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有些感动,有了那人的玉佩,与小愈也算是一种保护吧!
宁音望着亲密无间的母子,不得不说的扼腕,只想大吼大叫大声嚷嚷:姑娘啊,你知不知道,这玉佩是调动爷所有势力的令牌,见令如见本尊,但凡是爷手下的产业,都可以任由您老人家处置的——
就,这么,这么轻易,的,送给一个小屁孩!
天理何在?
“宁音,你表情有点狰狞,昨晚做了不好的梦吗?”白锦苏一边帮小愈穿衣裳,一边笑着打趣。
这个小姑娘,还是太年轻,想什么都表现在脸上,可爱!
“白大夫,您真爱开玩笑,我去厨房看看,需不需要帮忙!”宁音拔腿就跑,这个白大夫真是人精,不亏是三爷的克星。
白锦苏认真地找来红纸,抱了几个沉甸甸的红包带在身边,等会儿给爹娘,姐姐,锦睿,锦遇,或者有人来拜年。
白升山点了香,锦睿,锦遇一起磕了头,将香和蜡烛分散到厨房,门口的香炉里。
锦睿自发的进屋,拿了鞭炮,点着火,扔在院子里,啪啪啪啪作响,锦遇穿着厚厚的棉袄,捂着耳朵躲得远远。
新年新气象。
“爹,过年好!”
白锦苏拿出一份红包给白升山,本来不用给长辈发红包的,白锦苏算是特例,又朝着玩耍的两个弟弟,笑道:
“锦睿,锦遇,快过来领红包!”
王氏,流苏听着鞭炮声也出来,看着白锦苏居然给白升山也发了红包,乐呵呵的笑着,再看女儿一切正常,就知道昨夜睡得还好。
“锦苏,你这孩子就会胡闹,哪有人给长辈发红包的啊!”王氏有点嫉妒,夺过白升山的红包,颠了颠,还真沉。
“大姐,过年好,这是你给你的红包,过去有你帮着爹娘,以后我们姊妹一定要齐心协力发家致,让爹娘过上好日子!”白锦苏当没看到王氏抢劫行为,对着白流苏说着感性的话。
“好!”白流苏秀气的笑着,也拿了自己给锦苏的那一份出来,道:“没你的多,但也是姐姐的一份心意!”
接下来,白家人陷入交换红包的奇怪节目。
老白家,老太太一身新轩的大红棉袄,高高坐在正房的大椅子上,等着孙子们一个个来给她拜年磕头。
按照白家村的习俗,家里有老人,过年的时候,亲房要来斟酒,以示对老人的尊敬,也可看出这个老人在儿孙们心里的地位。
白家村一半的年轻小伙子,现在真给三奶奶斟酒。
锦睿带着锦遇也到三奶奶家里斟酒,然后是到爷爷家,村长家,马兰花家,再是三叔,四叔,基本一壶酒还不够,幸好,白锦苏准备了一个牛皮水囊,锦遇挂在脖子上,既不冻手,又不怕撒。
“老祖宗,锦睿给您斟酒!”三奶奶的家里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终于轮到锦睿给三奶奶斟酒。
“好好好,锦睿今年一定要什么得什么,财源亨通做什么成什么!”
三奶奶又将她准备好的吉祥话说了一遍,得到老人祝福的锦睿,显得很高兴,有给三奶奶斟满。
老人也没有推拒,一连喝了三个,又说了些吉祥话,高高兴兴让白升学送锦睿弟兄出门,对着白升学叮咛了一些话。
白升学的老爹见着锦睿来,也忒别高兴,再怎么说,再怎么厉害,白锦苏还是自家的孩子,也是尊敬自家老祖宗的!
白老太太一直等着锦睿上门,昨儿孙子没来磕头,她本就有气,现在这样姗姗来迟,她已经满是怒火,一边随意的应付着亲房的小辈,一边紧紧的盯着大门口。
夫妻一辈子,白德对老太太不可谓不了解,看她连给小辈的压岁钱都忘了,不得不出声提醒道:
“玉雅,爷爷也祝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成个大丫头!”
