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香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御史温柔的扶起袁郎中:别怪本官给你挖坑,做官自然要往上奔,可要忒没底线,也叫人瞧不起。
袁郎中听着隔壁传来的咚咚咚的巨响,心肝儿跟着一跳,问手下,“什么响动,这么大。”
手下悄声道,“隔壁的隔壁是白大人制器坊,听说是做兵器的地方,这是白大人在试新制的武器。”
袁郎中喝口凉茶定神,嘴里说,“白大人真是了不起啊。”心下却想,要是白大人知道裴如玉私下给衙门垫银子的事,不会一怒之下拿新制的兵器咚咚死裴如玉吧!要那样的话,他可真是立功了!
袁郎中打听到白大人给裴如玉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都两岁了,出门买些小孩子的玩具给白大人送了去。
白木香晚上问裴如玉,“好端端,袁郎中怎么送阿秀这些礼物。”
“他能有什么好心,不定憋什么坏哪。”裴如玉嗤笑,“你不妨见一见他,他送东西无非是想见你。”
“这有点奇异。”说着给儿子洗干净小胖手,准备吃晚饭。
白大人第二天在院儿里的香椿树下接见了袁郎中,夏初的阳光自香椿树落下斑斑光点,没有一丝风,丫环捧来冒着热气的奶茶,给袁郎中的那一盏则是新泡的绿茶。
白大人的神色比今日的天气更加和煦,“我听说你这几天一直在忙,朝廷的差使,我不好问。倒是怎么昨天打发人送来那许多玩具,你如今差使还忙不过来,倒还记着阿秀,真让人心里不知如何感动。”
“原不知小公子多大,就疏忽了。如今账目已是查的差不多了,下官越是看账,越是感动,裴县令真是好官哪。”袁郎中说着轻试眼角不存在的眼泪,“旷古未有啊。”
“什么事啊?”
“裴县尊一意为民,真乃官场楷模。大人放心,待我回朝,必定禀明陛下,不论是朝廷拨银,还是别的办法,必定先还裴县尊垫上的银两。”
白木香还以为什么事,她道,“这个啊,要是能还当然很好了。哎,我也不急,他那人就那样,以前垫的更多,这已是还了大半的。反正现在我家过日子也不指望他。”
袁郎中不意白大人竟知晓此事,他见势立刻机伶改口,“非得有白大人这样的贤妻,方有裴县尊这样的好官。”
白木香完全不知道袁郎中在挑拨,不过,裴如玉早同她讲了,这姓袁的没安什么好心。白木香便把袁郎中的话反着听,她笑笑,“好不好的就那样儿呗,要是你回朝,还是跟陛下说,别叫裴如玉做官了。”
“这是为何?”
“成天往里搭银子。自从来了月湾县,我就没从他手里见过银子什么样儿,月俸到手就拿到育善堂去了,都说外任官靠职田吃饭,职田的银子他也常往里搭。我家现在都指望着我过活哪,要他也没什么用,不过是有这么个人比没这么个人强些罢了。你回去跟陛下说,革了他的官儿,我家日子还能更好过些。”
袁郎中试探的问,“大人不想裴县尊做官了?”
果然没安好心!我家裴如玉不做官,那官场不全剩你这种狗东西了!白木香一向官儿迷,她能不愿意裴如玉做官儿!
白木香一脸情真意切,“做什么官儿啊,做诰命不一样么。他现在官才五品,我现在三品,他辞了官儿,我跟朝廷给他要个诰命,还是三品哪。”
袁郎中头一遭听到这等奇思妙语,当下一口茶喷满地,白木香嫌弃的撇撇嘴,“看你大惊小怪的样儿!”
“白大人你语出惊人,真把下官吓着了。”袁郎中手忙脚乱的擦着嘴角的茶渍。
“这不一个理么。男人官儿大就能给家里妻子请封诰命,我官儿大也能给我相公请封诰命啊。”白木香慢悠悠的喝口奶茶,与袁郎中道,“衙门欠我家钱的事,就劳你跟陛下说一声,裴如玉辞官前还给我们,这事我就托袁大人你了啊。”
“下官一定尽心。”袁郎中保证。
“裴如玉辞官的事,也托给你啦。”
“这,这可不行,裴县令这样的好官,只有嫌少,哪有嫌多的。我就盼着裴县令这样的官越多越好。”
“你这话我记着了,明儿我就写折子,一字不差的写给陛下知道。”
袁郎中喉咙里仿佛被塞了个茄子,他恨不能抽自己俩大嘴巴,咋这么爱顺情拍马屁哩!
