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华年昭昭-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好了,你们这些男人家别老抱着孩子在房外待着。”被永宁侯夫人李氏搀扶着的贺氏,笑骂道。“这刚出生的孩子不好多吹风,还不赶紧让安置好的乳母带下去。”

    乳母是贺氏亲自选了来的,听到了贺氏的话赶忙上前几步从沈怀景怀里接过已经开始哼唧着要哭的男婴,转身进了房子里去。

    “三太太顺利生产,侯府的下人这个月统统多发一个月的月钱。”按照贺氏事前的嘱托,李氏开始安排后续的事宜。“已经预备好的铜钱和稀粥,现在就可以着人搬出去了,让刘管事带着几个仆妇出去施粥派发铜钱。”

    和安郡主则陪着卫氏身边,让稳婆处理后续事宜。

    沈慧带着沈宁去看新出生的沈令晧,沈宁乖乖地趴在小床边上看着吃饱喝足睡得真香的沈令晧。

    她不由想到了前世的沈令晧,他刚刚被抱出来卫氏一直鼓着的那股劲就松懈了下来,卫氏只熬到第二日天亮就断了气,沈令晧也因在母体中折腾了太久而先天不足。

    再看看现在的沈令晧,倒比一般的婴孩儿要生得健壮些。

    “二姐姐,我有弟弟啦。”沈令钰和沈宁凑在一处,沈令钰今日新添了个弟弟还十分兴奋,还不忘和沈宁炫耀一下。

    “恩恩。”

    沈怀景在卫氏平安产子后,也亲自前往卫府向岳母卫夫人报了这个卫氏生产、母子均安的喜讯。

    卫夫人喜极而泣,当场含着眼泪就要收拾东西前去永宁侯府探望女儿,却被长媳陈氏拦了下来。

    “母亲,侯府这时候想必还正忙碌着,我们府上也要备上好礼再去看望菀娘才是。”陈氏扶着急吼吼就要走的卫夫人坐下来。“还有母亲新添了个小外孙,难道不需要挑份礼物送给他吗?”

    “是、是、是,我又新添了个小外孙呐。”卫夫人仍沉浸在喜悦当中。

    “姑爷不妨先回去侯府照看菀娘吧。”陈氏上前招呼沈怀景。“我们这边收拾好了,就会上门去探望菀娘。”

    沈怀景心中也放不下妻儿,匆匆告辞离开了。

    有丫环通知了卫表小姐这个消息,卫表小姐急忙起身赶到前厅。说实话,越到卫氏临盆的时间,卫表小姐心中就越是愧疚。自己最开始一时糊涂,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正带着那枚含着麝香的荷包接近表姐。虽然她及时收手,却不知道有没有对表姐的身体和肚里的婴孩造成影响。现在卫氏终于安然生产了,卫表小姐心中的一块巨石这才轰然落地。

    “姨母。”卫表小姐来到前厅,卫家众人都喜气洋洋的,卫表小姐一一见礼后,径直来到了卫夫人的身边。

    “乐清啊,你来啦。”卫夫人此时犹是喜不自禁,拉着卫表小姐的手念叨。“你表姐可算是平安生产了,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姨母。”卫表小姐听闻这个消息,也不禁笑了起来。“那可要恭喜姨母了。”

    “嗯嗯,乐清你来得正好。前厅这边的事情交给你大表嫂张罗,你扶着我回去。”卫夫人要起身,卫表小姐连忙扶她起来。“我要去私库里看看能给你表姐带些什么过去,再给我外孙挑个东西,钰哥儿也得有,不然他会以为外祖母不疼他了。”

    卫夫人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絮絮叨叨地说着,卫表小姐一一应和着。卫夫人的长子和次子如今都是抱了孙子的人了,卫夫人心疼女儿年纪小偏偏又离开京城十年,所以心里如今更偏疼些女儿和外孙子。还在长媳和次媳也都是明事理的人,倒也没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

    “乐清,你来替姨母看看这几枚长命锁怎么样?”早在卫氏回京时,卫夫人就命人现制了不少小孩子的东西出来。不过因为不知道卫氏生男还是生女,就男孩女孩的各备上了一份,光长命锁就准备了三四块不同式样的。

