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骄[金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身上穿着深赭色的衣服,头上戴着一个抹额,中间攒珠绣出五蝠的纹路,一眼看过去,倒是个可亲的。
见了陶蓉蓉,老太太当先行了一礼,方才说了自己的身份。原来,她居然是洛家身份最长的长辈,此次陶蓉蓉的消息过来,洛家上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推了老太太出来。
老太太很是和颜悦色,可一张口,说出的话却让陶蓉蓉也吓了一跳:“荣国公当日将身份挂在洛家的时候,便是老身从中帮忙改了族谱的。”
秋心秋意在旁听了大惊失色,赶紧跪下向陶蓉蓉请罪,陶蓉蓉挥挥手,让她们先出去了,方才与老太太嗔道:“老夫人一开口,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太太笑眯眯的:“老身相信殿下治家的能力。”说完,她停一停,眯着眼看了陶蓉蓉一眼,笑道:“今儿来见殿下,也不过是为了说说我洛家的意思。”
陶蓉蓉听她一说,顿时容色一振,正色道:“老夫人请讲。”
老太太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道:“洛家是小门小户,当初得了荣国公这门亲戚,也有些族人猖狂过。幸而如今大家都安分了些。”
陶蓉蓉听着她这番话,却是有些不解。片刻之后,就恍然了。
老太太过来,就是为了表示,洛家小门小户,荣国公府这门高亲,洛家如今高攀上了,却不敢太过亲近。
有什么事,荣国公府吩咐下来,洛家做了也就做了,毕竟沾上了荣国公府这门亲,洛家已经占了不少好处。旁的时候,却只希望不要靠得太近。
陶蓉蓉听了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对着老太太道:“老夫人这话说得,到好似荣国公府是洪水猛兽一般。如今既然已经是族人,哪里又是这样就能掰扯得开的。”
她对着那老太太,倒是毫不客气地将话都说了出来:“国公府的当家人姓洛,洛家就是他的亲族。若有人想着对付国公府,也不会因为这点子面上的不亲近而放过洛家;若是有人想讨好国公府,也不会放过洛家,面子上的不亲近,说不得还会引来灾祸。”
“若是当真不亲近,也就罢了,可若是因为这么点小心思而闹出事端来,可就不合算了。”
老太太的表情一下就黯淡下来,好一会儿之后,她才一声叹,道:“为着国公府,洛家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可洛家子弟,不长进的也多了。洛家,可经不得子弟的损失。”
她抬起头,盯着陶蓉蓉:“洛家毕竟是小族。”
陶蓉蓉倒是也能明白她的心思,想了想,道:“只要好生管束族人子弟,督促着子弟上进就是了。”她正说着,忽地扫了一眼老太太,笑了起来:“想来,这才是老夫人来的意思?敢情之前那些话,不过是说来让我听的?”
