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奸投喂指南-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低声嘱咐几句,交与她一个拇指大小的细颈瓷瓶。
陆听溪转眸看他一眼。
这家伙果然一肚子坏水儿。
……
谢思言北归之后,头一件事自然是捉拿仲晁。然则仲晁狡诈多端,又有几个武将相护,听闻谢思言带着兀良哈三卫回来,急调一万兵马在北面城门守株待兔。
谢思言却始终驻扎大兴,并没赴京。
已是深秋时节,晚来风凉,枝头残叶瑟瑟。
谢思言从大营出来,径去了沈惟钦在大兴的落脚处。
更深露重,沈惟钦却未歇下,仿佛是特特等着他的。
两人相对落座,谢思言道:“殿下果真是不择手段,为了给仲晁作乱的机会,竟然特地将京师空出来,自己跑来大兴躲闲。”
沈惟钦若当真想要做这个摄政亲王,就不应当离京,亲赴大兴来询问太皇太后乐不乐意让他摄政,相当于倒持泰阿,太蠢。沈惟钦纵要问太皇太后的意思,也应当是差人来大兴,而非亲往。沈惟钦不会犯这种错,唯一的解释就是故意为之。
沈惟钦道不知他在说甚,又问他来此有何贵干。
“仲晁想杀你那番话,你哄哄内子也就罢了,在我面前还是免了。仲晁是真心拥立你,因为你曾在宁王之乱中,帮他掩过,让他躲过一劫,”言及此,谢思言哂笑一声,“仲晁本身非宗室,但凡篡位便是个死,可你不一样,你非但是宗室,还有功在身。最妙的是,宁王之乱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你无野心,否则又怎会自断后路呢。”
“仲晁心里明镜一样。他如今占了金印,心里怕比谁都惶惶不宁,就等着你回京呢。”
沈惟钦嗤笑:“世子这话可说不通,仲晁既明白自家不能篡位,为何还要将金印据为己有?”
“京中的消息我尚未打探清楚,但我相信是殿下走前做了什么排布,逼迫仲晁如此。殿下这般做的目的,不就是等着我今日来找么?我也不跟殿下兜圈子,我今番是来跟殿下计议联手之事的。”
沈惟钦仿佛听到个天大的笑话:“即便仲晁已是一颗废子,孤也不会帮世子将之铲除,孤还没那么好心。况且,仲晁没了,世子就能专心一意来对付孤,孤为何要自掘坟墓?”
谢思言不紧不慢道:“因为,我手里捏着殿下的把柄。殿下若肯与我联手除掉仲晁,我便考虑将证据与证人交于殿下,让殿下永无后顾之忧,如何?”
他见沈惟钦容色淡淡,一笑:“殿下莫不会以为我不过虚张声势吧?殿下当初以李代桃僵一计冒险救下宁王,而今又藏匿皇帝,还有什么是殿下做不出的?殿下猜,一旦这些曝于人前,殿下会如何?”
