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乱世女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四郎支付的报酬很低,也足以维持灾民的生存了。另外,四郎还宣布,当年地受灾的土地移民,可凭借地契到官府借粮,三年内还清,退还地契。
    九月,洛四郎针对惠州、通州、涿州的灾民的生存状况,表示了深切的忧虑。并且对惠州、通州、涿州三州逃过来的饥民暗示,黑户可以到衙门报户口,只要多服三日劳役即可。
    饥民可以报名参与修渠、筑城、屯田或者其他技术工种。技术工种年龄不限。修渠、筑城、屯田三个工种,十六岁以下的孺子,六十岁以上的老叟口粮折半。一份口粮乃是一天两顿四个黑面馒头或者两碗苞米饭,下工时发放,不管你怎么吃。
    这可是极好的待遇,一般百姓平日里的吃食也不过如此,一般人也够吃了。只是这劳动力度大,非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了的。
    即使是这样,还是有源源不断的饥民涌向岭南。
    云天做了统计,在岭南工作满半个月的饥民,上户籍、发送旅费,迁往青州安顿。
    不过三个月,惠州和通州两地三分之一的人迁往李烈陛下的治下,涿州离岭南太远,便有无数人深夜渡江,逃往雍州。
    逃往雍州的饥民待遇可不入岭南呢!吃的一般,做的活计还多。可没有一个饥民抱怨。为了户籍,为了活命,饥民们拼命劳作,甚至很多人参加了李烈陛下的军队,攻打万安余部。




☆、第七十七章 战前

第七十七章 战前
    李烈陛下的战争意图太过明显,裴大郎这般敏锐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到。三娘还在身边,裴大郎便如同到了末日,一有空就缠着三娘,仿佛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一般。
    三娘也知道,这一场大战即将打响。岭南现在乱成一团,三娘没有回岭南,与裴大郎两人胡天乱地,没日没夜的胡闹着。
    八月刚过,李烈陛下发布了讨伐万安的檄文。檄文乃是裴寂老爷子抄刀,以李烈陛下的名义写的,文采斐然,不过以三娘的水平,也就连蒙带猜,知道个大概意思罢了!
    这篇檄文是用骈文写的,通篇四六句式,排比句用的很好,就是夸张了些,华丽了些,三娘看不懂了点,其它都还好,至少一半以上的文官是自愧不如。
    既然檄文已经发布出去了,上京留下成婚了的司马空空留守,裴大郎和乔四海整军,准备出发。
    谁都明白,大战一触即发,即使这样,裴大郎还是不太能接受马上要和三娘分别的事实。檄文发出当日,裴大郎马上回到大将军府。一来他要打点行装,二来他要抓紧时间和三娘话别。
    八月的热气袭人,三娘习惯了岭南的温润气候,到了上京,还真是不习惯,恨不得一天到晚都泡在水里。裴大郎回到大将军府的时候,三娘才刚刚起床,正在泡澡呢!
    裴大郎匆匆回府,往三娘的院子里面冲去。他和三娘相处的时间不多,攻打万安是一场苦战,这一去,或许就是永别。
    裴大郎出现在院子里,三娘就发现了。三娘大喝道:“谁?”
    裴大郎稳住步伐,轻声道:“我!”
    三娘叹了一口气,道:“我在沐浴呢!你等等吧!”
    裴大郎哪里肯等!冲进了房间。三娘忙扯了一件衣服盖在身上,只是夏天的衣服本就薄,一着水,哪还有什么屏蔽的功能呢!
    裴大郎的声音黯哑了起来,怕三娘恼怒,轻轻关了门,小声解释道:“大军明日就要开拨。我想多陪陪你!”
