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华年昭昭-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殿下。”被萧嵘推搡开来的內侍哪里还敢继续拦着萧嵘,只敢退后了几步统统跪在萧嵘身前。

    房中的稳婆不断检查着沈宁的情况。

    “太子妃的情况怎么样了?”陈嬷嬷也守在床前,向稳婆询问沈宁的状况。

    “太子妃情况尚可。”

    “去给我把萧嵘叫进来!”一直痛呼着的沈宁,突然爆出一句嘶吼来。“萧嵘你给我滚进来!”

    “太子妃,太子可是男子哪里能进产房里头呢。”陈嬷嬷连忙俯下身子劝慰沈宁。“太子妃如今情况不错,阵痛也来得更加频繁了。太子妃再努力一把,赶紧把孩子生下来才是正事。”

    “不行!你们给我把萧嵘叫进来!”沈宁双眼发红,此刻的她披头散发、满头满脸的汗水,形容十分狼狈。“我在这里拼了命地替他生下孩子来,难道叫他进来见我一眼都不成吗?”

    萧嵘听着沈宁在房中尖叫着喊他的名字,脑中不免想到前世沈宁生产之时的惨烈情景。

    那一日,他因沈宁处罚德妃之事与沈宁发生争吵,情绪不稳加上本就接近临产之日的的沈宁,本身就胎位不稳的沈宁原就是因为思虑过度出现的问题。沈宁受了萧嵘的言语刺激,导致提前生产。本就虚弱的她生得十分艰难,期间难免受到许多痛苦。沈宁在产房之中疼痛到失去理智,嗓音嘶哑地咒骂着萧嵘。

    沈宁逼迫着朱清采用特殊方法帮她将腹中的孩子成功生下,可是这种方法十分极端,难免伤及母体。本来朱清也不敢贸然对沈宁使出这个方法,只是沈宁以性命相逼,又见生产的时间拖得太长再不施法只怕孩子同沈宁一个都无法保全下来。

    可是孩子成功生下不久,沈宁撑到见到和安郡主一面后,就突发血崩而亡。

    萧嵘震怒,本要下旨赐死朱清。只是沈宁托和安郡主留下口信,让萧嵘不得处死朱清。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忽然房门打开,有些慌乱的素知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跪在萧嵘身前。“太子妃在房中呼唤太子殿下。”

    素知哪里敢说沈宁在房中已经痛得失了神志,已经开始叫骂太子。

    “罢了罢了,你便进去看上一眼吧。”皇后见沈宁也想要见萧嵘,只好放萧嵘进去了。

    萧嵘进到房中,陈嬷嬷和几位稳婆立刻让开了位置,让萧嵘几步走到床边。

    “宁儿,我听素知说你唤我了。”萧嵘为方便同躺在床上的沈宁说话半跪在床边,低头俯就在她身侧温声问话。“宁儿我来了。”

    “萧嵘!”沈宁在此时本来因为被阵痛折磨着已经无力了,连说话的力气都已经欠奉,仍是房中任何人包括萧嵘都没有想到,沈宁会突然用自己的手臂支撑起自己的半边身子来,抬手左右开弓狠狠地在萧嵘的脸上扇了两个响亮的耳光。

    萧嵘猝然之间也不知道闪躲,生生地挨下了这两记耳光。萧嵘偏着头,沈宁使出了全身力气的两记耳光,让萧嵘的双颊立刻红肿了起来。

    沈宁突如其来的动作,唬得房中伺候的众人马上丢了手上的活计,全都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再不敢抬头看这两位主子。

    “萧嵘,都是你负我。”沈宁双眼空洞无神,撑着身子怔怔地盯着萧嵘片刻,方才脱力重新倒回床榻之上,双眼望着床帐顶端口中喃喃说到这话。

    “宁儿,现在不是那个时候了。”萧嵘看着沈宁的神色,推测她兴许是因为生产的剧痛刺激模糊了神志,将前世今生之中的此等场景含糊到了一起。“今生我定然不会再负你了,今后只我和你,还有我们的孩子生活到一处。”