“谢谢爷爷!”玉雅接过红包,笑呵呵的牵着弟弟回家,娘亲说给爷爷奶奶磕了头,回家就有好吃的了。
玉雅一看,奶奶似乎不高兴,连忙甜甜笑道:“谢谢奶奶!”
锦睿站在爷爷家的大门口,不自觉的整理了一下衣衫,将脚上的泥寻了个棍子剐了个干净,他怕奶奶骂他弄脏了屋里的地,又帮着锦遇也剐了,又将白锦苏叮嘱他的话说给锦遇,也不管锦遇听不没听懂。
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推门。
白老太太扯长了眼,终于看到矮冬瓜似的锦遇先进了门,嘴角挂起一股阴测测的怪笑,还未等到锦睿进大门,老婆子急忙跳下椅子,飞奔出去,在白德一点没意识到的当下,捡起事先准备好的竹棍,照着锦遇的小肩膀就挥了过去。
锦遇只觉眼前一黑,一股剧痛从肩膀传来,小身子已经被人一脚踢飞了。
听到弟弟的哭声,紧张过度摔了一跤的锦睿冲进来,将一壶美酒哐砸在老婆子的额头,连忙抱起锦遇往家里冲,耳畔是老婆子自觉委屈的咒骂。
“白德,你看看,这就是你的好孙子,你看看,把我砸的都出血了,你看看——白升山你个贱种,贱种——我不活了……”
锦睿一路飞奔,生怕弟弟有个好歹,那老婆子一拐杖可是用了十分的力气,早知道就听二姐的不要到这里来了。
“二姐,弟弟受伤了,快来看看!”听到锦睿的喊声,白锦苏一家人急急忙忙出来。
“遇遇,你怎么样?”
“二姐,那婆子一竹棍打在锦遇肩膀上,我都还没进她家的大门,——她就打了遇遇!”锦睿委屈的一边哭,一边大声说道。
“我再也不叫那人奶奶了,我没有那么歹毒心肠的奶奶!”
在正房里陪着白升学爹说话的白升山,忙跑了出来,疼晕了的锦遇,已经被白锦苏抱进了自己的屋里。
“奶奶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了锦遇!”流苏对着他一解释,也跟进屋里。
白老大站在厨房的门口,进也不是,退了不是,他看见了,他老娘照着锦遇的肩膀一棍子打了下去,甚至人家锦遇都没来得及跟她说上话,她怎么就能这么狠心的对待自己的亲孙子!
没打过桂花,狗蛋,是因为自家还有利用价值,还要供她吃,供她喝,供她作威作福,供她摆大小姐的架子!
白升金一阵心寒,锦遇在自家出了事,他这个当伯伯的,还真没用!
“桂花她娘,我到老二家去一趟!”
张氏早被吓破了胆,想着老太太迟早一棍子敲在自己身上来!那速度,就是年轻人也追不上,何况是她!
平日里再嚣张跋扈也站着个礼字,可今儿无缘无故就将人打了,白升山不说啥,王氏不说啥,白锦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白锦苏替锦遇检查了一下,幸亏冬日穿的棉袄,要是穿的单薄,指不定什么后果,可即便如此,锦遇的肩膀也是一片青紫,可见老太太手下用了多大力气!
“娘,骨头没事,只是伤得重,会很疼,锦遇又小,你多费心照顾!”白锦苏看了一眼跟进来的白升山,淡淡说道。
“知道了!”王氏抱着锦遇,闪过白升山,出了门。
儿子伤成这样,她怨,她恨,她想打上门替儿子讨个公道,可是她不能,她是人家娶来凑合着过日子的,不是正大光明的媳妇儿,不能!
