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忠平手上原本还有点存银,却因为分别投了资金在松花蛋作坊和葡萄酒坊,如今身上全都拿出来还不足千两,这还是此前因为护硝有功,圣上赏了他一些金银。
  如今再要买房还真没有这个能力,于是就想着先租了房子住上一段时日再说。
  苏云朵如何肯应,就算是陆老太太也不肯答应,宁家可是苏氏嫡出二房正经的亲家,怎么说在京城也得有个三进的院子。
  陆老太太就与苏诚志商量,将华阳街这个三进院子送给宁家,宁忠平却死活都不肯要。
  苏云朵知道陆老太太是好意,却也明白宁忠平不肯要这个院子的原因。
  宁家是穷,却自有宁家的傲骨。
  当然陆老太太也没有强求宁忠平收下,也没有因此生气,反倒更看重宁忠平,调教宁氏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耐心。
  有傲骨的人总归要让人高看几分的。
  宁家的家底如何陆瑾康不说一清二楚,却也明白比原先的苏家也好不了多少,于是主动提出让宁忠平先向账房支借一部分资金用于安家。
  苏云朵先时有些担心宁忠平会拒绝,却没想到宁忠平很爽快地写了借条从账房那里支了千两银子出来,准备在京城买个三进的院子安置家小。
  不足二千两银子在京城要买一个三进院子,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那地段就很难说了。
  苏云朵自是不希望外公外婆住得不舒心,将自己刚刚拿到手的月饼红利全都交给了宁忠平:“小舅,你就听我的,先买下华胜街的那个两进院子。我可不想每次去看外公外婆还得闻那些个臭味。”
  宁忠平默默地看着苏云朵,半晌咬了咬牙点头收下了苏云朵过来的几百两银子:“这银子小舅一时之间只怕还不出来,待等到还清支借账房的银子才能还你的。”
  苏云朵自不会说什么不用还这样的话,而是笑意嫣然地点头:“迟早不是问题,难不成我不还怕小舅子贪了我这点银子?”
  宁忠平虚点了点苏云朵的鼻子叹气不语,这个外甥女贴心得让他总是心里暖洋洋的。
  说起华胜街的那个院子,宁忠平还是很满意的,离东明坊不远,最主要的是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不算大的两进院子,虽说一家人住挤了些,却也并不比黑水镇的房子小。
  不在顶热闹的正街,却也还算热闹,附近住家比较多,却没个杂货铺,等家里人来了开个杂货铺再合适不过。
  就这个房子,若不是有陆瑾康的面子,就凭他就算有银子也不一定抢不到手。
  苏云朵要忙的第二件事是葡萄酒的拍卖,虽然有林二福积极筹备,作为酒坊的大股东之一,苏云朵自然也得参与其中,至少总得关心关心进展。
  仲秋上市的葡萄酒火爆的程度自是无需赘言,林二福也按事先商量好的放出了五日后举办一次“精品葡萄酒”拍卖会。
  正如苏云朵所料,无论是福顺拍卖行还是京城的其他两家拍卖行,在葡萄酒坊要拍卖葡萄酒的消息之后,都期望自己能够拿到葡萄酒拍卖的权。
  只是三家为拍卖权所做的努力各不相同。
  福顺拍卖行的掌柜自是认识林二福的,就是因为认识林二福,先是以为这次上市和拍卖的葡萄酒是镇国公府名下的商行从波斯贩卖回来的。
  经过打听才知道这个葡萄酒是陆老太太那个葡萄园自酿的酒。
  既然是陆老太太那个庄子的出产,福顺拍卖行就以为凭着永安侯府与镇国公府的姻亲关系,这个拍卖权怎么也不可能旁落,妥妥的应该落在福顺拍卖行手上,于是坐等林二福上门。
  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眼看再有两日就到了拍卖日,方知林二福搞了个竞标,手忙脚乱临时弄了个竞标方案,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拿到这次拍卖权的居然是是三家拍卖行中势力最弱的宝通拍卖行。
  以竞标方式挑选拍卖行自然是苏云朵的提议,选择的标准却是陆瑾康、宁忠平、苏云朵还有林二福共同商议的结果。
  苏云朵在提出这个议案的时候还有些担心陆瑾康等人接受不了竞标这个方式,却没想到竞标在这里居然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只是这个结果却令福顺拍卖行的幕后主子很是不快。
