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多喜-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套种吗,套种就是——,”
已经说出的话也收不回来了,朱少群只好硬着头皮给喜多多讲解:
“套种就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年总产量。”
“那要怎样做呢?”
朱少群绞尽脑汁,尽量用喜多多听得懂的词语,给喜多多解释了一通套种的原理。
鸡鸣头遍,朱少群恢复猪身,喜多多一把将他抱紧,嘴里呢喃着:“猪猪,你先不要回空间,让我抱你一会儿,就一会儿。”
小姑娘声音中的思念与留恋,令朱少群不忍挣扎。
因被抱得太紧,他呼吸有点不畅。
就像才到喜家那段时间一样,喜多多搂着小花猪,自言自语说着自己的心事。
才不满七岁的孩子,白天忙了一天,又一晚没睡,说着说着,小姑娘便进入了梦乡,朱少群趁机动了一动,只为想松口气而已。
“别走。”就这微小的动作,立时,他的身子又被紧紧抱住,喜多多在梦中呢喃。
直到袁浩来喊喜多多练功,朱少群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空间。
被叫醒后的喜多多,用凉水洗脸,强迫自己清醒,而后精神抖数地跟着袁浩开始热身,看得朱少群内心揪结,仔细想想又心中释然。
小孩子要长大,必有许多路要走,况且,喜多多本身就心智坚忍,自己只要看着,必要的时候帮一把就好。
摇头叹口气,朱少群进入空间,准备补一觉后,上喜福山查看昨天喜多多遭袭现场。
躺在工棚的简易床上,朱少群盯着天花板,一时也睡不着。
喜多多和他说了半夜的话,他深深意识到,不止喜多多离不开他,他对喜多多也有了很深的情愫,要是让他自己离开喜多多,恐怕也难以做到。
忽然,一个主意从朱少群头脑中冒出,他给喜多多讲了老半天的套种,只建议她现在就能开始在别的庄稼地里种麦子,既能利用套种技术一年内多种一茬庄稼,又不耽误明年种谷子,却忘了还有另外一种套种方法。
就是一年生的庄稼,套种在多年生的人工树林里。
喜福河周边的沙地之所以没有人愿意要,那是因为喜福河动不动就涨水,即使有胆量在沙地上种庄稼的,也只敢种点花生。
花生这东西,也就只是个零嘴而已。不能像玉米红薯一样,能长期当饭吃。所以,淹了也就淹了。反正沙地的租金也便宜。
还有,老鼠最喜欢刨花生吃,花生地就是不被水淹,花生的收成也高不了,种它,也只是为了侥幸给家里多点收入而已。
要是在喜福河边的沙地种树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喜福河就是涨水,也只能淹到低矮的庄稼。对树没有多大影响,除非发特大洪水。
喜福山上的树大家不敢动,附近的人要用木材,还要去别处买,要是自家有种的树,就可以放心买卖,方便了别人,自家也多了不菲的收入。
而且,在树林里还可套种花生绿豆之类。药材也可以种。
沙地土质酥松,很适合种这几种作物,有树根固定水土,一般的涨水。对树林间套种的作物,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越想越觉得可行,朱少群心里兴奋不已。觉也睡不着了,干脆起身不再睡。随便做了点早饭吃过,迈步往喜福山而去。
此时。喜多多已经收功,书悦正给她往大澡盆里兑水。
今天轮到书悦在家陪伴吕氏,顺平一早起来就去地里干活了。
