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意缘-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家的桂花宴便是摆宴在这水源两边的桂花树底下,一边男客一边女眷,隔着有七八丈远,又因树木粗壮; 绿荫浓厚,两边都看不见人,只能隐隐约约听到一点儿声音罢了。
赵如意是护国长公主带来的,谁都知道护国长公主夫家身份低微,那边的姑娘她向来不会带到这样的等级的宴上来,而皇室血脉的这一边,人人都是有身份的,自也不用她带,这会儿带一个小姑娘来,只介绍是永宁侯赵家九姑娘,却也没说别的,这样的情形,倒是极为罕见的。
这里头不少人,老半天都想不起来哪里来的永宁侯。
不过底下议论一阵之后,终于都搞明白了,原来是锦城的一个闲散侯爵罢了,众人都不知道护国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护国长公主是飒爽惯了的人,一辈子没经历过这些后宅的算计,她只想带着赵如意在这些地方走一走,让人知道赵如意跟自己有些关系。
护国长公主是想让赵如意这些日子在京城走动,别人也不至于看轻了她,却没想到众人反而纷纷猜测起来了。
一些完全没有关系的人猜测的简单些,想着是不是赵家从哪里攀上了驸马楚家,公主给个面子带着姑娘出来走一走,在这种地方露露面,自然有好处。
而有些想要和公主府有点关系的人,就难免觉得,莫非这位是公主给安郡王选的?
这姑娘虽然出自侯府,可只是那样一个闲散破落侯府,侯爷还只是个她的伯父,这样的姑娘,做郡王侧妃应该也算不错了,可是做不到正妃的吧?
郡王可以有两名侧妃,都是可以上玉碟有诰命的,多少大家子的嫡女还没这样的封浩呢,只是毕竟是为妾,自然许多人家都是不愿意的。
猜测的人多了,看赵如意的眼光也不少,但并没有人轻易接触,护国长公主在那边儿和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在说话,赵如意就在看人。
京城的人,和锦城一样有趣。
赵如意正的有趣,却听旁边有人说:“阿,这不是赵家姐姐吗?”
赵如意不妨在这里有人叫她,下意识转过头去,果真是个锦城的姑娘,跟几个姑娘站在一起,那几个姑娘就一起都看了过来。
赵如意认人还是有记性的,见了那姑娘便笑着招呼一声:“康家妹妹。”她在锦城日子不长,大多数姑娘虽然认得,却没有多大交情,本来也就是点头招呼一声罢了。
然后人家就预备要走了。
这个康家的姑娘,是康家四房的嫡女,在康家行五,赵如意不太知道她的情形,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来待选的,不过康家的三老爷在京里颇为得意,赵如意还是知道一点点的,尤其是康二姑娘。
康二姑娘在康家虽然序齿二姑娘,却是三老爷的嫡长女,康三老爷年纪不大就已经是三品大员,自然前途无量,那康二姑娘自然也就前途无量了,赵如意打量了站在一起的那几个姑娘一下,这里头有三个是有较为明显的姐妹关系的。
这里头应该有那位二姑娘吧,赵如意就来了兴致,走了两步过去笑道:“五妹妹也进京来了,如今倒是热闹。”
见赵如意走了过来,康五姑娘也不得不介绍一番了,果然这里头有康二姑娘,穿着一身石榴红衫儿裙子,瓜子脸,单眼皮,樱桃小嘴,看着弱柳扶风,不过看在赵如意的眼睛里,这姑娘看着虽然娇滴滴的,腰肢柳条儿一般的细,但气色还好,身体没有什么病。
这是赵如意的品评标准,第一条,身体没有毛病。
旁边还有康家的三姑娘,和两位李姑娘,看起来是亲戚关系,三姑娘的身材就和二姑娘不同,像普通的小姑娘,略有一点柔弱,现在的小姑娘们都是一样的,坐的多,走动的少,自然都不会太结实。
不过那位二姑娘格外娇弱一点的样子。
听说是赵家九姑娘,这几个姑娘都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估计也是不知道谁是谁吧,直到康五姑娘问:“赵姐姐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赵七姐姐八姐姐呢?不是一起上京来了?还有秀姐姐。”
赵如意说:“姐妹们都没来,我跟着护国长公主来的,公主到那边儿去了。”
她是故意这样说的,果然,原本没什么表情的康二姑娘康三姑娘都看了过来,这才打量赵如意。
那康二姑娘看起来十分矜持,想要问话,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就在后头轻轻碰了一下一位李姑娘,李姑娘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见到康二姑娘的眼色,就明白了过来,转头问赵如意:“赵姑娘跟护国长公主是亲戚?”
