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门骄[金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廷恩一一谢过,屋里一时又没人说话了。李廷恩装作没看见姚家人脸上的官司,眼观鼻鼻观心的垂首看着腰上的玉佩。
    姚大太太心里着急,她实在是憋不住,原本想让姚二老爷先去试试深浅,谁知姚二老爷不知怎么的竟然不吭声了,她只得自己亲自上阵,咳了两声后笑着问:“廷恩今儿来是要瞧瞧咱们?”
    “是想给几位长辈问个安。”李廷恩脸上带着很恭敬的笑意,随即话锋一转,“也是有事想要跟您商量商量。”
    说起来事情看着很复杂,实则不过就是卡在面前这位姚大太太身上罢了。
    李廷恩心里很清楚,不管菩萨一样的姚二太太心里是不是别有想法,单凭姚二太太的名声,和酿酒方子出自姚清词生母的嫁妆,姚二太太就不会在这件事上插手过多。他如今诸事缠身,也懒得跟姚大太太绕弯子。他不打算成全姚大太太贪欲,正好姚大老爷也在,他就打算一瓢试试姚家这水的深浅。
    姚大太太笑容滞了下,“什么事儿,你说来听听,大伯母要能办的都给办了。”
    李廷恩没理会姚大太太隐晦的示好,直接道:“是酿酒的事情的。我听说,大伯母坚持要在这笔买卖上占五成的分子?”
    觉得李廷恩这话就像是她贪钱不自量力一样,姚大太太笑容就僵了,没有了之前的好脸色,“廷恩,咱们虽说往后就是亲戚。不过大伯母听过一句话,买卖是买卖,人情是人情。”
    她这样说,李廷恩没回避,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大伯母说的是,亲兄弟,尚且明算账。”
    此言一出,不仅是姚大太太被噎住了,就是姚大老爷脸上都不好看了。姚二老爷更是气得指着李廷恩鼻子大骂,“你这个,你这个,你还懂不懂规矩。”
    李廷恩哑然的看着姚二老爷,“您觉得这话不对?”不等姚二老爷再说,他便愧疚的扭头看着姚大太太,忏悔道:“大伯母别见怪,我是一时口快。”
    姚大太太能说什么?
    难道要她承认她说的买卖是买卖,人情是人情那句话是在客气,是在将李廷恩。她就是认为李廷恩该看在往后的亲戚情分上让着姚家,不该去争利?
    她干干的笑了两声,直起身看着李廷恩温和的笑,“廷恩啊,你这样说,大伯母就跟你说句大实话。大伯母也去外头打听过,这按照规矩,酿酒方子一般能作价三成的分子,咱们姚家最近手里是不太活泛,不过挤一挤,几千两银子还是能抽得出来。大伯母的意思,咱们出酿酒方子,再出五千两银子,就占五成的分子。我也问过你那姐夫,这酿酒作坊整个算下来,有个两万两就差不多了,不会叫别人吃亏。”
    发现李廷恩神色尚好,姚大老爷在边上也没说话,姚大太太赶紧再接再厉,“也不是大伯母非要多挣些银子。大伯母也是为清词着想。这五成分子里,大伯母是想匀出一份来,往后这一份的银子,就给清词办嫁妆。清词与你定了亲,家里上上下下都欢喜,公中那点银子,大伯母是觉得寒酸了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听见姚大太太一口一个嫁妆,姚二太太情不自禁就想到元氏留下来的三个库房的嫁妆,她咬了咬唇,目光落在李廷恩清俊的脸上,眼底就溢出几丝恨色。
    李廷恩沉默片刻,正色道:“大伯母,您可知道这酒酿出来会卖到哪儿?”
    姚大太太愣住了。
    她怎么知道卖到那儿。这姚家出了本钱,出了酿酒方子,剩余的事儿不该是别人去操心?姚家是书香人家,又不是做买卖的。
    李廷恩看姚家上下都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就笑道:“姚姑娘这酒方子酿出来的酒是烈酒。在大燕只怕没多少人能喝的进口。”见姚家人如预料之中那样露出失望的神色,他话锋一转,“这酒另有妙用,是打算送去给军营中的人清洗伤口,防止伤口溃烂之用。”
    “你说什么?”别人还没明白李廷恩话中的含义,姚大老爷音调已经陡然拔高了,他放在案几上的手拼命发抖,“你说这酒送到军营里给士兵清洗伤口能防止伤口溃烂?”
