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玉忠是柳东林弟弟的儿子,说起柳东林的这个弟弟,也能叹一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了。
柳东林的爹在世的时候,就是葛山村的村长兼柳氏一族的族长,一生只生了两儿子,长子就是柳东林,幼子自然就是柳玉忠的爹爹柳东宝。
一样养大的儿子,柳东林自小懂事肯干,偏这柳东宝却是个最爱耍奸偷懒的人,还在镇上读书的时候与人学会了赌博。
爹娘活着的时候,还能约束他,等爹娘去世兄弟俩分了家,柳东宝就往赌徒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柳东林不是没有管过,可是柳东宝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村里没人跟他赌,他就千方百计去外村或者镇上赌。
虽然每次赌得都不算大,却架不住赌运不佳,日积月累十多年下来生生将老子娘留给他的并不算薄的家产败了个七七八八。
随着儿子们长大,家里更加捉襟见肘,柳东宝的赌瘾却不见小,年前因为还不出赌债生生被人打断了腿。
柳东林倒是看在亲弟弟的份上,请了老大夫给他接了骨,想要好药却是没有的,于是柳东宝只能躺在炕上呼疼。
柳玉忠倒是极愿意来苏家当长工,可是有那么一个不靠谱的爹,就算柳东林有心帮他,最终也只能得了个备选。
张平正则是张生宝的长子,苏云朵与柳东林商量买地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张平生,只是被张家婆娘那么一闹,别说苏云朵不想再理睬张家,就连柳东林也不愿意再考虑张平正。
只是村里希望给苏家打短工的人很多,只要能满足苏云朵短工要求的乡亲几乎人人愿意,但是愿意来苏家当长工的却就只有那么几个,于是始终表示愿意给苏家当长工的张平正依然进了柳东林的备选名单。
“这个张平正是张生宝大儿子吧。他家不是买了地吗?有必要再出来来当长工?”宁忠平也看到了张平正的名字,皱着眉头极其不悦。
柳东林老脸微红,他自然明白宁忠平那是什么意思,连他自己都觉得将张平正的名字报过来很有几分给苏云朵添堵的意味,可当时张平正可着劲儿的求他,又见张生宝一家并没有反对的意思,脑子一热就将张平正的名字写上了,这会儿就算心里懊恼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261章 完美松花蛋(一)
“张家人多地少,只靠那三多亩地哪里够温饱,张平安已经十五岁了,眼看着就得抬媳妇了,不想办法赚钱怎么办?再说张平安出来当长工,张平正留在家里就不合适了。”苏云朵垂合眸低低一笑道。
柳东林看了苏云朵一眼,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这丫头的眼!
宁忠平依然皱眉,他对张家的印象实在太差。
张平安已经帮苏家送了大半年的蔬菜老实又勤快,又只是张生宝的侄子也就罢了,张平正可是张生宝的亲儿子,谁知道他来当长工安的什么心?!
苏云朵却没有宁忠平那样的担忧,虽然她打心里看不上张生宝夫妇的为人,却能理解他们此前的做法。
不过要让她接受张平正来家里当长工,却是不可能的事了,虽然张平正的为人与他的爹娘并不相似,可谁让他是他爹娘的儿子呢!
