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豆腐花移栽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家的时候正碰上回来的青大叔,青酥急忙跑过去要果子吃,青大叔把布袋交给她,让她洗好了拿出来。

“三丫,没被你娘发现吧?”青大叔放低了嗓子小声的问。

青蜜看了看院子摇着头:“我回来的时候正巧娘出去了,没被抓现行,阿爹可别说漏嘴了啊!”

“哈哈,放心,我们算是一条船上的!”

进了屋,青蜜打好井水给青大叔洗脸洗手,青大娘看着直夸她懂事,听见青酥回来,可转身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娘,二姐应该是在院子外洗野果呢,阿爹带回来的,可甜咧。。。。。。。。”

“都留给你们两个小馋猫,我可不要。”青大娘拿起她们带出去的篮子,掀开盖布发现里面有本书:“怎么出去一趟还带了本书回来啊?”

青蜜接过手说是宁远帮自己找朋友借的,看完还得还回去呢,千万别弄坏了。

“那你小心放着。你这孩子,又去麻烦阿远,他读书也辛苦,没事不要麻烦他了。”

青蜜嘟着嘴点头答应。

“娘,阿远哥也算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帮忙借几本书怎么呢,要不是爹,宁老爹能答应继续供他读书吗?早让他种地去了!”青酥咬着香脆的野果,进来听到青大娘的话,不在意的接了两句。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那是宁远有本事,哪像你,只认识字,不明白意思!”青大娘揪着青酥的耳朵,让她别乱说话。

青大叔笑着解围,青酥躲到他身后,对着青大娘吐舌头。

“都是你惯得,把她养的嘴皮子不饶人!”

“女孩不就得娇养吗,何况还是我们的宝贝闺女,过得高兴就好。”

青蜜发现在村里,自家的女孩子还真算掌上明珠,既会读书认字,还不用像别的人家每天忙不完的农活,或是帮着家里做活计赚银子,已经很幸福了。

第4章

一家人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喝着新鲜的鱼汤,青大叔直夸青大娘手艺好,谁家的媳妇都比不上。

“那是。。。。。。怎么说娘也是在大户人家给小姐当了贴身丫鬟的,吃得好自然手艺也巧了!”青酥一直很羡慕大姐青蒲能去张府里当丫鬟。不过是当年家里和二叔闹掰了,没近亲搭把手,青蒲只好去当五年的丫鬟补贴家用。

青大娘敲了下青酥的脑袋:“别想些有的没得,大户人家规矩也多,要是你进去了骨头都会被吞干净。你大姐是懂事,明白把握分寸,不然我也不会让我家的姑娘没事去伺候别人。”

说到青蒲,青蜜没见过面,不过听家里人平常说起来,应该也是个聪慧的姐姐。

“赶明我也去多去抓几条鱼,对孩子们身体好,多吃有益处。”青大叔盛着饭,打算黄昏去河里摸鱼。

青大娘劝着:“不用了,你本来下田种地就辛苦了,家里人也不是没有鱼吃不下饭,你还打算天天去抓鱼啊?”

知道鱼是刘家送的,青大叔交代明天送些现做的豆腐皮和豆腐过去谢谢别人。

夜里青蜜怕点灯影响到要睡觉的青酥,跑到家里放杂物的小房里,书柜还有青大娘刺绣什么的都是在这间屋子,也安静。

正看得起劲,青大叔走了进来。

“三丫啊,夜里别看太久,又不是要去考功名,别把眼睛看坏了。”

“嗯,晓得了,阿爹。”

青大叔在屋里归置东西,青蜜想着聊聊天也行,于是上前拉着青大叔额胳膊要说说话。

“阿爹,我发现宁远哥人真好,我说要看游记,他还放在心上给我找。”

“嗯,他从小就懂事,又聪明,所以我才让宁家大哥供着他继续学。”青大叔开始夸起宁远,讲了好多小时候的事,父女两乐呵呵的笑出声儿。把青蜜送到屋里休息,青大叔才回东屋。

青大娘手里叠着白天洗好的衣服,抬头问:“爷俩在说什么呢,笑的那么开心,隔着屋我都听见了。



“没什么,和青蜜说说她小时候的事,转眼几个姑娘都大了。。。。。。。。。”

青大娘笑着打趣:“我看你是想说我们俩老了吧!”