    猛然爆发过一次的沈宁再没有了力气,完全脱力地躺在床榻上。

    “我已经处置了梁邵月,等你顺利生产过之后。”此时此刻,萧嵘哪里顾得上双颊的火辣,只想着尽快让沈宁恢复神智好能安心生产孩子,他俯下身子,附在沈宁耳边小声说道。“接下来我会想办法把韩芙蓉和云妍的婚事都安排下去的,你只要好好生下我和你的孩子。”

    沈宁合上双眼,一行清泪顺着眼角慢慢滑落。

    “宁儿,无论你信不信我。”萧嵘分外爱怜地看着沈宁,手指轻轻地拂过她的脸颊,在她额上印上一吻。“我只要你。”

    沈宁在这个时候,突然睁开了眼睛,身子抖动了起来。

    “哎呀。”一旁经验丰富的稳婆瞧出来了不妥,马上扑到了床边来,掀开盖在沈宁身上的薄被查看沈宁的情况,发现沈宁的情况有所好转。“太子妃已经开了四指了,这是催产药真的起了效用了。”

    “太子殿下,还请你出去吧。”陈嬷嬷连忙示意余下的稳婆去看沈宁的情况,一边起身把萧嵘从沈宁的床边拉了开来。“太子妃这个时候该是要生了,再分不得神了,你在这里逗留也无任何助益了。”

    “太子妃娘娘,请用力啊。”朱砂得了陈嬷嬷的事先吩咐,将事先准备好的参片让沈宁含在口中。稳婆掀开了被子,替沈宁的双腿摆好了架势。

    “还请陈嬷嬷尽心。”萧嵘心中也知道自己再留下只会徒增麻烦,只好起身退出,陈嬷嬷将他送到门口,萧嵘握住陈嬷嬷的手。“嬷嬷,请你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

    陈嬷嬷将萧嵘从襁褓中的小小婴孩儿,带到十来岁的翩翩少年。哪里见过萧嵘这般脆弱的神情,那一双往日清冽的狭长眼眸中如今满是血丝,还含着滴滴晶莹。

    “太子殿下,请放心。”

    “太子妃,再使劲一把力啊!”

    萧嵘失魂落魄地从房中走了出来,勉力走到外头脱力般地坐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皇后派人去宫外请来的永宁侯府众位女眷也纷纷赶来了。

    沈宁略带痛苦的呼喊从房中断断续续地传来,一盆盆的血水从房中端了出来。

    和安郡主听着沈宁的呼声,腿也不禁发软了起来。幸好她的两个儿媳柳氏同云氏一左一右地守在她的身边,见状不好,立刻伸手搀扶住了和安郡主的身子。

    永宁侯府的老夫人贺氏也十分不好,永宁侯夫人李氏也忙扶住了她,低声劝慰。

    这样子,众人在房外守候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弱弱的婴儿哭声从房中遥遥传来。

    “这是孩子的哭声吗?”一直竖着耳朵注意着房里动静的和安郡主几乎是马上就察觉到了那一阵细弱的哭声。“快替我听听!”

    房中婴孩儿的哭声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母亲,是的。”柳氏仔细地听了,才确定地说道。“是孩子的哭声。”

    房门打了开来,陈嬷嬷快步走了出来。

    “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顺利生产,是个十分好看的女孩子。”

    “好好。”皇后也终于松下一口气来,露出欣慰的笑容来。“太子妃和孩子的情况现在如何?”

    “太子妃有些脱力,不过并无大碍,只需要好好休养即可。”陈嬷嬷亦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来。“孩子十分健康,现在乳母正在替她清洗,稍后就可以抱到偏殿来给皇后和太子看看了。”

    不待皇后动作,萧嵘已经几步走到房里去看沈宁了。

    “太子到底是心疼太子妃的。”皇后此时心情大悦,便邀了安泰大长公主与永宁侯府众女眷去往偏殿。“让他们小夫妻好好说贴心话,我们便去看看孩子吧。”