沈惟钦面上晦明不定,少顷,笑道:“也可。不过约法三章,联袂期间,世子不得对我暗下黑手。我还想留着这条命,再跟姑娘饮茶闲侃呢。”
谢思言冷笑不语。
沈惟钦这话是有典故的。他不过是在向他炫耀他在陆家那八年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光阴而已。
事实上,这也确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
京中众人转日就听闻楚王殿下终于从大兴回了京师。不过楚王只带了一百来轻骑,倒似是郊游宴饮归来。
楚王甫一回,仲晁就将襄国金印交于了他。并力主他效法本朝前例,暂继大统,如此方能名正言顺地调度各方,搜寻天兴帝下落,诛戮逆臣。
楚王起先推三阻四,后头终于勉强应下。
嗣位事宜虽已从简,但仍是繁琐。仅是祭祀一项就颇多讲究,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非但仪程繁杂,而且需出宫为之,尤其祭祀天地,需往南郊去,这就需要大批兵卫来保障祭祀时不出乱子。
出城大祀天地这日,上万甲兵护送,文武群臣在后头跟从。
对于楚王嗣位一事,臣工虽则诸多非议,但而今天兴帝失踪,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章程,辩来辩去,没能驳倒楚王御极的提议,只好先观其变。
众人就绪之后,正引颈翘首候着,变生不测,殿内忽起喧哗,有兵卫大呼有刺客。混乱中,一身衮冕的楚王在厉枭等人的护卫下,自大殿后门纵马而出。
一众人马一路疾奔至石景山地界,楚王命众人原地候着,自己将一人扔到马背上,往山麓一片枫林的纵深处行去。
……
楚王大祀天地前一天,陆听溪总有些心绪不宁。母耗子临产,她不会接生,还特地从皇庄上挑了个久惯给禽畜接生的来接手这个差事。
临近晌午,天竺鼠发动了,她忙将人叫来给耗子接生。
在产室外站了片刻,忽见杨顺急急赶来,步下生风。
“还请少夫人跟小人走一趟。”杨顺躬身一礼。
陆听溪不明所以,问他何意,他道:“世子让楚王带上仲晁,单枪匹马去石景山交换证据。但小人探得,楚王近来行踪诡异,小人怕楚王会对世子不利,劝世子不要亲去,但世子一意坚持。故此小人想请夫人去劝劝世子。”
“世子此刻兴许已在赶往石景山的路上了,少夫人须作速决定。”
陆听溪略一迟疑,回去大致拾掇一番,随杨顺去往石景山。
……
石景山位于京师正西面、大兴的西北部,与大兴颇有些距离。陆听溪整花了一日工夫才抵达石景山山麓。而此时的谢思言已然进山。
谢思言此番上山,没将杨顺带在身边,又因着两边都暗中有人盯着,他只带了两个长随景从。
石景山峦嶂巍巍,峰岩壁洞棋布。其醴泉溪涧,琅然而弦,琤然若玉。其嶙嶙怪石,琪草瑶花,翁然而钟,正应了柳子厚那两句,“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但如今的石景山无一游人。陆听溪一路行来,甚至连个樵夫都没瞧见。
杨顺也不知谢思言跟沈惟钦的具体碰头地点,命手下寻了半日,也没寻见半点踪迹。正一筹莫展,宝升远远而来。
宝升自道他此前寻见了世子,打算代世子跟楚王交易,让世子先行回去,但世子斥他多言,将他赶了去。
“楚王与世子先前再三更易地方,我是半道撞见世子的,世子又不让我跟从,我也不知世子是要往何处去,不过我知晓大致的方向。”宝升的目光落在陆听溪身上,踟蹰了下,问杨顺这样将少夫人带来是否不妥。
杨顺的目光仍在山峦之间扫略:“你觉着世子如今除却少夫人之外,还会听谁的?楚王纵使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对少夫人不利。少夫人既不会有事,那便没甚好担忧的。大不了就是回头咱们两个吃挂落。”
话未落音,就听有护卫来报说寻见了疑似世子爷的踪迹。
众人赶去看了,发现是一堆篝火余烬。灰烬尚热,表明人未走远。
陆听溪的视线在四下里环扫一圈,道:“如若这是世子留下的痕迹,那他如今应当往西边的山腰处去了。”
杨顺正想问为何,转头就发现这附近上山的路只有西边那一条。
众人循迹找去,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谢思言的那枚乌银戒指。陆听溪将之攥在手心:“这枚不是世子那枚。那堆余烬约莫是有人刻意造出来迷惑我们的,我们兴许离世子愈来愈远了。”
杨顺焦灼地在原地踱了一圈,打算送陆听溪回去,却听陆听溪道:“我有个揣测,他们兴许已不在石景山了,说不得已往北行,去了玉泉山。”
众人也不知要往何处找寻,遂去玉泉山碰碰运气。
陆听溪却以要回皇庄为由,让杨顺拨了十来个人给她,护送她下山去。
待杨顺等人一走,陆听溪便道:“你们随我去一趟金阁寺。”
众人诧异。去金阁寺就要继续攀山,可世子夫人不是要下山吗?
