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不多时,马如蛟便急匆匆地跑回来,对朱由崧和朱由校说道:“殿下高邦佐同意了您的条件,只是他要您不能放弃那些匠户和矿工。否则他宁愿将那些竖炉和矿坑卖给别人!”

朱由崧笑道:“好,这个自然,实际上我们要是炼这么多铁,需要的匠户恐怕要比想象中的更多,而且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制造机器,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放弃这些工人,甚至还要招收更多的匠人和做工的人!不过这些事情,我们小孩子是不需要管的,我们只要把技术拿出来就行了,要是技术入股没做成,我们皇家的股份可就要被人吞没了!对了,老马,还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一下!”

说到这里,朱由崧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马如蛟刚刚跑回来,又要让他奔波,马如蛟却洒然一笑,说道:“殿下不用担心,我老马就是被派过来听从福王殿下和两位皇孙殿下吩咐的,有什么事尽管对我说!”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你马上去找几个建造竖炉的能手,这里是以前的丰润冶炼所,现在私人矿坑竖炉,到处都是,这样的高手是不难找的!另外把徐先生也请过来,对他说,这次可是有重头戏!”

马如蛟笑道:“这个好办,我们锦衣卫想要找个人还不容易!”

朱由崧看他样子,不禁说道:“你们文明一点,可别把人吓坏了!”

锦衣卫到底是皇家卫队,这办事效率就比那些官僚强多了,几个时辰之后,十几个老汉便被“请”到了清荷园,这些老汉一个个身上肌肉鼓鼓涨涨的,显露在外面的皮肤上汗毛都看不到,所以看起来油光湛湛,倒有几分钢铁工人的意味。

不过此时这些肌肉发达的老汉,缺一个个仿佛受惊的小鸡一样,噤若寒蝉,颤抖得厉害。朱由崧瞪了马如蛟一眼,说道:“老马,我不是让你文明点吗,怎么还把诸位师傅吓成这样子了!”

马如蛟颇为委屈说道:“殿下,我的确是挺客气了,只是他们一听到是我们锦衣卫,都吓成这样子了,说实话,我们锦衣卫在大明朝虽然祸害了不少当官的,可是真没怎么祸害老百姓,这些老百姓都是被那些官员和士子蛊惑了,才对我们锦衣卫有偏见!”

朱由崧轻咳几声,不过他一个小孩子学大人清嗓子,未免有些滑稽,不过在锦衣卫面前,那些“钢铁工人”却不敢放肆。

“几位师傅受惊了,小王请极为师傅过来,并没有恶意,只是听说几位师傅对于建造竖炉颇有造诣,而父王这次奉旨前来组建矿业联合公司,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也要想着为父王分忧,所以才请极为师傅过来!”朱由崧对这些老汉一拱手,说道:“日后还要仰仗几位师傅了!”

“不敢,不敢!”这些老汉一听并不是找他们判罪的,马上就轻松了,他们原本就是为王家做工,王家没了,换个皇家也一样干,最好皇家给他们的工钱再多一点,那就更好了。

朱由崧笑道:“这里有一份图纸,几位师傅过来看看,能不能造得出这样的竖炉来?”

那些工人虽然不懂朱由崧注释在旁边的阿拉伯数字,但是这种工程图,横平竖直,简单易懂,以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看懂并不成问题。

为首的老汉,也算是王家的首席工程师黎老汉说道:“王爷,这东西看起来并不复杂,虽然多了些管子,炉顶也多了装料的阀门,不过大体上跟我们现在的炼铁炉也没什么却别,只是这鼓风机,我们却从没见过!还有这尺寸是多少,如果不知道,我们还真不知道能不能造出来!”

那种鼓风机是蒸汽机带动的,如果使用增压锅炉,是足够为高炉鼓风的,但是想要增压的话,就得弄出气压计和温度计,基础方面还没打好,还没有电力,就要造这种现代化高炉,还真是有些麻烦,朱由崧揉了揉额头,说道:“这鼓风机几位师傅先不用管,尺寸方面嘛,这上面的数字,你们不认识吗?”

