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氏有好女-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敷望着他,很有涵养地点了点头表示没有异议。
方琼吩咐手下找的是户村子边缘的人家,原来他们离村庄并不远,但这点路就足够她受的了。四匹马都是烙过印的军马,撒开蹄子风驰电掣,方琼好歹顾了她死活,让她同乘一骑,可是她觉得她的左手要给颠废了。
剧烈的疼痛延续到双脚着地,更鼓敲过,她面前的小房子亮起了一星昏黄的灯火,灼着她的眼。
方琼扶着她慢慢地走进屋,一对端着油灯的老夫妇佝偻着背掩上门,睡眼惺忪的大爷半带犹疑地问道:
“两位是什么人呀?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外面没回家?”
罗敷轻声道:“我是城里新来的大夫,到山下来出诊的,结果不慎摔了一跤伤了手臂,误了关城门的时辰……这个,是我做生意的兄长,他陪我一同出的城。那一户人家不便留宿,我们只好叨扰您了。”
护卫敲门的时候只说要借宿并给了钱,她随便编了一套话,该有的都有了,应该出不了大岔子。方氏留在营地里的护卫和长随要是对付不了那些刺客,为了不闹出大动静,对方也不会笨到冲进村子里搜查,况且既以警告开头,就没有立即赶尽杀绝的理。
老大娘攥着银票打了个哈欠,“跟我来,瞅着二位穿的好长的也俊,就不是我们这样的粗人,这儿不比你们城里人住的漂亮,委屈一晚也就是了。哎,半夜里公鸡打鸣可别嫌吵啊。”
罗敷揉着眼睛,睁开眼,就站在了一间还算干净的屋子里。角落里堆着干草,一张矮床,火盆放在床边。老夫妇帮着拿来被褥和水,接着就回房睡觉去了,留她和方琼自主划分房间。
罗敷太困了,抢先坐在床上,一双无精打采的眸子无辜地瞪着他,鼓起勇气翘起一根手指,指向角落里蓬松的干草。
一沾到床,困意铺天盖地般袭来,她解了几下斗篷没弄能开死结,索性倒在被子上不省人事。
方琼在床头站了许久,把床头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油灯移到几步开外,着手将草堆搬开,褪下狐裘披在草面上。
少时在军中也不是没睡过这个,只是一晃都许多年了。
有些东西他自始至终都忘不掉。
油灯微弱地燃烧着,他盯着墙面上安然睡着的影子,也试着轻轻阖上眼帘。
第104章 投桃
半夜没有听到鸡鸣,黎明之时村子里炮仗声震天响,罗敷从床上堵着耳朵爬起来,头晕目眩。 她动了动手臂,感觉比昨天好些,拆下缠好的棉布条摸了一摸,骨头应是轻微地折到了,没有大碍。因衣服穿得厚,身上也无擦伤,只是膝盖青了块。
睡草堆的方琼早就不在房里,老大娘端着水进来给她洗漱,她道谢后飞快地塞下半个馒头,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了一遍,幸好没丢什么要紧的。
袖袋里的水晶手钏好好地躺着,她从怀里掏出簪子,对着光端详了好一会儿,插回新梳的发髻上。
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花狗绕着树追赶五六只仔鸡,尾巴摇得极欢快,鞭炮和着鸡鸣犬吠和鸟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一派新年的热闹氛围。院门口护卫准备好马匹,走上前对她礼貌笑道:
“秦夫人,公子未到卯时便回城料理要事去了,走时说今日是除夕,昨日药局设宴请客大人不在,中午就和吴先生一起露个脸吧,晚上随大人的安排。”
罗敷听到可以尽快回去,欣喜溢于言表,又转念想到昨日两次遇袭,问道:
“方公子说回城的路径上有埋伏,现在就清除干净了?”
