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个改动就是官员的选拔,官员选拔则有了进士出身和学士出身两种,进士出身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学士出身实际上就是国子监的监生出身,原本明朝的监生就有担任官职的资格,只是因为大肆扩招,让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管理不严格,出来的监生良莠不齐,监生这条路自然就没落了,而现在皇帝和内阁改进了南北两京国子监并且赋予某几所大学授予学士资格的权力,从这几所大学通过毕业考核的学生则拥有了学士出身,可以担任官职,现在除了国子监之外唯一有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

第四章 东瀛来朝

无论是进士出身还是学士出身,实际上都是以学问选聘官员,至于直选在大明只有直选议员却没有直选官员,这也是为什么内阁不需要向议会负责,而议会也只有监督权力,却没有统属权力其他书友正在看:公主斗美夫。 实际上现在废黜科举,执行什么直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那样的内阁和议会在第一阶段只会成为阔佬的俱乐部,而这些人上位之后,就会通过各种手段维护他们这个阶层的利益,抵制那些下位者登上高位,而明朝极度完善的科举制度,却让贫寒学子也有出头之日,内阁却仍然有一部分出身贫寒的人,可以为底层的民众说话。

朱由崧对于科举并没有任何歧视,就算是现代想要当官也不过是两条路而已,第一条路是祖荫世袭,第二条路则是考公务员,而明朝的科举却没有世袭这种说法,要是你学问不够,就算是皇子皇孙也别想进入进士行列当中,可以说明朝的科举是极其完善并且相对公平的,至少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要公平得多。

科举制度并没有改动的必要,真正需要改动的是那些考核的内容,四书五经虽然保证了公平,却缺少了对人员实务的考察,当然这些都不过是一些细节,在宪法当中只是有了大略的提及。

大明朝新皇登基在永乐之后,基本上都是在北京进行,然而这次无论是老皇帝还是新皇帝都没有北上的打算,这让内阁有些担忧,毕竟在南京同样有一个六部,虽然没有内阁,不过六部却人员齐备,那些人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如果皇帝愿意,随时可以抛开他们重新建立一个内阁。

直到大明宪律草案通过,方从哲刘一燝他们才算是放下心来,原本大明就是三京制,其中中都凤阳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皇家列祖列宗的所在之地,不过南北两京却都有个自己的六部官衙,不过按照宪律所言,皇帝将不干涉内阁政务,那么就是说即使皇帝不在,他们仍然能够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没有了皇权的掣肘,或许他们做起事情来会更加顺畅。

金黄色的朝阳当中,一艘冒着白烟的蒸汽船在东海当中以帆船不曾有过的速度飞驰,看那轮船上的标志,地球形状上一只蓝色巨鲸正在游弋,那是江南船运公司的得意之作“蓝鲸号”,因为大明皇家海军的强势,让南洋、日本海、以及中国近海的海盗已经基本绝迹,这就让海洋航运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不过在这上面江南商会却比北方财团更快了一步,因为地利和出海风俗的原因,他们迅速就发展起了从大明沿海到北海、朝鲜、南洋、日本甚至是印度的航线,并且配合海军建立了大量的补给港口。

北方财阀反应也不慢,虽说是慢了一步,不过因为新型船只的出现,让江南船运公司不得不跟北方财团合作,共享那些补给港口,而这艘就是使用了三涨蒸汽机的新型邮轮,正是因为了有了这种航速达到十八节的游轮,让日本到南京的路程缩短到了两三天。

这艘蓝鲸号轮船原本是一艘专为富豪设计在海上吃喝玩乐的游轮,不过这次却是用来接送各国藩属的专用游轮,因为轮船并非属于朝廷,而是属于江南船运公司,因此是需要缴纳乘费的,而鸿胪寺的经费被议会给掐住了,只能要求这些各国使臣自己缴纳船费,当然这种可载百人设施豪华的游轮船资自然不菲,但是你要是不来的话,那就是藐视大明威严,现在的大明朝海军可是正磨刀霍霍,正想着找点事情来做呢,当然你可以不做这种船,乘坐自己国家那种小帆船过来,如果能挂得住面子的话。

船上的乘客主要是日本的使者,日本的使者实际上是分为两派,分别是德川家和丰臣家的使臣,如今日本天皇死后,这两家也分别立国,不过德川家自称为东瀛国,而丰臣家则称为日本国,而这艘船上却拥有两家,或者说两国的使臣,东瀛国使臣为酒井忠世和本多忠刻,以及本多忠刻的新婚妻子德川千姬,而日本国的使臣则是毛利胜永和塙直之:黑心总裁你死开。