    “姨母,我觉得这块金镶玉刻鲤鱼纹的不错。”卫表小姐仔细得看了看,方才挑了一块递给了卫夫人看看。

    “嗯,乐清的眼光不错。”卫夫人看了看觉得瞧着也不错。“那就选这块了。”

    “还有些技巧玩具正好可以给钰哥儿玩耍。”卫表小姐又挑拣了一些东西。

    一个月后,永宁侯府为着五少爷沈令晧举办了满月宴。只邀请了几家关系较好的人家,和几家姻亲过来。

    方琳琅因为接近临盆的时间所以没有过来,她婆婆也留在家中照料她,贺家便只有不当值的贺毓带着家中的龙凤胎过来。龙凤胎被贺毓刚从马车下接下来,就一个接一个地冲进了永宁侯府的大门。

    贺毓失笑,知道这姐弟俩多半是去寻小表妹沈宁去了。

    花园里,几位小姐围着沈宁,对面站着的是来势汹汹的梁邵月。

    “哟,你被你爹放出来了?”沈宁嗤笑了一声。“听我娘说,上次你爹都动用家法,还让你罚跪祠堂啦。”

    “沈宁,你再说一句试试!”梁邵月见沈宁当着几位小姐的面说起了自己丢人的事情,眼睛立刻气得发了红,又往前走了一步。

    “怎么的,梁邵月,你忘记刚刚梁夫人交待的事儿了吗?”沈宁不甘示弱,也往前走了一步。“她不是让你来和我道歉的吗?”

    本来梁邵月因着带来恶犬撕咬如意上次的事情,挨了家法罚跪祠堂之后,梁大人直接关了她的禁闭。因着今日梁夫人收到永宁侯府满月宴的帖子,想着让梁邵月亲自过来道歉也好挽回女儿的一些名声,梁大人才特地嘱咐梁夫人带着梁邵月过来。

    梁夫人刚带着梁邵月进了前厅,沈宁就带着几个小姑娘跑来花园了。梁夫人赶紧推了梁邵月出来,让她一定要跟在沈宁身后,找到沈宁亲自道歉。

    “你!”梁邵月气结,指着沈宁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几位小姐倒你一嘴我一嘴地劝着,话里话外都是让梁邵月和沈宁道歉。

    “梁邵月,你要是不乐意道歉,我也不会强逼着你。”沈宁抬头,冷着脸道。“反正我可不敢招待你了,你还是回前厅去找梁夫人去吧。”

    梁邵月想着因为上一次她惹出来的事情闹得太大,连着一向疼爱自己的父母都生了好大的气。今日梁大人在上朝之前,还特意派人叫她到跟前去。嘱咐她若是不好好和沈宁道歉的话,从永宁侯府回来后就要继续禁闭,以后都莫要出门惹事了。

    这几个月梁邵月多大的脾气也给磨平了去些,加着梁夫人不厌其烦地教导,好歹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沈宁,对不起。”梁邵月再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后还是低了头。“上次是我做得不对,我爹娘已经惩罚过我,还请你原谅我吧。”

    “哦,那你再和如意道个歉呗。”沈宁招呼了一声,如意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连忙蹿了出来,走到了沈宁身边。“如意被你弄来的狗咬伤了,躺着了好几日呢。”

    “沈宁,你别得寸进尺,你居然让我跟条狗道歉!”梁邵月闻言又气炸了。

    “怎么了,这事情本就是你带着狗来咬了如意,又不是你咬了我。”沈宁貌似无可奈何地摊摊手。“所以当然是你向如意道歉啦。”

    “你。”梁邵月看着如意,如意看了一眼她,叫了一声。

    “道不道歉啊,再不说话我可要走了。”

    “如意。”梁邵月,咬着牙到底还是服了软。“对不起。”

    说完就抹着眼泪,转身哭着跑走了。

    “宁妹妹,你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一位姓王的小姐说道。“她可是哭着跑走了,她这样回去前厅,人家看到恐怕是要问起的。”

    “没事,她好面子,因着道歉被气哭了,出了这样子的事她巴不得藏起来,怎么还会往人前跑。”沈宁胸有成竹地说到。“不管她了,我带你们去看小宝宝,他长得可好看啦。”