    “哪个──嗯……”三娘张口刚想抗议,就被抚在唇上的粗指侵入口中,她气的牙齿一闭,在那追着她舌不放的粗指上狠咬了一口。
    “!~~”裴大郎痛的倒吸了口气,忙将手指抽了出来。“啧,我的小猫长牙了啊。”真狠,都青紫破皮了。
    “谁让你不让人家说话的?”三娘暗地里吐了吐舌头,看着那被自己咬出深深牙印的手指,有点心疼,可嘴上却不肯服输。她转身指着裴大郎的胸膛教训道:“看你还敢不敢乱闯女孩子家的闺房!还敢不敢偷看人家洗澡。”
    裴大郎苦笑道:“除了你这里,我可是从未进过其他女子的闺房,就连碧云的都没有进去过,何况看人家洗澡了。”
    三娘怒道:“这也不是你进我房间,看我洗澡的理由吧!”
    裴大郎道:“我要走了!或许就再也回不来了,你就舍得这样对我?”
    三娘反问道:“那该如何对你?”
    裴大郎笑道:“这样!”
    裴大郎扛起水中的三娘就往卧室走。
    三娘大惊失色,大叫一声,引来了巡逻的侍卫。侍卫拍门道:“落shen医,怎么啦!”
    只是这一声关切只引来了一声狮吼:“滚!”
    这声音如此熟悉,这情况如此暧昧,侍卫连滚带爬的走了。留下了一室的暧昧呻吟供人想象。
    四更天,裴大郎留恋的看了看三娘沉睡的小脸,咬咬牙,收拾一番,回了自己房间,收拾行李,随大军开拔。
    待到三娘醒来,已是天已大亮。暖暖的阳光从窗子照进来,让睡醒的三娘懒懒的不想动弹,耳边传来压低的说话声,听不真切。想是外室的人不想扰她好梦,细心为之。
    床边小几上放着干净的衣物,从她的兜衣,内裤到棉袜鞋子,一应俱全,看得让三娘无声笑开,知道只有那个人会这麽细心的为她备好这些东西。轻轻撑坐起身,感觉除了下面有点点酸疼外,其它并没有不适,定是那男人在她昏睡後,为她按摩舒缓过了,不然,经过那麽强烈的欢爱,她此刻可能连腰都直不起来。
    转念一想,大将军府里何时有女子了?三娘起身穿完衣服,道:“外面何许人也?”
    就有一个漂亮的女仆打扮的十五六岁的姑娘掀开门帘进来,做了个万福道:“奴婢本是坤宁宫的女官,裴将军和乔将军领兵去了岭南,大将军府的侍卫全都随大军开拔了。皇后娘娘担心姑娘安危,嘱咐奴婢带四个小宫女和三十侍卫送姑娘进宫。”
    三娘整理衣服的手顿了顿,大军开拨了么?他走了么!
    不过片刻功夫,三娘就回过神来,道:“何时来的,怎么没进来叫醒我!”
    哪位女官笑道:“三更就过来的。陛下特特给了令牌呢!只是奴婢来时,裴将军刚好从房里出来,吩咐奴婢等您睡醒后再进来服侍。说是陛下那里,裴将军担着!女婢不敢违逆!”
    三娘捂脸。天啊!裴如弓,你是嫌知道的人的够多是不是?这个世道,你就不怕我被唾沫淹死?
    虽然被王正义撞破,三娘还觉得无所谓--人家不会说出去么!可被宫中的女官撞破,尤其是坤宁宫的女官--那简直就是公孙皇后和李烈陛下了解实情的有效途径。
    三娘想想今后都要被公孙皇后和李烈陛下打趣的后果,顾不得离别抽象,直接倒在床上,不想起来了。
    可不管怎样,进宫是必然结局。三娘一再做心理建设也没作用。当三娘看到宫门的时候,只能小声的哀求道:“孙女官,昨天夜里道今天早上,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对吧!”
    孙女官为难的笑道:“陛下和娘娘那里,奴婢不敢隐瞒。况且,娘娘等了这么久,必然会问的。洛姑娘就不要为难奴婢了吧!”
    三娘早就知道哀求没什么效果,但还是忍不住哀求了。看着孙女管一脸为难的样子,三娘叹了口气道:“算了!要怎么就怎么吧!”




