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平安恭敬应是,又对着苏云朵深深弯下腰行了个礼口中称道:“奴才决不辜负主子们所托,定当将酒坊管理好,酿出美酒来。”
苏云朵默默地受了张平安这个礼,轻咳一声道:“大家共同努力吧!”
示意张平安进行人员分配。
张平安直起腰来,不再拖延时间,一二三很快就将地人员分成两组,一组除梗一组破碎。
分组后重新开工,速度明显加快,申初时分五、六百斤葡萄全部破碎入了酒缸。
接下来是带皮浸渍和发酵的过程,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加料,是葡萄酿酒的关键。
这样的关键步骤,自然不可能让所有人参与其中。
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可以避开窥视的目光,又适合葡萄发酵的环境,苏云朵将这个场所定在仓库底下的地窖。
为了这个过程比较顺利,苏云朵选择的酒缸都不算大,而且她也只让大家将缸装到七成满,故而每只酒缸连缸带破碎好的葡萄大约也就一百五十斤左右,两个壮汉就能轻轻松松地将缸抬入地窖。
今日的葡萄一共装了五缸,张平安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仆人很快就将酒缸搬进了地窖,而此时一早得了消息去木材市场看橡木的宁忠平也回来了。
苏云朵赶紧让紫苏给宁忠平倒了碗镇好的绿豆汤,又亲自就着泉水给宁忠平拧了块湿帕子递给宁忠平。
待宁忠平喝光绿豆汤拭去满脸的汗水,苏云朵这才问道:“消息可确实?”
宁忠平用力点头,今日看的这批橡木是他见过质量最好的橡木,最重要的是这批橡木在那老板手上已经压了三年多了,完全满足苏云朵那个三年以上天然干燥的要求。
“一压就是三年多?有什么特殊原因吗?”苏云朵听了却微微蹙眉。
橡木做成的家具纹理美观,拥有明显的山形木纹,经过加工后的橡木家具具有极好的韧性极美观,触摸上去有一种光滑细腻的质感。
橡木家具质地厚重、牢固,断裂强度高、抗震能力特别强,使用年限长。
橡木受潮不易变形,极具抵抗磨损性。
不过橡木家具自有它的缺点,因橡木质地较为沉重不易脱水,若是用了脱水不完全的橡木做成家具,在使用后的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变形。
东凌国并不盛产橡木,故而价格不算低,普通老百姓只怕是用不起的。
既然宁忠平说这批橡木已经在自然环境下放了三年之久,而且质量极好,数量似乎也还不少,
一压三年有余,原因只怕不简单。
“压货的原因,老板倒是说得十分坦白。这批货是在三年前订下的,订这批货的人是前镇南侯。”说到这里宁忠平一脸“你懂的”看着苏云朵。
苏云朵先是有些莫名,脑子一转也就明白了。
前镇南侯三年前因谋逆罪被株九族。
这批橡木被一压几年,也就可以理解了。
“价格如何?”苏云朵不忌讳这些,只要橡木质量好,价格合适,自然求之不得。
虽说宁忠平已经送了信回去,燕山深处的橡木会尽早运来京城,可是新砍的木材并不适合做成橡木桶,需得切成木板,在自然环境下至少晾上三年方能制成橡木桶用于酿酒。
酒坊已经开酿,想要酿出美酒就需要橡木桶,自是不可能等上三年。
宁忠平早在苏云朵言明需要的橡木要求就放出风声,这段时间还真没少去各木材市场看橡木,今日这是第一次寻摸到合适的橡木。
“老板的要价五十五两一方。”说到价格宁忠平的眉头倒是皱了起来。
苏云朵也有些惊讶,这个价格可真是不低!