护卫苦笑道:“这个某不知道,不过听说林子里的兄弟们一夜都没怎么睡。公子能早早回去,那就是没事儿了,大人放心吧。”
罗敷自知问多了,她在此事中并非主要环节,方琼自然不会放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下属在这儿等她,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她。
回城的路意料之中地顺利,不到几炷香的功夫就抵达了城门。街上来往的行人突然多了起来,卖糖葫芦的、剪彩纸吆喝廉价首饰的、摆摊算命的又重新挤到坊中市里,颇有些十五上元的意趣。嘉应除了回本地过年的居民,还有仍在路上辛苦奔波的商人,把客栈和别苑作为落脚点休整几天。打扮鲜艳的女眷得了闲涌上街采买精致的器具,也有一家人带着孩子去勾栏看杂耍的。
进城后不多时,季阳府惠民药局的马车就在路口迎了上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圆脸医师走下地,对着罗敷一拱手:
“在下是药局的掌印,敝姓杨,久仰秦夫人大名,听闻大人在城外出诊早上才启程回来,就过来接大人去药局了。……大人,您的手?”
她温和笑笑,“无事,不小心摔到了。”
罗敷扭头看看护卫,想必是方琼的安排,她中午是一定得出席的,遂道:
“麻烦杨医师了。吴老先生和方医师现在都在药局里吧?昨天他们仿佛是有什么事,我来药局找了一回都没见到人影。 ”
杨医师摸摸脑袋,笑道:“啊,昨日那几位京中来的大夫太客气啦!咱们药局几个月前收治了几位重病难愈的穷苦百姓,说好年前把诊金付了的,但一直没能过来,也就无法探究病情如何了。 余御医听说此事就主动提出去他们家义诊,之前的账由他们代付,跑了一整天呢。中途林医师先回来帮忙值班……咦,他不是和秦夫人一起的么?”
罗敷噎了一下,想要腹诽但思虑还是占了上风,毕竟是共事过几个月的人,就蹙眉道:
“天色暗,下山的时候遇到了山匪,林医师骑马和我走散了。”
杨医师大惊失色:“山匪!大人可别有事啊!那、那林医师他……咱们城一向清静,什么时候有了这等强人!”
一旁的护卫开口道:“乃是邻县的山贼,不足为惧,被某等送去官府了。”
他眉头依然紧锁着,罗敷明白他在担心什么,颜美总归是在这儿出事的,上头可能会因此对嘉应产生不好的印象。
她扬唇道:“方氏已经派人去找了,颜美自己也是当大夫的,应该知晓一些自救的本领,况且那群山匪的目标是我车上的财物,并没有为难他。”
杨医师频频点头,“那就好,那就好。秦夫人快请吧!”
午时未到,药局饭厅里已经备好了最好的酒菜。得知大家都到了场,罗敷一进正堂就和药局同来的几人说了颜美的事,包括她听到的那一声惨叫。
方继长叹一声:“怨不得别人,这小子要是能回来是他自己的造化。他只身在京城,家中已无父母长辈,我当初看他伶俐就让他进了药局,没想到心性不正!”
万富放下手中的医案,安慰他道:“先生别急,没找到就是好消息。他要是回来,怕是不能继续在药局里干了,我替他找个活计,多劝劝他,以后对他对人都是好事。”
罗敷称是,“眼下我们还是以同地方药局交涉为主。吴先生经验多,昨日看了一圈,觉得这里怎么样?”
吴莘还是那副不动如山的样子,抬了抬眼皮,“老夫在渝州的时候,那里天高皇帝远,药局却办的不错,这里么……着实有些寒碜。不过嘉应富庶,人手齐全,几个毛头小子也够尽心,还是值得改一改的。”
罗敷捋着发丝,“那就交给先生了。方医师觉得呢?”