“这种番邦数字,我们的确不认识!”

“是啊,我们天朝上国干嘛要去学这种番邦数字?”

……

朱由崧没想到这几位师傅的国家自豪感倒还挺强,不过其中一个黑黝黝的老汉突然站出来说道:“回王爷,草民认识这些数字!”

“咦,还真有认识的!”朱由崧看了看那人,眼窝深陷,头发微卷,眼睛有些发灰,朱由崧问道:“老人家贵姓?”

“回禀王爷,免贵姓唐,单名一个铁字,人家都叫我唐铁汉,其实我叫唐铁,不叫唐铁汉!”那唐姓老汉说道。

朱由崧问道:“老人家姓唐?您祖上是不是有外国人啊?”

唐铁老脸一红,却马上说道:“我们家可是弟弟当当的汉人,祖籍福建,听家祖说,我们家也是宋朝当年女真鞑子入寇之时南渡的汉人家祖,可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只是因为家道衰落,家祖年轻之时家里太穷,娶不上媳妇,只能跟福建那里的海盗买了个西洋女人,也就是我祖母,听祖母说当年在欧罗巴,她还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一个领主的女儿呢!”

唐铁老汉的话中,并没有因为他祖母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领主的女儿感到什么自豪,反而是不断地强调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汉人,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或许是有些盲目的,但是却比后世那些崇洋媚外的家伙,令人舒服多了。

朱由崧也不禁喜欢起这个家伙了,他问道:“你看得懂,知道这上面是什么尺寸?”

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

“这五层加起来,足有三四丈高了,僭越了,僭越了!”

朱由崧说道:“什么僭越了,这是炼铁的,又不是给人住的,再说了,这是皇家的炼铁炉,谁敢说皇家的东西僭越了!”

此时老唐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已经不是给王家做事了,而是给大明朝老朱家做事了,僭越自然是没问题了。

僭越的问题处理之后,几个老汉也在老唐的介绍之下,研究起这个现代化高炉,其中一个姓孙的老汉,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这炉顶上好像还要装石灰、白云石、萤石这些东西,这是要做什么?”

这上面的设计虽然看的新奇,不过根据他们多年的炼铁经验,也能够推测出来有什么用,而且这上面的一些设计也给他们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如果再让他们设计炼铁炉,肯定比以前设计得好。

这让他们看朱由崧和朱由校哥俩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原本就算是官员在他们面前,谈到这炼铁的事情,那还得靠他们,不过这哥俩在炼铁上面似乎比他们更加精通,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收回了原本有些轻视的态度。

高炉的其他地方还好说,但是从炉顶投入造渣溶剂,也就是那些石灰、白云石和萤石之类的东西,这就让他们搞不懂了,自古炼铁可就没听说过这种方法。

朱由崧笑道:“这是独门秘方,如果使用这种方法炼铁,练出来的生铁不会太脆,就算是跟两广海南那里出来的优质精铁也不遑多让!”

众人大哗,谁都知道,南方特别是广南之地,出产的铁矿品位高,出铁要比他们北方的矿石容易得多,而且南方缺少煤矿,森林资源却不少,因此广泛使用木炭炼铁了,因此那些南方出产的精铁一向要比他们北方质量好,北方的工匠也曾经研习过人家的炼铁方式,却发现实际上南方人的炼铁方式还不如他们北方,但是就是人家有大量森林还有高品质的铁矿石,所以他们能够练出好铁老,这是他们没办法学的。

这次突然听到朱由崧说能够练出跟南方一样的好铁来,他们能不惊讶吗?

几个老汉对这个秘方自然感兴趣,不禁怂恿着老唐向朱由崧问个清楚,刚刚看起来,这位殿下对老唐这个假蛮夷倒是挺感兴趣的。

老唐自己心里也是痒得跟百爪挠心一样,锁芯把心一横,向朱由崧问道:“殿下,这究竟是为何?这石灰、白云石和萤石之间是不是有些特别的分量配置!”

