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步生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中孩童笑成一片,许多锦衣小童玩闹成一片。萧丽华不是真正的孩子,哪里会真的和孩子一样这么吵闹。
  她如今就想知道这里头有没有日后以强硬手段推广汉化的魏高宗,这个魏高宗硬生生逼着一群鲜卑人穿汉人衣裳,说汉话,甚至连姓氏都统统改为汉姓。她以前见过的关于魏高宗的资料都说,就是这些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推进了鲜卑汉化的进程,从此奠定鲜卑族向汉族转化的基础。
  萧丽华对这个明君很是好奇,她记得史书上对魏高宗的容貌还多了一句话,‘美风仪’史官一向珍惜笔墨,要是长得泯然众人,是绝对不会记上一句的。可见这位皇帝长相是真的不错。
  既然都穿越来了,为何不看看?还有他那个堪称真爱的皇后,说不定也在这里面呢。
  孩子们吵闹成一团,都组成自己的小圈子,自个玩自个的,完全没有人注意到萧丽华的存在。
  皇帝也只是个小孩子,穿着上和其他的贵族差不多,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更加不会脸上写着‘朕是皇帝’四个大字,而孩子们之间的称呼都是阿兄阿兄的叫,根本就分辨不出来。
  “猫儿!别闹了!”一个六岁大小的男童脸上被抹了几道墨汁,那个男童狼狈不堪的躲避,那个年纪小点的孩子穷追不舍。
  两人都穿着鲜卑的短骻圆领袍,一头小辫子跑的飞起,这完全看不出是皇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孩童在嬉闹。
  其他的孩子都在起哄,场面热烈的很。连那些在场的皇女都拍手大笑。
  萧丽华看得目瞪口呆,她知道里面有郡王还有皇帝,公主也是一群,可是她看到的不是什么恭恭敬敬,就是一群野孩子在疯玩。
  终于一个小女孩看到萧丽华了,看着她满脸的奇怪,“咦,这怎么多了一个人?”
  女孩子身上穿着鲜卑长袍,头上梳着辫子。
  “你是谁呀?”小女孩打量了萧丽华一眼,确定自己没见过她。
  “我是博阳侯之女,名丽华。”萧丽华不是真孩童,说话文绉绉的。
  “呀,是大母的侄女。”和萧丽华说话的人是大皇女,这会她还只有一点点大,哪怕兄长登基了,也还没有给她封公主。
  大皇女一听是太皇太后的侄女,顿时就有些客气,“呀,正好一起玩。”说着,大皇女就将她拉入孩子堆里头。
  太皇太后两个心爱的侄子也在里面,他们穿着翻领窄袖胡服,里面是汉人的交领衣。在一众鲜卑人打扮的孩童中格外醒目。
  萧丽华和另外两个皇女闹腾着和一个皇子玩跳绳,她拿着绳子的一段转着,心下的心思转的飞快。
  她是外臣之女不好贸贸然问起皇帝到底是哪个,不知道的还会以为她对皇帝有意思,宫里的人哪怕只是小孩子都不能小看,尤其这里还是太皇太后的宫中。
  玩了一会,几个人都气喘吁吁在一旁休息。
  “冒昧问一句,今日燕王还有其他的小娘子来么?”萧丽华问的有几分小心翼翼。
  “燕王?”大皇女有些奇怪的看着她,“今日太傅家可没带小娘子来呀?”
  “啊?”萧丽华大为吃惊,竟然不在?
  太皇太后心爱的侄子过生日,自然是没有萧妙音这样的庶女的份。常氏出身不高,博陵长公主又没有对她看高一截,怎么会巴巴的带上她的女儿?