    沈宁领着七八个小姐到了三房的院子。

    卫氏正抱着小儿子在房里哄呢,小儿子性情活泼,每日都要出门逛个几圈才愿意安生喝奶睡觉。偏生前几日出门时着了风咳嗽了起来,卫氏就不让小儿子出去了。所以这几日,小儿子脾气大得很,动辄就哭闹不休。

    “三伯母,我来了。”沈宁走到门口,就听见房间里响亮的哭嚎声。想着前世身体虚弱的沈令晧哭起来跟小猫崽子似的,这一世却中气十足哭得十分响亮。“弟弟怎么哭得这么伤心。”

    “宁儿来啦。”卫氏看着沈宁过来,露出一抹疲惫的笑容。“我可被这小坏蛋折腾坏了。”

    卫氏怀里的沈令晧这个时候却止住了哭声,好奇地看着房间里突然多出来的几个人,号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目光锁定在了站在门口处的如意身上。

    “呀呀。”沈令晧从裹被里伸出小手,朝着如意挥舞起来,嘴里也咿咿呀呀地喊着。

    “弟弟喜欢如意吗?”沈宁笑道。“三伯母,我可以让如意走近些,如意今早才洗过澡呢。”

    “行了,我知道的。如意爱干净呢,天天都要擦洗的。”卫氏见着小儿子终于停止了哭闹,笑道。“让如意过来吧。”

    沈宁得了卫氏的许可,冲如意招了招手,如意摇摇尾巴凑上前来。沈令晧看着如意走近,更是激动了些,小手挥得更厉害了些。

    如意小心翼翼地凑近,看着面前硕大的毛绒脑袋,沈令晧先是楞了一下,随即就很激动地朝如意伸出了小手。沈令晧摸到如意的毛发,猛地睁大了眼睛,圆滚滚的眼睛甚是可爱。旋即小手在如意的脑袋上摸个不停,嘴里还不停发出哦哦哦的声音。

    众人都被他这种反应逗乐了。

 第二十六章 许诺

    到了九月的时候,京中四处已有桂花的暗香浮动。近月来,都没什么降雨,日头也不再毒辣了,多了几分秋高气爽的感觉。之前因天气炎热出外避暑的永宁侯府女眷们,也启程回京了。连着被父母送去与安泰大长公主别院处给外祖父方彦博教导的沈令翰,也被接回京中准备过中秋了。

    因着今天是卫表小姐出嫁的日子,卫氏一早就准备带着沈令晧和沈令钰准备回娘家卫府观礼。沈慧因着和卫表小姐关系不错,便也准备和卫氏一道去卫府。临行前,又捎带上了一定要去的沈宁。

    车子里几人说说笑笑,围着卫氏怀里的沈令皓。现在的沈令皓生得格外的好,玉雪可爱活像个白胖团子,性情也是活泼机灵得很,上了车也不闹腾。他乖乖地倚靠在卫氏的怀里,偶尔因为马车的震动引起车帘子飘起来,能看到外面的景象时,他就会拿手拍拍卫氏,哦上几声,像是正同她说话一般。

    沈令钰也很喜欢这个弟弟,所以要是卫氏照顾沈令皓时,他就会主动给弟弟让开位置。今天是沈令皓出生之后第一次出门,卫氏自然要全心照料沈令皓。他就坐在沈慧和沈宁的中间,和两位姐姐说话。

    看到永宁侯府的马车远远的过来了,卫府的门人赶忙去通知了卫夫人。正在前厅张罗的卫夫人,知道是女儿带着两个外孙回来,忙放下手里的事情赶了过来。

    马车稳稳地停了下来,便见卫氏抱着沈令皓走了出来。

    “哎,莞娘。你可小心着些。”卫夫人连忙几步走上前来,伸手让卫氏将怀里的沈令皓给她。“小心摔着我皓哥儿,你先把孩子递给我,你再慢慢下车来。”