赵如意笑嘻嘻的说:“不是啊。”
她故意不多说,只又道:“公主叫我过去说话了。”
然后她就走了。
其实护国长公主根本没叫她,护国长公主只是在和宁国公夫人说话,宁国公夫人是亲王府正儿八经的郡主出身,封号安齐,是护国长公主的堂姐,这会儿正坐在那边说些家常事,赵如意坐过来,护国长公主就对安齐郡主笑道:“这是赵家九姑娘,如今住在我那里。”
这些人都是最懂得眼色说话的,见护国长公主并没有介绍跟她的关系,自然也不追问,只是笑道:“好个齐整的姑娘。”
赵如意笑着问了好,又转头看那边,果然见康家几个姑娘聚在一起说话,又在往这边看,而且碰到赵如意的目光就赶紧转开,这明显是在议论她了。
可是那位康二姑娘虽然是看了她两眼,可她的神情却并没有嫉恨,不满,恼怒这样的情绪,甚至连不安这样的情绪也没有,好像就只是因为第一次看到一个可能和自己有点关系的人,只够她注意一下,并没有深究。
她坐在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旁边拉家常,心中倒是琢磨开了。
这位康二姑娘,对她的兴趣,甚至还没有那位康三姑娘对她的兴趣大呢。
那位康三姑娘轻声说:“这位赵姑娘,莫不是公主给郡王爷选的侧妃?”
康三姑娘可是知道,伯父和伯娘都是十分有意想要自己这位堂姐嫁做郡王妃的,三姑娘也巴不得,她自知自己是没有做郡王妃这样的身份的,可康家还没有分家,若是出了一个郡王妃的姐姐,那自己的亲事岂不是也更好选一点吗?
赵如意没有看错,那边的话基本都是康三姑娘在说。
康二姑娘却是心不在焉,她也就刚看了两眼罢了,柔声细气的说:“那又如何,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且这样的话,哪里是我们好说的?”
康三姑娘就撇了一下嘴,到底从小儿一个家长大,虽然后来境遇身份逐渐差了,可她到底多少还是明白一点儿。
她这位堂姐清高的很,不仅长的美,琴棋书画更是精通,在京城早有才女之名,这一年来,京城几次有名儿的诗会花会上,做诗都拿了彩头,且传到男宾那边,也都博的喝彩,更有名士唱和之作,那位有名的神童田小公子也唱和了几回,堂姐更是爱不释手,在嘴里念了不知多少遍。
听丫头说,还迎风洒泪,对月长吁呢!
康三姑娘父母没有什么前程,不得不早入俗世,一心为自己筹划,竟忘了自古美人如玉,爱的都是俗世翩翩佳公子,并不爱那等荣华富贵,郡王头衔。
她们说了一会儿,就有别的姑娘过来了,赵如意看的清楚,康二姑娘眼睛一亮,神情也变了,她对那里头的姑娘的兴趣,远比对自己大。
这真是旁观者清,要不是自己离的远些,也看不出这样细微的变化来。
赵如意看过去,新过来的姑娘里头,虽然都没有见过,但有一个姑娘偏偏有些眼熟,唔……看起来,有些像田太太的形容?
田大姑娘?