老太太居然是一笑,就此默认了下来。
陶蓉蓉哭笑不得,对了老太太做了保证,定然制定出新的族规出来,让洛家人断然不会因为有了荣国公府这么一门显亲而就此衰败下去。老太太得了保证,也就心满意足,方才转头说起陶蓉蓉想请了洛家人过来吧,帮着平平安安过满月的事。
老太太自然是无可无不可,陶蓉蓉也就安置下去,派人跟了老太太回去置办酒宴。
隔了一日,陶蓉蓉穿了浅绿色金枝牡丹花的宫装,又带了一整套翠色的翡翠首饰,让人给两个小的穿一身大红,毛皮裹得严严实实的上了马车去了洛家在京郊聚集的庄子。
因为陶蓉蓉早就派人来操持的关系,洛氏一族都是喜气洋洋的等着酒宴开始。听得一声长公主到了,顿时就有人拜了下去。
陶蓉蓉连忙叫了人起来,将两个小的抱到族老面前让族老们看过,方才笑眯眯地入了席。族老出面安抚了就,酒宴就正式开始了。
陶蓉蓉坐的那一桌都是洛家的媳妇,见了公主殿下也不太敢放肆,倒是有一个略微年轻的,是官宦人家出身,见了陶蓉蓉倒是还能略微说上几句话。
陶蓉蓉笑眯眯地与她说着话,言语之间很是和气,众人方才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席间气氛渐渐松弛了。
说着育儿经,说着田间地头的事,陶蓉蓉都一一含笑听着,略微吃一点东西,估摸着时间已经足够,方才放下了筷子。
正好奶娘过来报,说平平安安都醒了过来,陶蓉蓉也就立刻离开了。
入了后院,族老们却已经都等在那里,见了长公主殿下,都颤巍巍地下拜,陶蓉蓉连忙让人扶了起来,笑道:“劳各位族老久等了。”
族老们连声说不敢,双方都是爽利的,当即就直入正题。
陶蓉蓉让秋心上前来,将自己特意请了人重新誊抄过的族规送到族老手中,慢条斯理喝了一口茶,笑道:“族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族规能落到实处,才是真起了作用。”
她拍拍手,秋意上前碰上一个小匣子,陶蓉蓉笑着将匣子推到茶几中间去:“这里面有五百亩的祭田,也算是荣国公府对族里的一点帮扶。学堂那边,已经派人去京中延请名师,想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过来教导族中的孩子们了。”
陶蓉蓉的话音一落,当日去国公府的老太太当即就上前行了一礼,对陶蓉蓉说一声谢:“谢过公主殿下恩德。”
陶蓉蓉笑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无需在乎那么多……”停一停,她笑容越深:“毕竟,国公府的脸面就是你们的脸面,你们好了,国公府也能受益。”
见洛家人都诺诺称是,陶蓉蓉心中满意,又敲打族老们两句,方才满意地回了京中。
刚刚一入了国公府,大管事就进了门来,笑眯眯地道:“殿下,今科春闱,主考官已经定下来了。”
陶蓉蓉随口问大管事到底是谁,大管事笑眯眯地说了一个名字。
陶蓉蓉一怔,随后笑了起来:“如此,想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该失望了。”这主考官,赫然与之前所猜想的人都无关。
陛下征辟了一位大儒,直接点了那位大儒作为主考。
只是陶蓉蓉还是有些好奇,前朝那些大儒,许多都不肯入朝为官,如今怎地忽然间就说动了一位?
等杨韵文回来,陶蓉蓉方才知道,这其中居然是魏大儒的功劳。
杨韵文恭恭敬敬地在陶蓉蓉对面坐了,对陶蓉蓉道:“前些日子师兄的事,老师觉得都是因为如今朝堂上真正的清流太少,都是些沽名钓誉之人。所以,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四下游说,想请动了真正的清流来帮陛下。”
说完,他眼睛亮闪闪地看了看陶蓉蓉,道:“舅妈,老师很辛苦的。”
陶蓉蓉听他这样说,不由莞尔,笑眯眯地点头说是,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魏大儒做了这些事,是不是,应该也为魏大儒争取一些什么东西?
☆、第九十五章
陶明涛听到消息,自己在书斋内很是喜悦地自斟自饮了一阵;方才笑眯眯地回去了。
一进门,就见陶三太太身边的小丫头喜不自胜地迎了上来,欠身恭喜道:“恭喜三爷,贺喜三爷,三奶奶有孕了。”
陶明涛几乎是被当头一棒一样;震得晕晕乎乎的;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张大了嘴惊讶地问:“真……真的?”小丫头不说话;只是含笑打了帘子;让陶明涛进门。
陶明涛迈开脚步往里走;脚步因为喜悦而略显得有些凌乱;进门的时候甚至差一点因为脚步相互绊到而倒在地上。陶三太太见了,不由莞尔而笑;让人过去扶了陶明涛过来,嗔道:“三爷这般表现;真是连个小孩子都不如。”
陶明涛仔细盯着陶三太太,晕晕乎乎地问:“夫人是当真有了?”
