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引凰为后-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苻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轻声念道:“母妃,人的一生不光只有男女情爱这一件要紧事。
  重华出身尊贵,且尚不满十七岁,现下就谈论婚事未免太早。
  虽然他性格太过活泛,但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优点之一。
  如今重熙不在京中,我手头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如果能有一名信得过的人来帮忙……”
  苻氏念不下去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娘娘——”锦屏又被吓了一跳。
  苻氏用帕子拭了拭泪:“我上一世定然是个大善人,所以这辈子才得了箜儿这么好的儿媳。”
  锦屏笑叹道:“皇后娘娘的眼光的确不是奴婢可以相比较的。
  奴婢只觉得殿下应该另寻外一位喜欢的姑娘,那样就可以把那人给忘了。
  皇后娘娘却觉得殿下应该有一番作为,而不是像寻常的宗室子弟那般虚度年华。”
  苻氏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重熙和重华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他们打从出世那一刻起,前程就是注定了的。
  重熙自小便是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的,重华则是随着他自己的心意长大的。”
  不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人喜欢多想,对于重熙而言,重华从前那个样子大约才是最安全的。
  所以她从来对重华的学业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一切以他自己开心就好。
  可她很清楚,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望子成龙,她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如何不盼着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箜儿和重熙是恩爱夫妻,重熙对她也是全心信任。
  她觉得重华应该学着做事学着成长,就证明重熙从未对自己的亲弟弟心生芥蒂。
  苻氏笑着吩咐:“箜儿不是还交待你其他的事儿么,还不赶紧去办!”
  见主子露出了笑容,锦屏顿觉整座王府的天都明亮起来。
  她笑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去了赵重华的院子。
  听闻锦屏来寻自己,赵重华缓步走出了书房,眼神却依旧有些空洞。
  锦屏暗暗叹了一口气。
  情之一字,果然是伤人又伤己。
  重华殿下从前多么活泼讨喜的性子,如今竟被伤成这个样子。
  她给赵重华行了礼,这才道:“殿下,皇后娘娘口谕,让您明日进宫一趟。”
  赵重华淡淡道:“大嫂可说了有什么事儿?”
  锦屏道:“皇后娘娘只说有些事情想要同殿下商议。”
  赵重华嗯了一声,转身又想折返回去。
  锦屏看着他的模样,既心疼又无奈。
  只盼着明日皇后娘娘能让殿下打起精神来了。
  对凤凰儿这个大嫂,赵重华还是十分尊重的。
  他不敢大意,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骑着马去了皇宫。
  这一日依旧不是休沐日,赵重华进宫后依旧去了御书房的偏殿。
  和那一日不同的是,竟有人比他先到了一步。
  “三皇叔,你怎的也在这里?”赵重华加快脚步走了进去。
  正在喝茶的三皇子赵玦放下茶盏,笑笑着活下去迎了上来:“重华,我还想问你呢,你今日怎的也来御书房了?”
  赵重华嘟了嘟嘴:“谁想来这里啊,是我大嫂宣我来的。”


第六十四章 同病怜
  赵玦和赵重华年纪相仿脾气相投,关系一直都不错。
  只是经过苻溱微那事后,赵玦大部分都时间都用在了习武上,两人的来往比从前少了很多。
  不过赵重华那边的消息,赵玦也并非一点都不知晓。
  譬如说赵重华有了心上人这件事,他很早就听说了。
  此时见赵重华一副很不高兴的模样,赵玦好笑道:“你小子太不像话了!皇后娘娘难得召见一次,你竟敢摆出这副臭脸。
  莫不是嫌进宫花费的时间太长,耽搁你和心上人见面了?”
  听他提起“心上人”,赵重华的脸色瞬间变得非常难看。
  若非地点不合适,他说不定就直接翻脸了。
  赵玦见势头不对,忙敛住笑容捏着赵重华的胳膊:“重华,你这是怎么了?”
  赵重华拂开赵玦的手,惨兮兮道:“三皇叔,我的婚事没了……”
  赵玦把他拉到椅子上坐下,这才疑惑道:“我听说你的婚事是大皇兄在桂州时便替你定下的。
  这都好几年前的事儿了,你们不是一直都好好的么,怎的突然间就变卦了?”
  赵玦是赵重华信得过人,但他同胡家的那些破事,该如何开口?
