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乱世女医-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和裴老爷子的交情也很是深厚。
  林家一家子女眷由唯一被留下的男人林孝带着,一起被托付给了洛谦。本来林家女眷也想从军报国的,只是林老爷子道:“我们男人从军是为忠,你们为了孝字,须得好好领着孩子,日后林家也不断了血脉,堕了名声!”遂把学问最好的林孝留下教育孩子。
  四郎等人到了和州,受到了裴老爷子的热烈欢迎,四郎得见了张昌,张昌已经成为了一位校尉。裴老爷子大赞四郎荐得好人才,四郎害羞的笑了笑。
  林忠却笑道:“四郎游历一番,却是结识了不少人才,怎的没有学别人金兰结义!”
  四郎挠了挠头,道:“我却是没想到这一层!”
  张昌笑道:“我还以为四郎是在嫌弃哥哥呢!”
  乔四海接过话头道:“谁要结义,须得算我一份的!”
  张昌也笑道:“算上我!”
  裴老爷子笑道:“我老了,辈分也不对,就算了!须得算上我家大郎!”
  林老爷子笑道:“我也替我儿林忠占个位置!”
  林忠笑道:“话儿都让老爷子说了,也让我表现表现不是!我可是诚心的,只是被老爷子抢了先!”
  当下众人报名,定下第二日正午时分,有裴老爷子出面,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
  第二日正午,来的可不止裴大郎,还有金成杰。原来金成杰见了连日大雨,便带了妻儿来和州躲难,却是逃过一劫。只是金家一族均在涿州,损失不小,如今也承受着四处流散的困境。
  金成杰一到,拍了四郎肩膀道:“你这小子,义结金兰也不叫上我!亏我对你这般好!”
  四郎挠挠头,道:“没想到金大哥也在罢了!”
  按照习惯,结拜的时候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日、时辰、籍贯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兰谱》,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
  六人正准备拿了红纸来写,拿到最后的林忠却惊讶道:“怎的少了一份!”
  六人仔细看来,果真只有五份,又派了小厮前去去了一份来,写完,到了报年龄时,却见了七份。裴大郎乃是主家,前去查看,却多了一沓。上书司马空空、景龙十三年二月十五子时生,霸州人,父不详,母司马长虹,祖父母不详,曾祖父母不详。
  裴大郎一阵奇怪道:“这个司马空空是何许人物?”
  四郎听得这名字耳熟,道:“这不是三娘捉住的那个贼!”
  司马空空听得四郎的话,一个踉跄,显出了身形。司马空空掸了掸衣袖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尘,道:“江湖人称百变神偷的就是我,司马空空!”
  四郎笑道:“三娘捉住过你是吧!还敢称百变神偷!”
  林忠拉了拉四郎衣袖,四郎撇了撇嘴,打消了给司马空空一个下马威的打算。林忠走南闯北多年,自然听过司马空空的名号,只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想到,三娘居然认识他。
  林忠想了想,三娘那手出神入化的易容功夫,有些明白,怕是三娘捉了这司马空空,学了两手,才放了他回去。只是林忠有些好奇三娘是怎么捉到人的!
  司马空空依然白衣飘飘,做世外高人状,道:“那小丫头只得七岁年纪,端的诡计多端。我看那小丫头可爱,一时大意失了手,人生唯一的意外!唉!母亲与我言,女人靠不住,我没有在意,却是吃了大亏!”
  金成杰笑道:“七岁的孩子算不得女人吧!且失手在七岁小孩手中,这么丢人的事,你也好意思说!”
  司马空空看了金成杰一眼,没说什么,可是梁子结下了,金成杰再也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日后司马空空遇到三娘,问三娘要了最强的迷药,非解药不能解的那种,迷了金成杰三天三夜,才算揭过此事。
  林忠笑道:“你们却是不知,这京城七秀阁的司马大娘闺名就叫长虹,使得一手好剑,又有剑舞传世,得了许多美名。司马公子少年时期曾于宫中盗得翡翠白菜一棵,把玩了七日,才送了回去。一身轻功,少有人能敌,易容功夫更是高,天下也无人能识其貌,就凭这两样功夫,天下大可去得!”