青大叔一边换着衣服一边接道:“确实是老了,三个丫头年纪也不小,亲事方面我们也得抓紧考虑。”

对于三个丫头的婚事,青大娘其实心里一直在琢磨,现在青大叔提出来,那就好好商量商量。

大姐青蒲虽说去了张家当丫鬟,可是没有签卖身契,五年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赶明去看看她,看什么时候能回家。

“你说当初给大丫订了亲的江家,现在还记得这回事吗?”很多年前,青大叔在青蒲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定了门娃娃亲,是自己的旧识。不过现在搬到了县城里,自从江家那位去世之后,两家也没怎么往来了。

说起这事青大娘就生气:“早说不要定什么娃娃亲,孩子长大了谁能预料到变成什么样,不是害了大丫头吗!”

“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当时江华阳七八岁的时候还来过我们家,你看着说挺好的啊!”青大叔心里很满意未来大女婿。

青大娘解释:“江家姐姐是生孩子难产死的,之后江家搬到了县城,我们又没来往。江大哥在那之后身子时好时坏,家里没有人照顾着,我都没法儿想爷俩怎么过的,哪能知道现在江家是什么光景。”

重要的是眼看青蒲年岁到了,难不成为了嫁人而嫁人,现在上门贴过去,不是把自己看的太低了吗?

“我也只是说说,让你考虑考虑,又没强迫青蒲非嫁给江华阳不可。”青大叔想着大丫头离开家里五年,巴不得能留在身边好好照顾才好,哪里会想让她早点嫁出去。

两人商量着,看是不是过两天抽空去镇上张家看看青蒲,好久没写信回来,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唉,说到三个丫头,让我担心的其实是青酥,不像大丫头懂事,也没有三丫头乖巧。她要是嫁给村里的小子,能留在我们身边待着才放心。性子不饶人,什么都好强,最容易在婆家吃亏。要是能在跟前看着,多少我们能帮点忙。”青大娘平常老教育她,无非是想让她改改脾气。

青大叔也不好怎么接话,青酥和青蜜是一起长大的,但两人确实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青蒲的事没办,二丫头和三丫头还早着呢,我看不急。”

青大娘捶了下身边青大叔的肩膀,侧着身问:“三丫的事不急也要急了,你知道的,我不能委屈她。可是刘家嫂子嘴巴管不住,非在村里喊着要青蜜当他们家媳妇,我还没觉着大牛能照顾好她,自己都是个孩子,莽莽撞撞喜欢闹事。”

要说村里人都明白是大牛先喜欢青蜜的,可是青家一直没开口回应这事,所以也只是拿出来乐乐。可是青蜜眼瞅着大了,刘家嫂子还真当回事,准备置办,要是不能妥善解决,以后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伤感情。

青大叔当然也听到村里人在传,可是嘴长在别人身上,刘勤也算是个秉性纯良的好孩子,不过是年纪小,还没成家不定性而已。

“我猜你心里肯定在想大牛不差,可是青蜜嫁给他当媳妇,我还真不放心。要说我满意的,是宁远,两人一起长大,兴趣爱好相同,能说到一块去。何况别说你没看出来,宁远早喜欢上我们家青蜜,不过是没说破。”青大娘将刘勤和宁远比较一番,认为做学问的还是好一点。

青大叔笑了两声:“难不成你还看不起种地的,我以前读书,现在照样不是种地,你别是后悔嫁给我了吧?”

“说什么呢,我现在反悔来得及吗!有的没的。。。。。。。”青大娘推搡了他一下,没个正经。

“我晓得,你是认为宁远以后有前途,又沉稳,不像刘勤冒冒失失的。可是也得想想,宁家就一个宝贝儿子,全家供着他读书考功名,哪里会轻易给儿子定亲。说不定也等着他出息,选更好的,这样一来,青蜜还为他等着不成。更何况宁家还没出声,八字没一撇,我们凑上去好看么?”