陶三太太含羞点头;陶明涛压抑住的喜悦终于爆发出来;抱着自家夫人起身就转了一个圈。吓得边上人连忙上前来劝,让他休要惊喜过度,反而不小心摔了三奶奶。
初为人父的陶明涛在屋内来回地走圈,一忽儿念着陶三太太要注意些什么,又一忽儿说着家里头父母知道了,也不知道该有多惊喜。说到这里,陶明涛忽地清醒了过来,握住了陶三太太的手,道:“爹娘那边,可是已经告诉了?”
陶三太太挽了陶明涛的手,羞道:“却是不曾,只是等你回来,一起再去。”
陶明涛一下子跳起来,按住了陶三太太,不让她自己乱动,自己喜滋滋地过去报信了。
陶夫人的喜悦自不去说,陶明涛这边进了陶祁的书房,却见陶子师也在里面,顿时喜悦就被压制了几分,规规矩矩地行礼,口中叫着祖父。
陶子师挥了挥手,让陶明涛起身,问道:“这个时候来找你爹,所为何事?”
陶明涛见场中气氛凝重,一时之间却有些说不出来的困惑,只是喜悦涌上来,依旧让他很是高兴地将消息说了。
陶祁与陶子师一听,顿时脸上也露出笑脸来,陶祁更是叫了两声好,又叮嘱了陶明涛好生照顾陶三太太,方才将陶明涛打发了出去。陶明涛出了门之后,陶祁脸上的笑意方才慢慢地没了,转头看向陶子师,叹道:“父亲,如今老三有了后,陶家一门三房,加上族兄那一房,却是没可能个个都在朝堂之上占据高位的。”
陶子师沉吟,就听陶祁道:“且不说树大招风,陛下那边……”
陶子师抬眼看他,道:“你想说什么?”
陶祁按捺住心中的不安,道:“陛下是个宽厚的,可是,再怎么宽厚,也是陛下。”陶子师闻言,就叹了一声。
良久,他才道:“你说得不错。”他摇了摇头,叹息道:“虽说是……可这性子,倒是不完全像她。”笑一笑,他却又说:“倒是和你又几分相似。”
陶祁深深地低下头去,陶子师又是一笑:“如今高家眼看得越来越不着调,陛下却一直隐忍不发,想来,也是必有成算的。”
听到高家,陶祁却皱了皱眉,道:“当初高家也是……只是不曾想,高老大人一去,就变得……”
陶子师微微一笑,走到陶祁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你说得不错。如今陶家却不能重蹈高家覆辙了。罢了,就如你所愿,老夫即日就退出朝堂。若是今科老三能高中,你也是时候退了。”
陶祁忍住心中激动,躬身应一声是。
陶子师却哈哈笑了起来:“老三磨剑多年,想来今年是必定能双喜临门的。”陶祁想到方才陶明涛过来报信时差一点同手同脚的样子,也不由笑了起来。
如今陶子师并不在朝堂之上占据实职,却一直做了类似陶永安幕僚身份的存在。他一旦告诉陶永安自己要回去养老,陶永安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深深看他一眼。
屏退四下之后,陶永安才轻声道:“外祖无需如此。”
陶子师含笑摇摇头,用慈和的目光凝视陶永安:“陶家不能恃宠而骄。就算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可是却不能摆到面上让你难做。”
他看着陶永安,笑容越发温暖:“如今,有你如此,我此生也就圆满了。剩下的,都是子孙福,由着他们自己去闹腾吧。”
陶永安的手轻轻地按在他的手臂上,感受着手掌下老人已经干枯瘦削的臂膀,声音也有一点哽咽:“外祖……”
陶子师拍了拍他的肩,不再多说什么。往后退一步,他干脆利落地行了一个大礼:“草民陶子师,多谢陛下恩典。”
这一刻,他变成了一个臣子,而不再是陶永安的外祖。陶永安凝视他的身影,闭一闭眼再睁开,已经是属于帝王的眼眸。
“陶老先生请起。”他轻声说,负手走回御座上去,一抬眼,眼中不留半点情绪:“陶老先生为朝廷殚精竭虑多年,如今回归而去颐养天年,是朝廷之失。”
陶子师低垂着的头微微勾起嘴角,自己的外孙啊,是个很不错的皇帝呢。
陶家要退的消息,陶蓉蓉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彼时,她陶夫人正喜滋滋地过来,说起陶三太太的身孕,道:“说不得是沾了殿下的好运,才有了身孕。”陶蓉蓉一边说着恭喜,一边心里面也确实是为她高兴着。
