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意缘-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珊瑚又道:“我们侧妃说还有个新文儿,要说与郡王妃呢!前儿楚二姑娘进了诚郡王府的事,原本与咱们无关,侧妃说,照着以往的脾气,自是不值当说,不过偏是楚家的姑娘,郡王妃虽没在那家里,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楚字来,侧妃听说了些事儿,原不算要紧,便只打发我今日既然来送东西了,就便儿回郡王妃一句话。”
  赵如意这才知道,原来蓝侧妃压根不是打发人来送东西来的,其实是来递消息的,别看珊瑚满嘴里说的是就便儿,其实送东西才是掩饰。
  这个缘故大家都心知肚明,珊瑚接着道:“听说前儿太后娘娘吩咐选姑娘的时候,原是特意点了名儿选楚家的二姑娘呢,反倒是蒋家的姑娘,是吩咐的南郑侯夫人在族里寻一个差不多儿的姑娘。我们侧妃听着古怪,也不知道意思,只打发我回郡王妃一声,请郡王妃裁度着看罢。”
  一个特意,一个差不多儿,就把这里头的关节说清楚了,太后娘娘这一次选的两个人,目的就是让楚二姑娘进诚郡王府,同时还竭力遮掩,这位蓝侧妃果然是个见事明白的人,这显然是特意来提醒赵如意的。
  赵如意心怀善意,治病救人,栽下的种子,终于开了花了。
  蓝侧妃并没有让珊瑚说这个消息到底怎么来的,但既然连安郡王都没有这样的消息,那蓝侧妃这消息来的只怕也不容易,越发不好打听的,赵如意心里便记了她的情。
  打发了珊瑚走了,赵如意还在琢磨这件事,蓝侧妃是怎么进的直郡王府,安郡王在她上次去给蓝侧妃诊治的时候,就给她说过了,她原本还在想,为什么蓝家认准了直郡王府,而不是诚郡王府,如今才算彻底明白了。
  她在直郡王府出入多次,看的明白,直郡王妃软弱无主见,又缺乏治家才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王妃,可见当年太后娘娘在给直郡王挑王妃的时候,就是没安好心的,一个妻子的重要性,在任何家庭都难以忽视,而这相对于其他事情来,作为太后,又是最好做手脚的地方,这是多少嫡母都会的招数,一点儿也不稀奇,而且效果还很好。
  直郡王妃是个糊涂人,可蓝侧妃却是个明白人,此消彼长,蓝家当然很明白,在直郡王府自比诚郡王府好出头的多了。
  看起来,蓝家那位主事人,实在精明。
  回头赵如意跟安郡王说:“咱们都没想到太后是打的楚家的主意,可楚家那是什么名牌儿上的人?怎么入得了太后的眼呢?我瞧着,只怕还是看着咱们这边儿吧?”
  太后打发了个蒋家的姑娘在一处,这障眼法使的好,便是连他们都觉得楚荃是蒋氏姑娘的陪衬,并没有觉得怎么样,到底楚家这样的身份,她又是庶女,能进郡王府也不算差了,今儿得了蓝甄这消息,赵如意这才重视起来。
  太后那里她可是得罪的狠了,安郡王只怕得罪的更狠。
  安郡王也知道:“你说的是,只怕是冲着咱们来的,我看,既然点名是二妹妹,总是因为二妹妹与其他妹妹不一样吧。”
  “万姨娘。”赵如意点了头:“这位是老太太跟前有体面的,而且进府多年,生了一子两女,自是有根基的。咱们两府虽不在一处儿,毕竟是一家子,底下人进出多有来往,若是要在咱们府里做点什么,拿住了万姨娘,倒是一条捷径。”
  “聪明!”安郡王在人前多少能克制住不太对赵如意动手动脚,这会儿在自己屋里,对自己媳妇就不再克制了,搂着她亲一口,赵如意脸颊软软的,而且有一层玉一般的光泽。安郡王亲一口不过瘾,又亲一口,简直恨不得咬一口的样子。
  赵如意笑着推开他的脸:“我还没洗脸呢,你也下得了嘴,说正事!”