    好在姚家看起来还有一个聪明些的人,就是可惜姚清词了,空有心智,偏偏是个晚辈。
    李廷恩心中惋惜,脸上笑的温和,“是。只是这酒酿出来不能直接用,还需用晚辈想的法子蒸过。因而晚辈才能在其中占一成份子。”
    “还要用你的法子蒸过。”姚大老爷捋了捋胡须,盯着李廷恩问,“你占一成,剩下的都给了谁?”
    李廷恩没有隐瞒,“沐恩伯府占两成的分子,果毅侯府占两成,还有平国公府占了一成,少府寺占了两成,最后的一成,分成三份给了昌侯府,全侯府,睿侯府。”
    姚大太太对着李廷恩的分子在心里凑了凑,反复算了几遍,终于忍不住惊道:“你只打算给咱们一成的份子?”
    “一成!”姚二老爷将话都落在参与这门生意的勋贵门第上了,听到一个个都是京中权势最盛的勋贵,姚二老爷都被震住了,完全忘了份子这回事情。此时听到姚大太太的声音,这才回过神,自己也算了算,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可是咱们清词的方子!”
    “是。”李廷恩温和有礼的道:“是以万师兄已应允了我,姚姑娘那半成份子,他会单独给算出来,往后每月就差人交到姚姑娘手上。”
    “交给清词。”这一次,连姚二太太都忍不住了。她没想到姚家这一成还要扣半成出来给姚清词,不是给姚大太太。
    李廷恩眉眼不动的,眼神幽深嘴角却始终含着不变的笑意,“原本是打算交给姚兄,只是姚兄说他不善理这些俗物,让直接交给姚姑娘。姚姑娘也说了,她出嫁之时,自然会将姚兄这一份给留出来。”
    姚二太太对上李廷恩笑如春风的脸,却觉得掉进了一个冰窟窿,她的心直往下沉。甚至她还没来得及欢喜这原本不被她看在眼里的酿酒一事所能带来的和京中数个勋贵结交的机会,李廷恩这一棒就狠狠的敲在了她头上,不仅如此,接着还兜头来了一盆凉水,一点不给她喘息的机会。
    姚大太太急得不得了,她是不知道这酒酿出来到底能做什么大用。可她会看姚大老爷的脸色,会听李廷恩数出来的那些勋贵。
    既然姚大老爷这么看重,京中的勋贵们都乐意参合这门生意,这门生意就一定是能挣大银子的。最要紧的,是少府寺都要占份子!
    可姚家出方子却只能占一成,一成还要直接分办成到姚清词手里,将来就是姚清词与姚凤晟这兄妹两给分了,自己连过过手都不行,这怎么能行!
    姚大太太顾不得许多,拉了脸就要说话,谁知姚大老爷目中凶光大盛的看了她一眼,眼中的警告之意犹如实质,登时把从来没见过姚大老爷这幅模样的姚大太太给吓得打了个寒颤。
    “你说的这些,可都定下了?”