☆、第七十八章 孕?!

第七十八章 孕?!
    不管三娘如何的不愿意,车子还是抵达了宫中,盛着软轿往坤宁宫进发。就如同三娘猜想的一样,孙女管不偏不倚,一字一句的诉说了让公孙皇后久等的原因,并且还是当着三娘的面说的。
    人家孙女官说了:“回娘娘的话,奴婢奉命前往大将军府接洛姑娘进宫。三更时分出宫,因为宵禁,处处拦阻,抵达大将军府之时已经四更。大将军府戒备深严,奴婢通传以后,才得以进入。奴婢到达洛姑娘的院子时,裴将军已经在那里守候奴婢了。当时裴将军发话道:‘三娘劳累了一晚,怕是起不来,你且候着,待到明日晌午时分,她还没起来,便唤她起床吃午饭。若是午饭前醒了,伺候他吃过饭,再送她进宫。’”
    孙女官换了口气接着道:“奴婢说过娘娘候着来着。裴将军说有什么事情他担着。奴婢只管这样回娘娘和陛下就是。奴婢想着娘娘和陛下并未吩咐几时回宫,就在大将军府多呆了些时辰。”
    三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来是奸情当面被揭露了;二来是裴大郎的话太露骨了。
    公孙皇后是个厚道人,只是挑眉看了看三娘,像是在求证,也像是惊讶。
    公孙皇后是真的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三娘和裴大郎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怎么偌大一个大将军府,就没有人给他和陛下通风报信呢!是三娘和裴大郎的保密功夫做的太好,还是裴大郎治下有方呢?
    而且,更惊讶的是,两人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自己还一无所知,三娘吃了这么大的亏居然提都没有提。
    公孙皇后做了做心理建设,斟酌了一下,道:“三娘,虽然裴如弓是我的表哥。但是,你救过我的命,我只把你当做妹妹来看,有什么委屈,你可以和我说说的!我必定公正处理,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三娘没想到公孙皇后这么想。笑笑道:“皇后娘娘为我保密,就是帮了我大忙,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李烈陛下一进门就听到三娘的这句话,笑着问道:“什么事情需要保密啊!我可不是外人,可不可以先说给我听听!”
    公孙皇后笑道:“都说是要保密了,事关重大,我可不能泄密。要不然,以后三娘可什么都不和我说了!”
    公孙皇后多厚道啊!三娘要求保密就保密。可是,公孙皇后不说,李烈陛下就不知道了?
    李烈陛下当下并没有追问,毕竟三娘在场,听公孙皇后之意,事关三娘,李烈陛下觉得可以放一放。毕竟,不是公孙皇后的秘密嘛!三娘的事儿再大,也不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人家都不着急,对他保密了,自己还是表面上尊重一下吧!
    可事后,在场的宫女、太监们都被李烈陛下拉去审问了一番。结果让李烈陛下眉开眼笑。想当年,他还在猜测计划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莫非三娘医术如此高明,连合欢散都能解。没想到啊!自己的计划是成功的,他又知道了一个大八卦,而且是很有用的八卦。李烈陛下笑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
    可是李烈陛下没高兴得了几天,这个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而八卦的速度传播得极快。虽然没有达到众所周知的程度,但是亲近一点的人都知道了。
    怎么搞成这样,还要从天启四年三月闰月说起。
    天启四年三月闰月,闰月代表着天启四年有十三个月。有人说了,你这不是废话么?骗字数也不是你这样的吧!