    沈令皓被送到卫夫人怀里,他也不认生,一见面看着卫夫人嘴里就咿咿呀呀个不停。卫夫人抱着他在怀里,只乐得合不拢嘴。

    “娘,你如今眼里是只能看见皓哥儿了吗?”卫氏慢慢下了车来,看着卫夫人抱着沈令皓开心的模样,不由掩唇笑道。

    “外祖母。”说话间,沈令钰也钻出车来,响亮地喊了卫夫人一声。“我来啦。”

    “哎,我的乖孙。”卫夫人听到了忙应道,赶紧指挥身边的丫环去抱沈令钰下车。“快去把我的外孙给我抱下来。”

    沈令钰被抱下来以后,沈慧才牵着沈宁走出来。

    “这侯府的两位小姑娘怎得也来了?”卫夫人笑问道。“快当心着点,扶两位小姐下来。”

    等着沈宁下了马车,沈慧牵着沈宁走到卫夫人跟前行礼。

    “卫夫人好。”沈慧带着沈宁给卫夫人见礼。“今日是乐清姐姐的好日子,我和妹妹是特意过来送嫁的。”

    “好好,乐清看到你们也一定高兴。”卫夫人笑道。“那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新娘子的闺房里去吧。”

    闺房中,卫表小姐已经由喜娘上好了妆,换好了大红色的嫁衣,正坐在床上和前来送嫁的小姐们说话。

    卫夫人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身后还跟着卫氏和沈慧、沈宁,原本坐着的卫表小姐看到了来人,立刻笑着起身。

    “姨母。”卫表小姐身边的曲眉忙跟上前来,替卫表小姐整理嫁衣的裙摆。“表姐带着钰哥儿、皓哥儿也来了。”

    “今儿是表妹的大喜之日,作为表姐我自然是要来观礼的。”卫氏上前握住卫表小姐的双手,示意身后捧着礼盒的丫环将东西交给曲眉。“我们姐妹见面时间不多,如今你要嫁了,我一定要来送你出门子的。还有这一份贺礼,你也一定要收下。”

    “多谢表姐的贺礼。”卫表小姐看到卫夫人怀里的沈令晧。“让我瞧瞧,这皓哥儿长得愈发好了。”

    沈令晧每每到了陌生环境都会十分兴奋,现在卫夫人把他凑到了卫表小姐跟前。沈令晧看到满目的红色,很是激动地挥舞起了他的小胖手。

    “真好,他长得真好。”卫表小姐伸手试探着去握那只小手,那只生得圆滚滚地活像白胖藕节的小手臂轻轻放在她的手心。触手之间那婴孩儿比成人略高的体温,迅速熨帖热乎了她的心肠。卫表小姐眼眶微微发热,庆幸自己之前没有丧心病狂地对表姐下手,险些害了一个这样可爱的孩子。

    “乐清,你看皓哥儿很喜欢你呢。”卫夫人将沈令晧往卫表小姐怀里送去。“你抱抱皓哥儿吧,沾沾金童的福气,最好能早日生下一个孩子。”

    “我不会抱孩子呢,怕摔了他。”卫表小姐听着卫夫人的话,羞红了脸,连忙推辞道。

    “表妹莫怕,手托好了他的身子就成。”卫氏含笑上前,手把手地教卫表小姐如何抱孩子。“若是你抱得他不舒服了,皓哥儿自然会有反应的。”

    沈令晧被卫氏放进卫表小姐香香软软的怀抱里,咿咿呀呀地很是开心。

    “瞧,皓哥儿很喜欢你抱她呢。”卫氏轻点了一下沈令晧的鼻子,许是知道母亲正在逗他玩耍,他愣了下随即咧开小嘴笑了一下。“我们皓哥儿最喜欢漂亮姑娘呢,表姨母今日是新娘子呢,是最很好看的姑娘,对不对?”

