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意缘-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赵如意笑道:“那老太太肯走么?”
“要论老太太自个儿的心意,那自然是不肯的。”安郡王笑道:“可架不住又不是我去跟老太太说。小谈昧了我两千两银子,这点事儿都办不好,他还有脸要不成”
谈公子连话都不用多说,只是脸一冷,一副老太太不立刻动身,他就要把楚兆林给抓起来的架势,楚老太太吓的没口子的只是应是,一个多的字都不敢说,还是安郡王在一边唱红脸,跟谈公子商议了一番,才允了楚家十日宽限的期限。
赵如意笑了半日,第二日一早便打开自己两口子私房小库房,选了些应用东西并衣料、药材、茶叶等,另外加了些老年人日常应用的丸药,一并交出去给护国长公主过目。
公主府又额外买了两辆马车,并派了两个管家娘子,四个婆子,四个小子,连同安郡王挑的护卫,连人带细软,也是七八辆车,送楚二老爷一门回徽州老家去。
只有楚三姑娘本来正在议亲,已经差不多定了人家了,只等明年国丧过了就下定礼,护国长公主便把楚三姑娘楚菊接到公主府住,今后也就从公主府出嫁了。
这种事算是十分平常的,各家常有这样的表小姐,楚家本来就没有正经分家,只是因公主府制度不同而已。
赵如意带着楚安安,楚菊也跟在后头,一起随护国长公主去给老太太送行,侯宝如自也来了,见到胖乎乎的楚安安就伸手抱,她是时常来往的,楚安安认得她,见她伸手就乖乖的张开手让抱。
“安安又沉了!”侯宝如抱着她香面孔,楚安安抱着她的脖子,软软的挨着她,这时节还不冷,楚安安只穿了一套杏黄软缎的撒脚裤子小衣服,越发衬的她雪白的一团,侯宝如笑道:“安安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楚菊在一边笑道:“我觉得,就像那海上进来的珐琅盒子上画的那种小孩儿。表姐觉得呢?”
“对对对!”侯宝如笑:“我也觉得像。”
赵如意倒是没理会她们议论,楚安安也没有,她第一回 出门,看什么都新鲜,只管转着小脑袋到处乱看,黑亮的大眼睛里全是好奇。
待送走了楚家一门,赵如意便带着楚安安进宫去给皇上请安,皇上念了好几回要再看看楚安安,上一回皇上见到小家伙的时候,她才刚出生,红彤彤的,哪像现在这样雪白粉嫩一团。
如今皇上养伤,看看楚安安,心情好。
宫门高大宽阔,换轿子的时候楚安安就仰着脸好奇的看,往里头去的路上,好奇的身子都想伸出窗口去,皇宫气势又与别的地方不同,格外宽阔,处处都是明黄大红,极有气派,楚安安的那点儿瞌睡都醒了,伸着小脑袋看个没完,赵如意把她抱回来,她又舞手舞脚的挣着要出去,赵如意笑道:“这么好玩?索性把你养在宫里好了。”
她们母女两个到了含德殿,御书房掌宫太监何权已经迎出来,见赵如意亲自抱着小姑娘,小姑娘羊脂玉一般的脸上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瞬也不瞬的盯着他看,连忙笑道:“这是大姑娘吧?这模样儿生的实在好,倒有几分像足了皇上的样子呢。”
赵如意笑道:“都说外甥肖舅,果然是这样。”
这何权原本不是晋王府的人,还是最近才知道赵如意的真实身份的,面儿上一丝儿不露出不同来,可行事做人就悄悄儿的略微变了一点,就如同刚才这句话一般,改的不动声色,却又刚好合适。
能在宫里这样的地方,做大总管屹立不倒,还能做皇上的心腹,果然没点儿本事是不成的。
这个时候,赵如意才突然发现,自从皇上那一回把前因后果,种种缘故说了之后,似乎也在不动声色的安排着让周围的人,小范围的有分寸的透露了赵如意的身份,尤其是那些需要知道了,赵如意才方便的人。
比如这位何大总管,他明白的想必只是赵如意大公主的身份,里头的来龙去脉,想必皇上不会解释,但他明白了,赵如意不管在御书房还是在含德殿,行事说话都要方便许多。
这会儿赵如意便抱着楚安安进去见皇上,在这含德殿病榻前,她便光明正大的对小姑娘说:“安安,这是你外祖父!”
