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妃,别来无恙-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羽堂和影阁不一样,影阁一直占据第一的地位,因为发展日久,行事隐秘,反倒不引人注目。
  而五公主回到京城不久,若要立威,首选应是万羽堂。
  燕青蕊清泠泠的眼底闪过一抹锋棱,皇甫月要动万羽堂,也要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
  她道:“丰州情势逼人,上官千羽虽是钦差,但也没这么容易把事办成吧?”
  周星云道:“的确,这点千羽也想到了,五公主是什么心思,他都清楚,所以此事必须办成。他出京时候已经安排好了,赈灾银子已经经影阁运往谷州,景州,这两地这几年的收成都不错,粮食有富余,从这两地运粮赈灾,是最佳途径。”
  燕青蕊勾了勾唇角,道:“若是上官千羽一切顺利,五公主岂不是白忙一场?”
  周星云诧异地看了燕青蕊一眼,道:“原来你也猜到了,不错,原本咱们的运粮路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谷州锦州两个地方的粮食也能采买。但是有一股势力却在大肆破坏,中途使绊,景州还好,毕竟离丰州近。我刚得到谷州的消息,采买到的粮食被劫了两次,一路艰难重重,所以,我准备近期出发,前往谷州!”
  燕青蕊点了点头,拿出一块黑竹令,抛给周星云,道:“若是你到了谷州,遇到什么麻烦,去找名剑山庄庄主,拿着此令,她会帮你的。”
  周星云接过,看着燕青蕊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他沉声道:“你就这么把这个给我?”这黑竹令是黑金所制,独一无二,能调动万羽堂一切势力,见令如见堂主本人。燕青蕊给周星云黑竹令,就相当于把万羽堂都交到周星云的手上了。
  燕青蕊看他一眼:“有什么不对?”
  “你就不担心……”
  “我视你如兄如友,便把身家性命都交由你又如何?”燕青蕊笑了一笑,道:“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
  周星云只觉得心中激动无比,小小一块黑竹令,代表的却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如燕青蕊所说,她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都交到了周星云的手中。
  周星云珍而重之地把黑竹令收好,道:“我知道了,丰州之灾,我定助千羽处理得妥妥当当。”
  燕青蕊此地无银三百两地道:“我给你此令,可不是为了上官千羽,我是为了丰州那些可怜的受灾百姓!”
  周星云看着她别扭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打趣道:“是是是,我知道你只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上官千羽!”
  燕青蕊窘了,脸上飞过一抹红云,道:“本来就是!”


第1631章 释然
  周星云这一笑,他自己整个人整颗心也都释然了。
  本来他一直在纠结,一直在矛盾,但此刻,他的心中却豁然开朗。
  喜欢一个人,好像也并不一定要每天在一起,能看见她笑,能得到她全心的信任,能和她成为生死之交的好朋友,不也一样很美好吗?
  再说,这些天里,他也有仔细地想过当初路遇的那个苏紫仙的话。
  也许,他对于银面郎君最初的所谓的爱,就是一份为爱而爱的感情,不是因为爱上银面郎君本身,而是觉得他应该找这么一个人来相伴终身。
  现在也很好!
  周星云看着燕青蕊,道:“千羽知道吗?”
  他问的,是银面郎君这个身份。
  燕青蕊摇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以后再说吧!”
  周星云不厚道地笑了起来,千羽啊千羽,你虽是她爱的人,但我是她过命交情的朋友,所以我知道你不知道的秘密!
  这种感觉怎么这么好呢?
  两人都没有一醉方休,因为周星云要马上赶去谷州,而燕青蕊,也要和韩赞碰头,和万羽堂京城的高层管理开个会,看看自己之前的计划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另外,万羽堂在谷州景州丰州都有分舵,必要的时候,可以出一些力。
  皇甫月心机深沉,向皇上推荐上官千羽去赈灾,表面上是为了让上官千羽立一个大功,既是解决了皇上的难题,又让上官千羽从行宫之事抽身,不能再继续查问燕青蕊的行踪,另外,或者说她最想要的结果,是上官千羽在丰州的处处焦头烂额,难以为继,到时候她才好来个雪中送炭,博得上官千羽的感激,以及好感。
  一个失踪已久的前王妃,生死不知;一个是对他倾心对他有恩,能给予他最大帮助的皇家公主,只要不是傻子,都该知道怎么选。
  所以,谷州赈灾银收购的粮食,才会在路上遇到那么多的阻碍,还没进入丰州境内,就遇到重重困难。不过周星云亲自去了,他会有办法的。
  想必丰州的事,更多艰险。
  那些乱民暴民里,一定有一股看不见的势力潜藏在其中。
  燕青蕊不自觉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腹部,如果不是她现在有些不便,她也会亲自去丰州。
  不过也没有关系,这里虽然没有电话,没有即时消息,不过也有飞鸽传书,虽然会晚了几天,她还是可以把丰州那边的情形摸个大概,而后针对相应情况做出一些应对的。
  嗯,当然,她不是为了上官千羽,只是为了丰州千万受灾的苦难百姓!