袁浩已打马奔往镇上,今日武学堂正式开课,他这个主教官不能迟到。
经沈从如一番分析,最终,袁浩没有用“笔勤武训”这个名字,武学堂的门上挂牌匾的地方,也一直空着。
不过,“笔勤武训”这四个字,已深深印在他脑中,当九十八岁的袁浩寿终正寝之后,一本名为“笔勤武训”的兵法书,开始流传于世。
此是后话。
刘长丰也已经从喜福山摘回了血芪,他向喜多多请示,今天跟崔寿定下买地买房之事,是请董二武做中人,还是另找牙人做中人。
还有,昨天大小姐提过的荒地之事,他今天是否再找牙人打听一下。
昨天董二武给喜多多说起买卖房屋土地的事,听起来似乎不是很复杂,只要双方讲好价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到官府去办换契手续,交上手续银子就行。
可实际办起来,其实没有这么简单,一般人不脱一层皮,还弄不懂相关程序,而中人,就是专门替人办这些手续的存在,也是在官府有备案的人,相当于现代官方注册中介。
如果这事拜托沈茹梅这位官家小姐,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她一句话,像镇衙门这样级别最低的小衙门,自是不敢摆谱,手续须臾之间便可办好。
但现在不是万般无奈,喜多多不会去麻烦沈茹梅。
喜四根决定准备潜心读书备考时,吕氏就嘱咐过喜多多,不能再麻烦喜四根和沈茹梅办利用身份的事。
因为,喜四根若是考上举人,朝廷会调查他近几年的行事,一旦被调查出有于品行有碍的行为,此次便不予录用,严重者,终生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也就是说,只要喜四根被查出,利用官家女婿的身份,干了欺压弱小的事,他的仕途就可能会受影响,甚至此生都入仕无望。
看了一眼旁边忙活的书悦,喜多多答道:“就找二武哥哥做中人吧,荒地的事,你也再找牙人问一问,有合适的,咱也好早点去看一看。”
刘长丰应诺而去。
“书悦,看来你的提点,对你大哥还是有效果的。”喜多多笑着对书悦道。
书悦慌忙给喜多多行礼,道:“书悦这点小心眼,怎能瞒得过大小姐,书悦大哥心眼过实,不知变通,书悦怕他办砸了大小姐的差事,昨日就嘱咐了几句,大小姐莫怪书悦多嘴。”
喜多多笑道:“我为何要怪你,你是第一个跟着我的,自然最懂我的心思,往后你要多提点你大哥,他也算是跟着我的元老,咱家的家业会越来越大,你大哥又是一把种地好手,只要他拎得起,往后喜家庄这边的农事就都归他管,大小也算是个管事。”
“谢谢大小姐不怪之恩,书悦一定会尽心办好差事。”书悦再次行礼。
喜多多点头:“嗯,谷子已经收割,玉米收获在望,芒种姑姑如今不在家,往后的编织之事就由你主管,你想要一门什么样的亲事,也只管讲出来,我会尽量满足你。”
“大小姐,”书悦跪下:“书悦实言禀告,书悦有私心,书悦此时还不想嫁人,”
“为何?莫不是想将来给我做陪嫁,让你的孩子跟着我夫家姓?”喜多多调侃书悦。
“大小姐,您一个姑娘家,怎地夫家二字如此容易便出了口。”
书悦准备的一番说辞,被喜多多这不知羞涩的话,给破坏的气氛全无,她无奈苦笑。
☆、第136章 路遇令狐郎中
“大小姐,您一个姑娘家,怎地夫家二字如此容易便出了口。”
书悦准备的一番说辞,被喜多多这不知羞涩的话,给破坏的气氛全无,她无奈苦笑。
“这有何难以启齿的,反正女儿家将来都是要出嫁的。”喜多多却毫不在意。
装傻扮痴喜多多在行,论起女儿家提起男女之事的羞涩,她确实没有,也不太理解。
气氛没了,话也得说出口呀,书悦便不再绕弯子,直言道:
“只要大小姐没弃了书悦,书悦便一直为大小姐辅助,至于书悦的亲事,若是大小姐抬爱,允许书悦且看且挑,并为书悦做主,书悦感激不尽,书悦成亲后,还请大小姐允许书悦跟随大小姐做个婆子。”
喜多多问道:“可是,你已年满十五,村里有几户人家托媒上门来提亲,要娶你为妻,我和伯娘也为你高兴,只要你愿意,我不仅会给你脱奴籍,还会送上一份不薄的嫁妆,若是你跟着我做个婆子,仍是个奴婢,你何苦来哉。”
书悦答道:“ 书悦有私心,大小姐年纪虽还小,却是聪慧无比,且心智坚韧,大小姐当家,喜家必会发达,嫁给穷家汉,书悦虽有了自由身,却要一辈子受苦,书悦即便为奴为婢,也愿意跟着大小姐。”
她这番话,可谓是大胆,不过,机会难得,若不趁此机会说出口,谁知哪天自己就会被随便配人,即便说出来依旧改变不了被随便配人的命运。自己总是试过了。
“若是我没有发达,你是不是立时弃我而去?”喜多多嬉笑反问。
书悦磕头。道:“书悦认定的是大小姐,而非富贵。大小姐极少出门。可每回去镇上,都不忘带点心给书悦,大小姐去了一趟县上,未给自己置办衣物首饰,却为书悦买了一身新衣,此情书悦今生难忘。大小姐能发达,诚然是好事,大小姐未发达,书悦更是不会相弃。”
喜多多盯视她片刻,道:“你自管做好自己的事,伯娘和我定会为你做主。”
书悦再次磕头,起身去忙活,喜多多若有所思。
想起朱少群说的套种之事,喜多多给书悦交代了一声自己的去向,便去前院找喜三根,想要跟喜三根商量在棉花地里套种小麦的事。
昨天喜三根是跟她一起回喜家庄的。
如今已是初秋时分,这个时节最适合套种的。就是棉花地里套种小麦,喜三根每年都种有棉花,喜多多今年却没有种
崔家倒是种了不少棉花,可崔家的地她还没有买下。她心里急于看到套种的模样。
唯今之计,就只有找三叔商量。
刚拐进喜三根家所在胡同,喜多多差点被迎面冲过来的人撞倒。等她看清那人是谁,撞她的人已经出了胡同。喜多多在那人后面问:“婧婧姐姐,你的脚好了么?”
董婧的脚步未做半刻停留。也没有回答喜多多的问题,几乎是小跑着进了她自己家门。
这个胡同里就只有喜三根一家,董婧走得这样匆忙,难不成是跟三叔有关?
莫名其妙地看着董婧将她自家的院门从里面关上,喜多多接着往喜三根家去。
一进喜三根家的院门,就见喜三根黑着一张脸,正在架牛车,喜多多心里觉得怪怪的,问喜三根:“三叔,你怎么了,是谁惹你不高兴了吗?”
喜三根试图强笑,却觉一张脸却僵硬无比,干脆摇摇头,继续架牛车,而后将两把镰刀和一捆麻绳放到牛车上,顿了下,又找了块磨刀石,提了一罐水搁到牛车上。
昨天喜多多家割谷子,是全村第一个开镰的,今天凡是种有谷子的人,也都开了镰,喜四根院里的奴仆,今天为喜三根割谷子,喜三根本来一早起来就要下地,却被董婧给绊住了。
种了几年谷子,喜三根有了经验,谷子杆比麦秸秆粗硬,割谷子比割麦子要费镰刀,割不了多久,镰刀就顿锋不利,所以,他每回都会带上磨刀石和水,也好随时磨镰刀。
喜多多找了个篮子搁到牛车上,自己也爬上牛车,笑嘻嘻催喜三根出发。
将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扣在喜多多头上,喜三根回屋又找了一顶草帽,这才驾着牛车出发去地里。
一路上,喜多多给喜三根说起了棉花地套种小麦的事,看到喜三根疑惑的眼神,喜多多尴尬笑道,这是她自己想像的,不知行不行。
本来她想说是从书上看到的,可若是三叔问她要书看,那就抓瞎了,因为朱少群根本就没有写给她,这让她从哪里去抄。
“三叔,行不行呀,咱试一试好不好?”