    明白姚大老爷这话的意思,李廷恩就道:“事情是万师兄与付大人出面经手的。少府寺那边,宫中的太皇太妃也帮忙说了几句话,只是万师兄私下亦打点了一番。”说着李廷恩就看装作不经意的看了看姚大太太的方向。
    姚大老爷察觉到李廷恩的举动,登时老脸一红。
    他如何会不明白的意思。
    按照姚大太太先前的算法,两万两银子弄个酿酒的作坊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两万两倒是能买地起个作坊,把匠人也给买下,把酿酒的粮食也置备齐了。可弄个酿酒作坊的本钱哪里光能这么算?别的不说,光是打点少府寺,就要不少本钱。你能让太皇太妃与安原县主出面弄个酒牌,少府寺照样能决断什么时候把酒牌给你。再有,你找地方起作坊,你得买地,买地要办地契,你要请匠人,要有熟悉门路的人给你找信得过的,有真本事的,还有收粮,要收到好粮食酿好酒,要与粮行的人打交道。桩桩件件,哪一头都不是你用身份压服就行的。阎王好见,小鬼向来难缠。
    最要紧的,酒酿出来要送到军中,不是空口白牙就能送进去的,没有军中的人出头帮忙说话,就算是王母娘娘的仙露,人家也能给你说成是废水。
    这样一算,想疏通所有的关卡,别说是两万两,就算是二十万两都不一定能打住。
    说起来,姚家如今的情形,以这酒的价值,若非李廷恩在中间转圜,单凭一张酒方子,只怕别人是连一成都不想给姚家的。酒方子已经被送出去给李廷恩看过了,他又不是记不住。有利字再前头,那些人是不会顾忌什么太师的脸面威名。能如此做,还是李廷恩有良心。
    至于要单独给姚清词与姚凤晟半成,而且还不乐意过姚大太太的手,姚大老爷本来是有些不悦,此时想想,也觉得能明白。谁叫姚家上下先弄出的事儿立不住脚。
    一想到此事成了对姚家的作用,姚大老爷就再也不考虑能挣多少银子了。此时银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姚家重新找到一个立足的根基。
    他不顾姚大太太几人难看的脸色,拍了板,“好,就照你的意思。到时候一起写了文书了,我让凤晟也去按个印。”
    “老爷!”
    “大哥!”
    姚大老爷目光跟刀子一样再姚大太太和姚二老爷脸上刮了刮,对他们的叫声置之不理,看着李廷恩道:“廷恩,你回去罢,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做主。往后姚家若还有人去找你要说法,你就差人报到这头来。”
    他此话一出,屋里顿时没人敢再呲牙。
    李廷恩见到姚二老爷脸上愤愤的神色,再看看姚大太太一脸不甘愿的样子,还有姚二太太木偶菩萨一样的神情,忍不住在心里轻轻摇了摇头。
    姚家,可惜了。
    想到姚太师历经三朝风云,最后不惜一死给儿孙求一线生路,他起身恭敬的冲姚大老爷行了礼,应下了姚大老爷的话。
    姚大老爷又要留李廷恩用饭,不过在李廷恩推辞后,看到家里人脸色的姚大老爷也没勉强,只是叹了口气,交待管家恭敬的把李廷恩送走。
    在门房的刘栓点头哈腰将李廷恩送走后,赶紧叫人去给后院的姚清词报消息。
    听说李廷恩是被管家送走的,姚清词一直捏着的心才慢慢松开了。
    看着姚清词倚在迎枕上歇神,刘栓家的一面给姚清词按着肩,一面埋怨道:“李公子也真是的,多就多给些罢,原本就是姑娘您拿出来的方子。这可倒好,弄得您还里外不是人的,大太太天天说些怪话,可叫端芷院那头如了意。”
    就是没有这事儿,大太太也不会公然站到端芷院对面。这对大太太又有什么好处?好在李廷恩有本事,看样子,他是将家里的人给压住了。
    姚清词有些疲倦的道:“就是给的再多,到我手上也不会多多少。”
    刘栓家的也知道姚清词说的是大实话,便叹了口气。她看着姚清词已经合上眼睡着了,连忙给她盖了被子,自己在边上拿了针线做。
    一个时辰后有小丫鬟溜进来。
    刘栓家的看了看还在睡着的姚清词,想到这些日子为了份子的事情姚清词一直没有放过心,就小声的斥责小丫鬟,“做什么,姑娘睡着呢。”
    “是敦子哥那边的消息。”小丫鬟有些委屈的嘟了嘴。
    在美人榻上歇息的姚清词本来就睡得浅,小丫鬟进来的是会她就醒了,只是闭着眼假寐,此时听见墩子哥三个字,她就睁开眼缓声道:“让她过来。”
    敦子是姚家管家的儿子。姚清词花了许多消息,才从院子里挑中了一个小丫鬟跟有些憨傻的敦子套上了交情。刘栓家的也知道耽误不得,就把小丫鬟带了过去。
    小丫鬟看着姚清词福了福身,“姑娘,敦子哥说李公子走了后,大太太和二老爷都在厅里喊了几句,大老爷还发了脾气。”她眼珠子转了转,笑嘻嘻道:“还有,敦子哥说李公子说了,给姚家的分子里要扣半成出来,叫人直接送到您手上,大老爷答应了。”
    刘栓家的顿时大喜过望。
    姚凤晟早前过来的时候就说有人找过他,要直接将份子给他,他不乐意,交代了人交到姚清词手上。可刘栓家的对姚家的情形也很清楚,她就觉得这事儿指望不大,只是心里存了几分念想。
    没想到事情居然真的给办成了。
    这时候刘栓家的对李廷恩不肯多给姚家些份子的怨恨都丢到了九霄云外,对着姚清词欢喜道:“姑娘,您可终于熬出头了!”