朱由崧笑道:“这分量并不重要,如果找不到白云石萤石这些东西,就算是光用石灰也行,至于为什么,其实也简单,在铁矿煤矿附近,你们是不是经常能够碰到一些硫磺和磷矿?”

这些老汉一个个伸着脑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但有硫磷,还有一些白云石萤石之类的东西,不过以前都不值钱,只是扔出去完事,现在才知道,这东西居然能够当那个‘造渣溶剂’。”

朱由崧笑道:“这些硫磷别看开采出来能够赚不少钱,但是他们粉碎成粉末,掺杂在矿石和煤炭当中,然后炼出的铁里面也有这些东西,这就使得炼出的铁里面含着这些东西了,硫磷若是掺入铁中,肯定是会让铁变脆的,如果你们不信,等会弄出个几块生铁来,你们把硫粉洒进里面,看看跟原来的生铁相比,究竟会不会变脆!那些石灰之类的东西,能够把铁里面的硫磷吸收,降低了这些杂志,铁质自然就变好了!”

孙老汉笑着恭维道:“殿下说的自然是没错,我们根本不需要试验!”

“哎!这可不行,要是我说的是错的呢?这次炼铁可不是一斤两斤的炼,而是上万万斤的规模,要是一个不好,都炼成废铁,那可就不好了,你们不能人云亦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试过,一点都不能马虎,知道了吗?等会这里的事完,你们还是去试试!”

几个老汉连忙肃然听命,老唐此时的问题就更多了,他不禁问道:“殿下,如果加入这些造渣溶剂,对炉墙和炉砖的危害可不小,而且殿下的炼铁炉造得又高又大,对炉砖的压力也就大了,就算是烧得再结实恐怕也很难抵挡这些东西的冲刷和撞击,要是弄不好,三天两头就得大修!”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这是当然,不过也不是没办法,我已经派锦衣卫到定窑那里请了几位烧瓷器的老师傅,到时候他们用烧瓷器的办法烧出来的炉砖,绝对能够满足你们的要求,还有什么事情就一并说出来吧!”

唐老汉说道:“殿下,这炉壳可是铁做的吧,这么大的一个炉子得用不少铁板吧!要是照做也能做得出来,不过这外面好像是铁板做的,我们能有足够的铁板吗?”

朱由崧笑道:“炉壳可不是铁板,而且实打实的精钢板材!我打算造一个大型的轧钢机,专门生产这种钢材!”

“全钢的?”不光是那些老汉,就连稍微懂行的朱由校和徐光启也被吓住了,现在可不是后世那种钢材满天飞的时代,现在的炼钢技术,就连坩埚炼钢都没有出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部分都还在使用炒钢、灌钢,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炼制,特别是那种百炼钢需要的人工繁复之极,钢材的价格几乎跟同等重量的白银相差不远,这样一个十多米高的小高炉,如果真的全用钢材外壳,要是购买的话,朝廷拨下来的两百万两白银还不一定足够。

徐光启原本一直在旁边听着,对朱由崧的炼钢技术,他是佩服不已的,此时却也不禁说道:“殿下,这样的话,花费实在太大了,不如换成铁板吧!铁板相对要便宜一些,而且这里正是产铁之地,就近采购会更加便宜。”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徐先生,不是我要乱花钱,实在是非这样不可,这个高炉不同于普通的冶炼炉,这个高炉有多大?里面的铁水有多少?这么多铁水究竟有多重,如果没有精钢板材做炉壳,怎么承受得住,不过我们也没打算采购这里生产的百炼钢,不但贵,而且锤来锤去,其中的应力可就大了,纵向承受力不错,但是横向承受力可就不堪入目了,我们要自己炼钢!”