  此刻,是上官千羽到达丰州的第四天。
  从静义县到淮阳郡,越往前走,路上的情形,就越触目惊心,用饿殍遍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那些面黄肌瘦的难民们流离失所,想要奔走到另一个地方寻一条活路,但是往往在路上,就因为又饿又累又病,倒下去便起不来,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倒毙在路边的尸体。
  没有看见官府有什么作为,没有施粥,更别说施药。


第1632章 空衙
  倒是淮阳郡的城门,守军凶神恶煞,每个人进城,都要收取一两银子的进城费。
  就算不是灾年,一两银子也不低了,何况现在,对于那些难民来说,一两银子几乎是天文数字,瘦弱的难民,和身强力壮的守城兵相比,他们突不破这层屏障。
  他们没有钱进城,只能在城门外找个地方栖身。
  难民们聚集在城外北郊地区,缺衣少食,也没有人管,有些人生了病,有些人饿死,为了活着,他们甚至易子而食,境况惨不忍睹。
  当上官千羽到得淮阳郡,便是一片哀鸿遍野的境况。
  上官千羽先在城外北郊看过之后,心中怒火中烧,天灾已起,民不聊生,朝廷的官员却一个也不见。
  是城中出了什么事,让他们无法顾及,还是别的原因?
  然而,当那些守城兵的恶劣态度在眼前展现,不少难民被他们呵斥,甚至拔刀恐吓到退让一边时,上官千羽心中怒火中烧。
  区区守城兵哪来这么大胆?那是官员出了问题。惩治几个守城军根本成不了事,还会打草惊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官千羽拿了一两银子丢给守城军,进了城。
  城里的一切也未必比外面好多少,淮阳郡下辖三个县,丰州的州衙门也是设在淮阳郡,这是整个丰州的枢纽所在。
  官多地丰,原本应该是繁华的所在,现在却是一片萧条,那些城里的百姓面有菜色。家家闭户,看见有人来,连话也不敢说,便立刻避身远走。
  上官千羽先去了太守衙门,作为整个丰州的父母官,太守也是官高位重,一方大员了。
  然而,太守衙门原本应该是庄严堂皇的官衙,可站在外面却只见一片荒凉凋敝,显然并没有官员在。
  门也是虚掩着的,看着门口的灰尘满布,至少也有半个月没有升衙办公了。。
  淮阳郡下辖的其中一个县县衙被难民攻破,知县被杀了,才发生这种情形,但是这是在淮阳城里,是堂堂太守府,而且城中的难民显然没有那么多,为何连一州太守都不见身影?
  上官千羽皱了皱眉,正要推门进去,突地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他立刻转头看去,只见巷道口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在墙角探出头来,悄悄地看他,见他看过来,立刻缩身走进巷道之中。
  上官千羽看了看静悄悄的官衙,里面一定一个人都没有,倒也不急着进去,倒是这个老者,好像知道些什么。
  甚至他出现在这里,应该不是恰巧,也许是一直守在这里?
  上官千羽忙叫道:“老人家,请留步!”
  没想到他不叫还好,他这一叫,那老者脚下更快了,好像仓惶逃命一般,跑了起来。
  上官千羽道:“老人家,慢点!”说着拔步追去。
  这老者面黄肌瘦,又这么大年纪,摔一跤也得摔出好歹来。
  那老者脚下越发快了,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在上官千羽面前,他再快,也跑不了多远。


第1633章 过路的
  那老者才跑了不到十丈,就感觉到上官千羽已经追到身后,他情知跑不掉,立刻回过头,对着上官千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上官千羽道:“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
  那老人道:“这位小哥,老头不是有意看你的,求求你放过老头,我这一把老命,杀了也是脏了你的手!”
  上官千羽哭笑不得,他怎么会对一个无辜的老人动手?他伸手相扶,道:“老人家请起来!”