    我很认真的告诉大家,这句话的意义重大。
    三娘服用的避子丸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药效长达一年。注意:药效长达一年。
    在三娘的脑海里,一年的意义是,她去年九月初二吃了药,今年九月初二再服用一丸,那就叫做是万无一失。
    可实际情况呢?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天启四年闰月,代表着天启四年长达三百八十天。等到九月初二,药效过了都半个月了。
    不得不说,三娘失算了。更要指出的是,三娘整个七月和八月都在和裴大郎胡作非为。尤其是八月,裴大郎仗着要出征了,三娘不忍拒绝他,更是闹得凶。
    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两个战斗力极强的人,胡作非为了近十天。这下子,不怀孕往哪儿逃。
    三娘没有了银线蛊在体内,月事一如既往的不准。可进入了十月,还没有来,而且自己的口味变怪了。三娘作为医生,自己诊了脉,然后瘫坐在椅子上。
    怀孕了!天啊!怀孕了?三娘真想对天哭嚎。她不是吃了避子丸的么?避子丸失效了?不对啊!一年都没有出事,怎么裴大郎一出征就出事了。人家裴大郎认不认帐还不知道呢!
    不说裴大郎认不认帐的问题,三娘坐起来仔细思量起来。
    这事情一定不能让宫里的人知道。--一旦被传出去,这谣言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说不定这孩子就成了李烈陛下的了。而且,就这些人的阴谋诡计,若认定了自己怀上了龙种,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件事情也不能让李烈陛下夫妻知道,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变成了公开的秘密。直接导致裴家人知道,想一想裴夫人的厉害,裴碧云到时候的反应,三娘就打了个冷战。
    人家裴大郎不愿意成亲,自己也不能这样逼人家不是。而且说好了,自己有嫁人的自由,裴大郎只是自己的情人来着。
    这件事情也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家里人若是知道了,尤其是四郎和六郎,非拿刀劈了裴大郎不可。
    还有一个爱女心切的老爹。
    人洛谦老是在徐氏着急三娘婚事的时候打岔,分明就不想嫁女儿。这也是三娘这个大龄剩女不着急的后勤保障。这要是洛谦知道了。。。。。
    三娘摇摇头,这件事情还要从长考虑。
    三娘这厢正在考虑如何出宫呢!那边就给了三娘一个大好的机会。




☆、第七十九章 天花

第七十九章 天花
    在欧洲,天花突然流行起来了,让诺曼人的首领为之惊慌失措,也使那些在战场上久经厮杀不知恐惧的士兵毛骨惊然。残忍的首领为了不让传染病传播开来以致殃及自己,采取了一个残酷无情的手段,他下令杀掉所有天花患者及所有看护病人的人。这种可怕的手段,在当时被认为是可能扑灭天花流行的唯一可行的办法。
    但天花并不会宽容任何人,它同样无情地入侵宫廷、入侵农舍,任何民族、任何部落,不论爵位、不论年龄与性别,都逃脱不了天花的侵袭。
    在欧洲曾经有一个国王的妻子患了天花,在临死前她请求丈夫满足她最后的愿望,她要求:假使全体御医不能挽救她的生命,那么就将他们全部处死。皇后终于死掉了,于是国王为了皇后的愿望便下令把御医全部用剑砍死。
    鼠疫或者其他疫病的死亡率固然很高,但是它的发生却是有限的。在人们的记忆中,只不过发生了一两次。然而天花却接连不断地出现,长期的恐怖使无病的人们苦恼不堪,即使有某些病人幸免于死,但在他们的脸上却永远留下了丑陋的痘痕。病愈的人们不仅是落得满脸痘痕,还有很多人甚至失去听觉,双目失明,或者染上了结核病。
    18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
