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闲夫贵-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东西来。况且这里头有几样,并非是公中的东西,倒像是谢氏私下里拿出来的。不过谢氏作为当家太太,她既然命人送了东西过来,方姨娘自然没有不要的道理。
沈清蕊今日一回来就把在书院遇上李煦的事情告知了方姨娘,听说李煦帮着她解围了,方姨娘心中很是感激,可她自己身份卑微,必定是没有亲自谢谢李煦的机会,便让沈清蕊以后一定要在沈清薇跟前更加乖巧一些。沈清蕊心里明白自己有今天离不开沈清薇的关照,自是点头答应。
这会子她又看见这么多的东西,第一反应便是沈清薇让送来的,心理就越发感激了几分。沈清蕊虽然平常乖巧,可心思却很细腻,且如今虽然小谢氏死了,但大老爷还时常会来方姨娘这边坐一坐,两人之间的感情倒是比以前更加深了。沈清蕊虽然没想过方姨娘将来扶正的事情,可想着若是大老爷可以晚一些时候再续弦,好歹她和方姨娘的日子也更好过一些。
方姨娘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她老实惯了,更何况从小就被卖到了卫国公府,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卫国公府的下人,并没有半点儿别的想法。两人便各怀心事的看着这些礼,想着今后要越发规规矩矩的做人才好了。
第二天,谢氏便开始筹备起了沈清薇的及笄宴会,命外头的文书先生写了请帖,亲自给了老太太过目之后,这才命卫国公府的管家亲自送去了豫王府。
老王妃收到这请帖的时候,李煦正巧也在房中,其实李煦倒是偷偷打听到了沈清薇的生辰,还想着那日给她一个惊喜,只是一想到那天国公府必定也要为她操办,免不了只好事后再补她了。
“原来六月初一就是沈姑娘的生辰,你怎么没有跟我说起呢?”老王妃说着,只又摇了摇头道:“果然是我年纪大了,上回沈家送庚帖来的时候,我原是看过一眼的,怎么就给忘了呢?”
李煦便笑着道:“母亲现在记起来也不迟,卫国公府的请帖现在才送过来,只怕也是这阵子太忙了,所以才耽误了。”
老王妃便点了点头道:“卫国公不在府上,想来他们家也不会打扮,既然老夫人请了我去为三姑娘行笄礼,那我到时要好好的为她物色一根上好的簪子了,只是如今才剩下几天时间了,倒是有些来不及了,少不得只能找以前现成的。”
李煦见老王妃这么说,终于也忍不住了,只犹豫了片刻,想了半日才开口道:“前一阵子我瞧上一块上好的翡翠,原本想打几个镯子出来的,可玉匠说形状并不规则,不如雕成簪子,因此便雕了一支凤尾簪出来,本来打算亲自送给她的,母亲要是用得着……”
李煦的话还没说完,老王妃就笑了起来道:“也没见你给我什么好东西,倒是自己先藏着掖着了?还不快拿来,到时候我替你告诉她,这簪子是你送的,还不成吗?”
李煦闻言,顿时脸色涨得通红的,少不得急忙派人去取来。老王妃看了一眼,那凤尾雕刻的栩栩如生,尾部还镶嵌着碧玺宝石,当真是巧夺天工。老王妃一看这手笔,就知道是出自了当今治玉大师范文斌之手。老王妃便叹了一口气,悠然道:“有句古话,以前还不太明白,如今总算是明白了。”
李煦便忍不住问道:“母亲说的是哪一句?”
老王妃只假装蹙眉往李煦这边看了一眼,悠然叹道:“正所谓娶了媳妇忘了娘啊!”
