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邪王强宠:至尊毒妃不好惹-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明日是选送楚王走,还是先行刑?”
  “先行刑!我要让李元赫踩着这些官员的尸身走。”李默白冷冷地丢下这样一句话,便出了书房。
  十一看了自家主子的背影一眼,再看看楼东阳,笑嘻嘻道:“楼将军不必多虑。世子也实在是气急了。那位爷来了允州这么些日子,正事儿一件没干,净给添乱了。”
  楼东阳睨了他一眼,身为一名护卫,这样非议一位亲王,真的好么?
  “那您先忙着,属下告退了。”
  这一晚,李默白和顾轻眉都是一夜好眠,可苦了楼东阳了。
  将这样得罪人的差使交给了他,楼东阳自以为这是李默白在故意报复。
  虽然,楼东阳也说不上来,他到底为何要报复自己。
  顾轻眉听青环说要行刑,只是微微勾了一下唇角,对于那样血腥且残暴的事情,她自然是没有兴趣的。
  “小姐,奴婢刚刚听到四公子和默世子说话,似乎是现在允州对于粮食的需求还有一个很大的缺口,朝廷方面,似乎也是短时间内,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的。”
  顾轻眉挑了挑眉,“所以?”
  “奴婢听说四公子想出一个办法来,可是被默世子给否了。说是行不通。”
  “什么法子?”
  青环歪着头想了想,“也就是想着让杨家拿出些粮食来,毕竟杨家是允州出了名的名门望族,又是太子的外家,他们出些力,也是应当的。”
  顾轻眉听罢,便明白为什么李默白会否了这一项了。
  别说现在还不确定杨家有没有这么多粮食,就算是有,人家也不可能会主动拿出来放粮!
  毕竟,太子的将来与这些百姓们的生死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太重要了。
  当然,这只是在杨家人看来。
  不过,让杨家出点儿血,倒也不是不可能。
  顾轻眉许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快步到了书房,直接就进去了。
  李默白抬头一瞧是她,笑道,“睡醒了?”
  这话被他就这样直白地说出来,怎么就那么暧昧呢?
  顾轻眉刻意忽略了顾华生脸上的笑,清了清喉咙道:“我听四哥说想着让杨家出点儿血?”
  “嗯,我是有这个打算,不过默世子说是行不通。”
  “我看未必!”
  李默白抬眼,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顾轻眉抿唇一笑,眼神里有些洋洋得意,故意抬了抬下巴,做出一副高人状,“你说,如果杨家老太爷得知太子被禁足的消息,会不会想着,他们现在大方一些,皇上就能对太子宽厚一些呢?”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名头好用
  
  
  李默白闻言笑了两声,“你以为杨老太爷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只是现在杨家需要一个台阶儿,可是这个台阶,说实话,我不愿意给。”
  “什么意思?”顾轻眉有些糊涂了。
  “简单!”李默白起身绕至窗前,神色总算是比前两日好看了些。
  “杨老太爷自然也知道现在他们杨家是骑虎难下,先不说之前将楚王得罪地太狠了,单说这一次允州如此大的水患,他们杨家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出力解决,本身,就已经是让人诟病了。若是他是在我们的威逼之下,才不得已做出些动作,只会让其它的名门世家更瞧不起他们。同样的,皇上对杨家的态度,也只会越来越越糟。”
  顾华生这些日子跟在李默白身边,当真也是学会了不少东西。
  只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他已经听明白了许多事。
  比如说,默世子显然不是与杨家一路的。
  再比如说,杨家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粮食他们现在是献也不是,不献也不是。当然了,如果他们当真肯主动献出些粮食来,或许,对于杨家的颜面,还能保留几分。
  顾轻眉大概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瞧这架势,他是不打算就这样放过见死不救的杨家了。
  可这个时候若是动了杨家,也就意味着,李默白是彻底地与太子对上了。
  “放心,我自然有办法让他们怪不到我的头上。”
  顾轻眉的脸色微窘,瞪了他一眼,“谁在担心你了?我只是在想,你若是不肯给杨家这个机会,那百姓们不是等于要多挨几天饿?朝廷再筹措粮食,可未必就会比上次还快了。”
  第一次筹措粮食,自然是较为容易,一来是因为灾情刚刚发生,无论是臣民,还是皇亲,这心里头多少都是会有些触动的。
  可是第二次再筹措粮食,就未必会那么容易了。
  距离水患发生已是将近两个月,那些人之前涌上来的一些热忱也都渐渐地退却,再让他们往外掏银子或者是物件儿,简直就像是在割他们的肉。
  再者说了,不是每个人都会到这里来亲眼目睹。
  所以说,这里真实的场景,他们未必知道。
  “所以才会有些头疼呢。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计划更完美呢?”