    和安郡主更想去看看沈宁的情况,可是无奈太子已经急哄哄地去了,也只好随着众人去往偏殿。

    众人进偏殿坐下不久,一个身材丰满些的乳母仔细地护着怀中的一个襁褓走了进来。

    “哎,这孩子长得正好。”皇后伸开手臂,乳母会意将襁褓小心放在皇后手臂之间。

    其实刚刚出生的孩子,皮肤有些发红发皱,实在说不上有多好看。缩在襁褓中的小婴孩连眼睛都没有张开,只小嘴一裹一裹的。

    “和安郡主也来看看外孙女吧。”皇后招呼和安郡主。

    “真好。”和安郡主在眼眶里打转了好一会儿的眼泪,这会儿见了孩子方才落了下来。

    “来人,快把太子妃顺利生女的消息去告诉皇上。”皇后稀罕够了新出世的小孙女,这才想起命人去向等候已久的皇上传话。

    沈宁发动起来之后,皇上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因着众多女眷都在东宫之中等候消息,皇上并不方便前来,只能待在自己的勤政殿中等候消息。

    和安郡主也把孩子递给了婆婆贺氏,贺氏抱着细看了好一会儿,又将孩子给了在一旁守候了许久的安泰大长公主。

    安泰大长公主要强了一辈子,除了年少失母时落过几场泪之外,就少再落泪了。

    这个时候,见了这襁褓中的女婴,也不由眼眶湿润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贺喜

    怀胎十月、瓜熟蒂落的太子妃沈宁,成功地生下了太子殿下的长女。

    “太子妃殿下,已经醒过来了。”陈嬷嬷过来说道。

    “我得去看看太子妃。”和安郡主得了消息,立刻转去了沈宁歇息的寝殿。

    和安郡主匆匆过来时,萧嵘正坐在沈宁的床边握着沈宁的手。

    “见过太子殿下。”和安郡主惦念女儿同时,见了太子也不忘行礼。

    萧嵘听见了声音,这才扭转过头看向了和安郡主。他知道和安郡主是担心沈宁的,便马上起身给和安郡主让开了位置。

    “太子妃。”和安郡主顾不上行礼感谢,直接坐了下来。

    躺在床上的沈宁,即使生产的过程相较于一般的孕妇来说已经是顺利许多了。但是如今的她也算是遭了好大一场的罪了,所以即使从生产后的脱力昏睡中醒来了,她仍旧闭着眼睛静静休息。

    “娘。”刚刚萧嵘第一时间冲进房中,听着他在自己耳朵边上絮絮叨叨,沈宁即使已经醒来,但是因为累得很了,也懒得回应他。可是第一时间听见了母亲的声音,沈宁马上就睁开了双眼。“你看见我的孩子了吗?”

    方才生产之时,沈宁已经痛得不知今夕何夕了。耳边只听见了稳婆不断呼喊自己要使力的声音,下体几乎就要撕裂的苦楚让她头上的汗珠如汨汨细流般流下。忽然一阵轻松袭来,沈宁立刻松弛了下来。沈宁强撑着自己不昏睡过去,等待着稳婆将新生的孩子用事先准备好的红色襁褓包裹好了送到她的眼前。

    新出生的婴孩儿真的算不上十分好看,沈宁强撑着精神直到看到了这个孩子。眼眶一阵发热,这是她拼尽力气生下的孩子啊。

    “孩子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沈宁开口,嗓子有些嘶哑。

    “回太子妃的话,是个很好看的女孩儿。”稳婆俯低了身子,听见了沈宁的问话,立刻答道。

    沈宁一直悬心这第一个孩子究竟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她总觉得若是此时自己就生下一个男孩子的话,或许就会错过前世那个自己拼却性命产下的孩子。如今知道了自己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子,她就放下心来了。

    她便慢慢地放松了下来,沉沉疲惫袭来,她就渐渐睡着了。

    “娘看见了。”和安郡主看着沈宁睁开了眼睛,面上的气色也看着尚算是红润,一颗悬在嗓子眼里头的心也总算是放了下来。“是个很好的孩子。”

    “娘,我厉害吗?”沈宁听了和安郡主的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来。

    “厉害。”若是把沈宁和那个新出生的婴孩儿放到一处,和安郡主还是更看重沈宁一些。和安郡主坐在床边,甚是怜爱地看着沈宁。

    沈宁额角鬓边的发丝被汗水纠结在了一处,黏在皮肤上。沈宁觉得有些不适,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和安郡主见状,手里动作放轻,替她把散乱的头发规整好了。