李煦听了这话,越发就脸热了起来。
第296章 及笄
三日之后,便是沈清薇的及笄之日,李煦一早便和老王妃洗漱用过了早膳,两人坐着马车,往卫国公府去了。
谢氏也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天的酒戏,只等着众人过来。
沈清薇因是寿星,谢氏新做了衣裳让她穿,凭她以前怎样不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今儿这日子,多少也是要穿上的。可沈清薇却还是选了一件丁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褙子,看上去也稍微显得素净一些。毕竟卫国公府还没有分家,小谢氏才刚刚去世不久,就算外头有传闻大房和二房不和,沈清薇也不想外头人传这些风言风语的。
谢氏瞧见沈清薇选来选去只穿了这一件衣服,也实在不知说什么好,正想着要让她换一件,外头丫鬟进来回话说,平宁侯夫人已经来了。
萧氏本就喜欢沈清薇,这样的日子她自然早早的过来。如今谢玉也跟沈晖回合了,她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想起之前对沈清薇的一番疼爱,终究还是释怀了。
说话间丫鬟们已经把萧氏迎了进来,谢氏亲自迎到了门口道:“你倒是来的早,枚姐儿出落的越发好了,果然是快有人家的人了,到底定下了哪一家?”
这几日正有人向谢枚说亲,萧氏又是一个疼女儿的,便冷眼选了选,最终看上了黄侍郎家的大少爷还有她母亲的娘家,锦阳侯范家的四少爷。
从家世上来说,锦阳侯范家自然比黄家来的体面,况且沈清薇依稀知道,谢枚前世嫁得就是这锦阳侯家的四少爷。只是这四少爷虽然也是嫡子,却没能继承爵位,他有是幼子,自幼父母宠爱,因此在仕途经济上,也不出众,谢枚嫁过去没几年,竟已到了要靠着嫁妆过日子的境地。那时候沈清薇尚且还未进宫,因此也在谢氏口中听到这一二分的闲话。如今瞧来,这锦阳侯范家,却不是一门好亲事。
至于黄家,虽然没有爵位在身,又是商贾没有什么底蕴,可胜在他们虚怀若谷,一心想挤入京城权贵的行列,愿意结交崔家这样的清规。况且黄家大少爷似乎这一科也中了进士,之前还是因为学业,故而耽误了终身大事。
沈清薇之前也听沈伯韬提起过这人来,想必人品也是绝佳的,不然也不会入萧氏的青眼了。
“如今我瞧着还是黄侍郎家的大少爷和范家四少爷人不错,只是还想等着玉儿从南边回来了,也问问他的意思,他和黄少爷是同窗,想必知道的更多一些。”
因为人选也基本上定下了,所以萧氏并没有避讳谢枚,谢枚听了这话,脸颊就忍不住红了起来。沈清薇见她怕羞,便拉着她房里去说,只笑着问她:“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谢枚毕竟是姑娘家,提起这事情就忍不住脸红起来,只低下头道:“三表姐这话问的奇怪,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能有什么想的呢?”
沈清薇见她这般回答,只笑着道:“你既这样说,那我也就随你了,只是我瞧着舅母的心思,似乎是更看重锦阳侯家的四少爷一些,那你就等着做锦阳侯家的四少奶奶了。”
沈清薇本就是试探,谁知谢枚听了这话,脸上的神色倒是有些纠结了起来。其实论人品相貌,锦阳侯家的四少爷也是数一数二的,况且他们是侯府勋贵之家,家风也算持正,可未免就养出了一些纨绔之气,听说在学业上很是一般,将来分了家,只怕也就只能靠着祖上的封荫,捐一个小小的堂官了。
至于黄家大少爷,谢枚想起他来,脸颊越发就红了几分,有一回谢玉在家中开诗会的时候,她远远的瞧过一次,虽说比不上沈伯韬谢玉这样玉树临风的,可生得倒是仪表堂堂,宽额方脸,看上去一身正派,平宁侯和黄大人交好,倒是更属意黄少爷。但是母亲到底还是嫌弃他们家是商贾出生,觉得自己嫁过去是低嫁了。
沈清薇见她这一脸纠结的样子,便索性开口道:“我虽然没有见过那黄少爷,可她妹妹黄佳盈还是我们的同窗呢,她的性子,你也应该知道的,能被崔家看上的姑娘,自然也不会差的。”
谢枚闻言,只点头道:“他们那地方人都很爽快,黄姑娘的性子我也很喜欢。”
沈清薇闻言,便笑着道:“况且锦阳侯府如今已是落魄勋贵了,黄家却蒸蒸日上的,听说还是山西那边的首付呢!”
