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乱世女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老爷子奇道:“这小布片是何物?难道就是三娘说地狗皮膏药?虽然味道不太好闻,但贴上去之后,贴处立即又了一股灼热之感,端是奇效。”
三娘笑道:“这是狗皮膏药的一种,狗皮膏药是外面贴的药的总称。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的。这贴药是根据您老的病情特制的,可不是随随便便拿了块布贴上就是!不过,我却是没有虎骨,若是得了,药效只会更好的!”
裴老爷子笑道:“你不早说,我哪里却是有好些的!”
三娘笑道:“裴老爷子公务繁忙,还有空猎虎?”
裴老爷子笑道:“是大郎打来与我泡酒喝的,也就是他的一片孝心,我却是没那个闲工夫的!”
裴老爷子喜欢运动,虽然行军打仗露宿郊外,风寒邪毒入侵,倒也不是很严重。但三娘还是从居住环境下功夫,让人找鹅卵石,专门建了一段石子路。让裴老爷子每天脱了鞋子,上去走上一趟,也能起点儿作用。
不少人知道三娘有贴子药,可以治疗老寒腿,纷纷上门求药。只是问题却也不少。这些人对狗皮膏药情有独钟,遇到腰酸腿疼总喜欢来上一贴。
很多人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去,甚至贴上两三天。实际上,在贴膏药8-12个小时后,最好将它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时不撕掉,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
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如果膏药一贴3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膏药风”。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
不几日,就有人上门来找麻烦了。三娘立即给他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告诉来人回家后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然后写了一个告示贴在了裴府大门边。
贴黑膏药时应注意:
一、贴前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擦净局部,然后微火将膏药加热贴敷患处。
二、局部红肿时不宜贴。贴后出现皮肤过敏,如痛痒或红肿时,可将膏药揭开,两、三天后再贴,如反应严重应停用。一贴膏药可连续用1-2周后再揭下。
三、孕妇忌贴脐、腰、腹部。
四、贴用膏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按说明用)。
五、局部已溃或未溃,疼痛不止者,可贴拔毒膏。
六、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七、如有不适,必须立刻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者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裴老爷子得了膏药的好处,便围着三娘转,求了三娘制了些常用的膏药。三娘无法:四郎日日往兵营跑,不乐意走啊!只好日日埋头制药,制了许多膏药与裴老爷子,裴府弥漫着一股子难闻的膏药味儿。
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主要为贴敷用。膏药种类很多,一是常用的黑膏药,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拔毒膏药等。二是橡皮硬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具有携带方便,粘性大,不污染衣服等优点。
裴老爷子也是个讲理的人,药材由裴府供应,一百贴药给银子十两。三娘赚了个盆满钵盈,可也累的够呛。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三娘受不住了,道要到外面摆摊行医。裴老爷子大手一挥,把三娘也送到兵营,救治兵丁们常年累积的外伤内伤。诊金十人一两,拿了方子自去抓药去,要是钱不够,可以找军需官预支。
在兵营里呆了月余,三娘的金疮药得了美名,刀剑伤、暗伤见得多了,三娘医术大有长进,一日可以赚得百八十两的诊金,日子还算过得。裴老爷子常喊着亏了,要三娘少些诊金,打个折什么的!
第44章 以武会友
更新时间2013…2…24 13:00:18 字数:2043
三娘忙着,四郎也没得闲。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好汉,四郎想得荐书,这里却是便宜得很。不几日,四郎便结识了几个好汉。其中使钺的那位好汉最为值得细说。
那位好汉名叫金成杰,使得虽然是钺,兵器却叫月牙开山斧。《说文》里道:“戉,大斧也”。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所以,金成杰的钺叫做月牙开山斧却也没有错的。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钺的式样与斧相同,惟较斧为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
这月牙开山斧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把大斧巨大的斧面如同小山一样,长一丈六尺的长长斧柄顶端是一个枪头,它同样锋利无比。此斧由精铁所铸,沉重无比,力大者用以开石裂碑。铁杆黝黑,银月如弦,舞动时眩人眼目。斧刃如双开月牙;锋利无比;光华尽显;灿灿生辉;沾者即倒。斧长九尺五寸,立起来比人高出许多,重四十二斤,使这把斧子,却要有一把子力气。
这金成杰年有三十以外,虎背熊腰,常年穿著青袍,长须垂胸,面目漆黑,一对眉毛斜飞入鬓,一双凤目大睁,湛湛有神,不怒自威。
此人本也是世家弟子,为裴大郎的武艺所折服,又有报国之心,才来了和州,与裴大郎做了忘年之交。此人常常劝四郎道:“出门在外,趁手的兵器不一定常在身边,是故十八般兵器,样样都要精通才好!若不能精通,学的几样常见的也好!”