  顾轻眉没有完全明白他的意思,而且看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的打算,也只是哼了一声,出去了。
  允州城外,已搭建了上百座粥棚,近两百口锅几乎是一天到晚都不停歇地在熬粥。
  每个粥棚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男女老幼,高矮胖瘦。
  楼东阳站在了城楼上,亲眼看着那几名官吏被斩首,再亲眼看见了楚王的车驾从那一具具尸体旁边经过。
  那难闻的血腥味儿,几乎让李元赫在马车里就吐出来。
  双手紧紧地攥着,如果不是因为要顾及风度和威严,他一定要跳下马车,将楼东阳给揪下来问个清楚!
  明知道他今日要离开此地,返回京城,竟然还挑在了这个时辰,在这里斩杀允州的贪官,这是在为自己送行?还是想要警告自己?
  无论楼东阳怎么想,反正现在在李元赫看来,他们两个的梁子是结大了。
  楼东阳看着楚王的车驾远去,嘴角抽了抽,他算是看明白了,李默白丫的就是一只黑狐狸。
  得罪人的事儿,凭什么都是他的?
  杀人见血,偏偏这事儿他这个正主儿却不露面儿。
  简直就是气死人了。
  十一跑上了城楼,将一封信交到了楼东阳的手上,再顺势往下头看了一眼,那几名官吏的尸首还在那里躺着,不知道是不是被吓到了,连他们的亲眷都不敢过来收尸了。
  “啧啧,还真是斩首呢。楼将军,你也不怕吓到外头这么多的流民?”
  楼东阳横了他一眼,你真不知道这是你家主子的意思?
  再说了,吓到他们?你没看到他们的脸上个个儿都是写着解气两个字么?
  察觉到了楼将军十分不悦的眼神,十一只是嘻嘻笑了两声,“您快些安排吧。世子还等着看结果呢。”
  楼东阳蹙了蹙眉,等着看结果,为何不自己亲自来?
  分明就是太闲了,将自己当苦力使了。
  虽然心里头有些不满,可是楼东阳却不得不承认,李默白写的这些东西还是十分有效的。
  “咳!父老乡亲们注意了。现在,允州辖下的洪水已基本退去。只是现在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重建我们的家园。所以,现在默世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先在丰县做试点,先在那里重新建起十个村子,默世子会派精兵前往帮忙协助。在场的老乡们,有没有愿意去丰县的?”
  楼东阳这样一喊,自然就有人动了心思,只是才走了两步,又觉得重建村子,这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万一去了丰县,连一天两碗的粥也喝不上了,那岂不是亏了?
  所以,真正有反应的人,并不多。
  楼东阳见此,心中再度腹诽了一把,这个李默白,竟然连这一点都算计到了。
  “默世子说了,但凡是第一批先去丰县的,我们只要一千名壮丁,可以带家属,也可以不带。若是只身前往的,每天可以分到两个馒头,两碗粥。若是带家眷前往的,无论人数多少,每天可以分到四个馒头,四份儿米粥。如果有的,就立马到城楼下来报名。记住,我们人数有限,只要一千名。”
  这一次,有反应的百姓们明显就多了。
  “可以分到白面馒头呢,这可真是一个好机会呢。”
  “不知道会不会是骗我们离开的?”
  “怎么可能?你没听说吗?那是默世子下的令,还有呀,这之前的洪水不就是默世子给想法子退了的?默世子可跟那位楚王不一样。人家就是来为我们允州解难来的,不是沽名钓誉的。”
  “对,我也相信默世子的为人。我算一个。”
  “我也去。”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城楼前面便排起了长长的队。
  楼东阳一挑眉,想不到李默白这厮的名头还真是好用!