“有多少降价的余地?”难得找到合适的橡木,苏云朵也不愿意因为价格的缘故就此放弃。
“我与他粗粗谈了一下,降价的空间自是有的,至于空间多大,就看咱们买多少,若只是一方两方,只怕很难压价。”宁忠平将自己与那木材老板的交涉过程细细说与苏云朵听。
苏云朵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事还得由林二福出面。
林二福在京城多年,在镇国公府名下的酒铺当了多年二掌柜,也算是条地头蛇了,生意上的事情绝对比宁忠平要老到得多。
苏云朵与宁忠平商量了一下,就召来林二福,直接让宁忠平与林二福去讨论购买橡木以及制作橡木桶的事,她自己带着紫苏和张平安进了地窖。
橡木桶的样式和尺寸,早些日子就已经准备好交给了宁忠平,自然无需苏云朵再操心。
第381章 酒坊(十四)
“姑娘,这就成了?”张平安还没开口问,紫苏却好奇地指着那张只酒缸问道。
苏云朵摇了摇头:“还早着呢!”
不过她也不多做解释,只让紫苏和张平安好生看着。
苏云朵试了试酒缸中葡萄汁水的酸甜度,一手支着酒缸一手支着下巴,皱着眉在心里细细思忖,半晌才有了行动,指着酒缸里的葡萄汁对一脸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张平安和紫苏道:“你们两个也来试试这个葡萄汁。”
紫苏只品尝了第一缸眉头皱了起来:“姑娘,这……好似比昨日吃得葡萄要酸许多。”
张平安却将五个酒缸都品了个遍,既然苏云朵让他负责这个酒坊,今日又只带了他和贴身伺候的紫苏来地窖,必是有大用意的,于是做起事来更是多了几分用心。
一一品尝过后,张平安点了点头:“紫苏姑娘的感觉没错,的确比剥了皮的葡萄要酸些。”
张平安直接点出葡萄皮,说明他的确是用了心,苏云朵对张平安的用心十分满意。
只要吃过葡萄的人都知道,带皮的葡萄在口感上会更酸些。
带皮酿酒酿出的是红葡萄酒,要酿造白葡萄酒就得去除葡萄皮。
据苏云朵所知,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还没见识过白葡萄酒,故而苏云朵暂时并不准备酿造白葡萄酒,就算要试也只会少量尝试。
“的确要酸些,这样直接酿出来的酒会比较酸,难以入口。这就需得加些雪花进行,既能加快发酵,又能平和酸度。糖的加入量则要根据葡萄汁的酸度酌情增减。
这个量的把握,需得用心摸索和掌握。
咱们是第一次酿葡萄酒,为了防止酿出来的酒偏酸影响口感可适当多加些。
当然再多也要有个度,糖过量了就会太甜,那可就不算是什么酒了。”苏云朵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张平安和紫苏按她的要求分别在五个酒缸子里加入不同量的雪花糖。
陆瑾康送来的几麻袋雪花糖就堆放在地窖的木架子上,苏云朵先前让紫苏准备的簸箕和称也各就各位,这会儿使用起来倒是极为便利。
对葡萄酿酒过程需要添加糖量到底是怎么个比例,心里也只是有个基本概念,故而还真不不算她在张平安和紫苏面前故弄玄虚。
糖不仅仅只是为了调节葡萄酒的甜度,还是发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发酵的过程就是糖份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二氧化碳和热量的过程。
酵母菌是葡萄自带的,主要就是葡萄表面的那层白膜。
既然加入的糖量不同,自然要做好记号并纪录在册,张平安在跟着苏云朵下地窖的时候,就带上了文房四宝,这会儿又是做记号又是记比例,好不忙碌。