第116章 天机
楚安安当然不懂这含义; 她只是好奇的盯着看,一点儿也不害怕; 只是有一点害羞,看了一会儿; 她的小身子就扭过去,双手抱着娘亲的脖子,可是小脑袋还是好奇的看着皇帝的; 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然后她还笑了。
雪白粉嫩的楚安安; 大眼睛; 浓密的睫毛,肉肉的脸蛋上左边一个小窝窝,小嘴如花瓣一般; 又是穿着一套软缎的大红麒麟献瑞撒脚衣裤,那样子真是与当年的大公主一个样儿,不知道是岁月模糊了记忆,还是清晰了感觉; 皇帝看着楚安安的样子; 真是觉得自己看到了女儿的重生。
还是那么小,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黑亮的大眼睛如宝石一般,清澈透明,丝毫不知人世险恶。
皇帝又是欣喜又是辛酸; 自是爱的了不得,忍不住伸手想要抱一抱她,赵如意笑着把她递过去,楚安安却紧紧的搂住母亲的脖子不肯放手,到底是第一次见,楚安安还不认得。
赵如意拍拍她的脊背哄她:“乖,让外祖父抱抱。”
楚安安看看娘亲,又扭头看看皇帝,也不知道她的小脑袋里是怎么衡量的,终于松了手,乖乖的让皇帝接了过去。
楚安安胖乎乎的,沉甸甸的重量倚在皇帝的怀中,开始倒是老实,她的大眼睛盯着皇帝看,小嘴偶尔动一动,皇帝忍不住伸手去点了一点。
小姑娘乌溜溜的眼睛就跟着皇帝的手指动起来,然后她一伸手,就去抓皇帝修剪整齐的胡须,爹爹没有这个,好好奇!
“不能抓。”赵如意连忙去拉她的手,这孩子,什么都会抓,不过还好,常常被娘亲阻止,她就本能的知道,娘亲让抓的可以随便抓,娘亲要拉的就不能抓。这会儿叫娘亲拉了手,这就归类于不能抓的一类了,楚安安乖乖的收了手,她看也看够了,又不能抓,不好玩,楚安安不耐烦起来,扭着小身子伸出双手,依依呀呀的探向赵如意。
皇帝舍不得,要找一样东西给她玩,赵如意笑道:“您还没大好呢,安安也沉,别抱太久了。”她也没抱了楚安安过去,只是把小姑娘抱起来,放在皇帝身边,让她自己玩。
楚安安也不执着,她团身坐着,好奇的扯着跟前明黄的穗子,这是平日里见不到的颜色,不过她到底还小,一会儿就晃悠悠的往后倒。
何权见赵如意带了小姑娘一起来,早就吩咐了去拿些玩器来,此时已经拿了一托盘来预备着,赵如意又扶着楚安安坐着,拿了一支五颜六色的风车给她玩。
小家伙立刻不管别的了,拿着拨来拨去,又好奇的去扯,小手肉肉的,手背上全是窝窝,捏着彩色风车,看着特别好玩,皇帝看着笑道:“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儿,什么都要弄坏。”
赵如意笑道:“不会吧,我这么乖,肯定不像安安那么淘气。”
皇帝立时笑道:“你比她还淘气呢,安安就比你乖,还肯要人抱,你那个时候啊,除了你跟前的人,就只要我抱,别人一抱你,你就紧紧抓着我不放,好像人家要抢走你一般。”
当年的事,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可他们慢悠悠的说了一整个下午,楚安安在身边玩风车,玩玉桃子,玩小铃铛,偶尔抬起头来看看娘亲又看看外祖父,不想坐着了,躺下来滚来滚去,滚的累了,她也不要人哄,自己团成一团,就睡着了。
小姑娘肉肉的小拳头搁在脸畔,呼吸很安静,睡的很沉,含德殿里的时空也静谧,偶尔有轻轻的笑声传出来。
宫中大事已毕,便有各家各色人等纷纷上门看望‘受惊’的安郡王妃,虽然安郡王妃其实没有受惊,但人人都知道,皇后娘娘买通了人,悄悄换了安郡王妃的药,意图弑君,皇室为了体面,没有公开说明,只是事情在那里放着,安郡王妃被换了药,差点被谋害弑君,肯定是要受惊的。