白木香把自己从袁郎中这里打探回去的情报告诉裴如玉:想把你弄下去,不想你当官儿了!
瞅着媳妇那一脸得意样儿,裴如玉没忍心打击她,这还用说嘛,姓袁的一看就是没安好心哪。裴如玉想,我媳妇把脑子全长在改制机械上了。
不过,白木香很关心的问裴如玉,“要不要我给陛下上道奏章。”
“不用。你是咱家压箱底的宝贝,等着不能用。”
白木香颇具昏君素养,特喜欢裴如玉拍她马屁,闻言眉开眼笑,“这倒也有理。”与裴如玉道,“有事只管跟我讲,我给你撑腰啊!”
倘不是裴如玉年纪轻轻便高中状元,以学识撑起的自信,换另一个男人做白木香的丈夫,非得给白木香整自卑不可。
没大功夫,白木香就把这些事抛脑后头,无他,阿秀左右一根竹棍右手一把小木刀,一脸土一身灰的玩耍回家,白木香立刻张罗着给泥猴儿子洗澡去了。
入夜。
牛油大蜡映的室内通明,更鼓敲过两次,胡御史仍在埋首研读裴如玉写北疆推广织机计划书。裴如玉的计划书没有长篇大论,他是用具体实践的数字做比较来解释织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推广成果。
故而,计划书虽短,却值得一看再看。
直待三更鼓过,侍从进来提醒,胡御史方按一按酸涩的眼睛,合上桌上的计划书。即便躺在床间,胡御史依旧是将将天明方才入睡。
至于第二天袁郎中过来找他商量回月湾县商税的事,胡御史都遗憾白大人怎么没发作一下给这蠢才些厉害瞧瞧。真是蠢啊,看看月湾县的税收,还敢做把裴如玉撵走的梦。裴如玉一走,白大人的织坊、染坊、毛毡铺、地地毯坊、制靴铺都会撤走,月湾县的商业立刻垮塌大半!
还收个屁的税!
何况,若北疆想推广白大人的织机,朝廷就不能干这种釜底抽薪的事!何况,白大人位居三品高官,白大人的官位钢浇铁铸一般的牢靠,只要裴县尊没有大过失,朝廷怎么可能去动她的丈夫!
胡御史真是好奇袁郎中是走谁家门路过来的!
何况,陛下着他们亲至,不是将一个小小县城的商税放在眼里,陛下心思之深远,岂是区区臣子可揣测。但是,想到抽屉里那份织机推广书,如果真能做到推广书中的一半,朝廷必会在北疆设棉税司。
也只有棉税司这样的机构,方能动摇帝王之心!
第141章 人生的滋味
胡御史决定要去一趟新伊; 亲自面见唐安抚使,他要确定这份推广书在唐安抚使心中的份量; 以及北疆到底有没有关于织机、棉花的推广计划。
但; 胡御史不能单独去; 他必然要邀裴如玉同往。
织机是白大人的私产,又是推广计划书的中心,裴如玉身为白大人的丈夫,这推广书便是他写的,自然不能落下裴如玉。
反正,裴如玉在场; 他们就当白大人是愿意无私出让技术的。
胡御史很为自己的私心惭愧,白大人这样不世出的人才; 非但能研制兵械有助于朝廷军务; 还能改造织机,促进织造技术。
何况,人家白大人一直在出让技术,他还要存这样的私心; 委实羞惭。
眼下要去新伊; 不好不知会袁郎中一声。这样的好机会,就不知袁郎中抓不抓得住了。
胡御史征询过裴如玉的意见才将北疆织机推广书给袁郎中看了,袁郎中看过后不屑的表示,“这倒是犯官常用的手法,贪赃枉法后总要说是为朝廷着想。真为朝廷着想,就该认真的完成朝廷税赋。大人莫要被裴县令骗了; 无非就是商税案发,找个理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他这是没门儿,他这织机的事儿还没影儿,商税的账我可是一笔一笔给他记着哪。”
胡御史心说,这还真是属王八的,咬上就不松口。就是目光短浅了些,胡御史道,“我就是要去新伊,亲自面见安抚使,问清楚这推广书的内容。袁大人要不要一起去?”