在通州码头遇到过她们家,赵如意当然知道她们在京城,不过竟然也来了这样的场合,倒叫赵如意有点意外。
护国长公主不是说这里都是京城里有数的人家吗?怎么有她们?
一靠近,康二姑娘就不自觉的拉住了田大姑娘的手,脸上带出了笑来。
过了一会儿,安齐郡主走开了去,赵如意才拉拉护国长公主的袖子笑问:“这里这么多姑娘,公主属意哪几位?”
护国长公主啼笑皆非:“你这小丫头,倒还惦记着这个!我是说来哄老太太的。”
赵如意摇摇脑袋就想明白了:“那您其实是已经选好了吧?”
“谁啊?”赵如意悄悄的问。
护国长公主笑着点一下她的脑袋,皇上的意思,并不想要如意今后留在京城,京城人太多,关系太错综复杂,且太后一党势力不可小觑,皇上并没有把握护的她周全,倒不如在外头自在如意。
是以,既然没有必要,护国长公主并不打算把京城的那些人家,那些形势一一的说给她知道。
护国长公主看了这几年,确实最有心康家二姑娘。
康三老爷康修瑾任礼部侍郎已经四年了,他进士出身,又有实干,皇上有意提他一级,外放大员,不过有些位置很是要紧,不是皇上有把握的人,皇上也不敢用。
那康修瑾也是聪明人,琢磨了一圈,康三太太就带着康二姑娘常去公主府给护国长公主请安了。
康二姑娘长的美貌又有才情,琴棋书画皆通,生的袅娜婉约,说话也柔声细气颇为温柔,尤其是性情体贴柔和,护国长公主也确实喜欢她。
长寿常在军营,回来还不得有个知疼着热的人么?
康家则更心热些,指望着拿下了郡王妃位,不仅女儿前程有了,自己的前程也更好了。
到底皇帝比太后娘娘年轻许多呢。
赵如意没打听出来,转头,护国长公主又跟另外一个贵妇人走出花厅,不知道说什么去了。
第34章 出头
田大姑娘在京城这些姑娘们的圈子里; 居然意外的颇为受欢迎。
田家在京城里,可是说不上有什么名气的人家,唯一的名气,来自于皇上曾经夸过田小公子; 现在更近了一步,已经考到了乡试第二名。
不过在姑娘们这里; 名声就不完全来自于皇帝的夸奖和科举了; 更多的是来自于田小公子俊秀的长相; 潇洒的举止; 纵横的才气; 温润如玉的气质。
有这样一个兄长,田大姑娘便意外的发现,自己才刚进京,就很成功的进入了京城闺秀的圈子了。
田家有亲戚跟康家有亲; 田太太在京城安顿了下来,拐弯抹角的就上康家给康三太太请安去了,原本是想着这康家新兴,说不得勉强巴结得上的,如今大儿子的差使不得意; 小儿子的前程自是越发要紧; 这一回下场中了自是好事,可中了之后不管做什么,也还得有贵人提携才有前程。
不然苦巴巴在京里熬资历,得熬到什么时候呢。
一说起大儿子的差使; 田太太私底下嘴里又把赵如意的名字狠狠的拿牙齿磨了两回,自上回因为赵如意得罪了镇南王妃后,大儿子的差使就十分的不得意了,被打发去帐下抄文书去了。为这个,田太太把儿媳妇骂了不知道多少遍,那想到赵如意,那自然更十分不爽。
第一回 上康家,田家的大姑娘就与康家的二姑娘十分相得,康二姑娘苦留田大姑娘在家里住着,这于田太太那自然是再没想到的好事儿,且过了两日,宝兴郡主往康家下了帖子,康二姑娘带了自己家妹妹们,也带着田大姑娘来了。
康二姑娘那点儿小心思,田大姑娘没过多久心中就明白的很了,田太太更是巴不得有这一说。
而且这还不是痴心妄想,田太太觉得,若是儿子真中了殿试前三,那就是配公主也是配得过的了!