大家也都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这样惊天动地的事,实在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各家知道消息有先有后,上门的日子自也不同。
赵四夫人很快就上门来了,她是真的听到消息担惊受怕了,赵大老爷卷入谋逆案入狱的事情才过去两年,当时乌云盖顶的情形还算是历历在目,一听到赵如意差点儿卷进弑君案,这又比谋逆案更厉害了,自是吓的什么似的,也觉得赵如意定然也吓的什么似的,作为赵家唯一留在京城的长辈,连忙带着赵十姑娘赵淑秀上门来看她。
进了护国长公主府,听说赵如意还好整以暇的抱着楚安安在花园子里走动,待她回来,赵四夫人拉着她的手道:“这样要紧的事,怎么就不叫人回家来说一声,昨儿听说这事儿,这等怕人,我一晚上都睡不着。今日就赶着过来了。”
说着就要掉眼泪,赵如意连忙道:“就是怕吓着伯娘,才没想着当个正经事说的,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要紧呢。”
赵如意把楚安安放到炕上玩,赵十姑娘便去逗她玩儿,一边笑道:“我跟娘说哪有九姐姐吃亏的事儿,必不用担心的,九姐姐天降福星,从来都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娘还念叨呢。”
赵四夫人嗔道:“哪有你这样说话的,这一回自是你姐姐的福气,平平安安的过了,今后还不是得小心么?郡王妃平日里不管给谁用药,尤其是自己制的药,越发要留心才好,宁可落些埋怨,也不要逞强才是。”
楚安安听到赵四夫人话里安安两个字,还以为叫她,抬头看了一眼,有点茫然。
赵如意笑着应道:“我知道了,我仔细着呢,要不是仔细着,这一回早叫人算着了不是?”
这么一说,赵四夫人就放心了:“这事儿迟早是要传出去的,我回头写信给老太太说明白,别吓着老太太才好。你知道,老太太向来最是疼你的。你要得闲,也写封信回去,就是请个安也好。”
“嗯嗯,我也写。”赵如意笑盈盈的应了:“正好我新得了一支有年头的老参,配了参茸丸,给老太太补益。”
赵老夫人肯定不会给吓着,赵如意想,老太太多半是知道她的身份的,当然知道,她可是有靠山的人!
赵四夫人坐了半日,护国长公主虽然没有亲自留饭,但特地打发了人来说,请赵如意要留娘家人吃饭,是以赵四夫人和赵淑秀是用了饭走的。
这一日她们来了,很快,康三夫人也来了,她当日是在长春宫的,亲眼看见了来龙去脉,很清楚赵如意是早有预备,后来又见诚郡王坏事了,她这样的官夫人,立刻就想到了诚郡王府有个楚姨娘,心里多少明白,这很可能是赵如意设的局,所以她倒是没觉得赵如意有什么可安慰的。
其实,康三夫人是为康二姑娘的婚事来的,赵如意连救了康二姑娘两次,一次还算是偶然,两次下来,就有点异样了,康三夫人很觉得赵如意是康二姑娘命中的贵人,联系到赵如意福星的说法,于是便认为是赵如意的福气惠及了自己闺女,据说还去奉国寺问了一回张铁口,张铁口的说法,康二姑娘和安郡王妃面相相合,果然是贵人。
这个亲闺女,康三夫人那是操碎了心,如今给康二姑娘挑姑爷,选了快一年,选了好几家人,康三夫人今日带着参茸肉桂,鲍鱼海参连同康二姑娘,来看赵如意,说是给安郡王妃压惊,其实是想着两家如今是亲近的姻亲关系,目的是借着赵如意这福气,问问安郡王妃关于康二姑娘亲事的意见。
康三夫人觉得,赵如意指点的,必然是于康二姑娘好的。
赵如意听懂了康三夫人的来意,实在觉得哭笑不得,就算再是亲戚,康二姑娘的亲事这么要紧的事,也没有自己来给意见的啊。