“我知道小舅担心的是什么,若没有此前发生的事,我倒是挺欣赏张平正的,只是如今却是不合适了,相信村长大伯能够理解。玉忠哥的话,若他真的愿意签五年长工约,对招一个长工也是可以的。”苏云朵先安抚好宁忠平,然后看着柳东林道。
柳东林没想到原本说好只招四个长工的苏云朵居然将柳玉忠也收下了,他心里再明白不过,苏云朵这是给他面子。
柳东宝家也的确需要这个长工的名额,他可以周济柳东宝家一时,却绝对不可能养他们一世,总要柳玉忠自己立起来才行。
五年的长约对柳玉忠而言应该是件好事。
柳玉忠今年十八,却因为有那么一个不靠谱的爹,至今还没能娶亲,每个与柳玉忠相看的对象,都是听说柳玉忠是柳东林的侄子才来相看,可是只要相看过就没了下文。
也正因为如此,柳东林就没想过要给柳东宝治好腿,下半辈子就让他在炕上躺着吧,也许几年以后,柳玉忠赚足了银子也能抬房媳妇回来。
苏云朵请长工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工钱,五年下来就有六十两银子,就算每年用去一半,也还有三十两,娶个媳妇那是绰绰有余了。
苏云朵肯留下柳玉忠,柳东林自然感激不尽。
在村里招短工、建长工房这些事,几乎都没让苏云朵费心。
将长工、短工安排好,苏云朵除了每日去各自的工地看看,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是带着紫苏做松花蛋。
大年初四做的松花蛋相当成功,虽然是第一次试做的松花蛋,却与记忆中的味道并无太大的差异,唯一不足的就是盐放得略多了些,松花蛋略有些偏咸,不过瑕不掩瑜。
当苏云朵除去松花蛋外面的稻壳和泥剥开蛋壳,蛋壳易剥不粘连。
看着剥开的鸭蛋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这黑呼呼的一坨确定不是腌坏的蛋?
苏云朵却把蛋放在掌心里如同宝贝一样细细观赏,蛋白呈半透明的褐色凝固体,蛋白表面有松枝状花纹后极富弹性,好完美的松花蛋!
欣赏了片刻,苏云朵将蛋用刀切开,里面的蛋黄呈深绿色凝固状略带糖心,无需凑近即能闻到一股子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就是这个味!
苏云朵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直接用手拈起一块松花蛋在旁边自制的酱碟里沾了点酱丢进嘴里,果然清凉爽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了!
看苏云朵吃得津津有味,旁边的人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抢着品尝起来。
宁氏似乎有些无法接受那股子独特的味道,眉头皱了皱,一付想吐又不好意思吐出来的模样,令苏云朵莞尔,果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啊!
不过更多的人却极是喜欢,一个松花蛋哪里够那么多人品尝,于是苏云朵又多剥了几个,总算让大家都品尝到了又一种美味。
见宁氏依然眉头微皱,苏云朵不由有些担心:“娘若是不喜欢就吐掉,漱漱口。”
宁氏却摇了摇头:“这味道挺怪的,开始的时候有些不能接受,不过细细品尝之后却觉得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甚至挺美味的!”
果然是亲娘,就算心里不怎么喜欢这个味道,嘴里却还是力挺苏云朵。
苏云朵心里更加乐了,面上却依然不显:“这是生吃的味道,咱家里有肉,我这就去给大家做个松花蛋瘦肉粥,保大家吃了一碗还想吃。”
苏云朵的两个年长些的弟弟最喜欢看苏云朵做吃的,这不,听了苏云朵的话,第一时间抢占厨房,一个给苏云朵烧火,一个给苏云朵打下手,将紫苏的活儿全都给抢了。
苏云朵先取了一碗大白米,淘好后拌入少量油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炎煮开,转中火慢煮。
煮粥的同时,苏云朵拿了块肉除去其中的肥肉切成薄片加盐腌渍,一刻钟后将肉放在蒸笼里蒸熟备用。
取五个松花蛋去泥剥壳,用细线每个用细线切成等量的八瓣备用,生姜洗净切丝,香葱洗净切成葱花,香菜切末。
等苏云朵准备好这些备料,蒸笼中的肉片渐渐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大锅里的粥也越发浓稠。
苏云朵用大勺在搅了搅锅里的粥,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切好的皮蛋、蒸熟的瘦肉片、生姜丝还有余调味料一起倒入粥锅中煮开,让苏泽轩将火压灭,靠着灶里的余温让锅里粥继续翻滚。
大米、松花蛋、瘦肉以及姜葱在一起的香味,从苏家的厨房徐徐往外扩散,惹得人垂涎欲滴。
“姐,好香好香,可以吃了没有?我都流口水了!”小馋猫苏泽臣一迭声地催促道。
苏云朵向紫苏伸了伸手,紫苏早就准备好了干净的碗。
一勺一碗,再撒上切好的香菜、葱花,吸溜一口顿时唇齿留香。
苏云朵满意地喝了一口碗里的粥,嘴里却遗憾地说道:“若是加了炸得酥酥脆脆的油条,那滋味可就更美了!”
