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多喜-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八九月份就又要开始种麦子,中间相隔就短短的两三个月,这个时候种什么庄稼也不赶趟。
  喜三根虽觉得二哥说的这事不太靠谱,可他见二哥准备种,也想试一试,让二哥匀给他一小部分种子,兄弟俩合伙将谷子种到了各自地里。
  天公作美,谷子种下去后,淅淅沥沥下了一场雨,这样不怕谷子因干旱发不了芽。
  喜三根趁着老天下雨,赶紧的将摘回来的绿豆去了荚,天晴后便将绿豆摊在院子里,由大嫂帮忙给翻晒,他紧忙着去地里拔草。
  每天拔草前,先去地里看下谷子,从地里回家时,也要拐到谷地去看一下,一天天下来,等地里的草拔得差不多了,谷子芽长了有两寸多高,出的还挺齐。
  卖给喜二根谷种的人家,特意跑来喜家庄,告诉喜二根和董梁,谷要间苗,否则谷苗太密的话,谷子会长不好。
  其实喜二根已经跟董梁嘀咕过这事了,觉得是不是应该将谷苗拔稀一点,否则这么密的苗,会抢肥,谁也长不好,听那家人这么一说,两人吃了定心丸,开始忙活着间苗。
  喜三根自然也没闲着,间谷苗,摘绿豆,拔草,去绿豆荚,这不,从胡莺莺回娘家到现在,转眼间就二十多天过去了。
  这二十几天里,董敏还时不时来找喜三根,两人一起研究家具的雕花,董敏还真给喜三根算了一份手工钱,这让喜三根有了想头,琢磨着农闲时自己是不是也找份雕花的活干。
  吕氏却不饶他:“忙,庄稼人哪有不忙的,要是以忙为借口,哪天你都没空。”
  “三叔,多多的大马。”喜多多却不管他忙不忙,只管纠缠着要她的大木马。
  “好好好,多多不急啊,三叔明天就去接你三婶回来,有了钥匙开了门,有了工具咱就能刻大马了。”终于抵不过大嫂和侄女的双重攻势,喜三根投降。
  其实想要进自己的家,办法多得是,架梯子爬墙,砸锁,拆窗扇,卸门板,这些事喜三根小时候又不是没干过,他一直以没有钥匙为借口,其实打心底里还是不想回家,想跟大嫂和二哥一家在一块。
  “男子汉说干就干,你这就去陈稳婆家先借好牛车,明天去接莺莺的时候,路过镇上,顺便把包袱给四根捎去,再买二斤上等点心给你老丈人,莺莺兄弟的孩子也快一岁了,你给孩子买斤上等糖。”吕氏不容喜三根再拖,立马给他安排好要干的事。
  喜四根自从被先生推荐考秀才,越发刻苦读书,说是考完试之前都不会回家,要抓紧时间温习功课,吕氏便时不时托人给他送去钱物,让喜三根捎的这个包袱,是两套新衣服鞋袜,考试时穿,不至于显得太寒酸。
  大嫂都安排好了,喜三根也不好再找理由拖时间,不过嘴上还是有异议:“哪有那么娇贵,还要用牛车接,她手脚好好的,跟着我走路回来就行。干啥还要给她家人买东西,我这又不是去给她认错。”
  吕氏瞪眼:“人家好好的女儿,愣是病得烧晕在家门口,不是你的错是谁的错。人家的女儿,又不是犯了什么大错,你把人家往娘家一扔就是二十多天,这又是什么道理。”
  喜三根不服:“那是她自己哭着喊着要回娘家的,又不是我赶她回娘家的,她一走就是二十多天不回家,应该我找她的错处才是,怎么就成了我的错了。”
  见喜三根犯倔,吕氏怒起:“她哭着喊着要回娘家的时候,是不是才小产,你做为丈夫不好好照顾妻子,她病得烧晕的时候你还不在家,这不是你的错难不成是她娘家人的错?
  女儿家受了委屈想自家爹娘,你不但不体谅,还不理不睬的几十天,这难道也是她娘家人的错?要是将来你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回来,你是不是将你女儿一棒子打回婆家去?”
