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言]娶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正因她对这些话题感兴趣,我每日的宫苑生活便形成了规律。早晨一起床,便有宫女来接我去太后寝宫陪阴丽华聊天,她兴致来了,会留我和她一起共进午餐。午后,我带着蹴鞠队去跑马场训练,她偶尔也会出来晒晒太阳,看看我们的训练。晚上,我带着宫女用锦缎裁剪后绣成各种人物,绷了绸布在宫里表演自创的皮影戏,她看得忍俊不禁。
和阴丽华接触的时间越多,我和她之间便越亲近。到后来,她竟不让我叫她娘娘,而要我改口叫她“姑姑”。站在阴识养女的角度,阴丽华确实是我的姑姑,只是在皇家深宫,这样的称呼却带着让人艳羡的恩宠之意。
我寻思着。等时机再成熟一点,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请她出面替我给刘庄求情。
半月后的一天,我正陪阴丽华聊天,锦荣便端着个朱漆盒子走了进来:“娘娘,你定制的陶壶回来了。”
“是么?”阴丽华从木榻上坐起身来:“快拿来哀家看看。”
锦荣打开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翠碧如玉的小陶壶。咋一眼看去,和以前那个壶儿却是一模一样。
阴丽华接过壶儿,对着窗棂看了看,突然便皱起了眉头:“怎么刻的这个?”
“刻的什么?”我好奇接过。对着光线一看,竟是“吉祥如意”四个字。
锦荣也拿去看过后,一拍脑勺懊恼道:“哎呀。上次去陶坊忘记给那罗师傅说壶底的字儿了。正好送陶壶的师傅还没走,我让他再重做一个?”
阴丽华摇头道:“罢了,就这几个字到也不错。你去将年前东海王送上的那株珊瑚包上,替哀家打赏给那位师傅。”
“东海王送来的那株珊瑚不但品相美,色彩也是极其罕见的。娘娘可真舍得!”锦荣言下竟有些不舍。
“你啊。真是个守财奴。”阴丽华指着锦荣笑道。
锦荣展颜一笑,随即道:“说起来,那位制陶师傅很眼熟,我竟像是在宫里见过的。”
“哦?难道是官窑的师傅偷偷开了陶坊?”阴丽华皱眉寻思一番,突然道:“你去将那位师傅叫进来,哀家要见见他。”
罗师傅在杂货街开陶坊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是官窑的人?只是这场合下,我也没办法帮着他说话。
一会儿,锦荣便又走进殿来。对阴丽华道:“娘娘,制陶师傅侯在殿外了。”
“既然悦儿也是认识他的,就让他直接进来吧。”阴丽华道。
锦荣点点头,去门外作了通传。
随即,一道高瘦的身影便从殿门外走了进来。那一刹那。我竟愣愣怔住:邓训?
待那道逆光的影子走近前来,在阴丽华面前行跪拜大礼时。我才从那双温润清澈的眼眸中认出,他是小缺哥哥。为何往日竟从未发现,他和邓训长得这般相似?也难怪锦荣说看着眼熟。
身旁的几个宫女却都纷纷捂唇低呼:“竟有这么好看的陶工?!”
