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云朵声音响起的时候,宁氏更是替苏云朵捏一把汗,生怕刚进京城就惹得族里生厌还没认祖归宗就起了风浪。
所幸苏云朵一番话,不但将自己这一家从苏凤文搅起的漩涡中拉了出来,还稳稳地抬了苏氏家族一把。
陈嬷嬷在发现苏氏族长身边的人在围观者当中之后一直表现得忧心忡忡,此刻也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连声赞叹苏云朵聪慧。
苏诚志上车之后更是连声感叹,得亏苏云朵及时出声,若不然今日之事还不知道被人传成什么样子。
有了苏云朵那番话,别说是苏氏族人,就算苏氏族长身在此中听了也挑不出他们家的错处,苏云朵的那番话不亢不卑可圈可点。
有女如此,可庆可贺!
苏云朵可不知道这段插曲,这会儿她正打量着这个新家,顺便观察一溜排开迎接他们的仆人。
陆老太太给他们一家准备的仆人还真是不少,除了去葛山村伺候他们的那八个仆人,至少还有二十多个仆人,再加上陈管家带着去驿站迎接他们的护院,差不多得有四十个仆人。
这排场对他们一家而言铺得实在太大,苏云朵头疼的不仅仅只是这些仆人的月银,还有整个宅第的开销。
第312章 新家(二)
虽然苏诚志将陆老太太给他的那笔银子,只留了一小部分给宁氏,大半交到了苏云朵的手上。
苏云朵在启程之前,从各酒家预收了半年的菜钱,陆瑾康又将这几个月来苏云朵送进京城的松花蛋的钱结算了给了苏云朵。
几笔钱加在一起,也有近千两,目前看来手上的银子还算丰盛,可是再多的银子若不能开源,最终也是坐吃山空的结局。
靠苏诚志国子监博士一个月七石五斗的俸禄哪里能支撑得起这一个宅第的嚼用,不怪还没认祖归宗,陆老太太就已经偷偷塞钱给苏诚志了。
不过这些事暂且放在一边,还是先安置下来,让一家人好生缓缓劲再说。
如今她手中已经有几个赚钱的生意,只要运作得当,就算一时间无法认祖归宗,也不至于让一家人在京城挨饿受冻。
苏云朵留了紫苏和秋喜协助陈管家指挥仆人搬运行李,毕竟这些行李中有几个箱笼是需要轻抬轻放的,张平安自告奋勇地要求留了下来帮忙。
苏云朵思忖片刻,就点了头。
这一路行来,虽然苏云朵给他安排了事儿,让他一路上带好同车的那几个小厮,张平安依然十分不安。
他知道苏云朵虽然接了陆瑾康与他签的卖身契,也带着他来了京城,却一直并没有将他的身契交与官府登记备案。
没有备案的身契,在东凌国没有约束作用,说白了他还不是苏家的奴仆。
若是旁人也许会因此庆幸,张平安却不然。
他是真心要卖身于苏家,成为苏家第一代奴仆。
他的想法苏云朵开始的时候还真是有些不太能理解,在路上偶尔与紫苏说起这事。
紫苏作为镇国公府的家生子,从她自身的角度分析张平安的心态,渐渐地苏云朵也就有些理解张平安的执着了。
张平安虽然有张生宝那一家近亲,却不如没有,在这个世上,事实上他不过就是一个长无长物,头无片瓦的少年人罢了。
要在这个世上活下去,还要想办法承继爹娘的香火,只要遇到仁善的主子,为人奴仆的确不失一条活路,而苏家在张平安的眼里就是仁善之家。
既然张平安执意卖身,苏云朵决定也不再坚持,何况她还真需要有个忠实的奴仆,替她掌管生意。
张平安并非真的识丁,虽貌似木讷实则很有几分机灵,也许真的是个极佳的人选。
既已到了京城,手中的生意自然就得一桩桩铺开,那么就得极早确定替她办事的这个人。
既然有心重用张平安,那么索性就从今日开始,让张平安先跟着陈管家学上一些时日。
见苏云朵点了头,又听她让自己跟着陈管家办事,张平安显得忐忑不安的脸瞬间亮了。
看着跟在陈管家跑前跑后,显得异常勤快的张平安,苏云朵微微一笑,牵起苏泽臣的手同几乎与自己已经一般高的苏泽轩并肩进了宅子,由着陈嬷嬷在前面领着一路去了内院。
这是一个三进的宅子,虽然不算大,胜在精致且环境优雅。
苏诚志夫妇带着最小的苏泽睿住在正房,正房三间,两侧各有一间耳房。
三间正房当中的那一间自是被当成起居室,平日里一家子说话吃饭就安排在这里。
起居室左边一间是苏诚志夫妇的卧房,旁边的耳房原是给丫环守夜的地方,却被苏诚志改成了书房。