“加糖以及比例且不可透露出去。另外这段时日你辛苦些,每隔两个时辰就要下来看看,摸了摸酒缸的外表。若是感觉温度高了,就要这样按一个方向搅拌散热,切不可让酒缸里的温度过高,这个温度以掌心感觉微温为宜。你可记住了?”苏云朵看着张平安郑重其事地交待道。
“姑娘请放心,我定当保住这个秘密。也定当尽心竭力按姑娘的吩咐做。”张平安连连头点,这应该就是酒坊的核心技术了,苏云朵如此看重自己,他自然不可能透露给别人,就算有人出再高的价,就算有人想要他的命,他也要保住这个秘密。
苏云朵想了想又道:“你让那三个患有手癣的人与你一起监控酒缸的温度。他们不能做直接接触葡萄的活,拿着竹竿搅拌应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你得盯着他们,千万不可接触缸内的东西。”
若是只有这五个酒缸,让张平安一人做这事,倒也不算太辛苦。
可是眼见着地里的葡萄大规模成熟,接下来的几日,只怕酿的会或来越多,按地里的葡萄量来算,最终至少也得有四五十缸,只张平安一人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总不能让他十二个时辰连轴转吧。
“无需他们,我一个人即可。”张平安连忙摇头。
苏云朵笑着摇了摇头:“这可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估计前五日都不得停。再说接下来每日还会酿更多的酒,你一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张平安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瓜,他太想办好这件事,也很想将这个酿酒的法子控制在最少人的手上,故而就恨不得除了自己再无其他人有机会进地窖知晓这个酿酒的技术,事实上这的确是件不可能的事。
难怪苏云朵再三申明在酒缸里加糖以及加糖的比例一定得保密,只要没人知晓这一条,自是不怕将酿酒的方子泄漏出去。
接下来日子,苏云朵几乎每日都要去地窖观察葡萄酒的发酵情况,指导张平安等人搅拌酒缸中的葡萄,让其冷却并充分混合。
当的葡萄包括山谷里的野葡萄完全采摘完毕破碎入缸搬入地窖,足足花了十日时间。
待最后一批葡萄破碎送入地窖,第一批葡萄已经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自此陆老太太和苏云朵这一行人已经在庄子里住了将近半个月了。
原本苏云朵并不打算这么早就开始分离皮渣,只是陆老太太已经决定了回城的日期,明日一早就得打道回府了。
除了陆老太太需要回城,事实上宁氏和苏云朵姐弟几个也该回城了,因为苏泽轩和苏泽臣已经收到了百鸣书院的录取通知书,再过几日就得开学了,自是不好再在庄子里待着。
大家都回城了,苏云朵自然不可能再继续待在庄子里,只能一同回城。
一旦回了城,再要往庄子里跑就没那么容易了。
无奈之下,苏云朵不得不在第一批葡萄酒中挑了缸发酵相对比较完善的进行皮渣分离示范。
被苏云朵挑出来的是五缸中加糖量最大的那一缸,发酵情况还算不错,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说葡萄酒已经诞生了。
只需要将酒与皮渣分离,就可以喝上美美的葡萄酒了,当然味道自然不能与充分发酵并经过窑藏的葡萄酒相提并论。
按要求编织的酒漏子和用纱布缝制的滤袋早已就位,连橡木也陆续做成橡木桶送进了地窖。
第一批送来的橡木桶,自是要让人试过水,结果没有一只漏水,令苏云朵极为满意。
如今酒坊既有陶窑送来的酒坛又有特制的橡木桶,可以分级用不同的容器进行贮藏。
第382章 制定葡萄地套种计划
苏云朵将葡萄酒皮渣分离分成两步。
第一步是自流,所谓“自流”,顾名思义就是让酒通过酒漏子和纱布做成的滤袋自动地流入接收的容器内。