  赵重华挠了挠头,决定把这件事推给他的好父王。
  “我父王反悔了,说一个小小的外州知府嫡女,做我的妻子不合适。”
  “你是说大哥……”
  赵玦说不出话了,只觉他的大皇兄脑子不正常。
  当初看上人家姑娘的时候,姑娘的父亲就是一名外州知府。
  怎的当初他是大宋太子的时候都不嫌弃外州知府位卑权小。
  如今他自己身份不如从前,反倒是挑剔起亲家的身份了?
  赵重华苦笑道:“反正我的亲事是黄了,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不是……”
  赵玦觉得赵重华像是变了一个人。
  在他印象中,重华虽然不像重熙那般有本事,却也不是个软柿子。
  如果那姑娘真是他喜欢的,就算父母不同意,他也一定会想办法达成心愿。
  更何况能替他做主的人又不止大皇兄和大皇嫂。
  重熙都已经是大宋皇帝了,只要求得他同意,想娶一个身份还算合适的妻子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好吧,就算重熙不在京中,司徒箜还不是照样能替重华做主。
  所以这臭小子还是信不过他,不肯对他说实话。
  见赵玦一副打算继续深究的样子,赵重华只觉头大。
  他轻轻叹道:“三皇叔,事情已成定局,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赵玦也叹了口气:“你说咱们俩应该不算是最糟糕的那种人吧,为何都没有福气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赵重华这才想起了赵玦被苻溱微拒绝的事。
  他暗暗苦笑。
  难怪三皇叔这般忿忿不平,原来竟是同病相怜!
  他摆摆手道:“三皇叔,咱们不说这些恼人的事了。
  你今日怎的不去北大营练习骑射,反倒是来了御书房?”
  赵玦坦言:“和你一样,也是皇后娘娘宣召。”
  赵重华好奇道:“你可知晓是为的什么事儿?”
  赵玦摇摇头:“具体是什么事不太清楚。不过皇后娘娘不是寻常女子,我估摸着大概是有什么事情让咱们俩去办。”
  赵重华道:“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咱们俩这个年纪就开始养老,也太不像话了!”
  赵玦被他的话逗笑了:“你小子还能开玩笑,说明受伤还不算太严重!”
  赵重华不免又想起了被曲若茹欺骗的事,忿忿道:“堂堂七尺男儿,就算做不了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哪儿能为了那点破事就要死要活的。”
  赵玦笑道:“这话说得不错!皇后娘娘既然给了咱们机会,就要好好学着办差。”
  赵重华终于露出了一个真实的笑容:“三皇叔,说句实话,如今咱们大宋和大燕正式开战了,你有没有想过去从军?”
  “怎么没有想过?我在北大营随着忠勇侯练习骑射都三年了,终日这般无所事事有什么意思。
  如果皇后娘娘此次派的任务是让我去战场,哪怕不让我去杀敌,我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赵重熙嗤笑道:“三皇叔方才还说我呢。
  太后娘娘把你当眼珠子似的,要是真让你去带兵打仗,她还不得恨死我大嫂啊。”
  “谁恨死我呢?”
  两人说得太过投入,竟没有发现凤凰儿站在偏殿门口看着他们。
  两人站起身行了个礼。
  凤凰儿笑着走了进来:“今日为了你们两个我还特意早些散朝。
  怎么样,你们二人商量了这么半日,可商量出个结果了?”
  赵重华听了这话,嘴巴又一次嘟了起来。
  “大嫂,我们两个都是不能做主的,有什么好商量的?
  倒是你把我们找来,是有什么差事让我去做么?”
  凤凰儿笑道:“差事自然是有的,但恐怕不是你们两个想要的。
  大宋百万军队,猛将如云,哪里需要你们两个上战场。”
  方才他们的话其实并没有说错。
  如果派他们去军中,哪怕不是打仗,韩太后和母妃恐怕都会恨死她。
  叔侄二人倒也不计较是不是能上战场,异口同声道:“是什么差事?”
  凤凰儿道:“没看出来你们俩这般积极。
  只不过办差光靠积极是远远不够的。
  你们二人暂时先到御书房给我帮忙,让我瞧瞧你们都有些什么本事。
  等有了合适的差事,我自然会让你们去办。”
  赵玦和赵重华面面相觑。
  他们二人都是从来没有办过正经差事的人,是新手不假。
  但这些话从司徒箜嘴里说出来,怎的就这么别扭呢?