陶夫人此次过来,确是为了委婉地告辞,不准备再多往国公府上过来了。“一来,老三媳妇有了身孕,我也要照看一二;二来,如今当家的也说了,陶家日后……便要低调行事,韬光养晦。”她抬眼看一眼陶蓉蓉,口中不咸不淡地说着这些话。
陶蓉蓉心中一跳恍然间明白过来,脸上笑意依旧,心中却不免略微带上一点儿伤感。
她是希望陶家也能跟着陶永安一起享受富贵荣华的,可是,陶家太清醒,太冷静,在权势唾手可得之时,居然也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可是,就算是如此,陶蓉蓉也知道,陶家确实是应该离开的。
陶家与高家是同样的读书人家,一直以来勉强在朝堂上充当着清流的角色,可是,高家如今已经堕落下去。将高家引入朝堂的陶家,难免也被当成同党。
幸而如今魏大儒出手,有了真正的读书人站出来……那么,朝堂上有了真正的读书人,陶家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想到这些,陶蓉蓉越发伤感起来。陶夫人一眼就看出她心中心情不好,也知道她在感伤什么,心中却很是欣慰,至少公主殿下对陶家,情意身后。
她柔声道:“如今父亲每日随心所欲,前些日子还说着要去四处旅游,气色都要好很多。”她又笑一笑,温柔地握住陶蓉蓉的手,道:“如今老三也要去考进士了,以后,家里头也是一门三进士呢。”
陶蓉蓉听了,心里面略微舒服一些。
至少,陶家只是暂时蛰伏,而不是永久离开。
她当即就笑道:“既然三公子是韵文的师傅,以后也要常来往的。”
陶夫人含笑应是,与陶蓉蓉又说一会儿话,起身告辞出门。陶蓉蓉送走杨夫人,想着陶明涛要去参加科考,只怕自己让杨韵文继续跟着他去学习只怕是打扰了。
又想到魏大儒的事,陶蓉蓉就派人去叫了杨韵文回来,轻声细语地问起他的想法。
杨韵文早就想着不能打扰陶明涛继续学习了,只是却一直不太好意思对陶蓉蓉开口。如今陶蓉蓉主动问起,当即表示,这些日子他想跟着魏大儒继续去读书,暂时不往陶家去了。
陶蓉蓉含笑看他一眼,答应下来。
想到魏大儒所作所为,陶蓉蓉忽地问起杨韵文魏大儒的一些传世文章的事。这话正好激发了杨韵文一腔对魏大儒的敬仰之意,当即掰着手指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陶蓉蓉一边听着,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等到杨韵文将话全部都说完了,方才含笑夸了他,让人送了他出去。
过了几日,魏夫人就收到陶蓉蓉的帖子,请她过去府上赏花。
魏夫人看着这依旧是寒风吹的季节,满心不解地去了国公府。进了门,却果然见到几支晚梅,陶蓉蓉笑吟吟地在屋里头摆了酒,推窗看去,却正好是赏花的好地方。
魏夫人尽管心中迷惑,却依旧是脸上笑吟吟的。陶蓉蓉含笑请魏夫人坐了,说了一会儿吟风赏月的话,陶蓉蓉方才不经意一般提起了话头:“这些风雅之事,我却是不太擅长,比不得魏夫人家学渊源。”
魏夫人虽然心中一直迷惑,可是对着陶蓉蓉,也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以被陶蓉蓉算计的,当即含笑道:“殿下天资聪颖,多学一学也就会了。”
陶蓉蓉颇为可惜摇一摇头,笑道:“年岁大了,也学不来了。”
“我家那位如今还日日勤学不辍,殿下又何来年岁大了的说法。”魏夫人掩唇笑道,“殿下如今年华正茂,正是好时候呢。”
一边说着,魏夫人扫一眼陶蓉蓉,心中却不是不感叹的。陶蓉蓉生了孩子不久,坐月子养出来的丰腴一时之间却还没有消退下去,正是如同成熟的水蜜桃一般丰韵动人的时候。
作为女人,又哪里能不羡慕。虽说她如今确实是年岁已经大了,可是也没有年岁大了就不爱美的。
正想着这些事,魏夫人就听到陶蓉蓉道:“我如何能与魏老先生相比,魏老先生如今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我可是不学无术小女子。”她说着,眉角一挑,露出一个分外好看的笑颜来:“只是,魏老先生似乎,并不见有著作通传天下?”