  永安侯夫人更是颐指气使地要陆恬回镇国公府讨要这个拍卖权。
  陆恬倒是十分“听话”地带着儿女回了镇国公府,却被镇国公以陆恬姨娘王氏身子欠佳想念女儿外孙这由留了下来,顺便还拐带着丁佑盛也在镇国公府小住了几日。
  直到第一次葡萄酒拍卖结束,夫妻俩才容光焕发地回了永安侯府。
  永安侯府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镇国公借机敲打他们呢。
  永安侯府这次算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福顺拍卖行因为托大没有拿到葡萄酒的拍卖权,京城拍卖行的龙头老大地位岌岌可危。
  葡萄酒第一次拍卖十分成功,通过这次拍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苏陆酒坊的葡萄酒,也让宝通拍卖行脱颖而出。
  这让福顺拍卖行的掌柜真正是又急又悔,好在拍卖结束前林二福代表他的主子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每个月都将会举办葡萄酒拍卖,拍卖行依然以竞标的方式产生。
  此后福顺拍卖行再不敢托大,很是在竞标书上下了番功夫,连续数次与酒坊合作之后,苏云朵和陆瑾康商议总算将拍卖行稳定了下来。
  通过这件事,永安侯夫人虽然气得不行,却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磋磨陆恬,这当然是后话。


第398章 忙忙碌碌几件事(二)
  这日苏云朵与宁忠平从华胜街的那个院子回到华阳街的苏宅,宁氏让她赶紧回房洗漱一下,苏诚志正在书房等她,说是有事与她商量。
  苏云朵先是微微一愣,很快就笑着与宁氏点了点头,带着紫苏回了西厢。
  “我爹回来的时候,脸色如何?”苏云朵外出的时候一般带的都是紫苏,这一问问的自然是留在宅子里看家的白芷。
  “今日老爷的心情不错,与太太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去的书房。”白芷回答得十分干脆。
  苏云朵若有所思地洗漱更衣,将自己好好收拾了一番。
  今日苏云朵在华胜街帮着宁忠平收拾房子,身上自是沾了些灰尘。
  那房子虽说成色还算不错,要住进去,又要重新开店,无论是前面的店铺还是后面的院子都需要重新装饰一番。
  宁忠平已经收到家书,宁家在仲秋节前就已经动身往京城来了。
  这一大家子过来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孕妇,路上自是会走得慢些,可是算时间最多还有二十日也该到京城了,留给他们收拾装修的时间并不多。
  华胜街的房子。苏诚志和宁氏都会看过,对这房子的地势都是很满意的,只是觉得这房子既要开店又要住宁家这么一大家子,实在是小了些。
  宁忠平却笑着打趣苏诚志和宁氏:“姐姐、姐夫这是住惯大房子了,这房子比咱黑水镇上的房子还要多一进呢!”
  苏诚志和宁氏先是一愣,再细想宁忠平所的还真是事实。
  宁家在黑水镇的房子也是前店后家,那房子后面能住人的的确只有一进,这里后面却是个二进的院子。比起黑水镇真是宽松多了。
  当然待日后有了能力自是要再买大房子的,毕竟宁华安也不小了。
  得知爹娘带着兄嫂侄儿侄女们再过几日就要开京城了,宁氏自是很想来华胜街帮忙收拾房子,宁忠平却没有让她插手,反而劝她多去东明坊陪陆老太太。
  倒是苏云朵隔三差五往华胜街跑,开始的时候宁忠平自然也是反对的,后来见苏云朵对店铺和房子的装修都很有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这才不再反对。
  往常苏云朵总是比苏诚志早些回家,今日因与工匠谈装修方案、完工日期并签订合约,事情比较多,这才回来的晚了些。
  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再需要苏云朵时常出门了,倒是宁忠平少不得要耗在那里,虽说工匠是陆瑾康找的人,为了赶工到底还是自己看着些比较妥当。
  苏云朵之所以问白芷苏诚志的心情,就是怕苏诚志因为她回来晚而生气。
  既然苏诚志心情不错,那么找她必是其他的事,会是什么事呢?