谢枚见沈清薇这么说,越发不好意思,便揶揄道:“谁稀罕他们家钱了,我是看重那个……”
“人”那个字还没说出口,沈清薇便笑了起来,只捂着嘴道:“你既然心里已经偏向了黄少爷,不如老老实实说了,这样也好让舅母心里知道,她总是疼爱你的,也会顺着你的意思。”
谢枚听了沈清薇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这时候外头丫鬟进来回话,说是老王妃来了。沈清薇没听见丫鬟说李煦过来,倒也没有觉得奇怪,毕竟沈晖不在家,大老爷去了衙门,家中并没有可以招待李煦的人,到底老了也不方便。
沈清薇和谢枚便迎了出去,见老王妃今日特意穿了墨绿绣金褙子,看上去高贵典雅,头上的赤金五凤钗栩栩如生,眼梢虽然有了些许的皱纹,却一点儿不显老,看上去竟比谢氏还年轻几分。她身后跟着四个丫鬟,手中各捧着礼盒。
谢氏见老王妃这般隆重,心里反倒不好意思,一边命丫鬟去福雅居回话,一边笑着迎上去道:“本就是家宴,所以也没有请别的什么人,王妃还这么客气,让我如何敢当。”
老王妃已经把谢氏当成亲家看待了,因此也不在意这些虚礼,只笑着道:“及笄可不是什么小事,只是时间仓促,也只来得及准备这些。”
沈清薇亲自谢过了,这时候外头老妈妈过来回话,说是老太太已经先去了祠堂。谢氏看了一眼时辰,也快到吉时了,便领着一众人往祠堂那边去了。
祠堂在卫国公府的西北面,专门有一个小院,并三间大房子,里头放着卫国公府历代先祖的牌位。前一阵子小谢氏下葬之后,才将她的灵位请了进来。
沈清薇跪在蒲团上,抬起头看着一排排漆黑色写着烫金字的牌位,心里忽然感慨良多。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重生,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但不管怎样,这一切冥冥中大概自有祖先的保佑,所以她心中异常的虔诚。
发髻盘好之后,老王妃替沈清薇带上了李煦亲自请了范文斌雕的五凤钗,轻轻压了压鬓角,看着她的眸中都是慈爱之色。
“从今天起,你就真的是大姑娘了。”
沈清薇虽然已经活了两世,按说原不该为这种事情动容,可听了老王妃这句话,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谢氏这时候早已经忍不住落下了泪来,口中还感叹道:“可惜你父亲不在家,委屈你了。”
萧氏虽然心中叹息,但是想着沈清薇嫁给了豫王,将来是要当太子妃的,这对卫国公府和平宁侯府总算也有好处,便也将这口气咽了下去。
一行人用过了午膳,老太太陪着老王妃看戏。谢氏便拉着萧氏在房中闲聊,又说起了谢枚的婚事来。
“我心里还是觉得范家那四少爷好,家世不说,相貌比黄家少爷看上去俊俏几分,虽说枚姐儿并算不上国色天香,可我也想替她挑个好的。”
对于谢氏来说,这两个人她都没见过,更是什么都不知道,便好奇问她:“那你怎么又说看上了黄家大少爷?这可就奇了,黄家以前可是商贾人家,虽然现在攀上了崔家这门亲事,可嫁女儿和娶媳妇就不一样了,枚姐儿若是嫁去了黄家,那可就真是低嫁了,他们家又不像孙家、周家,虽然也没有爵位在身,可却也是大世家。”
“我何尝也不是这么想的,奈何老爷心里喜欢黄家大少爷,说范家那小子有些纨绔之气,可我想着,这种侯门公府养出来的孩子,有那么点纨绔之气也是寻常事情,等成了亲,心思收了,自然就好了。”萧氏想到谢枚的婚事,还是忍不住蹙了蹙眉头。
谢氏和萧氏关系本就不错,听他这么说,自然就顺着她的意思道:“也是这个道理,黄家毕竟家世上差了点,若是以后黄家老爷子致仕了,难不成枚姐儿跟着他们一起回山西去?”