又与四郎讲了几个称手兵器不在,武力大减,最终毙命的好汉的故事。四郎心有戚戚焉,与众好汉学些保命功夫起来。
这些功夫自然不是家传绝学,只是学了飞刀飞石的暗器功夫;精进了些许弓箭;自此,四郎的行李物什又多了几件。三娘与他修了个锦缎荷包,专门装些飞石。又备了一把连弩,出门之时绑在臂上。
旁的不说,四郎听得金成杰的钺法出众,兼了斧、矛、枪三者为一体,早就有心讨教。
那一日,校场之中,金成杰与裴大郎赛马,金成杰却是输了。旁边有人起哄,道想看看金成杰的钺法,金成杰但笑不语。裴大郎便道:“你既输了,我也想不出如何罚你,今日大家都想见识一番,你就成全了大家吧!”
金成杰道:“这钺法不是花架子,耍两把就耍两把的,要不然你下场与我一战,大家乐呵乐呵!”
裴大郎苦着脸道:“今日不便,我母亲又唤我早点回家呢!我却还不知道这次是何由头!改日吧!”
金成杰借坡下驴,道:“那就改日吧!”
旁人却是不依,闹将起来。裴大郎笑道:“今日你不下场确是要犯众怒的!”
金成杰一个头两个大。
四郎见机道:“我下场陪金大哥玩玩,金大哥可要让着我些,多多指点才好!”
众人见有门了,起哄得越发得劲。金成杰看这架势,今日不能善了,只好下得场来。
两人持了兵器,上得马来,拱手作揖,互道一声,“小心了!”这比武就算开始了。
四郎持了手中枪一招怪蟒钻窝,分心就刺。金成杰凤凰展翅,往上相迎。四郎圈回马来分心又刺,却被金成杰把枪磕开,这月牙开山斧本就厚重,四郎好险没把枪磕掉了。
两人转了个圈,金成杰抡月牙开山斧搂头就剁,四郎腰下一沉,一个板桥功夫,躲了过去。
金成杰这门功夫本就耗费体力,四郎吃了个亏,也不与他硬碰硬了,只用智赚他,慢慢地与他游斗,两人不徐不缓走了五十多个回合,还没有看出胜负来。
只是比武一事,说的是点到为止,斗到兴头上,那里是那么好轻松收场的。那斧子上渐渐的被金成杰注入内力,每一次和四郎的长枪碰撞的时候,都会发出沉重的低鸣。若是仔细一看,四郎的枪上早已伤痕累累了。
四郎毕竟年幼,内力差了一些,却不曾慌乱。这点倒是让金成杰对着他有些刮目相看--武道之追求,最重的便是心态。四郎到底实战经验不足,被金成杰寻了个空子,一斧头往耳边剃来,四郎本能的用枪架住,但是却因为对方的内力被狠狠的弹了出去。
四郎被震得飞了出去,金成杰这才想起,两人只是比武而已,应该点到为止的。金成杰倒转斧柄,往四郎腰带上一挑,把四郎往空中一抛,四郎借势在空中翻了个身,落到马上。
四郎拱手道:“多谢金大哥手下留情!”
金成杰却不好意思起来,道:“一时斗得高兴,忘了收敛力道,差点伤了小兄弟,还要小兄弟不要见怪才好!”
四郎笑道:“比武嘛!受伤在所难免,要不是金大哥那一挑,我怕是要被摔个狗吃屎!说不得还要受些伤,今日却是承了金大哥的情!改日小弟做东,请金大哥赏光才好!”
金成杰连忙摇了摇头,道:“小兄弟不怪就好,哪里担得起谢字!可要寻了医馆看看!”
四郎笑道:“油皮也没擦破一点,哪里需要去医馆了!”
金成杰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半日,以四郎请金成杰吃饭喝酒,金成杰指导四郎学习一趟朴刀刀法为结束。
旁观的看得倒是过瘾,只是一旁烧火的胖师傅道:“金小子,你也太抠门了些,朴刀有什么难的,这个营里十有八九拿了朴刀都会耍上一手。你却是要下点大本钱,教教这小娃儿如何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才好!”