  司马空空笑道:“过奖了,洛家三娘的轻功更好,医毒双绝,那才是天下大可去得!”
  四郎知道三娘凡事留一手的个性,替妹妹谦虚道:“司马大哥谬赞了,舍妹只是闺阁女儿,当年年幼无知,轻慢了司马大哥,还请原谅则个!”
  司马空空看了四郎一眼,低声嘀咕道:“果真是那小丫头的哥哥?长得倒是有几分相似,只是这脾性,这能赖······嗨!那种奇葩,一个就够了,别来的二个!还好今日没说什么不能入她耳朵的!还好还好!”
  四郎听了个真真的,笑道:“今日之事,我们自家兄弟知道,绝不会说出去。司马大哥自己不说出去,天下无人能知!”
  司马空空道:“为什么把我排在外面,今日我既然费了笔墨写了这许多,就是要结拜的!你们莫非想不认?”
  林忠笑道:“司马公子看得上我等弟兄,自然要算的!”
  排了下来,林忠三十有六,最长;金成杰三十有四,次之;乔四海二十有八,行三;司马空空二十有七,行四;裴大郎二十整,行五;张昌一十七,排了第六;洛四郎年仅十五,垫了底。
  七人拈香跪下,道:“念林忠、金成杰、乔四海、司马空空、裴如弓、张昌、洛亚之,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礼罢,改了口,一行人去往虎门关,保家卫国去了。
  

第79章 八部决议
更新时间2013…3…12 10:00:43  字数:2094

 关于契丹,有一个传说:
  相传松漠大地混沌初开之时,西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的源头,有一座大山叫马盂山,从这座大山的深处走出了一位骑着白马的青年,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沿着老哈河蜿蜒曲折的河谷进发,去追寻他那魂牵梦萦的爱情。
  同时,在西辽河上游的北支源头西拉沐沦河起点浑沙达克沙地的潢水头,有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一辆青牛车起程,迎着灿烂的朝霞,沿着西拉沐沦河顺流而下。
  他们相汇在木叶山脚下,喜结连理,过起草原牧歌般的生活。他们孕育了八个儿子,统领八部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木叶山从此成为契丹王朝的圣山,契丹民族诞生的原点其实就在这里。
  契丹先于景龙建国,建国已有百年历史。现如今,这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建国以前,契丹人主要从事游牧,辅以狩猎,过着食兽肉,衣兽皮,车帐为家的生活。旧史有云:“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游牧经济使契丹人拥有一支剽悍劲疾的武装力量。
  契丹国建立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均有很大发展,为契丹国东征西讨提供了物质基础。契丹国百年之间,农业和畜牧业始终占着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的重心在南部,畜牧业生产的重心在北部,处于中间地段的则为半农半牧区。
  由于契丹人的分布区,均为干旱少雨之地,故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麦、糜、黍,亦从回纥人引种了“回纥豆”和西瓜。
  契丹兵强马壮,尤其是骑兵。契丹有好马,体格不大,高不过四尺,重不过五、六百斤。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牢固,肌腱发达。背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契丹勇士自小习得马术,马上功夫极好。可谓是上得马来,人人都是好骑兵。契丹士兵个个是神射手,且拉得都是硬弓,可以射穿盔甲。草原民族全民皆兵,契丹人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契丹武士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等。个个都是全能型骑兵。整体战术先进。
  却说七月二十五日,八部首领在大汗沙摩柯的主持下,开始了战前决议。
  首先,沙摩柯发言道:“今天有探子来报,说景龙的江南发了大水,我觉得是攻打景龙的好时机,就算不能占领城池,能得一些粮食也是好的!”
  八部首领互相看了看,没有人有异议,就这样,第一个议题决定下来:决议攻城。
  轮到第二项决议时,各部却是一言不发了,这第二项决议便是各部出兵出粮的问题。
  日连部下辖日连、安州两州,都紧邻景龙国土,一面幽州,一面和州,年年征战,疲惫不堪。虽然日连部下两州都设立了储粮备缺的和籴仓,每仓大略储粮有二三十万硕,但是架不住青壮消耗过多,人马不足啊!
