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娇妃1-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既担心又哀怨的模样,很可怜。

    “等你七哥这次回来,我们再和他说说。”算算日子,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了吧。

    琴琬做了两手准备,要是能改变章逸晔的命运,那自然是好事,她又多了个帮手,要是改变不了,她也不失望,反正这辈子有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一个可能——她不会再死在琴明月的手里。

    只是……

    垂眸,琴琬心里有几分惆怅。

    要是章逸晔能改变死亡的命运,她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要是改变不了……

    不,不会的!

    她与章逸晔不一样,她知道自己前世的命运,不会再重蹈覆辙!

正文 第119章 异动

    “这次你七哥回来,是因为镇山王妃的生辰吧。”琴琬问道。

    章钰熙点头,“这些年,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镇山王府,都不得其法,今年镇山王敞开大门,借着王妃的生辰,发了帖子。琬姐姐,你说镇山王是什么意思?”

    “与其去猜测镇山王的心思,倒不如去想想朝中大臣会是什么反应。”

    镇山王与老皇帝敌对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之前镇山王一直按兵不动,这次这番动作是为了什么,众人心里隐隐都有各自的猜测。

    大家都知道,镇山王妃的生辰不过是个借口,镇山王府的大门终于要打开了,朝中肯定会有异动。

    只是不知道那些对镇山王府趋之若鹜的众人,是偷偷窥视,是小心翼翼地试探,还是忠心耿耿地投诚。

    琴琬一直都知道镇山王的手段,这些年,朝中很多人,明着看是老皇帝的人,其实都是镇山王的爪牙。而她也知道,这次镇山王府敞开大门,不会让这些人曝光,可她不明白,镇山王此举是试探,还是宣战。

    不光朝中大臣异动,就连皇子们也蠢蠢欲动,虽然都知道镇山王是威胁,可也抵不住这些龙子们为了争夺真龙之位而铤而走险。

    至于以后……

    男人都是自负的,特别是坐上高位的男人。

    以为自己从此无所不能,可以拿捏每一个人的命运,手握大权的时候,就是睥睨天下的神,不过是个王爷,权利再大,也是他的臣子。

    只是……

    琴琬皱眉。

    前世,她可不知道章逸晔与镇山王走得这么近。

    张嘴,还想再说点什么,回头,却看到章钰熙一个劲儿地打呵欠。

    琴琬眸色深了几分,“困了?”

    “好像是的。”章钰熙懒洋洋地说道。

    琴琬无奈,抬头,对门边的太监说道:“带殿下回去休息。”

    “琬姐姐……”小太监还没来得及应声,章钰熙就可怜兮兮地看着琴琬。

    琴琬拿手指点着他的鼻子,说道:“琬姐姐记着的,等你午睡了起来,我们一起出门找吃的。”

    章钰熙弯着眼睛,一个劲儿地点头。

    一个王妃的生辰,在盛京不算大事,可要是这个王妃是镇山王府的,那事情就大了。

    即使镇山王刻意低调,就是下帖的数目,也不超过十家,可抵不住那些求着上门的,想着法子在镇山王面前露脸,寻着一切法子搭上镇山王。

    相府也因为琴琬的关系得了一张帖子,还是贵宾帖。琴东山在受宠若惊的同时,对琴琬的心思更加复杂了

    而琴明月也在嫉妒过后,跟着纪氏在金楼买了一套得体的头面,做了一身新装。

    帖子是下给琴琬的,所以带什么人去,自然是她说了算,只是琴明月顶着“太子妃”的帽子,这种场合一定会出现。即使她没得到镇山王府的帖子,可章睿舜会出席,所以她跟章睿舜是一起的,至于相府的其他人,那就不是她关心的了。

    为此,琴老夫人特意把琴琬叫过去,以拉家常的借口,碎碎叨叨说了一大堆,最后以长辈的身份要琴琬带上琴明丽和琴明娟,至于琴明箐,则是跟着琴明月。

    而琴东山,作为琴琬的父亲,自然不能让女儿独自一人出去交际,所以带上琴明轩,也跟着到了镇山王府。最让人意外的,则是琴明柔,也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跟着俞沛,以工部尚书未来儿媳妇的名义,到了镇山王府。

    琴琬站在镇山王府的门外,看着黑压压的一群人,嘴角止不住的冷笑。

    这些人,都是想进府,却苦于没有门路的,索性站在门外,看能不能被谁顺手“捎带”进去。

    转眼,看着身后的众人,琴琬嘴角嘲讽的笑容更甚。

    连相府都找了各种理由全府出动,可见这次镇山王府的动静有多大。

    “安平县主,”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嬷嬷,一见着琴琬,立即迎了上去,“老奴是王妃身边伺候的,不知道县主可还有印象?”

