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欢-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玥规规矩矩地朝父亲行礼,然后挨着母亲坐下。
  父亲长手伸过桌案,想要摸摸她的头。
  秦玥下意识地避开。
  事实上,她有些不太愿意与秦家的男性过分亲密,就连父亲也不行。
  父亲的手僵在半空,俊美的脸上一片怔愣。
  江氏搂着女儿打趣丈夫:“瞧瞧,玥姐儿这是埋怨你呢,平日里关心她少了。”
  秦三爷只有苦笑,颓然收回了手,“夫人,你可冤枉为夫了,为夫可是最疼这个女儿的。”说着便又朝女儿招了招手,“玥儿,来,快到爹这儿来!”
  秦玥小小的身子偎在母亲身边,如黑矅石般的眸子眨了眨,噘着嘴,有些无奈地撒着娇,“爹,您下巴上的胡渣刺得我脸疼!”
  秦三爷听得一阵大笑,刚才的郁闷一扫而光。
  江氏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旁的丫环婆子也抿着嘴偷笑。
  整个文馨院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而此时的苦寒院里,苏氏正和女儿抱头痛哭。
  刚刚得知,苏氏的父亲病故,苏氏求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还在气头上,又为着三房的缘故,不准她回家奔丧。
  苏氏少不得又把账算在三房的头上。
  秦媛更是恨秦玥恨得要死。
  托了上次落水的“鸿福”,她重生归来。前一世被这个五妹妹害得不浅,不但没有嫁得如意郎君,还被毁了容,最后落了个半身残废的下场。
  她曾暗地里发过誓,这一世一定要让她身败名裂,生不如死!
  眼下所有的苦,所有的痛,所有的灾难,总有一天,都要让她加倍地还回来!
  秦媛狠狠咬着下唇,眸子里的恨意滔天。
  一连串的打击,让苏氏花容惨淡,再没了往日养处尊优练就的沉稳和优雅。
  秦媛小声安慰苏氏。
  姨娘没本事,她一切都得靠自己。
  苏氏抬起泪眼婆娑的脸,怔怔望着女儿坚强犹带恨意的面容,心里第一次有了悔恨之意。如果不是她贪恋荣华富贵,使计诱了二爷上身,怎么会有今日的屈辱和难堪?
  她,曾经也是小家碧玉的出身哪!
  苏氏心里悲苦难言,气急之下,竟又晕了过去。
  秦媛忙喊了婆子进来,将头上唯一一根簪子取下,不容分说塞到她手里,又急道:“我姨娘晕倒了,劳烦嬷嬷跑一趟,快去禀报一声!”说着便朝婆子跪了下来。
  婆子吓坏了,忙扶了她起来。
  这婆子只是苦寒院里的粗使婆子。苏氏母女再不济,也是她半个主子,可不敢受她这一跪,又想着上头将人交到她这里,可不能真的出了事……
  婆子拿眼瞟了瞟手里的金簪子,终是咬咬牙,安慰了秦媛几句,就匆匆出了院门,往老太太的静宜院去了。
  刚好段氏和宋氏都在,正陪着老太太抹骨牌,旁边一溜的丫鬟婆子侍候着。
  老太太赢了不少银钱,心情正好,便也开了恩,让段氏叫人请了郎中过去。
  不多时,段氏派去的人过来回话,说苏氏怀有身孕了。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
  宋氏的神情尤其难看。
  如今二爷膝下只有秦锦一个儿子,宋氏倒是想生,但是她自从生璐姐儿的时候伤了身子,以后便再也没有怀过孩子。没两年苏氏进了门,老太太满心以为会再添个金孙,可惜事不遂人愿,生下来的还是女孩儿。
  也因此当二爷被苏氏哄着求了老太太,要把媛姐儿给苏氏亲自养着的时候,她也答应了。左右是个闺女,翻不起大浪。
  宋氏也松了口气,庶女总比庶子好。没得这个庶女在跟前晃悠,心里也舒坦一些。等她到了年纪,随便指个人嫁出去了事。
  而今陡然听到苏氏怀了孕,哪里高兴得起来?