众老汉听到这里,眼睛都不禁一亮,这种大型炼铁高炉已经让他如获至宝了,如果还有大规模炼钢的技术,那可就真是厉害了。

徐光启皱了皱眉,说道:“做事要有条理,就算你有炼钢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生铁你怎么炼钢?”

朱由崧想到这里也不禁有些头疼,没有钢板就没办法造高炉,没有高炉就没有足够的生铁,没有生铁就没办法大规模炼钢,这就像是个怪圈。

唐老汉连忙上前说道:“殿下,或许在造这种高炉之前,我们先把那些炼铁炉改造一些,用上这种高炉上的一些技术,我想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铁来炼制钢材了,而且我们的炼铁炉虽小,不过里面的炉砖也都是特制的,结实得很,如果改造一下,却也能够使用,只要把铁炼出来,那什么都好办了!”

朱由崧不禁有些惊喜,小高炉的改造和治理,曾经是中国工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决策,不过明朝的这些冶铁炉到不如说是“土高炉”,没有钢铁炉壳,也不是专用耐火砖,耗能大,出铁少,污染大,效益低。

虽然是这样,不过总体上还有个架子在那里,倒也不是没办法改进,而且改进成功的话,还能培养那些工人的技术水平, 有利于技术进步。

他倒是没想到老唐这个技术人员,居然对这种管理倒也有自己的心得,朱由崧拍了拍老唐的肩膀,说道:“这样做倒是有些道理,没想到老唐还真是上了心思,这样吧,老唐,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高炉改造,你就写这么一份改造计划给我看看,如果能够通过,我就让你负责这个计划如何?”

老唐苦笑道:“殿下,我区区一个工匠,哪里会写文章啊!”

朱由崧骂道:“又不是让你学人家举人进士些八股文,你只要识字,就把你说的话写出来,那就行了,不过这个计划要有条理,需要哪些原料、需要多长时间,分几个阶段,有哪些工序,需要多少人手,都给我罗列出来,要是这个改造计划做得好,我就让你当我们大明唐山钢铁厂的第一个厂长!”

老唐眼睛一亮,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个有品级吗?”

朱由崧笑道:“当然有,不过就看你做得好坏了,如果你真地做到每年两万万斤,整个大明帝国都得仰仗你的钢铁,那么就算是五品官那也当的,不过如果只是满足京畿附近的话,你也就是个九品散官!”

徐光启皱了皱眉说道:“殿下,这是否有些不妥,随意授人官职,是不是……”

朱由崧还没等解释,朱由校便笑道:“徐先生放心,皇爷爷在离京之前就曾经给了父王几个官衔,若是唐老汉做得好,这绝对没问题!”

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

北方的秋季极短,特别是现在这种小冰河期气候,过了秋收,冬日便要降临了,因此农田当中农民都在抢农时抢收庄稼。

福王来遵化开设矿业联合公司,对这里的平民来时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们家里的铁器都翻新了一遍,铁锅、剪刀、锄头、犁头,还有一把把钢口十足的菜刀。那是因为在遵化福王爷建了几座高达三四丈的大高炉,几十里外都能够看到,也正是因为这些高炉,让遵化人在铁器方面阔起来了。

遵化也形成了一个以铁器为主打产品的大市场,市场上使用高炉渣水泥砌成的露天柜台上随处可见菜刀剪刀锄头犁头这些铁器,现在的已经是深秋,那个唐山钢铁厂刚刚弄出来的铸铁炉子也颇受欢迎。

而且这个大市场不但有全国各地的商人,甚至还有蒙古人前来交易,原本按照明朝的规定,为了防止蒙古人派出奸细探听明朝虚实,明蒙互市那是在山西宣大一带,并不允许蒙古人深入关内,但是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这些蒙古人跟山西的晋商合作,对外称那些蒙古人使他们雇佣的护卫,实际上明蒙对抗两百年,蒙古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祖先的荣耀,经常有部落内附,也有很多人也直接放弃自己蒙古人的身份,进入关内充当汉人富户的护卫,甚至还有人进入明朝军中担任军职,就像是日后的抗金名将满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分别那些归附蒙古人和关外蒙古人的方法很简单,关外的蒙古人长期食肉饮奶,身上有一种很难闻的膻味,内附的蒙古人也开始跟汉人一样食用粮食,体味就变淡了,而且他们的卫生习惯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些邋邋遢遢的肯定就是关外的蒙古人。