赵如意往里间瞄了一眼,康二姑娘大家闺秀,当然不好听母亲谈自己的亲事,早便说了去看楚安安,进里间玩儿去了,这么一看,楚安安虽然是第一回 见康二姑娘——洗三的时候不算,那个时候小姑娘根本还看不见人——好像她还挺喜欢康二姑娘的,笑的很大声。
赵如意推辞道:“康夫人说的这几家的哥儿,我是真不知道,您知道的,这几家的太太,我虽认得,也不过是偶尔见过几回,连她们家的姑娘,我也没怎么见过,何况哥儿呢。”
康家是十妹妹的夫家,赵如意也不好随口就打发了,只得出主意道:“贵府两位公子都在外头有差事,三公子又进了太学,于文于武,这几位哥儿的人品性格都是打听得到的,在外头多问一问,岂不是比我清楚些?”
赵如意哪敢真给选啊,这样的事情,便是亲姐妹也不好乱说,何况还是妹妹的小姑子,今后嫁过去日子好过倒也罢了,若有半点不如意,可叫人埋怨。
康三夫人哪里不知道这点儿,她本来也不是想要赵如意理智分析到底哪家好,她想要的,是赵如意无意的露出一点偏向来,越是无意的,才越是福气。
可这会儿看了半日,赵如意的细长如玉雕般的手指头也小心谨慎的没搁在任何一张纸上。
坐了半日,康二姑娘抱着楚安安走出来,二姑娘鼻尖出了一点儿细汗,显然是叫楚安安这小淘气给累的,但她的精神却很愉快,大约是真的喜欢楚安安小朋友,她笑道:“安安渴了,给她喝一点儿水。”
康二姑娘这温柔体贴的性子,倒是一如往昔。
她在炕桌边站着,看人倒水来,楚安安越发的活泼,探着身子,一把就抓住了炕桌上的一张笺纸。赵如意一怔,连忙伸手去拿她的手:“安安!”
楚安安活泼又得意的笑着,露出脸颊上的肉窝窝,典型的人来疯,她倒也不是抓着不放,反以为是娘亲逗她玩儿,胖乎乎的身子一扭,就把手里抓到的东西,揉进康二姑娘的怀里了。
赵如意把那纸拿过来,转头一看,康三夫人一脸恍然大悟,得窥天机的表情!
第117章 大结局
楚安安来搅这一回局; 叫赵如意哭笑不得,可康三夫人却是真当了一回事,不过; 本来福气之说就是缥缈无垠的,赵如意觉得; 既然康三夫人爱把这当个好兆头,那也别扫人家的兴才好。
横竖康三夫人是已经再三选了这几家的; 又不是随便的人家,那这些人家不管选中谁; 自然都不会差的。
赵如意这样一想; 就理直气壮起来,她还拿过楚安安抓过去那张纸看了一回,这家人姓钟,本家是东北著名大世族; 自开国起就绵延至今,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员,但读书做官的子弟也是代代都有的。如今长房老爷才四十出头,已经是杭州知府; 当然比不得康三老爷的前程无量,但最终能做个三品高官也是应有之意。
康三夫人取中的是长房嫡次子,今年十八,刚中了个举人的功名在身上,在世家勋贵子弟中已经算是有出息的了,赵如意又大略看了看那几家; 也都是差不多的门第,大约康三老爷和夫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女儿的秉性,便宁愿给她挑个门第低些的夫婿,甚至还避免主持中馈,今后便是康二姑娘又做些什么事出来,也好说话些。
这样一想,赵如意就觉得她们家楚安安选的果然好,这钟家本家在东北,正是康三老爷辖下,便是天大的事儿,康三老爷也托得住。
何况康二姑娘除了那点儿事,她也干不了什么大事。
就是那钟家公子的容貌……赵如意记得她见过钟家的姑娘,十四岁的年龄,个头跟赵如意都差不多高了,又整个壮实了一圈,家里姑娘都是这样,那位公子……
想来与田公子绝对是两种模样儿。
赵如意就没有再想下去了,横竖跟她关系不大,这会儿看起来康三夫人还挺满意的,抱着楚安安眉开眼笑,直说要去京城最大的银楼天宝阁给楚安安打个项圈儿。