  那老者狐疑地看着上官千羽,在他的力道下站了起来,还有种迷茫感:“你不是来杀我的?”
  上官千羽道:“我为什么要杀你?我不过是路过这里。”
  那老者看了上官千羽一眼,警觉地道:“你到底是谁?”
  上官千羽道:“我就是一个过路的!”
  老者虽然年纪大了,还挺精明,他怀疑地道:“我看小哥不像本地人!”
  上官千羽随口道:“我是金昌县的,我们家乡遭了灾,来这里投亲戚,但没想到这儿比我们那儿还要惨!”
  “你找到你的亲戚没有?”
  上官千羽摇摇头道:“去了,人去屋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他这是随口一说,因为他一路上看见好多门户空了,也不知道是一家人逃难去了,还是别的原因。
  但就是这随口一答,那老者立刻追问道:“你的亲戚是年轻人吗?”
  上官千羽见他问得急切,心知有异,道:“嗯,是我表哥表嫂,身强力壮。”
  这么回答也是有原因的,他一路走来,看见年轻人很少,那些急匆匆把门户关了的,也大都是老人和小孩。
  老者脸上现出一丝悲愤来,他咬牙切齿地顿足骂道:“这帮畜生,这帮畜生啊,真是丧尽天良!”
  上官千羽诧异地道:“老人家,你在骂谁呢?为什么这么说?”
  那老者一把抓住上官千羽,满面悲愤又充满同情地道:“你那表哥表嫂,一定是被抓去修宫殿了。”
  上官千羽道:“宫殿?”宫殿可不是谁都能修的,就算外放的王爷,要修王府,也得向京城递个折子,他却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那老者左右看了看,叹息道:“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小哥,你还是赶紧出城吧,你这么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城里太危险了。我看你穿得也不差,能进城来想必手中也有些银子,但在这里,银子不好使。”
  说着,他好像不愿意多说,立刻就往前走,这是要避开上官千羽,回去住处了。
  上官千羽跟上几步,道:“老人家,我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进城的时候,还出了一两银子的进城费,这人没找到,又要离开,我也没地方去呀!”
  老者看了上官千羽几眼,见他一脸诚恳的,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是,原本那些客栈酒楼里,倒也生意不错,但是灾荒一起,这个世道就乱了,官逼民反,天灾吃人,官也吃人,老百姓没活路了,就算你能住进去,也保不了命啊。”


第1634章 内情
  上官千羽顺势道:“老人家,我看你慈眉善目,我这两眼一抹黑的,你就给我指条明路,或者,把城里的情况告诉我,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老者道:“小哥,这个世道都乱了,你了解那些也没有用,赵大人都被那帮人……”说到这里,他脸现一丝惊惧,立刻住了嘴。
  上官千羽却是心中一动,丰州的太守赵河成,莫不就是他嘴里的赵大人?
  这个老者虽然刚开始看见他很惧怕,但是说话条理清楚,而且谈吐也不像普通的老百姓,上官千羽立刻道:“赵大人?老人家是说赵太守吗?”
  老者不说话,在前面脚步飞快。
  但是上官千羽却能感觉到一股悲愤难抑的情绪从老者身体里散发出来。他也不追问,默然无声地跟在老者身后。
  老者住的地方并不远,是在巷子后面一个破败的小院子。
  见上官千羽竟然一直跟着他进了院,老者道:“小哥,不是我不收留你,我这院子一天都被那帮人来几回,要是那帮人看见你,我也保不住你呀!”
  上官千羽道:“老人家,我现在对城中一切情况都不了解,走在路上一样有可能会被他们抓去,不如老人家告诉我一些城里的情况,让我可以避着他们一些!”