  
  第二百八十五章 哑巴亏
  
  
  李默白想出来的法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慢慢地将这些难民给分离出去。
  之前将负责地理志的相关官员找来,就是为了看看何处较为适合先行修建。
  再加上他一路走来所看到的真实场景,想要确定最适合的地方,自然不是难事。
  他选的这十个村落的地点,相距都不是太远,其中有四个村子,都是选在了半山腰。
  一来是因为那里不曾受到洪水的伤害,二来也是因为他仔细地查看过附近的一些植被,就算是不能种粮食,可是仍然可以靠上山采药,或者是在山上种植药草为生。
  不能大富大贵,可是糊口度日,还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的几个村子,都是选在了受灾不是很严重的地方,离县城也比较近,以后发展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
  “李默白,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法子,你能安顿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今天你就算是能带走一千,再加上每人带上一名家眷,两千难民的话,这城外数万的难民,你要迁到何时,方能迁完?”
  “不急,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不是吗?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办法。眼下,能做多少,先做多少。总比只是想办法,却不付诸于行动要好。”
  顾轻眉顿时一噎,她明白李默白说的有道理,也明白现在大雍就是缺少这样的实干家,可问题是,他能留在允州多久?
  皇上又会允许他留在这里多久?若是迟迟不能解决这一根源问题,那允州岂非仍然是难以摆脱被救济的命运?
  “只是一味地跟朝廷要粮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虽然不能再种小麦了,可是再过两个月,还是可以种其它的,比如说玉米之类的,这些都是可以果腹的,只要他们也都不放弃,允州早晚会好起来。”
  顾轻眉拧眉不语,她承认李默白说的有道理,如果只是让那些难民们就在这里干等着,什么也不做,时日久了,必将成为朝廷的拖累。
  朝廷能管得了他们一时,却管不了他们一世!
  之前她也曾在史书上看到过,南梁有一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当时的那位皇帝,就曾下令屠城。
  同样的事情,她当然不愿意在现实中看到。
  如果可以,她更愿意相信书上所记载的,只是一个故事,子虚乌有的故事。
  “默世子,您这个法子,是不是还可以将一些身体康健之人筛选出来?如此,我们这里医者的事情也会更少一些。”
  “不错,有长进!”李默白笑着看了顾华生一眼,在他的注视下,光明正大地拉着顾轻眉的手,出去了。
  对于这样的情景,顾华生似乎是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微微挑眉,有长进了?
  他现在很肯定,默世子这是在夸他了。
  很快,之前报了名的那一千名壮丁,携其家眷,都先后离开了允州,再三千名精兵的陪同下,赶往了丰县。
  有将士帮忙一起修建屋舍,这对于百姓们来说,还真是头一次。
  以前的官兵都是大爷,怎么可能会愿意帮他们来干这样的苦差使?
  可是这一次,他们亲眼看着那些将士们帮他们劈柴、锯木头等等,难不成是自己在做梦?
  要说,这也是李默白之前在容城所做的功课,在他有意无意中的暗示下,让容城的将士们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如果没有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国家哪里来的税收?
  若是朝廷没有经济来源,那他们这些当兵的,又从哪里能得到军饷?
  不得不说,李默白还真是具有一种洗脑的神功。
  当然,李默白也不可能就真的对于这些将士们的素质如此相信,还是在每一队中都加派了自己的人手,免得再从事生中什么事端来。
  再说楚王离开允州后不过几日,允州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杨家的粮仓被抢了。
  而且是被人明目张胆的抢走了,再直接就将这些粮食都堆在了刺史府的门外。
  事情似乎是出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李默白早在李元赫离开允州之后,便带着顾轻眉等人住进了刺史府。
  谁料次日一开门,入目的,竟然全部都是麻袋。
  守门的侍卫们上前细看之后,个个儿大喜,“启禀世子,全都是粮食!”
  李默白淡定地点了点头,看到有的麻袋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杨字,眉毛一挑,“将楼东阳找来。”
  于是,悲催的楼东阳又被李默白给派到了杨府,询问刺史府门前的粮食,是不是杨府失窃的?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一开始杨家闹的动静儿太大,楼东阳也不知道杨府丢了东西。
  好在杨三爷反应的快,早早地让人将动静压了下去,可是没想到,他们杨家失窃的粮食,却出现在了刺史府的门前。
  而且几乎就是堵严了一条街!