  “这算什么正事!”安郡王道:“咱们赶紧生儿子才是正事!”


第81章 度蜜月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皇后娘娘这原本是普通的病症; 到底皇后娘娘也是常年吃着丸药的人; 身子自然不是多结实,突然得个病; 还是很正常的。
  自旧年九月大病一场之后,这年六月又这样病了一场; 据说还是头晕目眩从高处摔了下来; 各家三品以上诰命都纷纷入宫请安,回来免不得又议论一番; 这位娘娘身子越发弱了啊。
  皇后娘娘做了两年王妃,又做了十几年皇后; 因为无子,又有强势太后,存在感一直较为薄弱; 但不管如何,那也是皇后,母仪天下,谁家会看不上那个位子呢; 私底下自然人人都不由的议论两句,若是皇后娘娘没了,谁有幸坐那个位子呢?
  主流声音认为,德妃娘娘显然不大可能,出身就低了,年纪也大; 而且早年晋王妃陈氏没了,也没见扶正她,如今若是这位娘娘没了,也自落不到她的头上来,不过也有人角度别致,如今正是立储要紧的时候,若是皇上属意三殿下诚郡王,为了提诚郡王的身份,扶正德妃娘娘也是有可能的。
  那这就是个有可能烧热的冷灶了,既然有人想到,自然就有人去烧,一时间去德妃娘娘处请安奉承的人都多了起来。
  另外还有原本受宠过的丽妃娘娘处,新进的慧嫔娘娘处,据说皇上喜爱慧嫔,时常去她宫里,而且慧嫔的父亲又是兵部尚书,实权二品大员,身份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此外还议论了不少待字闺中的名门闺秀,一时间,各处宴席聚会,差不多儿都有这件事。
  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皇上这个年龄了,说不准就不打算立后了。
  连赵如意这样出门不多的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议论,不过她是很清楚这件事的,不过一笑置之,皇后娘娘两次病倒都跟体弱无关,照这位娘娘的身体来看,再活个二十年问题不大。
  赵如意还是每日里都去给皇后娘娘诊脉,看看药方增减等,这一日她进去看了一回,正在外殿坐着喝茶,见林昭仪领着九公主进来问安。
  林昭仪见了赵如意,就笑着蹲身行礼,这些日子,她照着赵如意的说法让九公主多活动,又用了赵如意给的药膳方子,虽说才十几日,还看不出身体便强,但至少九公主吃的多了点儿,且还没有往日里饮食略有不慎就会生病的样子来,这叫林昭仪极为欢喜,见到赵如意当然就越发恭敬些。
  九公主也很喜欢赵如意,因为只有赵如意会给她吃糖,各种各样的糖!
  她跑过来拉着赵如意跟她讲自己院子里新添的红嘴鹦哥,会说:“公主好,公主慢走。”可爱的不得了。
  九公主甚至要拉着赵如意去她宫里看,林昭仪连忙笑道:“公主可记得,要去给娘娘问安呢。”
  九公主虽然小,却到底是这宫里长大,便点点头,对赵如意说:“姐姐等我,要先去,去给母后请安。”
  赵如意笑着答应,可没想到,九公主刚刚进去,就见皇帝跟前的太监来传赵如意:“皇上请安郡王妃去寿康宫。”
  在皇后娘娘这外殿坐着的人不少,此时都转头看了过来,大约心里都在想,这位郡王妃真是得太后和皇上看重呢,略有点风吹草动就要传她。
  可这件事却不是一点风吹草动,赵如意在路上听太监说了两句,只说太后叫心口疼,可到了寿康宫,人还是往日那些人,却偏有点阴云密布之感,皇帝铁青着脸,太后却是脸色青白,已经躺在了床上。
  赵如意行了礼问:“太后娘娘这是怎么了?”