不过对于这些来做生意的蒙古人,朱常洵也是来者不拒,反正这里还是在大明腹地,相比宣大边市,在这里做生意的蒙古人却也更加守规矩。

此时一个个穿着羊皮袍子带着狗皮帽子的蒙古人吆喝着将一只只铁锅剪刀缝纫针等等铁器绑在马匹上,天气转凉,他们是蒙古林丹汗治下札鲁特部的人,必须赶紧回到草原上,否则等风雪起来,一路上可就不好走了。

而这只马队的首领乌可力正在路边的茶馆当中,跟他的大主顾朱由崧一边品尝着甜腻可口的点心,一边聊着天。他们蒙古人对对于这位大主顾,乌可力那可是十分感激,这次他们马队入关并没有带多少钱财,主要就是带了几百匹蒙古良马,明朝人占有辽东,因此并不缺牲畜,因此来光顾他的人基本上没有,幸好有朱由崧将他带的用于贸易的三百匹马买下来,这才算是赚到了钱财,有这些钱,他购买了一大批的铁器,别看这些铁器在遵化不值钱,要是放在草原上,跟真金白银都美什么区别。

在这个铁器市场周边,到处都可以看到装潢得相当漂亮的茶馆,因为来这里购买大宗铁器的马队车队,大部分都是颇有财力,讲究享受的商户,因此这些茶馆也推出了各色精致的茶点,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虽说都不怎么新鲜也不怎么正宗,不过在北方能够吃到这种品色的茶水那也是一种享受了。

而点心上面更是打出了御膳房的名义,枣泥糕、松子糖、绿豆饼等等精致漂亮而又可口的小点心做成样品,用玻璃罩罩起来,放在柜台外面吸引着顾客。乌可力他们蒙古人对肉食不感兴趣,不过这些甜腻的点心,却是他们的最爱,乌可力已经吃得满嘴都是红呼呼的枣泥果酱,却仍然一刻不停地往嘴里填着。

朱由崧也不在意,只是说道:“乌可力,这一次马队的来往,能赚不少钱吧?”

乌可力一抹嘴,笑道:“这全托殿下您的福,要不是您买下这些马匹,我可要空欢喜一场了!这些铁器拿到草原上,虽说能换些牛羊,也不过刚刚赚过本来,没太大的赚头!”

朱由崧不置可否,这家伙乐得嘴都快咧到耳边了,没赚头才怪呢,他说道:“乌可力,如果有个更好的生意,你做不做?”

乌可力奇道:“殿下,是什么生意?”

朱由崧摇了摇手中的茶叶,小啜一口,说道:“我现在有马了,但是内地汉族人大部分都不擅养马,所以希望你能够弄些擅长养马的人来,我会付给你足够的利益,无论是铁器、茶叶或是其他东西。你看如何!”

乌可力微微皱眉,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马队首领,他在察哈尔部的汗国朝廷当中也是有自己地位,他虽然眼界不宽,但是对有些东西他还是明白的,一个部落的强盛,就在于他控制的人口,若是人口没有了,再多的钱财也无法换来通天的权势。

“殿下,我们扎鲁特部不过是个小部落,没有那么多人口,这个生意恐怕是做不得了!”乌可力委婉拒绝了朱由崧的提议。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扎鲁特部可不是什么小部落,蒙古汗国察哈尔部之下五大部落之一,控弦之士数万,这样强盛的部落岂能说是小部落!是不是啊?札鲁特部最勇猛的勇士,巴图鲁——鄂托克巴克!”

