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定张平安除了脸上和手上裸露部位有些轻度的烫伤之外,身上并未受伤,其他人员更是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苏云朵自是长长地舒了口气。
虽说这些在事故报告中都有明确的说明,可是在亲自确定之前,苏云朵的心里总是拎着的,她不在意金钱设备上的损失,她更在意的是人。
只要人没有问题,钱可以再赚,设备可以更买。
面对苏云朵关切的目光和细致的询问,张平安满心都是歉疚,若是他能够将事情安排得再细致些,那个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那么苏云朵就无需冒着严寒特地从勃泥城赶来这一趟:“都是小人办事不够谨慎,不但让酒坊损失了一套设备,还累得主子冒着风雪赶来。”
苏云朵虽不愿意看着张平安如此自责,却也不会将来庸城的真实原因和盘托出,只淡淡地看着张平安道:“张总管无需自责。事故原因可找出来了?”
与其自责,不如找出事故原因,加以规避,这就是苏云朵的态度。
张平安将手中的一份事故分析报告递给苏云朵,苏云朵认真地看了起来。
事故发生之后,苏云朵自然没少思考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自从乐游山庄开始进行白酒提纯,工艺上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乐游酒坊还是康云酒坊已经几年没出过事故。
这次康云酒坊之所以发生事故,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就是提纯过程中,工人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就是设备有缺陷,毕竟这次发生事故的设备是为了加大医用白酒产量刚刚上马的一套新设备。
不过这次事故第一种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
因为是新设备第一次投入使用,从点火到升温,整个过程中都在张平安的亲自指导下缓缓展开。
那么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必定与新设备有关。
这套设备由庸城最大的陶瓷坊烧制而成,这已不是康云酒坊与第一次与这家陶瓷坊合作,按理不应该会出现蒸馏釜炸裂的事故,偏偏事故就发生了。
张平安书写的事故分析报告显然做了许多功课,着重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之外,还加入了气候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句句在理,十分全面。
苏云朵仔细看过事故分析报告,又在心里思忖良久,打算先看事故现场看看再说。
事故发生之后,事故现场基本处于封闭状态,除了张平安、春霖等少数几个人因为需要分析事故原因曾经进去过,并无其他他进入的痕迹,现场保护得很好。
因为事故并不大,且事故发生之后处理得十分用时,虽说蒸馏釜有过火的痕迹也没因此引起大的火灾,故而事故现场并不显得零乱,除了蒸馏釜整个炸裂开来,冷凝管、接收釜基本完好。
苏云朵细细看过现场,重点自然放在炸裂的蒸馏釜上,从蒸馏釜的炸裂程度来看事故的确不大,这是不幸中之万幸,否则张平安的受伤程度远不止于此,当日在工间内的其他人少不得也将跟着遭殃。
这样的炸裂程度,绝不是因为釜内压力过高所致,若是釜内压力过高,这样的陶瓷蒸馏釜炸裂得话必将是会炸得个粉碎。
从张平安的事故分析报告中可知,从点火到事故发生只有不足两刻,故而蒸馏釜内水酒还没完全沸腾,按张平安的描述,苏云朵的估计当时釜内水酒的温度大约也就是七八十度的样子,这样的温度酒精还没开始蒸发,更可以排除釜内压力过高这一条。
苏云朵围着事故现场来回转了数次,细细勘查过现场,就新设备安装、点火、升温到事故的发生的整个过程对当日每一位参与新设备开工的人进行了一番询问,最后那位被张平安所救的灶前看火工的描述,让苏云朵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你确定在升温过程是听到过蒸馏釜曾经发出过细微的声音?”