  他们三人中,司徒箜的年纪最小又是个女孩子。
  然而,方才她同他们俩说话的时候,给他们的感觉就像是长辈在训话一般。
  什么叫先去御书房给她帮忙,瞧瞧他们有什么本事?
  可事实上,他们却连半个不字都说不出来。
  重熙本就是新帝,虽然有太上皇的支持,也还没有达到让所有朝中重臣信服的地步。
  他却敢在这种时候御驾亲征,把朝中这一摊子事情交给司徒箜。
  一直以来不是没有人私底下议论,大宋乾宁帝这是在玩火。
  把朝政交给一个黄毛丫头,这妥妥的就是个昏君。
  可司徒箜的表现却让所有不服气的人至少做到闭上了嘴巴。


第六十五章 父母心(上)
  凤凰儿见赵重华面上的郁色散去不少,甚感欣慰。
  她尊重他对感情的热忱和执着。
  但他要是连好赖都分不清楚,为了一个欺骗他的女子糟蹋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甚至不惜伤害亲人和朋友,她绝不会姑息纵容。
  有心再开解他几句,却因为赵玦在场而不太好开口。
  毕竟事关元后,还是尽量不要牵扯太多的人。
  她轻笑着建议:“差不多也该用午膳了,你们俩要不就在我这里简单对付一顿?”
  赵重华自是没有意见,也笑道:“大嫂这里的吃食最是可口,我自然是要留下的。”
  一面又问赵玦:“三皇叔要不要一起?”
  赵玦歉然:“我都半个月没有回宫了,想去给父皇母后请个安。”
  凤凰儿道:“这是应该的,三皇叔替我和重华向皇祖父和皇祖母问个安,就说我们得空了就去永安宫探望他们。”
  赵玦笑着应是,抱了抱拳告辞离去。
  偏殿中只剩下了叔嫂二人,只见红翡端着托盘走了进来:“娘娘,您要的茶。”
  凤凰儿执起茶壶替赵重华倒了一杯:“这是我特意让人替你准备的菊花茶,你尝尝看。”
  赵重华接过茶盏喝了一口,脸色立刻就变了。
  他勉强把嘴里的茶水咽下,苦着脸道:“大嫂,你这是故意整我么?!”
  赵重华自小养尊处优,不爱吃的东西向来都是看都不看一眼。
  诸如茶这样苦哈哈的东西,他是从来不主动入口的。
  他听凤凰儿说这是菊花茶,本以为味道一定很不错,谁知……
  这味道比他喝过的所有苦哈哈的茶水都古怪多了,也可怕多了好么!
  凤凰儿掩口笑道:“我听锦屏说你有些上火,这才特意让人给你泡了菊花茶。
  没想到你竟不领情,我这就是好心当了驴肝肺!”
  赵重华嘟囔道:“大嫂,你和大哥哪里都好,就是做事不够爽利!
  你不就是想借着这难喝的茶教会我一些做人的道理么,偏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弯子。”
  凤凰儿噗哧笑道:“这可是你多心了,我又不是你的师长,有什么义务教你做人?”
  赵重华也不纠缠,只是脸上的笑容散去不少。
  半晌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气息有些不稳道:“大嫂,胡家人是怎么处理的?”
  凤凰儿道:“我让人把胡家夫妇送回他们府里了。从今往后,大宋再无胡之威这名官员,就让他们一家好好做百姓吧。”
  当然,她之所以放过胡之威一家,前提条件是元后在她的掌握之中。
  没有了主子,诸如胡之威之流就没有了主心骨。
  只要他们不再继续闹腾,她不想再揪着不放,免掉他们的官职断了他们的财路即可。
  “那……”
  “阿茵”这两个字在他舌间流连,却怎么也问不出口。
  凤凰儿道:“曲若茹是曲家的姑娘,自然要去寻她真正的亲人。
  我让人把她送走了,大约半个月后就能赶到流放地见到曲家人。”
  赵重华叹了口气:“这样也好,人总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希望她能早些从过去的恩怨中挣脱出来,安稳度过余生吧。”
  凤凰儿道:“你别光顾着说她,你自个儿呢?”
  赵重华自嘲一笑:“我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会不会像喜欢她这般喜欢一个姑娘,娶亲的事还是缓一缓吧。”
  凤凰儿忍俊不禁:“你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念郎,怎的满脑子只想着娶媳妇儿呢?”
  赵重华一张脸臊得通红:“谁满脑子想这个了?!”