“你是……邓,邓郎中?”未料到,阴丽华见到他极为吃惊,也将他误认作了邓训。
我便笑着解释道:“姑姑,他不是邓训,他是广阳门罗氏陶坊的小缺哥哥。我小时候就跟着他学过制陶。”
我的话一出口,小缺哥哥便抬起头来,视线交织后,我便见他眼中露出了惊讶和欣喜之色。
“哦,你叫小缺?”阴丽华诧异道。
小缺哥哥忙忙侧回头去,对着阴丽华点头。
“怎么不说话?”阴丽华又问。
见小缺哥哥面露尴尬,我便附在阴丽华耳边道:“小缺哥哥是陶坊罗师傅收养的孤儿,自小失语,口不能言。”
“你说他是孤儿?”阴丽华的脸色越发惊诧。
我点头道:“我是听罗师傅这么说的。”
阴丽华当即问道:“小缺,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小缺哥哥摊开手掌,做出写字的模样。我明白他的意思,便对锦荣道:“锦荣姐姐,请你替小缺哥哥送上纸和笔。”
锦荣忙叫人送来了纸笔,并将一个小几桌搬到了小缺哥哥面前。
小缺哥哥拾了毛笔,挥毫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双手递给锦荣。锦荣接过又躬身递呈给阴丽华,我便看见纸上以清秀的笔迹写着:“禀娘娘,养父是建武十三年,在长安东城门外捡到草民的。”
“建武十三年,长安东城门?”阴丽华闭目陷入沉思。
看着阴丽华眉心皱动,我心底突然有了一个猜测:小缺哥哥和邓训长得如此相似,他们会不会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建武十三年,吴越一带发生瘟疫,无数流民从南地北迁,当时邓太傅奉命在长安安抚灾民……”阴丽华突然睁开眼来,对锦荣道:“马上替我准备车辇,我要去一趟太傅府。”
难道,我的猜测是对的?
“姑姑。我想和你同去。”我急切道。
阴丽华看着小缺,点头道:“让小缺也和我们一起去。”
小缺哥哥面露诧色,我便上前一步解释道:“小缺哥哥,你或许能够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了。”
随阴丽华的凤辇抵达邓府时,邓家上下除了卧病在床的邓禹之外,所有子女家眷都在前院跪地迎驾。
在那一片低伏叩拜的人群之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一身白衣的邓训。即便是伏拜在地,接近尘土,他的身姿依然是这般挺拔卓然,朗朗清清。没有半分的卑怯之心。
“微臣邓震率邓家子弟眷属恭迎太后娘娘圣驾!”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宫中这段时间,早已见惯了皇家礼仪的浩大声势。这样的场景,于我而言。已是稀疏平常。
想必是内侍早已通报此行的目的,恭迎礼毕,邓禹长子邓震便带着兄弟一行,引着阴丽华穿过中庭去往邓禹的卧室。
邓训跟在几个哥哥身后,一直沉默不语。那清绝挺拔的背影。倔强而孤寂,竟有一种让人看了心痛的感觉。隔着宫女内侍们行走的身影,我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不舍离开。
却正是看得愣怔之际,他忽然便转回头来。四目交织,我心尖竟是一颤。那一瞬间。我竟忘记了迈步,脚下一滞,身后的宫女便撞了上来。眼看便要栽倒在地,我的两只手臂便被人同时扶住。
我转回头,右侧扶住我手的,是一直走在我身旁小缺哥哥。而右侧,却竟然是邓训!
我错愕不已:他和我之间。明明隔着五六人的距离!
“你,终于想我了?”
耳畔传来邓训的低语。这明明是一个疑问句。在他说来,却变得和陈述句一样确定无疑。
我心跳倏忽加剧。他办案立功,刘庄非但没有奖赏,还削了他的官职,那日我又当着刘庄的面拒绝了他的表白,我这些天来一直担心他为此深受打击,怕他一蹶不振,却未料到他竟还能开口说出这样的话来。
难道,这就是角力教官说的“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手臂同时被两个男人扶着,我像是被人挟持了一般不自在。我便抖了抖手臂道:“我没事,你们放开吧。”
邓训这才留意到我身旁的小缺哥哥,两人隔着我甫一照面,便都是一脸惊诧。
“他是谁?!”邓训打量小缺哥哥之后,落在我面上的目光倏忽便变得有些冷冽。
我忙介绍道:“他是小缺哥哥。今日太后娘娘就是为他而来,他很可能是你失散多年的亲哥哥……”
我本以为邓训得知自己有一个亲哥哥会充满惊喜,却没料到他的眸光竟在我眼前一丝丝的沉寂了下去。
我正感诧异,前面的锦荣便回头对小缺哥哥道:“小缺公子,娘娘叫你随她进去。”
我抬头一看,前面已是邓禹的卧室。我原本对父子兄弟失散多年,意外重逢相认这样的离奇场景抱有期待,可此刻邓训在我身边,我竟失去了那份好奇之心。
目送阴丽华在邓震等人带引下,与小缺一道走进邓禹的卧室,我便转首问邓训道:“你还好吧?”