“我,我其实也不是十分确定,因为当时身边正好有人在说话,而且也只是‘噗’的一声,极轻极闷,我,我一直以为是哪个发了个闷屁。”看火工是十三、四岁瘦弱的少年。
苏云朵眉头轻蹙,让人找来一个陶瓷罐装了点水放在火上烧,这种陶瓷罐不耐烧,放在火上没多久,就听“噗”的一声裂成成了两半。
看火工眼睛顿时一亮,指着那裂开的陶瓷罐道:“就是这样的声音,只是要再沉闷些。”
苏云朵默默地拿了片裂开的陶瓷罐,与蒸馏釜的碎片进行了比较,她不懂陶瓷的烧制和用料,却还是能看出两种陶瓷所用材料并不相同。
至于蒸馏釜为何会炸裂,她不是专家并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自是需要请陶瓷坊的人前来进行分析。
陶瓷坊在蒸馏釜炸裂事故发生之后就派了坊里的技师过来查看过,也拿了些碎片回来进行研究,只是目前尚未给酒坊回音。
不过在苏云朵抵达康云酒坊之后,张平安在第一时间就遣了人过去陶瓷坊送信。
陶瓷坊就在庸城西郊,离康云酒坊并不远,康云酒坊是陶瓷坊的大主顾,与陶瓷坊的生意往来每年都以万计,以张平安对陶瓷坊老板的了解,很快就应该带着技师过来康云酒坊。
那位姓孙的老板果然没让张平安失望,这边刚做完试验,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重而急促的脚步声。
孙老板一来就对着苏云朵直作揖,根本无需苏云朵提出质疑,孙老板自己就开门见山地道出了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原来蒸馏釜炸裂的原因的确并非酒坊在操作上出现失误,而是陶瓷坊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在技师拿了碎瓷片回去之后,孙老板十分重视,召集坊间所有技师对碎瓷片进行了对比分析,很快就从碎瓷片上发现了问题,于是从用料、烧制到出炉进行了全过程细致的分析和排查,终于在昨夜找出了原因。
在这套蒸馏釜的烧制过程中,看火工擅离岗位,导致窑炉在温度控制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异。
这样的细微差异略是用在要求不高的普通陶瓷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酒坊的蒸馏釜不是普通的陶器,加之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细小碰擦,造成了酒坊这一次的事故。
查明原因之后,孙老板连夜处置了看火工,在亲自上门请罪之前,安排最好的技师用最好的材料免费为酒坊重新烧新一套包括蒸馏釜在内的全套蒸馏装置。
今日一早孙老板是忙着安排人手,张平安的人陶瓷坊的时候,孙老板正打算出门前来酒坊,得知康云酒坊的老板、北疆大帅夫人苏云朵今日正好在酒坊,赶忙地就带着几个人赶来酒坊。
道明原由之后,孙老板再三向苏云朵表示歉意,再次向张平安送上补品和药材,并表示酒坊因此产生的损失全部由陶瓷坊进行赔偿。
面对孙老板极有诚意的表示,自然是该收下的收下,不该收的自然是不能收的。
双方以后还需要合作,自然要各退一步。
既然孙老板已经拿出了他的诚意和态度,苏云朵自然也有她自己的态度和诚意,只见她对着张平安微微颔首,示意他收下孙老板带来的补品和药材,尔后对着孙老板淡然一笑道:“孙老板的歉意我们收下了。这次事故虽说影响了酒坊的安排,赔偿损失就免了。希望孙老板尽快将新的设备送来,当然质量一定要保证!”