  黎部也有如是窘况,匹黎州地形狭长,主面霸州,接壤和州,两线开战,叫苦不迭。虽没有日连的青壮消耗得多,可也供不起攻城的消耗啊!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也不敢开口,三部虽然兵强马壮,骑兵上万,无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粮草的不出头,打什么仗立什么功,饿死白瞎!三部虽然牛羊不少,可不能日日杀牛宰羊,自给自足吧!还拿什么养家糊口呢!没得让我们出人又出粮的吧!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也不作声,以往都只这样,我们出人又出粮,土六于什么也不出,便宜却被他给占了,凭什么呢!
  土六于部的首领本不想说话,看看伏弗郁和羽陵两部的眼神,再看看沙摩柯祈求的脸,狠了狠心,道:“我土六于部愿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助我契丹。”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见土六于部首领发话了,两部首领商量了一下,由羽陵部首领发话,道:“我们两部却没有土六于部有实力,却也不是那等小家子气的,愿意各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为我契丹效力。”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中,悉万丹是最强大的,悉万丹首领见了三位首领发话,粮草也有了六十万,便道:“我悉万丹部不产粮草,我部还是愿意出一万五千名勇士,牛羊千头,共举盛事。”
  匹吉、何大何两部首领各许了一万两千名勇士,牛羊八百。日连和黎两部凑了凑人马,一共划拉了七千,凑了七万大军。由日连和黎两部提供百万粮草,契丹军号称十万大军,攻向景龙。
  统军的是契丹第一员上将,契丹公认的好汉迪烈。这迪烈都统军,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年方三十五六,仪表堂堂,威风凛凛,身高八尺有余,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副统领也是契丹上将,匹黎守将阿鲁蛮。此人长得面白唇红,须黄眼碧,身长九尺,若平日里不着盔甲,便整日带着一个狼牙皮帽,身披皮裘,露出胸前一把盖胆黄毛。此人军中比武,凭着力气,一敌众人,才得了这副统领的位置,可谓是力敌万人。
  迪烈把那七千人马,点出五万四千人,其中骑兵一万五千人,又点了十五位将官,各统三千六百勇士,分作三路,陈兵三州,整兵待发。迪烈自和阿鲁蛮在安州安营扎寨,坐镇军中。
  选安州为营,一来安州居中,可左右支援,利于发号施令。二来,安州对面的和州却是景龙军力最为强盛之所在。三来,迪烈和裴老爷子对阵多年,也算英雄惜英雄。四来,安州离都城最近,便于调集兵马、粮草。
  景龙四十年,八月初八,契丹陈兵三州,正式宣战。
  

第80章 李烈将军
更新时间2013…3…13 8:00:24  字数:2101

 全线开展不过半月,幽州守将丘将军中了敌将毒箭一只,找来军医,却道此毒无解。丘将军上书朝廷,请求换将,撑了三日,丘将军忘,朝廷派来一位姓李的大将军,管了幽州兵马。
  却说这李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幽州豪门李家。史载;道教鼻祖李耳的第九代世孙李崇曾担任幽州知州;李崇之次子李瑶一人幽州知州,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幽州侯,从而便在幽州留下了一个幽州李家。与幽州林家世代习武,以武传家不同;幽州李家庶出弟子可以在士农工商中随意选择,嫡出弟子必须以士为要务,无论习文练武,均以为官为荣。幽州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之一。
  李将军姓李名烈,景龙三十六年武状元,幽州李氏武艺最杰出的新生代,自小以曾祖父李信为目标,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相貌清朗,风采翩然,文治武功,才俊脱拔,因母亲有八分之一回纥血统,又有壮冠虬髯(意思是额头很宽,卷曲胡子),剑眉凤眼,棕发黑眸,身高八尺,膀大腰圆,使得一手好钺。
  他的母亲窦氏同样出生于豪门大族,窦氏的父亲官拜太子太傅,母亲是景康帝的妹妹襄阳长公主。窦氏从小就深受景龙帝的喜爱养在宫中,政治眼光敏锐,与李烈的父亲李刚很有助益。可以这么说,若没有窦氏,李刚能不能继承幽州侯的爵位都难说。这样的母亲培养的孩子必定能够成就大业,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母亲是政治强人儿子也绝非等闲之辈。
  景龙三十六年,李烈已经从无知少年成长为具有极高政治素养,练就一身武艺风度翩翩的太原公子了。李烈乃是第二子,不甘坐等爵位,且爵位不一定是他的,他就上京武举,一举博得头筹。同年,任禁卫军校尉。
  景龙三十八年底,李烈娶了与比自己小两岁的公孙氏为妻。这公孙氏不是旁人,正是裴大郎如弓的表妹--公孙十四娘,名唤娉婷。这两人真是一对俊男美女,天做之合,两个少年夫妻必定相亲相爱有着说不尽的私房话。
  就家庭这方面李世民是幸福的:父母的疼爱,又有娇妻相伴,这是何等幸福的生活。对于一般人有了这些就足够了,但对于李世民是不够的,他必须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是需要有一个机会的。
  上天偏偏给了李世民这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即将到来。李世民展现你自己才华的时候终于到了,幼雏即将变成雄鹰展翅高飞!