  如果不是因为李默白有公务在身早起的话,说不定这些粮食就要被城内的百姓们给瓜分了。
  当然,这只是杨家单方面的想法。
  事实上,那些粮食早就被人在暗中守了,怎么可能会让人搬走?
  杨家这一回是打碎了牙往肚里咽,没有明说,只说是看默世子日夜忧虑,他们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担心默世子会拒绝他们的好意,所以才会连夜让人将粮食送去了刺史府。
  这话怎么听,都是那么的不完美,随随便便就能找出漏洞来。
  可是楼东阳也不傻,自然不可能再刨根问底,只说多谢了,便回去复命了。
  杨三爷这个气的呀!
  那可是一个粮囤的粮食呀,若是换成了银子,那得是多少?
  就这样凭白地被人盗走做了人情,这简直就是太亏了。
  “父亲,您看这粮食到底是什么人偷走的?会不会是李默白见我们不肯出力,所以才会找人如此做?”
  杨老太爷摇摇头,“不会!李默白是什么人,岂会用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把戏?再说了,自李默白进允州之后,我们双方并未结下梁子。就算是他下令处斩了几名官员,也都是与我们杨家关联不大,他不可能会故意与我们杨家为敌的。”
  “难道会是楚王?”
  杨老太爷冷哼了一声,“依我看,也就是他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百八十六章 哄抬粮价
  
  
  粮食的问题,虽然并没有彻底解决,可是总好过只是单纯地依靠朝廷来想办法。
  远在京城的皇上收到了楼东阳送来的密折,看过之后,心情大好。
  杨家在允州的根基,可不是一日两日了。
  这么多年,允州几乎就是他杨家的天下。
  但凡是朝廷派至允州的官员,无论大小,无一不要先去拜会杨老太爷,这哪里是为朝廷做事?分明就是在为杨家做事!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允州距京城稍远,许多消息也就不可能会传递得那样快,再加上这么多年来杨家在允州的经营,几乎就是将那里的官场给治理成了一个铁桶!
  皇上就算是想要重治,可是又偏偏因为诸多原因,使不上力。
  这一次,李默白斩杀了几名小官儿,虽然动不得杨家的根基,可是至少也能挫挫杨家的锐气,让他们知道知道,这天下,是他李家的!
  皇上将密折放置一旁,揉了揉眉心,他可没有得意忘形。
  允州的形势不容乐观。
  单只是毒,倒还好解。
  可一是还有瘟疫的发生,这可是需要大量的药材。
  不仅如此,若是一个处理不当,瘟疫一旦蔓延,那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朝廷。
  屠城这种事情,皇上不是狠不下心来去做,只是总归是有损阴德之事,不到万不得已,只要不会大幅蔓延,他还是不会选择这样的法子的。
  眼下比较让人头疼的,还是这有关于药材的事情。
  倒不是说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药材,而是需要的种类太多,这又是毒又是瘟疫的,还真是比较复杂。
  再者,朝廷至少还要准备那些难民将近四个月的粮食,这么多的粮食他要从哪里抽调?
  边关将士们的粮食不能缩减,今年的收成还得再等两个月,真是越想越让人头疼。
  “皇上,夜深了,您还是先安寝吧。”
  皇上摇摇头,“楚王的伤势如何了?”
  “回皇上,老奴听说楚王爷的伤已无大碍,今日本来求见皇上的,可是皇上忙于政务,不曾召见,老奴看楚王爷走的时候,面色不佳。”
  “嗯。传朕旨意,明日让太子也出来到御书房议事,另外,将楚王也召进宫来。”
  “是,皇上。”
  允州,杨府上下的气氛,都有些紧张。
  杨老太爷正在书房里头闭目养神,便闻得外头一阵大笑声,不用细听,便知道是杨三爷的。
  杨三爷进了屋子,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表情甚悦。
  “父亲,您看,不过就是一个粮囤的粮食,如今太子已经被皇上解了禁足令,这消息是今天早上收到的,估摸着这会儿太子已上朝议政有两日了。”
  杨老太爷看了一眼儿子,深吸一口气,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于这城府上,太浅薄了些。
  “你以为咱们用一个粮囤的粮食,换太子解禁,当真就是划算的?”