“孩子她娘——”
这样不温不火的王氏,让白升山很担心。
王氏头也没回,进了正房,咬着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白升山一转头,就看到女儿如狼似虎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一阵紧张的同时,又担心女儿会做出什么伤害自己老娘的事!
“锦苏,锦遇没事吧!”
喃喃问出口,在接收到女儿讽刺目光的时候,白升山愧疚的低了头,“都是爹爹没用,是爹爹的错!”
“爹,这事儿与你没关系,但是锦遇的伤绝不会白受——”白锦苏逼上白升山浮肿的眼圈,一字一句说的清楚。
“老二,孩子没事吧,都是咱娘不好,锦遇好好地给她拜年,她不愿意就算了,怎么能打了人,这大过年的,也不知道她老人家到底怎么想的!”
白升金不请自来,看到盛怒的锦苏目光一闪,立刻站在白升山身边,低腰爬弓的解释。
“大伯,你来的正好,我正有话跟您说!”
白锦苏过来,一张刚才还杀意凛凛的小脸,立刻变得笑盈盈的,只听她淡淡说道:“父亲,你们都去看看锦遇,我有话和大伯说!”
老太太不是喜欢钱吗?那她就让她一毛钱再得不到,还要让她饱受白眼,苦哈哈仰人鼻息生活!
白升金看了白升山一眼,就这样被白锦苏,迎进锦睿,锦遇的房间,哐当,门被白锦苏从里面反锁,差点撞上白升山的鼻梁。
白升金不知道这个侄女要跟他说什么,但是今儿不论她拿多脏的话骂人,他都得忍着,毕竟是他理亏在先。
“大伯,请坐,不知道大伯吃过豆腐没,正好,锦苏知道豆腐的制作方法,听说李胜利开年不再租地给您,锦苏想把做豆腐的方法免费教给你和三叔,那豆腐在城里一斤可卖一两银子,这样,虽然地里出产少了,但你和三叔家只会更有钱!”
白锦苏开门见山,一时间,白升金更不知道她喉咙里卖的什么药!
卖豆腐?
也算是一门营生,可是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低贱,不及种地的。
白升金转头一想,现在自己理亏,不如先答应,等这件事过了,再做打算。
“卖豆腐真能挣钱?”
“能,初五的时候,我娘要做一车豆腐到镇里卖,大伯可以让大伯娘跟着娘去瞧瞧!”白锦苏从衣袖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里面最少有几百两银子,递给发愣的白升金。
“锦苏,你这是什么意思?”被人打了,还给打了人的人给钱,白升金疑惑不解,这娃娃到底啥意思。
“这三百两银子,算是我对大伯失去租地的赔偿,要是卖豆腐不赚钱,明年,后年,大后年,这一辈子,我每年都会给您三百两,保证您一家衣食无忧!”
白升金被侄女的大方吓住了,每年三百两银子?还要给一辈子,他从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女有这么大的野心,那么能挣钱!
“不能,这钱,我如何都不能收,我是你大伯,怎么能让你一个小辈养家——”
白升金说什么都不收,到让白锦苏觉得这个人还可以,刚才她亲自送银子过去三叔一句话都没推辞,就收下了,说初四的时候,三婶子一定会来帮着娘亲做豆腐。
“大伯,就因为是一家人,我家过好了,自然不能忘了伯伯和叔叔,你放心,三叔那里,我早早也送了三百两,再说,你这样回去,奶奶那一关也过不了——”
大伯娘也怕心里积攒着怒气,万一哪天她不在家,或者在家,也不可能万能到替家里人受痛,锦遇的事,就替她早早敲了警钟。
“大伯,这一年才开始,没了多余的粮食,您家里也定会出现困难,这些钱,你姑且收着,等寻着了门路,赚了钱,到时候再说!”
