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门骄[金推]-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清池也不等下人们卸门槛,直接下了马车道:“罢了,这事儿跟她没关系。奶娘,安排人请几位去喝两杯热茶,你随我去见大伯他们。”
此时此刻,姚清池实在没有心情再去理会继母关键时刻还要耍的一点小心机,她要做的事情,还多的是。
刘栓家的恨恨看了地上跪着左一个耳光又一个耳光扇在自己脸上的婆子一眼,转身点了个小丫鬟让她带着虎锥他们去喝茶吃点心,自己跟着姚清池去找了姚大老爷他们。
姚大老爷和姚二老爷此时正在屋里急得团团转。
听见姚清池回来了,两兄弟松了一口气,迎上来先问了一通姚清池的安危,得知姚清池是被李廷恩的人护送回来,两人这才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不过得知李廷恩只叫了四个人过来姚家护卫,姚二老爷心中就有些不舒坦,“这个节骨眼上,给咱们四个人能顶什么大用!我看这小子是根本没将咱们姚家放在心上。”
“你闭嘴!”姚大老爷这会儿没心情跟这个糊涂的弟弟讲道理,瞪了他一眼,看姚二老爷兀自坐到了边上生闷气,就问姚清池,“你从外头回来,说一说,如今外头到底如何了?”
姚清池看了看姚二老爷,见厅里并没有姚大太太和姚二太太他们,心里就有了底,知道姚大老爷只怕也是注意的,就低声道:“大伯,外面的消息,怕是威国公谋逆了。我回来的路上,看见李大人带着人是往宫中赶的,我让身边的丫鬟远远的望了一望,李大人身上拿的,怕是皇上赐的宝剑。”
短短几句话,包含的消息不能不让人震惊,姚大老爷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一把扯掉了几根胡须尚不觉得痛,只是颤着嗓子先问,“威国公果真反了?”
姚清池沉了脸色,“街上有人是这么叫的。”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姚大老爷一时之间也慌了神。
这段时日京里天天有人在弹劾威国公府,当然也有人在帮忙威国公府说好话。不过帮着威国公府的人早已不如以前一样多了。
谁都不是傻子,皇上身子不好,如今更是显了病态,再吃补药,再让太医隐瞒,各家各户不会没有一点自己的门路窥探出蛛丝马迹,再说皇上天天是要上朝,面色红润能喝药补,那浑身的精气神,是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藏不住的。
陈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已经夭折,陈贵妃犯了重罪,人已经疯疯癫癫,这个时候还站在威国公府一头,大多数人家不过是不想看着一个同为太祖时期就立起来的勋贵就这样倒下去,不愿意品尝那股兔死狐悲的滋味罢了。
然而皇上命不久矣,早前又被太后耽误了,想要再有皇子十分艰难,将来继位的多半就是宋容华所出的皇长子。
这个时候,帮着威国公府说几句话可以,可真要站在威国公一边,就是和宋容华过不去,将来皇长子继承了皇位,慢慢长大了,那可真叫人受不了。
这些道理,是人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所以人人都以为,威国公府颓势已现,否则威国公不会虚弱的将最后一步棋都拿了出来,动了宁安城和关西道的主意。
然而裴炎卿和邹得意毕竟不是威国公养的狗,再如何亲近,谋逆这种大事,他们是不会轻易搅合进去的,说的直接些,在各处都有藩王作乱的时候,朝廷会着意安抚裴炎卿和邹得意这些武将,轻易不会动他们,正是他们呼风唤雨的时候。而跟着威国公谋逆,一旦事败,就是抄家灭族,侥幸成功,威国公又能如何给他们更大的权柄?
算来算去,大多数朝臣虽说天天上书弹劾威国公府有不臣之心,告诫要小心谨慎宁安城与关西道的兵变,可谁心里也不会真的以为他们就是要反,至少没想过这么快!