  大嫂发怒,喜三根立时软了,嘴里却嘀咕:“我怎么可能打自己女儿出去。”
  “呵呵,你的女儿是宝贝疙瘩,人家的闺女就是那土坷垃?”吕氏给他气得发笑。
  喜三根哑口无言。
  两人一对一答,却没有注意到,吕氏怀里的喜多多听得很有兴味,此时见伯娘和三叔都不吭声,喜多多插话:“多多,宝贝疙瘩,那土坷垃。”
  喜多多现在一句话最多只能讲四五个字,这句话虽说的断头掐尾,不清不楚,吕氏和喜三根倒是能听明白,她这是问,她自己是宝贝疙瘩,还是土坷垃。
  吕氏在喜多多小脸蛋上亲了一口,笑着道:“我家多多是宝贝疙瘩,全家的宝贝疙瘩。”而后催喜三根:“还不赶紧去陈稳婆家借牛车,晚了怕别人家将牛车借走了。”村里没几家人有牛车。
  看着喜三根出门,吕氏又亲了笑嘻嘻的喜多多一口,想着一定要嘱咐家里人,往后在喜多多跟前讲话要注意点分寸。
  这才一岁半的孩子,就这么有心思,要是大人讲话有个不注意,恐怕会伤到孩子。
  

第014章 梨花道破事实
更新时间2014…4…27 19:43:16  字数:2252

 当喜三根驾着牛车到了胡莺莺娘家时,胡莺莺娘家的人各个都松了一口气,胡莺莺心里也很高兴,却气不过喜三根这个时候才来接她,脸阴沉沉的不太爱理会喜三根。
  昨天被大嫂训了一通,喜三根这次倒是好脾气,没有像以往那样跟胡莺莺对着来,反倒自承胡莺莺这次生病是他的错,他不该在胡莺莺坐小月子时,跟胡莺莺制气。
  喜三根这一服软,胡莺莺反倒不知该怎么办了,接着气也不是,就这样跟着喜三根回去又觉不甘心,一时愣在了那里。
  胡莺莺的娘亲发了话:“莺莺呀,你身子已经好了,和三根回去吧,地里活怪忙的,耽搁一天活可就是扔了一天的钱呀。”
  “是呀闺女,过日子哪里有不磕磕碰碰的,三根都这样说了,你也别太倔,回去好好过日子,好好的庄稼扔在地里,你不觉得可惜?”胡莺莺的爹也跟着劝。
  胡莺莺刚被弟弟胡辉垣接回娘家时,老两口好吃好喝的给自家闺女将养身子,还商量着等女婿来接的时候,怎么着整治女婿。
  可等来等去也不见女婿来接,儿媳妇梨花嘴里的闲话倒是越来越多,说来说去,就是嫌弃胡莺莺白吃饭不干活,并怂恿着丈夫安排爹娘去地里帮忙,留胡莺莺一个人看家,并把孩子留给胡莺莺看着。
  快一岁的孩子,正是想要学走路的时候,只要他没睡着,便会一刻不停地爬来耍去,一个没看好,就有可能摔着碰着,所以,别看胡莺莺只是呆在家里,一天孩子看下来,不比在地里干一天活清闲,还得做一家人的饭。
  老两口心疼女儿,见喜三根这样好讲话,也没有了给女婿难堪的心思,赶紧劝女儿回家。
  喜三根趁机就坡下驴:“咱赶紧回去吧,绿豆今年结的多,见天都有很多黑荚,摘得慢了绿豆就炸到地里了。玉米地和红薯地里的草疯长,我前面拔了,后面就又长出来了,实在是忙不过来。
  二哥买了新种子,是咱这个地方没有种过的,种在麦地里,种麦子的时候就能收割了,不耽误种麦子,长得可稀罕人了,你回去看看,保准喜欢。”
  “哼,你让我回去,原来是因为干活忙不过来,拿我当苦力使唤。”
  看着弟媳那皮笑肉不笑的脸,胡莺莺其实很想跟着喜三根回去,可是说出来的话,意思却又是反着来的。
  喜三根这下再也沉不住气:“那你想怎么着,两口子过日子,不干活吃什么,你这样左推右挡的,难不成是不想跟我过了?