起居室右边一间是专门为苏泽睿准备的,旁边的耳房自是给苏泽睿的奶娘准备的,尽管苏泽睿并没有奶娘,想必之后总要给他配备一个嬷嬷。
正房南面两侧为东西厢房,各有三间,苏泽轩带着苏泽臣住东厢,苏云朵则住西厢。
虽然这样的安置与京城大户人家的规矩有些不符,却与葛山村里没什么差别。
原本陆老太太倒是给他们一家准备了另外一座大宅院,那宅子就是标准的大户人家的格局,有内、外院之分,光是内院就有数个小院子,最终却被苏诚志拒绝了。
别说他还没有认祖归宗,拿这个三进的院子都有些不安和烫手,那大大的宅院他哪里肯接?!
就算认祖归宗了,他还是希望一家子能够亲亲热热地住在一起,至少短时间内他不想像那些大户人家,做爹娘与子女隔老远住着,时间长了感情还不得淡了?!
陆老太太自是十分遗憾,她可是费了老大的心,特地在那个大宅院里替苏云朵选了个相当不错的院子布置起来。
苏云朵自是听陈嬷嬷说起过那座宅院,据说那个院子至少有这个三进院子五陪那么大。
因为苏云朵是家里唯一而且还是个即将及笄的姑娘。
陆老太太特地给苏云朵收拾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叫芙蓉苑。
那个院子里种着数棵木芙蓉,再有半个月就到木芙蓉的花季。
待木芙蓉花开,那院子可美了,芙蓉苑这个名就是由此而来。
据说那个芙蓉苑的占地面积就有这个院子的一进这么大,也是正房三间两侧各有一耳房,正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里面浴房厨房齐全,算得上是五脏俱全。
那间厨房是陆老太太得知苏云朵无事的时候喜欢捣鼓些新鲜吃食,特意让人安排的,面积与苏家在葛山村的厨房差不多。
若真是如此陆老太太对苏家进京真的很是期待。
按陈嬷嬷的描述,若他们一家去了那个宅院居住,苏泽轩和苏泽臣兄弟俩也有一个与正院连通却又自成一院的小院子名叫竹轩,不过据说那个芙蓉苑离正院的距离有点远。
当时苏泽臣听了以后很是不开心,他想住得离苏云朵近些,最好就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这样既可方便他与苏云朵交流医术,又可方便他到苏云朵处蹭食。
陈嬷嬷与他们描述那个大宅院时,苏诚志尚未归家,并不知道苏诚志没有接受那座大宅院,只是接了现在这座位于华阳街的三进宅院,故而还真以为进了京城要住的将是那座大宅院。
第313章 新家(三)
苏云朵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宁氏的脸微微有些发白,看看陈嬷嬷,又看看苏云朵,数次欲言又止。
苏云朵猜想那样的排场宁氏心里必定是虚的,却又不好在陈嬷嬷面前表现出来,最终只见她瞪了苏泽臣一眼,更是说出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你们姐弟渐渐大了,虽说是亲姐弟总归也要注意男女有别。
咱们乡下人条件有限才没法子讲究那么多的规矩,咱们家的院子还算宽畅,你们姐弟方能各自住一间屋,咱乡下人家男女老少挤在一间屋子住着的也不在少数。
咱们家进了京城若是没有大宅子也就算了,若真有那么大宅子,自然不能再像乡下这般没规没矩。”
陈嬷嬷听了宁氏的话,好似刚刚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微微低头哄着苏泽睿。
对于宁氏的这番话,苏云朵心里还是有些惊讶的,看来经过孔老夫人的提点,宁氏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明白的。
为了安抚宁氏的心情,当时苏云朵特意点了点苏泽臣鼓鼓的小脸,笑着打趣道:“娘,你难道还不知臣哥儿的心思,不过是听说那院子里有个小厨房,就想着与我住得近些方便他去我那里蹭吃蹭喝。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这就上脸上!”