袁郎中有些犹豫,北疆安抚使唐大人出身帝都唐氏家族,千年名门,朝代都换了仨,他家依旧屹立不倒,可见其家族底蕴。如今在帝都的唐驸马,娶的便是今上同胞姐姐凤阳大长公主,如今北疆唐安抚使,与唐驸马是同族兄弟。
“可是有什么事?”胡御史问。
“我新近知道一桩案子,可能是冤案。”
“细说说看。”
“是这样。白家染坊里原有个女工,因染花样子画的好,便在染坊做工。因有旁的商家染出的花样与这白家染坊所染相似,白家便污陷这女人泄露了染花图样,非但把这一家子下了大狱,最后还罚了一百两银子。”袁郎中唏嘘感慨,“百两银子听着不多,可在寻常百姓家,也要倾了家的。”
胡御史险没当场背过气去,“那染坊可是白大人族兄开的,你要查白大家的产业?!”还去什么新伊,眼下先与这傻瓜划清界线才是要紧事。
“这当然不能查,毕竟干系白大人颜面,白大人官位在你我之上。我只是感慨此事。”
胡御史侧侧身,离袁郎中远了些,“老袁哪,陛下就是叫咱们来查查商税的事,顺带看一看月湾风貌,这跟涉入当地司法狱讼可是两回事。”
“我晓得。我也是新近才认识那家人,他们得罪了白东家,白东家又是白大人的族兄,裴县令的舅兄,现在哪里还有店铺肯雇他们,收入微薄,忒可怜。”
“第一,你怎么就确定这案子是冤案。第二,凭白大人的身份,她真要对付一介平民,既未入狱也未判刑,难道就是罚一百两银子?第三,此事一旦过问,就是跟白大人撕破脸。你要介入诉讼,咱俩立刻分道扬镳。这次咱们是奉旨过来查问商税的,你查到白大人头上,白大人立刻就得上折参你一本,以卑动尊,以下犯上,越权行事,干涉狱讼,怕是回不到帝都,你的罪名就下来了。”
见胡御史冷下脸来,袁郎中忙道,“我也就是一说。我哪里能去查白大人,不要命了不成?”
“那袁大人就继续在月湾县走访一二,我与裴县尊去新伊几日。”
袁郎中有些想一道去新伊,可转念一想,胡御史带裴如玉离开月湾,倒正可方便他做些走访调查。
胡御史看他神色就知袁郎中贼心未死,必要更深发掘裴如玉的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找出问题来。胡御史实在不能同袁郎中绑一条船上擦净脖子等死,这姓袁的必定是走了门路来的月湾,他可不是谁家的狗。
胡御史当即立断,私下提醒裴县尊一二。
两人刚商量过去新伊之事,裴如玉不急不徐的给胡御史续上茶水,“袁郎中必是要寻我的错漏的,随他去吧。”
“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倘裴如玉面露讶意或是焦急,胡御史认为正常。如今裴如玉一派平静,胡御史心下感慨,裴如玉短短三年便能让月湾有这等气象,这月湾必然早在他掌握之中,袁郎中自觉机智聪明,殊不知自己一切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你就蹦达吧,什么时候把小命蹦达完,也就消停了。
胡御史不再理袁郎中之事,定下日期,就准备与裴县尊一道去新伊了。
裴如玉还是问一句,“袁郎中不同咱们一道去新伊?”
