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豪商,掌家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绸已经明白了吴苏的意思,轻声道:“到底是吴二太太的人,大奶奶总不能做的太过。”
几个丫鬟都明白了,点了点头。
☆、第25章 文房四宝
吴家这边。
整件事叫吴二老爷这样的一处置,吴二太太闹了个没脸,失去了左膀右臂,吴三太太也扯进来说不清楚。
吴梁瑜不好去直接说弟妹吴三太太,便将自己的弟弟,三老爷叫到了跟前好一顿臭骂!
“你三房院的事自己处理去!小孩子打架都处理不好,却想拿我二房院的人当礼物送?那是我姑娘,我亲生的姑娘!你太太那么大的脸,为什么不把你姑娘送去赔罪?!老三你也两个女儿,不要脸了就直接把女儿送到布政使司府里头去!多大的事情还能摆不平?!是觉着我二房院好欺负,还是觉着我这个二哥窝囊?!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三老爷被哥哥骂的抬不起头来,跪下连连的赔罪:“二哥息怒,息怒,那……都是那婆娘擅作主张,那婆娘就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您别和她一般见识……”嘴里一个劲的赔礼,心里头却嘀咕,之前不就是出了事把女儿送给了东宁伯府和齐家……出了事还不都是这样办?
当然这话不敢说出来。
“我不会和她一般见识,我只找你!”吴二老爷怒道:“我告诉你,回去好好的教训教训你太太,再敢动我房院人的脑筋,我禀明了母亲和大哥,叫你休了那个恶妇!”
三老爷连连的点头:“是是是,我回去了一定教训她,好好教训她!”心里又在说,你怎么不休了你那个恶妇?主意还不是她出的?三太太就是跟着跑腿儿张罗而已……
当然这话还是不敢说出来。
说休了三太太,吴二老爷也就是个气话,威吓一下而已,主要是这口气咽不下。一想到三房的儿子打了人,却算计自己的女儿去给人家做小、说情。吴二老爷就觉着自己太窝囊了,三弟三弟妹都敢骑到自己头上拉|屎!想想,最后还是二太太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要不是她算计,人家又怎么能顺水推舟?!
想到了这里,吴二老爷更加的气闷。大女儿是二太太亲生的,却惯得骄纵任性,全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雍容稳重,嫁去了伯府,非但一点不收敛性子,不知道孝敬公婆,顺从丈夫,反而三天两头的和世子闹别扭。时不时的传出来妒忌、暴躁的名声,二太太不知道找大女儿好好的教训劝导,却横生了歪门邪道的心!
两个女儿全都嫁给一个人,一个为妻,一个为妾,真真的亏她怎么想得出来!吴家的脸面都被她丢尽了!
吴梁瑜现在想想,都觉着大女儿吴钗三年没生,跟吴二太太有很大的关系!这个狠毒的女人在自己的后宅动手脚,不知道害了自己多少未出生的子嗣。现在,报应到了亲生女儿身上,女儿就是不生!
这样一想,不但气怒,更加的心凉。
齐府。
吴苏带着丫鬟们回到了齐府,先来跟齐老太太禀报自己回来了,老太太都微微吃惊,没想到她能这么早回来。
吴苏当然没将府里的那些事情说出来,只是说父亲回来了,命她早点回府。
齐老太太听了点头,亲家老爷到底还是有数,要说亲家那边老太太对谁印象最好?反而是那个很少见的亲家二老爷。
“回来就好,你公公婆婆眼看要到家了,锦之院那边赶紧的收拾好,”说到这里老太太声音一顿,又道:“奕哥的书房什么的,你可勤打扫着?”
猛地话题一拐,说到了齐奕,吴苏有些吃惊,不敢怠慢的忙道:“相公的书房一直打扫收拾着。”
齐老太太半天才点点头,道:“一会儿你去找卫妈妈,奕哥走的时候,书房有些东西我叫收起来了,你让卫妈妈领着你去拿出来,清理干净放回原位。”
吴苏忙答应着:“是。”心里却越来越吃惊,难道说,老太太知道了什么消息?相公也许要回来了?