四郎没有想到营里烧火的师傅也不是个平凡的。金成杰笑道:“谁不知道胖师傅你跟着裴将军走遍天下,见多识广来着,你若看得上我这小兄弟,怎的不教教他!”
胖师傅摆手道:“我是看得多,会的少,要我教,确实要误事的!”
第45章 四郎杀敌
更新时间2013…2…24 13:02:16 字数:2004
有了胖师傅的赶鸭子上架,金成杰不得不把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教了四郎。林老爷子也是会的,只是四郎一直领悟不了这其中奥妙。
有言道:枪之一法,须得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方为上道。
金成杰不是林老爷子,林老爷子舍不得这样敲打自己的关门弟子,金成杰却不一样。自从四郎领悟了举重若轻之后,换了杆八十八斤的长枪,也可以与金成杰一战之后,金成杰现在看到四郎,就像老鼠看到大米般,日日想着与他比武一遭。这举重若轻说来也容易,就是因势导利,用有限的力量发挥最大的威力。四郎花了五个月,终于能够使用镔铁枪到如有臂使,不浪费一点力气的地步。
景龙38年春,裴大郎带着一队骑兵例行的巡边。
一行人做一样的打扮,分为两队,行动整齐,胸前的护心镜上,刻着“和州”二字,策马而行,顺着山脚绕了一圈,山谷中,草地里,树木旁,在那些根本看不到人的地方,都会冒出一两个潜伏的士兵,用着自己的方式给裴大郎打手语表示一切正常。
“报告将军,一切正常!”树上传来一个声音。
“报告,一切正常!”一颗石头出了声。
一串串无声的报告在潜伏的地点传到了裴大郎的眼中,他不动声色,继续顺着山脚往前巡逻。却忽的,草丛中有着一根树枝在轻轻的摇晃。这表明,在这里潜伏的人发现了可疑的状况。
裴大郎下马,走入丛林中,其余的士兵在大龙的带领下继续巡逻。等到走到离暗哨只有三步远的距离,裴大郎才装作小解,低声问道:“什么情况?”
尽管是这样的近距离,却依旧看不到任何人潜伏的样子,但是低低的声音却传到了裴大郎的耳朵中:“中午的时候,有个老乡过来转了一圈,好像是来挖野菜的,在那边挖了一篮子草回去了。”
裴大郎的眉头皱了起来,中午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这个时候出来挖野菜?
裴大郎问道:“长得什么样?”
一个声音答道:“三十来岁,不高,样貌平常,没有剃头。”
裴大郎觉得更加有问题了,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才出来干挖野菜这种不需要什么体力的活,青壮年过来做什么?而且对方从契丹边境过来,还没有剃头,更是可疑。
低声问道:“你们有没有被发现?”
草丛中的草摆了三下,示意没有惊动过任何人。裴大郎点了点头,拉好裤袋,整了整衣服,说出了让其按惯例潜伏的命令:“风太大,草就不要动了。”
周围便没有了任何动静,只有裴大郎一个人从草丛中出来的唰唰声,和树枝上麻雀的叫唤声。
裴大郎走到路边,翻身上马,追上了自己的队伍,对着周围的士兵低声下令:“大龙,你带两个人,过去看一看,今天有状况。不要骑马,偷偷的过去。”
大龙答了一声,便带着两人转身走了,剩下裴大郎继续带着队伍巡逻。片刻之后,便从山道中出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身上头上都粘着灰,一手持打狗棍儿,一手拎着破碗,朝着对面的安州城走去。
裴大郎按照惯例巡逻了一遍,等到夕阳快落山的时候,看到大龙等三个扮成乞丐的人回来了。
“有异动?”裴大郎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赶回来,他已经正准备带着人回去了。
大龙点头报告:“城里进不去,只在外面看了一圈,见到地上的野草似乎有马啃过的痕迹,又朝着更北的方向看了看,根据路上马留下的粪便来看,今天调到对面城中的马匹,应该不下一千匹!”
一千匹!这句话一说,众人都吃了一惊。
裴大郎沉思了片刻,便马上做出了判断:“大龙,你赶紧回和州城,去给老爷子报告今天发现的情况,让他调派人马过来,同时做好契丹攻城的准备。二虎,你再带上六名士兵,前去打探他们的动向。剩下的人先不要回去了,准备随时战斗!”