当然,也不是定要配公主,康二姑娘就很可以了。
今日来了这里,田大姑娘还发现,今日在这里见了这么多人,那些骄傲的京城贵女们,原本都是不怎么把她这个外地来的人放在眼里的,可一听说她姓田,是田公子的嫡亲妹子,竟多少人都格外的高看她一眼,只管赶着她叫妹妹。
“郡主预备了诗会呢!过一会儿就要来请姐妹们了。”刚才进来的小姑娘们欢快的议论着。
“彩头我都看到了,有一只羊脂白玉的桂花簪子,听说还是宫里太后娘娘赏郡主的呢!”这是宝兴郡主娘家侄女儿,待定了亲,少不得也有个县主的封号。
“田公子,谈公子,蓝公子,许公子今日来的齐全,先前我听福宁公主笑说,今儿四位公子都来了,竟是难得的,这诗画品评定是要请他们一齐斟酌定名才好。且今儿这彩头原本只是一对儿红宝石的镯子,郡主听了这话,才又加了那只簪子呢!”
京城这两年最负盛名的四大公子,不仅个个都才貌双全,名声极盛,而且还都是出身世家,不过倒也都不算的顶级豪门勋贵之家,只或是书香门第,或是地方世家,也都还算看得过去。
而且这样的人家,既有这样出息的子弟,今后飞黄腾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族越发繁茂起来,也是想得到的。
就如康三老爷这样,如今康家已经就把锦城赵家压了下去了,若是康三老爷能再进一步,又与豪门勋贵之家联姻,那在京城也就算数得上号的人家了。
“谈公子也来了吗?哎呀谈公子可是少来这样的地方的。今日定然是有好诗的!”
“蓝公子!前儿公主府海棠宴,蓝公子那副画,可真是技惊四座啊!听说驸马亲自收起来挂在书房了呢!”
“天啊,今儿是都来了吗?这可难得啊!哎我姐姐昨晚有些不大好,今日没来,知道了还不知道多后悔呢!”
一群锦衣少女们兴奋的议论着,鲜衣怒马的五陵少年,诗词风流,正是这个年龄花季少女们最关心的话题,当然,也是最害羞的话题。
她们议论诗,议论画,议论棋,只要在这样的话题里捎带上一下那人,就能羞的脸上粉红菲菲的,可是眼睛却是亮闪闪的,带着少女特有的梦幻。
康二姑娘嘴里念的也自然是田小公子的诗词,倒是田大姑娘此时脸色突然一变:“怎么她也来了?”
“谁啊?”
“什么人?”
好几个人都很捧场的问。
田大姑娘看了康二姑娘一眼,便道:“赵九啊!就是我哥以前有婚约的那个姑娘!”
“啊。”康二姑娘轻呼一声,先前她就看过赵如意了,可此时又十分在意的看了赵如意好几眼,虽然是知道田公子已经退了亲了,可想到这个姑娘以前曾经就是田公子的未婚妻,她也不能不在意她。
赵如意生的明艳照人,个头又高,且活动量够,肌肤看起来健康红润,很有活力,跟康二姑娘的弱柳扶风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模样,康二姑娘顿时便想,难道田公子喜欢这样的姑娘?也不对,要喜欢,那就不用退亲了!
“你们不知道吧?她们家长辈因为宁王的案子入狱了,这样的乱臣贼子,我们家自然不能与他们为伍。自然是要退亲的。”田大姑娘跟他们说:“可是你们知道吗,我娘礼数周到的去上他们家去,客客气气的,一句恶言没有,这个赵九恼羞成怒,竟然咀咒我娘得病!”
“啊?真的吗?”
“怎么这样!”
“太没道理了,看着这么斯斯文文的,居然说得出这样的话来?”