为了保住康云酒坊这个大客户,当然也是为了抱住酒坊后面的那条大粗腿,孙老板来之前自然是做好赊出一大笔血本的打算,结果苏云朵只接受了陶瓷坊为酒坊免费提供一套蒸馏设备,拒绝了赔偿酒坊损失的提议,让孙老板着实又惊又喜又感恩。
此后只要是康云酒坊的订单,孙老板必定自己亲自跟进,再没有出过一丝的差错。
第851章 孔老大夫病重
因为陶瓷坊的配合,康云酒坊的事情处理得十分顺利。
苏云朵带着张平安与陶瓷坊的孙老板又签订了下一个年度的陶瓷酒坛、酒瓶的供货协议,因为对康云酒坊心存愧疚,这次孙老板特地让出了一成利。
康云酒坊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占据了北地和西北地区至少七成的市场,上乘的品质良好的口碑,使得市场的占比还在稳步上升中,需要的酒坛、酒瓶的数量自然也是连年稳步上升,故而这次孙老板虽说只是让了一成利,其总数目却并不少。
当然苏云朵看重的并非这一成利,而是孙老板的态度和诚意。
若非孙老板处理得当,苏云朵心里是有换一家陶瓷坊合作的打算,毕竟庸城也并非孙氏这一家陶瓷坊,孙氏陶瓷坊甚至不是庸城最大的陶瓷坊。
当年之所以选择孙氏,也是被孙老板的诚意所打动,所幸孙老板十分重视与康云酒坊的合作,依然是当年那个富有诚意的孙老板,才能让孙氏继续成为康云酒坊的合作商。
苏云朵在康云酒坊忙了大半日,待与孙老板签订了合约,已是未时三刻,这才有了空闲关注孩子们的情况。
五个孩子连同最小的乐姐儿是第一次被允许进入酒坊的生产间,由小曾师傅亲自带着他们参观了整个酒坊,从原料的挑拣间到最后的酒窖走了个遍,虽说只是走马观花,那些酒味重的工间甚至只允许他们隔着门窗张望了一番而已,却依然令孩子们兴奋不已。
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兴奋地说着这一日的见闻,苏云朵心里最庆幸的是这个酒坊建造时的用心。
若非这个酒坊建造时费了些功夫,将所有的工间用防风防雨的走廊串联在一起,就算她有心让孩子们来酒坊长长见识,她还真不敢这个季节带着孩子们来参观。
忽冷忽热别说对孩子们,就是对大人也是大忌。
这个时节带孩子们来酒坊长见识,曾茹心里是十分反对的,自到了庸城,她恨不得将喜哥儿拘在屋里不出门,最终却架不住喜哥儿的恳求,又见苏云朵刚满两周岁的乐姐儿也一同带上了,这才压下心里的不满陪着来了酒坊。
到了酒坊之后,发现这里的建筑完全颠覆了她的想像,及至参观完整个酒坊,曾茹终于明白苏云朵为何无视严寒带着孩子们过来参观的原因了。
这样特别的建筑群,虽说看着有些让人眼晕,好处着实太多。
在酒坊所有的工间穿行,根本无惧刮风下雨,带着孩子们在走廊和工间穿行,几乎感觉不到太大的温差。
“娘,臭!”相比与其他四个孩子,乐姐儿就没那么兴奋了,扑进苏云朵的怀里,将自己的袖子伸到苏云朵的鼻子前很是嫌弃地抱怨道。
苏云朵自是明白乐姐儿的意思,这小丫头最不爱闻酒味,偶尔陆瑾康有应酬身上带上酒味,就非逼着陆瑾康沐浴更衣之后才会与之亲近。
今日跟着大家在酒坊里走了一遭,先前还好些,待兴奋劲过去,闻着身上带的酒味整个人就有些不好了。
“妹妹,哪里臭了,香着呢!”大妞妞在某些方面与杨傲群很有得一拼,七岁大的孩子已经能喝上一小盅果酒了,这会儿听了乐姐儿的话,抬起自己的袖子用力嗅了嗅,露出一个陶醉的表情道。
乐姐儿不乐意了,将头埋进苏云朵的怀里大声道:“臭!娘,香!”
