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佳谋
作者:王安宁
文案
异时空明朝的聂书瑶跟这里的女子不一样,能从小细节中推断出大事实,这得益于她前世的记忆。
被恶霸欺,被莫名亲戚算计,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姐弟齐心,坏事也能变好事。
为助弟弟读书为官,她经商致富铺门路;遇案探案,成就神探威名。
一路顺畅地将自己的事务所开到京城时,却被弟弟背入了花轿。
花轿前,“聂天熙,你就这么想着让姐姐出嫁呀!”
小说类别:古典架空
=========================================================
第001章 佳人
更新时间2014…10…16 1:10:15 字数:2627
清晨的光线暖融融地照在普通的市井小院里,院内种有两棵梨树,花儿一簇簇的压满枝条。空中还有带着些许寒气,梨花似雪般地飘洒在院中的每个角落。
此地是梨花镇,初春时节处处梨花家家飘雪。
院子不大却极清幽,除了那两株高大的梨树外,还种着一些四季常青的花草。
在院中开阔地,一名十三岁左右的少女,正在往木架上面的簸箕内倒药草。
她乌黑的秀发绾成双丫髻,额前碎发修成齐刘海儿,四周短发垂于耳际。秀发未着半粒珠翠,只有粉色发带随着雪白的梨花飞舞。
身上穿一件翠色交领小袄,下着白绫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可那如桃花般的容颜却让这不起眼的妆饰顿时活了。
如水明眸认真挑选着簸箕内的药草杂质,不时浅浅一笑,露出几粒贝齿,嘴角边的梨涡也跟着出来了。端的是娇俏可人!
在梨树下面的方桌前,十岁左右的稚子看到少女的笑,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拿起手中的书便读了起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又倾国?佳人再难得!”
其声虽然稚嫩却也抑扬顿挫,再配合稚子的摇头晃脑,颇有些小大人形象。让院中的另两人均扑哧一笑。
少女笑道:“哟,真看不出来,我家的熙儿还懂得佳人了。”
聂天熙不好意思地抓抓头,笑着解释道:“熙儿听先生经常听到将这诗挂在嘴边,前些日子才从学堂师兄那里得到这诗集。本来不懂是什么意思,方才看姐姐在晒药草的样子,突然就懂了,原来佳人就是姐姐这样的啊!”
聂书瑶本来想借此捉弄她可爱的弟弟一回,闻言却又舍不得,笑道:“哼,算我们熙儿识相,这回就暂且放过你。”
扭头专心晒起了她的药草。
“嘿嘿,在熙儿眼里,姐姐就是最美的佳人!”
聂天熙今年十一岁,刚刚开始束发,头顶一个小发髻如抓了一个小包包,虽然有些好笑,却难掩机灵劲儿。
姐弟两个在你一语我一言中开始了今天的生活。
另一株梨树下方,聂氏悠闲地坐在靠椅上嘴角含笑的听着他们的嬉闹。
聂氏三十几岁的样子,白皙的脸上略显病态。用白花青绫帕包头,银簪别发,耳坠也是不起眼的银。深青色对襟袄,蓝色马面裙,也是很素朴的妆饰。
可抬眸时眼神中一闪即逝的神彩,却不能将她当成普通的市井妇人来看。
她抬手看到自已的手如鹤皮鸡爪的老妪,心下叹息一声,十四年就这么过去了啊。看着被义子称为佳人的义女,聂氏几度尘封过的回忆止不住地往外流。
曾经的富贵荣华抵不过他的一句话;而那满满的爱怜也抗不住一杯毒酒的侵蚀!
聂氏轻轻弹了一下手中的梳蓖,复又将它插在了头上,起身道:“书瑶、熙儿,别忘了今天的功课还没做呢!”
一听到功课,聂书瑶姐弟马上对视一眼,回转身来冲着她低头道:“是,义母。”
聂氏看着两张苦瓜脸,笑得更加和蔼,踱步来到晒药架前,手来回拨拉着簸箕里的药材。
这个动作让聂天熙快速跑到聂书瑶身边,小声道:“姐,义母是不是又要让我们找什么啊?”