“这家人怎么教的姑娘,我从来没见过会这样说话的呢。”
田姑娘是新朋友,而且还是想要笼络的新朋友,退亲的又是田公子那样的神仙人物,那这些仰慕田公子的姑娘们自然而然的成了一条战线了,都觉得赵如意实在太可恶了,明明就配不上田公子,居然还不老老实实的退亲,还说那么难听的话。
“她还哄上了护国长公主呢。”康三姑娘小声说,她不是太在意那位号称神仙人物的田公子,更在意的是护国长公主那一头,可是她又深知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扫了二姐姐的兴,于是迂回的说:“可见不知多花言巧语呢。说不定啊……”
她看一眼二姐姐和旁边几个姑娘:“说不准还不死心,要哄着长公主替她做主呢!”
“还会有这样的事?”田大姑娘倒先紧张了。
康二姑娘也绞起手里的帕子来了。
“这谁说得准呢?我就听说过有退亲重新定亲的。他们现在不是没事了吗?”康三姑娘含糊其辞的道,然后又赶紧说:“若是别人,或许也罢了,田家妹妹也说了,她那么不情愿,以前是没法子,可如今既然连长公主都哄住了,可难说了。”
她轻轻的说:“别人不知道,田家妹妹可明白吧,护国长公主若是真去你们家说话了,你爹跟娘要怎么回话呢?”
这话说中了靶心了,别人还不知道,田大姑娘那是知道的,那天老太太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这会儿还提不得这件事,老太太露出来的口风里,就说当年保媒的就是护国长公主,这要是护国长公主又去说,那老太太那里,是真要应下来的,老太太犟起来,她爹到时候能不能拗得过老太太,还真做不得准了。
田大姑娘就紧张起来了,她这样一紧张,自然连带着周围的小姑娘们都紧张起来了,康二姑娘声音细细的说:“那要怎么样才好。”
“是啊,就是我们知道这话,可怎么好说呢。”说话的是广平侯石家的五姑娘,石五姑娘虽长的身材粗壮,脸颊圆胖,可格外倾慕俊秀雅致的田公子,虽然田公子不太倾慕她,她也痴心不悔。
“我觉得,她定然是哄着护国长公主只说自己多委屈的。”康三姑娘说:“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了个法子,田家妹妹不是说了她还咀咒田太太了吗?这个话,她定然不会跟长公主说的。”
“那当然,她又不是傻子。”田大姑娘立刻说。
“那不就好办了吗?”康三姑娘轻轻笑道:“只要让长公主知道她说了什么话,便是以长公主之尊,也不好再去你们家说合了吧?”
“对呀!”田大姑娘道:“不过要怎么说才好呢,只怕护国长公主被她哄着不信,二则,只怕也显得咱们话多了。”
不管私底下,或是姐妹间怎么说笑,在外头别家长辈跟前,还是要贞静的,这些姑娘不管心思如何,都是大家闺秀的教导,真不好忽刺巴儿的跑去护国长公主跟前嚼舌根。
“可以想想办法嘛。不过只得田家妹妹才行。”康三姑娘轻轻拉了田大姑娘一把,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康三姑娘急急的把田姑娘推出去,生怕自己姐姐用情太深强出头,在护国长公主跟前落了个不好的印象了。
护国长公主出去了一下,赵如意不太认识人,也没人来找她说话,她又开始看人了,京城的人嘛,倒是跟锦城的人一样有趣儿。
她一个人站在那里没注意,突然就被人从旁边撞了一下,顿时就有个人叫唤起来:“哎哟!”
“你干嘛撞我啊!”
“啊,是你!”
赵如意给人撞了,这才转回身来,那人就已经说了三句话了,一气呵成,口齿灵便的很。
赵如意给撞到了腰,她伸手揉了一下,才看到撞她的人,也是个姑娘,个子不太高,一张小巧的瓜子脸,看在赵如意眼里,这是第二次眼熟了。
那姑娘揉着手臂,恼怒的说:“好好儿的我只当谁撞我呢,原来是你,我知道你记恨我们家,可是撞我也没用啊,事情早就过去了。唉算了算了,让你一回,这一回就算了,下次再这样,可就真恼了啊!”