  那老者见上官千羽一脸诚恳,眉宇之间带着正气,不像坏人,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上官千羽。
  原来这个老者,是原丰州太守赵河成的家中老仆。
  丰州城三个月前还不曾受灾,但是百姓的日子已经过得十分困苦了。因为一道由丰州太守衙门下发的加赋令,使得很多原本还有一口粮食可吃的老百姓家中一点余粮也没有。
  而后,又是一道征丁令,将身强力壮的百姓征去劳役。
  这两道令发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丰州要建一座宫殿作为太子行宫。
  这太子行宫的规模极大,征的赋,是用来建行宫的费用,征的劳役,是要建行宫的劳力。
  既是太子秘令下来办的事,赵河成自然要奉令而行,那些被征的劳役,每隔半个月,也能回家一次。
  但就在此时,天干大旱,正是和苗抽穗的时候,河干井枯,连喝水都成了问题,何况抗旱。田里和苗都枯死了,而后又是大雨连绵引起大涝,这些有官报报往京城,上官千羽略知一些。
  修太子行宫的事,原本也只是在隐秘进行,但大旱大涝之后,灾民多了,丰州刺史黄正涛便提议征这些灾民去劳役,将行宫早日赶建完成。
  这件事与太守赵河成发生分歧。
  赵河成说天灾已起,若不能安抚民心,反倒加重劳役,会引起民变,理当开仓赈灾,先把难关度过之后再说,行宫以后再建也不迟,并执意要开仓放粮。
  这丰州城太守与刺史,分管民生与兵权,意见相左,此事就此僵执下来。
  黄正涛干脆直接派兵抓丁,并加快了行宫的建造进度,想尽快将行宫建成后好在太子面前请功。


第1635章 奇冤
  赵河成大怒,声言要写折子上报朝廷,参黄正涛一本。
  但赵河成没想到,他参奏的折子还没有出丰州,就被黄正涛的人劫了下来,将那折子直接扔在了赵河成的面前。
  原本按赵河成的办法,天灾起时,先开粮赈灾,安顿民生,等度过灾荒之后,再谈其他,丰州的灾情也不至于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黄正涛仗着手中的兵马,俨然把整个丰州掌控起来。
  赵河成和悄悄派人联络转运使耿东风,两人还试图做点什么,但在黄正涛的监视下,不但什么都做不成,还被黄正涛的人控制起来,连灾情也没有上报,反倒是太守衙门里一道道政…令传出,征的劳役比之前不减,反增加了三倍,灾民们得不到安顿,百姓还被抓劳役,被抓走的人,便生死不知,再也不会回来。
  直到民乱起了,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黄正涛才让赵河成将灾情上报,折子里除了报灾,不许有任何别的信息。
  赵河成见灾民遍野,现在揭破暗征劳役与修行宫的事,和遍地灾民,饿殍浮尸相比,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倒是灾情要赶紧让朝廷知道,只要有钦差大臣带着皇命而来,想必这黄正涛也不敢再这么明目张胆,胡作非为。
  接着,灾民开始暴乱了,攻县衙,劫富户,黄正涛带兵镇压,但架不住暴乱四起,那些乱民形成三股势力。
  东面石虎坡的刁成虎聚了五千多人,人称赶山虎,手下人个个不要命,时不时就杀下山来。
  西面凤凰岭也聚了一支匪众,匪首是个女的,人称紫羽凤凰,也是个比男人还凶狠的主。
  而原本大梁河的一个水帮帮主,也趁机坐大,帮主翻浪蛟仇翻控制了整个水路。遇船就抢夺,见人就劫杀。
  而且,不少年轻有把力气的灾民没有活路,都投奔这三股势力去了。
  黄正涛这才慌了,令赵河成发出第二道加急折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朝廷钦差到来,也必然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
  黄正涛留着赵河成,便想让他来顶缸的,但是却听说赵河成暗中留有一个账本和事件簿,把这段时间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到时候,钦差来时,只要他把这簿子上交,钦差稍稍一查,就能知道真相。
  黄正涛当然不是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反正顶缸的人是生是死不重要。
  黄正涛与淮阳县郡守洪立暗中定计,将转运使一家老小杀死,嫁祸给赵河成。
  满城传出消息,说赵河成私卖囤粮,鱼肉百姓,天灾起时不但不作为,还加重劳役,不顾百姓死活,转运使身负监查地方官员之职,发现赵河成的劣迹之后,要上报朝廷,但却被赵河成派人灭了满门。
  赵河成被黄正涛抓起来,游街示众,他嘴里塞了麻核,无法开口,被不明真相的百姓扔出的石头瓦块打得头破血流。
  游完街,更被黄正涛当街斩首。
  老者说起这件事时,老泪纵横。


第1636章 大毒瘤
  上官千羽听了老者的话,道:“也就是说,现在丰州太守和监管官员的转运使都已经被杀,而整个丰州的军政要务,都掌握在黄正涛手中?”
  老者泪流满面,悲愤地道:“黄正涛让淮阳郡守洪立代理太守衙门事务,所在一应事务就在郡守衙门处理了。可怜我家老爷无辜冤死,耿大人也是死不瞑目,那黄正涛却一点事也没有,真是老天无眼啊!”