还在这两国使臣虽说是各为其主,不过在这个游轮上却相处的不错,这让船上的行人司官员省了不少事,不需要考虑劝架的事情。酒井忠世和毛利胜永他们的关系,其实也是反映出了现在日本两大实力派之间的关系,四五年的战争,掏空了两派的家底,也掏空了民间的力量。

如今的日本农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战争让很多人自愿登上前往明朝的轮船,男的充当雇工和奴仆,日本人特有的忠诚、勤劳和忍耐,让日本雇工在大明有价无市,而女子则前往大明内地和南洋充当妓女和奴婢,当然如果有技艺精湛的,也能够受到追捧,虽说比不上那些秦淮花魁,那种东瀛风情却也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

然而这种战争、饥荒以及大规模的移民潮,让日本的人口在五年之内锐减了五百万,如果继续打下去,国将不国,就是他们唯一的结局。因为在两国使臣在前往大明之前,就已经事先接触过,两国打算在大明新君登位之时,订立新的合约,让大明分别承认他们两国的正统性,并且对两国武器出口数额打成协议。

酒井忠世现在是德川幕府的老中,将他派出来可见德川家对这次和谈的重视,毕竟丰臣家背靠大坂神户良港,而且还拥有一支不小的船队,虽说争霸海权不够,但是进行正常的贸易,购买粮食军资是足够了,而德川家的海上力量却不强大,在丰臣家的封锁之下,很难从海外弄到粮食。

酒井忠世现在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不过因为常年的军旅生涯,身体却极为康健,一大早就出了船舱,在甲板上挥舞刀剑,在这种大型的游轮上,空间很大,旅客可以自由地进行很多户外活动:弟弟是恶魔。

“酒井君,好兴致啊,一大早就出来练剑!”在毛利胜永看来,酒井忠世的剑术并不如何,德川家的人大部分都是家族出身,并不像他们这些武士一样精通剑术,但是他们的谋略却令人不能小看。

酒井忠世笑道:“老了,练剑,活动一下筋骨!否则再过几年,恐怕连剑都拿不起来了!不过毛利君的兴致也不错啊,居然这么早就醒来了,颇有古人闻鸡起舞的风范,我还道昨天的宴会会让你睡上一个上午呢!”

这艘蓝鲸号上装备了发电机,可以为整个船舱提供照明和其他服务,因此晚上通常会有一些节目。

毛利胜永笑道:“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时间起床,都习惯了,说不得什么‘闻鸡起舞’,只是那些大明人都已经适应了这种作息习惯,听说他们的京都都已经安装上了这种照明的东西,不需要再使用汽灯马灯之类的东西了!”

酒井忠世也不禁叹道:“大明的繁华令人羡慕,大明的强大令人恐惧啊!”

毛利胜永走到船舷,那里是不锈钢制成的栏杆,在朝阳之下闪闪发亮,不锈钢是钢铁公司的新产品,技术还不成熟,成本很高,能够在船上用上这种钢材,可见这艘船的豪华程度。

“好大的一艘船啊,而且完全使用钢铁,坚不可摧,如果再加上火炮的话,根本无人能敌,我们拥有这样一艘船的话,也能够像大明一样远洋南洋、天竺甚至是西洋了,只是用这样一艘船用作载客,实在是太过奢侈了朕的皇后真任性!”毛利胜永看着这艘全钢船体的大船,不禁感叹道。

酒井忠世摇摇头说道:“这艘船不过是大明普通船只的一艘,大明拥有无数这样的船舶,听说他们的战舰更加强大!真不知道他们的战舰是什么样子?”

随着太阳升起,蓝鲸号也驶达了东海,船上的船长向酒井忠世和毛利胜永他们通报了现在的状况,他们马上就能够到达南京了。

通过入海口,进入长江,酒井忠世毛利胜永他们看到的是无数繁忙的蒸汽船只,大大小小的在江面海面上穿梭来回,沿岸停泊的船只更是一眼望不到边,这让这些日本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而当他们看到那些停泊在港口的北海舰队的海王级战舰之时,那厚重的装甲和长身管的火炮都令人惊惧不已。日本人不同于那些在你那样混吃等死的土著,作为一个跟中国人最像的民族,他们吸收了中国文化,同样也有了中国人的上进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在日本人的理解则是,天朝强国难道只有中国人能够做到?