  你要真是这样想的,我也不难为你,家里就那么些东西,你想拿走什么随你的便,你就是将家里整个搬空了,我也二话不说,干脆利索点,你是跟我回去还是留在你娘家,咱一锤定音。”
  自己只是抱怨一句,喜三根竟然点了炮仗,胡莺莺气得哭了起来。
  眼见着要弄崩,胡莺莺他爹赶紧打圆场:“闺女,别说孩子话了,快跟三根回去。三根,莺莺比你小,不懂事,别跟她一般见识,回去了你好好教她。”
  当爹的,劝说间还是忘不了回护自家闺女。
  胡莺莺跟张兰同岁,比喜三根小两岁,今年十八。
  “三根,你等着啊,我这就让莺莺收拾东西跟你回去。”胡莺莺的娘亲更直接,拉着女儿就要回房。
  胡莺莺气得哭喊:“你们到底是不是我爹娘啊,怎么他这样对我,你们还要替他讲话。”
  一直冷眼旁观的梨花开了腔:“姐姐,不是咱娘家人不替你撑腰,你一个嫁了人的女人,赖在娘家不回去,这可真不算回事,咱不能太纵容,要不咱们脸面上不好看。
  再说了,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的女人,趁着还有人要你,赶紧的接着吧,拿乔可是对自己没一点好处,我这家里可是人人都要干活的,不养闲人。”
  梨花噼里啪啦一席话,胡莺莺大惊失色,喜三根沉脸问道:“弟妹把话讲明白,什么叫做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谁是那个女人。”
  “哎哟姐夫,原来你还不知道呀,我这真的是该打嘴,怎地就说出来了呢。”
  梨花故作姿态的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继而又正色道:“如今姐夫既然知道了,也就没必要瞒着了,爹,娘,大概您二老也不知道这事吧,姐姐这次的病可不是一般的重,伤及了根本,往后能不能生还说不准呢,趁着这会儿姐夫心软,赶紧的让她跟姐夫走吧。”
  胡莺莺脸色惨白,颤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亲耳听到的。”梨花冷哼:“姐姐好狠的心,你侄儿一个还不满周岁的孩子,连路都还不会走,你竟然将他一人丢在门外,就不怕有拍花子的将他带走?你自己的孩子掉了一个又一个,恨不得别人的孩子也没了,这可是你胡家的骨肉,你也下得了手。”
  喜三根不耐烦听她说这些,暴声问道:“快点讲,什么叫做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
  他这一吼,梨花吓得一个激灵,也不敢再饶舌,冷声道:“我那天回来拿东西,看见我儿子就一个人在院门口玩,一推院门,院门从里面闩着,从门缝里看,院里一个人都没有,听到姐姐屋里有说话声,我就将耳朵凑到门缝,是姐姐和刘稳婆在讲话,刘稳婆讲,姐姐这次身子亏损的厉害,往后能不能生还不一定。”
  “都是你,都是你,要不是你一晚上不归家,我怎么会要自己洗菜做饭,又怎么会受凉发烧,还差点死了,都怪你,我不能生孩子都怪你。”
  梨花的话音刚落,胡莺莺便发疯一样扑向喜三根,使劲的摇着喜三根,用拳头擂着喜三根的前胸,还发狠的用嘴咬喜三根的肩膀,喜三根还没从梨花的话里醒过神,就这样任由胡莺莺将他像布娃娃一样折腾,似乎没觉出疼。
  胡莺莺的爹娘听了梨花的话,一时也傻了,不知该如何应对此时的场面。
  好半天,胡莺莺自己喊打的累了,喜三根才醒过神,抓住胡莺莺的手,叹道:“好了,都是我的错,咱们回家吧,不能生就不能生,咱往后好好过日子,不用再穷折腾了。”