在京城的公婆要回来了,相公也要回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吴苏还以为相公其实是去京城找父母亲去了?就是这么一个念头,接着又想起来齐奕这几年在宣城这边闹腾的事,又觉着不像。
起身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吴苏跟着卫妈妈去了库房,几个婆子已经在这边候着了,卫妈妈打开了其中一个不大的库。
吴苏进去一看,倒有些意外,这个库房和一般的库房不一样,一般的库房什么东西乱糟糟的堆着,齐家这样的豪商人家,好东西多得是,便是那汉唐的古物,特别值钱的字画,也全都是堆着。
而这个库房,却布置的和一个小书房一样。桌子是张黄花梨夹头榉翅头案两张,案几后面是一对黄花梨方杆四出头椅,案几上面摆着青汉玉笔筒、青玉浮雕松石笔筒、汉玉笔架、汉玉水盛、白玉浮雕荷叶洗、青玉几式墨床等等。
当然因为到底是库房,不可能真的和书房一样的摆设,像是桌椅的,全都是一对,一副放在屋子中间,一副就靠墙放了。而桌上的摆设,比寻常的自然多了很多,吴苏看了看,光是笔筒便有四五种之多,全都在桌上摆着。
笔筒前是墨锭,李廷圭墨两锭,休宁集锦墨三、四套。墨块前摆着几方砚台,边刻山水平板端砚、双龙抱珠澄泥砚,还有四方龙尾歙砚。
靠另外一面墙放的是个红木雕花靠椅紫檀书格,上面满满当当的全都是书。挨着摆的是个黄花梨的多宝格,里面摆的有带着紫檀座的剑,有羊脂玉如意,有汝窑天青釉面的花觚,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用于摆设的东西。
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吴苏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算吃惊,在齐府三年,她是真真见识到了什么叫豪商,什么是富贵。
卫妈妈笑着道:“这库房中的东西全都是大爷的,老太太知道大爷喜欢这些东西,怕大爷不在家的时候,丫鬟婆子粗手粗脚的打扫,再给摔了碰了,这才叫收起来的。如今……既然大奶奶在,平常收拾打扫的,有您看着,老太太也放心。”
一丝风儿都不透露。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公要回来了,看这样子,大约的像是,可为什么老太太至于这样隐瞒着?
吴苏心里胡思乱想着,已经点头道:“好,那就搬过去吧,我亲自收拾。”
卫妈妈听了忙点头,示意几个婆子进来搬,并马上提声道:“可得小心着点!这些东西少一个角儿,也够你们这条命填!”
几个婆子唯唯诺诺的答应着,用四方的箱子来抬,箱子里还铺着软绒缎子,每放一样就用同样的绒布盖了。这样小心的好似搬瓷器一样,将整屋的东西就几个箱子装了,只余下了大件的桌椅等物,搬到了锦之院,吴苏住的东跨院。
东跨院是个五进的院子,齐奕的书房在前院,正中一间最大的屋子,原本应该是隔成三间的,大约是齐奕自己的意思,也没有隔,屋子显得格外的阔朗。吴苏来这个书房也很多次了,也亲手收拾了几回,只为了熟悉一下自己相公的一些事情。就发觉这个书房摆设不多,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很多东西老太太都收起来了。
婆子将东西小心的拿出来,放在了大案上,吴苏这才带着几个丫鬟一一的擦着,小心的摆上。
红罗在旁边小心的将几块墨放进了紫檀木的双层笔盒中,这才道:“大爷肯定是特别喜欢看书写字的,不然怎么会收着这么多的笔墨纸砚?”
紫妮点头:“就是啊,那库里的那些宣纸,婆子教我怎么看出来好,对着光都透亮呢!”