  苏云朵来到书房,正逢苏诚志在考较苏泽轩和苏泽臣的学问,也就没有马上进去,站在外面听了一阵。
  苏泽轩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不急不慢,他的答案虽说依然显得中规中矩却比以前有新意。
  看来进了百鸣书院以后,他的眼界开阔了,答题也有了新意,也更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苏泽轩也在进步中。
  相对于苏泽轩,苏泽臣就显得冲劲十足,就连回答苏诚志的询问也如倒豆子一般,总是“噼里啪啦”的,让苏云朵很是无奈。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只要动静大些就像只受惊小兔的苏泽臣,不足两年就似换了个人。
  偏偏又很难说他的回答是错误,就算被苏诚志剥到漏洞,他也能说上几句歪理,连苏诚志都能被他的歪理给驳得哑口无言,真正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跳脱的性子还真是得磨一磨才行了!
  苏云朵正想得入神,秋喜拎着水壶从书房出来,看到苏云朵站在书房外不由惊讶道:“姑娘来了怎么不进去?”
  “是朵朵来了,快进来。”苏诚志听到秋喜的声音提声催促道。
  不待苏云朵进去,苏泽臣的小脑袋已经伸了出来:“姐,快进来,就等你了!”
  说着拉着苏云朵的手就往书房拽。
  面对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的苏泽臣,苏云朵怎么也说不出训斥的话,只得任由苏泽臣拉了自己进书房。
  苏云朵在书房里坐下,接过苏泽轩剥好了递给她的蜜橘,先投了一片入嘴,一口咬下去,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美到了心坎里。
  这些蜜橘是陆瑾康特地送过来的,据说是镇国公府在南方庄里送来的,比起以前在燕山府吃过的橘子更甜更美味。
  不知能不能在京城种出这样的蜜橘,这样想着苏云朵就顺手将桌上的蜜橘籽给收集起来,决定试一试,行不行总要尝试过才知晓。
  品尝了美味,又关心了两个弟弟的学业,苏云朵这才看向苏诚志道:“娘说爹爹找我有事。”
  “是这样的,你娘说东明坊那边的院子已经修缮完毕,爹爹就想着早些搬过去,省得你娘每日里来回奔波劳累,你们也能时时在你们祖母面前尽孝。
  只是这样一来,以后你若是要出门就没这里这般方便了,故而爹爹想听听你的意见。”苏诚志沉吟了片刻,还是将他的打算说了出来,略有些担忧地看着苏云朵。
  虽说苏诚志希望苏云朵能够与京城的大家闺秀们一样,只在家里绣绣花、看看书,跟着老太太学些内宅手段,或者寻个女先生回来学学琴棋书画,不过他明白他无法如此要求苏云朵。
  只是真要搬去了东明坊,苏云朵的出入绝对不可能像住在华阳街这般自由自在。
  苏诚志担心苏云朵会反对搬去东明坊,可是既然他们已经认祖归宗,搬回东明坊才是正理。
  苏云朵的反应却出乎苏诚志的意料,只见她笑盈盈地点了点头:“我听爹爹的,咱们明日正好去与祖母商量一下,定个搬家的吉日。咱们家的东西不算多,收拾起来也快。”