  萧妙音面前是一叠的纸,纸在此时还是挺贵的,甚至竹简都还在被使用。常氏见着女儿已经四五岁了,瞧着也应该要读书认字。常氏全家南渡之前也算是个殷实人家,南朝喜好风雅,那些大家之女个个都是能够说出几句玄妙之言的,受家风影响,常氏也不觉得女儿就应该大字不识一个。
  能识字会说汉话的人,在平城里都能被人看高一等。
  燕王府里条件十分不错,常氏也动了点心思,要不她让女儿也有个师傅来教一教?不说到达那些世家女的程度,至少也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萧妙音对着面前那对字帖,她几乎是一目十行看过来,然后抓起笔开始写,当然写出来的自然是没太可能和字帖上的相提并论。
  常氏抱着儿子在一旁看着,“三娘,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
  她的确是教过女儿一些字,但是这上面的字有好几个生字,并不是女儿这种程度能够全部认下来的。
  萧妙音扬了一下眉毛,这些有什么不好认的?这会的字已经差不多和后世的一样了,要说真的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简体和繁体的区别。
  “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萧妙音说道。
  她还是个认字不久的小女孩,说什么都认得简直是要吓死人。
  “哎,”常氏知道女儿一向聪慧,除了在学话上稍微晚了一点之外,其他地方都很聪慧,远远超过同龄的孩童。只是可惜,托生到她的肚子里,若是能够托生到公主那里,恐怕前途要好上几倍不止。
  常氏还记得当初萧斌为女儿取名之时吟着,“三清妙音,妙音天女,不管道家还是佛门都是好意思。”
  这名字很有福气,可惜摊上她这么个生母。
  “阿姨,为何叹气?”萧妙音放下手中的笔,转头问道。
  “啊,无事。”常氏抱着儿子,对女儿一笑,“在想最近你阿弟越来越调皮了呢。”
  “七郎都这么大了,淘气难免的。”萧妙音答道。男孩子可不是前几年淘气的恨不得上屋掀瓦么?
  到了青春叛逆期还有的闹,萧妙音想起那位上次在萧斌面前耍杂技的大哥,那位大哥她平日里没怎么见,不过中二事迹她是听了满耳朵。
  长子如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报应。只不过再这么下去,玩完的绝对是萧佻而不是萧斌。
  “姊姊……”七郎坐在常氏怀里软糯糯的喊道。
  “阿常,郎主那里来人了!”阿昌满脸欢喜的走进来。
  “快让人进来!”常氏欣喜道。
  来的人是萧斌身边亲近的家人王乌,王乌进来就是满脸笑容,“常娘子,今日郎主说要在常娘子这里用夕食。”
  “哦,我知道了。”常氏对王乌相当客气,“多亏了王郎前来告知。”说着她看了一眼阿梅。
  阿梅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小荷包,“这是给王郎的一点谢礼。”
  王乌只是口头上推辞一二就收入怀中。
  常氏看了一眼女儿,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起来,自己女儿是庶出的,比不得长公主的嫡出子,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自己儿女谋得一份好出路。
  她转过头去,铜镜中照出一张艳丽的容貌来。袖中的手紧了紧,今夜里她可要努力一把。                        

  ☆、孩童

  万寿宫这会看不出多少杀机,甚至孩子的欢声笑语还让人忍不住露出微笑。
  萧丽华好容易才接受面前那一群疯玩的野孩子竟然就是诸王,孩子中那个被唤作猫儿的男孩子长着一双圆圆的猫眼,远处宫灯的光辉落在他的眼里映成一片琥珀色,白肤发色带褐,发尾稍卷,端得就是带着胡人血统的模样。
  猫儿看上去才四五岁,但是调皮的能够算上顽劣了,他放过被他追的快要无路可走的兄长,此刻那位兄长脸上险些被他画了一脸的乌龟王八。
  那孩子叫过旁边的内侍,内侍瞧着他那一脸,吓得说话都不流利,“陛下,你这是……”
  “带朕去洗面。”拓跋演脸上被弟弟画了那么一通,没有什么要拿出君威来让自己弟弟知道君臣之别的意思。
  内侍一弯腰,“唯。”
  孩子堆里最吵闹的那个人突然消停下来,一下子就安静了大半。
  萧丽华被大皇女和三皇女缠得心里烦躁。
  两个皇女都是喜欢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把萧丽华拉了进来,先是玩跳绳,后来又是被拉着一起来玩给娃娃穿衣裳佩收拾。
  萧丽华在家中有早慧的名头,家中主母就她和一子,全家都是围着他们打转,自然萧丽华也不屑于做小儿女姿态来糊弄别人。被两个皇女这么拉着一起玩小女孩的游戏,她真心很烦躁。
  “萧二,你看!”大皇女将打扮好的娃娃推到萧丽华面前,“好看不好看?”