    琴琬粗略扫了那人一眼,点头,“本县主记得你。”

    嬷嬷笑得更加灿烂,“王妃一早就让老奴在这里等着县主,这不,可把您给盼来了。”

    话音一落,周围看热闹的人倒抽一口冷气。

    琴琬多大的面子,竟然让镇山王妃一早就派人在这里等着了?

    探究的目光齐刷刷地戳在琴琬身上,站在她身边的琴东山老神在在地捋着胡子,心里十分得意。

    琴琬代表的是相府,不管镇山王妃出于什么目的,在众人面前抬高琴琬,都是往相府脸上贴金,他很享受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琴琬带着琴明丽与琴明娟朝内院走,琴东山则带着琴明轩到了外院。

    琴明丽这段时间跟在琴琬身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所以举手投足间比琴明娟要大气一些。琴明娟来之前,跟着教导琴明月,据说是宫里出来的嬷嬷学了两天规矩,尽管在礼仪上不会太差,可终究是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差了些,显得缩手缩脚。

    反观同样是第一次出席这种大场面的琴明柔,就要比琴明娟大气得多。

    琴琬眯了眯眼,看着站在俞沛身边的琴明柔。

    俞沛脸上的气色比前次还要阴戾几分,给人的感觉很阴暗,那双眼睛像毒蛇一般,缠在人的身上,黏糊糊的,一点也不舒服。

    琴琬皱眉,那日尚书府要求提前成亲的事,她也知道,丝毫不意外琴东山会做怎样的决定,她只是多看了琴明柔一眼,以琴明柔的性子,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可,现在在人前以尚书府儿媳妇的名义出现,她就不知道琴明柔在想什么了。

    “娇娇。”熟悉的声音唤回了琴琬的胡思乱想。

    她歪着脑袋看了一眼,笑眯眯地说道:“舅母,姨母。”

    李氏与端王妃一起过来的,“这几日你外祖母念叨得厉害,你要是再不过去陪陪你外祖母,她老人家可就要杀到相府了。”

    琴琬点头,“娇娇这几日正要过去呢,前儿大哥从军营捎了些土特产回来,娘亲说要娇娇送一份过去。”

    李氏顿时笑了,“人家到军营都是锻炼,睿焯倒是有闲情,我听你娘说,他可是给你捎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琴琬得意地扬起脖子,“那是大哥疼我。”

    “是,知道你们兄妹俩感情好。”李氏好笑地说道。

    “听阿水说,把焯哥儿送到军营,她轻松不少,弄得我都想把凡哥儿也送走了。”端王妃神神叨叨地说道。

    “你舍得?”李氏调侃道。

    端王妃不以为意地撇嘴,“我有什么舍不得的,我巴不得送走,我也好轻松轻松。再说,男孩子,迟早都要经历这么一出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做的娘的,哪一个不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长大?沙场上,刀剑无眼……”说到后面,李氏的声音有几分哽咽。

    端王妃立即岔开话题,说道:“今儿来的人不少,这下有得瞧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避讳在前面引路的嬷嬷,而那嬷嬷也仿佛没听到几人的对话一般,将一行人带进了花厅。

    花厅里早就坐满了女眷,有坐上嘉宾的,也有不请自来的,脸上都挂着略显谄媚的笑容,努力与镇山王妃没话找话地说着,琴琬等人的到来,让众人顿时安静了一瞬。

    不是琴琬高调,而是众人认出了带路的嬷嬷是镇山王妃身边的嬷嬷,所以对琴琬又多了几分猜测,这些人当中,有参加过琴琬生辰宴的,当日镇山王妃可是亲自送了贺礼的。

    “娇娇来了。”镇山王妃一脸欣喜地看着琴琬,冲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过去。

    “前儿,我还在与玉萍说,要是在皇学见着你了,邀请你来府里坐坐。”边说,边亲切地拍着琴琬的手背。

    琴琬也是一脸的亲昵,“这段时间八殿下在相府,所以很少到皇学去,就是交功课的时候去一下。”

    小小地脸红了一下,琴琬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镇山王妃却不以为意地说道:“八殿下是出了名的皮,能乖乖地待在你身边,真不容易。”

