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诉说他的苦衷?这里上的所写倒是把他们二人如今的情况写得恰如其分。

这其实是一首唐诗,但是在诗歌辉煌的唐代,这首诗并没有多少地位,也就是一首乡间俚曲,以至于全唐诗都没有收录,在如今明朝这首诗已经失传,直到新中国之后,这首诗才因为陶器的出土而发现。

“其实我跟他年纪差距也不是那么大,我可以等他长大……”想到这里袁心怡不禁自语道:“我在想些什么呢!”

这首诗自然不是朱由崧所写,他机械尺寸数据精度粗糙度之类的东西记了一大堆,这些诗词反而很难进入他的头脑,这是智脑趁他们比剑的时候,不注意留下的一首诗。

此时智脑婉儿正在背后嘿嘿笑道:“数据库恢复之后,发现别人穿越之后,什么美女收了一大堆,现在朱由崧还只有一个小屁孩未婚妻,真替他着急啊!”

朱由崧一下楼,原本那种灰头土脸的样子并没有出现,朱璇清不禁问道:“难道你赢了?”

朱由崧连忙摇摇头说道:“没有!没有!袁小姐文武双全,我怎么可能赢了,不过我比较聪明,早早认输了而已,我可不想把自己变成向邵先生那样,你说是不是啊,邵先生?”

邵杰连忙拱手说道:“正是,袁小姐的剑术超卓,非凡人能比啊!”

朱由崧笑道:“璇清姐姐,你带我来这里,是不是专门要看我挨打啊?”

朱璇清连忙否认,说道:“不是,不是,我这样爱护晚辈的人,怎么可能看着你挨打!既然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我们就走吧!”

朱由崧对此并无异议,刚要离开,却听到袁心怡叫道:“小王爷请留步!”

朱璇清不禁奇道:“袁心怡可是从来不对男人假以颜色,今天怎么会对你另眼相看?”

云梦瑶笑道:“可能是他现在还不算是男人吧!”

朱璇清一本正经地说道:“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朱由崧对这两个魔女已经无语了,只好装作没听见,来到袁心怡面前,袁心怡脸色潮红未退,更显娇艳,朱由崧问道:“心怡姐姐有什么事情吗?难道是舍不得我……”

此时只听她打断朱由崧的话,说道:“小王爷,白龙鱼服,见困豫且,若是没什么必要,还是不要随便出王府,以防不测!另外……”

袁心怡将一只干竹所做的花炮拿出来,说道:“若是小王爷愿意到我这里来,在竹林之前,放开这花炮,我便会带你进入!”

朱由崧笑道:“心怡姐姐,你一个人在这里苦修做什么?还穿着道袍,难道还想成仙了道?人都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哎呦!”朱由崧还没说完,脑袋上就挨了一巴掌,袁心怡笑骂道:“我再跟你说正事,你怎么还这么不正经!”

袁心怡正色说道:“小王爷,最后我要对你说的是,不要跟朱璇清和云梦瑶走得太近,她们的身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朱由崧不禁一愣,说道:“不是那么简单?她们是什么人?”

袁心怡摇摇头说道:“这不好说,不过你听我的就是!”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对了,心怡姐姐,我也有个问题要问你!”

袁心怡笑道:“有什么问题?”

朱由崧说道:“我们刚刚比剑的时候,你用的什么功夫?是不是内功?”

回到古代,朱由崧还真是想要看看,武侠小说当中那种奇妙的内功是不是存在,不过迄今为止,他都没发现什么真正有功夫的人。

袁心怡奇道:“难道你没学过功夫?”

朱由崧连连点头说道:“我就是一身蛮力而已,学过乔家的三皇炮锤,不过没你那么厉害!”

袁心怡不禁有些无语,三皇炮捶拳在熬打身体和拳法招式上面的确不错,不过在真正的练气内功面前就有些不足了。然而朱由崧居然就是凭着这种功夫,打败了她这个拥有十年功力的高手。

袁心怡叹道:“你的资质上乘,如今也才七岁,骨骼未定,正是练功的好时机,若是你不觉得我武功低微,每天寅时来竹林外,我会教你!”

从竹韵居离开,朱由崧便有些心不在焉,袁心怡对他说云梦瑶和朱璇清二人身份不简单,不过朱由崧却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朱璇清不就是个藩王郡主,跟郡主结交的人,又能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朱璇清见朱由崧恍恍惚惚,不禁问道:“喂,朱由崧,你是不是被那位竹韵道人给迷住了?”