    在中国,天花也是很可怕的传染疾病。天花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如魔影一样威胁着皇室。尤其是被穿烂了的清皇朝。天花,这个可怕的幽灵,一直盘桓于清王朝300多年的统治期间。
    1649年农历3月18日,顺治帝的亲叔叔豫亲王多铎在经历了天花病毒数十天的折磨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杰出将领当时年仅36岁,正值壮年。
    如此强健且拥有最好医疗条件的豫亲王尚且难逃天花病毒的魔爪,天花疫病危害之大已不难想象。
    顺治皇帝七岁入关,这位出生于关外,六岁登基的幼帝,自小已见众多皇族亲友被天花夺取性命。然而他一直未曾出痘,入关后又必须居住于天花流行的北京,于是他的一生不得不处于高度戒备中。
    但天花却总不放过他。
    1660年,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感染天花死亡。三四个月后,又一场天花疫情在京城蔓延,深陷痛苦之中的顺治竟然忘了出城避痘。24岁的顺治感染了天花。
    1661年正月初七,半夜子时,终生避痘的顺治因为天花而病逝。
    一位皇帝不幸因天花而毙命,另一位皇帝却幸运地因天花而即位。
    顺治帝染上天花,生命垂危之际,就皇位的继承问题征询汤若望意见。汤若望果断提出由年幼玄烨继承皇位。理由极为简单:玄烨已出过天花,有免疫力,不会再得天花。而他的哥哥福全尚未出天花,随时有可能染病,命运难侧。
    这简单的逻辑,使顺治帝信服,他也深恐福全面临与自己同样厄运,加之他原本就喜欢玄烨,于是采纳了汤若望的意见,立玄烨为太子。历史证明这决定是英明的,玄烨登基后治国达61年,造就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被后世称为康熙大帝。
    ------------------分割线------------
    人们对痘疹谈之色变,束手无策。唯一的办法是躲避,称之“避痘”。官府查到天花病人,一律驱赶离城20里,以防蔓延。
    李烈陛下还是惧怕天花,虽然三娘给他全家种了牛痘--安宁小公主除外。一来,天花爆发是全民性的,基本上的人都没有种痘,李烈陛下还得为群众考虑。二来,李烈陛下虽然相信三娘的医术,但是天花的厉害还是让人心惊胆战,怀疑、惧怕都是正常情绪不是。
    十月初十,就在裴大郎出征不久,也就是三娘发现怀孕了,正准备想办法出宫,找个地方生孩子的时候。宫里出了一件大事--坤宁宫的孙女官出天花了。
    没错,就是去迎接三娘入宫的孙女官。
    刚开始孙女官还只是微染风寒,头痛,稍微有点儿不适,众人都没当回事儿,天寒地冻的,谁会没个小病。公孙皇后也是见着孙女官脸色不好,皱着眉头免了请安,让她赶紧养好身子。
    谁知病了几日后,病情突然加重,本是风寒,前日忽然高热不止,甚至惊厥昏迷了,稍微清醒后便呕吐不止,发冷寒战,竟渐渐起不了身了,甚至一度高烧至昏迷,唬得公孙皇后赶紧派了人去请了御医过来。
    轮值的刘太医看了,怀疑孙女官是染了天花。宫中出现了天花,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刘太医不敢妄下决断,派了小药童去请太医院掌院。
    沐休后进宫轮值的太医院掌院张泽一手抚着自己修剪得齐整的胡子,一手背在腰后,优哉游哉的往太医院去。
    忽然瞅见前面一个穿着药童服饰的小子急慌慌的跑了过来,直到他身前,不等他喘口气呢,便扯了他的衣袖拉着他往大步往前跑,边跑边急道:“掌院,坤宁宫的孙女官不好了!”
    张泽芳本见一个小药童见了自己不问好,还如此无礼,心中正怒,忽闻这一句,顿时怒火消停。--孙女官虽然是女官,但可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父亲也是一方大员,可不能轻慢了。忙跟在小药童身后朝坤宁宫走去,嘴里不歇的问道:“孙女官是何情况,前几日不是说,偶感风寒,过来拿了药丸去服么?怎的不好了,可莫要吓我?”