  凤凰儿见他快炸毛了,安抚道:“我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很多事情不要这么早就下结论。
  你还不满十七岁,熟悉的女孩子一共也没有几个,优秀出众的更是凤毛麟角。
  或许不用几日,或许再过几年,你说不定就会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到时候你就会知道,曾经的喜欢的心动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赵重华低头不语,像是在细细品味凤凰儿的话。
  半晌后他抬起了头,翘着嘴角道:“大嫂,我记得你比我还小两个月。
  怎的方才我却感觉你像是在训儿子一样!”
  凤凰儿俏脸一黑:“我要是有你这么个不省心的儿子,早就拿大板子抽你了!”
  一旁的红翡已经憋了好半天,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赵重华羞恼地瞪了她一眼:“还不赶紧去摆饭,爷都快饿死了!”
  红翡哪里会怕他,只笑着看向凤凰儿。
  凤凰儿道:“去吧,待会儿还有好些事情要处理呢。”
  “是。”红翡福了福身退了出去。
  ※※※※
  永安宫。
  韩太后身边的大宫女目莲也在吩咐人摆饭。
  如今太上皇算是常驻永安宫,所以每日的膳食也多半照顾他的身体,以清淡养生为主。
  但他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太大,远不到稍微多吃几口就无法克化的年纪。
  事实上自小习武的他,向来都是个无肉不欢的人,而且口味还有些重。
  可自打中毒之后,每日的食谱都严格按照时晴的要求,由时雨亲自下厨,再不允许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时晴开出的食谱其实并不单调,每顿饭都有十几道菜,时雨的厨艺很好,荤素搭配味道非常不错。
  至少自小口味就清淡的韩太后就觉得最近吃得非常不错,她的皮肤和气色都好了很多。
  可重口味的太上皇就有些受不了了。
  明明每顿饭肚子都会饿,吃进嘴后却觉得一点滋味都没有,食欲很快便没有了。
  今日的午膳也是如此。
  刚吃了没几口,替他布菜的钟大年就被他训斥了一顿。
  坐在另一边的韩太后把嘴里鲜甜无比的汤咽下,刚想劝说太上皇几句,就有人来报,说荣亲王到了。
  韩太后半个月没有见儿子,心情自然十分迫切。
  她飞速睨了一眼矫情无比的太上皇,笑着吩咐:“快请殿下进来。”
  不一会儿,俊美秀逸的赵玦就随着引路的小太监走进了膳厅。
  他一撩衣摆跪下:“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太上皇正在闹小脾气,连带着看儿子也有些不顺眼。
  他重重哼了一声:“玦儿起来吧,正好陪朕一起用午膳。”


第六十六章 父母心(下)
  太上皇一辈子阅人无数,对自己的儿子们也都十分了解。
  比起懦弱昏庸的大儿子,志大才疏的二儿子,秉性纯良的三儿子是很得他喜爱的。
  玦儿模样一多半像她母亲,其实也像他的嫡亲舅舅韩承甫。
  不仅模样像,口味更像。
  韩承甫容貌俊秀,口味却比他还重。
  尤其是大宋这几年兴起食用辣菜后,韩承甫那厮简直是无辣不欢。
  连带着玦儿也爱上了那个味道,时常以去北大营历练为借口在外用饭。
  时间一久,甥舅两个的口味越发重了,对辣味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
  臭小子每日在外胡吃海喝,早把他这个可怜的老爹忘到了九霄云外。
  今日机会难得,自己吃不好,也必须让臭小子陪着!
  韩太后瞧着他的做派,有些想笑,更多的却是心酸。
  圣上从前何等英明睿智,如今却被那秘药害成这个样子!
  她把心里的酸楚压下,温声道:“玦儿,依你父皇的意思,好好陪他用顿饭。”
  赵玦早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他如何看不出父皇那点小心思。
  只不过他和韩太后一样,也是满心酸楚。
  这种时候别说父皇只是想让他陪着吃顿不合口味的饭,就是有更多无理的要求,他也会一口应下。
  赵玦站起身,像年幼时一样坐到了太上皇身边。
  太上皇双手无力,无法亲自为儿子布菜,便示意宫人们好生伺候赵玦。
  赵玦很给面子,不仅把饭菜吃光,还十分配合地流露出难以下咽的神色。
  太上皇的心情总算是好了很多,饭都多吃了半碗。
  用过午膳,一家三口移步花厅,宫人们上了茶后退了出去。
  太上皇笑眯眯地看着儿子:“玦儿今日怎的这么早就回宫了?”
