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充当炮灰,不过此时是那些日本人倒是没有感觉到这一点,毕竟他们的训练方式和资金投入,分明是要练出一支强兵。

魏进忠对东条平八郎的说法就是,我们需要的是一支敢于面对着大炮冲锋的军队。

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天生就有这种癫狂的特质,经过训练之后倒是个个不畏死,再加上先进的装备,很快就消灭了盘踞在夕张的虾夷人,而且还将这些虾夷人杀死了大半,结果差点把魏进忠心疼死,这些虾夷人可都是用来做矿工的好材料,就这样被东条平八郎这个蠢货给杀死了,得亏多少钱呐!

对于魏进忠的责备,东条平八郎全盘接受,为了赎罪,还特意发动了更往北的进攻,掳掠了一千多人,送进了夕张的煤矿矿井。

朱由崧在此期间也回到洛阳向邹氏报了一下平安,便马不停蹄地地回到了北海,开始了他对军队的改革和训练。

总参谋部的会议室当中,朱由崧手下保安部队、船队和东瀛仆从军的军官都已经到齐,当然那位黑胡子马歇尔因为只算是雇佣军,并没有算到这里面。对于这次会议的题目,这些人也早有心理准备,朱由崧自从来到这里北海之后,就对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不满,现在把大家找来,自然是要开会研究练兵的问题。

朱由崧看了看周围的军官,说道:“诸位,今天我要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今天起,成立大明北海陆军第一师,师长阎应元,参谋长方世鸿,成立大明北海海军第一舰队,舰队司令徐振昌,副官张顺,成立大明北海皇协军第一师,师长东条平八郎,监军魏进忠!”

阎应元不禁奇道:“这太好了,保安部队的名头我们早就不想戴了,殿下,这师长是个多大的官?”

朱由崧笑道:“多大?很大!从今天开始在军中不实行文官那一套,另外实行军衔制,军中的等级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上中少三个等级,也就是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和少将,三个等级,下面的也是如此!你现在是师长,应该管辖四五千人,在大明跟卫指挥使差不多,你们理应是一个上校才对,不过呢,现在我们一共也就一千二百多人,也就是个团的规模,你们就先当个中校吧!若是有军功,或是等人员补齐之后,再行晋升!”

在场的众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位殿下对这种军制的设计也算是苦心孤诣了,不过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不过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之后朱由崧便发布他的练兵计划,实际上就是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和内务整理这三项,方世鸿不禁问道:“殿下,难道就只训练这三项,军阵演练就不要了吗?”

朱由崧笑道:“当然要,不过必须在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和内务整理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时间就在一个月之内,一个月后,我们会有新的武器装备,到时候再行军阵训练,明白吗?”

这些人虽然不太明白队列训练的意义,不过让自己军队走得整齐些,总能够表现出自己治军严谨,倒也没反对。

朱由崧说道:“当然,这只是白天的训练,晚上必须要有学习班,学习班分为识字班和文化班两个,识字班是让那些还不识字的士兵学习的,文化班则是让那些已经识字的士兵学习文化的!”

阎应元不禁说道:“殿下,按照您的训练计划,士兵们操练了一整天,熬得住吗?”

朱由崧微微一笑,当时他上中学、上大学、进入造船厂的时候都曾经接受过军训,所谓的军训那就是熬,熬过去就算是脱胎换骨了,熬不过去,那就逼着你熬过去,一天到晚,绝对没有空闲的时候,晚上他们虽然不用学文化,不过累得要死仍然需要被教官逼着拉歌的拉歌,表演的表演,一个个回到床上不想脱衣服,就能睡过去。

朱由崧说道:“一定能熬过去,我会跟他们一起,让渔场的人多弄些海产来,牛羊什么的,也多杀几头,要保证他们的营养,一天睡七个小时已经足够了,其他的时间都给我用来学习和训练!”

这些军官也明白了,朱由崧在这上面的决心,便不再劝解。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崧就带着一群军官来到了营房门前,在朱由崧的示意之下,尖锐刺耳的起床哨,几乎要钻进人的耳朵里。

张风府就是被这样的哨声给惊醒的,他圣门第三学士的身份来投靠北海,原以为会受到隆重迎接,甚至马上被那些小王爷引为幕僚,却没想到那位小王爷却让他到营房里跟这些普通士兵一样,当一个大头兵。

张风府一气之下,原本想要离开这里,却没想到朱由崧直接说道:“若是连军训都没办法挺过去,这样软弱的人,不要也罢!”