  这一回看起来,太后娘娘这才真是急怒攻心呢。
  皇帝对着赵如意,脸色才缓和了一点:“母后跟前的宫女香茹下毒毒害皇后,刚才被查出来了,母后闻之,恼怒不已,刚审了那贱婢几句话,便觉得心口疼了。”
  啊?赵如意都吓一跳,不过这会儿可不是她问前因后果的时候,她连忙道:“太后娘娘有圣寿的人了,可恼不得怒不得呢。”
  其实赵如意最想问的事,这是怎么查出来的啊!
  赵如意连忙上前诊脉,太后这是真气,从脉象上看,恼怒的现象是极其明显的,这个年龄的人,情绪波动大了,极易中风,赵如意便开了方子吩咐煎药。
  皇帝没打发她走,她琢磨了一下,也就没主动走,赵如意多伶俐一个人啊,她觉得既然皇帝拿着这么大个把柄,总不会什么也不做吧?说不准叫她在这里伺候着,就是免得等会儿说起话来,把太后真给气死了。
  若真是气死太后,那对皇帝也是很棘手的。所以赵如意就悄悄退了两步,移到近墙边去,假装自己不在,只竖着耳朵听。
  皇帝待煎好了药,众人伺候着太后喝了药了才说:“一个贱婢,本是罪该万死的,为着她伤了母后的身子,如何了得,依朕看,她既然已经认了罪了,说是怀恨皇后而下毒,也就这样处置了便罢。”
  太后这真是一张脸好像一夜之间老了不少的样子,叫皇帝捏住了这个宫女,她也只能点了点头。
  皇帝又道:“虽说这是大罪,只这贱婢是母后宫中之人,朕想着,为防物议,倒是不声张的好,横竖前儿也说皇后只是急病罢了。”
  为防物议此话极为诛心,可太后娘娘想了半日,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她不能硬气的说只管往外说,这话若真是往外头大张旗鼓的说,那名声她如何担得起?便只得又点点头:“皇帝说的是。”
  赵如意悄悄抬头张望了一下,见皇帝听了这话,脸上也并没有太多得意的样子,神色平和的又道:“宫里事务繁多,事事都要母后操心,今日倒为着一个宫人气成这样儿,怎么了得?母后也是有了圣寿了,日日劳心,一时顾不到也是有的。不管如何,还是母后的身子骨儿要紧,若是有个不好,倒都是朕的罪过了,朕想着,母后今后倒是不要理会那些事,只管安心颐养天年才好,凭是什么事,只管吩咐皇后去办,也就是了,母后说可是?”
  这话的意思就多了,不管是太后真的要毒死皇后也好,还是只是宫人要毒死皇后也好,太后都已经不宜管事了,即便只是那宫人自己私怨动手,可她也是寿康宫的人,太后当然也有一个管束不力的名声了,既然自己宫里的人都管不住了,那自是精力不济,就再不要管别的事了吧。
  太后强势了多年,连前朝之事都能辖制皇帝,更别说内宫了,这是她老人家的地盘,宫里种种事务,包括公主出阁,皇子选妃,宫内的晋位赏罚等,向来是太后娘娘说了算的,十几年以来,皇后娘娘虽然母仪天下,说是掌六宫事,但实际上却不能做主,只是个陪衬。
  赵如意便想起了当初她第一次进宫给太后看病,太后娘娘威重令行,而皇后娘娘全程几乎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发表过。
  赵如意琢磨了一下,这位隐忍而淡然的皇后娘娘,这是要借这件事露锋芒了吗?
  太后的脸色极为难看,可是这样的把柄被人捏住了,自然再说不出个不字来,待皇帝领着人走了,太后再也忍不住,猛的就把伸手可及的东西摔了一地,一只粉彩茶盅摔到地上,碎片和茶水溅了满地。
  寿康宫的宫人们眼见得今日出了这样大的事,早就战战兢兢的了,此时一声脆响,呼啦啦就跪了一地的人,这宫中人命如草芥,谁不害怕?