  赵玦道:“皇后娘娘召见,所以儿臣昨日便告了假,一大早就回来了。”
  听说孙媳召见儿子,太上皇挑了挑眉:“箜儿那边遇见什么事了,怎的朕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赵玦笑道:“不是什么大事,皇后娘娘说她那里事务太过繁冗,想让儿臣和重华去帮她分担一些。”
  太上皇微微颔首。
  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他当然知晓奏折是永远批不完,事情也是永远处理不完的。
  尤其此时大宋处于战时,要处理的事情更是多了几倍。
  箜儿虽然聪明,但她始终只是一个人,需要旁人搭把手也属正常。
  身为辅政皇后,有的是人在她身边奉承巴结,因此她要想挑一批干才不是什么难事。
  可她却选择了两个身份尊贵,毫无办差经验的年轻人。
  太上皇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弯。
  他果然没有看错箜儿这丫头。
  她是真的一点都不留恋权势。
  如果她从朝臣中挑选,很容易就能选出能力卓绝的人。
  有了这些人的辅佐,她完全不必像现在这般辛苦。
  但那样势必会让自己怀疑她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
  简言之,她绝不想做第二个左楚钰。
  所以,她才让玦儿和重华学着办差。
  第一,是给自己吃个定心丸。
  第二,也是安一安宗室的心。
  第三,让韩太后和贵王妃心生感激。
  这丫头小小的年纪,手段如此老辣,胸怀又如此宽广,实在是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一旁的韩太后听闻儿子要开始学着办差了,神色顿时变得愉悦起来。
  她倒不是想让儿子去和帝后争夺什么,就是单纯地不想让儿子做个一无是处混吃等死的纨绔。
  如今好了,都不用她去求太上皇,司徒箜就主动给儿子安排了差事。
  呃……
  有了差事儿子就算是真的长大了,接下来……
  韩太后的想法和寻常妇人差不多。
  儿子开始学做正事,就意味着他长大了。
  长大了的儿子就该娶妻生子,开府建牙了。
  可她的儿媳在哪儿呢?
  其实韩太后最近几年真没少打听京中的贵女,却始终没有个结果。
  真不是她无能,实在是儿子的起点太高,一开始看上的就是苻溱微那般出众的美人。
  有了苻溱微做对比,想要寻一个能入眼的姑都不容易。
  渐渐她的心也淡了,反正儿子年纪还小,倒也不急于一时。
  可今日这事一出,她那颗沉寂多时的心又一次活泛起来。
  韩太后含笑看着越来越俊美的儿子,柔声道:“玦儿,你的府邸修缮得如何了?”
  封了荣亲王后,太上皇也赐了一座府邸给赵玦。
  韩太后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府邸是什么样子的,却是隔三差五就派目莲她们去打探消息。
  所以她对儿子府邸的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
  那是一座占地比她娘家英国公府还要广阔的府邸。
  建筑风格颇为大气,但也不失精巧别致。
  要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是那府邸年代颇为久远,看起来太过陈旧了。
  所以赵玦接手了那府邸后,韩太后立刻便托了韩雁声夫妇替她寻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工匠。
  她也知道,即便那些工匠再有本事,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完工。
  可一想到府邸修缮好后,儿子就可以成亲了,韩太后忍不住就开口问赵玦。
  赵玦有些无语。
  最近几年他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
  那座府邸他一共就去过两回,每回都打算好好瞧瞧,最终都因为场面太过混乱而放弃了。
  而母妃隔三差五就派人去了解施工进度,居然还问自己修缮得如何了?
  韩太后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嘿嘿笑道:“母后不是着急给你娶媳妇儿么!”
  赵玦更加无语。
  “母后,儿子还不到十八岁,差事都还没有轮到办一件,那些事不着急。”
  韩太后不乐意了,往太上皇身边凑了凑:“圣上,您说对于一个十八岁的男子来说,是办差重要还是娶亲重要?”
  太上皇被她这般娇憨的模样弄得哭笑不得。
  三十多岁做了皇太后的女人一言不合就撒娇,而且还不让人觉得辣眼睛的,恐怕也就是他的媳妇儿了。
  本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太上皇自是愿意纵着韩太后。
  他哈哈大笑起来:“玦儿,这次朕却是要站在你母后一边了。
  有人说先成家后立业,也有人说先立业后成家,朕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问题。
  成家立业何必分先后,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嘛!”