姚家早就远离朝廷中心,上上下下都是守孝的人,按照姚太师的遗言,他们男丁还该回乡下守孝去,可谁都不愿意轻易离开京城这个地方,走的容易,回来可就艰难了。姚家上上下下都是在苦撑,姚大老爷整日听了点朝上的事也会在心中盘算一二,若是他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是上书还是不上书。威国公府的事情,他当然也在心中琢磨过,可从没想到,一场叛变,竟然来的如此快速。
姚大老爷心中此时是真的六神无主。
姚清池看着姚大老爷的模样,就知道是真的靠不上他了,只能无奈的蹙了眉,吩咐刘栓家的去把在院中休养的姚凤晟请出来。
李廷恩快马到达宫门前的金水河时,杜玉楼与付华麟二人正带着左右卫军在皇宫外城墙上驻守布阵。
看到李廷恩亮出的天子所赐宝剑,付华麟想了一想,大声吩咐身边的统领,“让他进来。”
“都督。”那统领看了一眼边上沉默的杜玉楼,见付华麟神色坚决,派人将李廷恩放了进来。
李廷恩一进来,先问,“宫中如何?”
付华麟走到一边,看李廷恩过来才沉着脸低声道:“永宁宫大火,太后下落不明,皇上旧疾复发,此时正由太医诊治。”
李廷恩鬓角胀的发痛。他用力按了一下,追问道:“你可曾见过诚侯入宫?”
付华麟诧异极了,没想到李廷恩此时还会提起杜如归,“诚侯用兵如神,最善以少胜多,可他双腿已断,多年不曾接触用兵之事,只怕……”
“诚侯的腿没有断。”李廷恩看着付华麟,眼神有些深邃。
“你说什么!”付华麟神色大变,他从李廷恩这句话里听出来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侯爷的腿是真断还是假断。
他看了眼远处依旧在看着皇宫地图和身边的统领商量的杜玉楼,“此事如诚侯有关!”
李廷恩苦笑一声,叹道:“只怕这天下,都做了诚侯的马前卒。”
付华麟几乎要控制不住心中的熊熊怒火,“他想做什么!”
“他……”
李廷恩尚未来得及开口,皇宫内城方向突然传来继而连三如雷鸣般的巨响。两人同时回头一望,只能看见的,就是素日巍峨如在云端的皇宫,此时一片接着一片,就像是薄薄的冰块一样,在熊熊大火之中,骤然倒塌!
☆、第128章 一更
元庆十四年的五月里头,西北黔州地界上已经连着将近两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地里头干的全是一道道豁开的口子;活像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向人们在要水喝。
冯家庄的冯大牛浑身汗津津的;渴的嗓子里都冒了眼,感觉背上的肉都要给烧糊了;脚底下却依然半点都不敢放松;依旧拼命的踩着脚底下的水车板子;咕噜噜的把一桶又一桶的水从早前深挖好的水渠里给抽出来。看着清凉凉的水一点一点的顺着水沟流到庄稼地里,边上守着的汉子们眼睛里都冒了绿光。
半个时辰后;冯大牛实在是撑不住了,让开位置;叫堂兄弟冯二宝上来接着踩水车,他自己坐到边上用肩头上的帕子抹了一把汗,看着天上亮的刺人眼太阳直叹气,“这老天爷啥时候才开开眼啊,再这么下去,只怕多少人家都吃不上饭了。”
冯二宝才上去踩水车,一把子力气还有的是,听见冯大牛的抱怨,他还有空接两句话,闻言就道:“大哥,你这是操哪门子闲心,咱们自个儿有饭吃就不错了,你还管得着别人。好在咱们听李大将军的人,才入冬就开挖这水渠,把积雪存在里头,又连通了几口井和索江河,要不就该咱们吃不上饭了。”
“你懂啥!”冯大牛没好气的瞪了冯二宝一眼,小声骂道:“咱们这挨着就是下柳村,他们跟咱们从祖宗就开始做亲家,他们要是吃不上饭求到咱们头上,咱们是帮还是不帮,你能看着家里的亲戚卖儿卖女的没饭吃。”
“我能看着!”冯二宝脚下呼哧呼哧的踩着水车,梗着脖子一脸不服输的道:“当初李大将军可也叫了人,说要把咱们的水渠一道修过去,李大将军叫了兵营里的兵过来,只要各个村子再出些人,连银子都不要咱们的。是他们说咱们西北地面上虽说一年到头雨水少,可种的都是耐寒的庄稼,一个月有那么一二长雨就足了,再说还有条索江河,旱不着。还说朝廷给李大将军管辖的地界都到咱们冯家庄就停了,李大将军管不着他们下柳村的事儿。哦,这一句一句不是他们下柳村的人说的,看咱们冬天在那儿挖水渠打井存雪的,他们不还笑话咱们,说咱们一村的傻子?咋了,这时候缺水了就想起咱们,美的他们!”