  只有香凝原是太后娘娘跟前得用的人,此时跪爬了两步,劝道:“太后娘娘息怒,保重凤体要紧啊。”
  太后是皇帝看着用了药的,这会儿药效还没过,倒是还掌得住,气的脸色铁青,心口不住起伏,也没倒下去。
  香凝是极知道太后的,爬起来给太后抚着背劝说着,又连忙使了眼色给一边的人,那人就忙招呼着跪了满地的人退了出去。
  太后这才恼道:“打了一辈子雁,今日倒被雁啄了眼了!平日里见她不言不语,疲软的面团一样,倒也有这样的本事!还真是小看她了。”
  她自己有没有做这件事,自己当然清楚,如今自己宫中的大宫女毒害皇后证据确凿,她说不出话来,这可真正是要她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皇后中毒之事皇帝瞒的极紧,且本来就没有太医诊出来,唯一知情的只有赵如意一人,是以太后恼怒自己居然没有得到半点儿风声,否则,定然是要有防范的,后宫诸事都不会全无因由,若是知道皇后是中毒,太后自然会思索这背后的可能,大约就不会被打的这样措手不及了。
  这便是太后最为担心的事情了,颓势一旦开始,就遏制不住,一败再败,人人都敢来踩上一脚,最终溃不成军。
  太后觉得,这一回便是皇后踩到她的头上来了,香凝一头伺候着,一头却说:“依奴婢想来,也不一定是皇后娘娘,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样凶险的事,一个不慎,说不准就成了真了,谁敢轻易做呢?且还只着落在一个宫女身上。奴婢说句不恭敬的话,虽则香茹是咱们宫里的,但终究不过是个奴婢,即便是有人心中那样想了,也不敢真说是太后娘娘不是?这只是奴婢的一点儿小见识,胡乱说一说罢了。”
  太后因不是自己干的,所以首先就一心怀疑是皇后栽赃,毕竟今日所出的结果,也是皇后得利,这会儿叫香凝一提醒,这怀疑果然就摇摆不定了,毕竟若是自己的话,要狠下手来给自己下毒来栽赃人,这样大风险的事儿,她是做不出来的。
  “莫非……”太后思忖之后,声音很轻的道:“难道,是……皇上?”
  香凝恭敬的低头,不敢再说一个字。
  这样一想,也是极有道理的,皇帝被她压制了多年,自然也想自己大权在握,完全掌握朝政,旧年里已经有了那样一场争斗,此时趁着自己势弱,乘胜追击,打击自己在内宫的控制,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皇帝的性子,太后还是深知道的,敦厚有余,狠厉不足,原本就不是一个帝王的好人选,无非世事弄人,被推到这个位置上了而已。
  照太后想来,皇帝应该做不出给皇后下毒栽赃自己这种事来,可转念一想,皇帝也做了十多年的皇帝了,早已经不是当年,谁都会成长,或许现在的皇帝已经够狠厉了呢?
  太后想着便有些举棋不定了,不过到底事关重大,没有这样仓促下决定的,良久,才说:“再看吧,如今虽然已经踩到了头上,也还不没逼上来,总还不到不得不动手的时候。”
  香凝应了一声,太后又吩咐:“你悄悄往那府里说一声,我如今不自在,张阁老夫人还该递牌子来问一问的。”
  这显然是有话要传给张阁老了,香凝连忙便出去传话了。
  皇帝带着赵如意从寿康宫出来,见赵如意一言不发,闷头走路,一点儿也不像以往,不由的问:“你被吓到了吗?”
  皇帝的心中,居然还有一点忐忑,怕赵如意觉得自己拿这件事逼迫太后,太过狠辣,居然禁不住问了一声。
  赵如意其实是在思索,她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太后娘娘给皇后下毒干什么?有什么用?
  这是关键所在,要说下毒手段手法自然极多,太后在宫中做得到一点儿不稀奇,但下毒做什么这点儿说不清,皇后既无子,又无威胁,太后弄死她有什么意思?