聂书瑶也不知道所以,两人都有些神经兮兮地看着聂氏。
聂氏这才幽幽道:“这两天收的药材不错,只是义母在里面加了一点料,你们给我捡出来吧。若留有一点残渣的话,那药混在这川贝里,可是真会吃死人的呢!”
她说完,又笑着看向两个孩子,提醒道:“不多,也就有那么十几片吧,指甲大小。”
聂书瑶跟聂天熙知道,义母说这话那肯定就是有这回事,若是找不同那指甲大的药草的话,是真能吃死人的。
聂氏在这梨花镇开了几家店铺,其中就一家药材店。卖的都是平常老百姓用药,也就是头疼脑热一类的,店内最贵的也只有那株镇店之宝两百年份的人参了。
而且此店从不卖毒-药,连砒霜都没有,别说什么吃死人的药了。
可聂氏却对毒物情有独钟,在他们生活的市井小院里,隔三差五的上演这么一出识毒戏。
拿聂氏话来说就是,要想治病,得先学会识毒、制毒!
聂书瑶看着走起路来一步三摇的聂氏,心中叹气,这是哪门子歪理呀?她前世今生,活了这些年还从没见过比他们的义母还怪的人了。
聂氏若抛弃那副病容是极美的一个人儿,平日里一颦一笑虽刻意效学那些市井粗妇,却难掩骨子里那股傲气跟贵气。
吃食颇为讲究,家中又无仆从,如此一来,还十三岁的自己几年前就练出了一副好厨艺。按理来说她并不想做这些,可是不行呀,不做的话义母的鞭子可就要落下了。
聂书瑶摸了摸了自己的胳膊,上次被鞭子打得还隐隐作痛,那是为了什么来着?好像是绣花时用错了花线。
“唉,女红呀!”聂书瑶真是恨死女红了,她情愿趴在药堆里找毒-药。
想到鞭子,她又想到初来这个世界的情景。
当时也是一道鞭子将她打醒,却不曾想那时的自己竟然只是个三岁的稚童,听人说三岁前的自己是个哑女,不会说只会哭。
三岁前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几乎空白,她总以为那道鞭子把自己从现代的灵魂勾了过来,可当看到地上雕花盒子里的玉佩时才明白,真正让她过来的是那块雕有玉莲的极品白玉。
那可是自己前世刚刚从一件离奇的案件现场得到的证物,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块玉,便偷偷拿回家想研究一番,没想到当天晚上就被这块玉吸到了这样一个世界。
果然人是不能做坏事的,算是报应吧!好在她在前世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也没挂念的事,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重拾旧业了。
前世的自己是一家侦探事务所的骨干探员,每日都跟各类稀奇古怪的案件打交道,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
哪像现在,十年了,每日都被义母逼得学习古代女子的必修课,绣花写字自不用说,还被义母训练的比大家闺秀还像闺秀。
聂书瑶都快忘记自己的本性了。
“唉!”聂书瑶又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
摸了摸身边个头快到她耳际的聂天熙,还好有一个懂事的弟弟陪伴,这日子才没那么无聊。
说起聂天熙这个弟弟又不得不回到十年前,那时候聂书瑶刚刚醒来,看到聂氏正在挥鞭打自己,她大喊一句:“你凭什么打我?”
当看清这里的一切后,一时无法接受便挣扎着夺门而出,也不知道怎么跑到了镇外的小河边。
当时正值严冬,河水也结了层薄冰,没多久就冷得牙齿打颤。
寒冷让她的头脑冷静了下来,结合了这个身体三年来仅有的记忆,知道了这并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而是大明朝。
后来年岁渐长,加之她不断地往这方面打听,终于弄清了这是怎样的大明朝。
也在那个小河边捡到了被冻得半死的聂天熙,当时他只有一岁多,刚会走路。被三岁的自己好不容易凭着那残缺不全的记忆带回了家。
如此,聂氏便是有儿有女的人了。
现在想想,聂氏教他们的东西还都是好东西,只是她的施教方式就稍嫌暴力了些。
“姐姐!”聂天熙拉了拉她的衣袖。
这一拉将聂书瑶从思绪中拉回,抬头便看到了脸色难看的聂氏。
聂书瑶忙将头低下,问道:“义、义母您还有什么吩咐?”