这样分离出来的酒,品质相对较高。
没有任何外力的自流,自然会在皮渣中留下较多的残酒。
为了不浪费这部分残酒,待自流得差不多后,就要进入第二步,那就是压榨。
使用外力进行必要的挤压,“榨”出滞留在皮渣中的那些残酒,当然这样压榨出来的酒在品质上肯定远远不及自流出来的酒。
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品质的酒,苏云朵特地用橡木桶接住自流的方式分离出的好酒。
压榨所得的酒则用清洗干净并经过充分晾晒的陶罐进行贮存。
分离出来的酒,在别人眼里已经相当不错了,特别是经过自流出来的酒,酒色清澈红润,在阳光下如红宝石般鲜艳夺目。
苏云朵却很不满意,到底发酵的时日浅了些,酒显得有些淡了。
再等个十日八日,酒得品质应能提高好几个档次。
“比起我曾经喝过的葡萄酒,口味略甜了些,不过这样的酒应该更得女人喜爱。”宁忠平接过苏云朵递给他的半杯酒,细细品尝之后道。
“发酵不够完善,若能再等几日就好了。”苏云朵略带遗憾。
“这已经不错了,后面的那些有我和平安,你尽可放心。”宁忠平知道苏云朵遗憾的是什么,可是她的确不应该再继续留在庄子里。
若没有今日苏云朵的言传身教,仅凭苏云朵几句话,要他与张平安带人完成这个过程,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苏云朵将她所能想到的注意事项以及贮藏葡萄酒的方法方式全都写了下来,装订成一本册子交给宁忠平:“酒坊的事,暂时只能委托给小舅了,这里写的只是我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怕远不止这些,到时还得小舅多费心。”
宁忠平被陆瑾康彻底留在了京城,前些日子已经往秀水县送了消息,让沈氏带着他们的儿子往京城来相聚。
自然希望宁家合家来京城发展,只是依宁忠平的话来说,两位老人家只怕故土难离不愿来京城,那样的话宁大舅一家只怕也只能留在秀水县了。
不过这种事不能强求,看老人家的决定吧。
事实是苏云朵觉得宁家两位老人,也不过年过半百而已,离老还远得很呢,若在前世正是年富力强时,偏偏在这个时代却已经成了老人家了。
“这酒坊也有我的股份,别的我不敢说,跑跑腿总还是成的。”宁忠平伸手想揉苏云朵的头发,伸到半途想想不太好,想收回来,却又不知怎么地还是将手放在了苏云朵的头顶。
比起宁忠平的纠结,苏云朵反倒很享受宁忠平这种带着宠溺的轻揉,左右轻轻摆动脑袋在宁忠平的掌心蹭了蹭,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宁忠平嫣然一笑。
“舅,我想让大家都尝尝这个酒的味道,你看可否?”苏云朵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一个坛子,征求宁忠平的意见。
那坛子里装的是最后被压榨出来的残酒,品质自然是所有酒里最差的。
对上苏云朵的眼睛,宁忠平考虑了片刻却摇了头:“还是免了,要记住人心都是慢慢养大的。”
苏云朵垂眸静思,才抬起头来:“我听小舅的。”
到底还是观念有异,多听本土人士的劝总归不会出大错。
酒坊和作坊两边的人员有些小范围的调整,林二福自觉自己在酒坊的作用不大,向苏云朵请求却了更加忙碌的松花蛋作坊帮忙。
正好当时松花蛋作坊那边出了点小差错,而苏云朵和宁忠平都无法分身,苏云朵考虑再三将林二福调去了作坊,当然这事苏云朵及时向镇国公府和陆瑾康做了报备。
宁忠平暂时留在酒坊,协助张平安监控葡萄酒的发酵情况,并督促仆人们进行葡萄园的改造和田间管理工作。
离开庄子前,苏云朵与宁忠平商量是不是该在葡萄园里套种些什么。
宁忠平听了直摇头:“你舅我没种过地,哪里懂这个!”