方继哼了声,“一切全凭大使做主。”
罗敷板着脸道:“大家心里都有数,咱们此次来是打着方氏的旗号,明面上是方公子从洛阳要来的人,所以计划都是要和他们沟通的。”
万富道:“方氏的管家,就是招新时过来的那位秦伯,昨晚抽空和我们说过了,秦夫人想的周到。”
罗敷最喜欢听他说话,笑眯眯地道:“我们去饭厅吧,别让人家等急了,太医院的人那边都齐了呢。”
药局的饭厅不大,为了显示对京城来人的尊重,不仅点了许多城中出名酒楼的特色菜肴,还连硕大的一张圆桌都从楼里搬了过来。席间六位医师挨个来敬酒,罗敷拿袖子挡了,一轮下来喝了三四杯的量。
酒过三巡,医师们便放开了话题,谈起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热情高涨。
“哎,你们不知道,”一位年轻医师喝高了,带着点方言兴致勃勃道:“城中明月坊北的天香楼这几天有折扣,去听曲子只需付一半价钱呢!”
罗敷抿着酒,突然睫毛一抬,“天香楼?”那女人说她原来是天香楼的女郎,被采药人赎身的。
年轻医师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哎呀秦夫人懂得啦,不过也有商人家眷带着侍女过去听琵琶的,到了晚上就都是男人了。”
太医院的张医官也有点晕了,嗤笑道:“你是没见过洛阳的女郎,那才叫国色天香!没有百两银子别想买一个出来!”
万富看着罗敷停顿的筷子,心里觉得有些不对,饮了小半杯,笑问道:“周兄,那这里多少钱?”
“啊,还真有,这个数——”周医师伸出五个指头,想了一下,又加了五个,“十两……哈哈,你们京城就是一百两了!”
罗敷按捺不住,“就是这几年么?我看城中的物价并不高,十两银子在洛阳也能买一个丫鬟了,想必是上等的女郎吧。”
周医师道:“去年卖出去两个,一个是弹琴的,买的那人我们也见过,因他往药局里送过几回药。
药铺里的伙计知道他讨了个识字的贤惠娘子,不知怎么羡慕呢!还有个是带着个女娃的歌伎,从良后在城里住过一段时日,然后据说去京城了。哎呀,她夫君可对她不好,经常吵架,嫁人之后身子越发不好了,原本有几分相貌,全都消磨在病上,亏她夫君还是个医师!”
罗敷忽地有种熟悉的感觉,手指捏着酒杯,闭目在记忆里搜寻了好几遍,到底为什么?
医师……京城……
张御医夹着下酒的毛豆,打了个嗝,“上京谋生的医师么,说不定我们还认得。周兄这么义愤填膺,说出来给大伙瞧瞧,到底是哪个同行这么不怜香惜玉啊?”
周医师按着额头,“叫什么来着……对对,姓王吧好像。”
“王敬?”
罗敷蓦然对上万富疑问的眼神,她也刚刚想到。
“哦,周兄不知,我们药局里原先有位王医师,也有个病殃殃的夫人,也带个女儿,也常常吵架,我回去可要好好问问他,说不定就是这位不怜香惜玉的王医师呢!”
满桌的人大笑起来,周医师高声道:“万先生,你这可不厚道啊,你可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罗敷心中暗叹,就是确定了又怎么样,当事人都已经死了。那个留下来的小女郎好像是送去了养生堂,当初王放扮作州牧追查此案,还请她吃了顿云吞,正好被从衙门出来的万富看到。
若就是王敬,那么就很蹊跷了。王放和方琼说他是在京的暗线,和他的妻子养女一起被人控制;另一个被赎身的女郎嫁的采药人患了一种怪病,根据脉象写出来的方子与她曾经研究过、施加在王敬妻子身上的毒。药十分吻合。
王敬是越藩的人,昨日将她拉到山上的那个女人,是否奉的也是这方人马的命令?
还有多少这样的人蛰伏在洛阳的城里乡间?
五月份梅雨过后拔起的贪腐长线纵贯南齐,京中与南安对峙,麾下各种势力开始博弈,越王试探不成,着手收回渔网除去暗桩,几次刺杀都冲最重要的人下手。
司严说州府中暴毙的人数只增不减,她当时一味地以为是他在挑衅,却没去辨明到他说的真假。
罗敷脸色苍白,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
几位医师要敬她的酒,万富一一挡下,陪他们喝到饭局结束。吴莘和方继年纪大,早早离席,罗敷紧跟着他们后脚走,一开始还挺稳的,走了十丈远就开始虚浮,她在大门口扶着门环,眼冒金星。
就在她要站着睡着的时候,小侍女清脆的嗓子大惊小怪地喊起来:“女郎,女郎?还能走么?”