苏泽臣被苏云朵戳破了心思,小脸腾地一红,嘴上却不承认:“姐姐说的好似我多馋一般,我不过是想着时不时要与姐姐交流医术,住得近些自然方便些了。反正进了京城,无论是住小院子还是大宅院,我都是要靠着姐姐住的!”
“若你不馋,这世上大概也没什么人堪称馋猫了!”苏泽轩笑着指了指苏泽臣揶揄道。
苏泽臣当时气得一跺脚就跑了出去。
说笑归说笑,当时苏云朵的心情却并不是表面那么轻松,待苏泽臣跑开,她坐着很是恍惚了一阵,恨不得长出翅膀来飞到京城替苏诚志拒了那个大宅院。
这件事一直放在苏云朵心上,直到苏诚志回到葛山村告诉大家,他拒了陆老太太的那座大宅院,只收了在华阳街上的三进宅子,宁氏和苏云朵都松了口气。
如今想想苏诚志虽然收了陆老太太的银子还收了房子却并非那贪婪之辈。
不要那样的大宅院对苏家实是件好事,这样一来他们一家还能像从前一样住在一起,爹娘就在跟前,姐姐弟弟也能时时在一处嬉戏。
有他们姐弟在跟前打岔分神,宁氏的心情也就不会那么不安,苏云朵这所院子真的很适合他们一家居住,最好认祖归宗以后他们还能继续住在这里。
不过这只是苏云朵想想罢了,真等认了祖归了宗,他们一家还真不可能住在这里,怎么说也得陪着陆老太太一起住。
当然这不是此刻需要考虑的事,且行且看吧。
苏泽臣和苏泽轩在东厢各自选好了房间,东厢房多出的那一间自然成了兄弟俩的书房。
行李很快送到了各自的房里,房里也陆续由丫环婆子们送了热水进来,一家人自是好一番洗漱,洗去一路风尘。
一家人再次聚在正房那间特地布置出来的堂屋,时间已经过了申时,大厨房自然准备好了一家人的晚膳。
经过简单洗漱的陈嬷嬷依然来宁氏跟前侍候着,见一家到齐低声问过宁氏,这才让人送了晚膳进来。
这是一家人到达京城之后的第一顿膳食,大厨房的几个厨娘自是费心了心思,一道道精致的菜送进来,不仅苏诚志、宁氏直皱眉,连苏云朵也皱起了眉头。
虽说如今家里的日子慢慢过起来了,可是不年不节的有必要如此抛费吗?
苏云朵也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多话,甚至在宁氏张嘴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还轻轻地拉了拉她的衣角阻止她开口,同时还向着苏诚志摇了摇头。
今日且罢,待明日再定规矩。
他们今日刚到京城,厨娘们准备的丰盛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面对这一桌子丰盛的晚膳,最开心的自然是苏泽臣了,看着他吃得鼓鼓的小脸,苏云朵也不由地抛开心底的忧思,细细品尝起来,厨娘的手艺还算不错!