自己都说完老半天了,眼看着就要到谷地,三叔只管愣神,该不是没有听进去吧,喜多多使劲摇着喜三根的胳膊问。
喜三根回过神,冲喜多多笑笑,指指天空,做了个下雨的手势,然后是播种的手势。
喜多多猜测:“三叔,你是不是讲,等下了雨再说?”
最近一次下雨,是半个月前,这半个月以来,每天都是大太阳,这样的天气对棉花好,棉花开得快,棉朵也开得大,不会因为淋雨使棉花发霉变色,而且棉绒长,织出来的布属上品,能卖个好价钱。
可这样的天气对种小麦却不利,种小麦需要土地潮湿,最少也要有点底墒,要是天一直干旱,小麦即使种下去,出芽率也很低,或是干脆全地光板,一棵麦苗也不出。
“三叔,不能浇地么?”喜多多问道。
喜三根摇头,今年下雨不多,喜福河这个时候的水位不高。水车根本就摇不上水来。
“那总不能不种麦子吧,谷子割了。地里也要种麦子呀。”喜多多着急起来。
喜三根笑着摇摇头,冲喜多多伸出一只手。从一到七做着手势,做完,再指指天,做了个下雨的手势。
喜多多撇嘴:“三叔,难不成你是神仙下凡,连七天内必会下雨都算得出来?”
迎面走过来的令狐郎中,刚好听到喜多多的话,顺口便替喜三根答了:“多多,不是你三叔是神仙。而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约都是这几天里下雨。”
见令狐郎中背着药箱,喜多多问道:“令狐郎中,您这是要出诊吗?”
令狐郎中调侃道:“我是给你伯娘复诊,顺便在你家蹭一顿饭,我想吃美味了。”
“哦,那我陪您一起吧,自从伯娘开始吃您给开的药,睡眠比先前好了些。脾气也比前段时间平和许多,我出来的时候,伯娘还在睡觉。”喜多多跳下车,跟着令狐郎中往村里去。
令狐郎中问起喜多多自己:“到今天为止。多多已吃了三粒血芪,可是有哪里觉得不妥?”
喜多多摇头:“没有哪里不妥呀,反而觉得精神比以往好些。我昨晚睡得很晚,今天一早就起来练功。也没有觉得睏。”
令狐郎中驻足,道:“哦?你在练功?这于弥散你体内多余血芪药性倒是有所帮助。若是方法得当,还可对练功有助。”
“是么?”喜多多惊喜问道:“那我可不可每日里多食一粒血芪?”
“不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你每日里只吃一粒即可,多则成害。”
“哦,谢谢令狐郎中,多多受教。”
“多多,这几日可有做什么新的菜式?”
“有,喜福山的木耳可做菜,这几日便用木耳试制了新菜式。”
“哦?看来我今日来的很是时候,可一饱口福。不过,何为木耳?”
“就是……”
…… ……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令狐郎中又找到了几年前的感觉,那时他还没有离开喜家庄,对表面看似傻呆,实则聪慧无比的喜多多很感兴趣,为了能让喜多多少受伤害,不惜动用了自己和蛇精修炼时共用的一个千年古树根,让喜三根刻成木马给喜多多当玩具。
若不是为了接出妻儿,兴许此时的自己,就像那花芒种一样,被喜多多当成了家人一般。
想到这里,令狐郎中一把抱起喜多多,问道:“多多,你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
猛然被家人以外的人抱起,喜多多很不习惯,愣愣地呆在令狐郎中怀里片刻,继而不自在的扭动身子想要下地,没有回答令狐郎中的问话。
令狐郎中紧了紧手,笑道:“多多莫紧张,你小的时候,我便天天像这样抱你,只是后来我离开了几年,而你也渐渐长大,将小时候的事给忘了,所以便不记得我了。”
喜多多停止扭动,看着令狐郎中道:“令狐郎中的事,伯娘也曾向我提过,还有我小的时候,令狐郎中经常抱我的事,伯娘讲,令狐郎中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别人家的孩子,只要不是患者,令狐郎中碰都不碰的,对我却不一样,令狐郎中经常抱我。”
“嗯,你伯娘讲得对,所以多多不用紧张。”说着,令狐郎中换了个姿势抱喜多多,使得两人都不再因为喜多多刚才的扭动,而各自觉得姿势别扭。
此时两人已经进了村子,喜多多问令狐郎中:“人长大了,真得会忘掉以前的事吗?”