这姑娘说话是真利索,又轻又快,咬字清楚,语速虽然很快,但每个字都能听的很清楚,换了人,别说插嘴,只怕听完这几句,还没反应过来什么事呢。
可赵如意反应过来了,这姑娘说了这么一通就要走,旁边帮腔的石五姑娘反应略慢,她要说出赵如意曾经诅咒田太太话还没说出口来。
田大姑娘却被赵如意一把拉住了:“田姑娘。”
赵如意想人想的很快,她立刻想起来,先前康家李家那群姑娘在那里,有别的姑娘过来,这里头就有这个眼熟的田姑娘。
那会儿她只是大概看了一眼,没有仔细去想,这会儿被人暗算,自然就不会再那么心不在焉了。
这田姑娘出场,不是个巧合吧?
赵如意很有点不爽,康二姑娘就算了,那是护国长公主的事儿,可这田家真是有毛病,有事没事惹上门来,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是她赵九姑娘去田家退了亲呢!
“你拉着我做什么!”田姑娘没料到赵如意反应这样快,还没来得及走,已经被赵如意拉到了手腕。
不过有前头的铺垫,田姑娘也不怕,就说:“怎么,赵姑娘还不足性,还要再撞我一下吗?”
然后又给石五姑娘使眼色,那姑娘胖墩墩的,反应不够灵便,只照着剧本说:“是啊,你上次就诅咒田太太得病,现在怎么又来撞人啊!”
“我不是要撞你。”赵如意知道自己一个人,单靠说话定然说不过她们,反而把语速放的比平日里慢,她慢悠悠的说:“我只是想说,田姑娘印堂发黑,将有大凶之兆啊。”
“啊?”这里的动静虽然不算大,可还是有些人已经注意到了,见是两个小姑娘口角,也不过当一场热闹瞧,可没想到赵如意嘴里说出这样神神叨叨的话来。
所以,啊的不止是田姑娘,还有旁边的人。
田姑娘啊了一声,问:“你什么意思?你上次就这样说我娘,现在竟然又说我!”
赵如意认真的说:“有病不要怕大夫说。田姑娘身上不太好,只是此时还没真正发作出来,所以才说是预兆,田姑娘要小心啊。”
“你胡说!”田姑娘的语速快的好像尖叫了。
周围的人,也觉得赵如意有点古怪。
赵如意说:“真的,其实已经发作了一点点了,田姑娘自春季以来,是不是常觉心口疼痛?若不是,那就是我看错了。若是的话,田姑娘还要早些去医治才好。”
十三四岁的发育期,少女都会觉得胸部胀痛,可是知道别人也痛的人却没有几个。
这田姑娘身上也没有别的毛病了,赵如意有点遗憾的想。
果然,田姑娘一怔,脸上的神色就更古怪了。
谁都看得出,这显然是说中了。
赵如意点了点头,就要走开,这下换成田姑娘拉住她了:“那我这是什么病?”
“田姑娘可以去请个大夫来细瞧瞧吧。”赵如意很和气的说。
“你不就是大夫吗?”田姑娘不肯放她走:“你都看出来了呀!”
“我不是大夫。”赵如意笑道:“我是赵九姑娘。”
不少人都看了过来了,这样的看病的热闹可不常见,谁还记得先前她们精心策划的赵九姑娘的报复这样的小口角。
第35章 田公子
这会儿哪里还有人记得两个小姑娘谁撞了谁; 都看起了热闹,赵如意的神乎其技,又只说结论,谁也没见识过; 一个个又是惊讶又是有兴趣。
“居然这样都看得出来?”
“可看那个姑娘的样子,是真说准了啊!”
“真有那么神?”
“这姑娘是谁; 竟没见过。”
“听说是外地进京待选的; 暂居在护国长公主府上; 今儿公主带来的吧。”
“都进公主府了; 还待选什么; 不是安郡王也回京来了吗?”