青大娘听孩他爹一分析,也认为说的在理。反正得为三个丫头操碎心,好好选门亲,不能委屈了几个姑娘。

“唉,说起来也麻烦,好说好人家吧,近处的有近处的方便,看着长大的孩子也摸得清,可是又没有合适一眼瞧得上的。远一点的选择范围大,但谁又说得准,看到的是男方的真正的底细,嫁过去后悔都来不及。”

“反正我们慢慢瞧,不能十全十美,也要找个称心如意的。村里喜欢我们家几个姑娘的不少,不怕嫁不出去。”青大叔宽慰了几句,翻个身说快些睡明天还得早起去磨豆子。

青大娘愁不了远的,但是青蒲从张府回家的事得提上日程了,早些回来也安心。想着不如明天快些把事安排好了,带着青酥和青蜜去镇上看看她。

回过头发现孩他爹早睡着了,贴心的替他掖了掖被角,两人能走在一起也不容易,携手相伴好些年,终是能实现白头到老的心愿。

西屋里青蜜却和青酥说着话,两人不知怎么睡不着,聊着聊着聊到了大姐青蒲。

“二姐,大姐不是说在张府里当五年丫鬟就回来么,听爹娘今天算日子,应该没多长时间了吧?”

“嗯,好像是半个月还是一个月的。哎,要我说啊,在张府多好啊,能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总比回来村里和乡下婆子一样活到老。”

青蜜发现青酥又开始不切实际的想东向西,连忙用话题把她拉回来:“可是我觉得在村里挺好的,娘说的对,大户人家说句话都要转几道弯,能活下来都不容易。好在听说张府不算是特别讲究的大户,我想大姐应该过的还行。”

青酥回想没签卖身契的丫鬟在府里都不会贴身伺候主子,毕竟待的日子没有家养的下人长久,教好了规矩没几年又要走,主子行事也不方便。不过大姐算是会做人的,还是调到了二姨娘身边做丫鬟。

其实都是上回和青大娘两人去看大姐的时候才听说的,青酥算是听明白了,不过大姐好像不怎么开心到主子跟前伺候。

“大姐从来都是有主意的人,我可不明白。说不准她最近想通,又不想回家,愿意留在张府呢!我们也管不了,还是安安心心睡觉吧。”

青蜜心里有些期盼,家里姊妹多才热闹,看来大姐回家,爹娘一定会高兴。

早春夜里还有些凉,青蜜裹了裹身上盖得被子,透过半开的窗户望着天上繁星满天,心里也宁静下来。

第二天一早青蜜和青酥听到能跟着一起去镇里见大姐,高兴的蹦跶了半天。不过还没等青大娘把往常的事做完安排好,来了不速之客,心情全给毁个干净。

第5章

青蜜几个全部已经收拾妥当,带着路上要吃的干粮准备出发,突然有人在院子外扯着嗓子喊话,青大娘赶忙出去瞧是怎么回事。

“弟妹,你怎么来了?”青大娘奇了怪,对于这个弟媳妇,从来都是嫌弃青大叔家没有便宜占,生一堆丫头没个男孩当家,不用来往,免得被拖累。所以分家之后早早的让二叔搬到了镇上做些小生意。过年的时候都不让二哥回来,或是青大叔去上门,关系自然淡了,现在居然亲自找来。

一身艳色衣裳的魏氏捏着鼻子嫌乡下气味不好闻,一脸刻薄的说道:“难不成我不能来啊,当嫂子也不见得能不待见人吧!”

魏氏自从生了两个儿子,把自己的地位看的比青大娘这个嫂子都要高。当自己家一样推开青大娘进了屋,用帕子对着椅子擦了两下才坐上去:“啧啧啧。。。。。。。你瞧瞧,瞧瞧。。。。。。。乡下地方脏死了,比不上我们在镇上的大房子,青砖小院气派的很。。。。。。”

“那你别来啊,谁请你不成。还捏这个鼻子!怎么,闻不惯乡巴佬的味儿,你不也是村里喂猪长大的,又不是千金大小姐!”青酥不耐烦的嘀咕了几句,好不容易能去镇上玩玩,来了个没事找事的,有的烦了。

魏氏耳朵尖,自然听清了青酥说的话,站起来指着青酥鼻子骂道:“个没教养的丫头片子,我可是你二婶,你娘没教你尊敬长辈啊!”