  苏诚志默默地盯着苏云朵看了片刻,就是没发现有一丝勉强,这才舒了口气,却又为后院那块苏云朵让张平安带着人开垦出来的那块地可惜。


第399章 忙忙碌碌几件事(三)
  苏云朵心里当然也有遗憾,毕竟她是真的很想用那块地里试着在京城种些比较有特色的菜。
  好在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宅子总是要留人看守的,只要这个留下的人会侍候地就行。再说她就算再不方便出门,这里离东明坊并不远,总要比郊外的庄子方便多了。
  苏云朵沉吟片刻笑道:“倒也没什么可惜的,地又不会长了腿自己跑掉,地里种的东西只要有人侍候就行。咱这院子总要留人看门,爹,要不让老张头一家留在这边吧,这样既有人看门打扫,又有人侍候地,后院的地本就一直都是老张头在侍候着的。”
  老张头这一家人口比较简单,儿子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了,如今这一家也就年近五旬的老张头及其妻子张妈,三十出头的儿媳妇水芹和十五岁的孙子张大宝,一家四口都在这座宅子当差。
  平日里老张头看看门,侍候后院的花花草草,后院那块地自然也就是老张头在侍候,当然张大宝有空的时候也会帮老张头一把。
  张妈和水芹都在厨房做事,一个是厨娘,一个做采买并干些杂活。
  张大宝因为识字人也机灵,在苏家进京前就被陈管家带在身边当个跑腿的。
  苏云朵处置宅子里多余仆人时,看他虽说年龄不大,跟在陈管家身边忙前忙后,很有些章法,人也的确机灵,于是就没动他的差事,如今依然跟在陈管家身边。
  这宅子里就那么十来个仆人,像张妈和水芹那样的苏诚志大概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但是老张头每日守着门,苏诚志再目下无尘不理俗务,每日进进出出总也混了个面熟,自是认得的,对每日跟在陈管家身边跑前跑后的张大宝印象自然也就更深刻了。
  此刻听了苏云朵的建议,苏诚志手抚下巴沉吟了片刻道:“将老张头一家都留在这边,似乎不太好吧。”
  苏云朵抬头看着苏诚志,虽没说话,眼睛里却带着询问。
  “那个张大宝应该是老张头的孙子吧,我看那孩子挺机灵也挺能干的,跟着陈管家能帮陈管家做不少事呢!”苏诚志一向不理俗务,今日特地将张大宝提出来说道,这张大宝显然是入了他的眼。
  刚才苏云朵之所以提那个建议,主要是为了安苏诚志的心,如今既然他特地提到张大宝,自然也得考虑一二。
  沉吟了片刻,苏云朵微微一笑道:“让张大宝留在这边的确可惜了,爹,你看这样可行,老张头夫妻和水芹还是留在这边,这个宅子离东明坊不远,张大宝抽了空就能回来看望老张头他们。另外再留两个人在这边……”
  说到这里苏云朵突然笑了起来,不但让苏诚志觉得有些不解,连安静地坐在书房听他们说话的苏泽轩和苏泽臣也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苏云朵。
  苏云朵忍住笑,摇了摇头道:“这样的话,哪里还用得着挑来挑去的?除了咱们身边伺候的婆子丫环和小厮还有陈管家和张大宝跟着咱们过去,其他人留在这宅子里继续当差就是了!”