第六十七章 有好女(上)
  成家立业同时进行?
  看着满脸笑容的父母,赵玦只觉后背凉嗖嗖的,有一种掉坑里的感觉。
  他虽然已经接受了苻溱微不喜欢他的事实,也尝试着努力把她忘了,可就目前而言,他的心里依旧装不下别的姑娘。
  当然他清楚,世间男子能娶心上人为妻的少之又少。
  尤其是皇室子弟,他们娶妻的时候,喜不喜欢对方从来都是排在最末尾,最不重要的。
  哪怕他这辈子都只是一名闲散宗室,在面对人生大事的时候也不能为所欲为。
  可他一点也不想任由父母安排终身大事。
  就算娶不了苻溱微,也依旧想要娶一位能让他心动的姑娘。
  他很想同父皇母后表明心迹,可一想到父皇如今的身体状况,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难得父皇今日心情不错,败兴的话还是不要说了。
  韩太后见他对婚事不像从前那般抵触,一张脸笑得如花般绽放:“玦儿放心,母后一定寻世间最好的姑娘与你为妻。”
  这话别说赵玦,就连太上皇都不怎么相信。
  什么叫做最好?
  很多时候,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也有的时候,就连自己喜欢的都未必是最好的。
  三十多年前,他曾经那样喜欢左楚钰,可结果呢?
  左楚钰从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好女人,更不会像那些“好女人”一样依附在丈夫身边安于享受。
  她的心太大太野,大到连他这个一国之君都承受不了。
  他们夫妻日渐疏远,甚至于到了最后反目成仇。
  到了这般田地,谁还会记得当初他真心喜爱她,把她当做最好的那段日子?
  太上皇笑着摇摇头:“令月啊,婚姻大事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玦儿的心意也很重要……”
  赵玦激动得都快哭了。
  他一直都以为父皇十分固执,没想到他竟这般通情达理。
  然而,他很快就哭不出来了。
  只听太上皇接着对韩太后道:“玦儿心思太过单纯,很容易就被人骗了,所以他的婚事你要重视起来。
  但重视不等于固执,他的意见也要听一听。”
  “是,臣妾记住了。”韩太后依旧很高兴。
  “心意很重要”和“意见也要听一听”,这两句话的区别很大好么?
  直到躺在自己的床上,赵玦依旧耿耿于怀。
  罢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在挑选儿媳这件事上,母后是非常计较的。
  京城里的贵女那么多,一时半会儿她哪里挑得出满意的。
  他现在要想的是好好在侄媳妇那里办差。
  继二十多年前立国之后,大宋又迎来了一个一统中原的好时机。
  身为赵家的一员,他绝不能躺在那里享清福,总要为了大宋的日益强盛尽一些绵薄之力。
  ※※※※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便到了十月底。
  依照凤凰儿之前的安排,左未晞在儿子满了两个月后,收到了黎展颜的计划书。
  经过几年的历练,她早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轻易就被管事欺骗的侯府大姑娘。
  同黎展颜在一起反复斟酌后,整个计划基本成型。
  调派人手采购物资,到了十月底,第一批物资已经基本齐备。
  好容易偷得半日闲暇,她在书房中边逗弄儿子边听黎展颜报账。
  报了不到一半,芸香面色不虞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左未晞抬眼看着她。
  芸香抿了抿嘴:“勇义侯府的老夫人在外求见。”
  左未晞正拍着儿子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又恢复如常:“可说了有什么事儿?”
  芸香道:“她就说想来瞧瞧咱们家小少爷。”
  自从和周夙解除了婚约,左、周两家算是彻底断了来往。
  虽然出席一些宴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见周夙的母亲,勇义侯府的老夫人秦氏,但左未晞却也只是简单行个礼,连话都没有和她多说半句。
  去年左未晞和周夙成婚,她也没有给勇义侯府下请柬。
  秦氏倒是给她送了份大礼,左未晞也按照礼物的轻重,回了一份价值相差无几的回礼,两家依旧没有来往。
  几个月前周夙和荀朗在辰州把话说开后,左未晞心里的疙瘩虽然解开了,但她那时已经身怀六甲,所以也没来得及去勇义侯府拜会秦氏。
  当然,她也的确没有想好该怎么和周家重修就好。
  这一耽搁就是好几个月,直到方才听芸香提起秦氏,左未晞才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