陆听溪并没解释,回身先行。众人不敢慢待,忙忙跟上。
入了金阁寺的山门,陆听溪向知客僧询问此间可有一名唤淳寂的和尚来过。知客僧起初只道不知,后面经不住陆听溪威逼利诱,道:“确有一位法号淳寂的大德在本寺挂锡,却不知女施主寻大德何事?大德正打坐,恐是不便打搅。”
陆听溪道:“妾身有要事求见淳寂大师,劳烦通传引见。”
知客僧狐疑,委决不下,让她稍候,入内请示。少焉,知客僧折返,唱个喏,请她进去。
陆听溪在一间禅堂内见到了正闭目参禅的淳寂。淳寂瞧见她,打量一番,略显惊异。
“妾身有件事想请教大师,但望大师不吝赐教,”陆听溪道,“大师早年可是曾偷渡去过倭国进习佛法?”
唐宋年间,天朝与倭国的僧侣往来交流频繁,后头才逐渐淡下来。而今海禁未破,欲出海远洋,只能偷渡。
淳寂盯着陆听溪的面容看了须臾,认出她来,点头:“不错,老衲当年曾为访倭国禅宗,在倭国濡滞过一段时日,却不知女施主为何有此一问?”
“妾身揣测,宁王之事跟大师有关。当初腰斩宁王时,妾身与拙夫也曾到场,虽未亲见行刑,但妾身知道监斩官是带着一众属官验过宁王身份的。当时除却辨认之外,还拿了画像仔细比对了,确认无误,这才开始行刑。可如今宁王疑似未死,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初偷天换日,有人扮作了宁王的模样,代其受刑。”
“妾身余暇喜好翻书,正巧曾在几本海外志异一类的书里瞧见过一种说法,倭国有一类名唤间者的探子,他们精擅易容改装之道。妾身遂想,那若是寻个跟宁王体貌相类的,再凭借这等神鬼莫测的易容改扮之术,是否就能瞒过众人的眼睛呢。”
“正巧,楚王那日也去观刑了。妾身当时未曾多想,后头却觉楚王应是去确保李代桃僵计成的。而楚王身边得用的人里,只有大师最有可能对倭国的这等秘术有所涉猎。所以助宁王逃出生天之人,除却大师之外,妾身不做他想。”
淳寂问她如何寻到金阁寺来的,陆听溪道:“很简单,楚王为了确保此番事成,势必会让大师跟从,但他答应世子单枪匹马前来赴约,那就必须给大师寻个妥帖的匿身之处。而石景山附近,只此一处寺院。”
淳寂道:“那女施主不去寻楚王与魏国公世子,却来寻老衲做甚?”
“大师自心里应是知晓缘由的,”陆听溪淡声道,“世子与楚王何在?”
淳寂坐下捻佛珠,半日,道:“女施主简从而来,勇气可嘉。”
“我若是带了一众从人过来,怕是在半山腰就会被拦住,不是吗?”
淳寂将佛珠纳入袖中,自怀里取出一张舆图递去:“女施主灵慧性真,老衲感佩——楚王殿下让老衲给女施主带话,‘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君昔年其顺自然,骑龙弄凤又何难?天之与君者甚厚,抱才而困,惜之叹之,何苦来哉?”陆听溪对着舆图淡淡道。
淳寂知这是陆听溪对楚王说的,虽不甚明其意,但仍表示会将话带到。
陆听溪此前没有仔细瞧,等出来后才发现,舆图上标注了两个地方,其一是金阁寺东面的木樨林,其二是金阁寺西边的一片河谷。去木樨林要行二里地,去河谷则要下山,晚夕都不晓得能到否。
舆图最底下有三个小字——二择一。
陆听溪只略一踟蹰,就示意众人随她往东行去。
这爿木樨林仍在花期内,相去尚有半里地时,便能嗅到一阵馥馥桂香从风而来。
陆听溪脚步忽顿,抬手命众人暂停。
清冽桂香中,有人声隐隐而来。
愈来愈近。
陆听溪示意众人各自藏起,她自己则躲到了大块山石堆叠而成的小山之后。
不一时,谢思言与沈惟钦的声音交错传来。
“世子敢让姑娘知道当年真相?世子不妨猜猜姑娘知晓了世子所为会是何等反应?”