经过白锦苏再三劝说,白升金终于收下了三百两银子,白升山一直在门口等着,看着两人完好无损的出来,心里一阵酸楚。
“爹,你也别担心,我知道你内疚,可摊上那么个奶奶,也不是我们能选择的!”白锦苏虽然不赞同白升山的不作为,但她没有怪他的意思。
孝道,孝道,都是这东西在作祟!
走在回家的路上,白升金一想着刚才侄女不气不怒,既给钱又教自家豆腐生意,就觉得愧疚,一个女娃娃都这般明事理,他这个做长辈的,反而让家不成家,男人不像男人。
心里隐隐作了决定。
“娘,这些银子,你跟爹也能过一年的舒坦日子,你放心,锦苏丫头说了,明年,后年,大后年,只要你活着,她每年都送三百两的孝顺银子给你!”
白升金到回家,将银子往老太太眼前一扔,一个一个的取出来,道:“至于,我和狗娃他娘,我们一家人也不敢让你再费心,以后就你和爹单过,我们吃荞面也好,吃野草也好,都是我们自己乐意,与你和爹没一点关系!”
“怎么?你这是要分家?你这个无义子!”老太太当即气疯了,敲着拐杖又是一通乱骂,这个大儿子什么意思?
不管她和白德了?
这怎么能行?
那以后谁给她做饭,做家务,给钱花?
绝对不行。
“白德,你儿子不管我们了!”老太太看着转眼无情的大儿子,这次是真的着急了,拉着抽旱烟的白德一个劲的抹眼泪。
白德只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生金啊,你不能不管娘啊——”
老太太扯长声的喊,白升金连看都懒得看,匆匆回了偏房。
张氏虽然觉着将银子全部给老虔婆有些可惜,可白锦苏说了要教她做豆腐,一想到滑嫩嫩的豆腐,可以卖多少银子,也就不计较了。
日子就这么过着,初三的时候,白锦苏特意吩咐宁音到镇上牵回一辆敞开的马车,空间很大,可以容纳二百斤豆腐,车头还可以坐人。
初四,一大早,张氏就和玉雅娘也就是白锦苏的三婶,相携来了,两人都是一身干净打扮,白锦苏看着很是满意,王氏捞出水里发了一天一夜的黄豆,个个饱满,像个胖娃娃。
“大嫂,三弟妹,你们来了!”王氏最想不明白的是锦苏能将这两个不对付的人一起找来,急忙上前打招呼。
“二弟妹,你们锦苏可真能干!”
张氏是个能说会道的,锦苏的这个三婶到底是个斯文内秀的人,有看着两人有说有笑,不由有些紧张。
“三婶,你看,将豆子放进碾子里碾细,越细越好,做出来的豆腐越滑嫩!”白锦苏见着玉雅娘落单,急忙拉着她过来。
“煮豆浆的锅一定不能见油腻,不然做出来的豆腐就会少好几斤,如果手艺纯熟,一斤黄豆能出两斤豆腐,一斤卖个六十钱,这样算下来,都要赚四十钱,豆渣还能喂猪,豆浆能喂牛,一举三得!”
三婶子有些动心,可是这做豆腐,算是水里刨钱,也要手艺,不然,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血本无归!
“我怕,我从来没做过!”三婶子在白锦苏面前,终于说出了实话。他家那口子倒好,一算账就让她来,可是她真的能行吗?
“有我这个大师傅在,保证你一学就会!”
白锦苏看着一旁的张氏已经上手了,说不出的开心,在她看来,这个大伯娘虽然嘴巴快,可做活的能耐也大,应该是学的最快的!