逗得在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今日苏云朵没时间进酿造工间,身上没带上酒气,没有乐姐儿不喜欢的酒味,保留着她最爱的熏衣草香味。
从酒坊回府,陆瑾臻已经接到了从葛山村来的药材,十数辆马车基本都是经过葛山村的药材工坊加工而成的中成药,其中半数以上是金创药和冻疮药膏。
其中有两辆车上全都是孔老夫人精心为苏云朵准备的葛山村特产,风鸡风鸭风鱼干各式菜干应有尽有,都是苏云朵爱吃的,另外还用两大箩筐用厚厚的稻草裹着带着淤泥的鲜藕。
风鸡风鸭风鱼干在北疆也能买到,只是味道远不及葛山村的出品,鲜藕在北疆却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第二日苏云朵亲自下厨为大家用鲜藕做了两道菜。
一道是挑选最鲜嫩的藕切成薄片直接清炒,一道是用老藕做的桂花糖藕。
清炒藕片做起来简单,吃起来清爽,在这样北疆寒冷只有窖藏大白菜的季节,就成了桌上一道美味佳肴。
苏云朵在做这道清炒藕片的时候也用了些心思,削皮切薄的嫩藕片用白醋泡了半盏茶的时间,这样炒出来的藕片不但不会变色且有透明感。
锅中加油烧热,放入葱白末和姜片炒出香味,滤去葱白末和姜片,将藕片倒入锅中翻炒,边炒边缓缓倒入少量清水,炒至藕片有些透明感,撒入盐和葱叶末炒匀后起锅。
简单的一道清炒藕片端上桌,既养眼又美味,自是个个叫好,吃得十分满足。
待饭用得差不多,那道用老藕做的桂花糖藕也就可以上桌了。
为了这道桂花糖藕,苏云朵可是早早就先去厨房忙过一阵子了。
桂花糖藕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桂花风味浓郁,以莲藕、糯米、桂花为主料,辅以冰糖制作。
庸城大帅府的厨房里材料十分齐全,制作桂花糖藕需要的桂花、糯米还有冰糖应有尽有,否则苏云朵想做也做不出来。
这日一早起来,苏云朵就吩咐白棉带着人挑好糯米用清水泡了起来,然后亲自挑选了数节老藕,将藕洗净后削去外皮,从藕的一端大约一指节左右处将藕切开,切下来的藕节放在一旁备用。
此时糯米也泡了有将近半个时辰,正是苏云朵想要的状态,于是将泡好的糯米填入藕洞中。
开始的时候,用勺用手直接往藕洞填糯米,效率实在很差,苏云朵眼睛在厨房里转了一圈正好看到挂着的漏斗,让人拿过来一试,却因为漏斗口太大藕洞又太小,并不合意。
苏云朵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让人去书房取来一张比较厚实的白纸,三下两下将其卷成漏斗形,下方剪一个小口,将小口塞入藕洞,糯米倒入纸做的漏斗,拿了根筷子轻戳糯米,很快就将糯米填入藕洞中。
待糯米装到九成满,在藕的切口处插几根两头尖小竹签,然后将先前切下备用的藕节盖在小竹签的另一端使之重新合二为一。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这个藕节子了。
苏云朵回头再来找这个藕节子的时候,却并没有找到,原来厨娘并不知道这个藕节子还有用处,在苏云朵不注意的时候将藕节掉进了旁边的垃圾篓里。
待苏云朵回头找的时候,才发现藕节子不见了,四下里询问过后才知道已经被手动进了垃圾篓,所幸这个垃圾篓刚清洗过,里面也只丢了藕节子罢了,否则苏云朵还真是要有些头疼了。