“你,你很早就认识他了?”
邓训没有回答我的问话,反而问起我来。只是,这句问话带着一股说不清楚的不安和不甘,全然不像他一贯沉稳笃定的说话风格。
“小缺哥哥是杂货街陶坊罗师傅的养子,我小时候跟着他学过制陶……”
我的话只说了一半,邓训竟突然别过了头去。
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却只看见春日葱茏繁盛的庭院中,立着一株已经开到极致的荆桃。有风拂过,那粉红的花瓣便随风飘落,纷洒如雨。
PS:
读者亲们,这是补昨日的一章。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一二四章 相约私奔
这风吹花落的场景,极美。
只是,邓训选择此刻去关注这株荆桃,却让我觉得诧异。我侧行一步,却见他竟是眉心皱结,唇线紧绷,似在极力在压制着什么一般痛苦不堪。
“你怎么了?”
邓训深吸了一口气,唇角忽然勾出一缕凄然的笑意:“原来,却是我一直在自欺欺人。你要推开我,躲开我,却是因为他?”
“因为谁?”
“小缺哥哥,你叫得好亲切。”邓训转眸望向邓禹的卧室,目光黯淡了下去。
从他的话里,我嗅到了一股在裴沅的醋坊里闻到过的味道。
“你在吃醋?”看着他酸溜溜的眉眼,我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邓训英挺的剑眉皱作了一团。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么?”我问他道。
邓训看着我,沉默不语。
“那一年,我六岁,在侯府后院里,一个人用青石榴玩弹珠,遇到了替耿家哥哥当细作的你。”
邓训不解的看着我,眉眼间多了一丝疑问。
“两年后,我娘辞去侯府管事一职,在杂货街买了宅子开了铺面,她接下的第一宗生意,便是陶坊罗伯伯嫁女的事儿。也是因为这个,我认识了小缺哥哥。我第一眼见他,就觉得亲切,却不知道原来是他和你长得很像。若是早明白这一点,小缺哥哥说不定就可以早些与太傅大人父子相认了……”
听完我的话,邓训竟陷入沉默,好一阵才叹息道:“我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对我与哥哥弟弟们不一样,此刻才知道,原来我一人独占了两份宠爱。”
邓训的意思是,因为邓禹失去了小缺,所以对他特别宠爱?
邓训却突然问道:“你在宫里还好吧?”
“还。还好。”这厮的思维跳跃得太快,我竟有些跟不上了。
“蹴鞠队、皮影戏……我早该料到,你这样的性子,在什么地方都能活得好好的。”邓训唇角带出了一丝笑意。
“你怎么知道的?”我在深宫中的举动,他居然知道得这么清楚,我不免有些诧异。
邓训笑道:“打小就受雇给人当细作的人,这点办法还是有的吧。”
这厮居然雇人在宫中监视我的行止?!
我怒道:“你胆敢探窥皇室隐私,就不怕皇上降罪么?”
“你是准备要去举报么?”邓训唇角又显出促狭的笑意。
看他这般模样,我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犯傻。我一直为他丢官之事耿耿于怀,每日在宫中为之焦灼不安。却不知道他自己竟这般处之泰然。
“皇上削了你的官职,你不生气么?”我终于忍不住问道。
“生气?为何要生气?没了朝堂里那些烦心事儿,每日能在父母膝下尽孝。我求之不得。”
“你……”脑子里突然转过一个念头,我震惊道:“原来,你是故意惹怒皇上削你官职的?”