萧氏一听这话,急得眼珠子都瞪了起来,只急忙道:“那可不成,听说西边那些地方乱得很,枚姐儿若是去了那里,岂不是连命都要没了?”
第297章 接待
像谢氏、萧氏这些侯门贵妇虽然比起那些无知妇孺算是有些见识的,可毕竟也是一辈子呆在京城没去过别的地方,在她们看来,除了京城,这世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平平安安的,只有在天子脚下,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谢氏见萧氏这样大惊小怪的,也只急忙劝慰道:“我只不过随便一说,未必就真这样了,再说了,在外头也有过的好的,我们家大姑娘就跟着姑爷外放了,听说就过的好得很呢,各处有各处的风土人情。”
萧氏却还放不下心,只一味拧着帕子,心里倒是像下定了决心一样。
沈清薇原本并不喜欢看戏,只是今儿老王妃在,她自然要在上头陪着。老太太喜欢看热闹戏,但是看了两场便又觉得有些吵,沈清薇见老王妃脸上也有些倦容,便索性让戏停了,只笑着道:“王妃不如去老太太的福雅居坐一会儿,如今天气热,这会儿合该歇个中觉,等晚上用过了晚膳,就着外头的夜风和星光,再听一出《乞巧》,这才有意思呢!”
老王妃便笑着道:“倒也是,就去老太太那边坐一坐吧。”
沈清薇闻言,便领着老王妃一起去了福雅居,在老太太那边喝了两盏茶,又稍稍聊了几句。老太太毕竟上了年纪,没多久便已经困得哈欠都起来了,沈清薇见了,只笑着道:“老太太不如歇一会儿吧,我领着王妃去我的流霜阁坐一会儿。”
其实老王妃也有这个意思,女子的闺房最能体现一个姑娘的品性、情操、意趣,她倒是很想去沈清薇的流霜阁坐一坐的,只是沈清薇没有请自己过去,她一个长辈,自然不好意思开口。
老太太这时候困得浑浑噩噩的,见谢氏不在边上,边数落道:“你母亲也是忙昏头了,怎么也不见人,幸好有你在。”说着,又对老王妃道:“对不住了,我年纪大了,倒是不能陪了。”
老王妃也知道老太太辈分大,哪里有跟她见气的,便笑着道:“老太太只管歪一会儿,我也去三姑娘的房里歪一会儿便是了。”
沈清薇便笑着道:“那王妃可不要嫌弃我那里简陋了。”
老王妃只笑着道:“这世上难不成还有人敢嫌弃卫国公府三姑娘的院子简陋吗?”
老太太听了这话,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只打趣道:“简陋倒是说不上,就是不像个姑娘家该有的做派,您去瞧了就知道了。”
老王妃素来知道沈清薇有才名,可进了沈清薇的房间,才真正的感受到了这无处不透露出来的书香之气。老王妃出身孙家,世代书香,可她在家当姑娘的时候,也没有这般喜欢文墨的,不过就是平常兄弟姐妹们送的多了,因此便看上去比一般姑娘家的闺房更多一些墨香而已,哪里像沈清薇这般,处处匠心独运,满屋墨香萦绕。
“老太太果然没说错,简陋称不上,只是墨香味太浓厚了,倒是跟煦儿的书房一个味道。”
老王妃只打趣的说了一句,沈清薇的脸颊倒是有些微微泛红,男人的书房她也没去过几个,不过就是在家里头沈晖和沈伯韬的书房看过,那跟自己的房间比起来,自然是不一样的,李煦的书房又怎么会和自己的书房一个味道呢?