青大娘进门好些年,只生了三个丫头,然后一直没了动静,哪比得了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姑娘。和自家相公说了,青家的香火得亏靠着自己才能延续下去,指望大哥,算是完了!

青大娘端着茶杯出来,警告的示意了青酥一眼:“小孩子懂个什么,大人说话一边听着,不要插嘴。”

魏氏嗤笑一声:“我说大嫂啊,大哥在忙着劳力赚钱养活你生的几个赔钱货,可真是辛苦。不过再怎么着,丫头也得好好教,不然出去丢了青家的脸面。”

“弟妹说的对,我一定好好管教。不知弟妹来是为了什么事呢?”青大娘心里也不喜魏氏,可是谁让她传了青家的香火,家里没有婆婆,母凭子贵就得敬着。

魏氏才想起来的目的,勉强的扯起个笑脸对青大娘说:“大嫂啊,别说当弟妹的不念着你们,青蒲快要回家了吧?说起来十六了,都快成老姑娘了,要不是去张府里当丫鬟,可能早就成亲,你看你,多耽误孩子。”

一旁的青蜜也有些听不下去了,早要她当亲戚的出来帮忙的时候躲得远远的,现在责任推到青大娘身上,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佩服。

青大娘憋着火听她乱扯,魏氏还真有本事。万事都可以说成是被自己这个嫂子连累的,两人天生是有仇。

“嗯,得亏弟妹还挂念,青蒲今年过完年就十六了,我和他爹商量一定会尽快接回来的。”

魏氏笑得花枝烂颤,捏起兰花指甩了两下手帕:“其实我娘家有个侄子和青蒲般配的不得了。今年二十二,因为一直想选个顶尖的姑娘家,所以才晚了点,我想着青蒲正正好,所以来上门提亲。”

屋里气氛凝固,半天没人接话。青大娘早晓得魏氏娘家的底细,不过也是乡下帮别人养猪的,后来家里爹迷上赌博,妄想发大财,后来卖女儿,只算是魏氏命好,才到了青家。

听说唯一留下的是个儿子,和他爹一样吃喝嫖赌,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才生完孩子,因为惹着喝完酒的相公,媳妇活活被打死。

魏氏的大侄子或许出生便是为了替他爹还债,生下来每两年,没张嘴说过一句话,到了七八岁还呆呆傻傻的,才知道是个痴儿,脾气也暴躁,见谁都往死里折腾,所以才没有人家愿意把姑娘嫁过去受苦。

当初青大娘听青大叔随口闲谈间可怜了那孩子两句,还在暗叹父债子偿叫人可悲。现在魏氏倒把自家弟弟弟妹当傻子,拿出一副青家捡了大便宜的嘴脸在这里趾高气昂,真真儿是好笑。

虽然魏氏家的侄子青蜜和青酥不认识,可是谁也没见不和女方家商量商量,莫名其妙空手上门提亲的,这个二婶脑袋没问题吧!

魏氏见青大娘没开口,娘家那还等着回音儿,着急想糊弄过去,提高了嗓门:“嫂子,我可不会害青蒲,好歹也是她二婶。她要是嫁过去,又没婆婆管着,只要伺候好相公,啥事也没有了。过个一年生个大胖小子,你不也可以抱外孙了嘛!”

“弟妹,不劳您费心,我们家的姑娘早定好亲了,你回去问二弟也知道,是青蒲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爹给相看上的江家。也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不巧也是婆婆早逝,正在县城里做些小生意。孩子他爹的话我可不敢不听,您看?”青大娘笑着把问题踢回去,当年不是训斥过自己,夫家大如天,不能忤逆相公么!

算是听出来了,青大娘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魏氏气急败坏的拍着桌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难不成你想到爹娘灵位前面去说理吗,不答应也得答应!”

呵呵。。。。。。。青蜜真要拍手叫好了,什么叫人没脸树没皮,真是天下无敌!还以为自己一家子好欺负啊,看见青酥不耐烦的表情,怕她忍不住做出什么事反被外人抓了把柄,于是青蜜有意无意的走到魏氏身边。

“二婶,我是青蜜,您还记得么?”