张风府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除了那位第一学生还有邵杰之外,他服过何人,在他看来那些江南才子不过是些纨绔之辈,朝中大臣都是庸碌之徒,也只有他们这些圣门子弟才是真正的经世济邦之大才。

好在经过内务整理之后,营房的卫生标准让张风府不至于太难接受,而那些每天都需洗漱的大头兵,也不是太难接触,这才让他忍了下来。

第一个训练方式自然是站军姿,一千多号人,在操场上这么一站,倒也有些千军万马的意思,不过不到十分钟,就有人抓耳挠腮了,逮到这样的人,教官抽出刀来,就是一刀,当然这刀是连着鞘的,不过这种刀片子抽到身上,照样疼得要命。

朱由崧不禁嘿然一笑,想当年他在军训的时候,至少也要站上一个小时,这区区十分钟,就这样实在是太没素质了。能够将往日自己遭的罪,加到别人身上,那还真是一种快乐啊,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人性本恶,古人诚不我欺哦!

上午的队列训练,下午就是体能练习,起步跑、原地跑步、原地高抬腿、蛙跳、跨越障碍、负重越野等等摸爬滚打的方式,朱由崧都给复制了过来,看着这群人累得七荤八素的样子,朱由崧就说不出的痛快。

白天的训练完成了,张风府一头就栽倒在床上,什么内务整理、被褥整齐、睡前洗漱都被扔到一边。

“当这个北海的兵可真是累啊,可比当年我当长工还要累!”这是张风府他们同宿的袁大头。

另外一个同宿李三有气无力地说道:“要是不累,能有这么多的牛羊鱼肉?”

袁大头说道:“这北海鱼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那些船队,哪天不带回几万斤来?”

李三也表示同意,却对张风府说道:“对了,老张,你所北海这边怎么这么多鱼呢?我在老家山东的时候,也是个打渔的能手,可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鱼群?你们读书人,知道得多,能不能给我们说说?”

第十六章 北海擒龙(上)

北海道渔场那是世界四大渔场,朱由崧来到北海之后自然要组织打渔船队,为百姓补充蛋白质,张风府虽然熟读诗书,对这种地理知识却不太了解,哪里能给别人解释?

正当他们聊着的时候,突然又一声尖锐的哨音响起,这些人纷纷跳了起来,咒骂道:“这些催命鬼,还真是不给人留一点时间休息啊!”

张风府虽然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咒骂,心里却非常同意他们的说法,这些教官还真是“催命鬼”啊!不过心中咒骂,却也只能整理好自己的军装,登上军靴,下楼集合。

这些军队纷纷排队进入学校的教室,这些教室白天是那些孩子的教学地点,晚上就成了军队的夜校!

第一天他们选择的是千人大礼堂上课,第一个给他们上课的人,居然就是朱由崧,看着下面虽然惊讶,却没有发出任何动静的士兵,朱由崧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今天关于纪律的训练还是有成果的。

朱由崧并没有说话,只是在背后黑板上画了一个奇怪的轮廓,下面写着夏,然后又画了一个较大的轮廓,注明商……

因为有智脑的帮助,朱由崧将从夏朝到大明无数朝代的地图轮廓给画了下来,然后转头对下面的人,说道:“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

张风府也不禁惊讶朱由崧的博学,居然能够将历朝历代的地域轮廓给画下来,他们这些文人在玩文字游戏上面自然不输于人,不过像这种细致的东西,就不是他们擅长的了。

张风府看了看其他人,无人应答,便举手说道:“这是历朝历代的疆域地图吧?”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不过你们就没从其中看出什么东西来吗?”

“好像是越变越大,到了汉代就小了很多,到了唐代又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至于宋代疆域自然是没法跟大唐相比,元代蒙古蛮夷不必细说,不过我朝疆域却超过了前宋!”张风府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说的没错,原本我们的华夏不过就是两河流域这么一小块地方,经过战争杀伐之后,才统一了中原,商代那个昏君殷纣王征服了湖广一带的楚地,周朝的秦国,兵锋达到了西方甘肃之地,楚国则向南征伐,开拓出了南方诸省,秦代统一全国之后,又征服了百越之地,这就是我们如今疆域的来源,可是自汉代之后,五胡乱华,军阀割据,只有我大明之初,有远征大漠的勇气,这是为什么?”