老王妃见她脸颊泛红,便笑着道:“煦儿不大喜欢香,平常书房里也只有一些墨香气息,倒是和这里的差不多。”
沈清薇听了这话,才明白了过来。冬天的时候,为了去去那银霜碳的烟火味儿,沈清薇倒是会燃上一点香,如今已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从晌午开始变供上了窖冰,若是点了香,反倒混了这冷清的味道,因此她便不用香了。这样一来,放在房里的那些名贵的墨块散发出来的香气,反倒越发明显了。
“天气热了,我便不用香了,平常闻习惯了,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香。”沈清薇淡淡的说了一句,没直接领着王妃上坐,反倒让丫鬟将帘子打了,直接引着王妃往次间临窗的炕上去了。
此时正是夏天,炕上铺着芙蓉簟,放着两个宝蓝色缠枝引枕。沈清薇便亲自将引枕搬过来垫在了老王妃的后背,柔声道:“王妃也歪一会儿吧,这会儿正是困盹的时候,稍稍歇一会儿中觉便好了。”
老王妃这时候确实也有些困了,只是李煦和她说好了,一会儿要亲自过来接她,她便想着不如就先不睡了,等过了这一阵子的困劲,也就好了。可沈清薇这房间实在装扮的舒服,她人往那炕上歪了歪,还真觉得有些睁不开眼。
一旁服侍着的丫鬟又拿了美人锤来替她锤腿,老王妃便打了个哈欠,心中兀自想道:若是自己真的睡着了,李煦来了,必定也不会马上把自己喊起来,倒是还能跟沈清薇说上几句话。老王妃一旦有了这样的念想,便毫无负担的睡了。
沈清薇见老王妃睡了,自己也觉得有些困,便在房里的美人榻上稍稍歪了一会儿,只见有良辰悄悄的从外头进来,弯腰在她耳边小声道:“姑娘,谢姑娘来了,听说老王妃在,不敢惊动,让我来找姑娘呢。”
方才谢枚听了一半的戏就开溜了,沈清薇知道她是想去看沈伯然,所以也没拦着她。这时候老王妃还在次间休息,要是叨饶了自然不好,沈清薇便起身迎了出去。
谢枚正站在花荫下,垂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听见身后的脚步声,这才回过了头来,一双秀眉早已经蹙在了一起。
“三表姐,我母亲果然更喜欢范臣安,听说黄家以后说不准要回山西,吓都吓死了。”原来方才谢氏和萧氏说起这话的时候,谢枚正好就在里间和沈伯然说话,正好就被她给听见了。
“谁说黄家会回山西去?”沈清薇一听这话便觉得无厘头,虽然大多数人是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想法,但是黄家为了能从山西走出来,来到这京城,已经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年时间,怎么可能还回去?
“这话你听谁说的,黄家从山西一个商贾人家,祖祖辈辈努力,好容易到了黄老太爷这一倍上,出了黄大人这样的人才,进了京城,当了京官,眼看着就要往世家发展,怎么可能回山西去?”
谢枚一听这话,一双眼睛又亮了起来,只开口道:“当真不会回去?是姑母这么说的,我母亲就信以为真了。”
沈清薇见谢枚说是谢氏说的,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我母亲平素又不管这些,哪里懂这些事情,况且连舅舅都觉得黄少爷好,必定是看上了他的人品才学了,好让你将来有个依靠。”
沈清薇一想起前世谢枚没嫁过去锦阳侯府几天,锦阳侯老侯爷就去世了,范家分家,原先受宠的范四少爷也只分得了有限的一份家产。他自己又没有一个世职,因此最后坐吃山空,只能靠着谢枚的嫁妆过日子。
谢枚见沈清薇这么说,才稍稍平静了一些,可一想到方才谢氏和自己母亲说的那些话,还是忍不住担忧,便拉着沈清薇的手道:“三表姐,我该怎么办呢?母亲若是执意要选范臣安,我可不嫁!”