    在场的众人心思百转千回。

    如今朝堂上,七殿下势头正盛,隐隐有超过太子的强势,虽然这些年不曾听说琴琬与七殿下交好,可谁都知道八殿下缠琴琬缠得紧,要不是岁数不合适,估计圣上都会给两人赐婚了。联想到琴琬的“太子妃”命,众人不禁多想了一下。

    反倒是琴琬没想到那么多似的,一脸憨笑,“一物降一物,那小子就是怕我,嘿嘿。”

    众人附和了几句,镇山王妃难得露出平易近人的一面。

    所谓的平易近人,其实也不过是比往常多说了两句话,镇山王府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再加上镇山王的气势太大,没人敢轻易窥视一二,这次,众人也无非是想混个脸熟,万一像琴琬那般,入了镇山王妃的眼了呢?

    所以,这次前来的各府女眷都带上了女儿,不管是嫡是庶,能带的都上了。

正文 第120章 一辈子一次的荣耀

    举止虽然可笑,但有用就成,谁也不会与滔天的富贵过不去。

    镇山王妃似乎很喜欢琴琬,拉着她说了好一通话,因为相府来的没有女性长辈,所以李氏就一直带着琴琬,连带着与镇山王妃多说了两句话。

    本事无心的应酬,可看在有心人的眼里,又把事情想复杂了,李氏代表的是护国公府,镇山王妃是镇山王府的女主人,两人相谈甚欢,是不是说明了什么?

    本来,大家对镇山王妃就不是很熟悉,一是镇山王妃很少参加圈子里的活动,二来镇山王给人的气势太强,畏惧的心理让众人不敢太靠近,生怕说错句话,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次大家都打着试探的目的前来为镇山王妃祝寿。

    按理说,主母过生辰,作为当家人的镇山王是要出面接待客人的,可他的身份在那里,只有这些人巴巴地讨好他的,哪有他放下身段去应酬这些人的,所以接待男宾的事,就交给了镇山王世子,权当是种历练。

    而对于这种事,萧景懿处理得很好,还因为琴琬的关系,与琴东山多说了两句话,甚至还与琴明轩点了头。

    午膳自然是男女分开的,女眷这边的午膳摆在了内院,好在镇山王妃早有准备,帖子虽然下得不多,可席面还是准备了二十五桌,这还只是女眷这边的,外院的席面那就更多了。也亏得镇山王府有这么大的地方,不然,吃顿饭都要分几个地方。

    仗着热闹的气氛,桌上的众人都挑着好话说,个别精明的,看出镇山王妃待琴琬的不同,本着曲线救国的目的,主动与琴琬接近。

    琴琬额角抽了抽。

    好在有舅母李氏在,作为未来的国公夫人,李氏这点本事还是有的,来者不拒,与每个人都能亲近地说上两句话,可仔细回味,却又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

    酒足饭饱,个别不胜酒力的人到了客院休息,剩下的人则朝戏园走。

    镇山王妃喜欢听曲儿,所以镇山王养了一个戏班,平日里,王妃什么时候有兴致了,听上一曲儿。王府里的戏子与外面的不一样,清一色的,全是太监,三、四岁就净身,然后学曲的太监。

    想想也是,要是王府里的戏子与外面的戏子一样,有男有女,那王府的后院恐怕要乱了。

    好在,镇山王妃喜欢的曲目都是男女情爱的那种,不需要扮演小生的戏子有多男子气概,所以太监也能扮演得很好。

    能在镇山王府吃饭,还能观看镇山王府的戏班唱曲,这恐怕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事,所以众人兴致勃勃。

    既然是凑热闹,那自然要大家坐在一起才行,因为人多,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规矩,再说,这是镇山王府,谁有那么大的胆子在这里弄幺蛾子?

    琴琬挨着李氏与端王妃坐下,左右看了一眼,问道,“怎么没看到凡哥哥?”

    “那泼猴,”端王妃揉着太阳穴,郁闷地说道,“趁他父王不在,身边的小厮管不住他,多喝了两杯,现在在客院躺着呢。”

    “噗。”琴琬不雅地笑出了声,“凡哥哥不是贪杯的人啊,怎么会喝多了?”