    姚清词能明白刘栓家的这话里的意思,不仅是在说她手里很快能有一笔可以支配的银子,更要紧的是在说她这桩亲事没有挑错人。
    事实上,哪怕性子一向清淡,听见李廷恩居然真的将份子给到了她手上,她心里也泛起了一阵说不清的暖意。
    这个李廷恩,是真的明白她的处境。
    她望着窗外随着天气转暖而开的肆意一片锦绣斑斓,些许茶褐色的瞳孔中流转出潋滟如春水的波光。
    也许,祖父临终前定的这一门亲事,是真的为自己着想过,并不仅仅是为了姚家。
    姚家有人喜有人愁,此时的李廷恩面对着对面的杜玉华只觉得无奈。
    一样的一身男装,一样的高头骏马,一样的女兵护卫,面对一样的李廷恩,杜玉华心里却有了别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哦,今晚没了吧,我得理一理大纲,然后抓紧这两天放一个人物表出来。明天多更点,因为明天没亲戚上门了,o(╯□╰)o

  ☆、第74章

杜玉华带着女兵离开后;长福忙问,“少爷,这郡主……”
    “她想知道诚侯的近况。”虽是这么回答长福;李廷恩却觉得杜玉华的举止有些古怪。他并不认为方才杜玉华说的都是实话。
    杜如归虽说闭门已久,也不肯见寿章长公主与杜玉华;可杜玉楼是能见到杜如归的。杜玉楼与杜玉华是兄妹,杜玉华为何要舍近求远来找自己?
    李廷恩回家之后;继续埋首于卷宗之中查找当年宋氏案情的蛛丝马迹。
    临近太后千秋宴的时候,屈从云从河南道赶到了京城,同时他还给李廷恩带来一个消息。
    “塔塔人退兵了;永王固守虢州,没有再往前攻城。民间传言;说永王府出了一件大事。永王世子宣世泽趁永王领兵在外;斩杀了永王府的焦侧妃。焦侧妃出身襄阳大族,其父焦雄原为襄阳卫所军统领,朝廷钦封的从三品归德将军。永王起兵后,焦雄便投靠了永王。只是焦侧妃被杀的事情不知真假。”屈从云看着李廷恩道:“廷恩,关于永王府的事情,朝廷可有消息?”