张风府听得心潮澎湃,对于这些历史的变化,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儒家,关键就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虽然有了汉武帝远征大漠,却没有再次开疆拓土!不过他现在想听听这位小王爷的看法。

朱由崧说道:“那是因为军队没有了进攻的想法,只想着防御,汉武帝征服大漠,却没有将大漠划归治下,之后的历朝历代虽然有打败大漠的人,却没有完全征服大漠的人,因为他们的格局不够,没有进攻意识。老百姓有句话说的好,有百日做贼,却没有百日防贼的道理,久守必失,这就是为什么异族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祸乱中原!你们与国内的军队不一样,将是一支进攻的军队,开疆拓土的军队,而不仅仅是一支保家卫国的军队!我作为你们的领袖,将带领你们征服远比大明本土还要广大的土地!”

朱由崧要对他们宣扬自己的愤青主义,或者叫做军国主义,军国主义在二战之前并不是什么坏名词,毕竟德日两国都是靠着军国主义成为世界列强的,而且军国主义远比那种自由贸易主义更加具有煽动性,更适合培养国民素质,也更加适合军队。

“今天算是你们成军并且开始训练的第一天,我认为有必要告诉你们,你们的未来的任务是什么,所以今天由我来给你们上第一课,现在告诉我你们未来的任务是什么!”

“进攻!”

“开疆拓土!”

“很好,你们不同于任何一支军队,因此你们不但要有武力,更要有文化,要把军队变成军校,无论是在军中,还是退役之后成为工人农民,你们都要有军队的印记!”

朱由崧微微一笑,看来自己的演讲也不比希特勒那个小胡子差!第一课结束的很快,但是结束之后原本累得昏昏欲睡的士兵却都精神抖擞,张风府可以看到,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变了,变得兴奋,或者说狂热,他似乎看到那位小王爷释放出来了一只了不得的巨兽。

朱由崧跟着那些士兵训练了几天之后,看到一切都上了正轨,朱由崧则开始扑到北海的技术发展上面,北海这里,基本上已经是他的地盘了,北海城坚固的要塞式城堡,在这里根本不会有任何有威胁的敌人,因此他可以放开手提升这里的技术水平。

因为东瀛人的攻城,原本生产纺织机械的机械厂,此时也变成了制造那种燧发枪和连弩的兵工厂,这些工匠很多都是从军器监当中划过来的,有孙元化这个火器大牛人,还有朱由崧造出来的蒸汽动力钻床车床,制造枪管远比以前容易得多。

而东瀛人归附之后,朱由崧将原本生产纺织机械的那些人重新调回了机械厂,留下那些军器监的火器高手,重新建立了一个兵工厂,原本生产火枪和大炮,并且任命孙元化为兵工厂厂长。

对于朱由崧的到来,孙元化那是早早就来迎接了,对于朱由崧在机械上面的造诣,孙元化那是十分佩服的,现在车间当中的这些机床,都是朱由崧设计出来的,而且他还改进了现在的度量衡制度,在北海改用更简单更精密的公制单位。

朱由崧来到火热朝天的生产车间,只见蒸汽四溢,轰隆轰隆的声音代表的是蒸汽机强大的动力,在这种动力之下,钻床飞快地选装,转眼一根枪管就已经钻出来了。而在车间的出口之处,已经堆放了一批成型的燧发枪。

朱由崧拿起一支燧发枪,对身边的孙元化说道:“初阳先生,这种火枪的口径是多少?”

孙元化想了想,说道:“这可就不太齐了,我们这里有三十台钻床,用于生产两个类型,一种是12。5mm口径的,是比较轻的燧发枪,士兵可以端在手中发射,另外一种是13mm口径的,就是那种重型火枪,不过使用的铅丸都是13。5mm,比枪支口径大,也比较软,只要使用捅条捅实了,变形之后正好可以密封枪管,射得比朝廷的枪支可要远得多了!”

朱由崧不禁微微惊奇,子弹口径比枪支口径大,好像是被甲子弹开始的,这种还是铅丸的子弹怎么就已经有这种意识了?

朱由崧不禁问道:“这是谁发明的?”

孙元化说道:“其实早就有人想到这样做了,这样弹丸射程远威力强劲,不过因为朝廷的火铳不结实容易炸膛,连续几次之后,也就没人敢这样做了,我们的火铳使用的钢材都是极为坚硬的钨钢或是铬钢,而且火药的数量也通过纸筒来确定,自然不存在炸膛的危险!”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其实我们的枪管已经可以承受更强劲的发射药爆发了,最近我发现了一种新的炸药,爆炸威力极大,而没有残留!”