听着冯二宝不停的数落,冯大牛没吭声,只是一个劲儿的叹气。
他比冯二宝长了十来岁,经的事情也多,有些事情,他不是按着你讲的道理来算的。平时纵然可以讲理,可对于庄稼人来说,地就是命。要是收不上粮食,人都要饿死了,这时候谁还会跟讲道理。
到时候规规矩矩的来借粮食还算是好的,可要是来偷你的水,事儿就大了。这些年来,西北地界上,年年都有不少村子为了争水死人,好在下柳村和冯家庄靠着一条索江河,往年倒也没犯愁过,所以两个村子能连着这么多年都一直和和气气的做亲家,可今年冯家庄跟着李大将军挖了水渠,存了水,李大将军又掏银子给冯家庄置办了水车,能把深井里和水渠里的水都方便的抽上来顺着河沟灌到地里,下柳村当初却坚决不肯。
一个村子有水,一个村子没水,这事情,不好办啊。
冯大牛正担忧着,那头他婆娘苗金花就大呼小叫的奔了过来,气都没喘匀就道:“大牛,不好了,下柳村的人来挖咱们的坝头,村长叫村子里的男人都赶紧过去!”
“啥,这是真来了!”冯大牛站起身来,肩膀上的帕子掉了都来不及捡就要跟着苗金花过去。
冯二宝也不踩水车了,呼的一下跳下来,抄起了边上的锄头,气哼哼道:“奶奶的下柳村的人,说来还真就来了,敢动咱们村子的水,老子弄死他们!”
“瞎说啥呢你!”冯大牛听他这么说,就骂了一句。
这回冯二宝没理会他,扛着锄头气呼呼的就跑在了前头。
当初冯家庄修水渠,另还挖了好几个大湖,那是将就以前冯家庄现有的一块水洼地弄起来的,将军府里给他们派了人丈量过,又叫了几个稀奇古怪的道士过来用各种他们看不懂的东西算了好几天,这才定下怎么把几块水洼地给连起来,怎么把水洼地的水用最少的银子给储存起来,又怎样才能在水渠里的水都不够用的时候把连起来的大湖的水送到水渠里好方便灌庄稼。
可以说,冯家庄的这一口大湖是冯家庄一旦遇到干旱后,能保证庄稼地和村里人用水的最后保证。那是冯家庄的命根子!冯家庄的村长和老族长自从天老爷不开眼以后,就昼夜派人在关水的湖坝口守着,就是害怕有人偷偷去把水给放了。
这会儿听说下柳村的人想要来破坏坝口放水,又被冯家庄的人给逮住,这时候冯家庄的人也顾不得跟下柳村祖祖辈辈都是姻亲,家里可能还有儿媳妇是下柳村的人,姑奶奶嫁到了下柳村这些东西了,纷纷扛着锄头,揣着镰刀,舞着烧火棍就往坝口赶。
冯大牛他们赶到的时候,坝口正在对峙。两边的人都虎视眈眈的,两个村子的青壮这时候也不管小时候是不是在一起玩活了尿的泥巴,还是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纷纷血红着眼,用一种仇恨的眼神看着对方,举着手里的武器,眼睛全是血红血红的。村里的女人们也纷纷拿菜刀的拿菜刀,拿棍子的拿棍子,冲对方你吐一口唾沫,我扔一块碎石头。
唯有下柳村的村长柳丰收和冯家庄的村长冯吉祥还能耐得住点性子好好说话,不过两人面色也不怎么好就是了。
“这是要出大事儿啊!”冯大牛跺了跺脚,看着人群里正带着弟弟妹妹和对面下柳村互相扔石头块的大儿子冯保国,气的脸色铁青,怒道:“保国,你给我回来!”