“我当年所为,桩桩件件都是事出有因,淘淘虽涉世不深,但也不是滥发慈悲之人。倒是你,你可敢让她知道你那枚玉璧背后的真相?”
沈惟钦仿似笑了下:“我敢与不敢,世子今日都是要杀我的不是么?世子只会对外说,楚王跟仲晁遇刺身亡,自此之后,世子就一下子少了两个麻烦,随后世子再拿出压了多时的证据为自己洗脱罪名,如此,朝野内外便是世子的天下了。”
“不过世子可要想好,我死了,天兴帝也得给我陪葬。世子若预备冒着引狼入室的风险,从宗室里再择一子弟,扶立其入继大统,那世子可以全然忽略我的话。”
“你不敢杀皇帝。你难道没想过我为何让你以仲晁为交换,而非皇帝?”
“世事无绝对。不过若世子肯如实答我一件事,我便即刻将天兴帝交出,世子意下如何?”
谢思言顿了一顿,嗓音如一摊无漪的冰水,冷淡平静:“你倒说说。”
“天兴帝当初跟宁王说的仁宗皇帝的遗诏,我知是确有其物的,我还知那遗诏在世子手里。只是我后头看了世子当时在地安门将宣未宣的所谓仁宗皇帝的遗诏,怎么看怎么觉着是伪造的。那个所谓遗诏,糊弄糊弄寻常臣子与天兴帝还差不多,在我这里却蒙混不了。”
“那么真正的遗诏上写了什么呢,值得世子这般掩藏?”
第100章
谢思言冷淡道:“你说是假的便是假的?那遗诏; 太皇太后也是过了目的; 你以为太皇太后是傻的?再者; 我奉劝你; 这等事; 少管为妙。”
“既然世子这样说,那我也爱莫能助,”沈惟钦话锋一转,“我已将仲晁带来了,世子是否也应当将宁王并相干证据交于我?”
“我已将之搁到了唳鹤峰最顶,不过有人守着; 你暂且拿不着。你把仲晁放到我先前定下的地方,等我确认无误,放出了旗花; 你便可拿着你想要的人与物。”
“世子确定世子的旗花是放行令而非催命符?我记得; 唳鹤峰在石景山后头; 最是峻峭,是个杀人的好地方。”
谢思言笑得讥诮:“殿下若是这样瞻前顾后的; 那又能做成什么事?”
“世子说得很是。而今我身处劣势,也只好任世子牵着鼻子走了。”沈惟钦轻叹,话落作辞,当真往唳鹤峰的方向去了。
谢思言在原地踱了几步; 沉声道:“出来。”
陆听溪一个激灵; 迟疑下; 慢吞吞从小石山后头挪了出来。
与她一道出来的; 还有随同她一道前来的十来个护卫。谢思言的目光从护卫们身上扫掠而过时,众人觳觫不已,知自己擅自将世子夫人带出来,怕是犯了世子爷的忌讳了,想要请罪求饶,但他们也算对世子爷的禀性略有所知,眼下世子爷没发话,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谢思言的视线从瑟瑟不止的众人身上转到陆听溪身上时,冷硬神色才见和缓。他看她穿得单薄,解了自己的大氅披到她身上:“说说,怎么来的?”