沈清薇见谢枚主意已定,便笑着道:“你母亲在哪儿,我们过去。”
谢枚的婚事,沈清薇自然不能插嘴的,可是她也实在不忍心谢枚跟前世一样过的苦哈哈的,因此便打心眼里想她一把。
“她们在荣恩堂呢,我刚从那边过来。”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外头院子里几棵梧桐树上的知了也叫的欢实,沈清薇左右看了一眼,喊了一个小丫鬟过来,让她去请了婆子将这些知了赶走,自己则带上了良辰,往荣恩堂那边去了一趟。
谢氏和萧氏正在和沈伯然说话,萧氏自从生谢枚时候伤了身子,便再没有所出。平宁侯因为小时候也受过姨娘的气,因此尽管膝下只有一双儿女,却并没有要纳妾的意思,所以萧氏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我这辈子只怕没这个福分了,你到底比我有福,有两个哥儿,还有一个马上当豫王妃的闺女。”萧氏说到这里,又有些嗔怪的蹙起了眉头,继续道:“只可惜我先看上的儿媳妇,便宜了别人家了。”
谢氏对于这件事情一直对萧氏很抱歉,便陪笑道:“我也是没预料到的,薇姐儿出生那会子,豫王殿下都已经去封地了,谁能知道他还会回来,我也是一门心思想着要玉哥儿做我的女婿的,只能说这是造化弄人。”
“你是好造化,我却不知道怎样了,玉儿的婚事还没定下来,我心里也没个着落,本来是想着总要他先定下了,再给枚姐儿定的,可姑娘家又不好耽误了,只能先定下她的来了。”
说起儿女的亲事,两人又来了兴致,谢氏便好奇问道:“怎么玉哥儿媳妇,没有你看得上眼的?上次那个周姑娘,人品容貌也是不俗的,怎么就没了下文?”
第298章 及笄
谢氏因本就疼爱沈清萱,又知道她对谢玉有几分上心,便有心想她一把,见萧氏没回自己的话,便开口道:“其实说句实在话,周姑娘虽然看着不错,可到底不是知根知底的,前头十几年都不在京城,谁知道是个什么品性,到不如找一个知根知底人品又好的姑娘,性情又贝它们?在我这边寄存几个月都舍不得?”
李煦本就是玩笑,听沈清薇这么说,想到她过不了多久就要嫁入豫王府,眉梢的笑意就更浓了。
第299章 作陪
两人不紧不慢的喝过了一碗茶,丫鬟才过来回话,说是老王妃已经醒了。
沈清薇本就觉得失礼,客人还在自己房里休息,自己就先跑了出来,如今听说老王妃醒了,便急忙起身要去相迎,到了门口,才看见谢氏已经领着丫鬟们,把老王妃迎了出来。
沈清薇只忙上前行礼,听见谢氏在那边道:“已经备下了晚膳,王妃不如吃过了在走?晚上还有另有戏呢!”
老王妃自回京之后,也很少应酬,往来不过就是自己的娘家孙家,她又身份高贵,怕在别人家时间长了,家里的孩子什么的都拘谨,因此从不在别人家用晚膳的。李煦知道她这个习性,故而今日特特来接她回去,听了谢氏的话,便只随意问了沈清薇一句道:“晚上唱得哪出戏?”
沈清薇闻言,倒是愣了一下道:“原是请了满堂春这个戏班子,晚上预备唱《乞巧》。”说起听戏来,沈清薇倒是不太喜欢的,不过以前在宫里头无聊的时候,也经常有人喊了她去听戏,只是宫里的戏班子还没有外头的好,听多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李煦见沈清薇眉眼弯弯的,头上的凤簪熠熠生辉,恨不得将她看进骨子里一样,眼神都快化作了一般。老王妃是过来人,如何不知道他如今这种心情,心下便笑了笑道:“我倒是有些年没听《乞巧》这一出戏了,怪想听的,煦儿,不如你先回去,等用过了晚膳再来吧!”