此时的京城,刚从贡院巡视一番回到镇国公府的陆瑾康,正在镇国公夫人的正和堂与镇国公夫人和回镇国公府串门的陆老太太说贡院前发生的事。
第262章 完美松花蛋(二)
“十三找你表叔的茬,会不会已经知道你表叔的身份?”镇国公夫人眉头微锁,看着陆瑾康问道。
陆瑾康摇头,极为自信地说道:“不可能,只要我不想让他知道的,苏十三还没那个本事查得到。”
陆老太太则阴沉着脸道:“十三小的时候,还算机灵,只可惜被教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胸越发狭窄。幸亏一直想着凌安还有个骨肉,没有松口过继,否则真过继了这样的人当嗣子,他日去了地下哪里还有脸去见凌安?”
说着拭了拭眼角。
“姑祖母无需伤心,苏十三今日那么一闹,倒是激起了表叔的血性,若表叔将这份血性保持下去,就算这次不能一举高中,认祖归宗时又何惧苏氏族里的那些老顽固?!”陆瑾康看了眼陆老太太安慰道。
说起苏诚志离开公事房里那看似低调却张扬的模样,陆瑾康就觉得一阵可乐。
“他真的就将虎皮顶在考篮上与十三一前一后去的考舍?”陆老太太听了,微红的眼睛也不由闪过丝丝亮光。
“自然是真的!我还以为表叔会将虎皮在考篮里收好,却没想到他硬是大咧咧地就那么将虎皮顶在考篮上面一路去了考舍。你们若是看到苏十三那张脸,定会为表叔击掌叫好!”陆瑾康说得眉飞色舞,今日的苏诚志真的很让他刮目相看。
陆老太太原本阴沉的脸有了几分光彩,此前有关苏诚志的消息,都给了陆老太太一个性子绵软老好人的印象,她是真的很担心苏诚志顶不住压力,在认祖归宗的时候出现状况。
若苏诚志今日的表现确实如陆瑾康所描述的这样,那么苏诚志骨子里还是有几分血性的,只要他将这几分血性保持到底,也就没那么多可担心的事了。
认祖归宗的时候,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考验,陆老太太可以想像得到届时最多的质疑必定在苏诚志的身世真伪上。
虽然陆老太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苏诚志的确是苏凌安遗失在外的骨肉,可是若苏诚志自己顶不住压力,她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倒不如让他回乡下做个田舍翁,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据说她那个孙女儿是个能干的,离了老苏家不过一年多,就让家里过上了安稳富足的日子。
“这肉松真香!可否再给我一些。用这肉松配白粥再合适不过。”陆老太太指着桌上的微辣味的鱼肉松道。
“姑祖母想要多少都成,我这就让九儿给您取来。”陆瑾康说着起身准备让候在外面的九儿去自己的院子里取罐子鱼肉松来。
“我可不要别人做的。”陆老太太已经知道肉干肉松都是苏云朵研制出来的,虽然苏云朵将配方和制作要点都教给了陆瑾康的人,可是她就是觉得苏云朵做出来的才是最好吃的。
“给姑祖母的鱼肉松自然是苏表妹亲手做的。”说到这里陆瑾康微顿了顿,突然想起离开葛山村前一日晚苏云朵做的那个什么松花蛋,算算时间已经满一个月了,不如让九儿一起取来让祖母和姑祖母都瞧个稀罕。
虽然陆瑾康的啸风苑离镇国公夫人的正和堂有些距离,九儿的速度却依然很快,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九儿一手抱着装着鱼肉松的罐子,身后跟着抱着只陶罐的护卫回到了正和堂。
陆老太太那双陆家人特有的凤眼睁得老大,她是爱吃苏云朵做的肉松,可也吃不了那么大一陶罐子的肉松吧,需要这张夸张吗?