康家母女上门来看望了赵如意一回,满意的走了,接着便是赵七姑奶奶赵淑云,蓝家的消息向来灵通,又有在直郡王府管家的蓝侧妃,那一日的变故,赵淑云想必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是以不像是赵四夫人那般慌张,刚好又碰上侯宝如也听说了这事儿上门来看看。
横竖正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赵如意叫人在花园子里的小澜亭煮了茶,厨房里又送了两个食盒四色点心,四色干果,四色鲜果来,便坐在那里喝茶说话。
赵如意把那一日的情形绘声绘色的讲给她们听,赵淑云叹息道:“那一回皇后娘娘认了你做义女,我还真以为她是真疼你的,想着你向来就讨人喜欢,能得皇后娘娘的青眼,也是有的,谁知道她竟这般算计你。”
赵如意若是真的中了这计,不仅是赵如意,连同安郡王,护国长公主,都难脱身,甚至是赵家也要被牵连几分,赵淑云想到这里便觉得,人人都传这位九妹妹是福星降世,现在想想,还真是呢。
侯宝如却说:“我瞧啊,皇上才是真疼表嫂的,咱们当然是后来才知道。可皇后娘娘离的近,看的自然多,说不准当初认了表嫂做义女,就是为着讨好皇上。后来见表嫂得皇上信重,就起了坏心,在这事儿上做文章。”
赵如意微笑,不予置评,只随手拿了一块金丝卷儿吃,侯宝如敏捷聪慧一如往昔,而且她的这种聪敏更像是天生的,仿佛一种直觉,总是在无意中直指核心,也就是她这样的心性,才有当初对抗太后的勇气。
单是看着两人对这件事的评价便知道两人的性格不同,赵淑云大气正派,侯宝如聪慧敏捷,虽有这样的不同,却都是好相处,让人喜欢的性子,今后的日子,也自是不会差了。
到了后来,赵淑云随蓝公子外放,掌府里中馈,处事大方,格局正派,上至公婆,下至弟弟妹妹们都颇为喜欢她,又得夫君敬重,下人敬服,是出了名的贤德人。到了四十岁时,蓝公子已经被称为蓝老爷,官居从三品,儿女双全,父母公婆俱在,因蓝家原是商家出身,少有纳妾风气,赵淑云生两子两女,房里别说侍妾,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越发叫人羡慕,各家嫁女娶妇,都来请她,到处去给人做全福夫人。
而侯宝如跟她的小景甜甜蜜蜜了一辈子,长住京城,夫家与娘家本就是世交,世代通婚,婆母看着她长大的,喜欢她的品格性子,拿她当亲女儿般疼,她成日里带着女儿儿子来安郡王府找赵如意玩,又时不时在外避暑避寒,在京城这么多的少奶奶里,就数她过的最自由自在了。
这些亲近人等纷纷上门看望赵如意,还有许多不算很亲近,平日里也是有走动的太太奶奶们也都用看望受惊的安郡王妃的名义上门来坐了一回,待这件事的影响渐渐变的平静了些,终于不用赵如意再叙述一遍的时候,天气已经变的冷了,夹袄换成了丰厚的皮毛,楚安安裹的像只小狗熊,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眼见的新年就要来临了。
尾声
嘉康十年,四月中,国丧一年期满了,又正是天气逐渐热起来的时候,整个京城都显得活跃了起来,民间禁嫁娶一年,不知道耽搁了多少年轻男女,如今饮宴鼓乐都解禁了,立刻就开始重回繁华灿烂之景。
五月初,皇上明发立太子恩诏,册立大皇子为太子,并册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这三位成年皇子为郡王,小皇子们暂时不册封。国丧期一过,帝室便明君臣之别,又祭天告祖,大赦天下,花团锦簇的热闹了起来。
为庆贺太子之立,皇上大宴群臣,后宫也开宴,三品诰命以上与贺,赵如意当然也要进宫去,楚安安刚一岁多点儿,这样的大宴,赵如意就没带进宫去。
蓝侧妃见了赵如意还问呢:“安安呢?也不带来跟颖儿玩?”