    不过沈令皓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今儿早上又着实起得早了些。等着沈令晧过了新鲜的劲头,就开始有些犯困了,他窝在卫表小姐的怀里脑袋一点一点的。卫夫人见状便带着卫氏,从卫表小姐怀里接过开始犯瞌睡的沈令晧,带着他下去休息去了。

    “乐清姐姐。”沈慧这才带着沈宁走上前来。“我和宁妹妹过来贺你新婚。”

    “你们来了啊。”卫表小姐笑着拉过沈慧的手。“多谢你们过来了。”

    “乐清姐姐的好日子,我当然要来凑个热闹。”沈慧同卫表小姐一同坐下。

    “乐清姐姐,给。”沈宁怀里掏出了一个手帕包裹的东西,送给了卫表小姐。“这是贺乐清姐姐新婚的礼。”

    卫表小姐笑着接了过来,打开来发现躺在手帕里的是一串南珠手链,这一串南珠个个浑圆光滑生得一般大小,还泛着淡淡珠光。

    “谢谢宁妹妹。”卫表小姐原本就是标准的美人,今日又是她的大日子。大红色的嫁衣,也衬得她格外肤白似雪。此时的她低头浅笑,也看着愈发动人起来。

    吉时到了,卫表小姐的夫婿骑着马带着接新娘的队伍到了卫府。那姓邓的少年长相虽算不上英俊潇洒,却也生得浓眉大眼很是精神。他知道卫夫人将卫表小姐视作亲生女儿般得抚养成人,所以临行前还特意到卫夫人跟前郑重的行了跪拜大礼,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卫表小姐。卫夫人哭着直点头,忙起身拉他起来。

    卫府外的鞭炮被点响了,卫表小姐被喜婆扶出了自己的闺房,走到门前后被卫夫人的长子背起来送上了花轿。卫夫人被两位儿媳扶着,在卫府门外看着花轿渐渐走远。

    和沈慧一道站在人群中观礼的沈宁,却一眼认出了卫表小姐的夫婿。

    要知道那位邓姓少年现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秀才,可是在萧嵘登基之后的第三年,他就做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她在宫中听人传说,这位尚书大人早前年少时订了一门亲事,临到成婚前未婚妻却意外病亡了。可即使未婚妻当时并未进门,他也坚持娶了她的牌位进门,将她葬入他家祖坟,也省得香魂无依。

    沈宁这才想到许是前世卫表小姐真的对卫氏下了手,再导致卫氏难产身亡、生下先天不足的婴孩之后,卫表小姐心中愧疚悔过,许是自戕许是抑郁而亡,她在成婚前就香消玉殒、魂归地府了。

    卫表小姐本已经算是无依无靠的孤女,又未成婚就死去的话,恐怕连个葬身之处都难寻,只怕会成为孤魂野鬼。邓姓少年怜惜她,倒愿意娶个牌位进门占了他的正妻之位,为她寻了个安稳的死后归处。

    所以在他式微时,一再拒绝兄长为他再选妻室成婚,他就安静守着自己读书考取功名为官。等到他官至尚书之位时,不少权贵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将家中娇女嫁与他。他都一一拒绝了,只说是不想让闺阁小姐一进门就要对亡妻执妾礼。众人感念他情深,自传为了一段佳话,连身在宫中的沈宁都听了一耳朵。

    当时萧嵘也纳了几位妃子入宫了,从最开始的两人间一场场撕破脸的争吵,到最后冷眼迎着一位位新人入宫的麻木,沈宁乍一听到这样的事情却不禁潸然泪下。

    为什么有人可以终生守着不曾说出口的诺言,有人说出了誓言却终究背弃了誓言,沈宁那时心中已生执念反而越发纠结。

    那个时候她已经少让萧嵘进她的未央宫了,可当她连哭了几日,直到某一日早晨突然眼前发黑昏厥了过去。朱砂吓得半死,请来了御医,惊动了萧嵘。御医说她病情不好,若不及时开解心结怕会危及性命。萧嵘这才曲意讨好,兼沈宁当时服药常常神思混沌不清,才有了两人最后一段和睦相处的时光,才有了那个成婚近十年才怀上的孩子。

 第二十七章 中秋

    中秋这一天,永宁侯府晚上开了家宴。三房人都齐聚一堂,姑奶奶沈秀云也带着贺毓和方琳琅过来了。贺氏看着永宁侯府如今这副子孙满堂的繁荣景象,一时想起了已逝的老侯爷,心中有些伤感。

    “祖母。”沈宁和沈令翰正领着满地乱跑的小孩子们玩耍,看见了贺氏低头抹泪的样子,连忙跑了过来。“祖母,你怎么了?可是不舒服了?”