邓训看着我,脸上的笑意渐渐散去,深黑的瞳眸变得专注而笃定:“因为你太笨了。你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心。我必须来点苦肉计,帮你做决定。”
看不清自己的心?我蓦然惊住。
“我越是要抓住你,你就越是躲着我。所以方才在看见小缺哥哥的一刹那,我还真以为是我自己错了。”邓训停顿片刻,突然凑近了道:“悦儿,你不知道么。你的满心满眼里都是我?”
我愣愣望着这张自信满满的脸,心下突然有些气恼:他凭什么就这么笃定的以为,我就非他不可?
“皇上对我那么好。你就不怕我喜欢上他?”
邓训笑道:“你怎么可能喜欢上他那张泥塑脸?”
“你,你哪来这么自信?”
“以我对你的了解,我都为你丢了官了,你怎么好意思移情别恋?”
“你,你……”他居然算计得这般清楚。我一时面颊滚烫,气急语结。
“悦儿。嫁给我吧。”
我惊讶的望着他,这句话,此刻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居然像是在说“起床了”、“吃饭了”这等稀疏平常的事儿一般。
嫁娶之事,不是应该三媒六证、父母商议么?怎么由得他来问我?而最最离谱的是,如今我被刘庄扣留禁中,他如何能够娶我?!
看着他专注问询的目光,我提醒他道:“你忘记了么,我如今尚被皇上扣在宫中……”
“我能学司马相如,你敢做卓文君么?”邓训眸光熠熠的看着我。
这厮要我与他私奔?!我的心跳蓦地漏了一拍。
其实,我不是看不清自己的心。我只是没办法面对自己罢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将自己与窦旭的承诺丢之脑后了。在答应窦旭的那个时刻,我并不知道自己会与邓训有重逢的一日,也并不知道面对邓训自己的定力会如此不足。
“悦妹,我若是回不来,你就去找他。”脑海里突然浮想起窦旭出征前说的话,我心里竟是一阵害怕:我若是跟了邓训,窦旭会不会就回不来了?!
如果只是听从内心的感受,我恨不能抓了邓训的手,立刻就逃到天涯海角去。可想着尚在西北苦战的窦旭,我竟没法答应他的相约。就算,就算自己要收回当日的那个承诺,我也应该等到窦旭回来,把事情给他解释清楚……
“悦儿,跟我走,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这番话,是如此的熟悉。看着咫尺间这双热切期盼的目光,我不由得皱眉:这厮是故意的么?
我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朱颜那句“爱是成全,不是抉择”来。我当年约他私奔时,我还不明白这一点。时至今日,我又怎么忍心逼他与亲人分离呢?
“我不能与你一起私奔。”
邓训的眸光一暗:“悦儿,……”
“我不能因为要和你在一起,就逼你离开父母亲人。”我望着一脸疑惑的邓训道:“你等我,我会想办法从宫中脱身……”
“你,真的想好了?”邓训深黑的眼眸中,宛如突然点燃了一簇火炬。
我望着他,认真的点点头。
“悦儿!”邓训突然抬臂将我拥进怀中,他将下颏抵在我的头顶,闷声道:“谢谢你。”
这厮,却是为何要谢谢我?
一墙之内,阴丽华带着小缺哥哥正在认亲,若是突然有人出来……我正想推开他,他却深吸一口气,主动放开了我:“走吧,哥哥第一次回家,我不能失了礼仪。”
与邓训一道走进邓禹的卧室,室内邓夫人正掩面痛哭,阴丽华则在一旁劝慰:“如今既是找回来了,嫂夫人应该高兴才是,若是伤了身子,岂不让小缺难过?”