罗敷压低声音道:“别声张,你扶我回客栈休息去。”
明绣眼见她脸没红,还以为她很正常,不料这下果然来对了。从客栈赶来就是怕她喝多,房间里还有一堆事没做呢。
“女郎喝了多少啊?也不看着点!”
罗敷头痛欲裂,“我是看着,光看有什么用,还不是灌下去四杯半。你别晃了好不好?”
“……多大的杯子?”
她张开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
“……四杯就成这样了?”
第105章 衣带诏
睡醒已是傍晚了,窗外的喧闹声比村庄里更大。
罗敷抱着被子,懒懒地眯着眼,看橘色的霞光柔和地铺在榻沿。在玉霄山的时候,冬天不会下雪,石阶上还有鲜绿的小草,她则会由此想起明都,想起京城的雪。
她这么多年只回过明都两次,都在十年以前。头一次是来玉霄山的第二年春节,她太想祖母,就求师父带她回去看看,后来是跟着师父行医,严寒的十一月里经过巍巍的宫墙,没朝里面看过一眼。
正是对一切事物新奇的懵懂年龄,旧日的风光不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现在想来当真有些残忍。
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都是和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度过的,她不觉得孤单,可能是骨子里就受得了清静,认为一辈子也可以这样慢悠悠地混过去。师父去世后,偶尔想到他的神态举止,最多感概上几刻,从来没有特别伤心。大抵清静惯了的人都是独善其身的,自己过得舒服,就想不到别人。
可是她现在连一封信都要计较很久,这半年的变化,她自己也说不上好与不好,总感觉多了个甩不掉的包袱,偏偏还心甘情愿。
罗敷埋在软软的小窝里不想起来了。书上说喝了酒之后的人分三种,一种是倒头就睡的,一种是喜欢思考说话的,还有一种是要砸碟子的,她睡觉起来也砸不动碟子,于是就东拉西扯地想这些,真是给自己添堵。
明绣打了帘子进来,捧着套裙子道:“女郎,我刚才上街去晃了一趟,这里有的成衣店开门开到申时,在里头转了转倒也精致,想起女郎过年都没买一件衣裳,我那个悔的!早知道在洛阳时多添置几件鲜艳好看的现在换上。不过现在店都关门了,我光着急也没用。”
她将绯红的裙子往床头一放,“女郎今晚穿这个吧,虽然药局那边说女郎酒劲儿没过,原定的晚上再聚也不用去了,但不管出去还是待在房里,都图个喜庆意思。我再替女郎把头发梳梳,这才像样。”
罗敷头大了,翻了个身蒙上被子,“随便吧,我再躺躺。”
小侍女叉着腰脆生生道:“女郎不是要写信么?纸笔都重新摆好了。”
罗敷刷地坐起来瞪着她:“谁让你看的!”
明绣耸耸肩,眨眼道:“没啊,我怎么敢。女郎昨天那架势难道不是在写信么?”
于是罗敷认命地披着头发穿着中衣下床写字去了。明绣乖巧地端来一碗银耳莲子汤,正好她左臂微伤不能放在桌上,就擦干碗底当纸镇压着信,洋洋洒洒地接着写。
刚拿勺子喝了一口,外面客栈的茶房忽然用不标准的官话唤道:“大人起了么?有人在柜上给大人送了礼,托某上来交予大人。”
明绣放下纱帘,跑去开门:“什么呀?”
茶房摇头说不知。
等人走了后,罗敷一鼓作气写好最后几个字,抬头道:“先不要急着开……”
“下面压着个条子呢!”明绣已经把纸条拿下来了。
罗敷皱眉道:“你家女郎现在危险得很,说不定哪天就被人暗算了,下次不要这么毛毛糙糙的。”
明绣嘟着嘴哦了声,又道:“虽然写的就是女郎的名字职位,但这字比书上抄的还好看呀!”
