人,正是司马空空。
  熟人见面好商量,繁文缛节就不必了,裴大郎开门见山的道:“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司马空空道:“契丹间谍趁乱潜入宫中,丽妃被迫把玉玺吞了,盼着你媳妇前去救命,取玉玺呢!”
  难得看到司马空空长话短说,三娘笑道:“应该没问题,说不定我们回去的时候,丽妃娘娘已经把玉玺拉出来了!”
  司马空空被三娘一句话噎得目瞪口呆,玉玺~拉~这样出来的玉玺不知道李烈陛下还肯不肯用!
  三娘看着司马空空的表情,开怀大笑。
  一旁的李康可是着急得不行,这玉玺是自己以后要用的,要是被拉出来,自己可该怎么办呢!
  李康忙道:“我的洛姨,救人如救火,文武百官可等不及这玉玺被拉出来。”
  三娘哪会不知道这小子想的是什么,不过,也不揭穿他,笑道:“我救你,已经把力气用完了。带我休息休息,明日就出发!”
  李康看着面前明显耍赖的女人,自己未来的岳母,无计可施。
  司马空空难得看着李康同学不淡定,趁火打劫道:“猫儿天天在我跟前念着她的康哥哥,你被绑了的这几日,她是日日以泪洗面,要是她知道你好好的,说不得一高兴,就答应做你母亲子了。”
  这一席话,说的裴大郎和三娘是怒目圆瞪,说的李康同学那是喜笑颜开。
  为了猫儿能答应这门婚事,李康那是叫做一个竭尽所能,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可人猫儿说了,婚事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不点头,那叫没门。
  可要裴大郎和三娘点头,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如今,司马空空的一席话,给了李康同学胜利的曙光。
  别以为小孩子不懂事,他们懂得可不少,大人的话,他们绝对能理解。所以,别以为猫儿年纪小,就什么都不懂。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早熟。何况,大家都言之凿凿,她是李康未过门的小媳妇这样的既定事实。
  可她的父母兄长,爷爷奶奶都说了这门亲事的但书,那就是,要他自己点头答应。家里人都说,康哥哥是个小狐狸,自己斗不过他,自己要想有地位,就一定要拿乔。
  什么是拿乔?那就是绝对不能松口,随便答应这门亲事。
  可康哥哥是太子!
  太子怎么的!太子也不能强抢不是,一口咬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他找你爹娘去!
  哼!李烈陛下都拿你爹娘没辙。还怕他李康。李康若是孙猴子,你母亲就是这五指山。
  什么?你们听过这个典故?我娘写了一个床头故事,叫西游记的。明天出版一册,让你看看,孙悟空和五指山的故事。
  就这样,猫儿被教育成了油盐不进,心口不一的小姑娘,傲娇的接受着李康同学的各种示好,并合理化了。人猫儿也没想过嫁给别人,只是,成亲一事,一定要父母同意不是!
  众人都看不过李烈父子的狐狸习性,父债子偿,李康同学的弱点少啊!这一点,就成了众人戏弄李康同学的把柄。
  反正,看戏的,演戏的,都乐在其中,就连李烈陛下夫妻,都乐得看笑话不是。
  越是这样,李康同学娶妻之心越烈。只要他把娘子娶进门,谁还能看他笑话,今日之仇,来日他一定慢慢回报。(

第二十九章 密道
  为了司马空空的话,李康同学绞尽脑汁,想了无数理由,劝说着三娘回京。连如何折腾让他吃尽了苦头的契丹劫匪都忘记了,这等小事与未来娘子的归属问题比起来,那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三娘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绝对不是取个东西那样简单。
  传国玉玺毕竟是国家正统的象征,文武百官能容忍下这么些日子,已经是李烈陛下的积威日盛下地产物了。可这玉玺一日不现身,那就是后患无穷啊!李烈陛下也绝对不会放心。
  可要是丽妃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