    朱砂递过了一条热毛巾,和安郡主接过,替沈宁擦去脸上的汗水和泪水。

    “女子坐月子忌讳很多,你嫁在宫里我今后也不方便日日都进宫来看你。”和安郡主不忘嘱咐沈宁,接下来需要坐月子的一些禁忌。“不过我瞧着皇后放在东宫里的陈嬷嬷不错,这一个月的时间你可不能使你的小性子知道吗?女子坐月子不注意的话,身子会不好的知道吗?”

    “娘,我知道了。”

    太子妃产女的消息,不久之后便立刻传遍了后宫。

    皇上三子之中,最得他看重的就是太子萧嵘。晋王和齐王都比太子岁数大,也比他早成婚,膝下都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了。

    如今太子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皇上爱屋及乌,不但亲自赶来东宫见了那个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还将自己一块佩戴多年、先帝钦赐的玉佩取下来赠给了她。

    皇上还说太子长女会由他赐下大名来,待太子长女满月当天会册封太子长女为郡主。

    后宫的风向转得急快,嫁进东宫里来的太子妃风头一直高的很,又是新婚就怀上了身孕。先前总有不少人再传太子妃的肚子十有八九会是个男婴。太子妃本就出身显赫,若是再为太子生下一个儿子来的话,只怕在这后宫之中除了皇后更难有人能弹压住她了。

    今日先是太子妃产女的消息传了出去,淑妃和云昭仪立刻乐得合不拢嘴了。两人都被太子妃收拾过,偏偏吃得还是哑巴亏无处诉说。如今见沈宁生女,都不免心灾乐祸起来。

    淑妃心中更是称愿得很,太子若是迟迟无子,说不定自己的儿子齐王对那个至尊之位还能有一争的希望。

    淑妃开心,她宫中的宫人立时上前奉承。

    只不过淑妃开心起来没多久,另一个消息就从东宫里头传了出来。

    “什么!”淑妃狠狠一巴掌打在前来报信的宫女脸上,见淑妃满脸的狂喜僵住了,原本聚在淑妃跟前奉承的宫人们立刻跪了下来,哪里还敢有人敢杵在淑妃面前逗趣。“你说皇上亲自赶去了东宫去看太子长女,还说要亲自为太子长女赐名,等着太子长女满月后就会封为郡主!”

    “是的,娘娘。”那个被淑妃扇了一耳光的宫女,流着眼泪捂着脸颊跪在地上小心回话。“东宫里头伺候的宫人,都被赐了半年的月例银子。皇上还封了太子妃父亲为云阳伯,赏永宁侯府入宫的女眷一人珍珠十斛、各色锦缎十匹。”

    “滚!都给我滚下去。”淑妃是越听越来气,抬轿就把那个宫女踢倒在了地上。“快给我把这个不长眼的也给我拖下去,赏她三十个嘴巴子,让她今后在多嘴。”

    淑妃狠狠地发作了一通,那个宫女知道自己若是挨了这三十个嘴巴子之后,只怕这张脸蛋就不能再看了。立刻起身跪在淑妃面前不停扣头,希望淑妃能够放过她。淑妃跟前的大宫女哪里还敢让她继续冲撞淑妃了,到时候淑妃震怒之下,她们都会倒霉。

    大宫女连忙起身指使几个身子健壮些的內侍将那个仍在淑妃跟前不断磕头、哭求的宫女,用帕子堵住了她的嘴,用力地将她拖了出去。

    淑妃气得是太子妃生了小丫头都能得了皇上的如此重视,齐王膝下如今是两子一女,皆是齐王妃正室嫡出,可是别说名字了,就是封号也都迟迟未定下来。一个女孩子到了出嫁那时候再得封号也不妨事,可是两个男孩子按例来说也能得个郡王的位置。但是自己旁敲侧击地同皇上提了数次,皇上都岔开了这个话题,决口不提将齐王之子封为郡王的事情。