魏夫人顿时就被她戳中了心里面的痛楚,忿忿然地为魏大儒报起不平来。
陶蓉蓉这才知道,原来魏大儒也不是不渴望有著作通传天下的,可奈何年岁小的时候,名声不够显,等年岁大了,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真正立书。
“殿下你是不知道,前些年,他连稿子都写好了,偏生前朝那位末帝,说什么读书人乱天下,好些时候都不让书坊出新书。他啊,就生生地被耽误到了现在。”魏夫人说着,摸了摸眼角闪现的泪花。
陶蓉蓉听着,了然地点了点头。
看起来,心里头的那个想法,倒是果真可以试一试了。
☆、第九十六章
时间转眼而过,春闱快要开始的时候,洛成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陶蓉蓉将信件放到一边,戳了戳已经能很顺畅地挥舞小手臂表达自己不满的平平;道:“你们爹真是时间掐得好,说是百日回来,就是百日回来。”顺手又摸了一把安安的脸颊;她笑道:“回来也好;正好也是时候;让他去头疼头疼你们两个的名字了。”
平平只是奋勇挥动着手臂;啊啊地叫着;陶蓉蓉伸手握住,他就挣脱;然后又送到陶蓉蓉手中去;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陶蓉蓉见了不由轻笑;陪着平平玩了一会儿,估算着他也该饿了;方才叫了奶娘过来,抱过去喂食了。
等平平安安都走了;陶蓉蓉换了一身桃红色粉色掐牙的裙子;又批了一件素色的纱衣,派人去请了大管事过来,问起大管事这些日子忙得如何了。
大管事笑微微的,对陶蓉蓉拱了拱手,道:“殿下吩咐的事,自然不敢怠慢。如今老奴已经买了两个印书坊,就等着殿下什么时候有令呢。”
“大管事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陶蓉蓉这样说了一句,却又叹了一句:“只是魏老先生如今至今不曾松口,我倒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了。”
大管事笑眯眯的并不曾答话,陶蓉蓉转头看他,见他须发已经渐渐变白,心中忽地一动,对大管事脱口道:“大管事今儿若是有时间,就多留片刻,我去请了太医过来,给您看看身子可好?”