冯保国扭头一看是亲爹,不耐的神情就不见了,小跑着过来喊了一声爹。
冯大牛没心思教训他,看两个村的村长还在说话,暂时也没打起来,就从怀里摸了几个铜板出来给他,小声道:“赶紧的,你把咱家那马牵上请你三哥带你去一趟县里头找朱将军,就说是咱们村里跟下柳村要打起来,请朱将军赶紧带了人来。这几文银子就当是你三哥跑腿的。”
冯保国看着铜板眼睛都亮了,拍胸口道:“爹,你放心罢,咱以前在李大将军府上干活的时候,就央着长福哥教我骑马呢,回来了我在村子里头也骑,我比三哥骑的好着呢。”
“你小子,啥时候去找长福大爷教你骑马呢,你真是……”冯大牛指着这从小就不听话的儿子气的说不出话。
看自己说漏了嘴,冯保国也不敢贫了,一溜烟窜出去多远,一边大声道:“爹,你放心,我一准儿把信送到。”这就拿了信往家里跑。
这个时候冯大牛也没心思教训他了。这个大儿子虽说性子淘气些,可这个儿子有大福气,当年在田里头摔了一跤,村里县里的大夫看过都说没法子,这可是长子,自己两口不甘心,硬是借了二两银子,和婆娘一路轮换着背着他怕片刻不停的往的往黔州府城赶,赶到府城里才知道这孩子的病先不说有没人能医好,就是能医,府城里的几位有名的大夫,二两银子还不够给人家的诊费。自己和婆娘在府城嚎啕大哭,连要饭的都做过了,结果婆娘还被人打了一顿,自己被逼无奈,差点要带着一家人去死。
谁想这个大儿子饿得慌了,在路中间看到一个馒头过去捡,几匹大将军府开道的快马冲出来,自己眼睁睁看着儿子冲撞了贵人,满心以为一家人都要没命,说不定还要连累家里人的时候。名震整个西北连带挨着的西疆,杀的蛮人听见名字就跑,流匪们脑袋都堆成了山的李大将军居然亲自给这个大儿子诊了脉,请了大夫给大儿子温补,还给大儿子取了个正经的名字,听说自己一家人没路费,又把自己一家人弄到将军府去做了三个月的雇工,临走时还打发了二十两银子。
西北地多人少,不过地虽说便宜,可能耕种的地那也要三两银子一亩,正是凭着这二十两银子连带着三个月的工钱,自己才能回来置办了六亩地,一家老小不用再租地种,婆娘和自己又在将军府学了些本事,闲时婆娘就到处帮附近的人家做厨,人家都想要吃大将军府吃过的菜,别说是村子里的人家办喜事,就是镇上县里的,还有人请婆娘去过几回,回回都给打赏。至于自己,从将军府带回一匹半伤的马,学了两手拳术,时不时教两个人收点谢金,一家老小的日子慢慢过的滋润起来,两年给下头的三个弟弟办了亲事,眼看就该帮扶堂兄弟们了。
这两年没说到这个,家里老爷子都要说自己那大儿子的头伤的好,那是因祸得福,把全家人都带了起来,这大儿子是有大福气的人啊。
冯大牛自己在心里想了一连篇的话,冷不防就听到那头的村长喊了一声自己。
冯吉祥看见冯大牛,就像看见了救星,招手把他叫了过去,一叠声道:“大牛,你是见过世面的人,你来说说,他们这要放咱们的水,咱们村里告到县衙能关他们多久?”