苏云朵放眼望向葡萄地,脑子里突然想起了酸甜可口的草莓,她似乎记得见过有人在葡萄园里套种草莓的。
可是一想到种植草莓需要扣棚覆膜,而在这里除了用价格昂贵的琉璃或者用同样价格不菲的油布可以勉强用来建暖棚,并没有价格低廉的塑料薄膜,于是只能望着葡萄萄园空叹息。
没法套种草莓,并不预示着什么都不能种。
从现在到冬季还有好几个月呢,总可以种些蔬菜吧,菜跟烂叶都是葡萄园来年的绿肥。
只不过苏云朵并知道往年葡萄采摘之后都是怎么处理的,这事自然就直接交待给了张平安,让他多与彭庄头交流请教,无论是给葡萄地进行施肥还是套种其他作物自然以保证葡萄来年的产量为第一要素,要确保葡萄平安过冬。
“姑娘要不要在葡萄地里种些蔬菜?”没想到苏云朵这边刚交待完张平安,彭庄头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正要去请教彭大爷呢。”张平安看了苏云朵一眼,苏云朵微微颔首,于是他很自然地接过了彭庄头的话:“不知往年葡萄采摘以后都是如何处理的?”
彭庄头既然主动找来,自然不会有所隐瞒:“往年葡萄采摘以后,还会在葡萄园里种些蔬菜和豆子,比如青菜、豌豆、青豆这些。这样做自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葡萄休眠期间的地,这样做府里能吃上庄子里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庄子里也能多一个进项,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给葡萄地积肥。”
张平安在葛山村种了几年地,虽然没种侍候过葡萄,虽然不懂以绿养地的原理,其中的意思还是明白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正发愁该种些什么呢,彭大爷这一指点,我可就讨得大便宜了!”张平安感激地看着彭大爷,后来索性给彭大爷行了个晚辈礼,然后转向苏云朵道:“姑娘,你看,是不是就按彭大爷说的,在葡萄地里种些蔬菜、豌豆这些?”
一提到豌豆,苏云朵就想起了嫩绿的的豌豆苗,于是一语定下了葡萄地套种计划:“原来的葡萄地,一半种用来蔬菜,蔬菜的品种你们两个人商定,另一半就种豌豆吧。”
彭庄头听了苏云朵的话,不由睁大了眼睛。
十亩葡萄地的一半就是五亩地,种五亩地的豌豆太多了吧!
张平安听了苏云朵的话,则是会心一笑。
苏云朵种豌豆哪里是为了收豆子,却吃嫩豆子,她是要吃豌豆嫩梢。
根据在葛山村的种植经验,这个天气豌豆种下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采摘嫩梢,这个嫩梢只摘取上部嫩梢连带一、二片尚未展开的幼叶,每隔半月左右可采收一次,一季豌豆种下去可以采收七、八次。
现在种下去过了中秋差不多才能采摘,京城在燕山府的南方,冬季应该来得迟些,虽说采不到七次八次,怎么也能采个三次五次。
如今苏家已经不是在葛山村时的苏家了,并不靠卖蔬菜才能过日子,采摘的豌豆嫩梢多半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迎来送往,或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彭庄头惊讶归惊讶,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作为奴才按照主子的要求把差事做好才是本份。
就这样苏云朵在离开庄子之前,三言两语间定下了葡萄地的套种计划。
第383章 节礼
回到城里已快七月底,虽说离八月仲秋节还有大半个月,可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节礼往来却是要准备起来了。
事实上在半个月前,还在庄子里避暑的陆老太太,就指点着宁氏准备了一批节礼送往秀水县黑水镇的宁家、葛山村的神泉山庄以及柳东林等与他们家走得比较亲近的几家乡亲。
往秀水县送节礼,宁氏在陆老太太提醒之前就已经先开始着手准备,待陆老太太提起,就有些不好意思地拿出礼单请老太太指正,老太太并不因宁氏瞒着她提前准备节礼,反倒耐心指点宁氏,她不怪宁氏瞒着她提前准备,担心的是宁氏不懂人情世故,压根想不到节礼这件事。