对上陆老太太惊讶的目光,陆瑾康先是微微一愣,很快指了指九儿手中的罐子道:“这里才是苏表妹做的鱼肉松。我这里也只得这么一罐了,姑祖母可得省着些吃,下次再要可就得等表妹来京城了。”
陆老太太这才明白自己会错意了,从九儿那里接过罐子交给身后的嬷嬷,让她务必收好,这才指了指那只陶罐道:“这里面又是什么,该不会又是云朵丫头做的稀罕东西吧。”
陆瑾康对着陆老太太竖了竖大拇指:“姑祖母英明,这里面还真的是苏表妹做的稀罕东西,是我启程前一日才匆忙做好的,苏表妹也是第一次试做,成功与否却很难说。
今日正好够了腌制的时间,我这就当着祖母和姑祖母打开。
若是成功,那就是祖母和姑祖母有口福,若是不成功,两位祖母切莫怪责孙儿,要怪就归表妹,等表妹来了京城让她给两位祖母陪罪。”
陆瑾康也就在正和堂里才会显出如此活泼的模样来,两位老人指着陆瑾康又是一番说笑,这才催着陆瑾康开坛。
两位老人以为里面是与肉干肉松一样可以直接品尝食用,没想到打开泥封后陆瑾康却从里面拿出了一个个裹着稻壳的泥球,不由有些傻眼:“这是?”
“祖母莫急,好东西在里面呢。”陆瑾康一边说着,一边在脑子里回想当日苏云朵的讲解,然后小心翼翼地在陶罐边上轻轻叩了叩,外面那层泥顺利与鸭蛋分离。
“这不是鸭蛋吗?我记得你祖母最不喜食鸭蛋了。”陆老太太看清里面是鸭蛋,看了镇国公夫人安氏一眼道。
“的确是鸭蛋做的,苏表妹说若是做得成功,味道与鸭蛋并不相同。”陆瑾康觉得剥这颗鸭蛋比与人打架还要累。
见陆瑾康准备直接剥壳,安氏突然问道:“这鸭蛋是熟的?”
陆瑾康摇头:“生的!不过用了特殊的手法腌制,苏表妹说可以剥开直接食用。”
陆老太太又看了安氏一眼,只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从陆瑾康嘴里听到数声“苏表妹”了,这可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安氏的心里也如水遇到油一般翻滚,面上去丝毫不显,只将目光投在陆瑾康手中的鸭蛋。
鸭蛋已经被陆瑾康剥开,果然与陆瑾康所说的那样完全颠覆她对鸭蛋的认知。
“这黑呼呼的,你确定没坏还能吃?”质疑与苏云朵剥开松花蛋时一般无二。
“你们不觉得这蛋很美吗?虽然颜色暗了些,却可以透过半透明的蛋白看到里面墨绿色的蛋黄,而且蛋白弹性十足,表面还开着美丽的松花,果真如苏表妹所说,这松花蛋完美极了!”陆瑾康掌心托着去了壳的松花蛋,不遗余力地赞美道。
此时厨房里已经按陆瑾康的要求送来了一碟酱料,陆瑾康虽然心里也有些发毛,可是觉得这蛋散发出来的味道还挺好闻的,于是大胆地沾了酱料送入嘴里。
嗯?嗯!美味,果然值得品尝!