颇似训斥小孩子之前压了火气的问话。
陆听溪略低头,将自己来此的前后大致说了,末了将他的大氅解下递还与他:“我不冷,否则我出门前就加个披风了。披了你的大氅,我反觉热得慌。”
两人又推让了半日,谢思言发现她并没与他客气,将大氅套回自己身上:“你而今火力这样旺?”虽是白日,但如今这时节寒气重,陆听溪穿得又不多,这样仍不觉着冷,倒令他有些意外。
“我本就不是畏寒之人。”陆听溪觉得这没甚好惊奇的,便没在这上头多做言语,转而说起了正事。
她催他去拿下仲晁,又问他天兴帝的事要如何是好。
“不急。至若皇帝,”谢思言包了她一只柔荑在手心,“沈惟钦暂不会将皇帝如何,否则他手里就少了最大的筹码。只是——”
只是这么一直拖下去,也不是法子。沈惟钦若索性将天兴帝藏匿起来,局面就会陷入僵持。如若这回不能剪除沈惟钦,那么再要等到这么一个时机,却不知要到何时了。
谢思言要送陆听溪回去,但她却不肯,又追问适才沈惟钦所说的,什么当年真相、什么他当年所为指的是什么。
被再三缠磨半晌,谢思言方道:“是谢思丰与那个崇山侯家子弟的事。当年你出面为我作证之后,那崇山侯家的子弟纠集了一帮人,预备报复你,我就教训了他一顿。”
“就这样?”
“就这样。”
“那谢思丰的腿是你废的吧?那个崇山侯子弟当年堕马也是你一手促成的?”
“嗯。”谢思言倒承认得干脆。
陆听溪秀眉微蹙。
如若当真只是这样,沈惟钦又怎会特特提起这一茬呢?这似乎也没甚可遮掩的。她总觉着还有旁的什么她不知道的,可不等她再问,谢思言已抱了她朝金阁寺的方向去。
谢思言将她暂且安置到金阁寺后,交代几句,就带了几个手下走了,约莫是去寻仲晁去了。
陆听溪一问之下方知淳寂已不在寺中。她坐下歇息喝茶的空当,不免想起那只产崽的天竺鼠。她走前它还没生,如今也不得消息,不知是否母子平安。
她轻叹一息,眼前的事真是千头万绪。
……
谢思言到了先前给沈惟钦指定的地方后,并没见着仲晁。他倒不惊不恼,放了个红色的旗花,踅身回了金阁寺。
他纵知晓了淳寂先前在金阁寺,也不担心陆听溪留在那里会被掳走。虽则他如今不能完全揣度出沈惟钦的心思,但沈惟钦显然不会做出这等没甚意义的事。亦且,沈惟钦若当真想对陆听溪做什么,早在她前次去金阁寺时就动手了,所以将陆听溪安置在金阁寺,他并不担心。
而今最大的问题是天兴帝。必须找到天兴帝,否则光是由谁嗣位这个问题就足够这蜩螗沸羹的局面再持续半年。再者,天兴帝尚居青宫时,就对他信重有加,于他而言,天兴帝是帝位的最佳人选。
他才在金阁寺的客堂内与陆听溪说了会儿话,沈惟钦的信就到了。
沈惟钦要求谢思言与他同赴交易地点,这回双方同时互换筹码。
他选的地方正是先前谢思言指定的唳鹤峰。
陆听溪见谢思言把玩着沈惟钦的那封信,禁不住问:“其实我有一事不明,沈惟钦既能做出扣匿皇帝这等事,那还担心自己当初保下宁王之事败露?除非他根本没打算让皇帝活着离开他的掌控,不然他扣匿皇帝一事迟早要公之于众,不是吗?”
“还能想到这一层,不容易。”
谢思言话未落音,就见小姑娘恶狠狠剜他一眼。他将沈惟钦的信团起,抬手在她脸上捏了一把:“瞧你一副没睡醒的迷糊模样,傻乎乎的。也不晓得是否我的错觉,我总觉得你跟天竺鼠处久了,也变得呆头愣脑的——说错了,是越发呆头愣脑的。你打小就呆,呆就罢了,还总觉着自己凶起来的模样能震慑四方……”
陆听溪豁然站起,气得绕他转了两圈。
这家伙又变相说她傻。
她端起小脸盯住他:“给我等着,归家后要你好看。”
谢思言抬眸:“要去跟祖母借搓衣板?”
“你想什么呢,这点事何必惊动祖母。”
谢思言暗舒口气,只要不迫着他跪搓衣板,旁的都好说。
他这口气才舒一半,就见小姑娘摩拳擦掌,兴奋道:“搓衣板太沉太大了,我自己做个简易针板就成,你跪着也方便。你看我是不是对你体贴入微?”