  “你,你不嫌弃我?”胡莺莺不相信这话是从一个男人嘴里讲出来的。
  喜三根苦笑:“嫌弃你?咱俩半斤对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去,还真是刚好配一对。”
  不知为什么,听到自己妻子可能不会生孩子,喜三根竟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是觉得心底一下子松快了。

第015章 喜三根白日做梦
更新时间2014…4…28 19:34:27  字数:2345

 谷子已经收割,麦子也已种上,别人家忙着采摘收茬棉花,喜三根家里没有种棉花,玉米也还未老熟,手头上暂时无事,喜三根便又开始在院里忙活着雕刻木马。
  胡莺莺走路都绕开树根,一脸嫌恶:“赶紧把这破树根弄走,又臭又难看,你也受得了。”
  喜三根再一次将鼻子凑到树根上,使劲闻一闻,皱眉道:“哎,真是奇怪,怎么大嫂和二嫂都讲树根香,多多更是每日里围着树根玩不够,而你却讲树根臭,我和二哥四弟什么味都闻不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他,相由心生而已。”令狐郎中抱着喜多多从院门进来,接了喜三根的话。
  喜多多进门就挣扎着从令狐郎中身上下来,小跑到喜三根跟前来,木呆呆的一句话都不讲,只是好奇的看着又变了样子的树根。
  自从喜三根将树根拿回自己家雕刻,喜多多每天都要来几趟,她要看树根什么时候变成大马。
  自喜三根开始将树根雕刻成木马,令狐郎中也几乎是每天必到,每次都抱着喜多多一起。
  喜三根起身给令狐郎中搬了个凳子,他自己又坐下接着刻木马,问道:“此话怎解?”
  胡莺莺避进了屋内,不知为何,每次见了令狐郎中,她总觉着不舒服,也许是令狐郎中长得太好看,比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女人家还好看上许多,就是这一点令她嫉恨吧。
  令狐郎中坐在凳子上,伸手抚摸着喜多多头顶,道:“你大嫂和二嫂闻着树根香,是她二人看着树根便心生喜悦,因为此树根可变成令多多高兴的木马;多多闻着树根最香,是因小孩子心思单纯无杂念,又心存希望,因而最是愉悦;你妻子闻着树根臭,乃是她本身便对此树根厌恶,至于原因,无需我多讲;你兄弟三人闻不出此树根与其他树根有何差异,是因你三人并未将树根放于心上,觉着它也就只是个玩意而已。”
  喜三根不同意令狐郎中的说法:“令狐郎中此话不对,二哥和四弟如何想的我不知,我每日里精心雕刻此树根,很是上心,又怎会未将它放于心上。”
  令狐郎中道:“这个无需我多做解释,你心中自是明白。”
  喜三根叹口气,停下手里的活,低头沉思片刻,抬头想要跟令狐郎中讲话,却发现,近在咫尺的令狐郎中,面貌越来越模糊,他竟然看不清令狐郎中的神情。
  “呆子,又在做什么春秋大梦。”
  胡莺莺一声嗤,喜三根从愣怔中惊醒过来,面前只有木呆呆的喜多多,和满脸嫌恶的胡莺莺,哪里有令狐郎中的影子,喜三根奇怪道:“令狐郎中何时走的?”
  “令狐郎中何时来过?莫不是你也看中了令狐郎中的相貌,做梦都想见到令狐郎中?”胡莺莺气愤道。
  “令狐郎中没有来过?”喜三根迷惑,自己刚刚还跟令狐郎中讲话来着。
  而后他指着喜多多道:“令狐郎中不是抱着多多一块来的?”