  景龙四十年秋,已经是正四品上忠武将军的李烈,得了机会,一个旁人都不要的机会,去幽州当将军。在战火中,李烈的故事即将展开。
  李烈到来时,战争正处于胶着的状态。幽州虽然战胜了,然而失去了将军,只有闭门不出;契丹虽然战败,损失却不是很多,然敌方主将受伤,又不应战,更加猖狂,日日骂战。
  李烈的到来让幽州人有了主心骨,他命人拆毁民房,把拆下来的木料用来修筑城池,动员全城百姓官兵上城抗敌。其次又亲自上城慰问守城将士,还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李烈大声的喊道:“兄弟们我想知道你们愿意做亡国奴吗?”
  大家都大声的叫到着不愿意。
  李烈大叫:“驱除鞑子,与鞑子血战到来,不做亡国奴!”
  受到李烈的感染,下面的将士们都大声的喊道者:“与鞑子血战到底,不做亡国奴!!!!”
  李烈又说道:“以前我没当过将军,不知道怎么当你们要协助我,共同御敌。这次只要你们能尽力守城保住城池,以后我必然上书陛下,让你们都能加官进爵不愁富贵,今日许下此诺,若违此诺,天打五雷轰。”
  补充道:“在这次战斗中凡是得了契丹人脑袋的都有赏赐,普通士兵直接晋升。”并且把随身带的金银珠宝赏给守城将士们看了看,定下了一个人头换多少银子的奖励。
  又言,不能乱杀平民,冒领军功。只是冒领军功却是不容易的,契丹人全名皆兵,又剃了头的,冒领军功须得给人剃了头,而且刚剃了头的青茬子下面还是白色的,也容易被认出来不是。
  看来李烈为了加官进爵,维护家族名誉,什么都豁出去了。李烈的演讲果然奏效,原先守城士兵由于契丹兵攻势凶猛,士兵们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身体也是极度疲劳,士气极低。但是李烈的演讲之后,守城士兵个个变得如狼似虎,士气高昂奋勇杀敌。(金钱和权位的作用真是无可限量)经过昼夜激战,契丹的几次进攻被打退了,但是幽州士兵也是伤亡惨重。
  同时,和州和霸州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战一月,契丹攻势凶猛,锲而不舍,铁打的人也吃不消啊!和州还好,霸州却是出了问题。
  霸州就有一人擅长用兵之道,就是霸州的陈将军,陈将军的儿子是个纸上谈兵,心高气傲的家伙,与四郎不太对付,简单来说,就是羡慕嫉妒恨四郎得了陈将军青眼。
  陈将军分身乏术,管理自然上不去,还好裴老爷子不时支援支援,倒也能马虎过去。
  裴老爷子,裴大郎,秦猛三班倒,裴老爷子倒是睡得几许好觉。陈将军年届五旬,体力跟不上,心却放不下,日日苦熬,一个月功夫,瘦了二十斤,人都瘦脱型了,就这样,熬到了战斗的结束。
  两边整兵勒马,做了休整,以图再战。
  半月下来,三州同缴获了战马三千余匹,俘虏五千人,物资粮草不计其数。三将将此事上报朝廷,也没对刘皇后和小皇帝做太大的指望,以为对方会说一句“卿须努力”。
  但三将却万万想不到,三天后,在士兵疲惫,伤痕未愈的情况下,收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刘皇后的责备——汝等不思安定,有负朕之期望。念卿昔日有功,此事不在追究。若再有契丹派兵前来,当约束部属,不要追讨过界,勿慢朕言。
  三将及三地百姓士兵都忍不住有些失望。
  

第81章 霸州乱
更新时间2013…3…14 9:00:32  字数:2161

 在幽州,陈承恩摇头叹息:“我等如此艰辛,为天子守土,朝廷未免有失偏颇了。”
  陈将军听了这话,心中一凛,来这里这么长时间,周围的环境熏染,他竟差点忘记了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战。
  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景龙安强,为了家族荣誉,为了景龙子民安稳……在众多的理由中,并没有一条是为了小皇帝和刘太后。那么刘太后现在怎么做,怎么看,又有什么关系?