    小药童也是个伶俐的,几句话便说清楚了状况:“孙女官本是风寒。照说不该延医问药的,只是娘娘怜悯,取了药去服。今日却昏厥不醒,轮值的刘太医看了,怀疑孙女官是染了……染了天花。”
    小药童说到天花二字,狠狠咽了口口水,脸上还有惶恐惊惧之色一闪而过。
    “天……天花!!!”张泽打了个寒颤,脚下一顿,势头一时没收住,差点儿摔了一跤。张泽对着小药童急道:“你赶紧回太医院,把这事儿跟副掌院禀报一声,叫何太医和伍太医到坤宁宫来。”
    张泽虽然是个学医之人,但面对天花这样传染性极强的绝症还是惧怕的。一时之间恨不得自己没进宫,此时便不需蹚上这一蹚浑水了。那何太医和伍太医却是曾染过天花并扛过去的人,此时让他们俩去坤宁宫是最好不过。若是自己去了,万一染上天花,不知是否能扛过去,可不能去赌命。
    却说这边张泽想了法子推却着不去给孙女官看病,让何太医和伍太医替了去。另一边,轮值的刘太医却是差点儿白了头发,他今日一直待在这坤宁宫,若孙女官真的被确诊为天花,他少不得要出宫避痘。避痘还算好的,染上了天花才是……心里止不住的埋怨:怎的偏轮上他了呢!
    太医院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一刻钟后何太医与伍太医便到了坤宁宫。只见张泽站在宫门处并不进去,见他们俩来了,赶紧露出笑容,简单说了情况并将等候期间刘太医让小药童转述的一些情况说了。
    何太医和伍太医进了坤宁宫,到了后殿,替孙女官诊了脉,又仔细询问了刘太医孙女官的情况,再问了一些问题,得知孙女官的面颊、手臂、躯干等部位已经开始出现红色斑疹,便确定孙女官真的是染上了天花,立刻使人禀报了皇帝和太后、皇后。




☆、第八十章 避痘

第八十章 避痘
    公孙皇后、李烈陛下和三娘正在闲话裴大郎的大军行进到哪里了,可与万安余部交上了火,说的正高兴呢,就听了禀报太医院掌院张泽芳求见,皇后娘娘面上还有些疑惑。三娘不知怎的想到了病中的孙女官,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感觉。
    张泽芳跪在冰凉的地砖上,细细说了太医们诊断后的定案,只觉得殿中越来越压抑,根本不敢去看上面三位的脸色。
    “这么说孙女官是染了天花了。”李烈陛下心中虽惊涛骇浪,但面上却脸色不变,不慌不忙的吩咐让人找窦太后来,有叫人将此事传喻六宫知晓,令太医院立刻备了预防的药让宫中人都喝了并清扫各宫,又着人封了坤宁宫,无命令不可随意进出等等。。。。。。
    待全都吩咐完了,自觉无疏漏后,李烈陛下这才转过头来询问孙女官的情况:“这丫头目前严重吗?你们有几成把握她能熬过来?”
    “这……”张泽芳抬头为难的看了看李烈陛下,想到应承了却做不到的后果,顿时还是诚实的回答了:“孙女官的病情委实来势汹汹,让人难以预料。微臣等几人商讨了许久,只有……只有不到三成的把握。”
    “不到三成么……”奇异的,李烈陛下并没有发怒,反而十分平静。他看问题从来只从远了看,只从最严重了看,天花的凶猛她是知道的,因此本就没抱太大的期望。
    而且,孙女官不过是一个女官,就算其父是一方大员,于他来说,也比不上自己的一家子重要,当然有了取舍。
    就在殿中一片寂静的时候,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窦太后大步走了进来。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泽芳,李烈陛下、公孙皇后和三娘给窦太后请了安。窦太后忙询问了状况,李烈陛下回答道:“母亲,天花极易传染,朕刚才已命人封了坤宁宫,只是坤宁宫乃是皇后的居所,为一个女官封了也不太妥当,真打算把孙女官迁出宫去,避痘。”
    窦太后皱了皱眉头道:“孙女官只有八月出过宫,怎么染上天花的!我看你还是好好查查才是。这个宫里也不太平啊!我看,还是皇后带着大皇子和小公主出宫避痘吧!等到三个月里坤宁宫内并无天花发作,在回宫的好!”
    李烈听了皱了皱眉头,似乎并不满意:“母后,您也说了天花极易传染,可为了一个奴婢,让皇后和皇子皇女迁出宫去。。。。。。不知朝臣作何反应!”