陆瑾康做了第一个品尝美味的人,接下来的事就有些顺理成章了。
不过他谨记苏云朵的叮嘱,并没让两位老人生吃松花蛋,而是拿出苏云朵提前给他的菜谱,让人做了一道松花蛋瘦肉粥。
舀了一小勺松花蛋瘦肉粥入口,瞬间就被美味所吸引,平日里最多只能吃小半碗白粥的两位老太太,一口接着一口将碗里的粥吃了个精光还意犹未尽。
第263章 陆老太太的担忧
陆瑾康带回京城的松花蛋有五十只,今日才剥开五只试吃,陶罐里还剩下四十五只。
按理两位老太太想吃什么都应该满足,只是今日陆瑾康却坚决摇头,不让两位老太太多吃。
苏云朵曾经提醒过他,松花蛋好吃,最好不要过量。
当然就算苏云朵没有提醒,陆瑾康也不敢给两位祖母多吃,毕竟两位祖母年龄大了,而且脾胃一向较弱。
尽管两位老太太一付意犹未尽地看着陆瑾康,陆瑾康却只当没看到,让九儿给正和堂的小厨房留了十五只松花蛋,当然也给陆老太太包了十只,剩下的送回啸风苑。
两位老太太眼巴巴地看着九儿抱着陶罐离开皆嗔了陆瑾康一眼,嘴里不住声地埋怨陆瑾康太过吝啬。
“别看那罐子大,一共也只五十只蛋。今日试吃了五只,给祖父母留十五只,给姑祖母十只,那罐子里也只剩下二十只了。有好东西总得送去宫里给圣上和娘娘尝尝,我自己可是一只都没有了!”陆瑾康摊了摊手,满脸委屈加郁闷。
“真的只有这一罐?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多带一些回来?”镇国公夫人安氏微讶。
“苏表妹也是第一次试制,并不知道如此美味。苏表妹原不许我带回来,怕做得不好,是我硬抢了一罐回来,若不然只怕得等她来了京城才能品尝。”这些话此前陆瑾康已经说过一次,现在不得不再强调一次。
“大嫂,要不,咱提前去燕山府将人接来京城?”陆老太太沉吟片刻,一脸期待地看着安氏。
安氏却看向陆瑾康,苏家迟早是要来京城的,她心里也十分好奇那个能让陆瑾康“苏表妹”“苏表妹”挂在嘴边的姑娘,只是觉得不能任性,凡事还是按部就班比较合适,更何况还是认祖归宗这样的大事。
对上安氏的眼睛,陆瑾康心头闪过一丝异样,却又不知这丝异样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他倒是希望能早些接了苏家人来京城,虽然他还没来得及将松花蛋送进宫里,可是这松花蛋的味道实在独特,居然能让两位挑剔的老太太吃了还想吃,想必宫里的贵人们对这个松花蛋的需求也不会少。
虽然那日苏云朵是当着大家的面制作的松花蛋,可是陆瑾康却明白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至少那个用来腌制鸭蛋的灰泥是很有讲究的。
腌制松花蛋那日,苏云朵也曾开玩笑似地说过有可能腌出来的是一罐子臭蛋。
当时紫苏还说了自己听来的,就发生在葛山村的一则笑话,说是葛山村某个妇人自己腌制咸蛋却腌出了一罐子臭蛋,费了几十个蛋不说,还白费了好几两盐。
这个时代盐与铁一样都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不可私人经营,各家各户只能按人头向官府购买,不是你有银子就能买到的。
贩卖私盐是重罪,轻则流放,重则直接处死。
正因为盐的贵重,使得市面上的咸蛋要比正常的蛋贵出数倍。
紫苏说的那妇人在葛山村也算是个巧妇,腌菜腌肉是把好手,偏第一次腌蛋就失了手,从此再无人轻易尝试。
刚才陆瑾康打开陶罐的时候,的确也是有些担心的,生怕一个不好打开来就是臭的,好在这个松花蛋腌得十分成功,外观先看着有些不美,再看却令人有些惊艳。
最重要的是腌制过程中,需要的盐并不多,主要的应该还是靠的那个碱和灰,对了,还有那个茶叶想必大有用处。
只是苏云朵一向不是轻易能被人说动的,她一心一意跟着孔大夫,要在葛山村发展她的药材种植,没个好的借口想必是不会提前进京的。
陆瑾康将目光投向陆老太太:“接苏家进京的事,姑祖母千万莫心急,还是按原先的计划,一步步来比较稳妥。待会试结果出来,定让表叔与姑祖母一见,到时大家再商谈接人来京和表叔一家认祖归宗的事儿。”
陆老太太面带忧色轻轻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急,可是云朵那丫头今年就该及笄了吧,总不能让她在乡下找个人嫁了吧!”
“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一个都还没见着,陆老太太就已经开始忧心孙女儿的亲事,可见她是真的很希望苏云朵这一家认祖归宗。
陆瑾康的心里则微微一怔,苏云朵那丫头就要及笄了?!