大管事一愣,就连手指都忽地一停,对着陶蓉蓉不解地问:“殿下何出此言?”陶蓉蓉耳尖微红,道:“只是想着大管事年岁也大了……也该好好保养保养才是。”
大管事心中一滞,忽地涌上难得的暖意。这个孩子,自己终究是没有看错。
这样想着,他的脸颊上越发露出笑脸来,对着陶蓉蓉道:“殿下好意,老奴多谢了。只是这些年,老奴也怕阎王爷早早地收了老奴去,也小心养护着。”
见陶蓉蓉似乎还要再说什么,他道:“况且,老奴手下,也有不逊色于太医院那群人的医者,只不过平日里难得见人罢了。”
陶蓉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大管事手下还有这样的能人?”见陶蓉蓉脸上的神色,大管事微微一笑,道:“自然是有的。”他温和地凝视陶蓉蓉,道:“不过,让殿下担心,也是老奴的不是。”
陶蓉蓉一呆,就要说话,大管事却只是一笑,抬手制止了她继续下去,道:“原本这些事,想着以后再说的,不过殿下既然提起了,老奴也就提前说一声好了。”
“老奴手下有三个徒弟,都是一等一的能干之人,老奴原本想着,等时候到了,就让殿下掌掌眼,看看哪个顺眼,日后继承了我的位置也好。如今殿下说了,老奴就想着,不如让殿下先与他们见一见,先用一用,哪个用着顺手,到时候殿下仁慈,将老奴留下的位置,赏给他们。”
陶蓉蓉听了心中越发震惊,对着大管事嗫嚅叫一声,大管事灿烂地一笑。
“殿下,您也知道的,老奴的年纪,确实是不小了。”
陶蓉蓉看着大管事一直笑吟吟的样子,忽地觉得心酸。她开始恨自己,为什么要说起这样一个开头。反倒是大管事见她一副难过的模样,越发笑得温和:“殿下是好孩子呢,老奴知道的。”
大管事提起了这个话头之后,陶蓉蓉没过两天,就见到了大管事说的徒弟。
大管事的徒弟共有三人,三个人看上去都是属于非常不起眼的。同样的浅灰色锦衣,三个人穿出来的感觉,却也有细微的不同。
见了陶蓉蓉,三个人都个个行礼。为首的那位的笑容带着正气,中间那位却是典型的商人的笑脸,最后那位,则有着书生文人的气息。
陶蓉蓉在纱帘之后见了,也不由得感叹,大管事居然能教出这样三个完全不同的人来。
大管事笑眯眯地给陶蓉蓉介绍了一下,陶蓉蓉不由愕然,这样三个人,名字分别叫做苏大,苏二和苏三……她不由轻笑:“大管事您这般也委实太过偷懒了。”
苏大三人只见纱帘背后影影绰绰坐了一人,此时听她开口,却是一口酥软入骨的声音,让人情不自禁去设想,有这样声音的女人,应该有何等美貌。
大管事不用看都知道三人在想什么,一眼看过去,三人立刻乖乖地低头。
陶蓉蓉将这些看在眼中,很是为三人对大管事的言听计从感叹了片刻。大管事让三人自己上前说了自己擅长什么,方才对陶蓉蓉道:“殿下若是放心,不妨交一些小事给他们练练手。”
陶蓉蓉见大管事满心满眼的拳拳关心之意,不由脱口而出,道:“大管事决定就好。”她说完,补充一句:“大管事,我是完全信得过的。”
三人听了,对大管事深得陶蓉蓉信任一点都不意外,只是心中却对陶蓉蓉多了那么一点儿认同。
因为三人的到来,不管是国公府还是公主府的产业,仿佛瞬间都有了更多的活力一般,迸发出更多的热情来。
唯有陶蓉蓉新入手的两个书坊,让苏大三人也是无可奈何。
知道陶蓉蓉是为了干什么而入手书坊之后,苏大对着苏二就使了个眼色,示意这种事,他出手最好。苏二却有些迟疑不决,不太确定陶蓉蓉到底有什么想法,自己做了,到底值得不值得。
陶蓉蓉却无暇去关注他们曲曲折折的心思,她将平平安安两人抱在身边,鼻子贴着鼻子亲昵地逗着两人,叹道:“你们说,你们的小表哥什么时候才能将魏老先生说动呢?”