下午一锅一锅的豆腐出来,白锦苏彻底松了口气,还好多跟三叔多买了几个盛豆腐的模具,才不至于做出来的豆腐没地方搁。
妯娌三个,看着白花花的豆腐,喜极而泣,这将是她们以后的营生,谁也不敢动,甚至宝贝一样护着。
白锦苏低头偷笑着出了厨房。
第六十九章 碰面旧人
初五,也是开年的第一个大集,困在家里整整半个多月的人,都纷纷上街,就算不买什么,透透气也是好的,尤其是那些躲在厨房准备吃食,专门待客的妇人。
白锦苏高高举着卖豆腐的牌子,一边拿口铁锅,在锅里倒上油,一阵煎炸,再伴上辣椒,香喷喷的豆腐香味,就引来了一众看热闹的人。
因着镇上每年正月十五要举行社火表演,各村都是派了代表参加排演的,十里八乡那些有钱的乡绅土豪也准备了自家的节目,自然扎在镇上排练,这些人多少在城里饭店吃过豆腐,这也给白锦苏家的豆腐买卖给了一个机会。
“尝尝,新鲜的豆腐,免费品尝!”
白锦苏是专门吆喝的,因为谁也不好意思吆喝,尤其是读过书的三婶子身子已经快缩没了一脸含羞带怯的模样躲在王氏身后,张氏也没好到哪里去,明明上街之前做好了准备,一定痛快的卖了豆腐的,现在也红着一张脸。
“女娃,你这豆腐咋卖?”一个穿着考究的老人过来,看到金黄金黄的豆腐,眼睛明显一亮,这乡下地方也有卖豆腐的人,太好了!
“60个钱一斤!”
白锦苏赶忙答道,看这人像是个手艺人,身上还有股染纸的味道,再看他身后跟着两个下人模样的,想着定是哪个乡绅请来助威的!
“娃儿,给我来三斤!”胡把头高兴疯了,这么便宜,他也就跟着东家在城里吃过一次,那滋味没的说的好!
张氏立刻着手去切,三婶子举着称,虽然紧张,但是生意来了,怎么的也得硬着头皮上,王氏乐呵呵的笑着将白锦苏炸出来的豆腐,分给前来平常的人,流苏也帮忙。
胡把头接过沉甸甸的豆腐,有些捡到便宜的高兴,要是多买点回去,放久了味道也不好,这可怎么办?
“娃儿,你们天天都来卖吗?”
“大叔,只有逢集的时候才卖,我家在白家村,要是您实在想吃,也可以到我家里来买,这是我家的地址!”
白锦苏将准备好的名片发给胡把头一个,接道:“您这张是金卡,只要你来村里买,给你算五十五个钱一斤!”
胡把头举着硬硬的纸片片,对着亮光看了一眼,上面果然有名字,也有地址,再回头瞅了一眼白锦苏,这娃儿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
“好好好,我一定来!”
就算不来,也可以把纸片片给当地人,5个钱怎么也是又便宜了,不就是三十里地,年轻人背个一百斤也能走下来!
送走胡把头,又是几个像他一样的手艺人,统统都大方的买了几斤,白锦苏一个不落的送了金卡,说是打折云云。
这还是王氏第一次见白锦苏如此聪慧麻利,实打实的奸猾,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张氏,三婶子没有时间夸白锦苏。
因为下午的时候,呼呼啦啦来了一群人,点名道姓,他们有金卡,豆腐一斤得给他们算五十五钱。
白锦苏接过金卡一看,果然是她早上发出去的,连忙吩咐称重的三婶子多让点秤,又嘱咐收钱的流苏每斤按照她说的五十五钱算。
王氏与惯做生意的张氏对视一眼,偷偷傻笑。
这一下就卖掉了三十斤。
后买来尝鲜的,一斤,两斤的也想要金卡,白锦苏说,平日里一斤,二斤买的,给银卡,按照每斤五十八钱算,反正你一次买的越多,越便宜。
但是这一斤,二斤的叠加,到年跟前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白锦苏又说买一次做个记账,到年底按照最少买了二百斤的斤两,每家免费送十斤豆腐。
那些人也高兴不已,聪明的几个妇人一商量,说是只要一张银卡,几家都算在一起成不成?白锦苏笑着答应了。
“称五斤,分开称!”