邓夫人闻言,一边用丝绢擦眼泪,一边笑道:“臣妾就是高兴才这样……”
屋里的众人便松了一口气,随即响起一阵笑声。
邓夫人尴尬抬眼间,瞥见了邓训,便朝他招手道:“训儿,快过来见见你四哥。”
邓训看了我一眼,迈步朝邓夫人走去。邓夫人给邓训介绍了小缺哥哥后,邓训便单膝跪地,容色郑重的行了兄弟之礼:“六弟邓训见过四哥。”
小缺哥哥见了邓训,有些愣怔,好一阵反应过来,忙俯身将他扶起。
室内主座上的阴丽华便笑道:“说起来,这十三兄弟中,就老四和老六长得最像。若不是这般相似,哀家还不会作这番联想……”
邓震便带着诸位兄弟又齐齐给阴丽华磕头谢恩。
“月华,你安排一下,选个吉日,尽快把小缺归宗认祖的事儿办了……”床榻之上,传来邓禹的声音。
邓夫人忙上前道:“老爷放心养病,为妻自会办妥此事。”
邓震、邓训等兄弟几个也都纷纷表示会协助邓夫人办好此事。
因为一只碧玉陶壶,圆满了邓家兄弟,大家都觉得这是人间奇遇。说起这只陶壶的来历,阴丽华便笑着道:“说来,你们也得谢谢哀家这位侄女,若不是她将这壶儿送给哀家,又怎会扯出今日这桩美满之事?”
邓家众人的目光便都汇聚到了我的身上。
邓夫人上下打量我一番,含笑赞道:“娘娘,阴家果然出美人,这般俊俏的小姐,臣妾看了都不舍转眼……”
阴丽华但笑不语。
以邓震为代表的邓家兄弟便都纷纷向我躬身致谢。轮到老八邓拓,他突然认出我来,便凑上前来,低声道:“原来牵线之人竟是嫂子?!看来真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儿啊……”
我抬眉狠狠瞪了他一眼,他忙忙一本正经道:“小八替父亲母亲谢谢阴小姐惠恩!”
我抬眉朝邓训望去,却见他眉目含笑,一番得意。
这一刻,我竟有些羡慕邓训,身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兄弟姐妹围绕父母膝下,手足亲情,和谐美满。
坐了一阵,阴丽华仔细过问了邓禹的病情,又关照他要好好养病后,便摆驾回宫。大哥邓震带着一帮兄弟恭送阴丽华出府。
小缺哥哥突然寻到亲人,自然是要急着回陶坊给罗师傅禀报,便与我们一同离开邓府。
“四哥请留步!”走到门楼之外,邓训突然叫住了小缺哥哥。
小缺哥哥诧异的转回头来,便见邓训上前躬身揖礼道:“六弟谢谢四哥往日对悦儿的关照!”
小缺哥哥面露诧异,侧首看着我,又看看邓训,终究抿唇点了点头。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一二五章 琴遇如初
三日后,便是邓夫人选定的吉日。邓府大摆筵席,为小缺哥哥举行认祖归宗仪式。
阴丽华去邓府归来后,身体便有些不舒服。太医开了疗养药方后,嘱她要在宫里静养。所以仪式这一日,她便只是让锦荣带了礼盒前往邓府祝贺。
锦荣从邓府回来时,阴丽华正在午休。我被一帮宫女缠着教她们用竹圈取了蛛网扑蝴蝶。我小时用这方法扑蝶屡试屡爽,只是这偌大的皇宫,竟难得找到一个蛛网,宫女们便都有些失望。见锦荣回来,我便得了解脱一般道:“走,听锦荣说说今日的见闻去。”
锦荣本就是个话多的人,接过我递给她的茶水喝了两口,便有模有样的讲述起来。说那邓家的仪式办得煞是风光,小缺哥哥在仪式上被太傅邓禹赐名邓缺,排行第四,正式录入了邓家族谱。在仪式进行中途,皇上突然亲临祝贺,引得邓氏族人无不惊喜感叹。
“邓氏一门宠荣已极,太傅病后,皇上就多次上门探病,这次去道个喜,不至于会让众人这般惊喜感叹吧?”宫女景明不解道。
锦荣瞥了景明一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太傅病重后,原本在朝中颇受皇上信赖的邓郎中被削了官职,大家都认为邓氏一族的风光到头了……”
“会不会是皇上也听到了这样的话,为了稳定人心,所以才出面去辟谣?”