  苏诚志略一思忖,不由也笑了起来。
  东明坊那边的院子里本就有粗使的仆人,并不需要从这边带过去。
  而这个宅子里的仆人经过刚来京城时的那番折腾,也只二十个。
  近身侍候的仆人自是要跟着他们去东明坊的,那么留下来的也就那么七、八个人了。
  当然若是没有后院的那块地,留老张头夫妻看门打扫也就够了。
  有了那块地,留下的人自然要多几个,如此一来倒不如将厨房和粗使的人都留下来。
  毕竟宁忠平还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
  宁忠平自是不肯跟着他们搬去东明坊,而华胜街的房子收拾出来怎么也得大半个月,留了这些人在这边,宁忠平的衣食住行也就有人打理了。
  “那就这样安排吧,好与不好,总得待咱们移去东明坊后再看。华胜街那边的房子可是要动工了?”说完搬家的事,苏诚志又问起华胜街那边房子的情况。
  苏云朵将今日与工头商定的事,大致说了一下。
  “你外公外婆年龄大了,也该是让他们享福的时候,我与你娘商量了一下,准备送个婆子送个丫环过去伺候他们。”最后苏诚志看着苏云朵道。
  苏云朵点头,宁忠平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考虑到华胜街那边的房子到底还是挤了些,想过段时间手上有了银,再在那附近买了全小二进的院子,到时他带着父母妻儿从华胜街搬出来单住。
  苏云朵将宁忠平的这个意思告诉苏诚志,苏诚志眉头微微皱了皱,苏云朵知道他必是不太赞成宁忠平这样处事。
  爹娘在不分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里就算分家,爹娘也是跟着长子过的,宁忠平这样的打算只怕外婆和大舅都不会答应。
  苏云朵知晓宁忠平是个很有成算的人,也许能说服父母和兄长也不一定,于是笑着说道:“爹,这事让小舅去操心。丫环婆子的事咱也等外公他们来了再说。”
  那到底是宁家的事,苏诚志作为女婿就算心里不赞同也没有抢着去阻止的道理。
  搬家的基调定了,接下来就是商定吉日。
  事实上陆老太太早在认祖归宗那日就请了道士算了年前这几个月的吉日,这个月就有两个大吉的日子,一是九月二十二,一是九月三十。
  这日已是九月二十,两日时间太过仓促,就算陆老太太恨不得他们当日就搬来东明坊与她一同居住,却也不是几日都不能等。
  若按先时商定的时日,陆老太太还以为他们要等到腊月才搬家呢!
  如今主动与她商量搬家事宜,自然不能让“儿子媳妇”有点点的委屈。
  于是双方商定九月三十这日是搬家,正好那一日苏诚志、苏泽轩、苏泽臣父子三人都休沐,无需为了搬家请假。
  移居是件大事,吉日定下来,陆老太太这边自然要准备庆贺宴,虽说不需要陆老太太亲自安排宴席,作为主子却也不能直接将事情甩给嬷嬷和丫环,需要操心的事依然不少。


第400章 移居东明坊
  这样的宴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陆老太太自是很想将媳妇和孙女都带在身边让她们多学学,可是那边宅子里收拾也是件大事,如此一来,陆老太太就显得有些纠结了。
  “宴席的事有什么需要的,祖母只管吩咐我和娘,这可是大好的学习机会,我和娘自是要跟在祖母身边多学学。收拾的事就交给陈嬷嬷和白芷她们,她们都是极妥帖的。”苏云朵倒是十分爽快,怎么说也不能让陆老太太独自操劳。
  苏云朵的这一番话,陆老太太听了心里熨帖极了,看着苏云朵的目光自是既满意又慈和。
  经过商议,这次移居宴请的客人只是族中走得亲近的几房,外带几家姻亲,故而只能算是个小型的宴请,准备起来并不算太繁琐。
  陆老太太倒是想趁机大办宴席,最终还是被苏诚志给劝住了。
  认祖归宗时已经大办过一次宴席,那此的宴席就算没有轰动京城,至少轰动了东明坊这一带。
  仲秋赏桂宴,因为月饼和西红柿,又让二房出了一次大大的风头,若是再因为移居而大办宴席,二房的风头就太过了。
  移居是件喜事,若请了不安好心的人说上几句风凉话,就很是不美了。
  倒不如邀几家亲近的坐在一起欢欢喜喜吃吃喝喝庆祝一番就好。
  不过苏云朵心里也明白,这大概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毕竟请的范围再小,与三房有再多的隔阂,这一日却不能不请三房。
  三房那些人,因为过继不成,又因为苏诚志和苏凤翔的虎皮事件,对他们一家可是横看竖看都不顺眼的。
  陆老太太倒是不想请三房,宁氏是什么都听老太太的,苏云朵却不能听之任之。
  正如石氏所说:二房三房都是一个爹娘所出,自家兄弟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
  若是这样的日子不请三房,岂不正好给了三房找茬的机会?!