朱由崧说说的那种炸药其实是硝化棉,黄色炸药的综合性能虽然好,不过消化纤维却胜在制取容易,现在煤焦油化工处理却刚刚开始,还没有达到生产硝化棉的地步。

接触法制硫酸的设备已经完成并且投入运行,因为冶金工业发展到现在,酸洗液已经是必须要有的东西了,因此制造硫酸也是势在必行。

有了硫酸,那么发烟硫酸也就很容易了,发烟硫酸与硝石提炼出的硝酸钠反应之后,强酸制造弱酸,就能够制造出硝酸来,虽然后世有了合成氨之后,氨气氧化制造硝酸的方式已经停止,不过在合成氨技术出现之前,这可是主流的制造方法。

浓度极高的硝酸硫酸混合液与棉纤维反应之后,形成消化纤维,加入乙醇和乙醚,制成胶状物,然后压成片状,切条,硬化,便可以当做无烟火药使用。

而有了硝酸,雷汞的制取,也就是朱由崧提点一下的事情,硝酸、汞、酒精这些东西都是已经制造出来的化学品。

孙元化说道:“新的炸药?没有残留?不对啊,就算是颗粒状的火药,也不可能没有残留啊!”

朱由崧笑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初阳先生,这都是化学发展的结果,现在学校当中的基础化学,以及延伸出去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若是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甚至会制造出自然界前所未有的造物!”

孙元化叹道:“殿下学究天人,元化佩服!”

朱由崧笑道:“这些可不是我一个人弄出来的,还有学校里的那些学生的帮忙,他们虽然年纪小,却敢想敢动,什么都敢做。我想我们既然有了这么多的有利条件,是不是应该重新射击一种新式的火枪!”

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

朱由崧跟孙元化来到枪械的设计室,抽出一张白纸,画出了一支十分特别的枪械,朱由崧设计的枪支其实就是gew98毛瑟步枪,中国的步枪发展受毛瑟步枪的影响很大,而这一款是g98毛瑟步枪只是最优秀的一款,后来的98k不过是他的延伸改良而已。

而现在对于北海的军队来说,这种延伸改良是没有必要的,后世的步枪向轻便进射程高射速的方向发展,那是完全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发生的变化,而现在朱由崧要对付的则是冷兵器时代的步兵骑兵,还有一些初步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欧洲人而已。

对付这些人,射程才是最重要的东西,g98毛瑟步枪7。92mm的口径和740mm的枪管保证了他的有效射程达到了800米,加装瞄准镜之后甚至可以改装成为狙击步枪,这样远的射程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伤亡。

对于孙元化来说,这种步枪当中的新技术实在是太多了,后拉旋转闭锁枪机、固定式双排弹仓、击发枪击针、旋转膛线、还有那种定装子弹的加工,都需要孙元化去摸索和操心。

朱由崧说道:“初阳先生,你看这种枪是否能够生产出来?”虽然拿出了设计图,不过朱由崧也害怕这种设计图太过超前,导致没办法加工。

孙元化笑道:“若是没有车间里的那些机床,要生产这种步枪,还真没什么办法,不过有了那些机床,我们总能够生产出来,不过这种子弹壳是怎么加工成筒状的,底火室都是怎么弄出来的?”

朱由崧笑道:“这其实都是铜片冲盂出来的,铜片又软又有延展性,用作弹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弹头则是铅芯铜被甲尖头弹,加工起来的确有些麻烦,不过相信你们总能够找到办法的!”

孙元化苦笑道:“这其实都不是问题,只是这一支枪的零件工序也太多了,那些师傅也顾不来这么多的零件吧?”

朱由崧嘿然一笑,说道:“这个容易,你让每个人都负责一个零件的加工,或者一道工序,自然就能够加快了,而且每个人手中的工序少了,他自然就对自己负责的工序熟练了,生产速度也能够大大提升,这叫做流水线生产!”

“秒啊!”孙元化不禁笑道:“没想到小王爷,对这种车间管理也这么熟悉!”

朱由崧笑道:“好了,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想我们也该给这支枪起个名字了吧!”

孙元化捋须笑道:“那些什么破火枪都能叫做迅雷铳,我看我们这种火枪就叫做疾电铳好了!”