魏氏听到说话声,低头看是个小丫头,先是心里惊叹青大娘什么时候把姑娘养的这么水灵了。想着应该是三丫头青蜜,勉强拉着嘴角笑了笑。

“二婶,不是大过年的,我没说要您给见面礼,放心好了。”

“你!”懒得和小孩子计较,魏氏又开始磨着青大娘,非逼着她答应不可。

青大娘也不想多说,既然看不起自己这个没儿子的嫂子,那让二弟回来和青大叔说吧,正想直接请她走,青蜜又走进两步。

“二婶,你开口闭口说我娘不尊敬长辈,那不如让村长把人都叫齐,大伙一起说道说道,要是都认为我娘不对,那二婶您也不用着急上火在我们家嚷嚷,直接让您娘家侄子来上门提亲不就行了!”青蜜想,她不是以为捏着软肋了吗,干脆把事情闹大,看堵不堵的上她的臭嘴。

青酥突然拍手叫好,连连点头,添油加醋的说:“二婶,是啊,最好把二叔,阿爹,村里长辈都喊来。说不定您侄子人品好,又有好些优点,最好啊您自己把两堂妹嫁过去,亲上加亲哈。。。。。。。。”

魏氏反被奚落一顿,摔门离开,走之前气势汹汹的吼着,会亲眼看青蒲嫁到江家,不然有的是办法让她嫁给自己侄子。

虽说青大叔一直劝着,当年弟弟很照顾他,但是爹娘却把家里的农田分家的时候给了他,所以不要和魏氏正面冲突,让青大娘忍。可是在三个丫头的事上,青大叔不会退让半步,眼睁睁的看青蒲去受罪,所以青大娘才懒得听魏氏说什么狠话,让她自己折腾去。

要说魏氏是她娘家卖出去的女儿,只能说走了好运没被卖到肮脏地方,心里应该也不会记挂家里才对,现在居然还帮着傻侄子说亲,青大娘真是不明白。

其实魏氏才没闲心管娘家的破事,只不过镇上自己铺子里的生意有些惨淡,只要青蒲的事办好了,那娘家大哥大嫂会拿出一笔银子酬谢自己,正好解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呢!

费了半天劲才回村里,现在还得憋了一肚子火的赶回去,到了家魏氏可没好脸色。

“我不是说了不要去找大哥和大嫂吗,你怎么就是不听,哪有人家愿意把辛辛苦苦养大的好闺女嫁给你侄子去吃苦受罪,何必要拉青蒲进火坑!”

魏氏才进门,听到自家老头子对着自己念念叨叨,扯着尖嗓子骂道:“哦,难不成我嫁给你个没本事的,两个儿子出远门当学徒了,可是家里两个丫头看着要成亲,连个像样的陪嫁都没有。你大哥家三个女儿还不多,照样是要嫁出去换银子,我娘家侄子怎么了,还省了她们相看的功夫,还得谢谢我呢!”

青湘沫一边把洗好的衣裳装进木盆里,见爹娘吵得不可开交,开口劝着:“娘,爹说的也有点道理。大伯家的几个姊妹被伯母疼着,不可能嫁给表哥的。”

魏氏好不容易给大儿子和二儿子找到师傅学门手艺,将来说不定能享清福,现在只差给三女儿和四女儿找门拿得出手的亲事,以后能舒舒服服靠着亲家赚些银子。可是三女儿随了她爹的性子,喜欢当闷葫芦,没事冒几句气死人的话。说好听点是性子好,说不好听是缺心眼,不会算计。

“三姐,娘可是为我们着想啊!要知道那边最开始想讨的人是你,最后被娘给回绝了。所以啊,不要关心别人家的事,管好你自己。再说了,大伯他们家三个姑娘能和我们比吗,不过是乡巴佬,嫁给傻子正好!”青潋滟染着指甲,伸出手指对着阳光看看了,觉得颜色不错,幸灾乐祸的开始说起湘沫。