“竹韵道人?”朱由崧不禁问道:“心怡姐姐也叫做竹韵道人吗?”

云梦瑶说道:“当然了,竹韵是她的道号,因为她喜爱竹林,更擅长画竹,才有了竹韵道人的称号!人人都知道有位袁竹韵擅长画竹,却不知道她居然是位千娇百媚的俏佳人,而且还把我们小王爷都给迷住了!”

对于云梦瑶的打趣,朱由崧已经习以为常,说道:“竹韵道人,竹韵居,倒是不错的名字!”

对于朱由崧的没反应,云梦瑶不禁有些沮丧,心想,难道跟那个“袁竹韵”接触多了,居然把她特有的“心思通明”给学来了?

来到福王府门前,朱由崧正要下车进府,突然一个人跑过来,叫道:“小王爷,在下邵杰等候多时了!”

朱由崧奇道:“邵杰,你怎么会在这里?”

邵杰苦笑道:“我可是跟着小王爷一路跑过来的,我的一双鞋子都跑烂了!”

朱由崧问道:“你找我有事?”

邵杰看了看左右,说道:“小王爷,可否密谈?”

朱由崧想了想,以自己的身手,对付邵杰这样还不如袁心怡的人,自然不成问题,便将他请到府内。

新蕊奉上茶,看着翩翩离开的新蕊,朱由崧心中赞叹,新蕊也是越长越漂亮了,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时候漂亮,长大了就未必好看,不过新蕊就是个例外,越长越好看了。

收回思绪,朱由崧看着邵杰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邵杰苦笑道:“小王爷,实不相瞒,这次我是逃难过来的?你可知道梃击案的策划者?”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是李三才?”

邵杰点了点头,说道:“是他,不过我是他的协助者,我父亲是邵方,小王爷可曾听过?”

朱由崧奇道:“是那个在隆庆朝翻云覆雨的丹阳大侠邵方?不过你既然是李三才的协助者,现在东林党虽然被打击得厉害,不过却不曾瓦解,你怎么……”

邵杰叹道:“其实不止是梃击案,在福王爷就藩时期的股市的波动,也是我一手策划的,只是小王爷的手下棋高一着,我自然就缚手缚脚了!”

“这么说,你可是我的大敌啊,你来找我做什么?”朱由崧奇道。

邵杰摇摇头说道:“其实我是来投奔殿下的,在股市上失了手,损失了大批的银两,那些东林党人恨不得把我扒皮抽筋,我只能投奔殿下来了!”

朱由崧笑道:“我现在可无权无势,成为藩王,日后可就难翻身了,不知道你为什么来找我?”

邵杰笑道:“小王爷,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福王能够保持现在的地位,小王爷功不可没,而且在股市上小王爷翻云覆雨,转手就赚了上千万,更是在遵化坑了东林党,若不是日后有所图,用得着这么多金钱吗?”

朱由崧眯上了眼睛,这个人倒是个聪明人,不过忠心可就难以确定了。朱由崧问道:“投奔我,你有什么条件?”

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

邵杰取出一本古书,说道:“正是,其实我们邵家有更早的传承,我们是来自春秋时期的鬼谷一脉,这本便是鬼谷子十四篇当中的最后两篇,其他《鬼谷子》书籍当中并没有这两篇,这是我们传承独有的东西!”

对此朱由崧并没有动容,这年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多了去了,谁知道这十三篇和十四篇是不是真的!找个名人当做自己的先祖,这种事情也是常有,范文程那家伙都认了范仲淹当做祖先,也不知道范仲淹知道之后,会不会被他气得从坟墓当中跳出来。

邵杰继续说道:“自从汉代之后,法墨道纵横诸家在朝堂上都没有了自己的地位,五胡乱华之后,那些秘密传承的流派也遭到了浩劫破坏,至今已经没有几个传承,不过蒙元灭宋之后,一部分读书人认为当今儒家已经当不起国之重任,因此多方考证,综合了古代法墨道名纵横兵等诸多学问,先祖就是这些读书人当中的一员。这一精研,才发现原本被儒家视为邪魔外道的诸子百家,居然有这样辉煌的学问和如此精深的思想。”

若是邵杰说他是真正的鬼谷传承,朱由崧肯定不信,但是说那些文人整理诸子百家的学问是从蒙元灭宋之后出现的,朱由崧倒是有些相信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灭亡了,那么这些士大夫肯定靠不住,自然要另寻他法了!这倒有些文艺复兴的味道,欧洲文艺复兴不就是因为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而兴起的吗?