一家子用罢晚膳,一桌子的菜也只吃了半数,宁氏很想让人将剩菜装盛起来,留着明日再用,却想起孔老夫人曾经说过的话,硬是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嘴却抿成了一条线,显然她的心情并不愉悦。
苏云朵见宁氏并没有发作,也没有说出留下剩菜的话,心里自是微微松了松,让丫环们进来将桌子收拾干净,小声与宁氏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陈嬷嬷和紫苏等随他们而来的诸人下去休息,明日各自休息一日,不用来跟着伺候,自去找亲朋好友聚聚。
待陈嬷嬷和紫苏各自离开,苏云朵让留在屋里伺候的丫环退下,她有话要与大家商量。
屋里只剩下一家六口,宁氏终于忍不住说道:“咱们家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这一顿晚膳居然有十多道菜,夫君的俸禄哪里经得起如此抛费?!”
苏诚志先是一愣,很快就连连点头:“确是不该如此抛费,我这就去找陈管家说说此事。”
“爹爹且慢。”苏云朵喊停苏诚志往外走的脚步:“今日这顿晚膳只怕另有说法,爹爹与陈管家说起时,尽管委婉些。
还有件事要与爹爹说,刚进宅子的时候我数了数这宅子里的仆人,连同随着咱们从葛山村回来的仆人,这宅子里少说也有四十个仆人,爹娘觉得多还是少?”
苏诚志皱了眉,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苏云朵,宁氏的表情就更加夸张了,若不是怀里正坐着苏泽睿,苏云朵觉得她听了自己的话,该是要惊得跳起来。
就是这样宁氏还是发出了一声惊呼,正好与苏诚志异口同声:“四十人?!有那么多吗?!”
“四十一人!”正引着宁氏怀里的苏泽睿学说话的苏泽轩突然开口报出了一个数。
有了苏泽轩这个数字,苏诚志和宁氏不相信也得信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他们家不过六口之家,家里靠苏云朵的生意也只是刚刚有起色,原就不到呼奴唤仆的地步,如何养得起这一宅四十一个奴仆?!
苏诚志在京城住了几个月,就算极少外出,对京城的物价还是略有所闻,比起燕山府可是贵多了,更别说与秀水县、林溪镇那样的小地方比。
就他那七石五斗俸禄养活妻子儿女都十分勉强,更别谈还得送大儿、二儿进学。
不行,得赶紧地找陈管家谈谈此事,他不管苏府是什么样的排场,至少他目前的能力远不到如此奢侈。
第314章 第一个难题(一)
这些奴仆是苏诚志接受这个宅子之后,由陆老太太一手挑选安排的,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自然不能直接交待陈管家打发了事。
该如何与陈管家谈宅子里奴仆过多和膳食标准问题都是学问。
苏云朵觉得不如先摸清具体情况,等陈嬷嬷回来当差再谈如何处理此事,苏诚志却认为事不易迟,越早理清越好。
苏云朵考虑片刻,觉得苏诚志所言有理,也就不再反对。
百无聊赖的苏泽臣许是兴奋过头了,很快就开始打起了瞌睡,苏泽轩渐渐地也没了精神,苏云朵打发两个弟弟各自去歇息,她自己又与爹娘商量了一会,这才与苏诚志一起去了书房,让人找来陈管家问些情况。
苏云朵一起过来书房,一是担心苏诚志不会说话凭白得罪人。
人都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个陈管家看着就是个挺精明的人,虽说是陆老太太亲自挑选的人,谁知到底是个什么品性,还是小心些为妙。
二也是要请陈管家谈谈张平安。
如今苏云朵将张平安安排在陈管家身边,倒是有两重意思了。
让张平安跟着陈管家多学多看,自是主要的意思。
通过张平安,观察陈管家的为人处事,则是另外一重意思。
陈管家来得还挺快,张平安居然也跟了过来。
“平安怎么还不去休息?”苏诚志看到张平安很是惊讶。
陈管家看了眼张平安笑道:“这孩子实诚,说是得了大小姐吩咐,让他跟在老奴身边打下手,这不,催促了几次让他去休息却还是跟在老奴身边忙东忙西,得知老爷小姐找老奴说事,也就跟了过来。”
既然张平安跟着过来,那就让他一起听听吧,索性也不是什么秘密事。
苏诚志让两人进来,看了苏云朵一眼,见她但笑不语,知她是让他这个一家之主来处理今日之事,于是轻咳一声道:“这段时间陈管家辛苦了。”
陈管家嘿嘿一笑:“让主子们住得舒服吃得开心是奴才们的本份。”
住得的确挺舒心,一家人与在葛山村一样住在一处,热闹又亲近。
吃得嘛,应该也挺开心,至少一家子今日都吃得个肚儿圆。
如此一来,一向并不擅俗务的苏诚志就有些开不了口了,略显窘迫地瞄了苏云朵一眼。
无奈苏云朵只得亲自上阵了,她也不与陈管家虚与委蛇,而是开门见山:“这会儿请陈管家过来,是要了解一下这宅子里一共有多少仆人?”