蓝侧妃所出的皇帝的长孙女,太子爷的长女大名一个颖字。
“这么多人,怕吓到她,回头闲了,我还不是常常进宫来吗?”赵如意笑道:“哪天不能见?”
蓝侧妃笑道:“又哄我,你们家安安胆子那么大,还能怕人多,前儿她周岁的时候,我看人就很不少了,她还欢喜着呢。我看啊,是你嫌人多吧。”
“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赵如意笑道:“你们家丫鬟又找过来了,你还不过去,回头闲了再说吧。”
直郡王妃原本身子就弱,小产后就更差了,后来还添了郁结的毛病,越发成了药罐子,赵如意听说她一直在由那位专精女科的神医调理着,也不知怎么调理的,没见一点儿好,镇日里恹恹的,也不出来见人,郡王府后宅也没精力管。
直郡王没办法,又不能换正妃,又不能强着她撑着病体理事,只得让蓝侧妃暂时理着,连同外头交际,也只能由蓝侧妃出面,前儿楚安安的周岁生辰,护国长公主府自己关着门庆贺,蓝侧妃就亲自到场来道贺了。
幸而蓝侧妃也是有四品诰命的,旧年里又因国丧少许多应酬,私下里走动起来,也还说得过去。
如今直郡王为太子,入主东宫了,不出宫走动,倒也就免了这忧虑。就是那位太子妃,有了这样的喜事,居然还是没有出来,连群臣恭贺太子爷这样要紧的场面,也依然交给侧妃打理。
倒是蓝侧妃有银子又有人脉,打理起直郡王府后宅来,井井有条,反比以前强了许多,不仅是内务清楚,还直郡王府的下人也都梳理了一遍,虽说不能说内言不出,立刻就整治的铁桶一般,但要打探到里头要紧的话,却也难了。
真正说起这当家主母的手段来,蓝侧妃比那位正经的直郡王妃强的多了,单看今日的场面,就比以前要强些。
皇帝立太子,真是喜事一桩,赵如意很替皇上高兴,而且她听安郡王零零碎碎的说着,直郡王秉性颇像皇上当年,宽厚纯仁,且又比皇上更多谋略,可见皇上所识得人了。
皇室有喜事,赵家也有喜事,今年年底,是赵老夫人七十大寿,老人家福寿双全,赵如意去与护国长公主商议,想要带着楚安安去锦城给老太太过寿,过完年再回京来。
不管自己身份如何,赵如意是真心把老太太当做祖母孝敬的,连护国长公主听了也笑道:“这可是大喜事,你做孙女的,有这番心思,当是好的,我自是不拦你,就是安安小些,那会儿又冷,只怕她受不住。”
护国长公主是知道赵如意如今身份已经明了的人,越发明白她的这份心意,赵老夫人的为人格局,是护国长公主也敬佩的,自然也就不会拦着赵如意。
“有我呢,不妨事。”赵如意笑道:“路上慢着些儿,就好了,老太太还没见过安安呢,带她回去看一看,也是好的。”
赵如意与护国长公主商量了一回,便回自己的华兰园去,这会儿天还早,安郡王当然不会在家里,却见几个丫鬟一齐笑着迎上来,莲心那个嘴快的还眉飞色舞的笑着道:“郡王妃,外头送了一封信进来给您。”
“谁的信?”赵如意随口问,却见这几个锦城跟过来的人丫鬟有些古怪,个个都很欢喜的样子,锦城自是赵家,不过她们却不是赵家长大的……赵如意的脑子向来思维极快,两个跳跃就明白过来了,不由的也大喜:“师父来的信?在哪里,快给我!”