在陆瑾康的印象中,似乎苏云朵还是初见的样子,明明已经十三岁的姑娘,小小瘦瘦看着比他那个刚满十岁的庶妹还要小,眨眼之间黄毛丫头即将及笄,可以嫁人了。
陆瑾康抓了抓头,这倒是个问题。
虽然并不是及笄了一定就要马上成亲,可是在京城像苏云朵这般年龄的女子多半都订了亲事,他那个才十三岁的庶妹陆玉雅前些日子就已经订下了亲事。
当然疼爱女儿的人家会多留女儿两年,却也不会让女儿在家拖过十八,一般人家女儿家及笄就该成亲了。
这样算下来的话,就算马上接了苏家人进京认祖归宗,苏云朵这个年龄还真的有些尴尬。
不过就算再尴尬,总不能真的让苏云朵找个乡下汉子嫁了吧。
想像一下苏云朵与个乡下汉子成亲的场景,陆瑾康的心里突然就觉得很不是味。
不行,得赶紧将人接回京城,什么药材种植,交给孔老头去折腾就好了!
再说种植药材,回京城也能种,他记得姑祖母那一房在京郊有个不小的山庄,待苏家认了祖归了宗,那个山庄可不就是苏家的产业了?
京城的天气没燕山府那么寒冷,说不定更有利于药材的种植呢!
这样想着,所谓的原计划,所谓的按部就班统统被陆瑾康抛之脑后了。
“苏表妹今年及笄?要不,我让九儿带人这就去燕山府接了表叔一家来京城?”陆瑾康先是满脸惊讶,尔后看看安氏又看看陆氏问道。
安氏嗔了陆瑾康一眼,垂眸考虑了片刻抬起头来冷静地看着陆氏道:“这事还是与你大哥商量之后再定。”
陆氏连连点头,转头就催促陆瑾康道:“你祖父这会儿就在书房,你赶紧把他找来。”
陆瑾康看了安氏一眼,见安氏微微颔首,这才起身出了正各堂,亲自往书房请镇国公陆名扬。
第264章 安抚宁氏
行伍出身的镇国公年约六旬,身材魁梧挺拔,容貌与陆瑾康有几分相似。
听说幼妹和夫人有请,正好今日也没什么要事可办,就跟着陆瑾康来了正和堂。
一路从书房过来,陆名扬已经从陆瑾康这里得知夫人请他来正和堂的目的,心里颇觉有些无奈。
苏家那丫头年前才过了十四的生辰,在幼妹和夫人眼里怎地就成了老大难了?
不过再想想幼妹和夫人考虑的也有道理,苏家那丫头的终身大事的确有些为难。
他没见过苏云朵,却早知道苏云朵是个能干的,可是京城勋贵世家给家中子弟相看媳妇,看的是家世才貌重的是贤良淑德,真正需要苏云朵这种能干媳妇的又有几许?
就算现在马上将人接来京城,那丫头在婚事上面只怕依然艰难。
当然也不是所有勋贵世家都重门第重出身,也不是勋贵世家都需要联姻来巩固家族的地位和权势,比如镇国公府。
可是苏云朵就算认了祖归了宗,却无法改变在乡下生乡下长的处境,这样的姑娘就算再出色,只怕也无法被勋贵世家所接受。
当然苏云朵也不是没有选择,比如军中的将士,比如寒门出身的士子。
只是以陆名扬对自己幼妹的了解,心高气傲的苏陆氏敏惠只怕并不愿意将自己的这个“孙女”嫁给军中将士和寒门士子,否则又何需如此急躁?!
陆名扬想得通透,面上却丝毫不显,他心里十分明白这些话是不能对着陆敏惠说的。
为了让苏诚志一家能够认祖归宗,陆敏惠心里的那根弦已经崩得不能更紧了,他不能再给陆敏惠增添焦虑。
既然陆敏惠想将人先接来京城,那就派人去接,至于认祖归宗的事,还是按部就班的来,何况苏诚志已经安安稳稳地进了考场,离认祖归宗还远吗?