    原先淑妃对此事还不是十分在意,因为太子长兄晋王的几个孩子也一直都没有得到封位,淑妃心中多少也能平衡一些了。

    可是现在太子妃才刚刚生下孩子,更不说她生下的还只是一个女孩儿。皇上亲自去了东宫看了孩子不说,还允诺了赐名和封位。

    淑妃气得将眼前的花瓶从桌上狠狠地扫到了地下去,花瓶碎裂开来,花朵散落一地,清水蔓延开了一地。

    这个时辰正在佛堂里头供着经的徐昭仪,听到了佛堂的们吱呀地响了一声。

    “昭仪娘娘,太子妃平安生下孩子了。”门被人从外头轻轻推了开来,探头探脑地进来的是一个刚调到徐昭仪身边伺候的小宫女。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徐昭仪跪在佛龛前,双手合十地念了一声。

    徐昭仪多年无子无宠,在这后宫之中宫人其实最为势力。作为一个后宫妃嫔来说,失宠无子无异于自绝与后路。不仅日常供应有人刁难,连着每日的吃食都是一些难以入口的东西。这些年来,若不是皇后心慈有心予以庇护,徐昭仪只怕早就会静静地消失在这后宫之中了。

    所以自从知道太子妃有孕以来,徐昭仪知道皇后甚是看重太子的第一个孩子。她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要每日花上四五个时辰在自己宫中的小佛堂里头为太子妃和那个未出生的孩子念经祈福。

    “昭仪娘娘,我们要不要去东宫贺喜啊?”徐昭仪和善,小宫女跟她说话倒是十分地自然。“听说皇上听说了太子妃平安生产的消息后,都立刻赶了过去呢。”

    后宫的诸位嫔妃本来听说太子妃产女,都是准备过两日再去贺喜的。可是听着皇上是得了消息立刻赶去东宫的,这下子宫中大半的嫔妃都马上打扮停当赶往东宫贺喜去了。

    连那个最近深得盛宠、目中无人惯了的欣贵人都第一时间赶去了东宫。

    “说不定这个时候前去,昭仪娘娘还能在皇上面前露一眼呢?”小宫女想着自家的主子千好万好,偏偏就是没有恩宠。都进宫数十年来了,还能被一个入宫不久的欣贵人压着欺负,实在冤枉得紧。“我来替昭仪娘娘好好打扮一番吧。”

    “罢了,这种时辰各位嫔妃肯定早就闻风而动了。花红柳绿、莺莺燕燕的,我都年老色衰了就是去了又有何用?”徐昭仪跪在蒲团上,神情自若。“只要是真心贺喜,哪里就急在这一时了,皇后娘娘心中会明白的。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多念两遍佛经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食邑

    因为太子妃沈宁产女,皇上十分贴心地给太子萧嵘放了一个月的假期。

    “长乐,长乐。”萧嵘每日都守在沈宁母女身边,太子长女的名字皇上已经赐了下来,叫做萧长乐,只是封为郡主的封号还正在斟酌之中。

    那日刚刚生下来的长乐皮肤发红发皱,实在说不上有多好看的样子。但是如今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长乐已经变成了一个白白嫩嫩、十分可爱的小婴儿了。现在每日里除了长乐要在乳母那里喝奶水的时间以外,大部分长乐都在萧嵘的怀里头抱着在。

    长乐爱笑,每每在萧嵘怀里头时,总会发出一阵阵笑声来。

    “你瞧瞧,咋们长乐长得多好看。”萧嵘抱着怀里乐呵呵直笑的长乐,凑到了正坐在床上喝汤的沈宁身边。

    沈宁现在还在月子里头,陈嬷嬷每日都让她在床上休息。

    “我生出来的女儿自然好看。”沈宁手里正捧着一碗当归苁蓉羹,听了萧嵘说这话,不由地白了他一眼。“乳母都说过了,孩子不能老抱着。这么点大的孩子就要多睡才行。”

    “我也没抱着多长时间啊。”萧嵘低头看着怀里的长乐,长乐正咿咿呀呀地看着萧嵘,一双圆澄澄的大眼睛水汪汪地看着让人心痒痒的。“她睡着的时候我也没抱她啊,这不是我刚刚过去的时候长乐正好醒了吗?”