宁氏准备的这批节礼并不贵重,甚至还有些寒酸,老太太却从礼单中看出宁氏准备得十分用心,这样的礼单,老太太自是不满意的,却也没有将这份不满意摆在脸上,而是拿起笔来在宁氏的礼单上勾勾划划,硬是在宁氏准备的节礼之外添加了至少两成。
特别是给宁家的节礼,加了许多京城的特产,甚至还特地给宁家那两位老人家送了两支人参。
苏诚志已经认祖归宗,是苏氏嫡出二房的老爷,宁家就是苏氏嫡出二房的亲家,这份节礼代表的就是京城苏氏的体面。
宁氏私下与苏云朵说起此事,既有些羞赧又有些感慨:“不过只是中秋的节礼,老太太就给你外公外婆加了两支人参。京城走礼还真是……”
苏云朵接过宁氏递过来的礼单默默地看了良久,在心里叹了口气道:“若咱们还没认祖归宗,娘准备的节礼自是足够体面了。”
宁氏本就不是个蠢人,苏云朵只一句,就足够让她明白了:“是娘考虑得不周全。”
苏云朵见宁氏一脸的羞愧,心里又有些不忍,伸手握住宁氏的手道:“祖母是个极为周全的人,她身边的嬷嬷办起事来也极是老道,娘多看多学,不明白的直接问祖母,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娘若是将祖母的本事学到手,以后京城又多个周全人。”
宁氏被苏云朵说得笑了起来,此后几乎每日都跟在陆老太太身边观摩学习,进步自是十分神速,婆媳之间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陆老太太着急回城,就是为了准备节礼,这样的学习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虽说苏云朵一家目前还单独住在华阳街,自从回了京城,宁氏和苏云朵几乎每日都是一大早就带着苏泽睿前往东明坊。
与其说是协助老太太准备节礼,倒不如说是老太太利用这个机会指点她们母女。
准备节礼的过程是繁琐的,好在陆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和丫环都是极得用的,一般的姻亲只需按照往年的惯例准备即可。
如镇国公府这样的姻亲,陆老太太特地在往年的基础上提了两成,昭示府里添丁加口。
另外需要走礼的自然还有苏诚志的上司、同仁以及苏泽轩、苏泽臣的师长,都是马虎不得。
如此忙碌了几日,终于在仲秋节来临之前陆续将节礼送了出去,在送礼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节礼,其中就有来自葛山村神泉山庄和秀水县黑水镇宁家的节礼。
神泉山庄的节礼除了一般的人情往来,老大夫特地给苏云朵送来了神医谷谷主的一份大礼,是孙宏飞代老大夫前往神医谷办事时谷主托孙宏飞带出神医谷的。
里面不仅有苏云朵制作化妆品需要的特色药材,还有苏云朵一直在寻找的可以给稳定葡萄酒品质的某种植物。
从老大夫给她的信中苏云朵得知,这些稀有的药材和植物,有的是神医谷内原本就有的,有的则是谷主带着谷中子弟特地往神医谷更深的丛林里给她找来的,说是感谢苏云朵开发了西红柿和辣椒的妙用。
这可是真正的大礼,也很让苏云朵羞愧。
若非有前世的记忆,她哪里敢轻易尝试?
只是没想到只那么一尝,就让她不但得了西红柿和辣椒这两种美味,还得了神医谷如此大的好处,这也该算得上是人生是赢家了吧。
“这些都是那孔老儿给你送来的?他对你倒是大方得很呢!”陆老太太看着两大车指定送给苏云朵的药材,真是又惊又奇,声音中充满了调侃。
陆老太太的调侃,令原本就有些羞愧的苏云朵更觉脸红,一边让人将药材按要求送往陆老太太提前给他们一家收拾出来的库房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有一部分是我请孔师父代我寻来的药材,不过大部分是神医谷主送来的。你看,那一麻袋里面是神医谷主特地去深山里采集来的,不是药材,是稳定葡萄酒品质用的。”
最后这句话,苏云朵几乎是俯在陆老太太耳边说的,这样的机密事自然不能大张旗鼓地宣扬。
虽说在品尝西红柿和辣椒的时候,就听苏云朵说起过,那两种美味出自于神医谷,却没听苏云朵说起自己认识神医谷主,陆老太太一直以为是老大夫从神医谷里带出来的种籽。
这下子陆老太太更是惊讶了:“你认识莫少冲?!”