  陈将军的信念是好的,然而,这个信念并没有支撑他很久,景龙四十年九月十八,,在休战十天后,陈将军没有能恢复过来,忧思过度,病亡霸州。
  自此,霸州无宁日。
  刘太后并不蠢,她的安危还要靠这些人守卫者呢!刘太后迅速的让人送来了补给,南边匪患已经这样了,若是北边再乱,屁股下得龙椅怕是也坐不稳了吧!
  霸州孙家有长子名叫孙玉树,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孙玉树年届四十,父亲孙霸天觉得他不堪大用,并没有把家传给他的打算,而是看好四子孙玉龙。
  孙玉树早有察觉,然而他父亲孙霸天是何等英雄人物,他也不能拿四弟孙玉龙如何,孙玉树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帮了他的忙。
  这人名叫毕克,别看这名取得很想汉人名字,姓毕名克,其实不然。他是契丹人,契丹名叫毕可,乃是大汗沙摩柯的庶出弟弟。此人乃是景龙和契丹的混血,他的母亲是被掠去契丹的景龙人。他倒是个极其孝顺的,潜伏景龙十年,为的就是得了功劳,帮沙摩柯站住脚,把自己的母亲接出来同住。
  他扮作马匹商人,与各大府第交好,为的就是寻找一个机会。而今,终于被他寻到了--霸州。
  孙府之事他早就有了计较,而陈将军病重却是最好的时机。
  他找到孙玉树,几句话下来,孙玉书就被煽动了,引以为知己,只觉得世人都误解了自己,只有毕克了解自己有多么的优秀,多么的不得志,自己的父亲不把家传给自己,完全是有眼无珠。不过几日,孙玉树便在毕克的奉承下,忘乎所以,定下了一条毒计。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乃是思乡祭祖之节,每过重阳,必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风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高和糕谐音,重阳糕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景龙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毕克之计实在是老套,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毕克之计还是看到了效果。
  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不管孙霸天武艺怎么高超,也抵不过儿子的阴谋。
  契丹无神医,契丹的郎中就是蒙古大夫,治疗跌打损伤,制点金疮药还是好使的,其他的就不敢恭维了。然而,契丹也有宫廷秘毒,不巧,毕克就有一些。见血封喉说不上,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形还是可以的。
  毕克寻得一把特制的酒壶,叫做阴阳壶。壶的主体一般竖着分为两隔,每一隔分装不同的液体,在壶柄处有两个小洞,分别与两隔相通。想倒那边的就按住另一边的小洞即可。
  孙玉树不放心,只先与自己准备了一杯酒。重阳节,孙玉树也没有做旁的,只是与父亲和众位兄弟各斟了一杯酒而已。
  孙玉树没有和第二杯酒,他还是不太相信毕克给特的这个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霸天第一个发现了不对劲,站了起来,道:“你个孽子,今日在酒中下毒,所图何事!”
  孙玉树笑道:“我的爹爹,你还不知道么!我乃家中长子,年届四十,你却日日对我非打即骂。四郎有甚好,不过武艺高强一些,你就护得像宝一样,连家产都准备与他!”
  孙霸天苦笑道:“这就是你谋害我的理由!”
  说话间,年纪最小,内力最浅的六郎已经吐血开来!孙霸天一见,怒道:“我带你不公,六郎年幼,你也要害!可是你的兄弟都有一杯毒酒!”
  孙玉树笑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哪能容得我的大计被毁!”