    “朱砂让陈嬷嬷过来一下。”沈宁也懒得再说他了,只好让朱砂出去找陈嬷嬷过来一趟。

    正好沈宁吃完了碗中的当归苁蓉羹,朱砂收拾好了碗和调羹,这才转身出去找陈嬷嬷过来了。

    “太子殿下啊。”陈嬷嬷很快就随着朱砂一同回来了,果然陈嬷嬷一进门来,看到了萧嵘抱着长乐立刻皱起了眉头。“这孩子还没满月呢,可不能让你总是抱着呀。孩子总要吃饱喝足地多睡一点时间才能长得快些好些。”

    正好此时,萧嵘怀里的长乐突然哼哼唧唧起来,片刻后还开始小声哭了起来。

    “怎么了,这是?”见长乐哭了起来,小手都攒在一处用劲,本身雪白的小脸都憋红了,萧嵘立刻显得有些慌乱地去看陈嬷嬷。“陈嬷嬷,长乐怎么就哭了起来了呢?”

    陈嬷嬷马上上前从萧嵘的怀里接过了哭唧唧的长乐来,把她放到了她自己的小床上头去。动作温柔地解开了她身上裹着的襁褓,仔细地检查了起来。

    “孩子是饿了。”发现垫着的尿布是干的,长乐身上也并无不妥时,她的小嘴巴也已经开始一裹一裹的了。

    陈嬷嬷回头示意乳母上来接过了长乐,让几个乳母将长乐带到偏殿去喂奶。

    吃饱喝足了的长乐被乳母重新送回沈宁的身边,小肚子吃得鼓鼓的长乐睡到在沈宁身边。抱回来的长乐身上没有再裹着襁褓,只穿着柔软的里衣躺在床上。

    吃饱了的长乐十分精神,小手小脚十分有力地挣着,有节奏地滑动着。

    沈宁也侧躺下来,看着长乐开心地自娱自乐,伸手在她肉呼呼的小身子上轻轻抚摸起来。长乐许是被沈宁伺候着舒服,小嘴里不禁发出了哼哼声。不一会儿后,长乐依靠在沈宁的身边睡了过去。

    沈宁抬手拿过床上为长乐特制好的粉色小锦被,小心地替她盖上了。长乐睡得倒是很熟,也没闹出什么动静来。

    萧嵘也没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陪坐在一侧。只觉得岁月静好,看着心爱的女子和女儿睡倒在一处,心中温热舒服得很。

    太子长女终于满月了,宫中这一日大宴宾客。

    皇上亲至筵席,宣布太子长女赐名萧长乐,封为镇国清辉郡主,享一千户食邑。

    这样的待遇是目前为止连任何皇孙都没有享受到的,作为太子一派的晋王和皇后十分喜悦。倒是齐王面上神情有些不渝,因着齐王和晋王差不多前后脚成婚,齐王妃率先产子,因此齐王长子是正经的皇长孙。可是皇上当年别说没有按例赐下一个郡王的位份,连齐王的长子名字都是临近要入宗室名碟时,才让钦天监算过才定下来的。

    太子的第一个孩子不过是个女孩子罢了,皇上不止亲自赐名,还在孩子满月当天当着来赴宴的朝中重臣和宗室贵亲们宣布将太子长女封为有一千食邑的镇国清辉郡主。

    这样的差别待遇,实在是让人忽略不了。

    饶是齐王再怎么掩饰情绪,都不免对皇上有些心生怨怼。

    坐在后妃中的淑妃,听着众人簇拥着太子和太子妃报喜的声音,更是恨不得把手里的帕子都给绞断了。

    “你和晋王也安心,你们的孩子皇上已经写好封号和位份报去了宗人府。”满脸笑意的皇后,私下里牵过坐在她身侧的晋王妃的手来,压低了声音说道。“只是本宫和皇上怕今日一道宣布了,会让人觉得你们的孩子是被长乐给捎带上的,所以准备过后几日再明旨昭告天下。”

