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华年昭昭-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娘娘还说希望这个孩子在外人面前是嫔妾为皇上生下的孩子,还并不是一个背主宫女的孩子。嫔妾好歹出身官家,总好过一个罪奴出身的宫女。我做为孩子的生母,对孩子对我都好。”

    “行,我知道了。”沈宁会意。“你说的话之后我自会去找皇后娘娘证实。如果事情无误,看在你多年忠心皇后娘娘的份上,我会努力把此事办成的。”

 第一百六十章 设法

    “嫔妾多谢太子妃的成全。”欣昭仪欲要下跪。

    “快起身。”沈宁连忙伸出止住了她的动作,说道。“你真要谢我,也得等那个孩子真的成了你的孩子的时候,再谢我不迟。”

    皇上带着长乐出去转了不到半个时辰,因为觉得有些乏累就回宫歇息去了。不过皇上临上轿辇回宫之时,吩咐了周德生把长乐送回了碧波亭。

    沈宁还要等朱砂带着消息回来,就让长乐的乳母带着长乐先回了东宫。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朱砂带着月河回来了。

    “太子妃,朱太医诊出来,那个叫做月胧的宫女的确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朱砂走到沈宁身后,说道。“朱太医说了,月胧的胎相不错,胎儿的脉象也稳固下来了。”

    “欣昭仪,现在已经确定月胧有孕了。她腹中的孩子你想要,她你预备如何处理呢?”沈宁看向欣昭仪。“你跟我透个底吧。”

    “月胧也是自打我入宫后就一直在我跟前伺候的,在得知她做了背主的事情后,我虽然不打算再用她了,可也打算放她一条生路。她也到了可以放出宫自行婚嫁的年纪了,就准备放她出宫的。她当着我的面答应了出宫谋生,我担心她出宫无法谋生还给了她二百两银票,只当全了这一场主仆情分。”欣昭仪仔细斟酌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谁料她千恩万谢地收下了我给她的银两,转身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就用我赐给她的银两偷偷托人出了宫买了安胎药服用,又在我面前装扮拖延我安排她离宫的时间。”

    “那看来欣昭仪的意思就是想要留子去母了。”沈宁了然,欣昭仪在后宫诸位嫔妃之中尚且算是宽厚人了。虽然前些年骤得圣宠时她人还有些娇蛮难伺候。之后遭逢了一场变故之后,性情反而有所改变了起来。若不是那个背主的月胧如意算盘打得太响,欣昭仪还打算放她出宫给一条生路。“既然她的身孕已有三个月了,剩下的时间便也没有多少了。欣昭仪先对外说她得了会传人的病,单辟一个房间将她隔离在里头。不过日常饮食和安胎汤水都别断了,都是为了日后的孩子好。既然这孩子要过到你的头上,过几日欣昭仪再来东宫寻我,我便让朱太医替你诊出身孕来。”

    朱清年纪轻轻已经在太医院里闯出了名声来,不但因为他身后有太子夫妇二人支撑着,也因为他本身也很有实力,尤其擅长妇科和儿科。因为他背后有东宫撑腰,一般嫔妃有个什么小毛病还请不到他出诊,而宫中的孩童本就不多,仅有两位公主和太子妃膝下的小郡主,三位小主子的日常脉案都由朱清全权负责。

    欣昭仪若是将月胧藏起来,之后自己假孕,最好的帮手就是这一位朱太医了。

    “多谢太子妃为我筹谋。”欣昭仪满怀感激之色地对沈宁说道。“我回去便命人把月胧染病的消息报给内廷司。”

    月胧的身份低微,不过只是个罪奴出身的宫女。但是欣昭仪虽说家世不是十分显赫,也至少是个家世清白的官家小姐出身。月胧的身孕没有假,皇上的寿数再过几个月便会走到尽头了。但是不论怎么说,月胧腹中的孩子都是皇上的血脉,将来明面上的生母又是欣昭仪,这件事沈宁既然知道了也揽下来了,就得再去皇后跟前报个数。

    在碧波亭辞别了欣昭仪之后,沈宁转头就去了皇后的未央宫。

    “母后。”正巧,皇后最近为皇上的病情也颇为头疼,人也未坐在大殿之上,而是坐在偏殿中闭目养神。沈宁没让铃铛出声,只是放轻了脚步坐到了皇后身边,轻声唤了她。

    “你来了?”皇后闻声,睁开了眼睛朝着沈宁看了过来。“这是从哪儿过来的?”