  段氏面沉无波。左右这是二房的家务事,她管不着,且看老太太的心思了。
  老太太当然是高兴的,府里好几年没添丁了。
  人老了,心思也软了。再说这苏氏,也不是什么大歼大恶之辈,犯的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要是再让她呆在那个地儿,恐怕对胎儿不好,嗯,还是让她搬回来住好了。
  老太太想着便发了话,让她搬回到清丽阁住了,又嘱咐宋氏好好照看。
  宋氏哪里敢忤逆老太太的意思,尽管心里不高兴,也只得应下,再也没了抹骨牌的心思,借口要去照应苏氏,提前走了。
  宋氏一走,老太太便又对段氏说道:“老大媳妇儿,你去陪老三媳妇儿说说话,江氏那性子,也恁地大了些。”
  段氏应了,行了礼退出静宜院,内心里却是腹诽不已,江氏性子大,还不是您老惯出来的。
  想当初江氏才嫁进来那会儿,也曾温顺安静了一阵子,在她这个大嫂面前伏低做小,就因为她生的儿子女儿,个个得了老太太的欢心,老太太便事事顺着三房,捧着三房,不知道的,还以为三爷才是府里的世子呢。
  反之她的丈夫,这么些年虽是顶着世子爷的头衔,却在仕途上一无所获,呆在五军都督府经历司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再也没能更进一步。
  段氏一路想着事,闷闷地回了明慧院。

  ☆、第九章 亲事

  秦瑜和秦琬过来请安,给母亲带了些自做的吃食。
  段氏的心情这才稍好一些。
  儿子女儿懂事,是她最大的安慰。
  段氏看着长女,瑜姐儿长得明眸皓齿,端庄大方,是当家大妇的首选。明年就要及笄了,亲事却还没有定下来。
  她对这个女儿极是疼爱,一心要为她挑一户满意的亲事。只可惜说亲的人家虽多,却没有一户是她和女儿都中意的,因此便也耽搁了下来。
  其实段氏心里想的还是将女儿嫁回自己的娘家,可惜娘家没有适龄的人选。
  “母亲,您说,三舅舅人中龙凤,那么好的男儿,怎么就至今未娶呢?”秦瑜忽然问着段氏。
  段氏一怔,不由低头看向自己的长女。
  秦瑜俏丽的小脸上,立即染上一团红晕。
  是啊,三叔家的宸哥儿,今年都二十有四了,却一直没有成亲。只怕当年的事,让他伤透了心罢。
  三叔膝下只有这么个独子,要是他不娶亲,三叔岂不是要绝后?
  段氏想着便叹息了一声,浑然没发觉女儿脸上的异样。
  此时琬姐儿的心思都在那盘珍珠糯米糕上,根本没有留意母亲和长姐的对话。
  秦瑜心里七上八下的厉害,生怕被母亲看出端侃。
  到底已经十四岁了,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只是这心事如此地惊世骇俗,可不能被别人知晓,就连母亲也不行。但又实在太想知道三舅舅的事情了,便不管不顾地问了出来。
  “唉,你三舅舅还在跟你三外祖呕气呢!”
  “呕气?呕什么气?三外祖那么好脾气的人,怎么可能跟三舅舅置气?”
  秦瑜还是第一次听母亲说起这个,神情间很是惊讶。
  段氏这才注意到瑜姐儿的异样,不由沉下脸来,“这是你三外祖家的事,可不能到处乱说!”
  秦瑜神色紧了紧,回道:“母亲放心吧,女儿省得。”
  段氏将两个女儿打发走了之后,才换了衣裳去往文馨院。
  江氏早听说了苦寒院里的事,也晓得老太太会饶了她们母女,免不了在三爷面前抱怨,三爷便劝着她得饶人处且饶人。
  秦玥也笑嘻嘻地劝道:“母亲切莫担心,四姐姐虽然打着照顾苏姨娘的名义,住进了清丽阁。可她到底失了祖母的心,只怕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顺畅。再说了,女儿又不是纸糊的,哪能次次都被她算计了去!”