  上官千羽又问了一些城中的情况,现在城中很多青壮年被黄正涛派人抓去修行宫,哪怕这个时候,行宫的修建都没有停工,而那些民夫,只见进不见出,繁重的劳动加上短缺的食物,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累死在工地。
  这些人比城外的灾民还要惨。
  而黄正涛正将赵河成的“罪行”上奏朝廷,想必这折子已经到了京城了。
  而对赵河成先斩后奏的理由是为安民心。
  当然,这些也只是这个老者的一面之词,上官千羽不会尽信,他会从各个渠道和各个方面再查,确定老者说的是不是事实。
  之前影阁传回的消息有关于丰州太守征民夫的事,但终究这事封锁严密,不如赵河成府上这个老仆知道的清楚。
  若真如这老者所说,这丰州就是一个已经烂入骨髓的大毒瘤,钦差这个身份,在这里也未必有多好使。
  第二天,丰州城中突然多了许多兵卒,满城驱逐闲杂人等,像上官千羽这种出一两银子进城的人虽然不多,但安南淮阳两郡六个县都受灾了,自然也有一些拿得出银子,并迫切希望能在城里避难的人。
  满城戒严。
  丰州刺史得到京城传递来的消息,皇上已经派了钦差来到丰州,目前,钦差的车驾已经进行静义县了。
  皇上的圣旨并不是在朝堂之上下达,传旨的公公也是直接到清河王府,这件事太子与五皇子原本都不知道,上官千羽动身时派人知会了五皇子,想必太子那边也从别的途径知道上官千羽是钦差,并且已经在去往丰州路上的事。
  因此,这消息来得并不快。
  不过,如果上官千羽是随钦差车驾一起来,却又很快了。
  为了防止一些百姓乱说话,黄正涛已经做了相应措施,恐…吓和威胁,城中百姓十有八九家里都有人被抓了丁,以他们家人的生命相威胁,没有谁敢乱说话的。
  至于外人来,则是驱逐和关押。
  钦差的车驾要到淮阳郡,至少还要两天,而这两天,已经足够他们做好一应应对措施,甚至设一个大大的套子,让钦差钻进里面去,被扯着线,按着他们的思路走。
  不但什么真相都查不出来,还能自以为满载而归,因为他们会提供很多关于赵河成贪赃枉法的证据,关于耿东风和赵河成火拼的缘由……
  哪怕来的是个清廉的钦差,而且有头脑又精明,可查得再多,翻得再深又如何?那都只是黄正涛安排好,让他查到的所谓真相,而不是真正的真相。


第1637章 双管齐下
  上官千羽略一寻思,联合这两天里他查到的一切,只觉遍体生寒。
  那老者没有说谎,而上官千羽查到的真相,才更触目惊心。
  黄正涛与洪立狼狈为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早在天灾之前便已经是这样,天灾之后他们不思赈灾抚民,反而更大肆敛财。而原本的存粮,更是被他们从各个渠道偷卖,赚取大把的黄金白银中饱私囊。
  丰州三股土匪势力,与其说是天灾生民变,不如说是官兵逼民反。
  官匪四股势力较劲,最苦的还是百姓。
  上官千羽庆幸来的是他,也庆幸自己得到消息,立刻就赶来了丰州。
  他不管这些人背后倚仗的是谁,既然他来到这里,就会把这些毒瘤拔出来,一一清除。
  青蕊在无影谷中一切安好,他不用担心她的安危,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明日钦差车驾就要到淮阳郡了,整个城里的宵禁更加严格起来。
  晚上,驻城军夜防的时候,抓到了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二十一二岁,大半夜的还在夜晚的街道上闲逛,看见驻城军近前来,也不躲避。
  驻城军得了黄正涛的死命令,任何可疑的人,都要抓起来。宁抓错,不放过。
  毕竟,大牢里塞满一点,总比有人跑到钦差面前多嘴的好。
  在接到钦差要来的消息时,那个太子行宫是停工了,要不然,抓到这么多青壮男子,送去行宫,又多一批苦力。
  那深夜行走在街道上的,正是上官千羽。
  城内城外,民居街巷,空太守府衙,几个戒备森严,护院大曾的富人院落,甚至刺史衙门和外宅,他都去过了,就连那个太子行宫,他也悄悄去看过。
  以他的身手,哪怕是在里面多转几个来回,也不会被人发现。
  但他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去过。
  那就是淮阳郡的大牢。
  明日钦差车驾到时,他宣读圣旨,之后就会用雷厉风行的手段,把黄正涛一众先行处置,拿到淮阳郡的军…政大权和所有处置权,接下来,才能真正救助那些灾民。
  至于这四天,影阁的救援物质已经是从周边的县往这边运送,现在还只能救济城外的灾民,昨天城外北郊,已经有了第一批施粥棚。
  而且,有一批江湖人士,也加入到施粥救灾中来。
  他们自己出钱出力出人,差不多和影阁的施粥棚先后建起,还有两个大夫参与其中,给生病的人治病。
  药材自然也是他们自带的。
  得到影阁传送的消息之后,上官千羽心神更加安定。
  连江湖义士都参与进来,又可以多救许多百姓。双管齐下,淮阳和安南两郡的乱局,很快就可以解决。
  他让影阁查这些江湖人的身份。
  影阁汇报,这些江湖人,都属于一个叫万羽堂的势力。
  上官千羽心中一动,万羽堂?那不是银面郎君的势力吗?