    “我刚带着长乐去看了父皇,父皇今日的精神倒比前段时日我瞧见的要好些。”沈宁跪坐在皇后身后,为她揉按肩膀。“父皇还带着长乐那个小丫头在御花园里头转了小半个时辰呢。”

    “皇上在几个孙辈里头最喜欢的就是长乐,如今他身体的情况你们也都清楚。长乐就住在宫里,你和太子多带着长乐去陪陪他。”皇后一双眼睛不喜不悲,只安静地看着窗外头,嗟叹了一声。“欣昭仪找过你了吧?”

    “是,今日在碧波亭伴驾的正是欣昭仪。”

    “欣昭仪把哪件事同你说了吧。”皇后拍拍沈宁的手,说道。“她也是个可怜人,宫中惯例若是将来皇上不在了,无子的嫔妃统统要移到城外的皇族庵堂中终老。丽妃膝下有大公主、二公主不必我担心了,欣昭仪服侍我一场,我总要给她寻个后路。留在宫中荣养到老,膝下再有个孩子,也算成全她一场了。”

    “可是母后您掌控后宫多年,帮欣昭仪安排这件事情不是更加得心应手吗?”沈宁说出心中的不解。“何必绕着弯的让欣昭仪寻到我这里呢?”

    “入宫几十年我也累了,将来你便是后宫的女主人。说句不该说的,等到皇上真的大行之后,我是一心只想做个再不管事的老太后。”皇后微笑着说道。“有些事情你该要沾手了,你是个聪明孩子,我相信你能做好的。”

    “我知道了,母后。”

    五日后,欣昭仪如约来了东宫拜访。

    “听说欣昭仪喜茶,太子这次从外头回来给我带了些宫中寻常喝不到的茶叶。我命人泡上一些,给欣昭仪品品如何?”沈宁亲自去东宫门前将欣昭仪迎了进来,请欣昭仪在侧殿中坐了下来。

    “那自然好。”欣昭仪心中存着事情,表情略有些不安。

    朱砂得了沈宁的吩咐,不假手于人的自己拿了一包茶叶出去,一会儿后端着一壶茶回来了,沈宁还正在和欣昭仪说话谈天。

    “太子妃,今日小郡主不在宫中吗?”欣昭仪自从落胎后就很喜欢孩子,她落座后便四处张望。

    “太子带着长乐去看皇上了。”沈宁笑着回头,示意朱砂给欣昭仪斟上一盏茶来。“欣昭仪尝尝这茶味道如何?”

    这茶里事先混了药,一种可以致人短暂时间内呕吐、眩晕,可以改变人的脉象的药。

    欣昭仪从朱砂手里缓缓地接过那盏茶,却迟迟没有送茶入口。

    “欣昭仪,茶很香,不妨入口尝一尝。”沈宁说道。

    欣昭仪看了看手中的那盏茶,又看了看沈宁带着鼓励的眼神,仰头将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味道如何?”沈宁见欣昭仪将茶水饮尽,也是松了一口气,将面前的一盘糕点往欣昭仪面前推了推。“刚饮了茶就不适宜空腹了,我这儿没别的,因为养了个馋嘴的孩子,点心的味道倒是极好的,欣昭仪尝尝。”

    “好。”欣昭仪抬手捻了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虽然甜,却又不是那种甜得发腻的那种味道。”

    “长乐到了换牙的年纪了,因此东宫所出的糕点配方都改过了。”沈宁说到了长乐,忍不住发笑说道。“长乐馋嘴惯了,正餐从不好好吃,除了馋肉以外就是很馋甜食了。”

    “有个孩子真好。”欣昭仪双眼微微湿润,说道。“要不是当年我年少不懂事,腹中的那个孩子没有被人用药堕了的话,他也有小郡主这般大了。”