待数节老藕填好了糯米,将封口的藕放入一个大锅内,放入冰糖,倒入清水没过藕,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约半个时辰,这时用竹签子合缝的藕节处就能看到有胀开的糯米挤出来,熄火闷两刻钟之后,捞出藕切片摆盘,尔后再撒些许干桂花浇上收了汁的糖水。
这道桂花糖藕,既有老藕的粉,也有糯米的绵,更有冰糖的甜,一上桌自然深得大家喜欢,便是那病在床上的贝氏也一口气吃了两片。
既然接到了药材,陆瑾臻自是无法在庸城久留,待康云酒坊那边的医用白酒装车完毕,带着两支车队回勃泥城去了。
苏云朵少不得要将葛山村送来的特产分了一半给勃泥城送去。
待陆瑾臻带队离开庸城,苏云朵开始收拾行装,她的目的地自然不是勃泥城,而是燕山府和葛山村。
去燕山府的目的是要将燕山府那个庄子里的粮食全部运来庸城,原本这件事无需苏云朵亲自去办,只是她从这次负责葛山村的药坊押送药材过来的铁头那里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孔老大夫病了,时好时坏已经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时间,为此在京城开药铺的孔二爷上个月带着孙宏飞和苏泽臣特地从京城赶来葛山村,集三人之力却依然没能让孔老大夫的病情有所起色。
孔老大夫虽说没收苏云朵为徒,却有着师徒之谊,苏云朵这样的消息自然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往燕山府走这一趟。
原本这事苏云朵只与杨傲群和曾茹提了提,在离开庸城之前她并不想让欢哥儿和乐姐儿知道,只是欢哥儿这孩子贼精,也不知他到底是从哪里察觉到了蛛丝马迹,苏云朵这边还在收拾行装,他就找到苏云朵表示要跟着苏云朵去燕山府和葛山村。
从庸城到燕山府再到葛山村少说也要八百里,这个季节出行就算再顺利也得十天左右,可不比从勃泥城到庸城只有百十里,一两日可达,苏云朵自是绝对不敢带上欢哥儿同行的。
“娘是答应过你,要带你去葛山村看看娘长大的地方。只是这次娘有急事,必须尽快赶到葛山村,所以没法带你,待明年开春天气暖和,娘一定带你去。你听娘的话,好好跟先生读书习武,娘再交给你一个任务,替娘照顾好妹妹,能办到吗?”苏云朵蹲在欢哥儿面前,双手放在欢哥儿的肩上,眼睛与他平视,态度十分认真而慎重。
也许是苏云朵的态度感染了欢哥儿,也许是因为得了苏云朵的承诺,欢哥儿没再坚持,而是郑重其事地对着苏云朵占了点头:“娘放心,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苏云朵之所以如此着急要跑这一趟,着实是因为铁头的话给了她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她很怕这次不去,连孔老大夫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毕竟孔老大夫如今的年龄已经上七十了,在这里人到七十是确确实实的古来稀!
苏云朵带着紫莲、紫茑两对夫妻还有十来个护卫一路从庸城出发直奔燕山府,到了燕山府留下紫莲、紫茑两对夫妻,让他们直接带着她的信物去郊外的庄子调粮,她自己则挑了四个护卫带着红桃和紫菱两丫环与铁头一行奔葛山村而去。
“姐,这大冷的天你怎么会来葛山村,欢哥儿和乐姐儿呢?”苏泽臣一见到苏云朵劈头就问。
苏云朵伸手就给了苏泽臣一个脑儿崩:“你都说了天冷,怎好带上那两小的?师父的身子如何了?”