  “哼,往日里是令狐郎中抱着她来,今日这个小呆子却是自己来的。”再看喜三根那一副迷惑的神情,胡莺莺心中更是不屑,嗤道:“一对呆子。”而后甩帘子进了屋里。
  在外人面前,喜多多越大越发显得呆傻,胡莺莺干脆就叫喜多多小呆子,喜三根纠正她很多次,她都不当一回事,因为自从喜三根将她从娘家接回来,就再也没有动手打过她,她虽觉不解,却也比以前更加的嚣张。
  “多多,你是一个人来的?”喜三根向喜多多求证。
  喜多多点头,指指树根,又指指喜三根手里的刻刀,意思是催他赶紧刻。
  明明侄女很聪明,为何一出门就会变成这副呆傻模样,喜三根内心想着,接着刻木马。
  也许自己刚才确是做了一个梦,喜三根信了令狐郎中没有来过,肯定是刚才自己刻着刻着就睡着了,不过,梦中令狐郎中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想着,喜三根不由俯身再去闻树根,依然是没有香味,也没闻出臭味。
  胡莺莺口中的一大一小两个呆子,一个刻,一个看,两个人都不做声,倒真像是一对呆子,门外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多多,我娘煮了嫩棒子,送你家去了,你快回去吃吧,这会儿已经不烫手。”
  “小武哥哥。”喜多多终于开口讲话,迈着小短腿往院门去。
  五岁的小武,紧走几步牵起喜多多的手,喜滋滋的道:“咱回去吃嫩玉米棒子,可香了。”
  “嗯。”刚才还一副傻呆呆表情的小多多,顿时笑得灿烂,点着小脑袋,由着小武牵着她的小手往自家走,不过这笑容也只有小武一个人看得见。
  “哼,小小年纪,看起傻呆呆的,却是个浪货,来了半天不说一个字,那小子一来,她就叫的那个甜啊。”胡莺莺掀帘出屋,手里拿着一个包袱,边嘟囔边往院门去。
  喜三根怒道:“闭上你的粪嘴,再敢胡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哪里讲错了,那小浪货……”
  胡莺莺回头还要接着讲,却一下子卡了壳,喜三根瞪着一双虎眼,那狠厉的表情,仿佛要杀人一般,胡莺莺立时惊醒。
  对于喜家几个女人,除了她自己以外,喜三根对哪个都护得紧,胡莺莺心中泛着苦水。
  自己真是被鬼迷了心窍,当初为贪图喜家的财产,以为嫁进喜家便会享福,腆着脸制造跟喜三根的偶遇,没想到如今落得个如此下场。
  自己从来都没走进过这个男人心里,这个男人心里只有那个贱人,还有贱人生的那个小呆子。
  可是,自己不会生孩子的事,已被弟媳梨花宣扬的远近皆知,自己想要离开这个男人,又有谁会要自己呢。
  一股恶臭从树根扑面而来,胡莺莺憋住气不敢呼吸,她怕自己会呕出来。
  见胡莺莺不吭声了,喜三根问她:“你要去哪里?”
  胡莺莺双手捂鼻,退到院门口,这才觉得好一些,语气也软了下来:“我去玉米地里挑拣着掰些嫩玉米棒子,听花婶子讲,县上那些大饭店收生嫩玉米,价钱比老玉米还贵,反正闲着也没事,还不如掰些嫩玉米去卖。”
  喜三根放下刻刀,进屋拿了一个大点的包袱出来,几步就越过胡莺莺,边走边道:“我跟你一块去掰,明天一大早就去县上卖,走之前煮几根熟玉米,给四根送去,他正长身子的时候,考试又辛苦,得多吃点。”
  秀才考试有五场,县上考试这是第一场。
  胡莺莺听着恨得直咬牙,却也不敢多话,刚才喜三根那吓人的表情,犹在眼前。
  

第016章 董翠兰叫苦
更新时间2014…4…29 19:32:31  字数:2322

 一个晒得黝黑的五岁小男孩,牵着一个粉嘟嘟不满两岁的小女孩,小女孩走路还不太稳,小男孩小心翼翼护着小女孩,不敢走得太快,还时不时停下来和小女孩说着话,小小的人儿,对小女孩满是爱护,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小女孩便会摔伤。