    自永王作乱之后,朝廷对消息的流通监管极严。太后依旧还在摄政,既然她笃定永王与塔塔人翻不了江山,又不打算在她寿宴之前解决此事。朝堂之上,哪怕是再悍不畏死的大臣,也不会过多提起这件事。
    也许,在朝臣们眼中,让永王这样闹一闹也好,闹得天翻地覆,最好永王依旧不是对手,太后背负骂名,就可以安安分分的退居后宫了,总比让昭帝落得一个逼迫亲母的罪名好。
    谁都不将永王放在眼里,就连石定生,都认为永王翻不起大浪。只是李廷恩始终记得,蚂蚁尚可撼树,小瞧永王,让半壁江山置于战火之中成全昭帝与太后的博弈,在李廷恩看来,大燕必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在兵部,能探的永王谋逆之事的一鳞半爪。不过如今临近太后千秋寿宴,朝臣们不会有人再提此事。”李廷恩见屈从云有些憋闷,就道:“姐夫放心。永王既然已决定固守虢州的,连原本到手的陕州都放弃了,就说明他手中的兵力已有不足之处。塔塔人一退兵,凭永王的兵马,守住眼下近三道的疆域已然困难之极,河南府,尚算安全。”
    说是这么说。可只要屈从云一想到劈天盖地的流匪袭来时屈家的处境,屈从云就觉得浑身发寒。若不是李廷恩在三泉县将数万流匪诛杀,引得其余各县的零散流匪闻风而逃,河南府如今的处境,谁又能说的清楚。
    屈从云喝了一口茶,稳了稳心神才道:“我来的时候,去过一趟黑石山,你要查苗巫的事情,我外祖他们必能帮得上忙。”
    闻言李廷恩会心的笑了笑。
    他能明白屈从云的意思。就算黑石山上的马匪做事总是留一线,挑买卖也很讲究,朝廷三四十年都没有对黑石山动手的意思。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谁也无法保证黑石山何时就会被朝廷派去的大军清剿的鸡犬不留。也许以前黑石山上的人也动过心思。然而一身都染黑了,再想做良民,可不是那么容易。黑石山不缺银子缺官场的人脉。屈从云如今在屈家已接手所有的生意,与黑石山的关系以前是助力,此时却成为要命的毒。
    不管是为黑石山,还是为自己,屈从云与黑石山,只怕都想将黑漆漆的身子洗一洗了。
    李廷恩思索片刻后松了口,“大姐夫,你该知道,苗巫一事,不是谁想查就能查的。”
    “我知道。”屈从云很放松的靠在座椅上,“你以前对这事避之不及,此时却能叫我入京帮忙,我就猜到了,想必是京里有人要叫你查这事儿。这人的来头,必然很大。”
    “是皇上。”李廷恩一点没有隐瞒的意思,他看着屈从云神色变了一下,就勾唇道:“皇上叫我查一桩旧案,这案子关系到了苗巫。只是皇上如今尚不知此案与苗巫有关。”
    屈从云就明白李廷恩话里的意思了。
    这是在叫他做一个选择,确定一下是不是真要在这事上插手进来。
    一想到如今的朱家,屈从云发狠道:“廷恩,你放心就是。”
    李廷恩就笑了,撇开此事问了家里的事情。
    屈家在上次的事情上损失惨重,被石定生狠狠收拾了一顿,屈从云自然弄明白了李廷恩的分量。屈家重整旗鼓后,上上下下对李家的人都恭敬的不得了。尤其是屈从云,李廷恩中了探花的消息传到河南府,屈从云不仅将家安在了河南府李家的边上,还与朱瑞成几个出银子请戏班子唱了几天的堂会。李家出了什么事,屈从云走动的很勤快。
    此时李廷恩打听家里的事情,屈从云拣要紧的说了,忽然想到一件事,“四婶的娘家上河南府小住了一段时日,听向兄说,曾家有名哥儿,年岁与珏宁差不多,被四婶留下来住了几日。”
    李廷恩眸色顿时沉了沉,“曾家人?”