    话说出口,欣昭仪才觉出不妥来。

    “抱歉,太子妃,是我一时失态了,口不择言了。”欣昭仪连忙向沈宁解释道,说罢就要起身行礼告歉。

    “无妨,我也是个孩子的母亲,懂你心中的伤痛。”沈宁语带安抚,连忙压下了欲要起身的欣昭仪。“再过几个月,你必定能够如愿以偿。”

    沈宁和欣昭仪再说了一会儿话,茶水之中的药效开始发作了。一阵阵呕意不停上涌至欣昭仪的胸臆之间,欣昭仪控制不住,捂住嘴几乎就要呕吐出来。

    “朱砂,快拿痰盂来。”沈宁见状,立刻朝着身侧伺候的朱砂说道。

    朱砂赶忙取来了痰盂,递给了随着欣昭仪一道前来东宫的宫女月河。月河接过痰盂,便连忙把痰盂凑到了欣昭仪的面前。欣昭仪抱住了痰盂,昏天黑地地吐了好一阵子,才勉力停了下来。月河连忙接过了痰盂,朱砂端了盏清水和软帕递给了欣昭仪。

    欣昭仪漱口擦嘴后,刚要起身往窗边走几步,想要透透气。

    结果身子才只是略略直起来了一些,一阵眩晕立刻袭来,她的身子便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唬得沈宁惊叫了一声立时站了起来,还好朱砂和及时返身的月河两人搀住了欣昭仪的身子。

    “太子妃,怎么了?”听到沈宁的惊呼,原本在侧殿中伺候的素知领着人马上冲了进来。

    “欣昭仪突然身子不适,你赶紧派人走一趟太医院,让朱太医过来一趟。”沈宁吩咐素知,转身对朱砂和月河说道。“你们赶紧把欣昭仪扶到窗边的软塌上先休息一会儿,过会儿朱太医过来了,再让他好生替欣昭仪把脉,看看欣昭仪到底是怎么?”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弥留

    欣昭仪在东宫坐下不过几盏茶的功夫,就呕吐不止还昏倒了过去,东宫的人着急忙慌地请来东宫专用的朱清朱太医为欣昭仪诊脉。

    然后不过一个晌午的功夫,这个消息就在阖宫上下传了个遍。

    朱清昨日下值前就被沈宁派人知会了一声,避着人来了东宫一趟。沈宁吩咐了他几句话,就让他离开了。

    所以今日素知的人一出现在了太医院的时候,朱清立刻命自己的小药童背好了药箱,随着来人马上赶来了东宫。

    朱清带着药童到了东宫,东宫显得有些混乱。朱砂从侧殿之中迎了出来,走到了朱清跟前。

    “朱太医,太子妃吩咐我来迎你。”朱砂连忙带着朱清和他的药童进了东宫的侧殿之中。“朱太医,还请记得太子妃的嘱咐,好好地替欣昭仪诊脉。”

    “微臣自然记得太子妃的吩咐,必定会好好地诊脉的。”

    朱清进了侧殿,瞧见太子妃沈宁正坐在软榻边上的凳子上。欣昭仪被人安放到软榻上,身上盖着一床薄薄的锦被,面容有些苍白显得有些许憔悴。

    “微臣见过太子妃。”

    “行了,朱太医无须多礼,快些上前看看欣昭仪的情况才好。”沈宁连忙召唤朱清上前来。

    欣昭仪被诊出了身孕的消息,不过一会儿就从东宫传了出来。

    朱清替欣昭仪诊出了喜脉,沈宁便立刻派人将这个消息分别传给了皇上和皇后知道。皇上、皇后皆闻之大喜,因为皇宫之中已经多年未闻婴孩儿的啼哭声。

    朱清给欣昭仪闻了醒神的香,欣昭仪慢慢醒转了过来。

    “哎呀,欣昭仪,你可算醒过来了。”朱清见欣昭仪醒来,便循例从软榻前退了开来,从书童手上接过了一早准备好了的纸和笔,开始为欣昭仪写好接下来用得着的药方子了。

    “太子妃,我这是怎么了?”欣昭仪试着要起身,月河赶紧上前来扶起了欣昭仪,朱砂眼活儿地立刻递上了几个柔软的迎枕,垫在了起身的欣昭仪身后。“可是我的身子有什么不妥吗?”