……
不多时,谢思言点了几个人,去了唳鹤峰。陆听溪不愿回去,就留在金阁寺等他。
入了庙宇,按说就当多拜佛。她前次没顾上,这回几乎将寺内诸殿内的菩萨都拜了一遍,后用了些斋饭,就又犯起了困。
金阁寺今日没甚香客,客堂跟禅院都空出不少。知客僧得了谢思言的吩咐,为陆听溪拣了一处最宽转最敞亮的禅院,让几个小沙弥收拾了一番,作为陆听溪的暂歇之处。
陆听溪这一日四处奔波,也确乎乏了,只是谢思言尚未归来,她总有些不放心,争奈瞌睡过重,虽则极力撑着眼帘,但躺在榻上不多时仍是沉入了梦乡。
再睁眼时,已是拂晓。
这时节白昼渐短,陆听溪发现天色已蒙蒙亮,知不早了,一惊,一咕噜爬起来,下意识掠视,却不见谢思言的踪影。
片刻的迷蒙混沌后,她想起这是在庙里,谢思言不方便与她共居一室,说不得寺内僧众为他另辟了下榻之所。起身盥洗,收拾好后,她寻了个晨起洒扫的小沙弥,询问谢思言何在。
小沙弥起初没反应过来,又听她描述了一回,方明白她说的是昨日来庙里的那个清冷俊美的锦衣公子,施礼道:“那位施主并未回。”
陆听溪一怔,没回?
她想去唳鹤峰看看,但又怕两厢走岔路。谢思言给她留了五六个护卫,她当即将众人召来,派了两个去唳鹤峰打探谢思言的消息。
跟前次略有不同,她这次来,一众僧侣都待她极客气,仿佛她是捐建了整座寺的大恩主。她才回禅院,寺内主持就来打了个问讯,又命手下弟子端来了几样细巧素馔果碟、茶食糕饼,请她慢用。
陆听溪知询问谢思言的踪迹也没用,遂转而问起了淳寂的事。
“淳寂大德是前日来本寺挂锡的。因着大德此前破除了楚王所中魇魅之术,我等对大德盛名早有耳闻。因而大德登门请求暂留,我等欢迎之至。”
陆听溪问道:“淳寂大师可还带了旁人来?”
主持颔首:“大德带了两个弟子来,行装从简,约莫不过换个地方清修几日。大德交代说,除却楚王殿下的手下外,旁人他一概不见。不过,后头大德又交代说,若有个十几岁模样的女施主来寻他,也可放行。”
陆听溪心里大致有了数。
沈惟钦是有意引她过去的。她此前瞧见的那枚乌银戒指确实是伪造的,那戒指是她为谢思言定制的,自然能轻易瞧出来。
她来金阁寺,也是想碰碰运气。
谢思言北归后,传闻中依旧活着的宁王始终未现身,她既推测出宁王之事与淳寂有关,自然就想到了这附近唯一的一处庙宇。沈惟钦那枚戒指连造假都不走心,似乎表明他笃定了她会寻到金阁寺来。
后来她选了木樨林,是因着木樨林比金阁寺距河谷要近。沈惟钦为方便行事,必会选个更近的去处。
她是不怕走这一趟的,但沈惟钦引她来做甚?