魏氏最满意的是四女儿,从小机灵,会看人脸色说话,长得模样更像自己,一双媚眼透着春意。当初要不是被迫快些嫁到青家,免去卖进勾栏院的命运,凭自己的姿色,一定能攀上更好的人家。

青湘沫嘴上说不过自己妹妹,提着木桶进屋打扫,魏氏不想再和谁磨叽,累了一天也回房躺下了,心里琢磨着尽快把青蒲的事办好才行,不然到手的银子可要飞了。

第6章

“娘,为什么二婶会突然来咱们家,要大姐嫁给她侄子啊?”青酥到底是心里好奇,嘴巴直接问了出来。

青蜜在一旁瞧着青大娘的脸色,想来心里也是生气呢!明明知道那人是个傻子,居然有脸说是为了大姐好。

青大娘不管这魏氏是为了什么,谁也不能把歪主意打在自己姑娘身上,等见着了青蒲,回家可得和孩子他爹好好说道说道。本想着江家那孩子说不准,可是现在弟妹放了狠话,非得成了这门亲事,不着急也要急了,江家还是得上门去一趟。

“二丫头,到了张府和你大姐别乱说今天的事,要开口也是我亲自说。不管她二婶到底想干嘛,有爹和娘在前面挡着,出不了大事的。”

青酥点了点头,安静的坐在牛车后面。不一会儿就和青蜜小声嘀咕到了镇上有哪些好吃好玩的,还有到了张府的规矩,毕竟自己是去过几次的,比青蜜懂得多。

“嗯嗯,二姐说的我都记下了,不会给大姐添乱子的。”青蜜一脸诚恳的保证,猜想定是上次青酥到张府做了些什么被大姐教训了,不然哪里记得这么清楚。

青大娘拿出包袱里的干饼子,掰成两半分给两个小丫头,乐呵的笑着:“二丫,是上次闯祸被青蒲说了一顿,现在长记性了?还知道嘱咐妹妹呢,三丫可不会像你一得意就飞上天。”

青蜜偷瞄了眼二姐,耳根子都红了,果然是小女孩,让青大娘一说破,脸皮子就薄起来了。不过也没什么,小姑娘家到了镇上的大户人家,好奇是常有的事。何况青酥的性子,一不小心就会闯祸。

过了晌午,青大娘谢过顺路送她们来的同乡,牵着两姐妹的手往张府走去。等到青蜜的小脚走的没感觉,青酥叫苦连天的哼哼起来,才到了张府后门。

“妈妈,我是二姨娘身边青蒲的娘,今儿说好要来看闺女的,您看能否传个话,多谢了。”说完青大娘递了十枚铜钱到门房妈妈手上。

青酥撇了撇嘴,张府的人惯会占便宜,那些钱都够自己买好几样零嘴吃了。

虽然青蜜没来过,可是明白,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下人都这样,分到的不算是有油水的活,总得找机会捞点好处。

门房妈妈看是青蒲的家里人,那丫头在二姨娘身边也得力,意思的给点也不用太厉害,掂量几下把铜钱放进兜里,领着青大娘三人进了院子。走了一会儿进了隔间,吩咐几人先坐着等。

“哼,收了银子还蛮不乐意,瞧不起我们一样。”青酥没好气的坐在一边的木凳上,边捶腿边嘟囔。

青蜜上前帮着青大娘把包袱放在木桌上,小声劝道:“二姐,你方才和我说到了张府要懂规矩呢,可不能乱说话吖,怎么自己先憋不住了!”

青大娘瞧着懂事的青蜜,欣慰不少,只盼着青蒲能快些回去一家团圆。

门房妈妈和内院的管事说了声,返回来领着青大娘三人进了内院,路上免不了夸耀张府的气派大,好似先前收的铜钱根本塞牙缝也不够。

青蜜觉得张府虽然是镇上的人家,可是到底是大户,一路上假山布景布局倒也用了心思。不过再好不如自己家舒坦,心里对未曾见面的大姐青蒲多了几份家人重逢的期待。

“青蒲,二姨娘的话你好生思量思量,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别错失了良机后悔一辈子。”玉兰在屋里和青蒲说着话,可她倒好,自顾自的拾掇东西,浑然听不进去。

玉兰急的跺着脚:“你怎么不明白!二姨娘是给了你恩典,别人她还瞧不上,你怎么就着急想回村里当农妇呢!”