几个丫鬟等是就研究起来文房四宝起来,吴苏没说话,只将青玉杠头筒中插得字画拿出来一一的打开看。齐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好墨好砚,怕是和他喜欢不喜欢看书写字没关系,齐奕之前就是做文房四宝生意的。
齐家在宣城是商贾大户,生意的涉猎是各行各业都有,而宣城本地的文房四宝就是全天下有名的,在这里做文房四宝生意的人,当然是多得很。齐家这样的商贾世家,自然少不了涉猎这一行。
齐家子弟,从五六岁开始就学着计数、打算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会算加减了,七八岁,晚点就是十岁上下,全都要去各家里的铺子去历练,不管你是少爷公子,还是仆人家丁。这种规矩旁支的有些已经散漫了,但是齐奕这一支是齐家最正统的一支,因此这些生意人家的规矩,严格的遵守。
齐奕也是十岁上下就去铺子里历练,十三岁就自己掌管了一个铺子,十五岁的时候……赔了第一笔大生意。
赔的是一笔歙砚的生意,他经手卖出去的,却被人查出来是假的,据说还打了官司,后来长房这边的文房四宝生意就一直没起来,半死不活的。
吴苏估计书房的这些东西,就是齐奕将那铺子里喜欢的好东西拿回来了。不然家里应该不会这么多。
齐家的生意,当然不仅仅单纯的是开铺子,还有很多吴苏都闹不明白的,反正知道齐奕十五岁的时候赔了砚台生意,十六岁就离家出走,十七岁回来,又骗了长房一笔一万两银子的生意……
☆、第26章 丫鬟
听说齐老太太开了库房将大爷书房里的东西全都拿了出来,二房院和三房院的几个姑娘就结伴过来看看。
几个姑娘早听说大哥这里有些珍藏的古书,画本,但是一直都没机会看到,如今摆了出来,自然想一饱眼福。
这天吴苏才来到书房,准备让蓝绸给自己泡壶茶,在这书房待一整天看书的,紫妮就小跑着进来道:“三姑娘、四姑娘,六姑娘和七爷来了!”
能来吴苏这里的客人,也就是这几个小一点的小姑子,和三房最小的这个小叔子了,吴苏叫丫鬟打帘子请进来。
一会儿,三个姑娘并一个小男孩儿走了进来,全都给吴苏行礼叫:“大嫂。”
吴苏忙叫她们起身,笑着招呼坐下,又让丫鬟去倒茶端点心,屋里一阵的忙碌。
三姑娘叫齐梨,今年十五岁,是二房院嫡出的,穿了件淡米分色绣红色菊花交领褙子,鹅蛋脸,性子有些腼腆。
齐梨坐下了打量一下这个书房,笑着道:“果然是摆上了,大哥哥在的时候我常来这里玩,原本的东西比这些还多呢,还有一架子的书,都不知道摆在了哪里。”
吴苏听了很感兴趣,忙问:“还有一架子的书?那都是什么书?”
“无非就是商道、什么徽商志一类的,还有好些的游记、县志,我最爱看的就是县志了,写着好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齐梨笑着道。
吴苏指了指书架:“这里全都是经商的书,游记什么的都没有,想来应该是在另一个书架上,被一起收起来了。”
七爷齐子琪才七岁,胖乎乎的,坐下了就好像是屁股下面有钉子一样扭来扭去的,不等她们说几句话已经抢着道:“大嫂,大哥这个屋里以前有好多好玩的东西,那种圆圆的互相碰的球,还有鲁班锁,还有一种会转的灯……都在哪里啊?”说着转着头四下的找。
吴苏惊讶的笑:“还有那些?没见到啊……在库房找到的就是书、还有桌子上摆的那些东西,没有玩意儿……”
齐子琪一听,撅撅嘴低头,慢慢的就往椅子下面蹭,伸手推着旁边三房的四姑娘叫齐云的,小声的道:“四姐,我要去玩,我要去玩。”
齐云忙小声的安抚:“来的时候你怎么答应的?原是说好了在这边陪大嫂说会儿话的……”
谁知道还没有劝完,齐子琪已经从椅子上蹭了下去,一下子就跑了出去,齐云刚叫了一声:“哎!”