压下各色揣度,陆听溪坐下用早膳。
她昨日就发现金阁寺的斋饭十分精细,可她而今揣着心事,倒没甚胃口,吃得极慢。
正自出神,就见一小沙弥敲门而入,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递上一封信,说是给她的。
陆听溪接过一看,见信封上无字,拆了,瞧见书信开头写着“女施主淑鉴”,揣度着约莫是淳寂的来信。
视线左移,就见后头写着:“昨日唳鹤峰晤面,魏国公世子与楚王相持不下,楚王于打斗中坠下峦嶂,生死不明。世子连夜着人寻其踪迹,未果,而今犹未罢休。唳鹤峰崖高百丈,殿下今番九死一生,断难活命,然此前曾托遗书一封于老衲,内附天兴帝下落之详述,女施主独身来取。木樨林东,般若湖畔,限今日午时前,请恕逾期不候。”
第101章
陆听溪对着信末“淳寂敬上”四字看了须臾; 问那来送信的小沙弥,送信的是什么人。
小沙弥道:“似是淳寂大师座下弟子; 将信与了小僧后便走了; 只让女施主仔细看信,旁的并没多言。”
陆听溪又将信颠过来倒过去看了一回; 扫了眼只动了几筷子的饭菜,嘱咐小沙弥先不必收拾,自己转去行囊里取了几样防身的家伙并个大口袋出来,一径出了金阁寺。
金阁寺左近的风光是极好的。古人云;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陆听溪倒极少从秋景里看出什么萧瑟之意; 大抵还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对着满眼秋色; 最先想到的总是这种可口的果子熟了; 那种能吃的花开了; 又有好些零嘴可以填肚子了。
即便此刻独身前去赴约; 她心下也没甚惶惶之感。
般若湖小得很,名为湖; 实则只比寻常的池子大些。约莫是因着她到早了,到了般若湖畔; 溜达一圈; 并没瞧见淳寂的人影。
她便暂转去摘桂花。
盏茶的工夫; 她就得了几大捧。正拿着口袋填装桂花; 听得身后脚步声起,回头一看,淳寂迤逦而来,身后还跟着个年约三十的缁衣,大抵是其弟子。
淳寂上前来叙了礼,便将个封得严严实实的紫竹书筒递与她:“阿弥陀佛,这便是老衲信上所言之物,女施主请寓目。”
淳寂见陆听溪的目光直往他身后旷地扫,约略能猜到她在想甚,道:“女施主不必担忧此处有埋伏,这若当真是个引女施主入瓮的局,女施主此刻怕也不能安安稳稳站在此。”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因着过于顺利,陆听溪反觉反常。她定了心神,接过淳寂递来的斜尖小刻刀,颇费了一番工夫才将书筒打开。
取了内中信函,展开看了字迹,是从前沈安惯用的柳体,瘦硬挺秀,骨力遒劲,最是难学。
信首并非世子夫人芳鉴、陆夫人淑鉴之流,而是直呼“姑娘”。
信很长,她根本没看究竟写的甚,只找天兴帝相关,很快便在信末寻见了他透露的藏匿天兴帝的地方。
将信折起,陆听溪跟淳寂道了谢便要离去,却听淳寂在后头道:“当真不看楚王遗书中都写了甚?女施主可是不信楚王已殁?”
“大师信吗?我确是不信,”陆听溪回身,“大师与楚王相识多年,想来对楚王的手段禀性也有所了解,大师认为楚王会就这样殒命?地方是他选的,宁王之事的猫腻也是他做下的,大师认为楚王会毫无准备?再者,他若非要图谋什么,为何冒险救下宁王?”
“总而言之,此事疑点甚多,我实是难以相信楚王会当真葬身唳鹤峰。”
淳寂闻言,面上神色莫名,半晌,诵了声佛号:“作孽。”
陆听溪道:“大师当初为楚王办事时,可知楚王让大师帮他保下之人便是宁王?”一顿,淳寂虽是方外之人,但也是时常出入西苑的,不大可能不认得宁王。冒险为之,大抵也是因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淳寂仿佛勘破了她的心思:“虽说形势比人强,但老衲为楚王做事,倒并非因着这个缘由。”
“不瞒女施主说,楚王殿下是老衲平生最敬佩的人。老衲从未见过如楚王殿下这般通透灵慧之人。老衲早年也曾游历四方,甚至远赴海外探求佛法真谛,然则辗转几十载,眼界学识却仍是及不上楚王殿下一半。殿下根器亦是上上……”
陆听溪不由打断他的话:“冒昧插言,大师确定大师要说的当真是根器?”
根器指的是先天接受佛法之可能,与素常所言“慧根”义近。
莫说如今,纵是从前,她也不觉着沈安会是个有慧根的人。沈安天生反骨,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是一匹难驯的野马。当年她将他带回来,主因是赌一口气,证明沈安的说法是错的。只是后头沈安未再行不轨之事,她见他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