  大皇女给娃娃梳了大辫子,一副鲜卑人的装扮,娃娃身上的鲜卑袍子做的和真人那都是一模一样的。
  萧丽华感叹宫中宫人的手艺,点点头,“不错。”
  衣裳做的不错。她心里加了一句。
  “你们又在玩这个!”一个猫眼男孩如一阵风似的跑到了女孩堆里面。
  大皇女很讨厌这个弟弟,上回才扯了她的辫子,“你又来闹!刚刚你涂了陛下满脸墨汁,待会大母问起来,你又要被罚!”
  “猫儿,你就安静点吧!”三皇女一见到这个调皮的弟弟差点尖叫。
  “猫儿?”萧丽华轻喃,她眨了眨眼,终于从脑海里挖出猫儿这个名字来,顿时看鬼一样的盯着那个猫眼男孩。
  拓跋猫儿,这不是那个倒了八辈子霉的家伙么!
  前殿中,太皇太后和殿中几位贵妇说了几句话,太皇太后看向自己的弟妹,“最近大郎还好么?”
  “回禀太皇太后,大郎一切都好,前些时间太傅才派人过来问给大郎请师傅的事。”博陵长公主答道。
  “嗯,孩子读书事正道。”太皇太后点点头,她看向侄子的目光里难得的带了一抹柔和,“不过这年纪读书还是稍微大了点。”
  汉人世家里,孩童三岁开始启蒙,五六岁拜师读书。萧拓这书读的在太皇太后看来有些晚了。
  博陵长公主垂下眼去,博陵长公主是鲜卑人,自幼又没有像兄长那般收到汉风的熏陶,生母又是鲜卑人,自然是对所谓读书不重视。
  “六岁也算不上太晚。”罗夫人有心卖长公主一个好,她对太皇太后说道,“只要能将书读好,那么多晚也不是问题。”
  “这倒不是。”太皇太后看向博陵长公主身边的男孩,“读书还是要趁早,人这一生哪里会经历过那么多的事?还是需要从书里知道道理。”
  “臣知道了。”萧拓从茵蓐上跪直了身子说道。
  博陵长公主面上的笑顿时有些僵硬,鲜卑人中有对汉人那一套有兴趣的,也有人对汉人嗤之以鼻,不幸长公主是后面一种。她从来不认为鲜卑人学汉人能有什么好处。至于自家儿子生父是汉人就是汉人,她也不这么认为。
  鲜卑人还没有完全脱离母系的影响,甚至女性在鲜卑人家庭里发言权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这么来问她儿子,怎么没听到小事萧氏问一句萧佻的事?那位萧家大郎才是真的要被长辈关照的人呢。
  长公主心中不忿。
  太皇太后对这个侄子的兴趣不大,问了一句读书的事之后就没再说了。
  小慕容氏坐在那里全程就是个陪听的,除了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太皇太后还问了一句之外,其他几乎都和没她这个人似的。
  不过小慕容氏也不觉得难看,连那位出身尊贵的妯娌都在太皇太后面前落不着好,她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小慕容氏心下盘算着要不要给太后的宠臣中书令李平送礼。
  太皇太后当年孀居的时候,不过是二十三岁,年轻的年纪哪里能够忍得住寂寞,朝堂上三位美男子,吏部尚书王贺,宿卫监李矣,还有中书令李平都是她的帷幄中人。甚至连南朝来的使者都曾经被太皇太后留宿在帷帐内。
  这三人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朝野尽知,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待会回去之后准备一番,挑个良辰吉日和中书令家娘子走动一下,走走太皇太后枕边人的路子也是很好的。
  想着小慕容氏心里就拿定了主意。
  “让三郎四郎过来吧。”太皇太后靠着凭几,一扫方才和贵妇们说话的高高在上,她的眸光都要比方才柔和了不少,“也让他们看看礼物。”
  小慕容氏和博陵长公主这次来都不是光带个人来的,何太后和罗夫人也准备了礼物。
  只是……
  小慕容氏瞧了一眼博陵长公主的脸色,心里有些幸灾乐祸的,这嫡母为庶子准备礼物,怎么看都好像有些离谱。庶子礼法上也是嫡母的儿子,可是这人心哪里是礼法能够框死了的,况且鲜卑人还不将那套放在眼里呢。
  不一会儿,几名宫人从后殿将小孩子们领了出来,孩子们如今都已经洗过脸,将身上的衣裳再换了一套出来。看不出半点嬉闹的痕迹。
  “姑母!”萧吉和萧闵见到太皇太后,立刻欢呼一声跑到御座上,簇拥在她的身边。
  太皇太后笑得眼眯的都成了一条缝,“怎么样,玩的还好?”