齐子琪已经一溜烟儿的跑了,四五个丫鬟婆子马上就跟上了。
二房院的七姑娘齐容年纪也不大,才十岁,来这里也是为了那些好玩的,刚刚也把屋里看了一遍,见没有以前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想干坐着,正好起身道:“四姐不用去,我去找七弟。”说着提着裙子跑了出去。
门口又是四五个婆子跟了上去。
吴苏好笑,齐梨、齐云也都笑了。齐梨看到吴苏手中拿着的丝绢帕子,好奇的看着道:“大嫂,你手绢上的是牡丹花吗?”
吴苏一听忙将手绢摊开了递给她:“是啊,是牡丹花,我的丫鬟绣的。”
齐梨接过去仔细看,道:“这一层层的,颜色用的真好,”旁边齐云凑过来看,齐梨指着牡丹花道:“绣的这些花瓣,用的绣线要拆,一根绣线拆成十根……”
齐云咋舌,抬头看吴苏:“大嫂,您身边还有女红这么精的丫鬟呢?”
吴苏笑:“就是金缎,她家祖上有进宫做绣娘的,一代代传的,手艺是挺好的。”说着看齐梨,笑着道:“齐梨,你若是有用她的地方,过来叫她就是了,或者我叫她每天去你那里半天,帮你做点什么?”
齐梨已经定了亲了,明年出嫁,如今正是准备嫁妆的时候。吴苏看她盯着自己的手绢看,就知道想找金缎帮忙,只不过害羞,这话说不出来,于是自己帮她说了。
齐梨果然红了脸,齐云在旁边无声的笑,被齐梨瞪了一眼,红着脸对吴苏道谢:“那可真的谢谢大嫂了,我那边的丫鬟……并我,全都是笨手笨脚的……”
齐云终于忍不桩噗嗤’笑了出来。
齐梨脸愈发红了。
吴苏笑着道:“不用客气,一会儿就叫金缎过去,你只管吩咐做事就行。”
齐梨再次的道谢,齐云又鬼鬼的笑,齐梨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姐妹几个正在闹,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跑着的脚步声。
很少能听见这样没规矩慌张的跑步声,蓝绸就知道肯定有事,一个健步就从屋里出去看是什么事。
刚在门口禀了一声:“是三姑娘身边的小雪……”
一个声音已经凄然的响起:“姑娘,姑……娘!”
屋里的人全都吓了一跳,接着就看见一个丫鬟跑了进来,一进来直接冲到了齐梨的跟前,‘噗通’一下就跪下了,满脸都是泪痕,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姑娘,求求您,留下奴婢吧,奴婢情愿一辈子侍奉姑娘,求求您了,留下奴婢吧!”
齐梨一看,是自己身边的大丫鬟小雪,一时惊讶的提声道:“你这是做什么?好好的谁要赶你出去不成?”
小雪哭着道:“姑娘才走,我妈就来了,说已经回过了二太太,奴婢原本是长房院的人,如今长房大太太回来了,我妈叫奴婢回长房。”说完了哀哀的哭:“奴婢不想……奴婢斗胆,实在……服侍姑娘时间长了,不想……不想回去……”
吴苏端水喝茶,掩饰一下自己的惊讶。
齐梨原本和齐云玩闹通红的脸一瞬间就白了,过了一会儿又猛地涨红了,看了一眼旁边的吴苏。
吴苏喝茶,好像没看见。小雪是不愿意回长房,现如今长房只有她而已,虽然和她肯定没关系,不过齐梨肯定会尴尬。
齐梨站起身道:“大嫂……那我先回去了。”
吴苏忙放下茶杯笑着道:“好,回去吧,有空多过来坐坐……一会儿就叫金缎过去。”
齐梨涨红了脸很低的答应了一声,从书房出去了,小雪也忙跟上了。
齐云脸上也一会儿惊异,一会儿恍然的,看着吴苏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解释,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出来,叹了口气也端起杯子喝茶。过了一会儿,找了个理由便也走了。
吴苏将金缎叫来,说了让她去帮着齐梨那边做绣活的事,又道:“你过一会儿再去吧,这会儿可能还有事处理呢。”
没想到金缎却知道,轻声道:“大奶奶,您知道是什么事不?”