“他还要秘访你的错漏哪,哪里能放过这等机会。”
裴如玉一阵笑,“那就给袁大人这个机会。”
白木香也要去新伊,她新近对一些兵器做的修正已经完成。陆侯提要求,兵器用着不称手,白木香想法子做改变,方便军中使用。
因天气暖和,白木香还打算带着她家肥儿子一起出门。
阿秀长这么大,新伊都没去过,一直是在县里呆着的。白木香给儿子收拾出新衣新帽,小羊角辫梳的可精神啦。阿秀也是神气昂扬的坐他爹怀里,裴如玉对孩子有耐心,阿秀小时候,裴如玉只要有空,都会亲自带阿秀。阿秀刚出生那会儿,裴如玉仗着一县之尊的身份,还常白天偷溜回后宅瞧阿秀去。
所以,阿秀并不似寻常小孩儿更亲近母亲,他倒是更喜欢父亲一些。
胡御史主要是被裴如玉出门的排场震惊了,路上才悄声问了一句,“我看有几辆车盖的极严实,可是有什么要紧物什。”
“那是内子给军中改制的兵械,这次一并送到新伊,让北疆军试用,看改制效果如何。”
胡御史恍然大悟,“怪道这样严密。”
裴如玉道,“要是咱们几个大男人,断不必这样的排场,内子去岁曾遇劫杀之事,当真是把我吓去半条命。在月湾不担心,她这出门,我也要多带几个人的。”
“这是应当的。”胡御史肃容道,“白大人的安危至关重要,再如何仔细都不为过。”
胡御史非但见识到了白大人的绝世天才,还见识到了白大人如何的平易近人,晚上驻扎草原,白大人并不闲等着人服侍,儿子往裴如玉怀里一塞,白大人就去张罗晚饭了。
士兵们亦井然有序,将毡帐自马车上卸下,小帐子两人分拽两头,一抖擞就支了起来,大帐则要四个人。再有帐中椅榻皆是现成组装,机关精巧方便。连打水的桶都不是木桶,而是用油布制做的可收叠的水桶,打水的士兵回来,河水先经一个白布包过滤三遍,方会烧开做饭。
胡御史围着那水桶仔细看的仔细,裴如玉抱着儿子解释,“这种桶远不如木桶结实,也就是短途行程可以用。”
“关键方便哪,这样轻巧,且不占地方。”胡御史喜欢的很,说,“裴老弟,待我回帝都时,你旁的不用送,这油布桶送我两只。”
“恭敬不如从命,内子那里有许多奇巧物什,到时大人只管去瞧瞧,喜欢什么都带上。”
“那我可得开开眼界。”胡御史和裴如玉一人一个马扎坐在夏风中聊天,“以往读书,曾说鲁班制一木鸟,飞三日不坠,我看白大人就有鲁班之材。”
裴如玉道,“内子倒是做过一只大号孔明灯,能飞到天上飞老远。”
孔明灯虽则见过,可白大人制做的如何相同,胡御史道,“想必十分不凡。”
“还成吧。她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主意。”裴如玉含笑的目光落在远处看晚饭的妻子身上,白木香正弯腰捏着什么递给阿秀。
阿秀一会儿就摇摇摆摆的跑回来,一头撞他爹怀里,小手里捏个蚂蚱给他爹,奶声奶气的说,“送给爹。”
裴如玉择去儿子脑袋上沾的草叶儿,接过蚂蚱,亲儿子一口,“谢谢阿秀。”
阿秀就又跑开去玩儿了,周硕亦步亦趋的跟在阿秀身边。
心胸宽阔如胡御史都不禁对裴如玉生出几分羡慕,想人生真是大有不同,胡御史亦是年纪轻轻便在科场有所斩获,官场之路已是顺遂,如今见到裴如玉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生,金榜状元、少年得志还罢了,竟还娶到这样贤惠能干的妻子,有这样可爱乖巧的儿子。
胡御史看向裴如玉:裴大人的人生,怎能不令人羡慕。
裴如玉似乎看出胡御史在想什么,他把煮好的奶茶递给胡御史一碗,意味深长道,“当初在帝都,我可是没少被人笑话。”
“如今谁不羡慕裴大人。”
“胡大人也羡慕?”
胡御史想了想,倒是摇头笑了。
他二十三岁便高中二榜,虽不及裴如玉金榜状元,一样称得上年轻有为。他家有慈母爱妻娇儿,裴如玉光芒万丈,是因裴如玉自身学识见识远胜当年的他,但相比于两人的人生,他的人生亦是有自己独有的滋味,不必再去羡慕谁了。
第142章 来了!