  “嗯!”两个孩子脸蛋红扑扑的,满脸的兴奋。
  “儿拜见大母和阿娘。”六岁的男孩在内侍摆好的茵蓐上跪下,对太皇太后和何太后行礼。
  萧丽华这时已经回到了小慕容氏身边,瞧着那个满脸恭谨的小皇帝,心里一个劲的咂舌。
  如今禁中内外,都传说先帝的死是太皇太后一手促成,只不过因为前段时间大批人的下狱,大家都不敢明面上说罢了。
  她就不行小皇帝半点风声都没听到过,若是不知道还好,要是真知道太皇太后对自己有杀父之仇还能这样,那心智坚韧简直连成人都比不上。
  “嗯。”太皇太后面对这个名义上的孙子很是冷淡,刚刚眉眼里的笑意顷刻之间就淡了九层。
  “……”何太后坐在一旁不敢吱声,当年先帝就是在生母一族的挑唆一下和太皇太后反目成仇,逼迫太皇太后归政,太皇太后迅速反击,不但先帝死的蹊跷,就是生母那一支更是被斩杀殆尽,后来清算的时候,连天子外家都被全体流放,一个人都没能在平城留下来。
  何太后都不敢和小皇帝太过接近,免得被太皇太后认为居心不良。
  “大郎起身吧。”太皇太后抱着两个侄子说道。
  “唯。”六岁的男孩温顺的从茵蓐上起来,坐到皇太后下首的位置。
  方才还活泼乱跳的皇子皇女们遇上太皇太后个个都老实了,就连最闹的猫儿都依偎在生母罗夫人那里,半点声响都不敢发出。
  “今日你们生辰,”太皇太后低头对两个侄子轻声道,“去看看长辈们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两个小孩子一听欢呼着去看,全然没有想到去拜见嫡母。
  萧丽华看见这两人天真无邪的脸,再瞥了一眼那边脸色已经坏的不能再坏的长公主,心里感叹,现在在笑,等到过了二十年就是哭了。
  好像这两兄弟,都被那个如今看着恭顺得不得了的小皇帝整的哭爹喊娘吧?
  想着萧丽华撇撇嘴,不过这一切和她有个啥关系?
  万寿宫内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燕王府内也是一派富贵宁馨。
  常氏让人精心准备了夕食,等到傍晚时候,萧斌果然来了。
  萧斌才进院子,常氏就带着两个孩子迎接。
  “妾拜见郎主。”常氏身材纤细,有弱柳扶风之姿,让人看着有忍不住呵护的想法。
  “儿见过阿爷。”萧妙音带着弟弟站那里,七郎如今话都还没能说通顺,只能咿咿呀呀口齿不清的叫桓。
  “都起来吧。”萧斌的视线在常氏娇艳的面容上转了一圈之后才看向旁边的孩子们。
  进了屋子,萧斌让萧妙音带着七郎上前,“今日七郎如何?”
  王府中庶出的男孩子都能排到十多号之后去了,亲爹就一个,资源就那么多,不抢的是白痴!