罗敷当啷一下放下勺子,目光就着侍女的手来回扫了两遍,立刻把方方正正的包袱抢到怀里。她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来,端着银耳汤喝了个干净,喝完还咬着嘴唇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明绣见她这极不正常的情态,一本正经道:“女郎,我去厨房看看鸡汤的火候。”说罢摇摇头,压住好奇心走出了房。
送礼。
罗敷三两步扑倒在被子上,脑子里什么烦心事都抛到十万八千里外,一边笑一边飞快地拆封,扒掉暗红的散花绫,里面是一个材质轻便的木盒子,黑得素净。她放在手上掂量掂量,沙沙作响,应该是布料之类。
帘子都被拉开,光线亮了不少,是个开匣取宝贝的好时辰……她打开盒盖,轻手轻脚地取出东西,果然是一套袄裙。
要是罗敷自己买衣裳绝不会挑这么艳的,难得这件樱桃红的暗花箭袖小袄丝毫不显俗气,成色上得极漂亮,像西边天幕上燃烧着的瑰丽云彩。她抚上柔滑的料子,软缎薄厚适中,穿在身上最是舒适,袖子和领口隐约地绣出了藤纹,枝蔓蜿蜒繁复,秀雅动人。八幅雪青月华裙,被霞光一染,浅淡的色泽犹如濯濯秋水,轻描细绘的雨丝昙花在遥П呱险婪诺酶裢饷髅摹
她不忍心放下漂亮得不行的裙子,凑近了一寸寸地欣赏,幽幽的松木清芬萦绕在鼻尖,不带一点寻常熏香的烟火气;把脸贴在微凉的裙幅上,更显得脸颊很烫。腾出右手拎起条月白的丝带,上头拴着个两寸的绣囊,她对着榻倒了几下,窄口里掉出一小方叠成方形的纸来。
罗敷翻了个身,躺在榻上把展开的纸张举得高高的,肯定只写了几个字,好敷衍啊。她慢慢地找到他潇洒从容的字迹……然后顿时把头扎进被子里,咬牙切齿的,耳朵全红透了。
“南方不冷,兼内有暖炉,外罩斗篷即可。亲自掐的尺寸,奔波多日许显宽些,等回来将养。”
他到底是怎么掐的尺寸啊!罗敷都要抓狂了。
她将纸翻到背面,还有几行小字:
“新岁将至,思绪及处不能身代,甚愧之。洛阳连日大雪,西宫梅花待回时应谢,甚念之。秦夫人宽宏,勿与计较,尺寸亦然。”
后面是一个别致的花押印,赫然是个郢水的“郢”字,怪不得他要用淳于通这个假名招摇撞骗,平时用的也很顺溜么。
她的心宛如被温水浸过,一分一分软下去,闭上眼睛就想能起他的脸,他认真的样子和笑起来的样子,端严的样子和温柔的样子,她全部都清清楚楚地记得。
彼时八月既望,池上月色溟濛,他于槐树下抬眸望来,竟就是她的缘法。
罗敷默默叹气,要过多少日子才能回去呢?她觉得自己现在可以不害怕那些纷杂的眼光和口舌了,她只想和他在一起,陪着他度过新年。不过至少有初霭在身边,他不会那么寂寞。
夜幕悄然降临,大街上的鞭炮从东头炸道西头,人们都在家里的圆桌上团聚,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她贴着窗子站了一会儿,把缝隙给合上了。带着一丝残风,外面的世界顷刻间静了下来。
*
府馆里品相俱佳的山珍海味陆陆续续端上桌,不多时就要开宴了。方府向来有个规矩,若是不在自家府上过节,主人要与家仆同乐,不兴弄出个小雅间独自听曲喝酒。于是府馆偌大的院子里全是八仙桌,从京城带来的几批人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明日元旦的安排。
一个小厮双手奉着银碟,满头大汗地问引江:“秦管事刚说安排在公子那一桌,可是到现在秦夫人还没来,不会不来了吧?”