陈管家赶紧从怀里拿出一本册子,略犹豫了一下,还是递给了苏诚志。
苏诚志交过来,只翻了翻就转手交给苏云朵,他一向不擅俗务。
苏云朵交过来细细看了起来,名册上果然有四十一个人,紫苏和张平安还不在名册中,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名册上分别有看宅门的二人,车夫二人,厨房四人,护院六人,小厮四人,粗使丫环和婆子十人,二等丫环六人,一等丫环四人,管事婆子二人,外加一管家。
“若是人手不够,大小姐只管告诉老奴。”陈管家见苏云朵眉头似乎越皱越紧,赶紧又补充了一句:“哦,老夫人交待过老奴,一切看老爷太太姑娘公子们的需要。”
苏云朵微微抬头看了陈管家一眼,将名册放在桌上,沉默片刻道:“这些人哪些是刚买的,哪些是府里的家生子?”
陈管家又抬起眼睛看了苏云朵一眼:“一部分是老夫人那边府里的,一部分是老夫人名下庄子里的,都是经过老夫人细细挑选出来的,老奴本是老夫人府里的管事。”
苏云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片刻之后看了苏诚志一眼,微不可见地对着苏诚志摇了摇头。
既然是陆老太太亲自挑选,这人还真不能轻易打发,倒不如看几日再说。
不过饭菜的事还是要提醒陈管家一句:“这份名册我且带回去看看,有件事却要说与陈管家知道。”
说到这里顿了顿,见陈管家一付洗耳恭听的模样,苏云朵抿了抿嘴继续说道:“陈管家应该知道我们家出身乡下,如今虽说薄有家资到底家底浅薄,我爹娘一贯的勤俭不喜铺张,今日的晚膳有些过了,麻烦陈管家往厨房传个话,且不可再如此铺张。膳食做得精致些无可厚非,平日里大可不必如此铺张。”
陈管家没想到苏云朵如此直言不讳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有些汗颜。
陈嬷嬷是他婆娘,在得知他做了这宅子的管家,曾经写信提醒过他苏家人的日子过得节俭,让他无需做那些虚头巴脑的事。
他却没将婆娘的话放在心上,认为苏家就算再节俭,进了京总要习惯京城的繁华,何不让他们从进京的这第一顿饭开始呢?