PS:安宁新文虽然有些瘦,但胜在更新稳定会很快肥起来的,请各位先收藏一个吧,新书急需推荐票,请亲们看完顺手留下票票哟,谢谢!
第002章 神推
更新时间2014…10…17 10:46:18 字数:2657
聂氏道:“凡为女子,先学立身。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喜莫大笑,怒莫高声。你两次长叹,所谓何来?”
“我……。”聂书瑶擦了擦脸上虚汗,不知怎么回答得好。
聂天熙求情道:“义母,姐姐已经很好了。熙儿觉得姐姐比书上所说的佳人都要好,义母……。”
“扑哧!”一声,聂氏笑了。
两姐弟这才松了一口气。
聂氏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优秀,自己也与有荣焉。她就是要将这养子养女培养成少有的才子跟佳人,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那个阶层啊,才能……。
“好了,快去捡药吧。这川贝明天送到药店,最近这个天气,此药用得甚多。”聂氏转身入屋。
两姐弟如蒙大赦,相视一笑,走向那晒药簸箕。
正在这时,隔壁传出了一阵阵的哭骂声。
“哎呀啊,哪个挨千刀的坏胚呀,把我们家那头宝贝猪给偷了啊。这可是为我儿攒钱娶媳妇的猪呀!”
这是住在他们隔壁的牛婶,一个五大三粗的婆娘。
聂天熙皱眉道:“姐,他们家的猪怎么又没了?”
聂书瑶耸耸肩道:“这我哪知道呀,你姐我又不是算命先生。”
聂天熙也觉得姐姐不应该去管这事,再说了,有谁看到一个佳人跟个粗婆娘谈论自家的猪的。
于是他便主动跟聂书瑶说起了别的事。
隔壁的骂声还在,聂氏却从屋里出来了,低声道:“熙儿,去看看隔壁发生了什么事,吵得人不得安宁。”
聂天熙撅着嘴极不情愿道:“义母,熙儿已经读圣贤书了,怎能跟市井妇人当街理论呢?”
聂氏冷笑:“你不去可以。书瑶你去,上次她家的猪不是你找回来的吗?这次也快点给我解决掉,吵死人了!”
扔下这句话,聂氏便再度关上了房门。
初春的早晨,日头渐升,热量也慢慢散了开来。
只是隔壁牛婶的大嗓门还在叫骂着。
“挨千刀地呀,我们家人口多,全指望着这头猪赚点盐钱啊。这可让我们一家怎么活呀!”
哭天抢地的声音响彻整片街,好在大家都习惯了。听到这声音出门前来安慰两声也就算了,这年头大家都穷呀,谁家不靠养的那点鸡鸭赚盐钱呢。
聂书瑶捏捏回暖的手指,看着一脸沮丧的聂天熙道:“走吧,再不去义母可要发火了。”
聂天熙却拉着她的手,绷着脸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说道:“姐,我去!你都快及笄了,不能再抛投露面了。”
“哎呀,好你个聂天熙,竟然管起你姐我的事来了。说!这都是谁教你的?”聂书瑶秀眉一挑,板起脸来道。
“书,书上说的。”
聂书瑶脸色再沉,“姐姐可不希望我家熙儿成为一个只知圣贤书的酸秀才,凡事都有两面,书上所说的固然好,那也要看现实中适不适用。若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女子也不能出去找吃的吗?”