立刻单身返回,名叫二虎的一个五大三粗浑身黝黑的士兵出列,朝着裴大郎行了个礼,大声叫了一个“是!”就带着十来名骑兵朝着北边而去。
裴大郎则和剩下的人原地散开,占领高地,又装上弓箭,在山顶埋伏。
二更时分,契丹果然来袭。和州城里男女老幼纷纷上阵,齐心杀敌。三娘领了一队人马主管医疗,手下的人来人往,直到天亮契丹人退了,三娘才歇了口气。
四郎也去了虎门关的城墙之上,一夜下来,四郎只觉得自己手上出枪收回,完全机械化了。手中枪不断杀戮,收割着一个个契丹人的性命。
直到打扫战场的时候,四郎才觉得自己胳膊上有点疼,他低头一看,自己所穿的锁子甲已经被砍裂了,血还在从伤口处往外突突的冒。
四郎撕下衣袍的一角草草裹住伤口,便在裴大郎的带领下同其它兵丁一起开始挨个清理没死透的敌人,往那些人身上补刀。
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有几名自己的士兵脑袋崩裂,头盔都被砸偏了,白花花的脑浆正在往外流。契丹人多用狼牙棒,大锤这种重型兵器,被这种东西招呼到了,就算是穿着盔甲也没用。空气中充满了血腥味,四郎忍不住,却是吐了出来。
旁边一个老兵拍拍四郎肩膀道:“吐吐就好了,见多了就习惯了!”
清扫战场足足用了一个时辰,裴大郎又开始清点马匹,这次小规模的战斗中,缴获的马匹足足有五十匹,而且都是战马,又有一些生铁做成的铠甲和兵器。裴大郎命人将尸体拖走,就地掩埋,以免天气热发臭传染瘟疫;又将扎在那些尸体上的箭头都拔了出来,因为兵器,特别是这种消耗型的箭矢,可用的非常有限,能省者省。
第46章 再战
更新时间2013…2…25 9:00:12 字数:2103
四郎经历了一场杀戮,添了几分杀气。只是回来以后就不吃内脏、脑花等物。
话说契丹失了大汗,景龙朝平静了一段时间,契丹内部却为了大汗之位争夺起来。这攻打虎门关倒成了夺大汗之位的砝码赌注。
第二日,契丹陈兵五千,明火执仗,真刀真枪的准备于景龙朝大干一场。更有兵丁叫嚣着要拿下虎门关。
契丹的骑兵足足有八百骑,在步骑对撞中,骑兵是拥有绝对优势的,不仅机动性强,而且战斗力亦强,而和州府只有五千步兵和两百骑兵。和州步兵能够做的,就是趁着敌人看见自己竟敢出城作战的惊诧之际,冲入骑兵阵,下砍马腿,上杀敌军。
这势必会是一场硬战,这不是裴老爷子第一次面对契丹兵丁,但是没有一次有如此规模的硬战,平常的战争这个时刻,都变成了小儿科!
敌人的骑兵卷起阵阵的烟尘,城楼上亦射出箭雨,裴老爷子大声吼道:“出击!”五千步卒迅速的奔跑起来。敌人的箭矢射来,便被其带着的小盾挡掉。
裴老爷子深知自己身为主将,自身的安危非常重要,如果一旦出事,将会使自己人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但这个时候,却是双方交接的第一仗,士气更加重要。他亲自上阵,冲在前面,则是最好的鼓舞士气的方法!