朱由崧摇了摇头,说道:“这是我们的北海兵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第一种枪支,日后还要有改进的步枪,起的名字也要让别人知道这是我们北海兵工厂的步枪,日后还有有一系列的其他枪支,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牌子,让别人知道北海出品,必属精品,我看就叫做北海42式步枪,42是我皇爷爷的年号万历四十二年,你看如何?”

对于朱由崧的要求,孙元化自然没有异议,反正这支步枪就是他设计出来的,朱由崧说道:“初阳先生,这种步枪一个月内要生产一千三百支,十万发子弹,一个月之后那些军队训练需要使用这些枪支!”

“一千三百支?我的老天呐!”孙元化不禁叫道:“殿下,这种北海42式步枪可不是那些燧发枪那么容易制造的,而且现在的工艺规程还都在摸索当中,还要设计专门工装,这一个月能够完善它的工艺规程就不错了,一千三百支燧发枪的话,绝对没问题,但是一千三百支42式步枪根本不可能,最多也就一百支步枪一万发子弹!”

朱由崧皱了皱眉头,说道:“不行,怎么也得保证两个人一支枪,最少六百支步枪,人员不足,机床不足,就把机械厂的人给我弄过来,反正现在的纺织厂里人已经足够了,纺织机械暂时还没办法买到南方去!”

孙元化想了想,说道:“好吧,一个月之后六百支,我尽量完成!人手足够的话,十万发子弹倒也不难。”

朱由崧笑道:“另外对于火炮我也有要求,因为我们的火炮炮钢已经大大增强了,我想就不需要那么厚的炮管了,而且若是跟子弹一样使用尖头炮弹,我想同样重量的炮弹,口径会大大减小,威力却不会有什么渐弱,火炮自然就会轻便的多了!”

孙元化不禁恍然叫道:“对啊!枪炮一理,若是子弹能够复合定装,那么炮弹的底火弹药组合也一定能够组合在一起,而且我们也能够在炮管当中使用膛线!”

朱由崧笑道:“在日本没多少火炮,现在的红衣大炮还有佛朗机炮也足够我们使用,现在是先造一批佛朗机炮给炮兵练手,我所说的那种后装线膛炮就先进行技术储备,关键是先把我要的六百支42式步枪给我制造出来!”

孙元化点了点头,说道:“是有轻重缓急,既然军队急需枪支,自然是先生产枪支弹药了!”

朱由崧笑道:“今天我来这里除了要告诉先生这些枪炮的事情之外,还要请先生去看一件热闹!”

孙元化说道:“一个月六百把步枪,我现在还哪有时间看热闹!”

朱由崧笑道:“一个月的时间,也不争这一时半刻,不过这个热闹可不比寻常,要是错过了可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孙元化也被朱由崧的话挑起了兴趣,便跟随朱由崧上车,车夫从马向北很快就来到了北城门外。此时北城门已经修筑好了木枕和钢轨组成的铁路,每天都有两匹马拉的车厢将北方的煤和木材拉到城中进行加工,不过今天在钢轨上的却不是什么马车,而是一个有三四个人高的庞然大物,仿佛是一个圆筒横亘在车架之上,下面则是一些连着车轮的驱动杆。

孙元化看了看周围,此时除了那些文官高邦佐、邵杰之外,徐光启、唐铁汉、老孙头、刘志猛等北海在制造业上面有些造诣的人都到齐了。

孙元化不禁对徐光启说道:“老师,这难道是能够拉动车厢的机器?”

徐光启捋了捋颔下长须,笑道:“这是自然,这可是老夫跟老唐、老孙他们一年以来的成果!”

这东西自然就是蒸汽机车,对于蒸汽机车的研究其实在遵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矿山已经遍布铁轨,钢铁厂的人希望有一种力量强大的运输工具,能够通过铁轨来运输大量的煤炭钢铁,只是因为后来迁徙的原因,这种研究不得不停了下来。

原本在大明的时候,朱由崧还怕自己的技术拿出来,却因为被那些士大夫阻碍,没办法应用,反倒是泄露出去,让欧洲人知道了,反而加快了他们的工业进程。来到北海之后,朱由崧就肆无忌惮了,直接将后世最先进的德国那种br52型蒸汽机车的设计图拿了出来,这种蒸汽机车原本就是军备,设计简单、易于生产保养而且动力性能优良,而且这种蒸汽机车原本就是为俄罗斯的寒冷气候准备的,在北海也算是物有所用。

因为具体的条件,很多地方仍然做了更改,而且体型也比原来的br52型蒸汽列车大了不少,显得更加惊人。

看到众人到齐之后,朱由崧冲司炉工喊道:“锅炉点火!”