“称三斤,二斤一块,一斤一块!”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之后来的妇人,都是三三两两,也都要一张银卡,一下午下来,二百斤的豆腐,昨天五个人一日的忙碌,一共换成了——22两400钱银子!
妯娌三个,流苏姊妹笑得合不拢嘴,后面来买的没买到东西,有点气馁,白锦苏就将金卡发给了几张,说要多少斤可以到村里买,但是要提前预约。
“大娘,三婶,你和娘你们一起去转一圈,等会儿在这里等着,我和姐姐去买点黄豆,看这势头,家里那点黄豆一会会儿就卖完了!”
白锦苏将家具收起来,锅子挂在车头,笑着说道。
姐姐?
流苏纳闷,锦苏以前都是大姐,大姐的叫,什么时候这样喊过自己?好像显得她与她更加亲密,心里暖暖的。
“姐,你也想跟娘亲她们去逛逛吗?”白锦苏等不来流苏的反应,还以为她也想去看看欢欢的。
“走,我们两个去买黄豆!”
因着刚刚开集,散卖黄豆的人不多,进了宽敞的院子,只有一家专门收购粮食的铺子开着门,两姊妹心里一喜,进去。
屋里是三间开通的,什么都有,油,粮食,还卖盐,算是一个五脏齐全的粮油铺子,掌柜的是个三十五岁左右的男子,火炉子跟前还坐着个抱孩子的妇人,穿着考究。
“你们要点什么?”胡汉三看了停在自家门口的马车,态度温和。
“大哥,黄豆怎么卖?”黄豆没下来的时候,十五个钱,现在应该会便宜点,白锦苏心里盘算着。
“十五个钱!你们要多少?”其实,胡汉三想说,谁家没有几斤黄豆,做杂面够吃了。
“二百斤,若是大哥能便宜点,以后妹子都到你这里来买?”
白锦苏说出数字,这人明显有些吃惊,二百斤,一斤十五个钱,那也要6两银子,算算自己也能挣1两多,算得上是个大买卖。
“妹子,粮食都是这个价钱,没法便宜!”胡汉三吃准了这两姐妹一定会买,价钱上死咬着不降。
“行,那我买四百斤,你给我送三斤粗盐,能成吗?”
“成,给你送三斤粗盐!”三斤粗盐也就60个钱,但粮食本身赚了2两多,划算!
胡汉三好心的帮白锦苏姊妹搬上车,车子还剩下前面有空位置,白锦苏一打量,这样以后每回买四百斤,人就坐在粮食上,只要马车开慢一点,没事。
这样,白锦苏一家回村,又成了村里议论的焦点。
张氏好嘴,将分到的6两银子往桌子上一搁,底气十足,道:“按今儿的红火下去,当家的,你也别见天的在田里倒持了,不如和我一起做豆腐!”
“你一个娘们,做就做了,我一大大老爷们,做买卖,人家笑话哩!”白老大一张脸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不知道,我今儿算是见识了白锦苏那张嘴,平日都说我能说,啊呀,我可抵不上那丫头万分之一,做买卖真是一把好手!”
听张氏巴巴一阵说,白升金暗暗高兴,6两银子可是能买100斤白面,照这样下去,自家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只要老娘安分。
“桂花,别整日缩在家里,没事多出去转转!”
临了,白升金撂下话,进了内室。
张氏这下算是看出丈夫的心思,脸上带着扬眉吐气的得意。
白升银家,锦苏三婶有些忐忑,看着丈夫阴晴不定的脸色,越发觉得是不是她做错事了?一想到丈夫俊朗面容下隐藏的暴脾气,一通害怕。
“6两银子,那一车破豆腐值20多两银子,媳妇,你可真能干!”白升银当着孩子的面,将媳妇抱起来,在屋里转圈圈。
三婶一脸羞怯,丈夫什么时候这么开心过,她一定要努力挣钱!