  杨三爷一愣,“父亲,您这是何意?”
  “皇上若是真想着处置太子,我们做多少事情都没用。反过来说,只要太子未犯大错,皇上也不会真的将太子怎么样。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想不明白?”
  杨三爷原本还得意的笑容,这会儿就直接僵在了脸上。
  他是真的没有去猜透皇上心思的本事。
  “行了,信拿来我看。”
  “是,父亲。”
  杨老太爷看罢之后,又拧眉思索了半天,猛地一下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快,你马上去一趟别苑,将咱们那里都打扫干净。千万不能让人看出来,那里曾有人受训的痕迹。”
  杨三爷的表情一呆,随即又连忙点头,面色微变,显然也意识到了些许的不妙。
  “但愿此事还不曾引起皇上的注意。好在现在李默白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些难民的身上,无暇顾及杨家,否则?”
  杨老太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没想到楚王在些受挫之后,皇上竟然会将李默白调来。
  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让楚王在这里慢慢折腾的。
  反正依他的本事,也闹不出天去。
  现在倒好,来了一个有真本事的,他一把老骨头了,还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对付。
  得不偿失呀!
  杨三爷匆匆去了别苑,他的马车行走在允州城内,自然不会引起关注。
  毕竟人家是这允州的天,想去哪儿,还轮得到别人来管?
  杨三爷一路疾行,压根儿不知道,暗处早已有人在盯着他的马车了。
  而且,盯梢的,还不是一个人。
  顾轻眉再给一个病人把完脉之后,终于有些累得撑不住了,伸了个懒腰,再动了两下胳膊,看了一眼刚刚在自己跟前坐下的妇人,对她笑笑,示意稍候。
  因为有顾轻眉的到来,所以李默白将一干女眷都归附到了她这里。
  当然,顾轻眉又找到了几名当地的女大夫,她们几个,专门负责女眷的诊治,如此,倒是少了不少的麻烦。
  李默白刚开始这么做,一是顾虑到了有可能会给他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则,也不愿意让顾轻眉给一些不相干的男人来诊脉。
  哪怕是正常的看病,他也觉得不妥!
  “小姐,您先歇一歇,喝口热汤吧。”
  青环看着一日比一日瘦的小姐,当真是心疼坏了。
  可是眼下允州的情形不容乐观,她也知道,想要让小姐休息一日是不可能的。
  也只有偶尔说句话,劝她休息一会儿。
  “嗯。这位大婶,你先稍等一下。”
  “诶,好!谢谢顾小姐了。”
  顾轻眉抿唇笑笑,没有接青环手上的热汤,而是站起身来,在附近走动了一会儿,活动了一下胳膊,再转动了一下脖子后,才喝了青环递过来的汤。
  “小姐,楼公子找您。”
  顾轻眉抬眼一瞧,楼东阳行色匆匆,眉眼间难掩的疲惫,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多了分沧桑感。
  “有事?”
  “家父在容城也筹集了一些粮食,虽然不多,可是也能让咱们再撑几日了。”
  “嗯,有杨家贡献出来的粮食,一时半会儿还好。”
  “我听说,现在大雍各地的粮商们都在涨价,除却允州,其它地方的百姓们,也是开始怨声载道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办法了
  
  
  晚上,李默白和顾轻眉等人都聚在了书房里,谁也不说话,屋子里的气氛,格外的沉闷。
  顾华生看看几人,犹豫了许久之后,才小声道:“默世子,我们朝廷对这些粮商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吗?”
  李默白叹了一口气,“想要压下粮价,朝廷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官仓,平稀市面上的价格。可问题是现在允州受灾,数万百姓,要有几个月没有一粒粮食的来源,朝廷怎么可能会打开官仓,只为了冲击粮价?”
  “那岂不是没办法了?”
  楼东阳亦是一脸的愤慨,“这些个奸商!难怪总有人瞧不起这些商人呢,简直就是趁火打劫!竟然一点儿也不顾虑百姓们的死活。”
  “呵呵,这倒不至于。现在粮价还只是刚刚开始涨,若是能保持在这个价格不动,那我也只能说这些粮商还算是有些良心。可若是再继续涨?”