但是眼前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酒井忠世轻轻吐了口气,说道:“大明的强大,不在于一艘战舰,而是在于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这种强大的战舰,并且设计出更强大的战舰!这些都是我们天照子民做不到的!”

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

日本人的强大不在于其疯狂,而在于其隐忍其他书友正在看:预知机神。 德川家康更是深得“忍”字其中三昧,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了大明的倾销地和劳力来源,大量的人口金银从日本流入大明,虽然贸易差额的概念还没有出现,不过两家都已经感到了自己的削弱,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从农村收上来的粮食减少,而贸易逆差更是让国内金银大量减少,德川家和丰臣家几十年的搜刮,都被用来向大明购买军火。

无论是德川家还是丰臣家都不希望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如果继续对峙下去,只能导致一起灭亡,而他们又没有能力迅速将对方消灭,因此他们选择了和谈,和谈中关键的一点还是军火的问题,如果不控制对方的军火进口,那么谁也没办法放心,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跟大明一起达成一定的协议,保证对方的军力不超过自己的底线。

南京的一处别墅,现在已经成了枢密院的临时办公司,同样也是朱由崧的行宫,朱由崧并不喜欢住在那些高门大户的宫殿,他更喜欢这些自在逍遥的别墅。日本人向大明表达了他们意愿之后,朱由崧就已经知道了。

“这么说,日本人想要通过我们建立一个军备限制体系?”朱由崧摸着有些发痒的下巴,最近他的身体飞快的成长,在北方的一年就长到了接近一米九的个头,看起来威武不凡,而且下巴上已经长出了细细淡淡的胡须。

宪法成文之后,大明的外交工作就已经从礼部独立出来,将原本的鸿胪寺、行人司一起重组为新的鸿胪寺,而鸿胪寺卿就是邵杰,作为在南洋和日本纵横捭阖,拥有最多外交经验的邵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他还有举人的身份,再加上在山东大学堂的受教经历,在资格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跟朱由崧报告日本人的事情的就是邵杰,作为很早就投靠了朱由崧的他,现在也算是熬出头来了,虽然只是一个鸿胪寺卿,不过朱由崧向他许的李想,因此邵杰可是充满了干劲,听到朱由崧的询问之后,邵杰点了点头说道:“日本人不但想限制我们的军火输出,而且还希望派出遣明使,进入大学学习!”

朱由崧微微一笑,这些日本人倒是很善于学习,自己的工业改革初显成效,日本就想要到这里来学习了,因为后世的经历让朱由崧对日本充满着警惕之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人口资源在工业发展当中渐渐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政体的近代化改制,让明朝摆脱了军制和土地的痼疾,如今的大明已经是日本难以仰望的庞大帝国。

将日本变成殖民地?朱由崧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日本列岛土地并不宽广,资源也相对贫瘠,朱由崧根本想不出有什么值得自己下功夫的,而且像日本、朝鲜和暹罗这些国家不同于吕宋爪哇,他们在对汉文化的学习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拥有了国家概念,在南洋列岛,只需要十年,南洋就会成为大明本土一样的领土,但是像日本这种文化相对先进资源却比较贫瘠的国家,同化很难,征服的话,也没有利益可图。

朱由崧现在已经是个比较合格的政治家了,个人的好恶不能影响国家的决策,朱由崧固然可以发动种族灭绝的战争,血洗日本列岛,但是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

朱由崧看了看邵杰说道:“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邵杰说道:“自由贸易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保证让日本停战,但是不应该限制军火输出,每年对日本、蒙古和越南的军火输出,是我们兵工企业的一大赢利点,仅次于政府采购,至于遣明使,我想倒也不必太过忌讳,只要不是最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向他们开放,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获得在日本投资建厂,购买土地的权力!”

传统强国追求“贸易自由”,后起强国则执行“贸易保护”,这是工业时代的传统,现在国内的市场刚刚打开,不过除了东部沿海大部分国民还处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这让大明徒然拥有接近两亿的人口,却没有与人口相对应的市场消化能力,因此大明的工业品需要外销,而那些新兴的工厂主自然就推动着“自由贸易理念”的发展,日本虽然没有多少市场,不过却有不少白银,这些白银自然是掌握在德川丰臣两家手中,而从两家口袋中将白银掏出来的法子,就是军火出口,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兵工业的财团,都不可能答应对方的军火买卖限制。

朱由崧说道:“日本这个民族,如果给他一点机会,他们就能够发展起来,而且他们对大陆的野心也不小,丰臣秀吉发动的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潜力是不容小视的!”