  萧妙音深谙其中的道理,她牵着弟弟上前,“今日七郎可比前几日好上许多了,能叫阿爷了呢。”
  有聪明的八个月就能说话,可是到底不多。
  萧斌一听就乐了,看向圆滚滚的七郎,“哦?”
  七郎被姊姊哄着,“七郎,叫阿爷。”
  七郎对这个姊姊很亲切,也很听话,听到姊姊要他叫阿爷,立即乖巧的喊了一声“阿爷。”
  萧斌听到这么一声,面上的笑越发的浓厚,他抬头看向常氏,“教的不错。”
  “妾不敢。”常氏蹲了蹲身子,面容上带着笑。
  屋子中已经点了灯,灯光摇曳中,俏丽的人儿站在烛光中越发的楚楚动人。
  萧妙音不是什么小孩子,一看萧斌的眼神就知道待会自己要带着弟弟退场了。七郎傻兮兮的抱着姐姐的胳膊笑。
  “今日三娘写了字,郎主看么?”常氏心里是想为儿女打算的,如今看着小,可是这王府中,藏龙卧虎的,如今还年轻,可也不知道这份宠爱能持续多久,自然是能挣一点是一点。
  “好。”萧斌收回停留在宠妾面上的目光,看向女儿。
  很快今日萧妙音写的功课上来了,几岁的孩子还在学写字,自然是对着本子依葫芦画瓢,萧妙音曾经学过一点书法,但荒废已久,重新捡起来还要花费点力气,但那一手字在同龄孩子里还算是过得去。
  萧斌早年在六镇上讨生活,还是后来姊姊做了皇后把人找回来,才开始读书,书法上赏析能力比不过那些真正的世家子,不过好坏还是能瞧出来。
  “勾峰力度不够,不过以三娘的年纪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萧斌说着放下手里的纸张,“若是能有人教导,那将来一定有所成就。”
  常氏等的就是萧斌的这句话,“郎主……”她含羞带怯的看着萧斌,其中期待已经不言而喻。
  萧斌哪里会不明白里面的意思?
  “都依你。”他来了这么一句。
  常氏垂首微笑。
  这一顿夕食用完,萧妙音就和弟弟被送了出来,接下来的是儿童不宜场景了。
  萧妙音在常氏的院子里就是个小主人,她看着弟弟被乳母阿吴哄着睡了,自己走出院子,阿昌见着过来问,“三娘子要不要回去休息?”
  “……”萧妙音心里有些气闷,在这里呆久了也知道妻妾的差别,刚刚萧斌对常氏,她看着怎么都有些像对宠物。
  常氏一心一意为她好,她对常氏自然也有感情,如今这般,真心让她郁闷。                        
作者有话要说:  拓跋猫儿,咱是真的见过有这个名儿,咳就是不记得到底是哪个了。反正表要深究~~
  小皇帝(一脸纯良):约么?
  女主:啊啊啊!!!!

  ☆、闹腾

  过了几日,果然萧妙音有书读了。
  世家里的规矩是,不管庶出嫡出,都要读书。可是萧家那样子,只要女孩子们不爱读,萧斌也不会对儿子那样抡起拐杖打上去。
  爱读就读,不读拉倒。
  说起这个,萧妙音倒是羡慕那些世家女了。
  教小孩,教习的东西永远是基础的东西,只要水平别太次,多少还是能应付的过来。此时还没有科举,北朝中做官用的还是魏晋的那一套九品中正制,唯一好一点的是,汉人世家无法和魏晋那样,彻彻底底占据推荐人才的道路。得了贵人赏识,也是一条出路,不过还没人觉得教个庶出女儿就能如何的。
  萧妙音这日装扮一新,也不知道常氏是给萧斌灌了什么迷魂汤,萧斌干脆一挥手,就让萧妙音和那些兄弟们一起去读书。
  萧家底蕴不深厚,家学是不用指望了,都是从外面请来的师傅来教孩子们读书。
  不过教男孩的那些师傅总归是水平好一些。
  常氏在萧妙音上学的前一日给她沐浴了一番,一大早就让阿昌阿梅等人给她穿上新衣裳,头发也梳成包包头一样的总角,发髻上挂着小珠子,常氏看过再三确定没有差错之后,才搂着女儿说道,“好三娘,在前面上学记得和阿兄阿弟们好好相处,听先生的话。”
  萧妙音被人打扮的和个团子一样,听着常氏这么嘱咐,脸上满是笑容,“一定!阿姨就放心吧!”