    李廷恩对李珏宁的疼爱,屈从云从李翠翠口中听过许多次。此时见到一提有人动李珏宁的心思李廷恩脸色就变了,屈从云便心里有数,赶紧补救道:“没住两日,四婶就另外着人在外头寻了院子安置娘家人。”
    曾氏最大的长处就是判断形势。否则李廷恩不会挑来挑去让曾氏在名义上掌管家业,又让崔嬷嬷把着要紧的地方。
    屈从云看李廷恩不提这件事,他就心知肚明也不再说。
    第二天,朱瑞成请少府寺的人吃酒,特意将屈从云带了过去。
    少府寺卿安德贵年过五十,胡子一大把,生的干干瘦瘦,却依旧最好美人,只可惜他娶的是王家女。虽说是王家的远亲,他也没胆子在京城里胡天胡地的闹腾。这一回朱瑞成在他的暗示下将酒宴办在一个租来的僻静院子里,请了京城名妓陪酒,安德贵兴致就高了。原本有些爱理不理的态度变成了热切的推杯换盏。
    酒席间,安德贵喝醉了还透露出一个消息,“*郡主回了京,咱们这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啊。”安德贵打了个酒嗝,“这郡主,天天吃撑了没事干,就喜欢盯着咱们这些男人。咱们抱个女人,她就说是要宠妾灭妻,啧啧,活该嫁不出去喔。弄得太后娘娘现在亲戚里头给她挑个人都没人肯应。”
    安德贵伸手挑了挑边上美人的下巴,看着女人娇媚温顺的垂了头,他凑上去亲了一口道:“你们瞧瞧,这才是女人。我家那婆娘,跟一头猪还沉。还想让老子儿子去娶郡主,呸,老子这辈子受气就够了,家产也给儿子攒的足足的了,还用的着我儿子去受这个鸟气!”他说着提着酒壶双眼迷蒙的看着朱瑞成与屈从云,偏头想了想忽然笑呵呵道:“朱公子,屈公子,你们是李大人的姐夫,要不你们回去给李大人说说,让他做做好事儿,把*郡主给娶了。”
    朱瑞成进京的早,隐隐约约听到点关于这事的风声,屈从云却是才进京的人,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两人对了个眼神,朱瑞成就冲屈从云摇了摇头,又看着醉醺醺搂着美人亲的安德贵。
    屈从云会意,就上去给安德贵斟了一杯酒,打探道:“安大人,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那内弟,可已经定了亲了。”
    一听这个,安德贵似乎还真有点兴致,他松开怀里的美人,仰头将屈从云倒的酒给喝了,笑道:“这有什么。不过就是定了亲,有太后娘娘在,就是成了亲还能休妻,你们回去叫李大人退了这门亲事,将来啊娶了郡主,别说拔擢做个兵部郎中了,就是做兵部尚书,那都是轻轻巧巧的事儿。”
    朱瑞成垂下眼帘又给安德贵倒酒,笑道:“咱们那内弟定的,可是姚太师的嫡孙女。”
    “姚太师都死了,他孙女还能比郡主金贵?”安德贵嘴里喷着酒气摆了摆手,大咧咧道:“放心,这事儿只要李大人松口,一准儿能成。你们是不知道,王大人在家里可说过,太后早就有意给*郡主赐婚。*郡主不是一回京就先去见了李大人,太后娘娘心里指定欢喜呢。依我看,这事儿能成,能成。”安德贵说着说着也不愿意再扯这事儿耽搁时间,抱了美人进了间屋子快活去了。
    留下朱瑞成与屈从云在屋里,两人脸上都有些不好看。朱瑞成将陪酒的女人都叫出去,这才低声道:“这事儿只怕要早些让廷恩知道。”
    没办法,朱瑞成实在有些怕了。要是别人盯上了李廷恩,朱瑞成一点不担心。可他入京多久,就听了多久寿章长公主与*郡主这对母女的威风事情。尤其是当年寿章长公主将宋玉梳贬妻为妾的事情,叫朱瑞成简直大开眼界。
    屈从云还有点不明白,他就道:“不过是几句酒后胡言罢了,那*郡主……”
    朱瑞成冲他摇头,将听来的事情都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给他听。一听完,屈从云也吓住了,忙道:“这事儿咱们不知道就罢了。既听了,不管是真是假,真要先给廷恩说一说,总不能娶个……”他很艰难的试图委婉一些,终究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说辞,最后道:“无论如何,让廷恩自己拿主意罢。”
    两人散了酒席后,不顾夜深,坚持将事情告诉了李廷恩。
    李廷恩听到这个消息并不以为意。原先他还真是怕太后抢先一步下旨赐婚,如今么,就是没有姚清词在前面顶着。昭帝既然让他翻查宋氏一案,又如何会让太后插手他的婚事?