    于是跟在沈宁身后的一串小孩子们都纷纷跑过来,祖母、曾祖母的喊着。

    “乖,祖母没事哈。”贺氏擦擦眼角的泪,看着这围在自己左右的孩子们露出了一抹笑容。“曾祖母没事,来来,一个个来,祖母给你们擦手,准备吃饭了。”

    跟在贺氏的身边的是她的大丫环琥珀,听到贺氏的话,赶紧让小丫环们去准备暖水和手巾来,小孩子们排着队挨个让贺氏把手擦干净了,由自己的父母领回自己的位子上用饭去了。

    沈令翰离家跟随在外祖父方彦博身边几个月,因为方彦博身体不好,这几年早就茹素不食荤腥了。沈令翰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在家里就是个无肉不欢的,跟了外祖父在别院读书却是日日吃素。这会儿因着过中秋被送回家里,他便猴在和安郡主身边缠磨她,赌咒发誓地今后一定会在家中乖乖读书,只求和安郡主别送他去外祖父身边吃素了。

    “我可不敢相信你了。”和安郡主恨铁不成钢般的戳他的头。“你哪次不是这般同我保证的,你给我说说家中的先生给你气走多少位了?!”

    “娘啊,这回我的是真的下定决心了!”沈令翰抱住和安郡主的胳膊摇晃。“求求你别再送我去外祖父那里去了。”

    “怎么着?你还不满意你外祖父教你啊。你外祖父那可是状元出身,要不是你是他外孙,他才不会教你这泼猴呢。”

    “娘,外祖父学问没问题,可是他吃饭有问题啊。”沈令翰想着日日清粥小青菜的日子,不由悲从中来。“要是总跟着外祖父老吃素的话,我会长不高的。”

    和安郡主和身边抱着沈令晧的卫氏听到沈令翰这话,不禁笑出声来。

    “你就为了这个啊,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和安郡主笑骂道。

    “三哥,给你吃鸡腿。”沈宁用筷子选了一块最为肥嫩入味的鸡腿,送到沈令翰的碗里。“三哥快吃。”

    “娘,你瞧瞧,还是妹妹贴心啊。”沈令翰早饿了,此时也顾不上缠磨和安郡主了,左右开弓地吃起来了。

    家宴上女眷们一边照看着孩子们,一边说这话。男子们则小酌几杯,小声交谈着最近朝堂中的事情。

    “有客到!”突然有府门前的小厮进来报信。

    “怎么这时候有客人过来了?”永宁侯爷问道。“没有收到拜帖吗?”

    “来客说是辽东总兵夫人携家眷前来。”小厮边说边上前将来客递上的拜帖递给了永宁侯爷。

    “侯爷,是我娘家三妹来京城看望我了。”这时,侯夫人李氏忙站起身来说道。“可是她之前写信来,明明说至少还得过上两三日才能到。”

    “行,赶紧停下收拾一下。”永宁侯爷得知是妻妹前来看望妻子,便起身走到贺氏身后说道。“母亲,李氏的妻妹前来看望,家宴且停下来片刻,待儿子同李氏将人迎进来再说。”

    “好好,你们快去吧,别让人久等了。”贺氏乐呵呵地说道。“家宴人多也热闹些,让厨房手底下快点再添置几个菜过来,再加上几个座位来。”

    李氏的三妹祁夫人小李氏十岁,十八岁时嫁给了辽东世家大族出身的辽东总兵祁海明。夫妻感情不错,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祁檀越十五岁,次子祁檀青十三岁。

    “三妹。”永宁侯爷和李氏走到前门,祁檀越和祁檀青已经下了马车,正从马车里扶下了祁夫人。

    “大姐。”祁夫人下车来,正好看见了李氏,连忙迎上前来。姐妹俩执手相看泪眼,忍不住红了眼眶。

    祁夫人生得与李氏肖似,只是显得更年轻些。

    “檀越、檀青,快过来见过你们大姨母和姨父。”祁夫人赶忙招呼站在一边的两个儿子,过来给李氏进来。

    祁家兄弟自幼随父亲祁海明习武,所以个子生得要比同龄少年人要高大挺拔些。兄弟俩的长相却专挑了父母的优点来长,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鼻若悬胆,笑起来时颊边还有两个小酒窝,倒不像是武将家的少爷。