被母亲从安眠中吵醒的安安不快地挥舞着手臂,啊啊地吐着泡泡。
陶蓉蓉见了,越发喜欢逗弄他,差一点让她哭出来的时候,才抱着哄了起来,好悬没让他们哭出来。
只是这件事,陶蓉蓉却是冤枉了杨韵文了。
杨韵文根本就不是没有说动魏老先生,而是为了给难得要求自己办一回事的舅妈一份漂漂亮亮的答复,没有告诉陶蓉蓉,魏老先生其实已经答应了。
但是,答应了这件事的魏老先生,却陷入了另一种患得患失当中。
他开始嫌弃自己的书稿不够好,开始了艰难的修改过程。早些年的想法,在如今的魏老先生看来,简直生涩得不能看,就连文字也是太过浅薄。
于是,一直等着先生说一声都准备好了,然后就可以兴致勃勃地将东西送给陶蓉蓉的杨韵文,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而这些,陶蓉蓉就不得而知了。
春闱开始那日,苏二找上了陶蓉蓉,恭敬地问起陶蓉蓉,能否走一走官面的路子,让书坊能刊印今年科考上榜之人的文字。
陶蓉蓉有些惊讶地问他:“这样的生意,可做不长。”
苏二躬身而笑:“可殿下的书坊,如今不过是等着任务过来,这做不长的生意,倒是正好。”陶蓉蓉就笑了笑,摆摆手:“你们且去做着吧。这件事我不便插手,不过,我保证,这次书坊的选择,定然是公正的。”
苏二立刻就笑得见牙不见眼,恭敬道:“公正就好,公正就好。与官家做生意的,够公正就好。”
陶蓉蓉正与他说这话,忽地门外脚步震天,有人大步往这边走了过来,陶蓉蓉不由讶异:“怎地有人如此吵闹?”刚刚起身,还不曾往前走出两步,就有人脚步一迈,掀了门口的帘子进来了。
而丫鬟下人,没有一个拦得住。
见了来人,陶蓉蓉眼波一闪,顿时心酸。苏二见了来人,顿时恭敬地退到了一边,看着来人掀了纱帘进了内室,被公主殿下扑到怀中捶打着,唇边不由微微一笑,自己退出去了。
出了门,苏二想着国公爷与公主见面时的场景,越发笑了起来。看起来,这国公爷与公主果然是伉俪情深。
洛成的归来对陶蓉蓉来说算是惊喜,好生揪着他花拳绣腿地揍了一顿之后,她才按捺住了情绪,问道:“不是说还要过两日才回来吗?”
洛成抱了她在怀中,答道:“想见你,所以日夜兼程回来了。”停一停,他又道:“大军还在后头,春闱完了之后才到。”
陶蓉蓉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看着他:“你又这样干!不顾身子了?!”说着,想起上次回来时的场景,赶紧拉了他的手起来看。
果然就算养了一些时日,洛成手指上的皮肤依旧看起来有些蔫吧,显见得是受了冻的。她不免心酸,道:“那么多手套毛皮送过去了,也不见给自己好生带上,受了苦,日后受罪的可是你自己。”
洛成满不在乎:“情况特殊,日后在京城里窝着,日日暖炉子捧着,哪里就会有事了。”见陶蓉蓉依旧一副担心模样,他揽了她的腰,柔声道:“蓉蓉且放心,日后定然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陶蓉蓉有些不乐意地看他,洛成连忙又许下诺言,方才将她哄得心软,不再提起这个话题了。
两人都坐下来之后,陶蓉蓉方才想起另外的事,连忙让人抱了两个小的进来,喜滋滋地捧到洛成面前:“来看看你的两个儿子。”
洛成伸出手去,居然有些战战兢兢的:“这……这真是我儿子?”随后就被陶蓉蓉嗔怪地瞪了一眼:“不是你儿子,又是谁的。”她将平平放到洛成手中,看着洛成浑身僵硬地捧了平平,指点了几句让平平被抱得略微舒服些。
然后,她就闷笑着爆了安安在边上,看着洛成僵硬得,连动都不敢动了。
平平对这个分外陌生的怀抱保持了片刻的兴趣,就开始在他手中挣扎,洛成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惊叫着向陶蓉蓉求救,让恶趣味的陶蓉蓉顿时大笑了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