车队在路上驻扎一夜; 近新伊城时,前后两位骑兵; 各执一面兵旗; 白底黑字的旗面迎风扬起一个端方霸气的陆字。东门向来只走官宦身份; 有些低品官员见到此旗,均纷纷避让。
东门守卫小旗肃正行礼,接过司墨递上的书函,立刻放行,另外亦有兵士随之快马驶向侯府回禀。
东门直通正街,一入新伊城; 扑面而来的是一阵熟悉感,繁华的街道; 脏乱的环境; 骑在马上随处可见在扎在犄角旮旯的男人,那姿势熟悉的立刻就能知道,定是在墙角小便。
胡御史几乎是立刻怀念起对卫生情况近乎苛刻的月湾县来,随地吐口水都会罚钱; 更别说随地小便了; 罚的更多。彼时真心认为裴县尊爱干净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此地想起整洁干净的月湾,胡御史由衷发出一声来自内心的感慨:还是月湾好啊。
车队经过四方街,司墨着带裴如玉的拜帖与诸人的行礼往唐大人府上去,余者直接去往侯府。
远远望见北城土黄色起伏绵延的拱顶房屋,及至车马行近; 行人渐稀,淡淡的肃穆感随着夕阳霞光悄然而至。
侯府是常见的北疆本地建筑,圆拱门,门前摆着关内风俗的两只巨大石兽,守卫士兵见到远来车队,望一眼兵旗,上前见礼。
司墨递上白木香的公函拜帖,守卫躬身行礼,向后比一个手势,圆拱大门缓缓打开,白木香一行直接进入侯府。
白木香问,“侯爷在家么?”
“回大人的话,小的不知侯爷去处。还请大人入府稍作休息。”
白木香吩咐徐梁二位师傅,“你们随军械进府,先看一会儿车,待侯爷或是许司马回来再交接,视线不要离开军械。”
二人肃容应下。
白木香随侍卫去小厅稍坐,裴如玉胡御史一路相随。裴如玉打发司墨先拿帖子到安抚使衙门,因为织机推广的事必需要同安抚大人商议,故而裴如玉打算在新伊这几日就住在安抚使大人那里。
自裴如玉本心论,他是文官体系,自然也是更亲近唐安抚使。
侯府大管事过来给白大人请过安,也见过胡裴二位大人,客客气气的陪着说话。见阿秀年纪小,特意吩咐厨下炖了一盅蒸蛋端过来,阿秀这两天的伙食多是米糊糊肉糊糊,这孩子两天没吃蒸蛋,一见有蒸蛋,都不用人喂,自己就握着小勺子,扒着小碗吃了起来。
吃完一小盅蒸蛋,他还意犹未尽的把勺子舔了好几口,白木香笑道,“再给我们蒸一碗。”
大管事吩咐一声,片刻功夫便又端来一碗,这一次,阿秀吃了小半碗,就自己拍拍小肚肚,响亮的说,“饱了!”
白木香拿帕子给宝贝儿子擦净嘴边的蛋羹渣,喂儿子喝些温水,小家伙就闹着自己往地上去,刚往地上一搁,就要往外跑。
周硕跟在阿秀身边,大管事派个稳妥的侍女跟着,解释道,“我们府里有个花园不错。”
大管事笑,“小公子真招人疼,得两岁了吧?”