朱由崧奇道:“从宋灭亡之后,就有人精研诸子百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

邵杰叹道:“那是因为南宋虽灭,儒家却仍然占据了主流,我们对此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因此我们我们当中也开始分为两派,一派就是现在我们这一派,主张获得朝中认可,效仿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树我们百家学说,另外一派则认为儒家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学说,而法墨道纵横等派却更加注重实务,比如法家重权谋刑法,墨家重工匠百艺,纵横家重诸国博弈……他们认为完全可以从儒家内部改造儒家,让它加入我们这些实务,综合百家之长处,必然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儒家学说!”

朱由崧笑道:“第二种想法倒是不错,自大明开国以来,儒家的变化也有不少,原本王阳明的心学也是一门极好的学问,不过却给那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现在居然成了一门清谈空议的玄学。不过这么说来,你就是第一派了!”

邵杰点点头说道:“我们这一派因为行为偏激,甚至被那些儒家之人视为‘魔教’,实际上我们与教派绝无联系,只是一群追求我们所想的学者,因此自命为‘圣门’。”

朱由崧听得一愣,“圣门”?那东西居然真的存在,难道还有阴葵派?阴葵派里面可都是些美女,不知道现在秦梦瑶还在不在?

邵杰见状,不禁奇道:“难道小王爷听说过我们圣门?”

朱由崧说道:“你们那里面有没有个阴葵派?”

邵杰不禁愕然,说道:“阴葵派?没有,不知道小王爷从哪里听说过我们当中有个阴葵派?”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我不过是看话本看得多了,你继续说!”

邵杰苦笑着摇摇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在灭元之时,我们先祖甚至自己阉割进入太祖帐下,为太祖出谋划策,太祖的锦衣卫,御史六科言官以及内阁制度就是出自我们先祖的手笔,只可惜在太祖死亡之后,先祖也被赐死!”

邵杰说到这里不禁一派仰慕之情,朱由崧奇道:“太祖赐死了你们先祖,你们不恨他吗?”

邵杰笑道:“太祖赐死了先祖,正是因为他接受了我们的权谋之学,我们自然不会忌恨,儒家都有求仁得仁的志气,我们这些人又怎么会没有这种骨气?只可惜建文帝即位之后,却废黜太祖时期的良政,于是我派便派出道衍和尚姚广孝辅佐燕王……之后的事情,其实我不说,小王爷也知道,只是我们虽然辅佐燕王成为了皇帝,却因为那些腐儒的阻挠,仍然没办法将我们的学说,公之于天下!”

朱由崧说道:“想要将你们的学问公之于天下,就先要过天下文人这一关,因为太祖成祖都曾经重用圣门中人,有明以来,我朝帝王与文人士子的关系一向不佳,恐怕这里面也是有你们‘圣门’的关系吧?”

邵杰笑道:“这倒不完全是,主要还是帝王已经接受了我们圣门的学问,自然与那些腐儒之间有了隔阂!”

朱由崧说道:“那你来投靠我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能够帮助你将诸子百家的学问公之于天下?”

邵杰笑道:“据我所知殿下在各地收养孤儿,收拢流民,并且将他们送到北海,那些流民自然是用来道北海垦荒,但是那些孩子,恐怕是小王爷用来传承自己的学问了,小王爷在数学和经济学上的造诣,我们也已经有所了解。”

朱由崧听得瞳孔一缩,这个“圣门”居然知道他北海的事情,果然是不容小觑,至少他们在情报上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

朱由崧说道:“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邵杰说道:“很简单,我们要分享这一批学生,教习他们圣门之学!”

朱由崧仔细盘算了一下,现在徐光启加上他的一堆学生,也不可能对三千名学子做到面面俱到,若是有这些“圣门学士”帮助他,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于是问道:“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邵杰笑道:“也不是太多,三四百个饱学之士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好,不过我不希望你们在我的那批学生当中发展你们圣门,而且你们所教习的东西都必须编纂成教材,给我们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教给学生,具体标准就是可以教给他们知识,不但是不能影响他们的思想,也就是不能给他们洗脑!”

朱由崧可不想让他的北海大学成为“黄埔军校”那样的悲剧,kmt出钱出力,老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居然被人拉去了一大半,最后两派人马对阵疆场,这可不是他想要的东西。

邵杰点点头说道:“这一点,我们可以同意,不过我们决定在大明开设书院,需要抽调学院,前往这些书院讲学的时候,还希望小王爷能够同意!”