  江氏听了女儿的话,虽是意难平,却也无奈何。
  听到外面婆子说段氏过来了,便也晓得是为这事来的。
  三爷拉着女儿去了园子,江氏略整了整衣襟,迎了出来。
  妯娌俩亲亲热热的挽着手走进西厢阁,江氏忙又吩咐丫鬟奉上茶水点心,笑意盈盈地道:“正想去大嫂那里串串门子,没曾想大嫂就过来了。”
  段氏坐到罗汉床上,端了茶盅抿了一口,才抬头笑着附道:“看来咱姐妹俩是想到一块儿去了。今儿个左右无事,就想来三弟妹这里唠唠嗑。噫,怎么不见玥姐儿?”
  “她跟三爷去园子里玩了。这丫头,野着哪!”说起女儿,江氏满脸都是明媚的笑容。
  段氏也笑道:“玥儿这孩子,打小就讨人喜欢。只可惜媛姐儿,小小年纪不学好,做下那样的事。要是名声传出去了,以后大了说亲都难哪。”
  江氏冷哼一声,“呵,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女儿。媛姐儿之所以变成这样,苏姨娘也脱不了干系。这回算是走大运了,居然靠着肚里的那块肉逃过一劫!”
  “我知道弟妹心里不爽快,可老太太发了话,我就是有心要责罚她,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倒是二弟妹,心里只怕更苦。若是苏氏这胎生个女儿还好,要是生了儿子……”
  “就算她生了儿子,那也是庶出,难道还越得过锦哥儿去?”
  “可二弟平素就极疼这个苏氏,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以我说,二嫂这人也太实诚了。要以我的脾气,当初就不会同意让那女人进门。这么些年了,二嫂暗地里受的气还少吗?”
  江氏满肚子的火气,一心只想着她的玥姐儿,连二房的宋氏都怨怪上了。
  这话也只有江氏说得理直气壮,长房二房都有妾室。五房又是庶出,更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段氏听得心里并不舒服,大爷房里的周氏,可不止一次地给她添堵,还顺利地生了儿子。儿子虽然也尊她一声“母亲”,她也曾想方设法地离间过他们母子的感情,可到底血浓于水,素哥儿还是与他的生母亲近些。
  江氏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同意?孩子都快要生了,不同意又能咋样?难道还能让秦家的骨血流落在外不成?
  段氏微微蹙了蹙眉,语气也淡了下来,“不是所有人都像三弟妹这样有福气的。说起来,玥姐儿都六岁了,你们夫妻也该给她添个弟弟或妹妹了。”
  江氏脸色一红,不知该如何接话。
  段氏笑了笑,又抿了一口茶,才站起身来,“怎么说,老太太都是最疼玥姐儿的,苏氏母女的事,你也别太放在心上。既然三弟在家,我就不打扰你们夫妻了,改天再来叨扰。”
  段氏话里有话,江氏哪有不明白的,老太太特意让段氏走这一趟,便是不想让她再追究了。反正玥姐儿也没吃亏,姑且放她一马吧,想着便也跟着起身,送了段氏出文馨院。
  秦玥从园子里回来的时候,顺手采了一把海棠枝插瓶。
  三爷早被管事叫走了。
  江氏送了女儿回皓月阁,然后陪着她练字。
  秦玥一手簪花小楷,写得十分漂亮,喜得江氏眉开眼笑,直夸她有天赋。
  秦玥微笑,前世今生加起来,也足足练了二十多年,怎么可能写得不好?这还是她藏了拙的缘故,否则敢让天下第一名家拍案叫绝!
  当年的紫衣公子,可是六艺俱绝,才智惊人呢。
  她现在的身体虽然才六岁,不便展露过多的才华,但偶尔小露几手也是可以的,否则岂不负了“聪颖早慧”的名声?
  江氏陪着她练了一会儿,就被二太太宋氏派来的人请去了。
  江氏一走,秦玥也没了练字的心思,托腮坐在罗汉床上发呆。
  慧觉大师,他究竟知道多少?