  这样一幅情景,村人已经司空见惯,路过的行人或许会看上一眼,或许直接越过两个小儿,急匆匆去赶自家的农活。
  也有那性子活泼喜欢小孩子的,会逗上两个孩子几句。
  小男孩会跟开玩笑的人讲上几句话,或是争执几句。
  而小女孩,一直是木呆呆的表情,无论谁跟她讲话,一概不予理会,村民们已是习惯了她的这副模样,倒是不以为意,有人还为她惋惜的摇摇头。
  “娘——”
  “喜二婶婶。”
  看到站在不远处的张兰,喜多多的脸上焕发光彩,挣脱小武的手,小跑着奔向娘亲,小武像个护着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弯腰抱起女儿,张兰在女儿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招呼着小武跟上她,三人进了喜家后院。
  喜多多说要看三叔刻大马,张兰便跟着她出了院子,看着女儿进了前院的门,而后她便一直守在那里,小武跟着董翠兰来送玉米时,听张兰讲喜多多去了前院,便直奔喜三根家接喜多多。
  院里,董翠兰和吕氏边聊边帮吕氏翻晒着棉花,看见张兰抱着喜多多进来,向喜多多招招手:“多多,棒子搁在厨房里,不凉不热,吃着正好。”
  “董大伯娘。”喜多多从娘亲身上下来,甜甜的喊了董翠兰一声,便和小武一前一后进了厨房。
  看着一双小儿女进了厨房,董翠兰道:“哎哟,多好的孩子,喊得我这心里痒呼呼的。”
  吕氏笑道:“俗话说,女儿是娘亲的贴心小棉袄,心里痒就再生一个闺女呗。”
  董翠兰摇头:“不能再生了,就这五个小子,我和梁子还发愁怎么养活呢,再生一个,还不得愁死个人。”
  张兰笑道:“翠兰姐,五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这愁得也晚了点吧。大武二武已经跟了师傅,三武也长日里跟着敏子哥身边转,将来肯定跟敏子哥一样,有一手的好木工手艺,四武和小武虽说年纪小,还没有正经事干,可两个孩子都懂事,长大也必不会让你和梁子哥太操心,你这发的哪门子愁。”
  董翠兰立时开始叫苦:“哎哟,大武这都十三岁了,眼见着就到了说亲的时候,后面还有四个小子紧跟着,哪能不愁呢,就我家那块屁大点的院子,五个媳妇总不能都娶到一个院里吧,先不说住不住的下,有个什么磕磕碰碰的,五个要是闹腾起来,还不把人给闹死。
  我跟梁子商量着,先盖新房子再给大武娶媳妇,可你给老大盖了不能不给老二盖吧,五个小子得有四个跟我们分开过,这一座院子一座院子起下来,哪有那么多钱呀。”
  吕氏给董翠兰宽心:“愁啥,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只看到眼目前花钱的事,咋就不想着往后挣钱的事,大武学的那可是挣钱的手艺,二武学做账,将来当了账房先生,也不少挣钱,还有三武,跟着敏子,哪里用发愁会穷着他。还有两个小的,保不准将来会有大出息。”
  “哈哈,大嫂可真会宽人心。”董翠兰本就是个爽快人,嘴上说道几句也就算了,不会如那怨妇一般,纠结着一个问题不放。
  女人中,董翠兰心中最佩服的就是吕氏,一个守寡之人,带大三个小叔子和一个捡来的张兰,相比于她自己有公婆又有丈夫的人,那才叫难呢。
  喜多多年纪小,做事却相当谨慎,除学走路时摔过跤外,再没有伤到过她自己。
  进了厨房后,看到锅台上搁着的碗里有一根嫩棒子,她先是用小手碰一下碗,而后手迅速拿开,觉得碗不烫,又以同样的方法试探玉米,确定玉米不烫手,这才从碗里拿起玉米,双手捧着啃起来。
  这根玉米本来就是专门为她晾的,锅台不高,也就能到喜多多腰间,就为她能拿得到。
  喜多多试探玉米的时候,小武一直看着,这个时候才出声问:“好吃吗?”