当厨娘询问该如何准备这第一顿膳食的时候,陈管家二话不说就吩咐了下去,让厨房尽量往丰盛去准备。
陈管家这样做自然也有顺便拍拍马屁的意思。
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早晓得就该听家里那婆娘的话。
苏诚志见陈管家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生怕苏云朵太过直白,让陈管家下不了台,轻咳一声道:“今日有几道菜做得十分可口,臣哥儿差点吃撑了。”
对于今日菜的口味,苏云朵也有同感:“没错,那道笋尖老鸭汤火候很足,十分鲜美。”
虽说苏云朵直白地批评铺张浪费,听苏诚志父女夸奖菜式不错,陈管家的脸上涌起一种自豪的情绪,令苏云朵心里生出一种错觉,仿佛那一桌丰盛的菜不是出自厨娘之手,而是陈管家的手艺。
苏云朵想了想问陈管家,厨房那一块可设有管事。
陈管家摇头,这个宅子虽说有两个管事婆子,却还没有完全理顺。
苏云朵默了默,事实上厨房膳食这一块并不算是什么难事,真正让她为难的还是这宅子里那四十多个奴仆到底该如何减员,也就是说进京以后的第一个难题是裁员。
第315章 第一个难题(二)
今日进家门之前,看着宅门两边整齐的迎接队伍,苏云朵还以为这宅子里的奴仆已经形成体系,如今看来似乎还是一盘散沙,这也许是陆老太太对他们的考验也说不准。
想到自家今日不过刚到,苏云朵觉得这个减员的事还得先放在一旁,待慢慢了解了情况再来定夺。
膳食这一块却是迫在眉睫,他们一家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若不然今日大家也不会吃得那么撑,当然菜肴的口味不错也是一个原因。
故而苏云朵可不愿意明日早餐的时候,再看到厨房给他们一家六口送来二、三十种早点。
膳食的规格在苏云朵与苏诚志来书房之前,一家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故而与陈管家交流起来十分顺畅,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明确了每餐膳食的标准。
早餐以面食为主,面条、饺子、包子皆可,另可备上白粥,每餐准备三至五样即可,午餐和晚餐则以每人两个菜的标准,荤素搭配,外加一个汤。
苏诚志只是偶尔插上一两句,陈管家算是看明白了,苏家的确如他那婆娘信中所说的那样是面前这位大小姐当家。
与陈管家谈妥厨房的事,苏云朵将张平安叫到一旁,再次慎重地询问张平安,确定他是真心实意要卖身,这才将张平安在葛山村签下的那份卖身契交给陈管家,吩咐陈管家抽空去官府登记归档。
因初来乍到,一时间不好给张平安安排具体的差事,只得让他暂时先跟着陈管家,待过段时间再说。
安排好张平安,苏云朵让两人退下。
待书房里只剩下父女二人,苏诚志很有些不解地问苏云朵:“为何不直接告诉陈管家,咱用不了这么多家奴。”
“刚才陈管家一开口就点明这宅子里的奴仆都是祖母费心劳神亲自挑选的,长者赐不可辞。”苏云朵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刚才苏云朵看过那名册之后,突然觉得这样的配置似乎并不算多。
这里不是葛山村,苏诚志好歹也是个官身,自然少不得看宅子的人,一个宅子两个看门的家奴似乎并不多。
这是个三进的宅子,十个粗使丫环、婆子也不算多。
两个管事婆子更不可少。
两个弟弟要去学堂读书,身边的小厮不能少。
苏泽睿还小,暂时不需要小厮,却得有个奶嬷嬷。
宁氏身边总得有两个大丫环一个婆子。
苏云朵自己事情多,以前在葛山村也就罢了,到了京城有些事就不能再由她自己去做,就得靠身边的丫环,那么只凭紫苏和白芷肯定是不够的。
……
一样样看过去算下来,真要让这座宅子正常运作,似乎家奴不但不能减,反而还需要增加。
这与之前的感觉相左,于是苏云朵临时决定先压下奴仆人数不谈,她得再看看再想想,待她理清了头绪再做打算。
孔老夫人指点过苏云朵如何管理宅院,在葛山村的时候她也注意过神泉山庄的奴仆配置。
神泉山庄也是个三进的院子,奴仆加在一起也就十七、八个,却也将神泉山庄打理得清清爽爽,将老大夫夫妻俩伺候得妥妥贴贴。