    “母后和父皇的好意,我们夫妻自然是知道的。”晋王妃和晋王是一类的人,心思舒朗不喜算计。听到皇后所言,晋王妃笑着说道。“再说我家王爷本就只是亲王,比不得太子殿下的地位尊贵。再说有父皇、母后怜惜,哪里轮到我和王爷操心这个呢。”

    “知道你和晋王都是不计较这些的好孩子。”皇后欣慰地说道。

    其实当年要册立她的次子为太子,因为知道皇上心中更为偏心次子萧嵘,可是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皇后生怕这太子之位的落定,会在将来的日子里头影响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好在晋王萧崇虽然性子大大咧咧的,倒也聪明得紧。在成年后的日子里,迅速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萧嵘尚文,在朝中已经有不少文臣拥护他了。晋王萧崇就默不作声地,开始在军中培植势力,为太子萧嵘添补上这一方面的空缺。

    “将来晋王会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你也需要从旁维护好和太子妃的关系。”太子和晋王的兄弟感情十分和睦,可是晋王妃和太子妃就没有这般的深情厚谊了,皇后总想让这两个妯娌多多相处一些。“太子妃性子和你仿若,也是大度、好相处的孩子,只是她刚成婚后就立刻有孕一直养胎,你也是要照料一个偌大的王府和家里的几个孩子,总没有什么时间相处。”

    “好的,母后,日后我会带着几个孩子多进宫来的。”晋王妃宛然一笑。

    淑妃瞅着上头的皇后和晋王妃有说有笑,看着低着头坐在自己身边的齐王妃,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瞧瞧你这是什么样子?”淑妃本就瞧不上这个出身不高、做人不够机灵的儿媳妇,她总想着若是当年不是皇上亲自赐下这样一桩婚事来,自己也不会没给儿子娶到娘家镇远侯府家的小姐来。“你是堂堂齐王妃,总做这样一幅委屈的样子作甚,给我坐正了身子抬头挺胸。”

    “是,母妃。”齐王妃又何尝不知淑妃不喜欢她呢。

    “我听说杨侧妃前几日也诊出身孕来了?”淑妃问道。“你可要给我好好看顾好杨侧妃这一胎,万事都给我准备妥当了知道吗?”

    “儿媳知道了。”听淑妃又提起齐王府这位得宠的杨侧妃来,齐王妃心中不免苦涩起来。她因为闺中体弱,生下的两个儿子身子都不是十分地康健,并不得淑妃看重。

    杨侧妃是淑妃母亲娘家的小姐,本来当时淑妃是想让一位镇远侯府中的小姐去齐王府中做侧妃的,但是淑妃的父亲镇远侯并不愿意将府里的小姐们进齐王妃做侧妃,无论是嫡出或是庶出一概不可。

    淑妃无可奈何,只能单独召了她的母亲镇远侯夫人入宫商量此事。镇远侯夫人说不动丈夫,只要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由镇远侯夫人回娘家说项,说服娘家愿意出一位小姐送到齐王府为侧妃。

    这位杨侧妃便是家中的嫡出二女,美貌出众被家人娇养着长大。因着淑妃的请求,她一进齐王府就封了侧妃。因着年轻娇娆,齐王对她也是恩宠有加,再加上最近因为又测出了身孕来,杨侧妃如今在齐王府中更是势盛。

    齐王妃想着王府中众人皆说杨侧妃这一胎多半会是个男孩,杨侧妃年轻身子也好,要是再生下一个聪明康健的男孩子来,将来这王府之中将来只怕就没有自己母子的立锥之地了。

    “杨侧妃得宠,你也别想着什么坏点子知道吗?”淑妃低声警告齐王妃。“杨侧妃这一胎必须是母子均安,否则我拿你是问?!”

    “母妃请放心,杨侧妃自入府以外伺候王爷十分尽心,我必定会为王爷保住杨侧妃同她的孩子。”齐王妃无奈,也只好忍下心中千般的苦楚,应下声来。

    “这还差不多。”淑妃见儿媳如此乖顺,才勉强压下自己心中的几口郁气来。“这段时日你不必入宫请安来了,只在王府中好好照顾杨侧妃便是了。”

    “是。”齐王妃低头应是,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