“两岁多了。赶上天气暖和,就带他出来走走。”
约摸酉正时分,陆侯方回府,许司马立刻过去交接兵械,白木香把一张清单给陆侯,“这是改好的兵械单子,侯爷请查收。”
陆侯目光如电,一目十行掠过,严峻的神色渐渐和缓,客气道,“有劳白大人。今天就请三位大人在我府上歇下,明天我们去军中试用兵械。”
白木香道,“这回就不叨扰侯爷了,我们住唐大人那里,我相公和胡大人好像有事同唐大人商量,明儿一早卯正我过来,咱们去军营。”
陆侯便未久留他们一行人,打发人送了些野味到唐大人府上。倒是阿秀,不知怎地,竟然很喜欢陆侯,且不说一见到陆侯就抱着小拳头作揖,嘴特别甜,喊人家,“陆侯叔叔。”然后摇着小胖手跟人家再见。
陆侯冰封千年的脸露出一丝冰裂纹般的笑意,也摆下手,“明天来玩儿。”
阿秀一本正经严肃着小脸儿点头。
孩子嘴甜就沾光,见到唐夫人,阿秀揖一个,张嘴就喊,“姨姨。”喊的唐夫人跟白木香同辈儿了,唐夫人乐的不成,抱他在怀里问他多大了叫什么名字,这些都是常见问题,阿秀答的可溜了,扬着小奶音儿说,“我叫裴秀,今年两岁多。”
他那大嗓门儿,把人家三岁的唐小姑娘吓一跳。
唐小姑娘是唐夫人的小孙女,大阿秀半年多,头上梳小辫儿扎红花,嘴巴伶俐的要命,刚在母亲的指导下给白木香见过礼,乍听阿秀这一嗓子,捂着耳朵说大人话,“看你这大嗓门儿,别把屋顶喊塌了,小声点儿。”
阿秀像个小憨子一般,见到人家小姑娘就只剩点头了,大嗓门儿的答一句,“妹妹,我知道啦!”
唐小姑娘又被震的不轻,继续捂着耳朵,不高兴的说,“我三岁,比你大!”
“嗯,妹妹。”
唐小姑娘大概觉着遇着个小呆瓜,扭过头不理阿秀了。
大人们都觉好笑,白木香瞅着唐小姑娘是真喜欢,长的晶莹小露珠似的,白木香眼馋的说,“原本我打算先生几个儿子再生闺女,见着你家玟玟,我可是忍不住了,就想立刻有个小闺女才好。”
唐大太太笑,“这不用急,你正年轻,以后儿女都会有的。”
唐夫人拿出个金项圈儿给阿秀戴脖儿里,阿秀在月湾县也是个经常收到礼物小衙内,他都很有礼貌的说,“谢谢姨姨。”
“这孩子可真乖巧。”唐夫人抱着阿秀喜欢了一回,阿秀一直往唐小姑娘那里瞅,唐夫人便把阿秀放到地上,“去跟玟玟姐玩儿吧。”
阿秀颠颠儿两步过去喊,“妹妹。”
唐玟玟大白眼瞪阿秀,虽然好像不大喜欢阿秀的样子,阿秀很会巴结人家,让小圆姐把他的玩具拿过来,拧上发条便会一蹦一跳的小青蛙,还有怎么都推不倒的不倒翁……唐小姑娘一看挺稀奇,俩孩子就玩儿一处去了。
大人们说些叙过寒温的话,唐夫人说,“我看帖子还有位胡御史一起来的,既是姓胡,可是南安侯府胡家子弟?”
“这我倒不知道。就见过胡御史一面,没听说他过家门。”事实,白木香连南安侯府是哪家都不大清楚。
唐夫人看白木香这糊涂样儿,笑着同她说了南安侯府一些事,“你在帝都呆的时间短,故而不大熟。南安侯府亦是显赫名门,南安侯驻兵南夷,是当朝名将。”
“我想起来了,读我朝史书时,曾有胡氏家族的记载,太宗皇帝之母便是胡贵妃,算起来是老南侯的姑祖母。”
“对。”想来白大人一直全心全意研究兵械,于人事便有荒疏,到底读过书的人,见识是不差的。
“我还是最佩服您家的祖仙,那位成神仙的唐神仙,真是穷天地之妙著成奇书,《天机算术》我百读不厌,至今也带在身边时时研读。”白木香赞叹,“千年前先辈便有这等远胜世人的智慧。”
唐夫人眉开眼笑很谦虚了一回,“家族子弟现在都是寻常人,没有祖先的精妙智慧了。”