只是这里到底是京城,家人又比孔老大夫夫妇多了整整三倍,奴仆数量自然不可能只有十七,八个,可是一下子翻了个倍,苏云朵觉得还是多了些。
只是苏云朵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对京城的情况也不了解,只能先看几日再说。
或者等见过陆老太太与她取取经再做决定。
不知什么时候能见到那位名义上的祖母,苏云朵的心里很是有些期待。
对于这个裁员的难题,苏云朵自是要再三斟酌,慎而重之。
既要考虑到赐下这些奴仆的陆老太太的心情,还得兼顾怀着如同刘姥姥进大观院类似心情的宁氏的心情,更要符合京城的实际情况和苏诚志的身份地位,实在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早餐除了浓稠的白粥,还有汤包、蒸饺和奶黄包,当然还有两个的小菜。
苏云朵在心里暗自给陈管家的工作效率点了个赞。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用过早膳,苏泽臣就坐不住了,央求苏诚志带大家出去看看京城的风景。
苏云朵看了眼外面已经升起了太阳,虽然没有直接反对,却还是摇了摇头。
这大热的天,她是不想出门的。
既然苏诚志已经定下了差事,就算没有认祖归宗这码子事,他们一家也要在京城长住,又何必急在一时?!
再说她得尽快理清家里的事,只是理清了家里的事,她才能抽出身来开展她的赚钱大计。
经过一夜的沉淀,对这个宅子的奴仆,苏云朵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调整方向,当然还需与宁氏商量完善。
宁氏自路途中生过一场病之后,身子一直没有完全缓过来,她想利用认祖归宗前的这段清闲日子好生休息调养,自第一个提出反对。
苏诚志倒是想带大家出去转转,毕竟再有几日他就得去国子监当差了,一旦入了职,十日才有一日休息,再想找这样的清闲日子是没那么容易了,更何况还要认祖归宗。
待认祖归宗了,苏氏族里的规矩大,到时宁氏和苏云朵想要出趟门就更不容易了。
宁氏反对,苏诚志也只得赶紧打消带大家出门的想法,并挖空心思想要打消苏泽臣出门的念头,只是一心想要出门的苏泽臣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说服。
最终还是苏云朵给了建议:“爹,你不是给轩哥儿和臣哥儿选了两家学堂吗,不如今日带他们去学堂看看,早些将学堂定下来,省得误了他们的功课。”
苏诚志听了连连点头,苏泽轩也很高兴,而一心想出门的苏泽臣只要能出门他就开心。
苏云朵赶紧吩咐下去备车准备冰盆。
苏诚志见宁氏和苏云朵并没有出门的打算,沉吟片刻提议道:“不如一同去看看?”
宁氏有些意动,苏云朵却摇了摇头:“我想早些将家里安排好。娘若是想去,就跟着去看看吧。”
宁氏一听苏云朵这话,马上就放弃了外出的打算。
家里的安排本应该是她这个当家主母的事,苏云朵为了照顾她将家里的事接了过去,她却不能真的什么都管。
昨日夜里苏诚志从书房回来,告诉她家里的这些奴仆都是老太太亲自挑选的,想要裁人难度相当大,得慎而重之,万不可急躁,一定要避免还没认祖归宗就伤了与嫡母之间的和气。
第316章 第一个难题(三)
待送了苏诚志父子三人上马车出门,宁氏看着苏云朵小声问道:“可是想好了怎么裁人?咱们是不是应该先见见底下的人?”
“娘莫急。”苏云朵说着拿出昨日陈管家交给她的名册:“先看看这本名册,咱们再商议”
宁氏接过名册认真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按这份名册上果然有四十一个奴才,每个奴才都安排了差事,怎么看都似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的话,哪里还能减得去人?!
不对,似乎还需要添加人手。
当初京城送奴仆去葛山村的时候,对于在苏泽轩和苏泽臣身边分别安排两个小厮,她是很不以为然的,觉得两个儿子身边安排一个小厮即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