  而且,下了毒还把剩下的毒药留着?能给皇后娘娘下毒的人可不是傻子,会留下这么确凿的证据?虽然赵如意不喜欢那位太后娘娘,但平心而论,她也觉得这件事像是栽赃。
  皇帝既然问了,赵如意不由的就说了出来,不过说出来之后,赵如意才发觉不对,这岂不是质疑皇上故意整治太后吗?到底因皇帝对她向来温和亲切,且她又对皇帝总有一种莫名的信赖之感,才这样不假思索的说了出来。
  所以赵如意赶紧补救道:“并不是觉得皇上处置的不对,只是这里我有点想不通,因着皇上素来宽和,才敢问一问的。”
  皇帝就微微的笑了一笑,只有这种时候的笑,才是真心想笑的,赵如意不惧君威,敢说敢问,在他跟前如此自在,何尝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呢?
  皇帝道:“朕也觉得有点蹊跷,不过香茹已经认了罪,她既是母后宫里的人,当然也有母后管束不严的缘故,而且本身母后有了年纪,正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便是没有今日的事,那也没有一直操心的。”
  赵如意赶紧说:“我知道,我觉得皇上今日这处置一点儿也没错,实在是就事论事的,我就是疑心那个事儿,想到了就问一问。”
  皇帝微笑,且还一本正经的说:“我也疑心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赵如意一下子就笑了,不知不觉间,与皇帝的亲近又更近了一层,她说:“您不觉得我冒失就好。”
  “说的这样对,有什么冒失的。”皇帝笑道:“朕又不是那种不肯听人说话的人。”
  有了皇帝的鼓励,赵如意这才大胆的问:“皇上是怎么查到香茹下毒毒害皇后的。”
  “是她同屋的宫人告发的。那宫人与她不睦,发现她箱笼里有不明药粉,就向慎刑司举报了。”皇帝说:“慎刑司依例去搜查,在她的箱笼里,果然查到了毒药。刑讯之后认了罪,说是受德妃指使下的毒,朕为防事态扩大,将她封了口,只说她是怀恨皇后。”
  德妃?太后娘娘宫里的人,受德妃指使,去给皇后下毒,这简直是要闹出腥风血雨啊,果然皇上处置的英明,这样一闹起来,不仅是德妃,就是诚郡王也要被受牵连,德妃若要害皇后,那自是为了后位,而后位又剑指储位。诚郡王自然免不得被人猜疑,可见皇帝还是顾念儿子的。
  “皇上说的是。”赵如意便点头道:“这样的事情,终究还是不宜声张的。”
  这是赵如意和皇帝都觉得很理所应当的事,可是很快,就在此事处理完了之后,却有一条消息悄无声息的传开了来,原来皇后娘娘并不是病倒,而是中了毒,只是皇上吩咐秘而不宣,悄悄的查访,经过近一个月缜密的排查,终于查到了下毒之人,并在她的房里,找到了致皇后娘娘中毒的同样的药物。
  这下毒之人,赫然是太后娘娘寿康宫近身伺候的大宫女香茹。
  这消息一出,震惊朝野,当然,这样的宫掖丑闻,自然不会明面儿上的传播,能知道消息的都是有些底蕴的人家,所以其实算不上震惊朝野,只能说震惊了所有听到消息的人。
  赵如意也很快就听到了这个风声,她琢磨了半日,等到安郡王回来,随口就说起了这件事:“我怎么觉得,这是要彻底的让太后娘娘不好过呢?