一句话让聂天熙无言了,心想,是啊,若是都快饿死了,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那我跟姐姐一起去,说不定还能帮牛婶找到她的宝贝猪呢。”聂天熙乖巧地拉起聂书瑶的手,嘻嘻笑道。
聂书瑶拿手指戳了戳他的额头,佯怒道:“拿你没办法!”
“那是姐姐教的好。”
姐弟俩说着便往外面走。
小巷子不宽,顶多能让三个人并排而行,两人步履轻松地踩在大小不一的青石板上,偶尔还能看到巷边沟渠里的生活污水。
只是上面飘着几片白白的梨花,虽然明明知道这是脏水,但青石板跟飘落的梨花让这
一切都变得有了韵味,仿若水墨画上的留白。
聂书瑶看着越长越出色的弟弟,也感觉很欣慰。若说他们两个是从小被义母雕琢出来的,那聂天熙的思想就是她培养出来的。
这里是大明朝,却又不是她前世所了解的大明。自明孝宗时发生了改变,现在是明武宗正德皇帝在位,此正德也非历史上的那位褒贬不一的皇帝,也算是位英明之帝。
但此大明跟前世的大明也有相通之处,经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普通百姓鲜有衣不蔽体的,不过,大多数财富还是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
兼之一些生活必需品都掌握在官府手中,多数百姓过并不富裕,堪堪温饱。
但是一些爱打扮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很舍得往自己身上花银子的,比如眼前的这位。
聂书瑶记得这是牛婶隔壁家的姑娘春柳,脸上的胭脂擦得通红,粉扑得有些多,身上穿的也是花红柳绿,活像那怡红苑的姐儿。
春柳看到聂书瑶就想往她跟前凑,像她这样有书卷气息的女子,同龄人没有不羡慕的,羡慕她有个好母亲。
可聂书瑶根本不睬她,像这类既不会打扮自己又喜欢搬弄是非的女子,她从不跟她们打交道。
聂氏教她在外要有大家闺范,虽然平日打交道的都是市井小民,对他们只要不失礼即可,万事莫要沾身。
其实这也是聂书瑶来大明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会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的隔壁是一户六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男人跟两个儿子在外做工赚日常吃用。牛婶就在家作点手工,养头猪赚点零钱,可以说这猪就是他们家一年的结余。
聂书瑶目不斜视轻巧地避过凑上来的春柳,拉着聂天熙推开了牛婶家的门。
牛婶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可为人极好,手也巧,就是说话的嗓门大了些。
刚走进院子一个梳着新妇头的女子便迎了上来,说道:“哎呀,这不是隔壁的书瑶吗?快来看看牛婶吧,这偷猪的贼太可恨了。那猪牛婶可是当孩子侍候呢!”
“李家婶子好。”聂书瑶姐弟客气地跟她打了声招呼。
这是住在牛婶家前面的邻居,论距离可比聂书瑶家远多了,想来这位也是爱看热闹的主。
聂书瑶入院后,牛婶眼尖一下子就看到她了,麻利的从地上爬了起来,那双不大的脚走得还挺快。
她握住聂书瑶的手大哭:“书瑶,你可得帮帮你牛婶啊。上次我这猪找不到的时候就是听你的话才找到的。今儿你再给我看看这猪去哪儿了?”
聂书瑶被牛婶的一双大手抓住,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其实她没觉得痛,只是看到牛婶手上的鼻涕跟泪和着地上的土,让她有点反胃。
边上的聂天熙最了解她了,就连他自己也觉得牛婶那双手有点脏。
他上前一步轻轻拉了一下牛婶的衣角,说道:“牛婶,你抓疼我姐了!”
牛婶一下子松开手,退后道:“哎呀,你看我这,我这不是急的吗?没抓疼你吧。”
她看了看自己粗大的手,再看了眼聂书瑶葱白的小手,很难为情地咽着唾沫。
聂书瑶笑道:“没事,牛婶不必放在心上。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吧,我母亲身体不好,晚间经常睡不着,所以……白天这个时候就在补觉呢。”
“哎呀,真是对不住啊,我这不真是没办法了吗,这猪再过两个月就能卖了,给你黑牛哥娶媳妇的钱也就凑得差不多了,你看这……,唉!杀千刀的贼哟!”牛婶拍着大腿又流泪了。
院子里的人均都无言以对,片刻后,那李家婶子说道:“书瑶来了,牛婶家的猪肯定能找到。上回找牛婶家猪的时候就说得头头是道的,大家都心服的很,那叫啥‘推’?”