邵杰笑道:“话虽如此,不过我们与日本不过一衣带水,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文化理念也是无法隐瞒的,就像是现在的日本同样也有理学新学,还是荷兰人的‘兰学’,日本人发展起来对我们也并无威胁,我们的资源国土远远超过日本,而我们的海军更在日本之上,而且日本现在又分为两国,我想日本绝对不会有机会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安全的,而且日本发展起来之后,对我们的贸易来说也是一个刺激:不堪枯荣!”

朱由崧摇了摇头,这个时代的人是没办法想象自己对日本的忌讳的,不过邵杰所说的也不算错,而且那些工厂主对于在日本建厂还是有很大的兴趣的,毕竟朱由崧和内阁曾经下令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每周的最大工作时间,不允许使用童工,还有一些工伤事故的责任处理,这些规定都是为民谋利,而非为国库谋利,因此官员们常用的“与民争利”的借口根本用不上。

不过怎么说这都是从工厂主的口袋里掏钱,而那些代表工厂主利益的议员却没有任何拒绝的借口,毕竟在大明,礼崩乐坏虽说是有点兆头了,毕竟还没有完全崩坏掉,而这个报纸媒体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出言反对这个,那么个人操守一定有问题,如果被怀疑操守问题,那么这样一个人也就没有担任议员的资格了。

而在日本建厂就没有了这样顾虑了,他们可以尽情用他们最大的手段来压榨这些日本工人,无论是女工童工他们都可以使用。实际上在大明就有人使用这种日本工人,不过他们从事的工作都是最简单最辛苦的工作,而真正的技术层面的工作都是由中国人负责,毕竟技术的领先,是这些工厂主盈利的手段,如果让自己花了大价钱从那些大公司买来的技术,轻易地传播出去,他们还有什么利润?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就这么办吧!”最终朱由崧也只能选择了服从理智,服从利益的选择。

“不能军火限制?温大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根本没办法实行停战啊?”在鸿胪寺之下的万国使馆当中毛利胜永听到对方的要求直接就跳了出来叫道圣骑士武亚曼。

邵杰得到朱由崧肯定之后,马上就着鸿胪寺少卿温体仁去处理日本使臣的事情,温体仁作为万历年间,如今已经快要迈入不惑之年,不过仍然是一个礼部小吏,温体仁一心往上爬,自然对自己的地位十分不满,因此在鸿胪寺重组之后,他就自告奋勇前往鸿胪寺担任少卿之职。温体仁虽然是个不择手段的政客,不过他的眼光却不错,即使没有朱由崧关于“设立外相”的提醒,也能够看的出鸿胪寺的发展前景,在一个积极对外的大明政府当中,鸿胪寺的官职绝对是国之重臣。

酒井忠世的脸色也极为阴沉,大明如果不答应军火出口的限制,那么德川家和丰臣家根本不可能达成协议,大明这样做分明就是想让日本战火不绝,永无宁日。

温体仁笑道:“我们大明奉行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因此这种限制大明对两国出口军火的要求是不可能通过内阁和议会的。不过因为两国战乱,民生凋敝,我们大明身为天朝上国也颇为不忍,因此我们也有一个方案来解决此事!”

酒井忠世和毛利胜永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方案?”

温体仁笑道:“驻军,我大明将在日本与东瀛两国的战线驻军,确立两国边界,如果有谁敢越界,就是无视我们大明的威严,后果自然有对方负责!当然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十分具体的条款。”

第六章 朝鲜问题

经过朱由崧的上意下达,再加上鸿胪寺一些官员的润色,温体仁提出的条件主要有三条,第一是贸易方面,大明国民有在日本自由贸易以及购买土地建立工厂的权力,第二则是法制方面,大明国民在日本拥有治外法权,不受日本官府控制,第三是关于驻军的要求,驻军的地点是在名古屋,也就是在两军对峙之地,是一个一万二千人的加强师,军队补给由两国政府出资负责:赵云转世之龙腾异世。 对于这种条件,酒井忠世他们感到的只有悲凉,当年忽必烈的铁骑都没有登上的日本列岛,现在不得不被大明的军靴踩在脚下,而且还是他们请来的,酒井忠世心中不禁自嘲,或是千百年后自己将会和丰臣家的人一起被称为国贼奸佞吧!