  常氏听了女儿这么一句,点了点头,她看向阿吴,“你带着这孩子去吧,记得在前面一定不能随意,若是被我知道了……”后面的话常氏没有说,但是她抿平了的嘴角却告诉乳母,一旦真出事了,她绝对不会讲什么情面。
  常氏是个妾,但是在王府中处置个把奴婢,她还是能的。
  “婢子哪里敢不尽心,”阿吴立即吓得脸色苍白,事情一旦牵扯到儿女身上,常氏就会不如平常阿么好说话了。
  “嗯。去吧,和兄弟们好好相处。”常氏摸了摸女儿的包包头,目送女儿离去。
  家中庶出郎君读书,身边都会有个陪读。萧妙音是庶出女,但常氏有心不让她被完全比下去,也给配备了一个小丫鬟,小丫鬟长得粗壮,力气比一般同龄男孩子力气还大。
  乳母这样的身份不能一直送小娘子到学堂里去,只能吩咐跟着到门那里就不行了,乳母只好吩咐小丫鬟“阿难,好好服侍小三娘。知道吗?”
  萧妙音一听那个‘小三’立即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身后的阿难倒是憨憨的点点头,“我知道了,一定会好好服侍小三娘。”
  “称呼改改,叫三娘就行了。”这在三娘前面加个小字,萧妙音整个人都听得囧囧的。
  “是,三娘。”阿难是家中仆役之女,能被常氏看中,就是觉得这个女孩力气大,一人抵上几个,到时候出个什么事,也好帮忙。
  萧妙音带着阿难走过学堂的门槛,就往里头走去。
  乳母在门口张望一会,瞧见那边郎君们来了,连忙躲避。
  先生是早早的来了,课堂里突然多出这么一个小娘子,倒是没有半分惊讶,家中小娘子读书原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这兄妹一堂也不奇怪。
  “三娘子就在那边坐下吧。”先生随手就指了一个位置。
  萧妙音道谢之后,带着阿难就坐到那个位置上,阿难年纪不大,但手脚麻利,给她取出了笔墨等物,整整齐齐放在案上。
  陆陆续续孩子们都已经进来了,除去大郎萧佻和长公主所出的萧拓之外,其他的庶出郎君到了开蒙年纪的都来了。
  对于这么一个多出来的小妹妹,那些小郎们惊讶有之好奇有之,不屑有之。
  还有些交头接耳的谈论起萧妙音的生母来。
  妾侍们的出身都不高,萧斌此人好色,对妾侍们的要求也非常简单,有容色身段就可以了,至于德行一概不求。
  所以妾侍们也是眼皮子浅的很,彼此之间都是争风吃醋,养在身边的郎君们父亲见得少,母亲的见得多,自然是跟着亲母学了。
  常氏得宠,早就被其他妾侍嫉恨,少不了在儿子面前咒骂几句的。
  先生瞧着两三个总角小儿低头私语的样子,不禁心中不喜,没有规矩的人家哪怕富贵了,做派都是让人瞧不起。
  先生瞧着学生说话越说越起劲,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立即拿着戒尺在桌子上啪啪的重重敲了几下。
  这下子,那些原本只顾着说闲话的小孩子立即安静下来。
  “将书展开。”先生清了清喉咙,开口道。
  书都是一卷一卷的,至于成本的书籍,这会还没有出现。将书卷推开,竟然是《急就章》,萧妙音心里有些结舌。《急就章》原本就是小儿识字所用的教材,可若是刚刚学的孩子,恐怕难度不小。她抬眼瞧了瞧先生,先生只管将上面的字一个个用洛阳音读出来,向学生教授如何写,至于她懂不懂,先生没有半点表示。
  萧妙音一下就明白了,先生恐怕也懒得管她这么一个庶出的小娘子,学的好学的坏没有任何关系,反正小娘子又不靠着这个挣前途,读的好了是个才女,读的不好,也没人在意。