  “嗯,好吃,小武哥哥也吃。”喜多多指指旁边小桌上的盆,小桌比锅台高一些,不过喜多多也能看得到盆里露出的玉米棒子。
  小武摇头:“多多妹妹你吃吧,我家里还有好多呢。”
  说着话,小武抓住喜多多的胳膊,拉着她出了厨房,让她坐在树下的小板凳上,自己守在旁边。
  喜多多吃完玉米,小武用自己的帕子给她擦干手,喜多多笑眯眯的拉起小武往屋里走,炫耀道:“小武哥哥,我认得自己的名字,我给你看看。”
  “咦?多多认字了?”两个小家伙进了屋里,董翠兰好奇的问。
  张兰正在擦拭喜二根新刻的石磨盘,说是用来碾谷子用的,回答董翠兰:
  “多多开始学说话时,四根教她认字,说是先教她认自己的名字,而后再教她认些常用字,也才教她认了名字,先生就推荐四根考秀才,这些日子四根忙得都没回来,多多也就只认得名字。”
  董翠兰嗔道:“这才不到两岁,能认得名字就不错了,我这活了几十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多多要是男孩子,将来肯定跟四根一样,到县上府上去考秀才。”
  棉花已经翻完一遍,吕氏和董翠兰这会儿都在挑拣棉花上沾的碎叶子,吕氏笑道:“呵呵,说起考秀才,我们多多想法可是大着呢。”
  然后吕氏就说起那天喜二根回来报喜,说是先生已推荐喜四根考秀才,一家人给喜二根的爹娘上了香,而后商量着给喜四根准备应考时的衣物盘缠,喜多多突然拍手道,多多要秀才,小小的人儿哪里知道秀才是什么,当时逗得家人大乐。
  吕氏还复述了喜二根的话:“好好好,多多要秀才,咱们多多将来要嫁个秀才,秀才再考举人,举人再中进士,进士再当个大官,咱们多多就是官夫人。”
  董翠兰听了笑道:“哈哈哈,一看咱多多就是个福星,说不准将来真嫁个秀才,成了官夫人呢。”
  她话音刚落,小武牵着喜多多的手从屋里出来,冲她喊:“娘,多多妹妹认得字,我也要认字,我要考秀才。”
  “哈哈哈哈。”
  有了刚才喜多多要秀才的乐子,这会儿小武又来个他要考秀才,院里三个大人立时大笑起来,气得小武小脸通红。
  

第017章 小武如愿
更新时间2014…4…30 19:32:21  字数:2284

 董翠兰以为小武讲要考秀才,只是看着喜多多认得她自己的名字,心中不服气,觉着自己还不如一个比自己小的小女孩,失了面子才那么说的,也就没把小武的话放在心上。
  谁知,小武竟是将要认字的事当了真,哭着闹着要读书,董梁对他两口子打也打了,是骂也骂了,可小家伙倔得很,愣是不改口。
  几天下来把他自己折腾的不成样子,瘦了一圈不止,还病怏怏的,这下两口子发了愁。
  要知道,就是在自家村里,上个私塾一年都得要三两银子束脩,这还不包括买笔墨纸砚的钱,还有逢年过节孝敬先生的礼品,要是这些都算上,一年下来何止要花费三两银子,翻一两倍都不止。
  对于一般的庄户人家,哪里读得起书。
  而盖三间普通泥瓦房也才用不到三两银子,董梁两口子还正愁钱给大武盖房子呢,盖了房子就得赶紧定亲娶亲,下面还有二武紧跟着要盖房娶亲,哪有钱让小武上私塾,要是有钱。
  当初二武想要读书的时候,就不会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去给人家当学徒了。
  给人当学徒,碰到心地好的师傅,会全心教你本事,待徒弟如子侄。
  一般的师傅,都是视徒弟如下人般,动则打骂,或罚几日禁食,徒弟想要学到本事,首先要学会伺候人,抛弃自尊,只有将师傅一家伺候好了,才有可能得到师傅青眼,准你真正入师门。
  就是入了师门,也并不是就能学到师傅的本事。
  一个师傅一生中带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徒弟,真正能出师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所以,你拜了师傅,并不就等于你就一定会如师傅那般过得滋润,那还要看你的造化如何。
  两个年龄加起来五十多岁的大人,让个五岁的孩子折腾的身心疲惫。
  董梁跟喜二根说起这事,愁眉苦脸的,喜二根倒是没有他这么悲观:“孩子要读书,你让他读就是。”
  董梁愁道:“你说的轻松,读书可是花钱的事,一年的花费比盖个房子还贵,我家哪有那么多钱给他读书,总不能为了让他读书,就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