随着汽笛伴随着喷射出来的蒸汽发出尖锐的叫声,这个庞然大物的车轮也慢慢开动起来,而且越走越快,很快就露出了后面挂着的车厢,此时众人才发现这个蒸汽机车后面居然还拉着一节节的车厢。

高邦佐不禁惊呼道:“这后面有多少节车厢啊?”

唐铁汉不禁得意洋洋地说道:“这可是极为成功的设计,一共有三十节车厢,其实这还不是它的最大运载力,理论设计上,四十节车厢拉起来也没有问题,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测试!”

唐铁汉现在已经不是钢铁厂的厂长了,因为他在冶金上面完全输给了发现“铬钢”和“锰钢”的刘志猛,于是便在朱由崧同意后,把厂长的位子让给了刘志猛,而自己则当上了机械厂的厂长。

得益于唐铁汉的德意志母亲,唐铁汉对机械构造那是非常有天分的,他在的主持之下,在加上一些颇有才学的学生的加入,经过一年的奋战总算是把这一型号的蒸汽机车给造出来了。

高邦佐马上就认识到了这东西的意义,说道:“原本两匹重挽马也不过能拉动一节车厢,这东西若是用在大明漕运上,可就剩下那些漕运银子了,而且我们对北海的开发和控制就大大加强了!”

方世鸿却道:“有了这种东西,我们就能够随时将士兵和补给运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路上的消耗可就大大减少了,若是能够将铁路修建到草原上,那些蒙古人就算是入寇我们也能随时作出反映了!”

朱由崧笑道:“那是自然,否则我造铁路做什么?我们不但要在北海造铁路,而且还要到大明去造铁路!”铁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意义,朱由崧岂会不明白?

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

铁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意义,朱由崧岂会不明白?现在北海的工业和港口只有箱馆一个地方,有了火车,他们就能够更快地深入北海北方,将北方的木材煤炭粮食牛羊等迅速地运输到箱馆,也能够迅速地将军对运输到北海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对掌控开发北海,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对于铁路线的规划,总参谋部和高邦佐代表的民政部门也早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将铁路扩展到札幌之后,便分开向根室港和稚内港这两个大渔港延伸,这样整个北海就形成了以札幌为中心发散出去的三条主干道,掌控整个北海道已经不成问题。

高邦佐对铁路的修筑极为上心,他的认识很简单,若是能在大明修上几万里的铁路,那么赈济灾民的物资就能够迅速到位,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流离失所了,这种东西对国家安定有着重要作用。

既然高邦佐对这种铁路这么感兴趣,朱由崧直接让他负责带领那些东瀛筑路队还有审核铁路质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原本就是他们北海民政部的责任,他倒也没有拒绝。

徐振昌见这些人都兴致勃勃地讨论铁路,他这个舰队的司令却在关注蒸汽机车的动力来源,他也见过机械厂中那些轰鸣的蒸汽机,不禁对唐铁汉问道:“老唐,这种铁路可是蒸汽机推动的?”

唐铁汉笑道:“那是当然,否则怎么叫蒸汽机车?”

徐振昌说道:“那这种蒸汽机能不能用在造船上面?要是我们能够有蒸汽战舰,可就牛多了!”

朱由崧说道:“不用着急,蒸汽战舰也会有的,魏进忠这些年一直从江南各地延请造船师傅,不过我们北海现在还没人知道,也不算是繁华,所以才一直不愿意来这里,我们只能自己摸索造船,不过第一种三百吨的钢肋木壳船已经在设计当中了,上到北海擒龙,下到南洋捉鳖的日子不会太远的!”

半个时辰之后,那辆蒸汽机车又轰鸣着驶了回来,看样子并没有出现什么故障,这次测试是十分成功的。唐铁汉不禁兴高采烈地说道:“殿下,就请你给这宝贝赐名吧!”

朱由崧说道:“既然是你老唐带头弄出来的宝贝,我看就叫做铁汉1型蒸汽机车!”

老孙头马上表示同意,说道:“好!叫着也敞亮,我同意!”

北海的一切都在迅速的发展当中,遵化的联合采矿钢铁公司虽然已经到了东林党的手中,不过遵化铁市却仍然掌握在朱由崧手中,通过这个铁市,朱由崧就能够与鄂托克巴克交易,得到大量的牛羊和马匹。

而顶着福王的名头,他就能招募流民,加入他的庄园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