相比两家的激动,白锦苏家最平静,王氏见识了锦苏的手段,也算是彻底对这个暴脾气的女儿放了心。
流苏也很开心,唯一不开心的就是锦睿,他以为二姐做买卖,一定会带着他,可是二姐说让他在家里识字,等过些年,他长大了想做什么,做什么!
“二姐,我也想跟着娘亲做买卖!”锦睿不敢看老爹的脸色,不看白锦苏,只看着王氏,抱怨。
“1020+1542等于多少?”白锦苏埋头扒饭,不经意扔出一道数学题。
锦睿低着头,想了好久,也没说出答案。
“要不要我给你找个算盘,你给姐在算盘上敲打一番?”白锦苏严肃的抬起头,眉宇间隐着一股威严。
这个时代算账都是用算盘,说实话白锦苏不会。
锦睿梗着脖子,自己取来算盘,算盘上白升山早早的写了个十百千万,看着虽然有些年代久远,但是字体醒目的很。
锦睿挨个儿在算盘上拨出1020,然后接着挨个儿拨出1542,然后皱着眉头,将数字读了出来。
“是2562!”
算是见到白锦睿的决心,一家人没敢说话。
“你会写吗?”
白锦苏接着问,再扒口饭,一家人,就她一个人还吃的下。
锦睿咚咚咚的去拿笔和纸,抱着墨盒出来,因为着急,墨汁粘在了新轩的苍青棉袄上,看的王氏想说人。
小人儿站得笔直的,准备好了毛笔,在纸上写下还算公正的汉字大写数字,包子脸鼓鼓的,一副倔强小模样,双手捧着递给白锦苏。
白升山眼神一变,锦睿这次怕是认真了,再看白锦苏严谨的态度,一时也替儿子担心,可再一想,锦睿现在才九岁,做生意真的好吗?
“字写得不错!算术还算可以——”
白锦苏慢悠悠的语气,让王氏的心也提了起来。
接到王氏心疼暗示,白锦苏依然板着脸。
“等你能认识一万五千个字的时候,再来找我说做买卖的事!”
她倒要看看这小子,做商人的决心有多大!
“太好了!”
就在白升山,王氏以为锦睿要哭的时候,这小子手舞足蹈的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他可没忘姐姐本来要让他当状元的,现在既然有点希望,哈哈哈哈,他一定会努力念书的!
一万五千个字!
也就一年两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锦遇眼见着哥哥高兴,也跟着乐了,这紧张的气氛才算消散。
王氏对孩子们长大做什么,基本没概念,要求最简单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
白升山有些矛盾,不过白锦苏的解决办法让他满意,男孩子还是多读点书的好,最起码看个契约文书没问题。
流苏觉得一万五千字太多了,弟弟肯定能读到十几岁去,看得出来,锦苏似乎不想让弟弟也经商。
“二姐,我要上学,李胜利家的私塾会要我吗?”
锦睿本人倒是乐观,抢着发表意见,李胜利家的私塾,他还不愿意去呢!可是,眼下白家村就只有他一家有。
自从碾子事件之后,白锦苏对但凡是沾上李胜利的东西,什么都不放心,对于弟弟这么积极的想读书识字,白锦苏是双手赞成,正好锦遇也到了启蒙的时候,不行就——
“过些天,我和娘去街上卖豆腐,看看谁家有先生,识字的,不行,就给你找一个来,你在家里跟着先生学!”
白升山嘴动了动,想说什么,终是没说。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正月十五闹花灯,镇子上还有社戏表演,闹腾的欢。
村里的年轻人成群结队的晚上出门看夜戏,白流苏也躲不过白桂花的攀扯去了镇上,白锦苏抱着小愈留在家里。
三天逢一集,白家的豆腐生意越做知道的人越多,来村里买的人渐渐多了,李胜利见着白锦苏一家都要起来,有些坐不住。
他还以为以白老大,白老三的为人,一定会跟白升山闹起来,没成想到让三家拧成了一股绳,现在想断也断不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