怎的就说到告到县衙上去了。
冯大牛蹙了蹙眉,还没开口说话,下柳村的柳三多就咆哮了起来。
“冯吉祥,你个缺了大德的,你们冯家庄把索江河里头的水都给截了,就看着咱们下柳村地里干的全是道子,你这是不给咱们全村上下活路啊,咱们村子里多少人还叫你一声大舅呢!你还要去县衙告咱们,好,咱们就上县衙去,让县太爷判判,看看你们把水给独占了是啥道理,就是告到天王老子那儿,今儿咱们也要把这坝给推了,让咱们地里头也有点水气!”
“你个王八羔子,骂谁呢,柳三多,你说啥就是啥是不是,老子先弄死你!”一听柳三多开口骂冯吉祥,本就忍耐不住的冯家庄村民们就愤怒了,再听柳三多还要放水,冯家庄的村民们更是跳脚,手里的东西挥舞起来就要给柳三多几下。
下柳村的人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把武器拿起来,要和冯家庄拼个你死我活。
“做啥,做啥,这是做啥!”冯大牛蹙着眉,眼看情势一发不可收拾,不得不站到中间把两边各自几个最愤怒的后生都用力给推了回去。
自从冯大牛一家从大将军府回来之后,冯大牛在村中的威望就高的很,就算是在下柳村,有个亲戚临朋的遇到点困难过来找冯大牛,冯大牛也没有二话。以前下柳村有个嫁出去的闺女被欺负,婆家得力,下柳村的后生全去了都不行,还是冯大牛念着是那闺女的远房表叔,出去给扎了扎场子,这才给下柳村出了一口气。
此时看见冯大牛出来说话,不管是下柳村还是冯家庄,都乐意给他一个脸面,两边的后生都退了回去。
☆、第129章 二更
自从冯大牛一家从大将军府回来之后,冯大牛在村中的威望就高的很;就算是在下柳村;有个亲戚临朋的遇到点困难过来找冯大牛;冯大牛也没有二话。以前下柳村有个嫁出去的闺女被欺负;婆家得力,下柳村的后生全去了都不行;还是冯大牛念着是那闺女的远房表叔;出去给扎了扎场子;这才给下柳村出了一口气。
此时看见冯大牛出来说话,不管是下柳村还是冯家庄;都乐意给他一个脸面,两边的后生都退了回去。
冯吉祥看着冯大牛;喜出望外的叫他过去,愤愤道:“大牛你来的正好,你瞧瞧他们下柳村办的这事儿,赶紧的给六叔出个主意,把事情给解决了。”
柳丰收看到冯大牛过来,脸色有片刻的凝滞,不过还是没有退缩的道:“大牛,你是个明白人,你也知道,咱们乡下人就是靠着地里的收成讨两口饭吃,你们断了咱们的水源,那就是要了咱们下柳村上百口人的命啊!咱们下柳村和冯家庄祖祖辈辈都是交好的亲戚,你们就能眼睁睁看着咱们村里的娃活活饿死?”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柳丰收已经语带哽咽了。
“你这话咋说的,咱们啥时候断了你们的水源,那河不还在那儿?”
“对,这湖里的水是咱们冯家庄老少爷们起早贪黑,趁着农闲时候跟着李大将军的兵们一起挖了存起来的,跟你们有啥关系?”
“以前你们看咱们动手,还在边上瞧笑话,这会儿天干了,你们就来跟咱们讲亲戚情分。呸!这湖里的水就是咱们冯家庄最后的命根子,说破大天去,咱们也不能把水给你们。”
不等冯大牛接话,老少爷们一言一语群情激愤的就重新挥起了手里的东西,要跟下柳村的人拼命。
“嚷嚷啥!”冯大牛又喝了一声,看着柳丰收的脸色也有点难看了,“三表舅,这天老爷不开眼,咱们乡下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可这坝里存的水,那是咱们冯家庄老老少少花了三个多月的功夫才存起来的,你们村干了,咱们冯家庄地里也是一样的。你们要放了咱们坝子里的水去浇你们地里的庄稼,这绝对不成。以我说,你们还是想想法子,在村里打几个井出来,打深一些,做几个水车,学着咱们庄子把水沟通到地里,好歹还能抢一些收成出来。”
冯大牛说的是良心话,直接给水,那是绝对不成的。不说给不给得起,就是给得起,冯家庄不单和下柳村挨着,到时候别的地方也要来要水,冯家庄自己的庄稼地怎么办?