不过现在他们别无选择,如果惹火了大明朝廷,只要大明愿意,随时都可以在日本重新选择一个势力,将他们扶植起来,争夺日本三岛的主导权,毕竟因为战祸的原因,日本现在起义者四处都是,甚至还有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农民起义,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打不下去的原因。

大明制定的不平等条约,很快就被两家接受,并且马上就有一批工厂主将自己的工厂迁入日本,相对于乖巧的日本人,朝鲜人则显得有些令人讨厌。如今派到大明参与登基大典的朝鲜使臣是光海君李珲的心腹李尔瞻,作为一个儒学学者,看到大明国内邪说肆虐,礼崩乐坏,而且君主居然设立内阁议会和最高法院,直接将政事扔了出来,给大臣担当,而自己却无所事事,根本就不是兴盛之兆,但是恰恰相反,因为这些改制,大明国内却显得极为繁荣,岁入逐年增高,军力也有了长足的增长。

但是李尔瞻却明白,这样大明距离圣人的“大同世界”就越发远离了。现在唯一继承了圣人之学的也就是他们朝鲜王国了,“小中华”或许已经不足以说明他们朝鲜文化的优越性了。

而大明礼崩乐坏的表现之一就是方世鸿出兵咸境道,将属于朝鲜的咸境道划入了铁岭府当中,并且在鸭绿江设立水军,将整个鸭绿江都变成了大明的内河,这让朝鲜人怎么忍受得了,他们好不容易从大明手里赖来了这么一大快土地,几百年后居然就被人弄回来了。因此温体仁在与日本人签订条约之后,李尔瞻马上就来到鸿胪寺,要求温体仁上书朝廷,让方世鸿收兵,温体仁却不慌不忙地喝着茶,笑道:“李大人,据我所知这咸州,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咸境道,自古就是辽金之地,原本就是我汉人地界,尔等据有此地百年之久,我大明朝廷不欲加罪,还不知足?”

李尔瞻怒道:“胡说,当年成祖陛下已经将咸境道让与我们朝鲜王国,你难道还想违逆祖制不成?”

温体仁冷笑道:“当年成祖陛下可不是如此说的,成祖当年所说的是‘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成祖陛下所说的是朝鲜也是我大明所属,不过如今尔等国王李珲窃据王位,却在铁岭战事当中,首鼠两端,甚至还趁机出兵抢占原铁岭卫属地,这等落井下石的做法,岂是一个属国应该有的做法,你们的‘小中华’就是如此背信弃义的吗?”

光海君李珲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在壬辰倭乱之时,宣祖仓皇逃往平壤,命令当时只有十七岁的李珲摄国事,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在壬辰倭乱当中表现得十分不错,这在一项软弱的朝鲜政府当中,是十分少见的,因此朝鲜宣祖想要立李珲为世子,并且向大明朝廷请求册封李珲,然而明朝那时正是争国本激烈之时,气焰正盛的东林党怎么可能让弃嫡立庶的事情发生在他们面前,因此答复宣祖:“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越”,因此不许,而后几次上书都不曾允许她们用身体吸引我。

一直到李珲即位都没有受到明朝的册封,按照朝鲜的历史没有接受上过册封的王位,是没有权威的,因此李珲对明朝也是颇有怨言,因而在铁岭之战当中,也是左右逢源,在他看来满清八旗极为厉害,明朝即使是占得上风,也没有力量将他们消灭,于是便想要向西扩展自己的领土,但是到头来,却没想到明朝的军事力量居然轻易地打败了满清八旗,而他们的军队正好碰到进军的明朝军队前面,方世鸿一见这还了得,满清这等不知所谓的野蛮人也就罢了,朝鲜一介属国,居然也想侵吞我大明的领土,于是直接下令将朝鲜军队赶出了铁岭,并且将咸境道也给占据了。

温体仁虽说在历史上是个反面人物,不过他的心机和学识却是不能否认的,在对付周延儒钱谦益等人十分拿手,在对付朝鲜人同样驾轻就熟,况且明朝现在还是占据绝对的军事优势,占有军事优势,无论怎么谈,都不会有吃亏的事情。

温体仁继续说道:“既然尔等不遵上国,那么我们大明也就没有必要在将你们当成属国看待了,尔等侵入我国,完全可以按照战争来看待,就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打得败我们大明的雄师了!”