  萧妙音咧开嘴角,看了看上面的字,字是汉隶很好认,一眼看下来除去几个罕见的难字,基本上都认识。
  一路读下来倒是没有太大的阻碍,先生摇头晃脑的读,几个孩子也摇头晃脑的。颇为滑稽。
  “周千秋,赵孺聊。爰展世,高辟兵。”萧妙音跟着孩子一起读。
  一节课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通常是先生说的累了,就自然会停下来,喝口水,然后示意学生们可以适当的去玩耍活动一下筋骨。
  萧妙音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眼睛,将手里的书卷放下来,也走到外面晒晒太阳。这久违的学生生活,让她颇为怀念。
  但是她正在怀念的时候,偏偏有几个不长眼的阿兄来找麻烦了。
  常氏一个月能‘霸占’萧斌半个月,儿女缘也好,这怎么会不让其他的妾侍眼红,常氏平日里不爱和妾侍闹,孩子们都是管束好在院子里的,想要找麻烦简直是难。
  如今找着机会,这些小郎们又是在喜欢恶作剧的年纪,除去一个,其他的都围过来,满脸的不怀好意。
  “三娘。”为首的五郎直接就对她开始发难,“你一个小娘子没事读甚么书?”
  “……”萧妙音对这种小孩子很看不上,但开口就是恶意满满的话,“阿兄此言差矣,当年蔡文姬也是女子,可是却学富五车,哪怕中原大乱被匈奴掳去,在困境之中,也能作下胡笳十八拍流传至今,甚至其父所著都是她回归中原之后整理,试问阿兄,女子读书有何不可?”
  五郎直接被她一个大招给轰的体无完肤,几个孩子的年纪差的都不是很远,还在读急就章,蔡文姬是谁都傻傻分不清。
  果然她看到五郎直接就通红了一张脸。
  “再不然,例如南朝王谢。”萧妙音今日早晨是看出这群同父异母的兄长们对她的不善,原本大家生母都不一样,这年纪还不到什么理解同姓同源的道理,跟着生母学了那一身的毛病,要是惯着日后吃亏的就是她。
  “谢安,谢太傅,阿兄们可知道?”萧妙音道,果不其然她收获了几双迷惑的双眼,“陈郡谢呢?”
  迷惑依旧。
  “谢太傅当年在淝水之战中以多胜少,战胜北秦而扬名天下。他有一个侄女谢道韫,谢道韫是谢太傅的侄女,当年谢太傅亲自教导她,后来晋朝大乱,谢道韫夫婿和儿子皆被杀,她带领仆妇斩杀乱兵数十人,甚至还保下自己的外孙,等到平定乱事,她垂帘与人讨论学问。儿再问阿兄,女子读书有何不可?”
  五郎脸上顿时涨得通红,他们不过是才开蒙的小儿,哪里知道什么蔡文姬谢道韫啊,能把自己的名给写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竟然在女孩子面前丢了这么大的一个脸!
  嘴上说不过,那么就动手!
  五郎冲着六郎一眨眼,兄弟俩伸出爪子就来扯萧妙音的头发。
  阿难见着,立即把萧妙音推到身后去,如同一座小山护在她的身前,她展开双臂,不让前面两个臭小子碰到身后的女孩。
  “贱婢,让开!”两双爪子推到了阿难身上,阿难在家中原本就是粗活做多了的,两个小男孩的力气她完全不看在眼里。
  哪怕五郎六郎出言辱骂,她还是不动如山。
  “有本事你出来,别和你那个阿姨似的,有本事勾引人,没本事出来见人!”气愤之下,五郎连在自己母亲那里听来的骂人话都嚷嚷出来了。
  一边骂还一边推搡阿难,“你个贱婢滚开!”
  萧妙音是庶出的,但她也不觉得常氏就有什么错,要是光景好,常氏哪里会给萧斌做妾,听到五郎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