    “欣昭仪,你的身子不是有了什么不妥,而是有了身孕呀。”沈宁笑得明艳,对着欣昭仪说道。“这可是件大喜事。”

    欣昭仪恢复了以后,沈宁安排了一辆经过特殊安置的马车里来,送了欣昭仪回了自己的宫室。

    欣昭仪这厢刚刚回到自己宫中,几乎同一时间皇上和皇后的赏赐都到了。晚间皇上和皇后都特地过来看望了欣昭仪,皇上如今已是将弩之末,这个时候得知欣昭仪怀有身孕他也是老怀安慰了。

    第二日,晋封欣昭仪为欣妃、搬迁至长信宫居住的旨意便下来了。

    皇上和皇后做出了关于欣妃安胎的安排,想着既然是朱清诊出了欣妃的喜脉,欣妃和她腹中的胎儿都交由朱清看顾。

    朱清每隔三日,就会带着药童前往长信宫为欣妃诊脉。

    因为欣妃身怀有孕乃是贵体,每每朱清诊脉之时,他贴身的药童都只能在欣妃的寝殿外头候着。

    长信宫的一应布置都是在太子妃沈宁的监管下做出来的,所以在欣妃的寝殿之中留下了一间密室,待在密室里头的人便是月胧。

    朱清为之诊脉的人也是月胧,一碗碗安胎药被送进了密室,欣妃只在新分配到长信宫的宫女和內侍们面前喝着无碍的补品装装样子罢了。

    “朱太医,欣妃的身孕状况如何?”皇上身体这些时日以来越发地严重了起来,如今已经渐渐到了下不来床的地步了。

    皇上无法起身,就没有办法上朝,也无法处理堆积如山的朝政事务和一堆堆的奏折,皇上只好下了御令,命太子暂时监国。

    除了正在长信宫养胎的欣妃之外,包括皇后在内的诸位嫔妃都轮值每日在皇上床前侍疾。

    晋王和齐王也每隔一日都会带着家眷进宫,给皇上请安并在床头侍奉。

    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皇后也憔悴了许多,为了安心陪伴圣驾可以走完最后一程。皇后将后宫治辖权限都交给了沈宁,并命她要好生照顾欣妃和她腹中的孩子。

    沈宁也就吩咐了朱清,每隔一日便要来到东宫汇报近期欣妃的情况。

    “微臣回太子妃的话,欣妃娘娘一切安好。”朱清行礼后起身说道。“安胎药可以暂时停下来了,今后欣妃娘娘只好注意好伙食要荤素搭配好了,再用些药性温和些的补药好好地滋养着身子,可保欣妃娘娘腹中皇裔无虞。”

    “既是如此就好。”沈宁看着院子外头跑过来、跑过去的长乐,低声对着朱清说道。“皇上和皇后都把欣妃和她的孩子托付给我了,也请朱太医务必尽心照料,保欣妃母子均安。”

    “太子妃的嘱托,微臣必当全力而为。”

    许是因为知道欣妃这一胎的存在,久病的皇上也心存希冀,所以原来应该逝去的皇上还多撑了几个月。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经过一夜的折磨,欣妃产子。

    新出生的小皇子清洗干净了以后,由乳母抱着坐上了包裹得密不透风的轿子,被抬去了皇上的寝宫。

    刚刚出生的婴孩儿说不上什么好看,皮肤又红又皱,只顾着闭着眼睛张着小嘴大声地嚎哭。

    “皇上,欣妃所出的小皇子被抱来了。”坐在皇上床头的皇后,俯下身子在皇上的耳边轻轻问道。“你可要瞧瞧?”