牛婶甩了把鼻涕,接着说道:“什么推呀,要我说书瑶就是神算。啊不,不是算,是神推,这回牛婶总算是记住了。”
一听“神推”聂书瑶觉得头大了,什么神推呀,那是推理,是神探好不好!
第003章 猪去哪儿了
更新时间2014…10…18 18:31:27 字数:2691
聂书瑶心中越是郁闷,脸上的笑容便越璀璨,说道:“牛婶莫急,先跟书瑶说说这猪的事吧。”
牛婶也就顾不上客气,直接拉她来到猪圈前,“牛婶是今早才发现猪不见了的,昨晚睡前还特意看了一眼呢。”
聂书瑶看向猪圈,是一个半敞开的棚子。边上是间厢房,前面用石块砌了不到一米的矮墙挡住。猪圈的小木门只有清扫时才会打开,平时给猪喂食,就隔着矮墙直接倒进猪槽里。
牛婶虽然此时看上去有些脏,那是她心急自家的猪坐在地上哭了半天所致。实则他们家的人还是很爱干净的。从这干燥的猪圈就能看得出来。
猪圈内刚换过新土,没发现有人进入的痕迹。若是人为那地上的干土肯定能留下蛛丝马迹。
她又走向那扇粗糙的木门,用手提了提发觉颇沉。上面左三根右三根钉着一些木条。就像打了补丁的衣服似的,有的钉子还露在外面,若不小心极可能伤了手。轻轻推了推,无论是向里还是向外,地上都会划过一道土痕。
看着木门划过的痕迹,聂书瑶猜测:会有可能是人为打开的门,将猪放了出去吗?
试想一只猪可不会说话,若有人强行带走的话肯定会叫的呀。但若是用毒呢?或是这人是个练家子,猪倒下后扛着就走也有可能啊。
她看到猪槽内半点食物也无,不排除这种可能。猪若是饿了,可是会跟着食物跑的。
牛婶家本来是养了一只土狗的,但聂氏嫌它吵,她也就想了个法子让牛婶把狗卖了。这么想来,若是有只狗的话,或许这猪也不会没吧。
聂书瑶觉得这事她有责任查个水落石出,虽说这十年来过得并非是旁人眼中的小姐生活,却极少有机会动手查案。
她心中那颗侦探心已经蠢蠢欲动了,哪怕这只是一头脏兮兮的猪,也聊胜于无。头脑不动可是会生锈的!
她这么想着又再度看向猪圈,里面有几道划过的深痕。她想到了猪蹄,以猪蹄的构造极有可能弄出这样的痕迹。
牛婶看她一会皱眉,一会翘嘴,心中再度焦急起来,问道:“书瑶啊,你看我这猪还能找回来吗?”
聂书瑶正在思索中并未理会这话,仍旧在不断地观察着猪圈跟院子里的情况,脑海中则做着一系列的推理。
聂天熙最了解她姐了,忙扯了扯牛婶的衣袖,小声道:“牛婶放心吧,不管你那猪最后能不能找到,我姐都会给牛婶一个想要的答案。”
“哦!”牛婶听到聂天熙这么说,心下稍安,只是又意识到他们还只是两个孩子时,心中的担心又开始了。
但又想到两个月前她家的猪由于没关好门跑了时,就是眼前这位还像孩子似的姑娘,点拨了两句才找回来的,也就忍住了到嘴边的话。
众人也是一阵好奇,也是因为上次牛婶家丢猪的事,大姑娘小媳妇们这次来的才比较多。
她们都想知道这还没及笄的娇俏姑娘是怎么推出来的,牛婶不是说她是神推吗?