丁香抿嘴笑道:“锦城别院打发人送来的信,来人说,华先生回锦城了,听说您已经在京城成了亲,又写了信送京城来了。随车还送了些东西,都装在箱子里,等您回来再开呢!”
赵如意脚下生风,脚步都加快了几分,进了正房,果然正厅上搁着一只颜色艳丽繁复,画着枝条藤蔓玫瑰花的箱子,赵如意只瞟了一眼,就急着进去看信,师父一去四年,一点儿信也没有,叫她怎么不心急。
“哎呀,师父说去了个国家叫英吉利!”
“还有西班牙!坐的好大的船!”
“啊啊,师父成亲了!”赵如意跟个小姑娘似的一惊一乍,丫鬟们个个都听的怔住了,华先生怕不有三十多了?她们都以为华先生就像宫里很多姑姑似的,一辈子不嫁,没想到,居然还是嫁人了!
“西班牙的……男爵?!咦,那种地方也跟我们一样的封爵吗!哎哟,师父嫁了个外国人?”赵如意一封信看的兴奋的脸通红,热闹的跟一出大戏似的。
“长什么样?华先生的那位男爵长什么样?”丫鬟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可赵如意哪有空描述,亟不可待的往下看:“还生了个宝宝!也是姑娘耶,哎哟,跟安安差不多大!”赵如意简直手舞足蹈。
“头发是金色的!”赵如意跟丫鬟们说,丫鬟们面面相觑,金色的头发,想都想不出来。
“绿眼睛!”赵如意又跟她们说,莲心都想说妖怪了,可赵如意接受起来毫无困难:“外国人嘛,跟咱们长的不一样,也是有的。”
赵如意把信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连读了三遍:“我要早点回锦城去,我要回去看师父!看金色头发绿眼睛的宝宝!”
赵如意欢喜无限!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始更番外!
第118章 番外一、楚安安轶事
小福星
初夏四月,正是天气最好的时候; 也是京城里各色宴请最为频繁和热闹的时候。
安郡王妃赵如意收到了一大堆帖子; 就是再三挑过一遍,那也差不多天天都有地方要去; 赵家的亲戚,楚家的亲戚,护国长公主府的亲戚; 安郡王的兄弟朋友,还有更多的,是赵如意广结的善缘。
这些送帖子来的人,多是府里的管家娘子; 只要主子是略微有体面些的; 能说上话的,差不多儿的人进来磕头请安,说了请客的意思,多半在后头还要加一句; 我们奶奶或者太太或者夫人说,请郡王妃也要带大姑娘一起来玩。
赵如意哭笑不得,看看炕桌上一大堆帖子; 再看看外头蹲在一丛花儿边上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楚安安,楚安安刚三岁了; 活泼的不像话; 屋里坐不住,总要跑外头去玩; 她还是胖乎乎的身形,梳着两个包包头,缠着鲜红的珊瑚珠子,蹲在那里,像个圆球。
楚安安如今在京城里的世家勋贵的圈子里,算的上是一个名人,这一开始是康三夫人宣扬的,康修瑾成为帝王心腹,年仅四十就开牙建府,任一地总督之后,康三夫人自然也就是炙手可热的新任贵妇人了,她没有立刻随夫上任,而是留在京城操持儿女们的亲事。
儿子全是庶子,康三夫人只管尽职,而女儿才是她的心病,尤其是女儿那性子,真是宠坏了呀,康三夫人心中也明白。
是以康三夫人费尽心力挑了大半年,无数要求又无数顾虑,好容易挑了几家出来,却是患得患失,怎么也拿不定主意,后来得了高人指点,去安郡王妃那里寻天机,居然还真得了指点。
是安郡王的长女楚安安替她指点了迷津。
后来,康二姑娘果真嫁进了钟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