乌可力,或者说是鄂托克巴克,不禁笑道:“早就听说明朝的锦衣卫无孔不入,没想到这么快就暴漏了!”

朱由崧不禁撇撇嘴,看了看身边的马如蛟,马如蛟也颇不好意思,这可不是他们锦衣卫查出来的,而是朱由崧将飞船拍到他们身边,拇指大小的圆球只要随便藏一个地方,他们就看不到,将他们的话录下来之后,朱由崧自然就知道了他们的真正身份。

当然对外解释,是说朱由崧不小心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才知道了他们的身份,那只可以变化成小圆球的飞船是不能说出来的。

鄂托克巴克他们来明朝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买点东西趁机赚上一笔,并没有想要趁机入寇的意思,毕竟这些年草原上虽说不是风调雨顺,不过大家还都能够活下去,没必要跟那些汉人拼死拼活的,要知道宣大边关的汉人精兵跟他们拼起来可是不相上下的。

鄂托克巴克说道:“殿下,天纵英才,人所不及,不过殿下也不要把别人当傻子,出卖自己族民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

朱由崧笑道:“不要着急,鄂托克巴克,我的确是需要养马的人,不过却没说非要你们部落的人!”

鄂托克巴克一怔,连忙说道:“难道你要挑起我们部落争锋?”

朱由崧摇摇头笑道:“除了你们蒙古人,那边的女真野人养马也是挺不错的吧?”

鄂托克巴克点点头说道:“这倒是真的,那些女真野人虽说牧渔耕猎还都算不错,不过打渔耕种不过都是跟汉人学的,他们的本行还是放牧打猎!”

朱由崧说道:“现在女真人好像还是散沙一盘,就算是千人以上的部落也不多吧!”

鄂托克巴克说道:“那是自然,那些女真人可都是从那片白山黑水当中出来的,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幸好他们还是一盘散沙,否则这草原上说不得还真有他们一分地盘!”

朱由崧笑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拿那些女真人来跟我换铁器呢!”

鄂托克巴克不禁一喜,那些女真人虽然骁勇,不过一个数百人的部落就算是大部落了,跟他们扎鲁特部相比,那是大大不如,只要灭了一部,就能够得到上百奴隶,他们一次出猎,就能够俘获上千奴隶了,这买卖大大做得。

“一个奴隶,换多少铁器?”鄂托克巴克兴致勃勃地跟朱由崧谈起了奴隶的价格。

朱由崧笑道:“价值一只铁锅,其他铁器或是茶砖,折算成同等银两的货物交换!”

“这太低了点吧,我们一匹马都能够换十只铁锅,一个好端端的奴隶怎么就只能换一只铁锅,至少五只铁锅,否则不干!”鄂托克巴克不禁骂道。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这很简单,你们养匹马要从小驹子开始,放牧,洗刷,养成一匹良马不容易,这价格自然是高了,但是那些女真人就像是地里的韭菜,只要出去就能够割到,割了一茬又一茬,这个价格自然就下来了!一只铁锅已经相当不错了!”

鄂托克巴克连连摇头,说道:“不对,女真野人虽然都是在那里,不过想要得到也不容易,毕竟他们的射术可比我们蒙古人还要精通,损伤那是不可避免的!三只铁锅,不能再少了!”

朱由崧皱了皱眉头,说道:“好,成年壮丁三只铁锅,小孩子一只铁锅,女人漂亮的五只铁锅,普通女人两只铁锅,你看如何?”