神推是什么没人知道,但镇上的神算没人不知道,想来也跟神算差不多吧。
这里是梨花镇,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出了镇走不了几步就是一片田地,镇上人大多有自家地,也有没地靠着祖上的店铺做小买卖过活的。
镇上的人虽也有富户,但总体上跟乡下没多大区别,姑娘们也都是这么素面朝天的走街串巷,没人会说闲话。
聂书瑶这样的“神推”也只是妇人们茶余饭后的小小谈资罢了,兼之聂氏整年都板着一张脸,也没人自识没趣说她的闲话。
于是她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推理开来。从猪圈慢慢地走到大门口,在这不长的路上仔细观察了地面上的情况。
牛婶家的院子不小,正屋到大门的路用碎青石板铺过,其它地方都是夯实的土。近来天气干燥,一般人走在上面也不会留下脚印什么的证据,只是从猪圈到大门的路上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猪蹄印。
聂书瑶问道:“牛婶,你们家的猪经常跑出来吗?”
牛婶一直紧张的跟在她身后,马上回道:“也不是经常,就是清理猪圈的时候让它出来溜溜。”
“什么时候清理的猪圈?”
“昨儿一早,你牛叔清的。正好往那两亩地里送点肥。”
聂书瑶将汇聚在地上的视线移开,自语道:“既然如此,那这些猪蹄印就无法成为线索了。”
她抬头看向牛婶家的院子的布局,右面院墙跟聂书瑶家共用,猪圈设在左院墙。这里除了猪圈跟一间厢房外,什么都没有。前面院墙很高,若是有人翻墙的话,定是位高手,可这样的高手犯得着偷一只猪吗?
就这样走到了大门口,突然在门槛处发现了一根青菜。
聂书瑶弯腰捡起这青菜,仔细一看原来是田间常见的灰菜,像是被什么吃过了一般,只留下了半截。她又想起了猪槽中还留下的些许青汁。
这里的大明虽然还是处于地球的寒流期,但四月底的田间向阳处已经有这种菜了。她折了一下灰菜,发现还很嫩,葱白的手指上顿时留下了不少的青汁。
她转身看向牛婶,问道:“牛婶给猪喂猪草吗?”
牛婶也看到了她手中的灰菜了,回道:“这个天哪有猪草喂呀,前些年也不知道这些菜也能喂猪,倒是镇南边的老卢头将他存下的猪草带了点过来。这草可能是你牛叔他们外出做工粘在鞋底上带回来的吧。”
“哦。”聂书瑶又道:“牛叔他们去镇外的水渠上做工,好像很早就得动身吧。”
牛婶叹气道:“谁说不是呢,他们爷仨起早贪黑的做了这半年工真是白瞎了,一头猪没了。”
聂书瑶安慰道:“牛婶莫急,这猪说不定还真能找回来。我再问你,这大门牛叔他们走后关吗?”
牛婶道:“关什么关?他们走不久,我就起来了。”
“那今天呢?”
牛婶皱皱眉,回道:“今天我起得晚了那么半个时辰。昨天公公的病又发了,这才……。”
聂书瑶打断她的话又问:“那这几天有什么人来看过猪吗?”
“有啊,怎么没有。眼看着这猪肥了,可不有人来看吗。镇上的郑屠户来过,说这猪也就肚子大点其实不肥,让再养两个月。镇南边的老卢头也来看过,还让我记得多给这猪加点菜,要不然猪不上膘什么的。”牛婶一一数算道。
“郑屠户是刚接了先前老屠户班的那个吧。”聂书瑶问。
牛婶道:“就是那个郑屠户,看上去挺斯文的一个人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做起了屠户。”
聂书瑶又问:“老卢头是谁?”