等到冲至高大的骑兵面前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骑兵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那种比自己高了足足一倍的敌人站在面前的时候,那种杀伐和绝对优势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心中有些突突的大鼓,特别是敌人手中重重的带着钢刺的狼牙棒横扫过来的时候,卷起的裂缝都足以让人的皮肤觉得生疼。
大龙是第一个和金人交手的,他在地下一个打滚,便躲开了迎面而来的一棒,手中的重剑用力一砍,一匹马的马腿已经被他斩断。这种在地上摸爬滚打的动作,他平时训练过上千次。这一次一举成功,灼热的马血即刻喷了他一脸,而那匹马也悲鸣着卧倒在地。骑在马上的金兵跌落下地,登时就被手上的马踩出了肠子。
五千步卒也已经动上了手,每个人的动作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俯身,打滚,挥刀,砍马腿,动作一气呵成,杀喊声惨叫声已经喊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裴老爷子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指挥:大喊大叫都无法听见,所有人都只能依照自己的本能,拿出真正的实力和武力,硬碰硬的对拼,双方的队伍迅速的交错,敌人的马腿迅速的被砍倒,血顷刻间就染红了城墙外的大地。
契丹骑兵的哨声响起,是迅速撤退然后集结的命令,在这种哨声中,两军分开,再次集结,然后在箭雨的掩护下,再次的交错厮杀。如此反复,地上已经横七竖八的堆满了尸体,有的是被砍杀的,有的是被马蹄践踏而死的,再次冲杀的时候,脚下踩的已经不是土地,而是尸体,随时都有可能被尸体绊倒滚落,然后被踩踏。
四郎也不例外,在被绊倒的时候就迅速的一跃而起,然后再次砍杀。杀,杀,杀!在这种时候,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有一个念头——杀死敌人,自己活下来。
足足冲杀了六个来回,所有人都浑身是汗,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高悬,根本不能够分清身上黏糊糊的哪些是汗,哪些是血。敌人也一样,所有的人都已经被血染红,马成了血马,人成了血人。契丹的哨声再一次响起,是三长一短,撤退的命令。
打退了契丹的第一波攻击,裴老爷子命令打扫战场,把还能救的我方战士救回来,往没死透的敌人身上补刀。将敌人尸体堆积起来,一把火烧了。我方的战士,带回城里掩埋。
幽州和霸州早已接到裴老爷子的求救信,却分身乏力,上京倒是派了兵来,只是一时半会儿到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是!
裴老爷子趁着这个夜色,清点了一下部队的人数,同时估计敌人的伤亡状况。让他比较欣慰的是,在这场战斗中,伤亡人数并不多,仅死了五十人,伤了百人。而敌人至少损失了五百余人。
和州城三不五时的就有契丹人前来骚扰,民众早已习惯了,却没有什么大的骚乱。
天明的时候敌人再次发动攻击,这次的攻击力度比前一天小了很多,城中的士气却非外的高涨,由于士兵伤亡,人手不够用,便临时招募城中的青壮年充当士兵。
上京派人却道要坚守三天,三天以后大军才能到。
激战三天三夜,即便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红丝,即便有人的脸上已经因为睡眠不足而开始浮肿,但每个人的斗志,却前所未有的燃烧着,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和契丹人死战!
这场战争不是那一个人的,这是和州城的战争,是景龙朝的战争。
三娘带领的医疗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人因为缺医少药而死,没有一个病人伤口恶化。轻伤不下火线,重伤患者只要稍微恢复,也不顾大夫劝阻,上阵杀敌。小孩和老人做后勤,运粮运水,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
三日后,上京来人接管了和州,一干人等才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上京派了一万五千人马,派到和州,只得五千,和州驻守的人马轮番休息,坚守了十五日,契丹退兵了。
原来契丹八部达成了协议,推举了大汗的兄弟沙摩柯就任新任大汗,国事八部共议。
既然大汗已定,再攻虎门关也就没了意义。何况,契丹损失也不小,拿下虎门关也是不现实的!虎门关外的契丹人立刻班师回朝,庆贺大汗登基去了。
和州城又迎来了新的一段时间的平静。和州军民得了朝廷嘉奖,免税一年。和州军民同庆,一片安乐祥和。其实,老百姓要求的真的不多,不过是吃饱穿暖而已。
第47章 全鱼宴
更新时间2013…2…25 9:02:15 字数:2098
裴老爷子要到上京去接受陛下嘉奖,四郎三娘便商量了随裴老爷子一起,前往上京,裴大郎镇守虎门关。四郎和裴大郎乃是同生共死过得,情谊自不一样,两人难分难舍,金成杰倒是许了与四郎一路,见识见识各地风情。
四郎得了裴大郎和金成杰的荐书,至此四郎得了五份荐书。金成杰对于林老爷子要求四郎游历的做法很是赞许,直道他家小儿长大了也比照此例,不可堕了他家名声。
裴老爷子带了一队十个兵丁,与他一起,合了四郎三娘并金成杰,一行十四人,走了水路,往上京去了。
和州城东南有个码头,一行人上了一艘大船,顺了运河去了上京。四郎第一次坐船,上船之时还很兴奋,待到船一开,才吃了苦头。
四郎吐得稀里哗啦,三娘忙制了一丸百花丸,与四郎吃了。那百花丸晶莹剔透,入口即化。一放进嘴里,四郎便觉得一股清新的感觉进入喉咙,带着点淡淡的甘甜,顿时舒适不少。
只是四郎还是不习惯不能脚踏实地的感觉。这不,第三十八次问了:“到底还要多久才到啊!”