她知道自己这是明知故问,因小时候的事,她已大多不记得,或是印象模糊,可她就是想要从别人嘴里确认这句话。
令狐郎中沉吟:“嗯——,这也不一定,随着年岁的长大,人的记忆力增强,以你现在的年龄,记忆力已经很强,再往后的事,便不会如小时候那样忘得快,大多都会记得。”
“真得么?”喜多多看着令狐郎中的眼睛问,想要确认令狐郎中有没有哄自己。
令狐郎中哈哈笑道:“我的话自是真的,你应听你三叔讲过,我虽为医者,却无多少仁爱之心,任何患者,我均必讲实情,从不避讳患者,亦不顾家属感受,所以,我的话多多绝对可以相信。”
喜多多也跟着笑起来。
三叔确实如此讲过令狐郎中,不过,顾及自己还是小孩子,讲得还算委婉,没有令狐郎中讲他自己讲得这么不堪。
同时,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如此讲来,自己长大后,不会忘掉小武哥哥。
“多多,你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令狐郎中和喜多多闲聊。
喜多多答道:“嗯,什么书都看。四叔讲,我要是想担起当家的责任,便要博智,所以四叔给我买的书,涉及内容极广。
我如今认得的字尚且不多,四叔却已为我买了不少的书,说是这些书早晚都是要看的。
四叔还讲,书与人也是讲缘分的,所谓可遇而不可求,既然碰到了就买下来,能早点多存些书,也省得要用时临时找,说这是为了预防,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137章 诸家堡
令狐郎中问:“你四叔讲得对,那你四叔给你买的书里,可有医书?”
“没有。”喜多多摇头。
“我送你一本医书可好?”令狐郎中问。
“不好。”喜多多想都没想便拒绝。
“为何不好?”令狐郎中试探着问道。
喜多多将头底下,过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令狐郎中心中叹口气,张兰的灯枯油尽,喜二根的猝死,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开,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留给小人儿的痛,这一辈子恐怕都忘不了。
他的幻术,可以令喜多多忘记痛苦,可他不能这么做。
修行之人,最忌利用法术随意改变天意,会遭受天谴。
再说,他要真那样做,怀中的人儿,便失去了她原来的本性,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你是怕自己认得的字少,看不懂医书么?”令狐郎中避重就轻,试图说服喜多多。
喜多多摇头,依旧没有说话。
令狐郎中低声自语:“唉,喜大嫂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我在喜家庄还好,我若是哪日有事不在喜家庄,一时又找不到郎中,那可如何是好。”
喜多多的身子猛地一震,她的伤口就此被令狐郎中无情揭开。
当时张兰病重,喜家将能请到的郎中,几乎都请了个遍,却没有一个郎中对张兰的病有办法,喜家人只能看着张兰一日日枯竭下去,束手无策。
喜二根就是为了寻找令狐郎中。为寻找最后一丝希望,在张兰灯枯油尽时。心力交瘁而猝死,没有来得及给喜多多留下一字半语。
此时已到了喜多多家门口。书悦迎了出来:“令狐郎中您来了,快请进,我这就禀报大太太。”