莫少冲就是神医谷主,陆老太太居然认识神医谷主!
“我跟着孔师父去过一次神医谷,有幸见过莫谷主。”苏云朵的眼睛亮了亮,心里涌起一股子八卦情绪,最后还是被她压了下去,简单地描述了一下上次去神医谷的所见所闻,少不了要说说西红柿和辣椒的发现过程。
待陆老太太弄清楚来龙去脉,不由地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苏云朵的鼻子似嗔非嗔道:“你这丫头是个胆子大的,也是个有福气的!难怪莫少冲给你送了这么些东西!”
“我,我只是觉得能让谷主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必是好东西,哪里知道有人尝了那两种果子出过事呢,只是我不但吃了没事,而且还觉得美味得很。
经过孔师父和谷主分析总算找出了缘由,原来先前那两个尝鲜的谷中子弟,一个压根吃不得辣,那辣椒多辣啊,他吃了那辣椒,嘴肿得像肠子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另一个据说先吃了个红的西红柿,觉得美味接着又连吃了两个青的西红柿,结果就有了呕吐等中毒症状。
那西红柿就得熟了才能吃,若非要吃青的,那就得烧熟了才能吃。
总归是我讨了个巧,反倒让莫谷主记了情,还给了我承诺,但凡我有药材和植物方面的需求,都可向神医谷索求。真正是讨了个大便宜!”说起这件事,苏云朵的心里自是有些得意的,此刻却一脸的羞赧。
陆老太太听了更是有些哭笑不得。
第384章 品酒
仲秋是举家团聚的日子,这一日也是酒坊的葡萄酒上市销售的日子。
这次上市销售的葡萄酒,自然不是品质最好葡萄酒,而是压榨所得的葡萄酒。
原本苏云朵并不想这么着急上市,毕竟这么短时间里酿出的葡萄酒,在品质上连苏云朵前世品尝过最劣质的葡萄酒都还存在差距。
可是陆瑾康在品尝过苏云朵带进城的第一批葡萄酒,在酒坊全面开始皮渣分离的时候,他又专程去了一趟庄子,品尝了充分发酵的葡萄酒,却坚持要趁着仲秋佳节上市一批葡萄酒。
面对苏云朵的反对,陆瑾康特地给她带来了几种葡萄酒,其中就有波斯国进贡给东凌的葡萄酒,这样的葡萄酒在此前是东凌国所能拥有的最上品的葡萄酒。
陆瑾康一同带来的还有几只同样由波斯国进贡的一套高脚琉璃酒杯,这套酒杯与其说是琉璃倒不如说是玻璃,只是比不上千年之后的玻璃那么透明纯净,却已经很是不错了。
将不同的葡萄酒倒入杯中,只看色泽就能区分其中的优劣。
与陆瑾康同来的还有林二福,他终于在酒坊的葡萄酒开坛过滤的时候回到了酒坊。
此刻见了杯中的葡萄酒,林二福盯着酒杯的眼睛亮得有点吓人,像极了见了酒如同见了祖宗的千年老酒鬼。逗得苏云朵不由笑出了声。
陆瑾康并没有说明哪种酒是下期进贡的,哪种酒是酒坊里自产的,只是示意苏云朵上前品析这些葡萄酒的优劣。
既然苏云朵在读大学的时候偷偷地酿过葡萄酒,自然是个会喝酒的,多少也有些葡萄品酒的常识,上前一步在这一排数只酒杯前站定,闭上眼睛平心静气,片刻之后端起第一只酒杯,轻轻摇晃,让酒与空气充分接触,尔后将酒杯对上窗外射入的一缕阳光,深红带紫的酒液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美丽,这个酒还年轻,若能在酒窑中藏上一些时日,颜色定当更美丽。
这一杯酒的色还不错,收回酒杯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嗅一口气,一股子浓郁的葡萄香直冲鼻端,再细品却有一丝橡木的清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