裴老爷子看着趴在榻上有气无力的四郎,道:“还有两个时辰,快了快了!中午我们下船,去哪如意楼吃那名满天下的全鱼宴去!”
关于全鱼宴,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诗句:“久闻呼伦湖,鱼宴留声明。梅花开席上,松树卧盘中。鲤鱼呈三献,戏珠武二龙。独怜清炖美,鲜嫩醉秋风。”此处可真谓:“烟波浩渺湖山美,鱼味天下第一家。”泛舟湖上,静观鸟飞鱼跃,不失为一件惬意十足的事情。
运河靠近上京有一处名叫鱼香的地方,靠近天湖。天湖产的鲤鱼、鲫鱼、白鱼、红尾鱼等,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用天湖产的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鱼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鲜嫩味美,百吃不厌。全鱼宴有12、14、20、24道菜一桌的,甚至有上百道菜一桌的。主要名贵鱼菜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鲤鱼三献、家常熬鲫鱼、梅花鲤鱼、油浸鲤鱼、鲤鱼甩子、松鼠鲤鱼、芙蓉荷花鲤鱼、湖水煮鱼、清蒸银边鱼、葡萄鱼、葱花鲤鱼、金狮鲤鱼、普酥鱼、蕃茄鱼片、鸳鸯鱼卷、荷包鲤鱼、煎焖白鱼、拌生虾、拌生鱼片等。
三娘一行人既然来了这里,自然要吃一吃着名满天下的全鱼宴的。十四个人也不敢多点,要了十九道菜,部分宾主坐了一桌。
这一桌全鱼宴包括八凉八热、二个饭菜、一个汤菜,共十九品菜。八品凉菜分别为花式大拼盘,呈松鹤延年图样;其它七个围盘为蛋皮鱼卷、酥炸鱼条、香辣鱼肝、凉拌鱼丝、酸抖鱼块、玻璃鱼、芝麻鱼饼,八品热菜分别是蟹粉鱼蜃、松鼠鲤鱼、须发鱼排、金狮鲤鱼、鸳鸯鱼卷、番茄鱼片、凤尾鱼托、芙蓉鲫鱼。两个饭菜是小龙过江和什锦脱骨鱼。一个汤菜是三色鱼脯汤。
三娘喜欢的是蛋皮鱼卷:把净青鱼肉与肥肉一起剁成泥,放到盆里,加葱姜末,下入调料充分搅打,呈粘稠状。再把鸡蛋打到碗内,下入精盐、湿淀粉搅好,放入勺里,摊成蛋皮。然后把蛋皮铺平,抹上鱼肉泥,铺上紫菜,再抹一层薄薄的鱼肉泥,把两边掖好,卷成筒状,用布包好放在盘中,上屉蒸熟即成。
四郎喜欢的是松鼠鲤鱼:用鲤鱼一尾,由尾部顺鱼脊刺下刀,将鱼片成两扇,再在鱼肉上剞上麦穗花刀,放在盘内,撒上精盐,淋上料酒喂好,再涂上一层淀粉,提取鱼尾,抖开麦穗。用七成热的油进行旺火炸鱼呈深黄色取出,鱼头鱼尾对齐,把原料摆在和盘内。将油、醋、糖、料酒、松子、口蘑、青豆、鲜汤、湿淀粉、葱、姜、蒜末放在碗内调成汁。用油勺放在旺火上烧热,将兑好的汁倒入搅拌一下,加明油炒成油汁,浇在炸好的鱼上即成。
这松鼠鲤鱼外松脆,内软嫩,卤汁酸甜适口,滋味鲜美。四郎几乎一个人把那一条鱼全给吃了。
裴老爷子却爱那道番茄鱼片:将鱼肉洗净,斜刀切成薄片,用精盐料酒腌渍,加鸡蛋清、水淀粉上浆;将鲜蕃茄切成与鱼片同样大小的瓣;炒勺上火,放油,烧至四成热,放入浆好的鱼片,用筷子轻轻划散,至鱼肉呈白色时倒入漏勺,沥油。原勺留底油,下葱段略煸,将蕃茄下勺,烹料酒、精盐、味精、清汤,用水淀粉勾芡,再倒入鱼片,颠勺,淋入熟油,起勺装盘即可。
这番茄鱼片酸甜可口,开胃下饭,裴老爷子多吃了一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