    “呵。。。。。呵。。。。。”皇上现在每日大半的时间都是昏睡不醒的,听了皇后的话,他才缓缓睁开了有些污浊的双眼。“抱。。。。抱到。。。。。。我面前。。。。。来,让。。。。。。。我。。。。。看看。”

    皇后俯身听清了皇上说的话,吩咐乳母将包裹在襁褓之中的小皇子交托给她。皇后抱着小皇子哄了哄,竟让他居然就停下了嚎哭。

    “皇上,看看吧。”皇后抱着小皇子,凑近到皇上身边。“是个很健壮的孩子呢,将来也必定是个好孩子呢。”

    “好。。。。好。。。。。”皇上已经连坐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歪着头看着襁褓中的小皇子,眼角似乎有晶莹落下。“孩子。。。。小。。。。。。交托。。。。。你,好好。。。。。照顾。”

    毕竟是几十年的夫妻了,皇上对着皇后说出这话,就好似托孤的遗言一般。

    “皇上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皇后抱紧了怀中的襁褓,亦然流泪不止。“欣妃和小皇子我都会好好照顾,小皇子是诸位皇子的幼弟,他们也必定会好好地看顾这个弟弟的,皇上放心吧。”

    “你说。。。。。的。。。。。。话,我。。。。。。自然是。。。。。放心的。”皇上呼吸都十分费力,要说一句话都要停顿好几次。“这些年。。。。。。多谢你。。。。。。了,夫妻。。。。。一。。。。。场。。。。。。。,我却对。。。。。你。。。。。多有。。。。辜负。”

    “皇上说得是什么话。”皇后返身将小皇子交还给了乳母,吩咐她仔细着将小皇子送回长信宫的欣妃身边去。“既然嫁给了你,就早已知道自己会过什么日子了。你给了我皇后的尊荣,给了我和我的家族该有的体面,有些事情我是该为你操心、该为你做的。”

    皇上似乎是没有了接着说话的力气,他从被褥当中摸索着伸出自己的手,慢慢朝着皇后的方向伸了过去,皇后连忙握住了皇上的手。

    皇上看到皇后握住了自己的手,不由露出一个笑容来。

    “皇上。”皇后愈发泣不成声。

    “父皇。”

    寝宫之中,床边依次跪着太子萧嵘、晋王萧崇和齐王萧峥,其次便是他们的王妃和孩子们。一众嫔妃则跪侍在外间,嘤嘤哭泣。

    在这些嫔妃中,除了淑妃和丽妃有所出以外,其余皆是膝下空虚。按照宫中旧例,无子的嫔妃们在皇上崩逝、新皇登基之前,就要通通被移到城外的皇室庵堂之中终老。像是徐昭仪那般经年无宠的其实在哪里终老倒都已经看得很开了,只是一些年轻的嫔妃无法接受,想着庵堂之中常年清苦的生活,哭得却是更加伤心起来了。

    “娘亲?”长乐也快到六岁了,也懂得了生离死别的意思了。皇上可以说是这座宫城之中最为疼爱和纵容她的人了,看着皇上逐渐因为病重而萎靡,长乐这段时日也是哭肿了双眼。

    沈宁跪在萧嵘的身后,轻轻将跪在自己身侧的长乐往自己的怀里头揽了揽,安抚地摸摸她的肩。

    长乐得了她的抚慰,小手紧紧拽着沈宁的衣袖,咬着自己的嘴唇默默地流泪。怕是自己控制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会惊了又陷入昏睡当中的皇上。

    皇上又熬了两日,在一个清晨醒来,回光返照般地唤醒了在他床前守候了一夜的皇后。

    “皇上?”皇后醒来。

    “朕怕是要走了?”皇上此时神智十分清醒,说起话来都十分地有底气了起来。

    “那我唤孩子们进来?”皇后心中也明了,起身要唤萧嵘他们进来。

    “不用了,就你陪我走完这最后一程吧。”皇上微笑,拉住了皇后的手。“朕多年来,对你有所辜负,希望你能够原谅朕。若是来生有机会,不是生在帝王家,朕能够再遇见你一次就好了。”

    “皇上,说得是什么胡话?”皇后流着泪说道。

    “没有说,待朕走了,你安心地坐你的太后。”皇上说道。“不必为朕太过伤怀,伤了你的身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基