牛婶回道:“三个半月前我这猪不是跑过一次吗?就是书瑶你说往镇南找找,最好是去有养猪人家看看,没想到这猪就跑到那个鳏夫老卢头家里了,这才跟他认识的。其实他这人也还不错,养猪一把好手,听说他那头大肥猪卖的钱可以再娶房媳妇了,还听说就是镇上的……。”
“停!”聂书瑶抬手打断了牛婶的八卦,问道:“这用菜喂猪的法子可是他教的?”
牛婶忙道:“可不是他吗,这人还真是热心。这些干菜就是一个月前他送来的。”
听到这里聂书瑶基本上已经明白猪去哪儿了,为了巩固推理,她又问:“牛叔他们去水渠做工,那么早出门是不是镇上的人都知道啊。”
“这谁不知道啊,镇上的壮年男丁差不多都聚到那里了。”边上的李家媳妇道。
聂书瑶笑道:“牛婶不用担心,你这猪丢不了。若是可以的话,今天让大牛哥提早回来吧,我告诉他猪去哪儿了!”
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004章 八卦中探查
更新时间2014…10…19 10:34:27 字数:2419
牛婶半信半疑道:“那,那等我家小牛下了学堂再去吧,我得侍候公公吃饭了。”
聂书瑶笑道:“好啊,牛婶放心,这猪三五天内不会有事。有什么事牛婶尽管去做吧,我跟天熙在这里再呆一会。”
“嗳,好,好!那我先去烧点热水。这一大早的就麻烦书瑶,真是过意不去啊。”牛婶听她说还在这里,似乎心就定了,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笑脸。
说完,便风风火火地钻进了厨房,没多时炊烟升起,却又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牛婶又往屋里跑,看上去有些手忙脚乱。
这会看热闹的人才意识到得回家做家务了,纷纷散去。
剩下李家媳妇跟隔壁的春柳,两人跟聂书瑶姐弟一样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不咸也不淡地拉着一些家常。
李家媳妇虽然是新妇,却是上无公婆下无儿女要侍候,男人又去修水渠了。串个门子也没什么。
可春柳一个大姑娘就不同了,她家住在牛婶的隔壁,是一户关系很复杂的人家。整天不做事,看到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就凑上前去取经,无非就是怎么打扮自己。
聂书瑶看了看她今天的妆扮,心中嗤笑,博采众长可不是用在这上面。
这时,李家媳妇看到牛婶上上下下地跑,终于坐不住了,“书瑶啊,我去帮李婶看看火。”
“好啊,多谢李家婶子了。”她笑道。
此地只剩他们姐弟二人跟春柳面面相觑,春柳今年十二岁,看向聂天熙频频抛着媚眼。恶心的姐弟俩眉头紧皱。
聂天熙不是普通的小孩,也有十一岁了,长得齿红唇白。若不是刚刚留头,发型有些乱,也是位十足的小帅哥。可就是这样也让春柳移不开眼了。
“姐,我们回去吧。难道还要在这里等大牛哥他们吗?小学堂的先生可拖拉了,等小牛回来还知道哪时呢。”他轻拉聂书瑶的衣袖低头,小声说道。
春柳抢先一步发话道:“书瑶姐你们再等一会嘛,小牛肯定很快就回来的。”
聂书瑶也想留在这里,这事还是早点解决的好,若她没猜错的话,那位老卢头跟郑屠户也在水渠上。
她低头对着聂天熙悄悄讲了几句话后,说道:“你去把大牛哥叫回来吧。就说这话是我说的。”
聂天熙会意,点点头,一阵风似的跑了。
“哎——”春柳的眼神也跟着聂天熙走。
这神情看得聂书瑶一阵恶寒,这才多大的小孩呀,就知道儿女情长了。
不过,想想也是。在古代十四五岁可就能嫁人了呢,像她这么大还在外抛头露面的还真不多。
可是自己的侦探心怎么办?想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案子在手中一一破解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
“书瑶姐,听说天熙弟弟下半年就要去参加童生试了?”春柳两眼放光地说道,同时手中搅着一方帕子作含羞状。
聂书瑶心中不悦,表情也变得不甚好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