引江道:“公子从早上忙到下午,才想起来叫你们去请的,来晚点也没多大关系,公子落座后就不等了。”
与此同时,府馆的门房将将把罗敷放进来。她在客栈里都喝了两大碗汤了,本不想来的,但听说子时府馆会放烟火,就带着半饱的肚子不辞麻烦地晃过来了。客栈离府馆挺远的,她动作不紧不慢,是认为人家不会等她,况且这么迟才通知着实不厚道。
进了前院后,发现府馆里张灯结彩,人来人往,梅花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纸灯,流光溢彩。明绣按门房指的席位数来,长呼出一口气:
“女郎,说是和方公子一桌,可公子还没个影子呢,想必我们也不算太迟。”
“今日知府大人能拨冗光临,真叫老夫脸上增光啊!公子就来了,您先请上座。素心,仔细伺候好大人。”
罗敷被总管秦元殷勤地招呼声吸引,转身只见自己的那桌上多了位穿云雁绯袍的官老爷。是季阳府的知府?匈奴的州府长官严禁在年节时回乡,而洛阳则宽松得多,律法规定元旦休七天假,但几朝以来的地方官吏腊月二十封印,正月二十才回来当值。知府不是方继那样受圣意眷顾的特殊官员,显然不是本地人,除夕还留在辖地过,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秦总管啊,本官就顺路来这儿坐一坐,内子还等着本官回去给泰山敬酒呢!府馆离衙门不过几步路,总管别在这儿站着了,这侍婢甚好,总管快去忙吧!”
上府知府为从三品,方氏一介出京南迁的商人,在这个境况下还能客客气气地和家仆说话,真真修养良好,只是那撮小胡子在嘴唇上一动一动的,看起来精明得很。
莫不是有求于人吧。
知府萧佑看着秦元匆忙离去的背影,淡淡地挥了挥手,让侍女把茶壶放下。天干物燥,他在心里骂了句,笑意满满地举起银盏,以茶代酒饮了半杯。作陪的同知和吏书对视一眼,皆亲自满上茶灌了一肚子。
“大人,这个是……”
“嗯?”
萧知府顺着吏书的眼色看去,禁不住有些恼怒,他算是大员,来给方府捧场的,可一个女人也和他同席,这叫什么事!
同知附耳低声道:“大人,听说方琼从京中带了一批医官,现今的太医院左院判,就是个女子,这位莫不就是……”
萧知府摩挲着玉扳指,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了来人须臾。一袭纯白斗篷不染纤尘,樱红淡紫的裙子初看素雅,走近了却是无限矜贵,衬得她面容婉转灵秀,颇有些龛里观音像的安恬神韵。
吏书看直了眼,他熟悉的漂亮女郎都是飞个眼波让人酥倒半边的,何时见过这样不顾不盼却能勾人魂魄的?
萧知府看着她带着侍女简单地行礼落座,坐的是方琼右手的位置,又极轻地对他们笑了一下,目光疏淡。
同知狠狠拽着吏书的袍角让他回神,站起身拱手道:“这位就是太医院的秦夫人吧,久仰久仰。”
吏书亦照葫芦画瓢,萧知府略微扯起嘴角,边饮茶边道:“难得太医院出了位大才的女医官。本官
记得在洛阳的时候,袁行袁大人来给本官看过几次头痛症……秦夫人可知他现在回乡了么?本官念及他一直在任,不好重谢,此番却是找到个叙叙旧的机会了。”
罗敷道:“承蒙陛下。体恤,袁大人八月份就已返乡。”
萧知府僵住了,没想到他一段话只换来一句连敷衍都算不上的事实。她不过是在今上身边当差的五品官,怎么有胆子斜眼看他!
罗敷开始感觉到似曾相识的郁闷,她宁愿在侯府的寿宴上对付刘可柔的连环问,也不想面对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官场中人。方琼什么时候才来?
刚想到这,不知是谁喊了声:“公子来了!”