李尔瞻一听不禁慌了,壬辰倭乱之时他们的正规军就已经被打得乱七八糟了,虽说李珲即位之后,重整军备,但是也不可能跟大明那种纯火器军队相比武器召唤使。李尔瞻连忙说道:“温大人,万万不可啊,我们绝对没有背叛天朝上国的打算,这次我们还为太子和太孙殿下带来了十几位美女和大量的东珠,这都是我们对大明的一片忠心啊,还请温大人明鉴!”

美女东珠,那是朝鲜人的两大特产,朝鲜半岛上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养育出来的美女都是极为高挑水灵的,自古就有昆仑奴新罗婢的说法。而明朝自从开国,朝鲜便经常向后宫敬献美女,以此来影响明朝君主的感官,加强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

温体仁最后提出来的条件,确立了咸州归属大明铁岭府等等,这些割让土地的条件在实际占领之下,李尔瞻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明朝居然要求李珲逊位,另选朝鲜王室当中贤能之人担任皇位,理由自然是因为得位不正和首鼠两端。虽说朱常洵也是幼子出身,不过因为朱常洛的昏招让他有了名义上的正统,因此他现在对于维护正统并不怎么排斥。

然而对此李尔瞻自然不可能答应,谈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最后邵杰出面,答应了李尔瞻的条件,不再追究李珲的事情,才算是将谈判停了下来。

送走李尔瞻之后,温体仁不禁问道:“邵大人,既然国朝并不准备将李珲拉下马来,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条件,这不是加大李珲对大明的不满吗?”

邵杰笑道:“不满?不满有用吗?而且如今李珲正在效仿我国,大建军舰,争霸海权,这种事情我们怎么可能容忍,因此才放出这个消息来,朝鲜如今与魏晋南北朝之时类似,科举之制,只是沦为形式,实际上却是门阀控制国家,朝鲜上层分为东人西人两大门阀,而东人党又分裂为南人北人两派,李珲得位靠的是北人党的力量,实际上其他党派却犹有余力,只要给他们放出一定的风声,他们就会自动找来的铁拳威武!”

温体仁笑道:“没想到小小朝鲜也是证据纷乱,党派林立,倒是与现在大明政局有些类似之处!”

邵杰摇摇头,说道:“长卿,这你就错了,朝鲜党派来源于门阀,而我们的党派则来源于各自的政见,凡是堵不如疏,党争不可能断绝,正是因此吾皇明确了党派之间的分隔,并且让党争集中在议会当中,以一党为执政党处理政务,以一党为在野党执行监督,将之纳入正规,而不会影响政务,因此大明才能够政通人和,实际上无论哪一党主政都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妥妥帖帖,怕的就是党争不断,而朝鲜党争正是这种例子,不但在具体政务上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以自己的实力影响王位更替!”

温体仁心中暗想:“大明的党派可不是来源于政见,而是来源于财阀,南北财阀对峙当中又有合作,这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不过邵杰的话也让他有些想法,说道:“邵大人,难道那些门阀甚至会发动政变,将李珲赶下去?”

邵杰笑道:“有这种可能,想想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国家更替,那正是因为士族门阀的原因,这才造成了政局的纷乱,李珲穷兵黩武大建海军,将一些私人武装舰只收归国有,实际上是在危害那些门阀的利益,即使是北人派当中也有很多人不满意,按照我们情报部门的调查,在朝鲜已经有人在串联反对李珲的事情了!”

第七章 新大陆

朝鲜日本两国的事情处理之后,朱由崧就收到了朝鲜人送来了十位美女,这个时代的朝鲜美女可都是没有经过整容的原生态,全都是那种白皙高挑的类型,不过朱由崧现在已经有了婚约,而且身边的花新蕊和袁心怡都是极为出色的美人 朱由崧虽说是花心,却也没有那么多心可以去花,两三个已经是极限了,多了他自己恐怕也照顾不过来而且,就像是万历帝一样,他真正喜欢的不过是郑贵妃一人而已,其他的不过是些泄欲的工具而已,虽说顶着“后妃”的名头,却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

因此朱由崧将这十位美女送到了威海两名,让他们去负责照顾朱由校和朱由检,而其余的则将他们分给了手下的将领,自己则一个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