朱由崧表示同意,这一点他没什么为难之处,邵杰继续说道:“还有,最近因为李三才被逐,我们跟东林党的合作也就终止了,原本我们的人和线报人员都是靠那些依附东林的大户支援之下才支撑起来的,现在还希望小王爷能够支援一二!”

朱由崧眼睛一转,自己正有些事情要人去做,可眼下正缺人手,却没想到就有人送上前来了,朱由崧笑道:“这个容易,我们福王府虽然穷,十万八万两银子,拿出来那是没问题的!只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邵杰不禁笑道:“谁不知道福王府当中有财神光顾,谁沾边谁发财,要是小王爷肯指点财路,那是最好不过了!”

朱由崧笑道:“你们圣门与东林交好,不知道在海南广西以及更往南的南越交趾等地可有门路?”

邵杰笑了,说道:“小王爷不瞒您说,江南、湖广、福建、广东这些繁华省份,我们是没办法插手的,不过江西、广西、云南这些地段却正是我们圣门休养生息之地!至于南越,黎朝莫朝当中都有我们的人,那里也算是诸国争霸之象,正是最合适我们圣门之学发扬光大的地方。”

朱由崧笑道:“很好,我这里有一种树,叫做橡胶树,割下来的树汁,对我有重大用处,我可以用五十斤一两白银的价格收购,这种橡胶树移栽前五年一般是不会割胶或是少量割胶,一亩地一年产量也就是两百斤,不过五年后,便可增长到三四百斤,若是养护得好,产量还会更多,而且这种橡胶林基本上不需要常年耕作,可比耕地种庄稼需要的人力少得多了。”

邵杰想了想,这种橡胶林成型之后,一亩地一年就能够给他们带来六七两银子甚至更多的收益,而且投入少,可比种粮收益多。

邵杰说道:“这门生意倒是不错,不过耗时日久……”

朱由崧笑道:“也有当年就能见收益的,我们也大量收购甘蔗,若是你能建立甘蔗园,长久为我提供甘蔗的话,我们也能够从优出价!”

邵杰奇道:“甘蔗?难道你想榨糖?”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不只要榨糖,更要垄断整个大明和南洋的糖业市场,不知道这个生意,你们做不做?”

邵杰笑道:“连那些士大夫都开始做生意了,我们自然也不会不做,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反正那边还有大片未曾开垦的土地,正好给我们用来种甘蔗种橡胶!”

朱由崧微微一笑,他们就算是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是个原料提供者而已,真正深加工得来的利润,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橡胶的作用自不必说,后世那漫天的橡胶制品已经说明了它的广阔市场,在机械制造业上更有着密封的重大作用。而糖业贸易,那是在大航海时代,除了纺织品贸易之外,最赚钱的项目,而且制糖业还能够制造出好喝的朗姆酒,既然大航海时代来临,怎么少得了朗姆酒呢?

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

万历四十二年四月,竹韵居。

朱由崧挥舞着长剑,长剑上已经附上了一层蓝蒙蒙的光芒,那是他的内功修炼有成而产生的剑芒。

此时朱璇清和云梦瑶已经离开了福王府,而通过朱璇清云梦瑶二人认识的袁心怡此时却成了朱由崧的好朋友,至少朱由崧是这样认识的。

朱由崧跟袁心怡学习内功,对于朱由崧的武学天赋,袁心怡只能暗叫变态,她练气十年才能发挥出那种剑芒,而朱由崧不过修炼了一个月,居然就有了这种能耐,真不知道他会修炼到什么地步。

对于这种内功,朱由崧也不禁颇为惊喜,内功这种东西道21世纪就已经基本失传了,更别说27世纪的智脑了,不过按照智脑的推算,内功其实就是生物体本身的能量,似乎还包含着生物电能和热能,同时也带有以精细的方式控制身体力量的技巧,朱由崧现在的超级变态的身体,再加上这种内功,个人武力上面,绝对超卓。

原本一个月之前的那场比试,袁心怡若是以技巧功夫与朱由崧比拼,朱由崧根本不是对手,但是如今朱由崧的剑术和内功都有了进展,袁心怡已经不是她的对手了。

而袁心怡则跟朱由崧学习数学,以及……大学时期高等数学和经典物理化学知识,在这上面,朱由崧也不得不承认是有天才存在的,现在的袁心怡已经打算将她的竹韵居做一个改变,建立一个钢筋水泥建筑,来作为她的实验室。