    “还不是你姨父,”端王妃翻着白眼,说道,“前儿带着你凡哥哥应酬,怂恿那小子喝了两杯果酒,那死小子就迷恋上了,虽然是果酒,可后劲儿大啊。他才多大个人啊,喝酒伤身,我让人断了他院子里的果酒,他就让人到外面买,我下令不准从外面带东西回来,他就在席面上喝,这孩子……”

    嘴里说着咬牙切齿的话,可语气里是满满的宠溺。

    “凡哥哥性子豪爽,以后在酒桌上恐怕会吃亏,”琴琬老成地说道,“主要是受了姨父的影响。”

    煞有介事的语气,丝毫不认为自己坑了端王爷一把。

    端王妃牙齿咬得更紧,“别提那个人,如果不是他,凡哥儿现在也不会沉迷酒色!”

    沉迷酒色!

    琴琬额角抽了抽。

    这话端王妃也敢乱说。

    好在大家都知道端王妃的性子,对她的话一笑置之。

    倒是琴琬不禁想多了。

    端王妃一看,就和她的前世一样,是个喜欢折腾的,物以类聚,或者娘亲没出阁前也是这样的性子。

    琴琬为自己的“作”,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诶,那是琴明月?”李氏朝右前方看了一眼。

    琴琬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到底是跟在宫里的教养嬷嬷身边学了段时间,琴明月身上的气息变化很大。

    依旧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只是多了份大气,有了气势之后,那“不食人间烟火”,就变成了高不可攀。

    “变化倒是挺大的,”不以为意的语气,出自端王妃之口,“不管再怎么变,也配不上‘太子妃’三个字。”

    不是端王妃护短,而是她心里清楚,太子妃只能是琴琬,所以琴明月嫁的人绝对不会是太子,她再怎么努力变化,都是枉然。

    几人的对话,丝毫没有忌讳琴琬身边的琴明丽和琴明娟,而两人低眉顺眼的模样,好似完全没听到似的。

    这种争斗不是她们能掺和的,她们没实力参与这种游戏,守好本心才是最重要的。如今相府后院看似三足鼎立,可白芷水收回了中馈,不管她愿不愿意,都是相府的主母,日后这些庶女的亲事,都被她拿捏在手里。

    比起纪氏,白芷水虽然看似不易亲近,对她们不闻不问,可这些年还真没对她们动过手,该有的一份不少,不该有的,也绝对不会给。

    所以,只要她们没踩在白芷水的底线上,日后她们的亲事在面子上也过得去。毕竟,她们是琴琬的姐姐,也代表着她的脸面。

    “琴明月身边那个,是老四?”端王妃朝前方多看了一眼。

    “是四姐琴明箐。”琴琬答道。

    端王妃点头,“单看气质的话,倒是教养得不错,你祖母还是有几分手段的。”

    毕竟是乡下的老太太,能有这份见识就很不错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

    端王妃看向琴明箐的目光深邃了几分。

    最为关键的是,琴明箐自己要有很好的悟性,不然,也学不到这些本事。

    只是……

    看着气质相似的琴明月与琴明箐,端王妃笑的灿烂。

    这两人,有点意思。

    “诶,不对啊,怎么少了一个?”李氏左右张望了一眼。

    琴琬好笑地说道:“舅母,你怎么对相府的女儿这么有兴趣?”

    “胡说什么呢,”李氏瞪了她一眼,“我不过是担心那几个不安分地弄出什么幺蛾子,到时连累你不说,还让阿水受累,你倒好,编排起你舅母来了。就那几个,想进护国公附?娇娇,你是埋汰你表哥呢,还是埋汰自己呢?”

    “有兴趣”不就是相看儿媳妇的意思,难怪李氏火气那么大了。

    琴琬连声告饶,然后才正色说道:“三姐……自从与俞公子的亲事定下后,性子就有些别扭,这次,谁也没想到她会跟着尚书大人一起过来。”

    “到底是姨娘养的,规矩上差了很多,只不过,琴东山居然默许了,”李氏一脸的不屑,“这还没进门呢,就跟着未来的婆婆进出这种场合,连自己的爹都撇下了,你那个三姐是有多恨嫁?”

    琴琬耸肩,“三姐性子叛逆,前儿俞夫人还提出,希望三姐能早日过门,父亲好像也同意了,所以三姐就……”

    破罐子破摔!