    只不过是有心人见到昨日杜玉华拦住自己后就起了别样心思罢了。
    他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此事后,就让朱瑞成与屈从云坐下,说起了一件事。
    “我手头有个案子,还要有劳两位姐夫帮忙。”
    李廷恩话说的很客气,但朱瑞成与屈从云没有一个将他说的话当真。朱瑞成知道李廷恩在兵部做郎中,此时又听到李廷恩突然提起案子,有些意外,只是仍旧都笑着李廷恩尽管说就是。唯有屈从云,心里有些底,就端了盅茶故作镇静的露出副轻松的笑脸。
    似乎是察觉到屈从云的紧张,李廷恩交待两人的事情出于意料的简单。
    等两人走后,李廷恩望着屈从云的背影弯起了唇。他从不轻易信任一个人,能不能在宋氏这件事上放心屈从云,就看屈从云是不是能办好这一件‘小事’了。
    ………………………………………………………………………………………………………………………………………………………………………………………………………
    永宁宫里王太后慈爱的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外孙女,目光在杜玉华身上转了一圈,发现杜玉华确实没有明显的消瘦后,王太后这才放了心,拉着杜玉华的手安慰道:“玉华啊,这次是没法子,委屈了你,你放心,外祖母一定给你出这一口气。”说罢,王太后冷笑道:“算计到哀家头上,哀家就让他们看看哀家到底老没老!”
    杜玉华却神色淡淡的抽回了手,“外祖母,这事儿是我错了,也没人算计我。”
    王太后就瞪着杜玉华,“外祖母跟你说过多少回,别跟你娘一样。要做事儿就干脆利落些,你既然把姚家得罪狠了,就别让姚家以后再能抓住你的把柄。姚广恩那群门生,天天在朝廷叫嚣,当哀家拿他们没法子,哼,哀家是不想在千秋宴前见了血!”
    看到王太后又露出那副熟悉的神色,杜玉华只觉得心里空洞洞的。
    谁算计了自己呢?自己怀疑的那个人是永远不会跟外祖母说的。也许外祖母会把一切的罪过都落在姚家头上。可自己已经断了姚凤清的手,还把姚广恩这样的三朝元老给气死了。自己就是躲在骊山,似乎都能看见有朝臣要以死相谏,血染金銮殿。
    而这会儿,最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告诫自己说要斩草除根!
    杜玉华情不自禁的低头看了看捏在手里的马鞭。断掉的马鞭,被宫廷巧手匠人重新用金丝编织在一起,她仿佛又看见那张脸,面无表情的说她如何逾制。
    这是第一个面对自己的鞭子还敢出言讽刺的男人。他似乎从来不笑,还是对着自己笑不出来?跟他定亲的人,是姚清词,姚家的女人。
    杜玉华闷了半天,就在王太后以为杜玉华是还在郁郁不快被送去骊山时,杜玉华终于开口了。
    “外祖母,姚广恩毕竟是三朝元老,他死了,我也借着您的千秋宴从骊山回来了,此事就此作罢。”
    “作罢!”王太后冷哼一声,恨铁不成钢的道:“哀家说过,你退一步,别人就要进三步。那些大臣,就因哀家是女人,你娘是女人,你是女人。就说哀家不该打理朝政,说你娘不该参与政事,说你不该带着女兵行军演练。哼,他们步步逼,哀家岂会步步退!说到底,若不是当初姚家不识抬举,你又怎会将姚凤清关起来!”
    见杜玉华神色黯然,王太后知道杜玉华又想到了伤心事,忙拍拍她的手道:“玉华,你放心,有外祖母在。”王太后顿了顿话,忽然笑起来,“哀家听说,你一回来,就先去见了李廷恩?”
    杜玉华心头跳了跳。见到王太后脸上戏谑的神色,急忙道:“外祖母,我是听说我爹见过李廷恩,这才。”
    一提到爹这个字,王太后脸上就有些阴沉,只是不想扫外孙女的兴,王太后将心里这股积攒了十几二十年的怒火都给压了下去,打趣道:“怎的说不出来了。你这孩子,外祖母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将来你要是有看中的人,尽管告诉外祖母,外祖母准准儿的会给你做主。”
    杜玉华脑子里一片乱麻。她并不认为自己就看上了李廷恩,比较起来,她只是觉得这个人十分特别罢了。她也记不起来为何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