    “檀越、檀青见过姨母、姨父。”两人应声上前行礼,行走之间倒是满满武将家出身的利落。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李氏看着两个外甥,连连点头。

    “妹妹,这是我长子沈令逸,儿媳岳氏,还有小孙子惠哥儿。”李氏介绍自己膝下的孩子给妹妹认识。“这是慧姐儿,是红英生下的孩子。红英命苦生下她就走了,我便将这孩子记在自己名下教养大了。”

    李氏的奶娘先后奶大了李氏姐妹三人,她的女儿红英作为陪嫁丫环随李氏出嫁后,奶娘就到李家的庄子上退休荣养去了。

    待字闺中时李氏是家中的长女,李氏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母亲作为长房掌家夫人手上事情很多。李氏懂事得早,自小便身代母职,悉心照顾底下弟弟妹妹们的衣食住行。其中就以祁夫人年幼时最为娇惯粘人,李氏要照管几个弟弟妹妹自然没时间精力能够经常单独陪着她。便是跟在李氏身边的红英,带着她的时间最多,她也最为依恋红英。

    想当年李氏出嫁,当她知道红英作为陪嫁丫环要和长姐一道离开的时候,她还哭过好几场呢。

    “慧姐儿,来。”祁夫人想着脑海中那张熟悉的笑脸,思及故人。看着站在李氏身后的少女,招招手让她走到自己跟前来。“你同她果然生得像。”

    祁夫人边说边撸下右手上的一个水头翠绿的翡翠镯子套在沈慧的手上。

    “慧姐儿喊我小姨母吧。”祁夫人拉着沈慧的手是越看越爱,对她也是十分慈爱。

    “好了好了。”李氏一手拉过祁夫人,一手拉过沈慧。“外头风大,我们还是进去吧。府里头家宴还开着呢。”

    “那好,莫让姐姐家里人等急了。”

    沈宁站在和安郡主身后,看着李氏带了一个中年美妇同两个俊朗的少年走进厅里面。她几乎是立刻认出了来人,李氏的三妹,辽东总兵府祁夫人。

    她也是沈慧将来的婆婆,前世沈慧满十六岁后就远嫁辽东总兵府,嫁给她的长子祁檀越。

    沈宁看着祁家三人,眼睛看到祁檀青的时候,正对上了祁檀青的眼睛。或是注意到了她的眼光,他也看了过来。她下意识地冲他礼貌的笑了笑,他也笑了,本来装着成熟的样子一下子被颊边两个深深的酒窝给打破了。

    祁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去给贺氏见礼,贺氏乐呵呵地见过了人。这时厨房的人也将桌子上的菜重新换了一轮,又加了三个位子,家宴又重新开始了。

    那之后,和安郡主总算同意不再送沈令翰去外祖父身边读书的要求。只是一时之间家中找不到合适的先生教导他读书,只能让他先舒散些日子。沈令翰很是崇拜祁檀越、祁檀青兄弟二人,每日起早就去他们客居的外院中寻他们,缠着他们兄弟二人让他们教他两招。

    祁家兄弟性格大方疏朗,也愿意带着沈令翰,也不教他有难度的招式。只带着他扎扎马步,教他学习几招最基本的套路拳,权当强身健体了。

    一早,沈宁起床后便去跟和安郡主一道用早饭。沈令翰匆匆匆外头跑进来,手里抓了两个糕点就又往外跑了出去。

    “三哥,你又要去干吗?”沈宁叫住他。“怎么连一顿早饭都不能坐下陪我和母亲吃完啊?”

    “嘿嘿嘿,祁家大哥二哥都早起开始练武了,我要赶紧过去跟着练呢。”沈令翰挠挠后脑勺,憨笑道。“我昨天夜里睡得沉了些,今儿早上起迟了。”

    “三哥,你这是准备要从武吗?”沈宁问道。

    “从武可比整日里咬文嚼字好玩得多。”沈令翰大咧咧地说道。“反正我们永宁侯府里也只有大哥一人从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