    皇上今日的情况出奇地好,不但精神好了许多,而且还能坐起身来了。

    皇上拉着皇后的手,回忆了不少两人年轻时候的往事。

    “好了,皇后。”皇上和皇后说了许久的话,渐渐地清亮的眼神也开始慢慢疲累了起来,他笑着拍拍皇后的手背说道。“去把朕的三个儿子都唤进来吧,朕快要走了,还有不少的事情要交待给他们兄弟三人。你出去替我看看长乐吧。”

    “好,我这就去唤他们三个进来。”皇后眼含热泪应允了下来。

    皇后打开了寝殿的大门。

    “太子、晋王、齐王,你们都进来吧,皇上有话要和你们说。”皇后说道。

    这几日他们三人也都一直守在宫中,因为睡不好觉,三人皆是面带倦色。

    “父皇。”三人在皇上床前跪下。

    “晋王,你是长兄。将来若你不离京就好好辅佐太子,你若是离京就好好做个藩王,可好?”皇上看向长子,长子形貌上最为肖似他,性格却不像他。大大咧咧惯了的一个人,皇族人该有的心眼子他是一个都没长。

    “知道了,父皇。”晋王说道。

    皇上并不担心自己死后晋王的处境会差,一来他和太子萧嵘是一母所出的同胞兄弟,多年来兄弟二人感情一直都很好。晋王虽然性格粗放了些,但却不是完全无脑、鲁莽之人。相信他以后必定能荣享一生的尊荣。

    皇上转眼看到了自己的次子——齐王。

    齐王出生在淑妃最为盛宠的那几年中,皇上那时候也是真心喜欢淑妃的,对于这个年幼聪颖的次子也是疼爱有佳。

    可是皇上却始终拎得清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太子,将来他皇位的继承人必定是嫡出。

    只是淑妃和齐王都不知道,随着齐王的年纪渐长,即便皇上那时候已经离了三子萧嵘为太子。那母子二人仍对储君之位抱有期待,皇上自然将这母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齐王到了选妃的年纪,淑妃即便与同父异母的长兄镇远侯世子多年不和。但是为了能将自己的亲信镇远侯绑在齐王身边,想要选镇远侯世子的嫡出长女为齐王正妃。镇远侯和镇远侯世子都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自然也看得出他并无意齐王为自己的继承人。镇远侯选了一户家风清正的厚道人家,在晋王和齐王选妃前夕把嫡长孙女嫁了出去。

    皇上给晋王选了出身武将世家的王妃,两个性情柔弱出身书香门第的侧妃。而给齐王选的一正妃二侧妃都是家世不显,美貌出众的女孩儿。

    饶是这样,齐王母子还在和太子别苗头。虽说这两年齐王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再没和太子、晋王争斗过了,只安心在齐王府中和齐王妃安稳度日。

    只是淑妃在后宫之中,不算是十分安分守己。时不时,不是和新受宠的嫔妃闹,就是和丽妃、欣妃两个闹,还不时和皇后、太子妃发生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还闹过差点就要掌掴长乐的事情。

    皇上相信太子的人品,等到自己逝后太子登基为新帝,只要齐王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王爷的本分,太子也必定不会苛待于他。

    只是淑妃骄纵、跋扈,早早地就得罪了太子妃。太子妃此人,家世出众,头上还有一个辈分、封号都要高于淑妃的安泰大长公主。将来若是淑妃不改性子,只怕日后犯在太子妃手里,怕不会再好过了。

    “齐王,你这两年的表现很好,继续保持吧。”皇上嘱咐齐王。“以后的日子里,莫要生不该生的心思,莫要做不该做的事情,太子性情宽厚会保你荣享一生的。”

    “儿臣谨记。”齐王俯身跪拜。

    皇上看向了跪着离自己最近的太子,这是他一生当中最为喜爱和看重的儿子啊。

    “太子,父皇相信将这一切都交托与你,你可以做得很好。”皇上对太子的能力是承认的。“你有三个兄弟、两个姐妹,他们与你血脉相连,朕只希望在朕走后,只要他们不犯下叛国谋逆的大罪,你都要厚待与他们。”