  只希望三房的那些人能够接受现实,到时别再弄出蛾子来,惹得老太太生气。
  连续几日,苏云朵一早就陪着宁氏带着苏泽睿前往东明坊。
  只是小型的宴会,安排起来并不难。
  为了给宁氏机会,这次陆老太太基本上都是以旁观为主,只在宁氏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会指点一二。
  本以为只是跟着陆老太太学习的宁氏,开始的时候自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往往是顾得了头却顾不得尾,好在有陆老太太的细心指点,宁氏本人也不算是个笨的,渐渐地就开始上了手。
  无论宁氏如此忙乱,苏云朵只是带着苏泽睿嬉戏,仿佛她过来不是学习只是给苏泽睿当保姆。
  眼看第二日就是九月三十移居的正日,苏云朵依然当自己是个打酱油的,陆老太太有心要考考苏云朵这几日到底学了没有,于是拿出前几日宁氏排定的座次给苏云朵:“朵朵,你来看看,这个座次可有问题?”
  苏云朵接过来一看,就知道这是宁氏前几日排的座次,虽然大面上没有错处,若认真说起来起来在细节上自是有些欠缺的。
  真正的座次已经在陆老太太的指点下,重新进行了排定。
  只一眼,苏云朵就知道老太太这是在考验她呢。
  就算苏云朵真的没将心思放在宴会上,以她的聪慧自是能看出宁氏这份名单的细微不妥。
  宁氏这份名单在交给陆老太太之前,苏云朵倒还真是看过的,当时她也曾经指出这份名单的不妥之处。
  不过当时苏云朵只是指出有些不妥并没有一力说服宁氏,故而宁氏并没有将苏云朵的意见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修改。
  那日陆老太太看了宁氏排定的座次,自是细细指定点了宁氏一番,事实上也只改动了两个座次罢了。
  陆老太太的指点,让宁氏受益非浅,心里既有些小小的羞赧,又为苏云朵的敏锐而自豪。
  两处改动,牵扯到的不过是一对姑嫂。
  这对姑嫂在外人看来,关系是极好的那种。
  只有真正了解这对姑嫂的人,才会知道这对姑嫂私下的矛盾不浅。
  苏云朵之所以知道,有赖于陆玉桦给她说的八卦。
  陆玉桦之所以有这对姑嫂的八卦,是因为她所嫁之人的大嫂,正是那位小姑子,也就是那位小姑子是陆玉桦的妯娌之一。
  从这方面来论起来,陆玉桦与苏云朵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亲戚。
  因为这对被陆玉桦八卦的姑嫂,小姑子正是苏氏一族的姑娘,苏氏四房的大姑娘苏子青。
  八卦之所以成为八卦,虽说不能全当真,却也不全都是空穴来风,故而苏云朵心里虽不是十分肯定,却也不得不提醒宁氏,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服宁氏,故而宁氏也自以为八卦不可信并没有采纳。
  待陆老太太细说缘由,方知苏云朵听来的这个八卦原来是真的。
  “我觉得让三堂姐与七堂嫂换个位置会比较好些,虽说三堂姐与七堂嫂是姑嫂,可本堂姐到底是出嫁女,还是与已经出嫁的堂姐们坐一处比较好。”苏云朵抿了抿嘴,直接点出苏子青的座次不该与苏泽明的媳妇安排在一处,理由看似充分却略有点牵强。
  陆老太太看了苏云朵一眼,眼底带着揶揄的笑意。
  苏云朵一指出这处的不妥,陆老太太就已经明白这丫头肯定听说过这对姑嫂之间的龌龊,只是聪明地不点破罢了。
  若非亲近之人,任谁也不会相认苏子青和自家嫂子面和心不和,这两人在人前可是亲密得很!