青蒲自己当然清楚,可是人各有命。当初来张府当丫鬟是不得已要贴补家用,让爹娘轻松点。现在爹娘年纪大了,每次来都盼着自己早些回去,心里认为委屈了自己,何况还有两个妹妹,总是要自己帮忙照顾的。

“你为我好,我自然明白,可是总得和爹娘商量,不急于一时。”青蒲嘱咐玉兰等会儿在青大娘面前别提起此事,拿出要送给两个妹妹的耳环坠子,想着青蜜也来了,有好些时日没见着三妹,何况阿爹来信说了上次青蜜出的事,更是心疼最小的妹妹。

青大娘福了福身谢过带路的妈妈,才进屋里,眼眶便红了。青蒲是第一个女儿,自己当宝贝宠爱的闺女到府里却小心翼翼的伺候别人,怎么会好受。

“娘,你又哭了,我好好的在这儿呢!”青蒲虽然嘴上不说,可是见着青大娘,心里也有些哽咽。

青大娘用帕子抹了抹眼角,上前拉起青蒲的手问:“娘只是觉着你又瘦了,看你这下巴都尖了。”

玉兰为青大娘几人沏了茶,打趣的笑着:“青大娘,您得说是青蒲变成了大姑娘,眼瞅着越长越美惹人怜爱了!”

“你这丫头是越发不得了!”青蒲轻推着玉兰,让她仔细自己的嘴皮子。

玉兰放下手里的茶壶退出了屋子,一家人见面总是有体己的话要谈,毕竟二姨娘那还等着回话呢。

“大姐!”

青蒲打量着青蜜和青酥,青酥还好,每次来青大娘都带着她。青蜜倒是有一年没见了,当初文静害羞的小丫头,变得娥娜翩跹、俏丽多姿,差点认不出来。

“三妹?果真儿是喜欢看书的,和你二姐闹腾不饶人的性子比起来懂事多了。”瞧见青酥不乐意的嘟着嘴,侧身从一旁拿起两幅耳坠子:“喏,给你们的。都是姑娘家,可以戴些首饰打扮自己了。”

青大娘劝着:“她们哪需要劳什子的耳坠子,你自己留着就行。”

“不碍事,是二姨娘赏的,我瞧着素净,留给妹妹们合适。”说着走到床边从枕头底下掏出个绣花的荷包递给青大娘:“娘,我攒下的月银,你先拿回去。”

青大娘推着不接:“大丫,现在家里的豆腐铺开了起来,不比当初只靠着你爹种庄稼等收成,私己的银子你留着傍身,在府里怕是要用的不少。”

青蒲劝着还是把荷包塞进了青大娘手里,只说在府里跟着二姨娘,哪里需要花销的,自己也是留了点。何况都要离府回去了,也用不着。

“要说五年的时日差不多了,回去的时候提前找人给我们捎信儿,我让你爹来接你。”

青蒲望了两个妹妹一眼,拉着青大娘坐到了另一边的榻上。“娘,也就这些时候,我尽快回禀了二姨娘,再给您确切的日子。您晓得,内院的丫鬟不是说走能走的,有些交替的事宜要办稳妥才行。”

“嗯嗯,娘明白!”青大娘琢磨着青蒲已经长大了,事情直说比较好,“大丫头,本来今天不想和你说,你还记得以前村里和你爹要好的江大叔么?”

青蒲思索了下点了点头。

“你也是一早知道江家的儿子和你定了娃娃亲,虽说好些年没来往,可是事情是有的。”

青蒲没想青大娘说的这么直接,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我也没放心上,哪晓得今天你那不安好心的二婶上门没脸没皮的提亲,说是想把你许给她娘家的傻侄子。我是万万不同意,可她又不死心,所以得找人趁早和江家联系上,免得给她胡言乱语坏了你的名声。”

说起自家的二婶,青蒲皱起了眉。当初家里有些困难,她像是怕沾上瘟疫一样躲着穷亲戚,现在倒好,热心的帮着做媒。

“嗯,我都听爹娘的。娘你也别和二婶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