    “父皇。”历经了两世的萧嵘,再一次要面对父皇离世,忍不住落下两行清泪。“您放心,兄弟和妹妹们都是与我血脉相连的亲人,即使父皇不嘱托我,我都会好好地照料他们。”

    皇后在寝宫外和沈宁坐在一处,沈宁让长乐靠在皇后的怀里,和皇嫂晋王妃一左一右地坐在皇后的身边,两人皆低声安抚皇后的情绪。长乐也很是懂事地趴在皇后的怀里,拿着自己的小帕子替皇后拭泪。

    淑妃坐在略远些的地方,她的儿媳齐王妃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围坐在她的身边。淑妃揪着手里的帕子哭得不可自制,皇上这几日弥留除了皇后以外,谁都不让陪在寝宫里。平日里侍疾的时候,自己能够轮上的日子也不及丽妃多。

    这个宠爱自己多年的男人终究抵抗不过时间要离开了,淑妃最近几年逐渐失宠,以她的性子对皇上难免是心存怨怼的。

    可是在生死之间,那些怨怼似乎如云烟般消散了开来。如今萦绕在淑妃心头上的是些许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皇上的寝宫内传来了哭声。

    在殿中伺候的周德生走了出来,宣告皇上驾崩。

    皇后闻听皇上的死讯,连忙就要起身,可是她刚刚站起就是一阵地转天旋的眩晕袭来。好在武将家出身的晋王妃及时出手,将昏倒的皇后给抱住了。

    跪在殿外的宗亲和嫔妃们都哭了起来。

    欣妃的宫中,一具因为感染了时疫而丧命的宫女尸体,被悄悄地运了出去。

    “娘娘。”欣妃坐在床上,手里还抱着尚未得名的小皇子,月河急匆匆地从外头走了进来。“娘娘,皇上他驾崩了。”

    “那就赶紧安排起来吧,长信宫撤下所有颜色鲜艳的装饰,所有的宫女和內侍统统换上素服。”欣妃抱着怀中仍在安睡的小皇子,吩咐月河。“小皇子的一应用具也都换成素色的,不要耽误事儿,尽快安排下去吧。”

    “遵命,娘娘。”月河将欣妃的要求一一记录了下来。

    一个月后,萧嵘登基。

    封太子妃沈氏为皇后,掌凤印管理六宫事宜。尊皇后林氏为皇太后,移居翊坤宫。太子长女镇国清辉郡主萧长乐原本食邑不变,进位为清辉公主。

    太子侧妃邵氏为贤妃,移居听竹宫。

    太子侧妃杨氏为德妃,移居百花宫。

    新帝萧嵘在朝堂之上宣布,要为先帝守孝三年。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皇太后早就移居离开了未央宫,沈宁便在萧嵘的登基大典之后,带着长乐搬入了未央宫。

    本来长乐被封为了公主,也有了自己的宫殿。但是因为长乐年幼,沈宁依旧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将她带到了未央宫。将她安排在未央宫中的最为华美、舒适的章华殿中居住。

    沈宁走进了自己前世离世所在的未央宫,在花园中漫步时,不知道怎么地,就停下了脚步。

    “皇后娘娘!”朱砂如今也做了四等女官,她见沈宁走在她的前头不知道为何停了下来。朱砂见沈宁停下后就迟迟没有动弹过,好奇上前查看,竟发现沈宁的泪水流了满脸。她轻轻地唤了几声,沈宁都好似没有听到一般,朱砂这才提高了嗓子喊了她一声。

    “嗯?”朱砂这么一嗓子,沈宁才回过神来,转头看向了朱砂。“怎么了?”

    “皇后娘娘,您摸摸您的脸,您怎么哭了呢?”朱砂将自己的帕子递到了沈宁的手上,指了指她的脸颊说道。

    沈宁手拿着朱砂塞给她的手帕,有些后知后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触手居然是真的一阵湿润。

    “怎么就哭了呢?”沈宁擦去自己脸上的泪,自言自语道。

    “谁知道呢,皇后娘娘是身体不适,哪里不舒服吗?”朱砂有些担心地问道。“这些时日皇后娘娘总是浅眠,需不需要我派人去一趟太医院,请朱太医来给皇后娘娘诊诊平安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