“景明如今也长脑子了?”锦荣笑罢,又道:“皇上听闻邓缺公子擅长制陶,还是因为一只碧玉陶壶寻得了亲人,在交口称赞的同时,当庭宣布封邓缺公子为正六品工部制陶主事,负责监制官窑御品。”
正六品的工部制陶主事?
我听得一愣。刘庄夺了邓训的六品官职,转而又给小缺哥哥赐下六品官职。难道真是如景明所说。他这是要安抚邓家的人心?
景明惊讶道:“那位邓公子不是口不能言么,他怎么履行官职?”
“邓缺公子虽然口不能言,但聪慧敏捷,精通制陶,由他监制官窑御品,再合适不过了啊。日后你们谁若是失手打了娘娘的陶壶,就再也不怕受处罚了,直接求他帮忙。”
听到这里,我便颇觉欣慰。小缺哥哥跟着罗师傅,虽然失语。却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勤奋,学会了制陶,学会了书写。他如今任了陶官,罗师傅也一定倍感欣慰。
景明笑道:“邓公子长得那么好看,锦荣姐姐你这一说,只怕大家没事儿都要故意弄碎几只陶壶了……”
宫女们便都捂嘴吃吃笑起来。
锦荣却一脸正经道:“你们可别胡思乱想,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今儿皇上不但为邓缺公子封了官。还当庭替他赐了婚,可谓是双喜临门……”
“赐婚?是谁家的小姐?”那日打了碧玉陶壶的银霜,竟是第一个问出口来。
锦荣道:“是老太傅桓荣桓大人家一位名叫如初的小姐。”
“桓如初?”景明诧异道:“莫非是去年选秀入宫的那位如初小姐?我在掖庭曾经见过她,品貌端妍,容止淑静,是那一批世家小姐中数一数二的美人啊。”
“我也见过。真真是个美人,马贵人对她也是赞叹不已。皇上怎么舍得将她赐给邓公子?”
锦荣笑道:“这便是皇恩浩荡啊。说明皇上他对邓家依然是尊崇如昔的。”
又是封官,又是赐婚。没想到刘庄对小缺哥哥竟会这般恩宠。听闻那位如初小姐尚在宫中,我便很想去看看她长什么样子。
说罢了邓家的见闻,锦荣看见宫女们手里都拿着个竹圈子,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银霜便道:“阴小姐教我们扑蝴蝶呢。”
“呵呵,这光秃秃的竹圈子。也能扑到蝴蝶?”锦荣笑了起来。
景明叹气道:“这上面还要附上一张蛛网才行。可惜我们在这院子里找了好半天,就是没找到一张蛛网。洒扫房的嬷嬷们还真是勤快……”
“娘娘喜好洁净,嬷嬷们敢不勤快?!”锦荣笑过,又道:“要蛛网,只怕秋萍苑里才有吧?”