  那位给她留下箱子和空白手稿的前辈,到底是谁?

  ☆、第十章 叫板

  没有谁知道,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潜藏了巨大的秘密。
  认真算起来,她历经了三个这样的幼年时期,然而每一次的经历都非常的不同,甚至于相处的年代都隔了十万八千里。
  秦玥最初的身份,是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家庭里的独身女儿。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受良好的教育,有高薪稳定的工作,交了非常优秀的男朋友。然而一切的美好,都在那场车祸中终结……
  醒来后,便成了大都朝贞元十九年的沈家大小姐沈瑾。凭着她不为人知的前世经历,运作了庞大的沈氏商团,让沈家一跃成了大都朝数一数二的商贾之家。面对昔日恋人,她义无反顾地助他登基为帝,却在将要共享荣华时,被一杯毒酒毒死……
  再次醒来,她成了刚从母体里分娩、嗷嗷待哺的婴儿……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际遇的。
  也不是所有人,面对不可思议之事还能坦然淡定的。
  她成了秦玥,秦玥就只能是她。
  这是她稍有意识时,就做出的决定。
  秦玥刚回了神,便看到一个小丫鬟从门外匆匆地进来。
  青樱忙迎了上去,两人小声说了几句,便打发小丫头走了。
  “什么事?”秦玥从罗汉床上站起,理了理额角的碎发,问道。
  青樱行了礼道:“说是苏家来了人,在老太太院里呢,要接了四小姐去楚州。老太太不肯,苏家的人正闹着呢。”
  秦玥“哦”了一声,有些意外。
  苏家勉强算得上是书香世家,祖上出过两任县令,一任知府,可是后辈们太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苏氏祖父这一辈,统共就出了两个秀才。一个是她祖父,一个是她四叔。而到了她父亲这一辈,就连个秀才也没有了。
  苏氏的父亲屡考不中,索性从了商,一心一意攒起家财来。
  前世的沈瑾,跟苏家在生意上也有来往。
  苏氏的父亲苏修和,并不是个简单的人,他虽然在考取功名的路上栽了跟头,但在生意场上却混得如鱼得水。
  如今的苏家,虽然满身的铜臭味儿,但却是响当当的楚州首富。
  大都朝重农轻商,商人的地位低下,但是有钱到了一定程度的富户,还是相当受重视的。想当年,炫王不是得了沈家的支持,又怎么能够顺利坐上龙椅?
  也就是秦国公府,敢让苏家的嫡女做妾,换作一般的人家,妥妥的正妻之位,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嫁呢。
  按理,妾氏的娘家,算不得秦府的正经亲戚,但是因为苏家祖上有人做过官,苏老爷子又很会做人,逢年过节总要往秦府送些薄礼,平素苏氏也算规矩,所以国公爷和老太太,都愿意给苏家脸面。
  如果不是出了这样的事,苏老爷子病故,苏氏定要是回娘家奔丧的。
  许是苏家得了信儿,特意派人来探端倪的。
  当日苏氏求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没有答应。而今苏氏怀了孕,身体又弱,就更不可能允她长途跋涉了。
  媛姐儿代母去外祖家奔丧,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苏家的人真有那么大的胆子,在老太太面前闹事?
  这究竟是苏家的意思?还是四小姐自己的主意?
  秦玥想着,便有些坐不住了,她倒要看看,这个四姐姐,到底要唱哪出戏?
  青樱陪着秦玥来到静宜院的时候,老太太还在生气。
  秦媛跪在老太太面前,低着头,一声不吭,那挺直的背影却昭示着她的坚决。
  苏家的人也跟着跪着。
  那人是苏氏的胞弟,苏卫。前世里沈瑾跟他的关系不错。
  秦玥忙向老太太行礼。
  老太太见了秦玥,心情稍好了些,便招手叫了她到跟前来,“玥姐儿,走,陪祖母去园子里转转,这儿闷得慌。”
  身边的刘嬷嬷忙扶了她起身。
  秦玥搀着她的右臂,就要往园子里去。
  秦媛顿时慌了,扯着老太太的衣袖不停地磕头道:“求祖母开恩哪,孙女儿就这么一个外祖父,姨娘不能去送殡,难道我代姨娘去送送外祖也不行吗?”