柳丰收脸就拉了下来,“大牛,你这可是仗着认识几个将军府的人,就不认亲戚了啊。”
“啥亲戚,啥亲戚,大哥你扯这么多做啥,横竖要咱们的水不行,谁要抢咱们的水,咱们就先要了他的命!”冯二宝挥舞着锄头大声道。
“冯二宝,你这狗东西,滚一边去,要不老子代你爹收拾你!”下柳村这边说话的却是冯二宝的亲舅舅柳群。
冯二宝平时跟几个舅舅家的关系还成,见着舅舅也挺敬重。然而这回是什么都顾不上了,他看柳群出来说话,瞥了下嘴道:“二舅,你别跟我扯这个,我爹在这头呢,这时候咱们谁也顾不上别的,你舅舅我三爷还是咱们冯家庄的人呢。总之一句话,要水没有!”
柳群气的浑身只打哆嗦。
冯二宝的亲娘柳茶花站在人群里,看着儿子和亲兄弟吵架,眼睛红了红,复又想到家里的几个儿子和孙儿孙女,照旧坚定的抓了手里的柴火棍和对面下柳村的人怒目对视,没有一丁点的退缩。
看到这个态势,下柳村的人就知道不好办了。
硬的硬的不行,下柳村壮年的男丁还没冯家庄的多,软的,冯家庄为了水,是也顾不上亲戚情分。要拿辈分来压,两个村子都差不多。
可要下柳村的人就这么看着地里一路干下去,那是万万不成的,庄稼地的粮食,那就是乡下人的命根子。再说了,地里收不起庄稼,一家人只得忍饥挨饿,要不就得出去逃荒,可听人说,半个多大燕都是这样的情景,又要逃到哪儿去。逃出去让子子孙孙成为流匪还是被别人买去做下人?
看着对面平日交好此时却一个个眼睛中放射出防备痛恨的凶光的冯家庄人,再看看自己身后不肯退缩的村民,柳丰收的心中一片茫然。他此时真是后悔,为何当初府城将军府叫人来帮着修水渠挖井的时候,他为了省银子,也是不肯搀和到将军府和知府衙门那点子事情里头,就缩着脖子不肯吱声,如今就算想再投靠上去,只怕也是迟了。
柳丰收心中五味杂陈,本身又上了年岁,站在日头底下久了,眼前就有点发黑,差点一头栽倒地上。
冯吉祥和柳丰收是多年的老交情,看他两边的头发都白了一半,心里也有点不忍,可要松口给水,那是绝对不成的,只能带着冯家庄的村民和下柳村的人对峙。
两个村子的人隔着一道自觉画下的线谁也不肯退一步的一直挺到了黄昏的时候,中间有两个下柳村的壮实汉子挨不住,试图爬到坝口上去把堤坝给砸了,转眼就被冯家庄的人打到了湖里,差点没爬起来。
眼看太太阳就要下山,一阵马蹄轰鸣声忽然由远及近。地面震动不休,让人感觉犹如站在一面巨鼓上,心口起起伏伏跟着这整齐如雷的声音在一起跳动。
两个村子的村民脸上都是一阵苍白,循着声音的方向望了过去。不过片刻,声音就来到近前,一列约有百人,全数身着布衣,胸前镶有软皮甲,胳膊肘,膝盖骨等要害处都贴有厚实的牛皮,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来到众人跟前,勒马停下。为首之人,与身后之人装扮不同,只穿了一身简单绸衣常服,皮肤也较身后的兵士们更为稍白,五官清俊,透出一股与武人不同的清傲之气,只是眼神锋锐如刀,又十足十的像足了久经沙场的将士。
“爹。”冯保国从马上一跃而下,奔到了冯大牛边上,一脸喜悦的道:“爹,李大将军来了。”
“李大将军!”冯大牛是见过李廷恩,自然认得清来人,他本是遵着当初长福的嘱咐村中一有械斗等就赶紧去报将军府,他想找的也是李廷恩帐下的朱瑞刚,谁知李廷恩竟会亲自来了,他见了李廷恩,来不及考虑就跪了下去,“草民见过大将军。”
“起来罢。”李廷恩扫了他一眼,淡淡道:“出了什么事。”
下柳村和冯家庄的人先前还争斗的厉害,此时见了李廷恩,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唯有冯大牛还敢上前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是为了水源?”李廷恩沉吟片刻,望向柳丰收,“你就是下柳村的村长?”