她得了救似的向堂屋望去,方琼身着赭色宽袍,端着装有两个玉碗的托盘,快步走到南大门洒酒祭天,而后又执起一碗,是敬宾客的意思。
侍立的婢女为每人添了一杯酒,罗敷放松些许,左手不方便抬,不能以袖掩口,但仍只是以酒水略沾唇,看得一旁的知府火气更大。方琼入座后,罗敷彻底不在意他们,可她也没食欲,只挑了些清淡的菜填满胃。
方琼跟知府寒暄着,余光落在她实则心不在焉的脸上,换了身衣服,倒也惹人注目。他看到她袖上的藤蔓,这绣法是宫中独有的,想必收到礼物时很高兴,还特意打扮了一番。
她挽着朝云髻,眉黛含烟,眼波清浅,乌黑鬓发映的肤光如玉胜雪,唇畔的笑意明亮得像黎明时分的朝露。
他暗自一叹。
那人看不到,可惜了。
第106章 描画
'番外'
承奉三十二年,上元节。
昌平街的路面上残雪未消,马蹄有些不好走。一路上皆是花灯,百十种飞禽走兽和四时花卉在帝都的寒风里旋转,迷了路人的眼。
离光渡寺还有几里的路,我纵马疾驰,长鞭所及之处冰粒飞溅,街旁的百姓们纷纷以手遮面,踉踉跄跄地退后,还有人猝不及防一跤跌在湿滑的台阶上。
皇城策马奔腾本该坐狱,然而没有哪个五城兵马司或巡捕营的人会拦方家的马——父亲自然不会做这种让人诟病的事,而经常做这种事的我也是他们没胆子拿在手上的。
谁不知道在偌大一座洛阳能干尽目无法纪、扰乱民心之事的人,除了当今东朝,只有常与东朝混在一起的晏小侯爷了。
那就让他们继续这样想罢。
我自从三四岁上马,就养成了一副飞扬跋扈的性情,大抵是被表兄带的。他性格比我还差,却偏偏生了张明珠琢玉般的脸,于是每次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之后总有人觉得他无辜。
其实他才是最阴险狡诈的那个人,坏的很透。
我用力抓住缰绳,伏低身子,后面除了屋檐上的积雪砸下来的声音,不知何时多了几匹马的嘶鸣。
从集市上顺手牵来的黑马不大听话,若是雍白在,现在早就驮着我奔到光渡寺门口了。那些人穷追不舍,似乎一定要将我连人带马截下来,我心中恼怒,一鞭子朝后挥去,摊子上摆着的首饰哗啦啦洒了一地。摊主急得蹿了三尺高,嚷嚷着阻止那些疯抢货物的民众,人潮瞬间在岔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我斜睨了一眼追兵,嘴角轻松地扬起来,不过如此么。等到看见五丈外突然横□□巷子的几名校尉模样的人,才顿觉不妙,何时城中的兵连我骑个马也要管了?不会是父亲觉得平日里疏于管教,拜托几位老相识教训教训他的不肖子吧!
我沉下心,揪着鬃毛低声唤道:“你跑快些,回去有赏!”
领头的校尉对上我焦虑的目光,破天荒笑了一笑。他身边竟然是明洲,这小子什么时候进兵马司了?
黑马像是听懂了,后退两步倏然跃出,接着就是一阵风驰电掣。我却不知自己随手拎出来的玩意有这般本事,能将四匹军马都甩开好几丈……也许是我鞭子抽到手酸的结果。
不出意料,跑了几盏茶的功夫,黑马蹄下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最后任凭我怎么敲打都留在原地不肯动了。
眼看他们就要捉到个活的世子上交给某个凶神恶煞的京官,我足下一踏,身子离开马背翻到了住户家的围墙上,提起一口气飞快地沿着墙头疾走。耳闻得数颗石子从背后击来,我左闪右避地躲开,额角滴下的汗珠浸湿了薄薄的衣物。今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没得商量!
看着墙下密密攒动的人头,快意不择时机地燃烧起来,我喜欢站在高处看人群,就如同今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