人都已经在卫国公府等着了,如何还能让他回去,想来这也不是卫国公府的礼数,老王妃为了李煦能多看一眼沈清薇,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果然,谢氏听了这话,只笑着道:“既然来了,哪里有让殿下回去的道理,只是老爷不在家,没有人相陪而已,殿下若是不介意,就和老太太一席吧!”
如此一来,老太太是长辈,由她作陪,李煦和老王妃在卫国公府做客,那就没什么失礼之处了。
沈清薇心里虽然高兴,奈何脸皮还是薄了点,见谢氏这么说,便脸红了起来。
过了不多时,谢氏便索性命人在福雅居备下了晚膳。老太太听说李煦也来了,自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便特意备下了两席面。一席只老太太、老王妃、李煦三人。另一席便是谢氏领着沈清薇、沈伯然、沈清蕊、并萧氏母女落座。
老太太见席上人少,心中到底颇有感慨,沈晖一离开京城,卫国公府就像是没了主心骨一样,家里眼看着就冷清了起来。
“若是她父亲在,必定是要多摆上几桌,好好替她庆祝庆祝的,只是这一年多来,她自己也是七灾八难的,我又怕折了福分,便这般简简单单的过了,也就成了。”
老王妃知道这些日子卫国公府发生的事情,故而只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就他们两人的事情,到如今我这心还没全放下,只等着哪一天花轿从你们这里出去了,又在我们府上进了门了,只怕这心才能真的放下来呢!”
这话说的老太太和谢氏两人心中都有动容,老太太只一个劲点头道:“这话不假,不过你放心,他们两个也是该有的缘分,不然也不能最后还就能在一起了。”
沈清薇听了这话,只淡淡的叹了一口气,这其中的缘分,她们没经历过一世,却又如何知道了,也只有她才明白,她和李煦之间,是怎么样一段剪不断的缘分了。沈清薇抬起头,目光静静的往李煦那边看过去,却见李煦的视线也朝着她这边看来,嘴角上还带着几分似有似无的笑意。
戏台子就在福雅居外头的空地上搭着,用过了晚上,众人喝了一口消食茶,外面的戏也就开始了。
这时候天气人,在外头听戏正好凉快,李煦坐在老太太的左手边,沈清薇便坐在他的旁边。两人对看戏都不那么热衷,便低着头小声的闲聊了起来。
“你也是不害臊的,怎么我母亲留你,你就当真在这儿用了晚膳呢?也不怕人笑话你……”沈清薇心中虽然高兴,可又免不了觉得不好意思,便故意这么说道。
李煦见她这口是心非的样子,心中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略略抿了一口茶道:“我才吃你们家一顿饭而已,怎么你就不高兴了,你不也在我们家吃过一顿吗?就当是你还我的吧?”
沈清薇哪里知道李煦也有这样耍无赖的时候,听他这么说,便想起了那日在豫王府用膳的情形,脸色便刷一下涨得通红的,印着烛光,就更加好看了。
“有你这样精打细算的吗?”沈清薇轻哼了,一声故意不理李煦,抬起头看起了戏来。
李煦依旧眉梢弯弯,将茶盏中的茶饮了一口,小声道:“我那两株素心兰就交给你了,到时候只等着你完璧归赵。”
沈清薇便抿了抿唇,心下涌起一股柔情蜜意来,娇怯的点了点头。
送走了李煦,等沈清薇沐浴更衣完毕,早已经过了戌时,沈清薇半躺在软榻上,看着窗台上放着的那两盆兰花,心里就越发欢喜了起来。
兰花喜阴,这个时节正是最热的时候,若是在太阳底下晒到一点儿,只怕就活不了了。好在沈清薇流霜阁里头管花卉的丫鬟是个能手,这卫国公府上小小的盆景都是她家老子娘管的,因此倒是学了一两手,一年四季但凡是沈清薇这房里摆放的花草盆景,无不是府上最好的。
“翠墨,从今天起,那些旁的花草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