  陆老太太又考了苏云朵几个问题,苏云朵自是说得头头是道,老太太这才知道这些日子苏云朵并非真的只是带着苏泽睿玩耍,而是一心二用并没有耽搁学习,自是对苏云朵更加满意。
  九月三十这一日巳时三刻正是道士算的吉时,一大早华阳街的苏宅就热闹起来了,收拾好的包袱箱笼一一搬上车,按定好的时辰往东明坊去。
  还没到东明坊,远远地就听到东明坊迎接的鞭炮声。
  在阵阵鞭炮声中,苏诚志带着妻子儿女持香对宗祠方向叩拜一番,在族人的恭贺声中,一家人终于搬进了位于东明坊苏氏宗祠东南处的二房。


第401章 二房姑太太(一)
  苏氏嫡出一共四房,虽说早已分家,各房却环宗祠而居。
  二房子嗣单薄,除了无配所出的大姑娘,就只有一直游荡在外的苏诚志。
  自苏凌安死于战乱的消息传进京,陆老太太就避居于二房西南角的和安居,自此正院空了整整三十岁,如今终于有了主人。
  二房的这个正院与其他几房的五进的正院不同,只是个三进的院子。
  不过在这个正院不远的地方东西各有一个二进的院子。
  除了这两个院子,在二房的地界还散落着大大小小好几个院子。
  苏云朵知道这样的院子用处有二,一是儿子长大成亲之用,二自然是男主人用来安置妾室。
  苏氏一族虽说是书香门第,也有男人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族训,可是族中纳妾的人却并不在少数,只看三房那边就知道了,明明正妻良有嫡子,苏凌治却依然抬了妾,而且这个妾隐隐还有凌驾于正妻之上的架势,这是苏云朵很是想不明白的地方。
  当然苏云朵也不屑去想那些事情,她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苏泽轩和苏泽臣这次没有再跟着父母住在正院,而是在外院挑了个不错的二进小院子。
  那个院子里陆老太太特地给他们各安排了一个极为妥帖的嬷嬷和两个十五、六岁的大丫环,侍候兄弟俩的衣食起居,兄弟俩自是欢欢喜喜地带着各自的小厮住了进去。
  小兄弟没有跟着爹娘住,苏云朵就更不可能跟着爹娘住进正院,陆老太太特地为她将府里的那座空了有些年头的绣楼给收拾了出来。
  住这样的绣楼苏云朵的心里略有些抗拒,最终却还是平静地搬了进去,当然少不得私下里打听了一番这座绣楼的来历。
  得知这座绣楼是二房那位原配嫡出的姑母苏洁婷出嫁前的闺房,苏云朵的眉头就不由微微蹙了蹙。
  站在二楼窗外向个眺望,不仅可以俯视整个二房,还可以揽尽整个东明坊,这绣楼建得还真是是个不错,可见苏洁婷当年还是很是受宠的。
  这让苏云朵觉得很是有些不踏实,总有些不太好的预感在心间索绕,可是她又不愿意违逆陆老太太的一番心意,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箱笼安置自无需苏云朵亲自动手,她身边的紫苏、白芷都是极当用的丫环,而陆老太太又特地给苏云朵配了一个管事嬷嬷和四个二等丫环。
  管事嬷嬷是珍妃娘娘推荐给陆老太太的,据说是珍妃宫里出来的嬷嬷。
  有没有侍候过珍妃娘娘,苏云朵不知道。
  不过几日相处下来,苏云朵觉得这位看着挺严厉的中年嬷嬷对自己还算和善。
  那四个二等丫环则全是陆老太太身边的吴嬷嬷一手调教出来的,就算一时间无法与紫苏、白芷相提并论,却也个个有自己的长处,能不能得用还得看双方以后的相处。
  箱笼进了各自的院子,暂时顾不得收拾和归整,接下来就是今日的重头戏——移居宴。
  原本以为今日的移居宴,三房怎么也会说几句风言风语,却没想到三房的人虽说脸色依然不是很好看,除了三房那位正室太太张氏问了句为何还不见苏洁婷的人影,其他人倒是个个如同那锯了嘴的葫芦全都噤了声。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