  “乘胜追击,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安郡王叫人服侍着换了衣服,才坐下来,六月底正是热的时候,这屋里虽然搁着冰山,也消不了暑气,不过从外头进来,倒是舒服的很,赵如意一早便叫人煮了马蹄茅根饮,放凉了给安郡王用,他喝了一口道:“这个是什么水,怪好喝的。”
  这就是媳妇会医术的好处,吃喝都讲究起来,安郡王虽问了那么一句,却也没想等赵如意回答,横竖他是只管享用的。便道:“这件事不管后头到底是谁,如今已经摆明了是冲着太后来的了。”
  安郡王说:“不过现下对咱们也没什么不好,且看看再说吧。”
  他们几乎已经是摆明了车马的得罪了太后一系,这会儿不趁机落井下石已经不错了,当然犯不着去替太后忧心,赵如意便笑道:“你说的对,咱们不用理睬。”
  安郡王喝完了一碗,还要喝,一边对赵如意说:“就是,还不如说说咱们的事,我跟你说,今日皇上召见我,说了半日,大约要趁着这一回的事情动一动京城防务,若是成了,多半会交给我领。”
  这显然是心腹之重,那可不是普通王爵,统领京城宫禁卫,五城兵马司,京畿郊外东营西营并锦山大营兵马,近七万人,那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了。
  这是原本在春猎之时就隐隐约约表示过的,不过以前从开国太、祖起,京城防务就是有各方势力都参与其中,要动一动都有极大阻力,皇上虽是有心,却一直不能行,此次反倒是个机会。
  不把京城防卫牢牢的捏在自己手里,皇帝怎么能坐的安稳。
  “恭喜王爷。”赵如意笑嘻嘻的歪头道。
  安郡王说:“趁着此事还有的扯皮,估计三五日也扯不下来,我正好闲着,我们出去走一走。”
  “度蜜月吗?”赵如意大喜。
  “什么?”安郡王不明白了,赵如意见他疑惑,她自己也跟着疑惑了:“这不是你们京城的传统吗?成亲之后的一阵子,夫妻两人不管家庭琐事,在外游玩,就是度蜜月啊,师父跟我说的,难道……师父竟然哄我?”
  “唔。”安郡王摸摸下巴,赵如意说:“师父说,这样不管其他人,不理会俗事烦难,只有两个人随意自在,轻松甜蜜,最是难得,所以才叫蜜月。还叫我今后别忘了呢!”
  看起来安郡王没听说过,师父是随口乱扯的吗?赵如意想。
  “有道理!”安郡王觉得那个蜜字用的太好了:“师父真是大才!”
  “那是我师父!”赵如意道:“那咱们出去吗?去哪里?”赵如意当然雀跃,她以前跟师父出门惯了,这已经好久没出去过了,不过自她回家以来,这些日子发生了不少事,倒也不寂寞。
  安郡王已经想好了:“你嫁妆里不是有那么多庄子吗,山东的太远了不好去,我们去京郊的几处看看,住几日去吧,也还顺便看看我们家的,母亲说了,她要享福了,家里的都交给你!咱们度蜜月去!”
  “好!”赵如意答应的爽快。


第82章 
  安郡王跟赵如意说了护国长公主这话; 没两日,护国长公主就打发人把东西账本档子等交过来; 叫赵如意先看着,毕竟这头虽然议定了出门; 但赵如意暂时还走不开; 皇后娘娘一日没有大好,她这义女的身份; 便得照样每日都进宫去看皇后娘娘。
  显然皇后娘娘中毒事件已经传的厉害了,京城里头该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了,这宫里如今一日比一日热闹; 递进来要请安的牌子越来越多; 人来的多了; 赵如意就不用怎么伺候了; 每日里去看一回,问个安; 诊个脉; 过问一下服药的情形; 就可以出宫回家了。
  宫里的情形; 这些人家谁心里没有一本账呢; 皇后被人下毒,多大的事啊,就是没闹出来,那也不是小事,太后叫人拿住了这个把柄; 且不管这里头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事情到底是谁干的,太后也绝对落不了好去,而且单从这件事上看,太后娘娘不仅是在前朝的影响力衰退了,就是在后宫,也开始势弱了,竟然被人给拿住了。