“您这真是太谦了,不说旁人,就是我们在县城,全赖唐大人关怀,方有如今。倘换个贪得无厌就知道跟县里要钱的上官,不说日子艰难,我家相公性子执正,怕气就不知受多少回了。上官宽厚,我们下头人就享福。”
女眷这里叙些寒温,晚间唐夫人更是盛宴款待白木香,儿媳唐大太太带儿女陪着。
唐大太太尤其喜欢阿秀,阿秀因吃上正经宝宝餐,他吃相甭提多香甜,一只手护着小碗儿,自己就捏着小勺子吃,胖嘟嘟的小脸儿一鼓一鼓,叫人一瞧就喜欢。唐家小姑娘则有些挑食,今天大概是有阿秀比着,阿秀吃啥她吃啥,也大口大口的吃,把唐大太太高兴的,直说,“玟玟这个磨人精,以前吃饭都跟求着她似的,喂两口就不吃了,何时这样香甜吃过东西,有个伙伴在一起就是不一样。”
据唐大太太说玟玟已是吃了许多,白木香看小姑娘也就吃了一盅蒸蛋的样子。阿秀也吃了一盅蒸蛋,正兜着小勺子吃他娘给他择去鱼刺的鱼肚子肉。
“玟玟吃的太少了,阿秀下半晌还吃了一盅多的蒸蛋。”
“阿秀不喝奶了么?”唐大太太问。
“一周的时候就掐了,我奶水不太多。”
“怎么没找个奶妈?”裴家这样的家境,断不是没钱。
“六个月的时候阿秀就开始吃辅食,蒸蛋、蒸鱼茸、果子泥什么的没断过,后来就不怎么吃奶了。”
唐大太太说,“我们玟玟三岁,如今天气暖和了,我跟母亲也商量着给她断奶,又担心乍然断了,她吃不惯饭食。”
“先慢慢的添些辅食,别一下子猛然断了,等孩子吃上辅食,自然奶水就吃的少了。总喝奶有什么滋味儿,还是家常饭菜好吃。”
“这倒是。”
因有孩子们,育儿经便是最好的话题。
男人那边谈论的事则关系北疆民生,唐大人下午接到裴如玉的信,就知道要商量什么了。唐大人又略略动了些把裴如玉提拔到新伊知府的心,无他,裴如玉这样有眼力有眼界的下属,哪个上官不喜欢啊?
推广织机的事,一直在做了。
但是,有朝廷支持是另外的事,让朝廷知道更是另外一回事!
唐大人如今官居正四品,代从三品安抚使一职,说来,他上遭升官也是沾白大人的光。裴如玉有个好处,一块肥肉,知道分来大家一起吃。
自来官场,七品到五品是一个坎,五品到三品又是一个坎,三品往上,是九成九官员毕生都达不到的高度。这需要一生难得一遇的时机,坚实到无人挑剔的功勋,以及逆天的时运。
而如今,这样的机会,来了!
第143章 奶娘事件
当晚三个男人就商量到半宿; 裴如玉回屋时,白木香在灯下看书; 肥儿子都搂着小布虎在被窝里美美的睡着了。
裴如玉瞧一回胖儿子摸摸儿子的小胖脸儿; 小家伙缩缩脖子; 继续呼呼。裴如玉笑,“这两天赶路,阿秀也累了。”
“他是跟人家唐姑娘玩儿累的,俩孩子吃过晚饭还玩儿好一出。”白木香放下书卷,问,“怎么这会儿才回来?”
“商量推广织机的事。”
白木香唤进侍女端来温水; 裴如玉洗漱后泡脚去乏,方上炕休息。裴如玉说; “明天你得自己去军营了; 我们还得继续商量。”
“这没事儿,你去了军营也是闲呆着。”
第二天早上,阿秀一早起来就穿着鲜亮衣袍,对着镜子瞧了好一会儿他的羊角辫; 才一脸满意的拉着他爹的袖子; “爹,找妹妹。”
他娘说,“先吃饭,吃完饭再过去。”
“跟妹妹一起吃。”
因为没能跟妹妹一起吃早饭,阿秀好生遗憾。唐大太太也好生遗憾,白大人官位比自家公爹还高一阶; 不好把阿秀接过来一起吃饭。没有阿秀在边儿上比着,她家闺女又恢复了那猫儿一样的食量。
用过早饭,白木香就要去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