  老太太叹了口气,侧头看向秦玥。
  很快,秦媛的额头血渍一片。
  秦玥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虽然不明白她去苏家到底要做什么,但这主意铁定是她自己拿的。以苏卫的胆量,还不足以跟老太太叫板。
  只是,她又哪里来的胆子,敢跟老太太对着干?
  老太太怕是已经心软了,不然不会让那个小丫鬟到皓月阁传信儿。
  秦玥心思一转,脸上越发明媚的笑道:“四姐姐孝心可嘉,祖母何不成全了她?”
  “你不生气了?”老太太故作讶然地道。
  秦玥笑盈盈道:“我为什么要生气?祖母可别以为我的心眼就那么小。”
  “是是是,我的玥姐儿心胸宽大——”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拍着秦玥的手背道:“也是,让媛姐儿去楚州住一阵子也好。”
  老太太低头看了一眼秦媛,淡然道:“看在玥姐儿为你说话的份上,我姑且答应你,但你也得好自为之,在苏家好好听你外祖母的话,可千万不能惹事,知道吗?”
  秦媛连声地应着,又转头给秦玥道谢。
  任她伪装得再好,秦玥也看到了她眼底一闪而逝的恨意。
  她与以前真是大不同了。
  秦玥感慨着,转身扶了老太太往园子里去了。
  半路上遇到苏氏。
  苏氏急忙跪下来给老太太道谢,又说了秦玥不少好话。想必刚才静宜院里的事儿,她已经知道了。
  老太太嘱咐了她几句,便让她早些回清丽阁。
  这边戚氏领着三岁的小女儿在园子里放纸鸢,听到老太太的说话声急忙过来请安。
  戚氏是五爷的嫡妻,出身商贾,两人生有一子一女。春哥儿七岁,好姐儿三岁。
  老太太素不喜这个庶出的儿媳,平时也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没什么大事也懒得见她。
  这回在园子里遇上了,避不过,只得随意敷衍几句,就要带着玥姐儿走开。
  哪知三岁的好姐儿却晃着脑袋,非要拉着祖母陪她放纸鸢。
  戚氏面色一白。
  她是知道老太太极不待见自己的,偏偏好姐儿看不清势头,要是惹恼了老太太可怎么是好?
  谁知老太太心情好,破天荒地答应了,笑眯眯地牵着好姐儿,往旁边的草地上走去。

  ☆、第十一章 线索

  戚氏无奈,只得亦步亦趋地跟着。
  伺候的丫鬟婆子跟了一路。
  草地上很快响起祖孙俩欢快的笑声。
  秦玥陪着戚氏坐在边上的亭子里。
  戚氏仍有些拘谨,以她的出身,嫁进秦家做嫡妻,完全是麻雀变成了凤凰。虽然庶出的五房不受待见,但比起普通百姓家,那就是个金窝窝了。
  因此,戚氏很知足。平素就在家相夫教子,从不挑事,从不争斗,就连与妯娌间的走动也极少。
  长这么大,秦玥跟她也就见过几面而已,更谈不上交情。
  不过看着草地上翩翩奔跑的小小身影,她的心里忽地涌起一阵暖意。
  “五婶,你平日里应该多带六妹妹出来玩。在府里,也就六妹妹比我小了。”
  戚氏腼腆地笑笑,“五小姐若不嫌弃,我自是愿意的。”
  “都是自家姐妹,怎么会嫌弃?五婶应该多带六妹妹去给祖母请安。”秦玥说着纤手一指,“你看,六妹妹陪着祖母,玩得多开心哪!”
  戚氏顺着秦玥的目光看去,只见自己的女儿和老太太一人手里拿着一圈长线,跑得欢快,天上飘着两只一大一小的纸鸢,越飞越高。
  女儿清脆的声音传来,“祖母,您别跑得太快了,当心身体!”