  顾轻眉接过了话茬,“我看价格稳定的可能性不大。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既然能出一个是无尘公子这样不计较银钱的义商,为何就不能出一些只贪图利润的奸商?”
  李默白挑眉,笑眯眯地看着她。
  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你自己夸自己,倒是一点儿也不谦虚。
  顾轻眉回他一记眼神,我本来就是义商!
  “那现在怎么办?万一朝廷顾虑大局,真的开了官仓,那我们允州的难民岂不是吃不上饭了?”顾华生到底是年轻,而且又不曾出门经过事儿,难免有些着急了。
  楼东阳摇摇头,“先别急。这件事情,相信皇上也自有主张。”
  李默白沉默不语,粮价一事,可大可小。
  就算是皇上有心整治,俗话说,法不责众。这一次,那些粮商们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若是都处置了,只怕会激起民愤民怨,反倒是会将粮食的价格给哄的更高。
  可若是不处置,那些奸商又岂肯就此坐视银钱的流失?
  顾轻眉突然眼前一亮,“默白,是不是只有有低价粮食能冲击进来,那粮价就会只跌不降?”
  李默白点点头,“理论上正是如此。”
  “那好办了!我有办法。”
  “什么?”李默白的一双黑眸中此时也散发出了一抹光茫,显然是对她的计划,有所期待。
  顾轻眉也没想着再瞒着顾华生,直接将她的计划一五一十道来。
  “不是吧?妹妹,你几时对于周边国家的行情也如此了解了?你怎么知道西越的粮食今年是大丰收?”
  “西越的庄稼长势好,自然是与天气原因分不开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西越已经是连续几年不曾有过天灾了。就算是今年西越有事,他们的粮食储备也是用不完的。”
  “所以你就想着从西越以低价购入粮食,然后再运回大雍?”
  “不错!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
  顾轻眉神秘地笑了笑,“事实上,我去年就已经在做准备了。只不过当时没想到我们大雍会出现这等灾情,我的本意,是想着在西越赚一笔的。”
  李默白笑道,“你早就囤积了粮食?”
  “嗯。不是太多,也只有几十万石,不过应付当下的局面,应该是足够了。”
  顾华生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几十万石?
  这还不多?
  他能说自己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吗?
  “我现在立刻派人将这些粮食秘密地运入大雍,另外,再继续在当地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好。只是你确定你的人手能顺利地将粮食运出来?”
  顾轻眉愣了一下,一路上关卡重重,若是几十车粮食,她倒是有把握一定能运过来。可几十万石,这的确是一个大数目。
  万一引起了西越官方的注意,那就真麻烦了。
  就算目前还算是友国,可是西越也不会愿意看到有人出手帮大雍解决麻烦的。
  做为邻国,而且还是曾经被大雍所欺负的邻国,他们巴不得是大雍越倒霉越好。
  “那就想办法转移西越官员的注意力。”
  李默白突然出声道,“楼东阳,你先从容城找几位靠得住的粮商,然后我再派人带他们去西越,是极为高调的过去,就说是去采购粮食,看看西越的态度就好。”
  “这法子可行。只是,这么大的事情,你是不是应该要先禀明皇上?”楼东阳有些担忧。
  毕竟事关国本体面,这样大的事情,可不是一个世子就能做得了主的。
  “无妨,我即刻修书与皇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你们也都各自去安排,争取越快越好。”
  “好。”
  顾轻眉转身欲走,被李默白一手拉住了,“你等一下,有关运送粮食的人手,你确定你有?”
  顾轻眉的面色微窘,她的确是考虑不周了。
  “这样,我们想个办法,你先让人二十车,二十车地往大雍运,只说是要卖个高价,好赚些银子。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相信西越的官员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赚邻国的银子,他们当然愿意看到!
  “可是这二十车二十车地运,只怕是太难了。而且不能是同一拨人,也不能在同一天,会不会太耽搁时间了?”
  “我们与西越的贸易通道主要有两条,距离并不近,就算是他们之间要互通消息,没有个五六天,也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只怕他们之间也未必就有这样的默契。”
  李默白话落,似乎是又想起了什么,“我正好在西越有个朋友,我让他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其中一条通道里,一次性地运出一百车粮食来。”
  顾轻眉的眼睛一亮,“那敢情好!”
  “西越那边可需要你亲自跑一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