这人一多,话题就多,且越发的发散,众人一边闲聊打听; 一边就议论开了,都似乎心照不宣的认为,这姑娘说不准就要嫁给安郡王了。
可这身世,做不了正妃吧?
那一头,田姑娘说:“我知道你是赵九姑娘; 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你既知道我是赵九姑娘; 你还要我给你看病?”赵如意还是慢悠悠的说话,把田姑娘说话的速度都拖慢了。
“可这刚才是你说的呀!”大约田姑娘是认为,赵如意都说准了,那肯定能治。
“说归说; 我又不想给你治。”赵如意一脸无辜的道。
“你!你就是记恨咱们家!”田姑娘说,她倒是忘了先前一心就想要人知道赵如意记恨她们家。
“对!”赵如意干脆的说。
声音还不小,一点儿也不像是心虚的样子。
“我伯父下狱了,你们家就迫不及待的来退亲,难道我还该欢喜吗?”赵如意振振有词:“退亲就算了,刚才我好好的站着,你还来撞我,太过分了!”
周围的人的脸色都有点古怪,又有人有点憋笑。
退亲都算了,可你撞我就是不对?
这小姑娘怎么这样有趣。
可有的人就听出来,这位赵九姑娘的意思,其实还是在算账,先前场面混乱,且对方先声夺人,辩驳起来颇有点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的可能,这会儿把场面拉了回来,说起话来就容易多了。
“我只是不小心。”田姑娘还算会审时度势,立刻改了口。
赵如意就点点头,转身就要走了。
田姑娘还是拉着她不肯放:“哎那我这病?”
“去找个大夫看看吧。”赵如意还是那么说。
这会儿,田姑娘的丫鬟已经很机灵的去请了田太太了,她走近了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一变。
怎么是她?
真是田家的孽缘,走哪里都有她!
“这是怎么了?”田太太看自己的姑娘拉着赵如意不放,便说:“你要跟姐妹说话玩儿,只管说,你拉着人家做什么!”
“娘~~~”田姑娘顿时就委屈上了。
赵如意还是慢悠悠的说:“田太太也来了,想必很能体谅我不为令爱看病的缘故了吧?”
病?田太太脸色就更变了一下,这话可太不好听了,到底是当家的太太,自然不是田姑娘这样的姑娘家可比,田姑娘今年十四了,虽是进京待选,田家自然也有在京城里寻一寻有没有好人家的意思。
自从田小公子去年拿了乡试第二之后,田家的行情就看涨了一截,妹妹们的亲事选择余地就更大了,这些变化,田太太心中自然有数。
不过田太太并没有急着给女儿定下亲事,眼见得今年秋闱了,田小公子已经定了要下场,且书院老师早断言田小公子必中,且极有机会名次靠前,若是得了前头几名,进了三甲,那个时候再给女儿择亲事,就更好些了。
可是这大庭广众之下嚷嚷女儿有病,这可不是个好事,若是不澄清说明了,人家只当女儿有什么隐疾,那可如何了得,再有兴趣的人家,只怕也要掂量掂量了。
这个赵九姑娘真是太过分了!竟然当众说这样的话来。
可这样的形势田太太也只得忍气吞声的道:“自是不敢劳动赵九姑娘,只望赵九姑娘明示,小女这病症可要紧?”
赵如意于是就思索起来,思索了良久,思索到田太太脸色由青转白,由白转青了,田姑娘差点就要哭出来了,赵如意才说:“去请个大夫看看吧。”
别说田姑娘和田太太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就是周围看热闹的围观群众们都给赵如意噎的不轻。
可赵如意说了这句话,就走了,田太太有心想拦,可是她又并不是像田姑娘那样的小姑娘不懂,这样的地方,她还真的不敢拉着赵如意不放,只得带着女儿往边上人少的地方走。
田姑娘却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