  老太太跑得气喘吁吁,却还不想停下来的样子,叉着腰喘着气道:“好姐儿,你也小——心点儿——别摔着!”
  戚氏看着有些小小的激动。
  秦玥忙跑过去劝了老太太到亭子里歇息,又朝戚氏使了个眼色。
  戚氏便蹲下来帮老太太捏腿。
  老太太红光满面,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拍着秦玥的手道:“唉,久了没运动,老骨头生锈了!”
  秦玥忙道:“哪里?祖母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哪!”
  老太太年轻时,曾跟着国公爷去漠北的战场打过胡人,“铁娘子”的名头,至今仍让那些塞外人闻名丧胆。
  胡人中的前任首领耶睐就死在她的箭下。
  老太太似乎也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事,不免有些感慨。
  这时好姐儿也收了纸鸢,从丫鬟手里接过点心,端过来请老太太一起品尝,“这是母亲做的脆酥卷,祖母尝尝,可好吃了!”
  说着拿起一块,递到老太太嘴边。
  老太太张嘴咬了一口,有些晕浊的眸子忽地亮了起来。
  嗯,甜而不腻,又脆又酥,果然可口!
  老太太满意地看着戚氏,赞道:“好吃!真没看出来呢,老五媳妇还有这样的好手艺!”
  戚氏受宠若惊,忙慌乱地应道:“母亲要是喜欢,媳妇天天做给您吃!”
  “怎么能天天都吃?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吃腻的!”老太太呵呵笑着,语气随意,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
  戚氏脸红了红,不敢再说话了。
  几人歇了一阵,就送了老太太回静宜院。等老太太在罗汉床上睡得稳了,秦玥和戚氏才出了院门。
  戚氏站在院门前,斯斯艾艾地开了口,“今儿个,真是谢谢五小姐了。”
  好姐儿也拉着她的手道:“五姐姐,我明天再过来找你玩,好么?”
  秦玥笑着点点头,又跟戚氏说了会儿话,这才转身回皓月阁。
  刚坐下喝了口茶,江氏就过来了,问她四小姐去苏家的事。
  秦媛竟是一刻都等不得,早收拾了细软,跟着她小舅一起去苏家了。
  “玥儿,你怎么会帮她说话?她那样害你,你还帮她?真不知你心里怎么想的。”江氏忍不住埋怨她道。
  秦玥笑笑,过去搂了母亲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四姐姐的外祖去世了,她去奔丧是理所当然的事,总不能为着她以往做过的事,就不让她尽孝吧。再说了,她在祖母面前把头都磕破了,我要是再不说句话,祖母会怎么想?”
  “唉,我的玥儿就是心善!”江氏叹了口气,苦笑着摇摇头。她心里也明白是这么回事,但是一想到媛姐儿推自己女儿落水的事,心里就不舒坦。
  下晌,秦玥又被母亲逼着练了会儿字,借口困了才得已回到内室歇息。
  等江氏一走,她就从榻上下来,汲了鞋让吴嬷嬷去找秦奋过来。
  得知是五小姐找她,秦奋二话不说,就跟着吴嬷嬷来了皓月阁。
  秦玥让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退下,让吴嬷嬷守在门口。
  “今儿个派了谁去护送四姐姐?”秦玥低声问道。
  秦奋行了礼,也低声回道:“派了秦虎和秦义两个,还有四个小厮。”
  秦玥沉吟了一阵,道:“让秦义别忙着回来,留在那里多盯着点儿四姐姐。我总觉得,她要挑事。”
  秦奋应下了,又主动说起锦衣少年的事,“也真是奇了怪了,属下动用了凌烟山庄的势力,居然都没能查到他的身份。这小子,来历太蹊跷了!”
  秦奋跺着脚,满脸的不甘心。
  秦玥也吃惊不小。她丝毫不怀疑秦奋的能力,连凌烟山庄都查不到的人,可想而知,这人的身份有多神秘了。
  秦玥想了想,问道:“有什么线索没有?”