    既然你们那么希望她出嫁,那她就公然与未来的婆婆一起出入这种场合,反正丢的也不是她的脸。

    “这倒是琴东山能做出来的事。”端王妃鄙视地说道。

    到底是镇山王府的戏班,不管是唱腔还是身段,都比梨园的好。

    想想也是,这些人都是在几岁的时候,被镇山王挑选出来,由名师指导的,自然不是一般的戏子能比的。

    只是,琴琬一向不喜欢这些咿咿呀呀的腔调,前世在冷宫待久了,她很反感这种尖细的声音,不男不女,听着烦。

    戏唱了一半,几个婆子突然神色慌张地过来,走到镇山王妃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镇山王妃的脸上还是挂着浅浅的笑,连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冲婆子点了点头,低声嘱咐了几句。

    两人间的交流再平常不过,在座的都是后院的主母,对这种事见怪不怪,毕竟,总会有突发事件要处理。

    镇山王妃又与身边的某位夫人说了几句话,那位夫人受宠若惊,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像朵灿烂的菊花。

    又喝了两口茶,镇山王妃才起身,走到琴琬身边,“之前我就说过,一直盼着这孩子到府里坐坐,今儿可把她盼来了,白夫人,不介意我带她到处走走吧。”

    李氏神色一凛,道:“难得娇娇能入王妃的眼,要是王妃不嫌这孩子闹腾,我倒乐意她跟着你。”

    镇山王妃笑的更加真诚,“我看这孩子多半是个坐不住的,也好,我们一起走走,端王妃可有兴趣一起?”

    被突然点名的端王妃眼睛一紧。

正文 第121章 计划外的意外

    端王妃深深看了镇山王妃一眼,“难得镇山王妃有这么好的雅兴,自然要一起。”

    对于几人的突然离席,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先不说这几人本就身在高位,她们的行为还轮不到外人置喙,就是先前的种种征兆,不是已经暗示她们,这几人如今是一个阵营的吗?

    肯定要私下说点什么。

    琴琬跟在镇山王妃身边,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小短腿努力跟上众人的步子,最后站在了客院最里面的房门前。

    心里一紧,琴琬心里的怒火“蹭蹭蹭”地往脑袋上冲。

    都是内宅妇人,心里都清楚那些腌臜的手段,所以一停在房间门口,李氏与端王妃的脸色就沉下来了。

    把她们叫来,无非是想私下解决这件事,也就是说,里面的人与她们有关,端王妃代表的是端王府,而李氏则代替白芷水,代表着相府。

    “把门打开吧。”说这话的是端王妃。

    端王妃给琴琬的感觉一直都是大大咧咧,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模样,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就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恨不得火上浇油的幸灾乐祸。

    这是琴琬第一次从端王妃的脸上看到了……杀气。

    是的,是杀气,不是怒火,是赤、裸、裸的杀气。

    上位之人,最不在意的,就是人命,能坐到这个位置,谁的手上不是沾满了血腥?

    人最是自私,凡是挡了自己的路,碍了自己的眼,威胁到了自己利益的人,杀!

    “嘎吱。”

    清冷的开门声。

    不知是不是琴琬的错觉,总觉得随着这声粗糙的声音,周围的温度都生生降低了很多。

    尽管房间是最靠里的,可屋内光线不错,所以门一打开,站在屋外的琴琬就能将里面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

    琴明柔脸色惨白地坐在床上,尽管她拉高了被子遮住身体,可从她凌乱的衣衫不难猜出先前发生了什么,这身衣服,明显是事后穿上去的。

    担忧的目光迅速一扫,在看清站在屏风前的人是谁后,心里顿时乐了。

    哟,都到齐了!

    琴琬嘴角上翘,换上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同样松了口气的,还有端王妃与李氏。

    “这是怎么回事?”愤怒的声音,是后面跟来的俞夫人。

    琴琬兴奋地眨眼,甚至还“体贴”地朝一边挪了半步,将最好的位置腾出来。

    琴明柔娇娇滴滴地坐在床上,显然还没回神,那惨白的脸色也不似作假,是真的吓到了。

    只是不知道她所谓的“害怕”是因为摊上了这件事,还是因为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她计划的来。

    琴琬嘲讽地看着琴明柔。

    她就说嘛,琴明柔怎么会突然转性了,琴东山要提前她与俞沛的亲事,她不哭不闹,甚至还极为配合地与俞夫人一起到镇山王府,对外宣扬自己的身份,原来是抱了这样的心思。

    只是可惜了。

    心计是有,可终究是运气太差了。“这是怎么回事?”见没人回答,俞夫人再次厉声问道。

    阴狠的目光死死盯着床上的琴明柔。

    又是个不安分的,原以为是个好拿捏的,原来是个忍不住寂寞的,才多大的岁数,就知道勾引男人了,日后,如何为沛哥儿守活寡?