美人相伴,喝酒舞剑,在古代倒是也一种惬意的生活,不过朱由崧知道他的到来虽然引起了一定的蝴蝶效应,不过蝴蝶扇动的风还是太小,当今朝中局势未变,按照原本的历史,他皇爷爷万历帝死后,太子朱常洛即位,东林党上台,大肆排斥异己,提拔东林党人,将朝堂变为东林党的一言堂。

朱常洛是个短命之人,等朱由校上台,朱由崧的这位聪明的皇兄,倒是有些办法,虽然现在他身边没有了魏进忠,不过也能够用其他人来对付东林党,同时充实内廷,监控全国,实际上在此时万历帝控制国家依靠的已经不是外廷,而是内廷,因此万历帝才能够几十年不上朝,大明仍然稳如泰山,朱由校在这方面倒是跟万历帝学得挺像,外廷虽乱,不过只要内廷还在,皇帝就能够掌控局势。

不过自己那位没多少交情的皇弟朱由检上台之后,魏进忠倒台,崇祯帝开始限制内廷权力,等他在大臣面前弄了个灰头土脸,才会明白那些官员根本靠不住,但是想要重新构建内廷,却已经晚了。

李自成进北京,满清入关,然后自己却当了个南明皇弟,最后被多铎活捉,然后被投降满清的那些东林党以及其他文人泼上一个一桶脏水,成为了千古昏君“虾蟆天子”。

这种事情朱由崧怎么可能让他按照历史发展来走,既然国内东林党势力庞大,而且明朝藩王制度更是严苛,那就先从国外发展。

现在北海道刚刚安置下来,第一年当中荞麦冬小麦都有收获,粮食基本自足,棉纺和毛纺也开始发展,在新型的纺织机械之下,各种便宜的毛呢布和厚棉布远销大明和日本,北海箱馆城这个曾经不足三万石的松前藩已经有了兴盛之象。

不过兴盛起来的北海,却也遭到了日本人的觊觎,朱由崧与北海的联系一直没有断绝,他给了阎应元一个特殊的联络器,可以直接跟智脑联系,向朱由崧传递北海的状况。现在的松前藩受到了日本国内实力派的支持,准备收复北海箱馆。如今松前庆广已经两次攻击箱馆城,却都被方世鸿和阎应元主持的保安部队给打退了。

朱由崧喝了一口竹叶青不禁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袁心怡奇道:“如今你们福王府也算是稳如泰山了,皇帝未曾驾崩,你们已经来到了洛阳,还有谁敢为难你们?”

朱由崧说道:“心怡姐姐,你我也算是知己之交,若是你愿意我来帮我的话,我就把一些事情告诉你!”

袁心怡笑道:“让我来帮你,帮你做什么?”

朱由崧笑道:“你猜呢?”

袁心怡摇摇头说道:“我猜不到,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明白既然来到了洛阳,成了藩王,再想什么夺嫡之事,已经枉然,作为一个藩王,也就是剩下吃喝玩乐了!”

朱由崧笑道:“这么说,你是同意来帮我了?”

袁心怡笑道:“反正在这里也无事可做,我对你的事情倒是也挺有兴趣!不过你至少先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事情吧?”

朱由崧从智脑那里拿出一张地图,指着北海,说道:“我现在在这里,也就是北海,聚集了一些流民和原本联合矿业的一些工人,形成了一个五万人左右的城市,拥有一个大型的牧场,拥有三百女真牧奴和五百东瀛牧奴,三千匹蒙古马、两千匹阿拉伯马和一千匹河曲马,并且已经开始培育新的良种,同时还有一万头牛和三万头羊,因为有了这些耕马耕牛,耕地节省了人力,如今一年之内已经开垦出了三千倾土地,都赶上我们福王府的封地了,其实那里的土地还有很多,耕牛耕马充足,关键是人手不够,若是人力足够,肯出十万顷来也不是问题。”

袁心怡却也没料到朱由崧在外面还有这样一大片基业,忍不住说道:“你这是要在外国开国啊!”

朱由崧笑道:“难道不可以吗?我这样也算是为大明做个打算,若是大明无事,我们这个北海就是大明的藩属,若是大明有难,我就能从北海出兵救援……”

袁心怡在北海和天津划了道线,说道:“你可以直接从天津登陆,然后直逼北京,到时候以福王的名义,接管大明,以水泥路的方式,你完全可以以马车运兵,旦日可达北京城下,你说是不是?”

朱由崧说道:“我并没有这种想法,对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我并没有兴趣,当然若是让我有机会成了汉光武帝,我倒也不会拒绝!”