鄂托克巴克见朱由崧报价报得详细,也知道这大概是汉人最后底线了,也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下来。

第二十八章 来自女真的威胁

朱由崧跟鄂托克巴克的人贩子生意主要原因是他们煤炭不足了,随着当地冶金基地的建立,对煤炭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炼焦炉需要大量的煤炭,处理炉渣的水泥窑需要大量的煤炭,耐火砖要也需要大量的煤炭,蒸汽机更需要煤炭。

遵化和永平府一带,也就是后世的唐山市,并不缺煤,但是缺人,随着这些钢铁厂的建立,当地工人需求的增多,原本的煤炭工人也就有了新的选择,他们纷纷从矿坑里走出来,进入高炉、焦炉、水泥窑等等地方工作,这些地方虽然一样累,但是至少工钱多了,而且不用呆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毕竟人类不是穴居动物。

朱常洵为了找人挖煤挖矿,提高了工钱,技术也有了改进,矿洞里面安装了钢铁支架,还有大量的滑轮组来提升矿石,还有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凿风钻,为了采煤,朱由崧还制造出了高压水枪,这让工作强度降低了不少,不过风险还是有的,毕竟以前矿坑坍塌的事情就不少,就算是有这些措施,仍然没办法避免。

因此朱由崧才想出了人口生意的办法,看来发展工业还真是离不开这种血淋淋的奴隶贸易,毕竟自己国人,可不能逼着他们去做工吧。

对于朱由崧的做法,朱常洵自然是一万个同意,不过其他人特别是徐光启,他早年一直身处繁华温婉的南方,不明白大明北方的残酷,对于朱由崧的奴隶买卖,是很不赞同的,那其中的血腥和残酷,他已经可以预见。

“王爷,这样做恐怕是有违圣人教诲,就算是暂时能够缓解煤矿工的危机,但是长久看来却是得不偿失,若是被人捅到朝廷,恐怕很难为您和福王爷辩驳!”徐光启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向朱由崧劝谏。

朱由崧笑道:“徐先生,这件事情可不单单是为了缓解用工问题,更是为我大明的国事着想!”

“这怎么讲?”徐光启有些疑惑了,他可没看出什么玄机。

朱由崧说道:“女真……女真人是个危险的民族,出身白山黑水,猛兽横行,条件比草原上还要艰苦,这样的苦寒之地造就了女真人这样一个危险的民族,我们汉人的弓箭手箭法那是练出来的,蒙古人的箭法是部落拼杀杀出来的,而女真人的箭法那是从野兽那里逼出来的,那些女真人从小就要进山打猎,否则就得饿死,碰上豺狼,他们有人徒手就能够撕裂,但是面对那些虎豹熊罴,他们往往只有一次拉弓射箭的机会,如果射不中,他们就死了,也就是说那些不是神箭手的人,早已经在女真人当中死去了,剩下的人,说他们骑射无双,并不是夸大!”

徐光启皱了皱眉头,他学贯中西,朱由崧的说法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个有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也就是造成了汉人南渡的那个女真人,但是那是暗弱的宋朝,他们大明朝可不是那个暗弱无比的宋朝……

徐光启毕竟是大明朝廷里面的人,对朝廷的现状也是有些了解的,现在的朝廷对外是强硬,对蒙古也有些胜算,而且万历三大征也算是给大明赚足了面子。但是面子光鲜,不代表里面就是真金,三大征算是耗尽了大明王朝的底蕴,自从张居正改革开始,积攒下来的那点家底算是彻彻底底地耗尽了。

但是朝廷内部,却再也没有像张居正那样干点正事的人了,一个个忙着内斗,就算是有人想干点正事,那也禁不住人拆台啊!

“王爷,女真人虽然民风彪悍,却已经是我大明治下之民,而且辽东那里已经汉民众多,女真人就算是有心谋反,也未必能成吧!”徐光启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徐先生也在自欺欺人了,辽东那里的确是汉民众多,但是那又怎样,李成梁经略几十年,养贼自重,当地汉民颇多与我大明离心离德之辈。而且那些野人接触了汉民文化,知道了他们老祖宗的功业和得失,恐怕会更加可怕,出了辽东,更往北的奴儿干都司,也就是原本朵颜三卫所在之地,那里可是没多少汉民,若是有一个完颜阿骨打式的人物,从那些地方崛起,未必便不能重演靖康之变!”

徐光启不禁脸色大变,说道:“殿下慎言啊!这话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