  既然太后弱了,起来的就必定是皇后了,大义名分是迈不过去的,德妃位分再高,再有成年皇子,皇后娘娘说了话,她也不能不遵从,而且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皇后娘娘,既无子嗣,又无强力娘家,却稳坐后位多年,这样想起来,顿时叫人不敢小看了,怀着这样的心思,皇后娘娘的长春宫日日热闹,而太后娘娘的寿康宫却阴沉冷落的好像冷宫一般。
  赵如意作为皇后的救命恩人,皇后娘娘的义女,那如今也算是炙手可热的人了,赵如意自己清楚皇后娘娘其实只是面子情儿,心中并没有把她当一回事——甚至到了如今,她也还没弄明白皇后娘娘当时为什么会提出收她为义女——但别的人却不知道,是以来与她热乎的人也多了起来。
  甚至连赵家,也更热乎起来。
  短短一年,赵家从卷入谋逆案被人踩上几脚,到如今连上几个台阶,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赵如意那日出宫之后,顺脚回去赵家给老太太问安,就听说赵十姑娘赵淑秀的亲事已经议定了,是康家的三公子,却是康家三房的二公子,今年也才十七,如今刚刚换了庚帖,合了八字。
  赵四夫人笑的欢喜的很,旧年这个时候,赵家惶惶不可终日,两个亲生女儿被相继退婚,赵四夫人差不多就要绝望了,暗地里哭了不知道多少回,真是坐在那里,丫鬟提一次七姑娘就要抹眼泪,再提一次十姑娘又要抹一次眼泪,哪里想得到这才短短一年光景,两个女儿都又订了亲了,且亲事都比原本强了十倍。
  七姑娘嫁入大富之家,蓝家的富贵排场真是不逊王爵,姑爷还有进士的功名在身上。而十姑娘定下地方实权二品大员的公子,虽是庶子,却又没嫡子比着,赵四夫人这样的年龄都笑成了一朵花,赵如意听了喜讯儿恭喜她的时候,她拉着赵如意笑道:“快坐着快坐着,自己一家子,客气什么。说起来,九姑娘是福星呢,咱们家七丫头,十丫头,说不得都是沾了九姑娘的光。”
  张铁口说的那福星的批语,在京城里渐渐传开了,就有人半真半假的信着,到底这赵家确实蒸蒸日上,爬升的速度简直叫人眼红,而退了九姑娘亲事的田家,简直就是落到了尘埃里了,单看这个,赵九姑娘,如今的安郡王妃福星的名号是真没假的。
  若没点儿福气,赵九姑娘就能做安郡王的正妃了?
  不过赵四夫人这福星的话就更真心了,赵如意这个安郡王妃的身份,自然是叫人和赵家议亲的时候都会高看一眼,她的两个闺女细究起来,是真的沾了赵如意的光了。
  赵如意听她这样说,便也笑道:“既是一家子,说什么沾光的话,倒是十妹妹如今也是要嫁在京城了,至少这些年咱们姐妹几个倒热闹着呢。”
  康三公子在太学念书,旧年的秋闱没下场,三年后是必要下场的,是以这三年定然是要留在京城的。
  赵四夫人听了这话自是欢喜,与赵如意说了半日话,才又亲自把赵如意送到二门上去。
  又过了几日,皇后娘娘算是彻底好了,赵如意诊了脉,也说不必再用药了,只需以膳食调理,这样,赵如意就不用每日进宫去问安,便打点着与安郡王一起出去走一走。
  度他们的蜜月。
  一年里经历了那许多事,如今走到郊外来,虽然天气犹热,赵如意也兴致勃勃,看到什么都高兴,而且本来这夏天的尾巴上,又还没到秋季黄叶的时候,到处都还如画一般的多彩,路边也还有些不知名的野花,公主府在京郊有两个庄子,其他的都更远些,赵如意也是两个,算起来位置大小都差不大多。
  一路过来,到处都是田庄,也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安郡王也有兴致,他陪着赵如意走了一段之后,便在官道上纵马,只带着几名侍卫骑马一路跑在前头,到了庄子门口的路上才停下来等她,赵如意自坐着车,带着其他几十侍卫从官路上面而来。
  这庄子上的徐庄头等早得了信儿,一齐都出来到路口迎接,这是公主府的庄子,安郡王虽然平日里不管事,但也有巡庄子的时候,且也有在京城住的腻了,打马出来跑的时候,跑晚了到庄子上住一住,甚至住高兴了多住两日,也是有的。
  横竖从小儿护国长公主就不大管他,事事随他高兴。
  是以这里的庄头不说常见到他,至少隔个一两年也是要见过一次的,且安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