  上官千羽寻思,想不到银面郎君却是如此古道热肠,倒真是一个江湖奇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可惜她和周星云没有缘份!


第1638章 钦差到了
  被那些巡城驻卫军推进淮阳郡的牢…房之中,上官千羽声色不动,任由那大锁落下。
  牢里已经满了,不大的牢…房之中挤着十几二十人,一股霉气,汗味,臭气混杂的怪味一阵阵直冲鼻端。
  被关在里面的人或愁眉苦脸,或低声哭泣,或骂骂咧咧,还有些一副天已塌地已陷般的绝望……
  为了防止被钦差查出问题,这黄正涛也真是下力,他是想给钦差看一座空城吗?
  第二日巳时,钦差车驾已经到达淮阳郡城外。
  城门大开。
  而北郊的那些难民所以原本就离城门两三里,黄正涛早已经派人守在路口,他们是不能靠近城门的。
  显现在钦差一众眼前的,是虽然冷清一些,却井然有序的街道,市井之中也有摊贩,但那些或是已经被恐吓过的百姓,或是黄正涛派人伪装,倒也有几分虚假繁荣。
  钦差在城门并不下车,只在车驾之前有两个二十余岁的近身侍卫,传了话,说钦差车马劳顿,直接到下塌处。
  黄正涛能理解,从皇命下达到车驾来到淮阳,按时间算来,一路并没有多少停留,这么晓行夜宿,对于京城里养尊处优的王爷来说,一定是累坏了。
  对于清河王上官千羽他不熟悉,但想一个少年王爷,养尊处优,虽然有精明能干的名头,可毛都没长齐的弱冠小子,若不是出身尊贵,靠着父母余荫,哪里有这样的身份地位?
  黄正涛原本想将钦差请入刺史官衙之中,他在那里已经备好锦衣玉食,金银美女,然而,钦差的车驾进城后,却直奔原太守官衙。
  黄正涛心中微微一惊,他的上报折子发出,在路上时清河王就已经出发往丰州来,理应不知道赵河成已死的事,那么他去太守官衙,应该也没有别的意思。
  毕竟,太守主管一州的民生政…务,他要了解灾情,不去太守官衙又去哪里?
  幸好他早有安排。
  这两日里,洪立这个“代太守”已经搬到太守府衙里办理事务了,黄正涛和洪立对望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车驾到达太守府衙,那钦差还是没有下马车,那侍卫站在马车门前,身形笔直,随车的两百名军士精神抖擞不见疲态,尤其是十五个和车前侍卫打扮差不多的侍卫,他们站在车驾左右,人人身上都有一股肃杀之气,使这钦差车驾更显威武壮观。
  而在进城的时候,这车前车后站着的原本是三十人,那十五人进城之后,便离开车驾往别处去了。
  黄正涛猜这是钦差下令让他们四处了解情况,对于这一点他毫不担心,毕竟他早已经安排妥当。
  洪立小心翼翼地道:“钦差大人,太守衙门已到,是否先下车驾,稍作休息,再容下官把丰州现在的情形一一详细告知?”
  车驾内仍然无声,左边那个面无表情,说话简短的侍卫道:“等!”
  一个字,也不知道是等什么。
  但这一定是钦差的意思,黄正涛和洪立只好陪笑等!


第1639章 要不你们先忙
  这一等就等了一柱香工夫。
  黄正涛和洪立心中暗暗纳闷,这钦差是睡着了么?这么多人在外面站着,他在马车里也能睡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