  孙霸天还想说什么,一群黑衣人进得院子,围住了大厅,把一家子人围了起来。
  孙玉树笑道:“莫再挣扎了,你们是逃不掉的!弟弟们,我会好好照顾弟媳们的!”说罢,淫笑开来!
  孙霸天吼道:“别管我和六郎,我断后,能走几个算几个!”
  四郎、五郎还未成亲,虽然不舍父亲,为了日后大仇得报,还是杀出一条血路,走了。二郎三郎有妻儿在场,也舍不得父亲,哪里肯走,道了一声,父亲原谅则个,留下来断后。
  孙霸天看看余下四子,欣慰一笑,大战三百回合,杀死数十人,含恨而死。二郎三郎杀了十来人,见四郎五郎逃走,杀了妻儿,自尽而亡。
  孙母不愿苟活,见状,拿起孙霸天的戟,向孙玉树刺去。只是她一介女流,那有什么力气,还没有跑到孙玉树跟前,被契丹人一棒敲死。孙玉树道一声:晦气!看你生了我,本想饶你一命,哪知你这般不知死活。
  金氏隐忍不发,带了一双儿女,回去后院了。
  

第82章 孙玉树卖国 三娘看病
更新时间2013…3…15 10:00:46  字数:2020

 孙玉树弑父杀弟,得了孙家,对外却说家遭强盗洗劫,只他一支独活。孙家一干人等虽然不信,却也拿不出证据,只得由他信口开河。
  九月十八日,霸州陈将军亡。孙玉树听从毕克的话,派人与契丹里应外合,契丹攻城,毕克派人打开了城门,霸州陈承恩纸上谈兵,误国误己,毙命当场。孙玉树抢得大印,自立为王,反了景龙。
  孙玉树背叛景龙,刘太后派兵讨伐,孙玉树被围,向契丹求援。10月,契丹军南下,击败景龙军。孙玉树在11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
  景龙是失了霸州,使雍州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雍州饱受战乱之苦。另外,孙玉树承诺每年纳岁绢三万匹,并向比他小10岁的大汗沙摩柯自称为“儿皇帝”,奉沙摩柯为“父皇帝”。
  四郎五郎并没有逃得多远,只是甩掉了追兵,就躲了起来,运功疗伤,五郎功力较浅,全身毒素逼到左臂,一整根手臂都乌黑一片,四郎功力较深,吐出一口黑血,倒是好上两分。两人都用着毕身功力压制着毒性,不知何去何从。
  金氏是个大胆的,九月十日,孙玉树出了门,金氏借了女儿受了惊吓,要去普陀寺烧香,出了孙府。一路上自然有人跟着,金氏也不慌乱,到了普陀寺,找到方丈宗云大师。
  孙氏对宗云大师使了个眼色,言道:“小女昨日受惊,晚间胡言乱语,还望大师压压惊!”
  宗云大师与孙家相交数十年,哪有不知道孙氏苦衷的,装模作样的与孙家大娘做了法事,才道:“你若心诚,抄了经书供上,过得七七四十九天再来取,放在家中,自保家宅平安!”
  金氏坐了半响,借着抄经书的名义,把孙玉树的恶姓写了,请求大师寻了四郎五郎,安排他们去青州找洛三娘,言道娘家弟弟曾言,那是个有勇有谋,医术无双的奇女子,四郎五郎的毒,望洛三娘能够治得了,也让她良心稍安。
  金氏出禅房之前,宗云大师看完金氏所书,心下大骇,面上却是不显,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金氏所求,只与金氏言道:“女施主莫要忘了七七四十九日过后来取经书!”
  宗云大师俗家本性钱,乃是一个好汉,武艺高强,只是一场火灾失了父母双亲妻儿子女,看破红尘。宗云大师去了霸州所有能藏人的地点搜寻,在一处鬼宅里寻到了孙四郎兄弟两。
  宗云大师与两兄弟道了金氏所言,四郎笑道:“大嫂不是不疼我们,也不必愧疚。她不过为了保全一双儿女,苟且偷生罢了!若说家里谁最想孙玉树毙命,非他某数!”
  话到这里,竟是连哥哥也不愿意叫一声,直呼其名了。
  五郎笑道:“嫂嫂还是疼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