秋萍苑我是知道的,是宫中被皇上处罚的嫔妃居住的地方。听这名字便觉得冷清凄惶。刘庄登基后,专宠马敏,加之他的后宫本来嫔妃稀少,那处宫苑也就没人居住,一直空着。
听锦荣这么一说,景明便极力撺掇宫女们去秋萍苑找蛛网。宫女们一听,纷纷拿着竹圈子往宫苑外走。
“大家都走了,一会儿娘娘醒来没人侍候,还不得挨板子?!”锦荣阻止道。
景明反应过来,忙忙道:“这样吧,我和阴小姐去秋萍苑找蛛网,你们还是安心留在这里侍候娘娘。若是贪玩误了正事,大家都不好过。”
宫女们便都将手里的竹圈子交给我们,恹恹的跟着锦荣回了宫苑。
我和景明出了太后寝宫,沿着西侧的甬道,一路往北去往秋萍苑。
正是午间,宫苑四周一片静寂,一路上连半个人影都没碰到,我们便到了秋萍苑。
推开那道朱漆剥脱的的宫门,便感觉到一阵凉意。明明是春日时光,整个南宫都丽日和风、花团锦簇的,这秋萍苑里却如此阴郁沉闷。
抬眼环顾四周,我便发现了原因。这处宫苑没人居住,苑中花木也没人打理,爬过围墙的牵牛花,越过房顶的常青木,突入甬道的苦竹丛,还有长得张牙舞爪的行道树,夺去了大片的日光,将院子投照出一股森绿的阴沉气息来。
“怎么冷飕飕的?”景明紧了紧衣襟道。
我安慰道:“这些茂密的植物抢夺了日光,你自然觉得冷了。快些吧,找了蛛网我们就出去了。”
沿着爬满藤蔓的游廊往里走,我们很快便在廊柱之间发现不少蛛网。我敏捷攀上梁柱,待景明将竹圈子递给我,我便小心翼翼的将蛛网裹上圈子。正反卷裹,待竹圈子上密集重叠的蛛网象是银白的丝帛一般。一个扑蝶的网子便做好了。
我将裹好蛛网的圈子递给景明,景明又递来一个竹圈子,一脸崇拜道:“阴小姐,你好厉害……”
却正在这时,苑内传出了一阵“叮叮咚咚”的琴音,犹如清露入水,在幽寂的庭院中溅出一圈圈静谧的波纹,清透悦耳。
景明却顿时脸色煞白:“怎么,怎么有声音?”
“不过是有人在抚琴罢了。”我跳下梁柱,便循着琴音往苑中深处走去:“走。我们去看看,是谁弹得这么好听。”
景明却急道:“阴小姐,我们回去了吧。我听年老的嬷嬷们说。这院子里闹鬼……”
我抬头望了望被翠叶遮蔽了一半的天空,笑道:“此刻正值午时,阳气旺盛,什么鬼敢这个时候出来?”
景明连连摇头:“我不去,我不想看。我在外面等你。”
说罢,她果然便抱着竹圈子往宫苑外跑去了。
没想到她这么胆小。我摇了摇头,独自沿游廊往宫苑里面走去。穿过游廊,越过花树,那琴音便越发清澈明净。转过一道爬满藤萝的树篱,在一片翠荷丛生的池塘外。我便看见了一个坐在花荫下,垂首抚琴的女子。
繁茂的紫藤花在她头顶盛放,伴着琴音滚落。那些开到极致的紫色花朵便一朵一朵飘落下来,落在她的肩头,落在她面前的琴弦上,她却浑然不觉,依然专注弹拨。
这幕场景。如诗如画,看得我竟不敢大口呼吸。
我静静立在树篱边。直到她一曲终了,才忍不住鼓掌赞道:“姐姐的琴弹得真好,宛如清露滴水,落花触弦,好生静美。”
闻言,她却是被惊了一跳,仓惶抬头,直到看清我的模样,她才皱眉问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挥了挥手里的竹圈子:“我来这里找蛛网。”
“找蛛网?”她一边小心摘去琴弦上的落花一边诧异问道。
“嗯,扑蝴蝶用的。”
她拾花的手顿了一下,抬眉又看了我一眼:“来这里找蛛网,你不怕鬼么?”
我心下一寒,转首四望,难道这院子里真的有鬼?!
再回头时,却见她眉梢蕴笑,我当即明白自己是被她戏弄了。我便恼道:“姐姐,你就不怕我是个鬼么?”
她闻言一怔,随即便笑道:“鬼丫头还差不多。”
她笑起来时,宛如盛开的莲花,淡雅温婉,十分好看。让我不由得看得有些痴了。
待清理完琴弦上的落花,她便抱琴起身,往苑门方向走去。
我急急追问道:“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萍水相逢,问我名字做什么?”她头也不回的答道。
“知道名字,我以后才能找你玩啊。”
“我很快就要出宫了,你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