令狐郎中却没有回应书悦,抱着喜多多快步走到大树下,将喜多多放到木马上,一手扶住喜多多,另一手放在喜多多的后背,推拿喜多多背部穴位以安神。
对于令狐郎中的冷淡,书悦不以为意。进屋去向吕氏禀报,她已习惯了令狐郎中的率性,若是令狐郎中回应她以周到有礼,还倒真会吓着她,她定会以为令狐郎中吃错了药。
喜多多刚好背对着书悦,书悦并未发现喜多多的神情不对。
令狐郎中的一番推拿,加之千年树根本身的安神作用,当书悦从吕氏屋里出来,请令狐郎中进去时。喜多多情绪已经平静下来,喜多多吩咐书悦,今日令狐郎中要在家中用饭,今日的菜主材料用木耳。
朱少群上了喜福山。按喜多多的描述,直奔喜多多遇袭之地。
他没有看到喜多多说的那五个人,在周围仔细寻找。他发现的所有能藏人的地方都看过了,也没有发现找到。疑惑之下,索性满山转悠。
当眼前出现一个村庄。朱少群已经出了喜福山密林,来到山的另一面,这里他没有来过。
下山信步在村子里游荡,无论从村子所占面积,房屋院落,还是村民们的衣着谈吐,这个村子相比于喜家庄,不仅要大许多,村民的日子也要富裕一些。
像喜多多描述的那五个人的打扮,穿着乡里人的土布衣服,头上,胳膊上带有金银配饰,打扮不伦不类的人,朱少群也看到几个,这几人似乎互相还认识。
令人奇怪的是,几人除了眼神交流外,没有任何言语。
他正要跟踪其中一人,却远远看见了两个熟人,素素和董婧母女。
素素的手牵着董婧,两人刚好到村口。素素背着一个大包袱,看样子是刚赶远路而来,她不时笑着跟遇到的人打招呼,偶尔还站住跟人聊几句,而董婧却面无表情,一声不吭。
好奇之下,朱少群靠近素素母女,从素素跟别人的言谈之中,朱少群听出,这个村子名叫诸家堡,是素素的娘家所在村子,素素此次回娘家,是打算在娘家住一阵子。
在素素跟人聊天的时候,董婧焦躁不安,几次欲甩脱素素的手,却因被抓得太紧而没有成功。
有人问起董婧怎么了,素素给的解释是,董婧这是想爹爹了,非要去找爹爹,自己不能让她一个女孩子独自外出,小孩子家却是不懂事,在闹别扭。
对方好心劝说董婧几句,却换来董婧的冷脸与无视,害得素素连连向对方赔罪。
从董婧的神情来看,素素没有说实话,而董婧并没有争辩。
朱少群很想知道素素母女间发生了什么事,可眼看着他准备跟踪的人就要拐过胡同,从他的视线消失,他还是暂时放弃了跟踪素素母女的想法。
既然素素说会在诸家堡呆一阵子,一时半会儿肯定走不了,想弄清楚原因,多得是时间。
不是朱少群想要八卦,实在是喜多多和董婧走得太近,从喜多多给他讲述的这一个多月里董婧的情形,朱少群直觉,董婧对喜家有所企图,尤其是对喜三根有企图。
他得弄清楚,董婧到底想要干什么,要是董婧的所为会对喜多多产生不利,他朱少群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朱少群跟踪的那个人,是个年纪跟董婧相仿的男孩子,也就只有十四五岁,样貌清秀,皮肤稍黑,很特别的是,男孩的睫毛为古铜色,眼珠跟睫毛的颜色相似,头发用灰布包着,连一丝头发梢都没有露出。
可以肯定,男孩不是本地人。
男孩身上穿的衣服,跟头发包布料子与颜色相同,虽也是灰土布,却跟另外几个同样打扮的人身上的料子不一样,那几人穿的衣服衣料粗糙,而这个孩子穿的是土布中的上品,这种布朱少群见过,非本地所产。
大年初一喜四根送给吕氏的两匹进口棉布,就是这种料子,这棉布是西边大馨国所产,大馨国日照时间长,棉花的棉绒也长,织出来的棉布较本地棉布柔软细致,韧性也更好些。
跟着那孩子来到一个高门大院前,那孩子上前拍门,朱少群仔细观察院落外观。