朱由崧的意思很清楚,若是明朝不乱,他便不会出手,袁心怡心中不禁赞许,不来一次靖难之役,那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野心而造成百姓的伤亡,汉光武帝那是重振汉室拨乱反正的中兴之主,两者自然不可混为一谈。

袁心怡点点头说道:“若是我答应帮你,你打算让我做什么事情?”

朱由崧说道:“你觉得你能做什么事情?管军?主政?还是当个锦衣卫统领?”

袁心怡奇道:“你也搞锦衣卫?”

朱由崧笑道:“那是当然,锦衣卫可是我们老朱家的招牌,再说了,如今的东瀛局势变化莫测,德川家康一副咄咄逼人,要灭亡丰臣家的样子,等到丰臣家一灭亡,我们北海恐怕就很难安稳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种道理,东瀛人也是明白的,因此我必须建设锦衣卫,对整个东瀛进行了解,否则很难应对现在的局势!”

袁心怡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当这个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了!”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锦衣卫的名声太差,要是突然建立这个组织,我怕在北海的那些人离心离德,就叫国家安全局吧,你就是国家安全局第一任局长,你看如何?”

袁心怡笑道:“你这个小家伙,年纪不大,考虑得倒挺周全,倒像是个几旬的老人家!”

朱由崧嬉笑道:“其实我就是千年老妖转世,你信不信!”

二人嬉笑一会儿,袁心怡说道:“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朱由崧笑道:“就是现在,我在离开王府的时候,已经告诉了母妃,说我要外出访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回来,让她老人家不要担心!”

袁心怡不禁奇怪了,说道:“王妃她还真答应了?”

朱由崧笑道:“母妃她了解我,自然就不会阻止我!”

袁心怡笑道:“你母妃倒也豁达,自己的儿子就这样放养?就算是如此,现在我们还没准备什么,就要出发……”

朱由崧笑道:“不需要准备,看好吧!”

一个圆球迅速扩大,将二人吸入其中,然后冲天飞起,以人类不可见的速度直冲东方。

在广袤静谧的大洋深处,在冰冷黑暗的深海世界,却仍然有一些特殊的地段,不断地喷出浓重的黑色、白色或是黄褐色的热液流体,随后便被上层的极冷海水冷却沉降到这些流体周围,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结晶堆积,形成了一座座仿佛高炉一样的烟囱。

这里没有其他生物,千万年来除了那种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的微生物和低级生物之外,从未有其他生物来访,然而今天一只黑色的圆球却突然造访,并且伸出与它提醒完全不相符的机械臂,在这机械臂上有一只类似吸尘器的巨大吸收装置,利用强大的水流,野蛮地将那些烟囱折断,吸入其中。

这个圆球明显是高科技产物,在明朝这个时代,拥有这种东西的也只有朱由崧一个人了,那些矿石被吸入之后,迅速被分离提纯,不多时就从各个出口,吐出了各种金属锭还有纯净的硫磷粉末。

朱由崧问道:“这次收获如何?”

智脑娇笑道:“有我出马,收获怎么会小,这个矿床原本就是一个富矿,主要矿物有金银铜铁锌锰铅镍这些矿物,金锭不算多,只有三十吨,那是因为整个地球的金矿含量都不算是太多,要开采金矿,还是外太空好,银锭有四千吨,铜有八十万吨,铁锭一千万吨,锌锭三百二十万吨,锰锭五百万吨,铅锭两百万吨,镍锭五百万吨,这些金属锭,足够你用上几十年了!”

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

朱由崧笑道:“银子那是两亿两,若是我把这些白银弄到市场上,恐怕马上就变得银不如铁了,这么多金属矿我看几十年也用不完,不过有了这么多铜,我们的定装子弹就有谱了!”

而此时在飞船上的袁心怡却看得目瞪口呆,她哪里见到过这种古怪的深海地形,更没见到过堆放到一起的庞大金锭银锭。半晌,她才恢复过来,说道:“原来你有这样的神器,也怪不得能够在北海开创这样一番事业呢!”

朱由崧说道:“这件神器,叫做飞船,这艘飞船,除了你我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这是我最大的秘密!”袁心怡一阵感动,她明白这是朱由崧对她的信任。

来到北海函馆,一阵阵清凉而清新的微风吹来,朱由崧感觉倒是挺舒服,不过在北海的人可就目瞪口呆了,魏进忠、方世鸿、阎应元、徐光启、高邦佐、孙元化、赵凤翼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朱由崧,魏进忠不禁叫道:“殿下,你怎么来了,这里的形势危急,你怎么能来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