  秦奋忙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递过去。
  看起来,是很普通的锦囊,细细的普通锦缎,上面用红色丝线绣了一朵西蕃莲,线也是普通的丝线,大都朝任何一家杂货店都能够买到。
  锦囊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这算什么线索?
  秦玥有些泄气地摊了摊手。
  末了又有些不甘心,把锦囊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终于让她有了惊人的发现。
  前世在沈家,她的女红也学得不错,精通各种绣法。可是这朵西蕃莲,并不是她所熟悉的绣法。应该说,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会的绣法,倒有点像某个时代盛行的十字绣。
  对,就是十字绣!
  在那一世她虽然不会这项技能,但身边的闺蜜个个都会,近朱者墨,也跟着了解不少。
  他怎么会有这个?难道他就是给自己留下箱子和空白手稿的人?
  难道他也是——
  秦玥刹时脸色发白,心里咚咚咚跳得厉害,有些不敢再想下去。
  吴嬷嬷适时地咳嗽一声。
  秦玥这才缓过神来,轻咳了一声,挥手让秦奋退下。
  整个下晌,秦玥都闷闷地,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
  晚饭也没好好吃,早早地上床睡下了,却又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子里总想着那个来历蹊跷的锦衣少年和他的十字绣锦囊。

  ☆、第十二章 遇见

  翌日,秦玥早早地去给老太太请安。
  刚好江氏也在,她一眼就看到了女儿眼角的黑眼圈,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将她拉进怀里,轻轻地揉着女儿的眼角。
  秦玥当然不会说出锦衣少年的事,随意编了个理由搪塞。
  刚坐了没多大会儿,戚氏就带着好姐儿过来了,身后丫鬟捧着好些吃食,想来应该是戚氏亲自做了孝敬老太太的。
  戚氏牵着好姐儿规规矩矩地给老太太行礼。
  老太太笑着赏了好姐儿一串珊瑚手串。
  不多久,长房和二房的人也陆陆续续续地到了,竟连苏氏也在丫鬟的搀扶下来了静宜院。
  一时间,静宜院里热闹非常。
  大人们陪着老太太在暖阁里吃茶闲话。
  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翻绳。
  没了四小姐秦媛在中间搅和,几个堂姐妹相处得很愉快。
  尤其是三岁的好姐儿,还是第一次跟姐姐们一块儿玩,兴奋得不得了。
  秦玥陪着众姐妹们玩闹,却是留意到大堂姐秦瑜仿佛有些心不在焉,不时地拿眼瞟着暖阁里的动静。
  秦玥侧耳细听,暖阁里大伯母的话清清晰晰地传来,“过几日是我娘家三叔的寿辰,媳妇儿想带瑜姐儿和琬姐儿一起去住几天,府里的事,还望母亲帮忙管管!”
  老太太“哦”了一声,“段家老三,嗯,不觉得,他也快四十了。”
  段氏忙又接话道:“可不是嘛?三叔的身体一向不好,这些年多亏了三婶里里外外的操持,偏生宸弟又一直拖着不肯娶亲,府里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段氏在姐妹中排行老大,平素也都以长姐自居。娘家的事,没少帮忙。
  段家三房人丁单薄,三婶又没有媳妇帮衬,段氏在秦家主持中馈多年,打理这些事情自然得心应手。
  三房有她帮忙,事情就好办得多。
  老太太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让宋氏暂时管着府里这几天的中馈。
  旁边的瑜姐儿偷偷地笑了。
  阿宸,他真傻啊!不值得!
  秦玥心里闷闷的,想着那天在郊外看到他的情形,心里不期然地涌上浓浓的愧疚。
  他为她做了那么多事,可她什么也不能为他去做,她甚至连句安慰的话都不能说,因为她没有那个资格。
  秦玥再没了玩闹的心思,默默地走到海棠花下为往事默哀。
  妯娌几个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就陆陆续续地出了暖阁,在院子里招呼自己的孩子回房。
  秦玥收拾好心情,笑盈盈地走到江氏身边,陪着她回文馨院,一路上都在想着怎样才有机会去到段国公府。
  前世她负他良多,今生虽然不能偿还,但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