院门高大,砖瓦结构,门板厚重,虽看起气派,样式却极为普通,门上也没有牌匾,比起喜家的院门,也就高大了一些圈而已,没有特别之处。
院墙也是青砖结构,比喜家的院墙要高上许多,以朱少群一米八的身高,向上伸直胳膊与手掌,院墙的上端离他的指尖依然有超过一米的距离。
这就有点奇怪了,即便是再富有的家户,也不会垒这么高的院墙,这倒有点像是监狱的围墙了。
给男孩开门的,是一个年约十岁的小女孩,样貌和男孩有六七分像,身穿玫瑰红土布衣裤,料子跟男孩一样,卷曲的头发披散在肩背,与睫毛眼珠同样为古铜色。
小女孩皮肤白皙,嘴唇红润,大眼灵动,睫毛弯长,小脸蛋嫩的都能滴出水来,是个洋娃娃般的异域小美人。
男孩边进门边问小女孩:“琳娜,二少爷醒来没有?”
跟进来的朱少群心里立时警铃大作,袭击喜多多的人,嘴里就曾提过二少爷,不知会不会巧到就是男孩嘴里的这位二少爷。
“醒来了。”琳娜关上大门,跟随在男孩身后,小声道:“二少爷醒来就问起了你,这会儿正在后院打坐呢,按往日习惯,约莫还需一炷香的时间。”
男孩驻足,回身问琳娜:“二少爷今日脾气怎样?”
琳娜摇头:“还跟往日一样,看不出喜怒,甘霖,我很害怕。”
甘霖安慰琳娜:“不用怕,二少爷只是不喜言语,待人很是宽厚。”
“嗯。”琳娜点头,神情却并未放松。
院门从外面看,不是很起眼,内里的规模就不是普通人家可比的了。
朱少群一边留心听那兄妹俩讲话,一边沿着院里环形走廊快步看了一圈,发现走廊外围还有八个小院,东南西北各两个小院,小院的门都通向走廊,每个小院的门都是闭着的。
而走廊所围着的院子,种着花和果树,还有多种蔬菜,花的种类有些他认识,有些他不认识,而所有蔬果朱少群都认识。
从他这段时间的游历得知,这个世界的有些蔬果,是大户人家用来观赏,而非做为蔬果流于市场的,比如此时院中就有两样,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所见,葫芦枣和灯笼椒。
葫芦枣还未成熟,枣皮曾青绿色,而灯笼椒已是红黄绿缤纷。
院中还有一种植物,本是粮食作物,朱少群游历一个多月,在耕地里却没有见种植,倒是有些富贵人家的院子里有种,目的不是为收粮食,而是做为观赏植物,就是荞麦。
荞麦花色繁多,绿色、黄绿色、白色、玫瑰色、红色、紫红色等,若是荞麦大片开花,则蔚为壮观。
这家院子里能有荞麦花,看来也并非一般人家。
院子里静悄悄的,虽还有其他人走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除了甘霖和琳娜小声说话,再没有别的声音。
通往后院的门,在北面两个小院的夹道尽头,门两侧,各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唇红齿白,圆嘟嘟带有婴儿肥的小脸,模样可爱,穿着打扮跟甘霖相似,长相一模一样,看起是本地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若不是两人向甘霖行礼,朱少群还以为这两个人是一个模子刻出的木偶呢。
☆、第138章 金二少爷
待两人行完礼,甘霖小声问道:“二少爷还在打坐?”
“是。”其中一人答道。
甘霖和琳娜也肃立门两侧,静静不发出一丝声响。
朱少群正好奇里面那位二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使得下人如此谨小慎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