柳丰收心跳如鼓。
当初大将军府提出要帮他们修建水渠,可他读过几年书,在县城里也有几个朋友,听说了这几年西面这一块儿的事儿。
这位李大将军过来的时候,听说是得罪了皇上,可因以前立过功,太后又刚去,皇上没得法子,只好将这位中了探花,本该留在京里高升的探花郎贬到西北来做四品的昭威将军。大伙儿都说进士打仗,怕是十年都不成,这位昭威将军手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迟迟早早不是被西北这块地面上原先的几个将军统领给分吃了,就是败在那些蛮子手上尸骨无存。谁想这位李大将军就像是天下的武曲星下凡了一样,四年里头除开最早那会儿吃了壮真部落几回亏,后头就回回胜仗,手上用来打仗的那些东西也叫人大开眼界,啥神火飞鸦,流星炮,简直听都没听说过,打得西北这些蛮子闻风丧胆,朝廷屡屡封赏,手底下的兵越打越多,地盘越打越大,去年活捉了壮真部落的左禅王和活佛,朝廷下了旨意,晋封为一品神威征虏大将军,把西疆蛮子的地方和西北一大片都划给了这位大将军治下。
只是军营里管的是军户,府城县城是要知府衙门和县衙管的。然而这位大将军手底下将士的军饷高,每月都能定时足足的发下来,阵亡了还每个月有专人给家中的老幼发抚恤银子。西北穷,西疆更穷,为了吃一口饱饭,原先的百姓也顾不得军户就要世世代代都去当兵了,居然有无数的平民百姓自动自发入了军户,过上了好日子。如今西边这一块儿上,竟有半数以上的百姓自发成了军户。大将军府管的地方也就一再增多。知府衙门和知州衙门以及下头的县衙都大为不满,然而又不敢去找这位李大将军的不是,只能私下压着各村的百姓,不让他们去做军户,就是去了的,也要对剩下那些沾亲带故的百姓暗地里使绊子。
正是因为自己念过几年书,略懂一些其中的道道,又唯恐面前这位李大将军将来像戏文上唱的那样被朝廷给收拾了,跟着从军的人日子要难过,自己这才再三拦阻了村里想要改作军户的村民们,也不许他们搀和进大将军府实行的劳什子新政里面。
早知真有大旱,连日子都不过下去了,自己又何苦拦着,谁还管会不会有衙门里的人来使绊子?
柳丰收此时心中追悔莫及,尤其是看到李廷恩如此年轻,更是满嘴里的苦滋味,他战战兢兢跪在地上道:“回大将军的话,小人正是柳丰收。”
李廷恩嗯了一声,面色始终是淡淡的,“你为何要带人来抢冯家庄的水?”
柳丰收身子一颤,伏在地上哽咽道:“大将军,实在是……”
“朱瑞刚!”李廷恩不等他哭诉,就扬声喊了一句。
朱瑞刚赶紧从后面策马过来,下马跪在了跟前回话,“大将军。”
朱瑞成对李廷恩绝不敢有半分的不恭敬。他在朱家不过就是个分支的庶子,四年前李廷恩要到西北来,是朱瑞成挑中了他,他拼了一把,正好也会点功夫,懂点兵法,这才跟了李廷恩过来。他是亲眼看着李廷恩如何从一头雾水到熟悉兵法韬略,夜夜挑灯,日日不眠。从最早手上的三千兵马,被各方兵马排斥陷害,不得不亲自领军浴血杀敌,几次差点葬身与尸山血海中,到如今明面上的手握十万重兵,实则二十万都不止,能稳坐后面,任凭京中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