    窦太后闻言盯着李烈陛下看了一会儿,说不清心里什么感觉,语气冷淡了下来,反问道:“那皇帝有了其它的主意?”
    李烈陛下想了想道:“不管如何,皇子皇女和皇后的安危为重。朝臣那里,我自有交代。只是宫里也要整治一番才对,这就有劳母后了!”
    一向温柔的公孙皇后也听出弦外之音来了,坚定地道:“由三娘带着孩子出宫避痘,我也想看看何人这样大胆!”
    公孙皇后少有这样的坚持,李烈陛下和窦太后都无法劝服,最后只能由了她。
    李烈陛下对着三娘道:“皇子皇女出宫避痘,坤宁宫的一众奴才由三娘挑选,太医院少不得派上四个太医跟着,时时使人回报病情。避痘之所朕亦会让内务府好生打理,不会亏了三娘。那地方定是清静之所,宫中到底人多事杂啊。只是,皇子皇女就要拜托三娘了。”
    三娘暗想,这可是个出宫的好机会。可转念一想,皇子皇女的安危全系在自己身上,宫中有人动手,宫外只怕也不平静吧!
    三娘笑道:“陛下有命,三娘自当遵从。只是,宫中尚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就有人动了花花肠子,陛下可能肯定,外边一定安全?”
    李烈陛下、窦皇后、公孙皇后都向三娘看来,三人眼里充满了不可置信。李烈陛下眯缝了一双狐狸眼睛,道:“三娘的意思是,有人胆大包天。。。。。。”
    三娘道。:“大军开拨后,上京的军队最少,若要图谋什么,只怕这是最好的时机。”
    窦太后沉吟道:“哪大皇子和小公主不能送出宫了!陛下,我们再合计合计!要不,大皇子和小公主住到慈宁宫来?”
    李烈陛下摇头道:“越是这样,越是要把大皇子和小公主送出宫去!”
    公孙皇后苦着脸,道:“那怎么办?”
    三娘道:“民女有一计,金蝉脱壳!”
    李烈陛下笑道:“莫不是你帮大皇子小公主打掩护?”
    三娘笑道:“七分真三分假。民女愿意带着大皇子出宫避痘。只是需要皇后和小公主还有奴婢、御医、侍卫作掩护。民女和大皇子只需要两名暗卫即可。先护送道相国寺,转道上京城郊,寻个小县城,做老百姓打扮,大隐隐于市罢了!”
    李烈陛下沉吟道:“那皇后和小公主的安危呢?”
    三娘笑道:“兵分多路,从宫门一出,往三个方向都派了马车,分别去三个不同的地方,然后再派车,分作多路,往不同的方向进发。让他们拿不准那一辆马车上有人!”
    李烈陛下听了,也确实有了被说服的趋势,当下懒懒的摆了摆手示意要静下来仔细思考,她闭目沉思了起来,想了一圈,权衡利弊,终究是同意了三娘的话。
    皇后和窦太后也同意了。
    只是孙女官并没有留在宫中,而是送去了相国寺西侧的一个小院子里避痘。这本来是原本皇室用来烧香拜佛时小憩的所在,为了给三娘和大皇子打掩护,成了孙女官的避痘之所。
    看在孙女官为她打掩护的份上,也本着医者父母心,三娘还是熬了许多绿豆汤给孙女官喝,并用烈酒给孙女官退烧。
    三娘和孙女官共处了两天一夜,而大皇子则和瓜果蔬菜共处了半日,抵达相国寺,才被全身消毒过的三娘接了出来。
    孙女官如今确实非常难受,不仅仅是浑身高热,呕吐,身上的红色斑疹还隐隐发痒。三娘和她说了抓破斑疹的厉害,孙女官为了日后的容颜着想,只能忍着。
    三娘看着她这样辛苦,燃上一根安神香,让孙女官睡了过去。其实孙女官的情形还不算恶劣,疹子发出来极快,加上孙女官向来喜爱骑马射猎,身子极好,待两日的高烧退去,最终还是挺了过去。
    三娘不放心大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