    “这,就要问问琴姑娘了。”镇山王妃威压一出,屋子里的人冷不丁地打了个冷颤。

    “六妹妹……”琴明柔无助地朝琴琬望去,惨白的脸上满是害怕。

    “三姐,你别看着本县主,不知道的,还以为本县主怎么着你了,这里不仅有长辈,还有两位王妃,你还是把事情说清楚得好。若你是苦主,两位王妃会为你主持正义,还有俞夫人,你怎么说,也是她未来的儿媳妇,不会让人欺负你的。”

    琴琬冷眼看着琴明柔,现在的情形,肯定不是琴明柔设计的那般,既然有心思设计,那就得有觉悟承担后果。

    而且……

    环视了一眼还算明亮的屋子,琴琬体内嗜血的因子在蠢蠢欲动。

    进院子的时候,她可是听得仔细,这屋子原本是褚凡午休的,琴明柔跑来干嘛?

    呵呵,真当她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呢!

    琴明柔垂着眸子,低声抽泣,没人能看清她眼底的情绪究竟是害怕,还是后悔,又或者是不甘。

    纵使心里的恨压过了害怕,可面前站着的是龙都的镇山王妃,琴明柔悄悄吸了一口气,楚楚可怜地说道:“回王妃,明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午膳后,明柔跟着大家一起到戏园,中途内急,到了净房,出来的时候就被人敲晕了,醒来后,就、就……”泣不成声,委屈、害怕与不知所措充斥在低声的抽泣里,让人于心不忍,“六妹妹,三姐、三姐该怎么办啊……”

    “被人敲晕?”端王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床上的人,“这里是镇山王府,本王妃还真想不出,谁有本事能在镇山王府出黑手。”

    这话不假,单说镇山王的身份,王府里绝对戒备森严,特别是今天这种日子,更是加派了人手。镇山王手下的人,个个都是有真本事的,谁能在镇山王的地盘瞒天过海?

    再者,今儿来的人都是抱着讨好的目的来的,在镇山王府里弄幺蛾子,这是嫌自己的命长呢,还是命长呢?

    “王妃,明柔说的都是事实!”依旧是无力争辩的语气,琴明柔急红了眼。

    端王妃嗤笑,撇开了目光。

    “不知张小世子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这次问话的是镇山王妃,漫不经心的语气。

    “哗。”

    手里的折扇被打开,张小世子自认风度翩翩地打着折扇,“自然也是被敲晕了,送进来的。”

    “噗。”

    琴琬这声笑憋得好辛苦。

    一个两个都是被敲晕了扔进来的,那镇山王府成什么了。

    琴琬冲张小世子翻了个白眼。

    说来,这个张小世子在盛京也是个出名的人物,嗯,可以说,与她之前的大哥齐名,堪称盛京两个极品的二世祖。

    如果说他大哥的纨绔,是被琴东山与纪氏捧杀出来的,那这个张小世子的不羁,则是被张侯爷与侯爷夫人惯出来的。

    听他的称呼就知道他不是正牌的世子,有“小”就有“大”,张小世子是有个大哥的,据说是带在老侯爷身边,由老侯爷亲自教导的,可谓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毕竟,威远侯一代不如一代,好不容易有了个好苗子,自然要仔细栽培,让家族的福泽再延续几代。

    而这个威远侯府的嫡长子也确实争气,虽不是特别的出类拔萃,可性子沉稳,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却也没有让人讨厌的地方,是个中庸之人。

    只是,一场大病要了世子的命,也断了老侯爷的期望。

    而这个张小世子,这是在他大哥去世后,张侯爷四十岁的时候得来的。

    宝贝得像什么似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要星星,绝对不会给月亮。

    或许是侯爷夫人把他当成了长子的替身,小世子想要的,她绝对会买一送一,或许是因为她的态度,张侯爷对这个小世子也是宠溺得紧,连老侯爷想把小世子带在身边,他也不允许,甚至不惜与老侯爷对上,宁愿背上“不孝子”的骂名,也不愿自己的儿子受苦。

    在张侯爷的想法里,他的长子就是身上背的担子太重了,才会忧思过重,不然,他的儿子是要继承爵位,是要光宗耀祖的!

    或许是老侯爷对前世子望子成龙的举动刺激到了张侯爷,在小儿子的教育上,他完全就是放任。在他的想法里,威远侯府再落魄,也有功勋在身,能养儿子一辈子。他不要求儿子能为侯府做点什么,只希望儿子能长命百岁!

    于是,便有了与她大哥齐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