陆老太太的担忧和京里的筹谋,苏云朵自然不知,此刻她正面与紫苏一边腌制松花蛋一边劝慰对忧心忡忡的宁氏。
“这么冷的天,也不知你爹会不会冻着?”听着窗外呼啸的寒风,宁氏眉头紧蹙。
上午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到了下晌天却渐渐阴了下来,呼呼地刮起了北风,气温顿时就下了好几度。
“娘,京城在燕山府以南千里之遥,你没听咱小舅说嘛,气温要比咱燕山府暖和多了。”虽然苏云朵的心里也有些担心,却还是尽量给宁氏以安慰:“再说考房里备有炭火,爹爹又带了大氅和羊毛衣裳,应不会冻着冷着。”
“考房里还能生炭火?”宁氏眼睛微微一亮。
紫苏点头插话道:“苏姑娘所言极是,考房里的确备有木炭和炉子。”
虽然心里还是十分担心苏诚志在贡院内的情况,不过紫苏的这句话,到底还是让宁氏微微松了口气。
“娘,咱爹爹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弱书生,考房里既有炭有炉子,咱爹绝对不会冻着饿着自己。”苏云朵将做好的松花蛋一个一个装入陶罐中,嘴里继续劝慰宁氏。
“希望如此!”宁氏压下不安的情绪,眼睛终于落在了苏云朵和紫苏正在做的事:“你这就是做那个松花蛋?”
“是啊,娘。你不是也觉得松花蛋好吃吗?我准备多做些,待爹爹接咱们去京城,正好可以用来送人。”额前一缕头发散落下来,苏云朵两手都是灰泥,只得抬起胳臂歪着脑袋在胳臂蹭了蹭,一边不误给宁氏解释。
宁氏伸手帮苏云朵将散落的头发掖在耳后,弯腰想给苏云朵当帮手,却又不知该做些什么,只得讪讪地收回手:“这松花蛋的味道的确不错。咸蛋也好吃,只是太咸,价格也高。这松花蛋的成本只怕也不低吧。”
苏云朵展颜一笑:“这灰泥里也是加了盐的,成本自然不太低。”
苏云朵此言一出,一直埋头干活的紫苏不由抬头看了苏云朵一眼。
松花蛋每一个制作步骤,苏云朵从开始就没有瞒着紫苏,故而腌制松花蛋的成本大概是多少,紫苏心里门清,她有些不太明白苏云朵的意思,连她都不瞒为何偏偏瞒着宁氏?!
苏云朵对上紫苏疑惑的眼睛微微挑了挑眉,她有心要将松花蛋做成产业,自然不能将松花蛋的成本透露给宁氏。
不是苏云朵不信任宁氏,而是宁氏的眼界不大,对人又不太设防,难保哪一日就被有心人套了话把底儿给泄了出去。
至于紫苏,苏云朵却是不担心的,陆瑾康回京之后就将紫苏的卖身契随着报平安的信一同送到了苏云朵的手中。
也就是说如今的紫苏已经不再是陆瑾康的贴身丫环,而是苏云朵的丫环。
当然这事目前只有紫苏和苏云朵知道,其他人包括宁氏都是不知道的。
将紫苏给苏云朵是在陆瑾康离开葛山村前定下的,陆瑾康自然不会预先去征求紫苏的意见,苏云朵却坚持询问过紫苏本人的意愿,紫苏却不反对跟在苏云朵身边,故而在得知陆瑾康要将自己给苏云朵的时候,虽然也有片刻的纠结,却很快开开心心地应了下来。
既然成了真正的主仆,紫苏就想着要改改称呼,就算不喊苏云朵“小姐”,至少不该再带上姓,偏偏苏云朵却坚持让紫苏延续之前的称呼,故而紫苏至今还是喊苏云朵“苏姑娘”。
“对了,朵朵,咱后院为何还要再建那么一排房子?就算咱们家不着急去京城,也没必要再建房子吧。”宁氏突然想起后院正在动工的那排房子疑惑地看着苏云朵问道。
苏云朵抬头看了宁氏一眼:“咱们家里除了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