提起孔老大夫的身子,苏泽臣脸上的笑容淡了,有些难过地说道:“不是很好。”
孔老夫人听过苏云朵来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苏云朵出现在她的面前,依然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了呢,待确定是苏云朵,拉着苏云朵的手直埋怨:“老头子年龄大了,生病乃是常事。这大冷天的,哪里当得你如此奔波。”
苏云朵紧了紧握着孔老夫人的手道:“虽说先生没有收我为徒,却教会我许多,自当敬先生为师,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别说只是天寒下雪,就算是下着刀子,也当过来探望先生。”
苏云朵这寥寥几句话并非虚言,她是真的将孔老大夫当成自己的先生。
在苏云朵的心里,孔老大夫不但是先生,还是恩人,当年若非孔老大夫,苏诚志的病哪里能好得那么快那么彻底。
若不是苏诚志的病很快就好了起来,他们一家必定还有过上很长一段艰难的日子。
所幸孔老大夫的病情并没有苏云朵预想的那么严重,可是比起几年前,孔老大夫的确虚弱了许多,看着床榻上的老人,苏云朵的心里真的又酸又涩又难过。
孔老大夫虽说身子虚弱了许多,神志却清醒得很,见到苏云朵自是十分开心,与苏云朵说了会话,便开始催促苏云朵离开:“你如今是北疆大帅夫人,可不能就这样将子健和孩子们丢下不管。我这把老骨头虽说不中用了,却也暂时死不了。你今日好生歇上一夜,明日赶紧回去,该忙啥忙啥去!军中需要药品,只管告诉铁头和老二,他们会安排的。”
就这样匆匆赶来葛山村见了孔老大夫一面,苏云朵连夜又与铁头和孔二爷商量着订了一批金创药,第二日就依依不舍地带着她自己的人离开葛山村赶回燕山府城。
第852章 战事一触即发
燕山府城外苏云朵的庄子里这几日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紫莲、紫茑连同她们的夫君还有这次苏云朵从庸城带过来的十来个护卫,送走苏云朵之后,就带着苏云朵留给他们的信物来到城外的庄子,向庄头出示了苏云朵的信物和亲笔信。
确定信物和书信无误,庄头带着庄子里的下人和佃户配合紫莲、紫茑一行人将庄子里一半的存粮进行装袋。
这个庄子自从到了苏云朵手上,就按照苏云朵的指示建了粮仓开始存粮,待存够三年粮食之后,才开始以新换陈,故而庄子粮仓中的粮食都是最近三年的存粮。
这个庄子买下的时候有七百来亩良田,一个十来亩的果林以及一片百来亩的荒地。
七百来亩良田每年种植两季,一季春小麦一季水稻,故而存粮颇丰。
果园算是全比较成熟的果园,主要的果树是桃树,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可以给庄子带来一拨收益,桃树成熟上市因为桃子的品种不错又能给庄子带来的一笔收益,在燕山府城拥有良好的口碑,故而苏云朵接手之后并没有对果园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只吩咐庄头对果树进行适当的新老更替,保证果园长久持续的收益。
百来亩荒地也安排人进行了开垦,开垦出来的地用于种植高粱、玉米等,虽说产量并不算高,每年却也能为康云酒坊解决一部分酿酒用粮。
七百亩良田三年的存粮超过万石,将其中的一半装袋,足足用去了五千只麻袋,若非苏云朵事先安排庄头分批预备了一些,又从庸城带了一些,如此规模的需求说一定会造成类似于“洛阳纸贵”的盛况。
苏云朵抵达庄子的时候,粮食已经装袋完毕,检查确定无误之后,苏云朵开始安排装车。
这个时代运输就是靠马车牛车,而这个冰天雪地的时候,牛车却是用不上的,只有马车因为马打有掏掌才能进行运输。
苏云朵抵达庄子的前一日,春雨带着一批人马也赶到了燕山府,自然是奉陆瑾康之命。
春雨是带着一批马车和军士过来的,目的就是要赶在战事展开之前,协助苏云朵将燕山府庄子里的粮食运往勃泥城。
春雨带来的车队除了军车的马车还有从勃泥城和庸城临时租的马车足有一百八十辆,再加上苏云朵事先从庸城带来的马车、还有从葛山村那边临时征调的马车、紫莲等人在燕山府的大小车行租用的马车,加在一起整整二百五十辆之多,都是双马拉车,组成了一支长长的车队,这些粮食看着很多,可是要应对一触即发的战事却是远远不够的。
春雨这次给苏云朵带来了陆瑾康的书信,从书信中苏云朵能够感受到局势越发紧张,因为军中的斥侯已经验证了安插在北辰国内斥侯的消息,北辰国的确已经分别往离勃泥城百里、五十里甚至三十里的城镇屯兵,总数在三十万以上,这还不包括后续的兵力。
虽说东凌国号称北疆有着二十万驻军,事实上真正的兵力最多只有一半。
偏最近南方和西北边境都有些不太安稳,朝中并没有多少可以增援的兵力,也就是说陆瑾康必须以手上可用十万兵力死守勃泥城。
虽说勃泥城兵力不足,却也有天崭可依,再说自从勃泥城成为东凌国国土,成为对抗北辰国的第一道防线,东凌国在勃泥城的防御上也是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已经远非北辰国将领记忆中的勃泥城。
陆瑾康前来北疆接掌帅印之时,又带来了朝中最新研发出来的程式新式武器,其中就是既可用于防御又可用于攻城的大型床弩和车弩,另外还有威力更大的炸药。
在得到斥侯的消息之后,陆瑾康一边往朝中送信,一边加强练兵,在防御上又进行了一番部署。
既然北辰国皇帝再起狼子野心,那么他不但要给北辰国一个迎头痛击,还要打得北辰国皇帝跪地求饶。
在这种情况下粮草自然十分关键,这也是陆瑾康特地派春雨过来的重要原因。
当然要打赢这场战役,只靠苏云朵这个燕山府庄子里一半的粮食自然是远远不够的,不过陆瑾康往朝中送信同时也给陆名扬送了封信,有陆名扬帮他在朝中盯着,陆瑾康能少许多后顾之忧。
当然苏云朵也没闲着,除了燕山府的粮食葛山村的药材,她分别从自己名下的庄子、产业调粮调银,就算朝中的粮草一时间无法跟上,她也要力保勃泥城的粮草和药材的供应。
因为苏云朵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从她和陆瑾康名下的庄子里调粮征药,最早得到消息的葛山村已经将第一批将药材送达庸城,第二批药材正在抓紧加工之中,而神医谷方面也传来了消息,由神医谷主亲自带队的医疗队押着数十辆药材已经从神医谷出发正日夜赶往勃泥城。
京城方面因为路途遥远,还没消息传回来,不过苏云朵相信,只要收到信,林庄头、彭庄头还有申豹、姜霄等人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往勃泥城送粮送药。
只是苏云朵目前的所有心思都放在这批粮食的押运上。
从燕山府往勃泥城虽说是在东凌国境内,可是在战事一触即发之时,这一带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虽说陆瑾康让春雨带了五百军士,可是运粮车就有足足二百五十辆,平均下来每辆马车也只得两名军士,就算这些军士都是军中精英能以一敌十,力量也十分有限。
为了保证这批粮草的安全,苏云朵与春雨等人进行了商量,最终决定从燕山府广征镖师和侠义之士。
北地多好武者,征集榜一出,因为苏云朵给出的报酬相当不错,加之冬季既是北地农闲也是镖局淡季,故而前来应征的人颇多,只用一日就征集到了五百人,如此护卫队伍扩大了一倍之数。
原本按春雨的意思再召些人手以策不时之急,却因苏云朵急需赶回勃泥城,于是二百五十两满载粮食的车队在五百军士和五百临时召集的人手就此启程往勃泥城而去。
为了尽快将粮食运抵勃泥城,同时也让人和马有适当的休息时间,苏云朵与春雨商量之后,决定每走二十五里就停下歇息半个时辰。
春雨更是将五百军士和五百征召的人手打散分组,一部分护在车队左右,一部分前面探路,沿途还向各卫所征调人手加入押送护卫队伍。
在抵达庸城之前,还真让车队遇到了一次袭击,所幸春雨在得到前方探路斥侯的消息之后,充分表现出他的排兵作战能力。
这次袭击既没给车队带来什么折损,也没有带来什么人员的伤亡,反而将来袭的敌人一网打尽,大大激励了士气,原本对于昼夜赶路有些怨言的应召者也纷纷闭上了嘴巴,众志成城的结果,车队经过七日艰难跋涉终于平安抵达庸城。
在庸城休整了两日,苏云朵再次带着车队启程。
这次杨傲群加入了队伍,曾茹则被苏云朵留在庸城担负起照顾孩子们的重任。
这个时候北辰国三十万大军已经陈兵勃泥城下,真是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紧急时刻,勃泥城中富户、商人甚至还些家境好些的普通百姓已经陆续撤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