吴苏惊讶:“你知道?”金缎性格稳重,一般不会去打听这些事情,而且她身为大丫鬟,也不能到处去伸耳朵。吴苏有需要知道的事情,一般都是邵妈妈去打听。因此听说她知道,吴苏很惊讶。
金缎叹气道:“奶奶您是不知道,我们丫鬟婆子的这些事……咱们长房院的大老爷、大太太一家子要回来了,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各房照旧过自己的日子,安安静静的。其实下面的人走动的,拉关系的,说情的,想要把人塞进来的,真真是各种手段都使尽了,您问邵妈妈,她知道,都有人求到她跟前!想把人往咱们院子塞呢。”
吴苏抿住了唇,这些下人虽然势力,可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来,下人们是肯定大太太回来,就一定会掌家的……
别小看了这内宅的掌家,过手的银子每月定量的就五、八千两,稍微有点节日,办点红白事,就是上万。
而吴苏关心这个,其实和掌家并没有关系,她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婆婆好不好相处,现在婆婆不在,只能从这些事情上揣测一下。自从传来大老爷、大太太要回来的消息,大太太将要掌家这件事,似乎就慢慢变成了肯定的,而二太太那边似乎是退让的态度。
从这些事情上,吴苏觉着,自己的婆婆起码是个很强势的人。就是说……不好相处……
金缎继续说着:“小雪的事情奴婢知道,是因为这件事小雪的妈曾经找邵妈妈抱怨过,说小雪原是长房的人,二房三姑娘是借去使唤的,怎么使唤到了现在,反倒成了她那边的人一样?”
蓝绸在旁边听着,忍不住道:“这么说应该是小雪和……不对啊,本就是长房的人,回来也是应该的,做什么像刚刚那样连哭带喊的,好像掉进了火坑一样?”
金缎叹气:“其实,小雪的妈不是亲妈,小雪是很小的时候从外面拐子手里买的,这样的丫鬟进府,都要认个干妈,主要是有人管束教导。她妈就是长房院的,小雪自然就也在长房院。”
顿了顿接着道:“小雪进长房院的时候,大老爷他们已经走了的,除了咱们大奶奶,小雪就没见过长房院其他的主子。有一次三姑娘在园子玩,身边的丫鬟都去干别的,想使唤人一时找不到,正好小雪路过,就给三姑娘跑了一趟腿,三姑娘觉着小雪聪明机灵,就跟二太太回禀了想留下。二太太当时是不同意的,不过正好在老太太那里,老太太听见了说‘一个丫鬟而已,三姐儿喜欢,给了就是!长房现在也不用那么多人’。小雪这才去了三姑娘那儿。”
☆、第27章 婆婆回来
紫妮听到这里恍然的道:“原来这样……我还以为小雪是三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呢。”
金缎就道:“本就是大丫鬟啊……小雪过去了,伶俐聪明,对三姑娘又忠心,三姑娘禀过了二太太,提了大丫鬟的。”
吴苏听到这里已经听出来不对的地方了。
蓝绸也听出来了,马上问道:“既然已经是大丫鬟了,月钱也是丫鬟中最高的,小雪她妈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做什么非要将小雪从三姑娘身边带回来?回长房院……还能变成一朵儿花不成?”
金缎都被逗笑了,‘噗’的一声:“回长房院虽然变不成一朵儿花,不过……”说到这里又觉着不好开口,这样的话她们几个哪里听过?
吴苏已经恍然想到了。
没想到竟然是最小的紫妮懂得最多:“谁说大丫鬟是月钱最多的,还有通房丫鬟呢!二爷、三爷身边的通房丫鬟不是每个月比大丫鬟还要多二两……”
话没说完就被金缎在头上拍了一下,怒嗔:“你懂得真多!”
紫妮马上吐舌歪嘴。
蓝绸惊讶的张大了嘴,半晌才道:“那,那这惦记的是……大爷还是四爷啊……”说着转头看吴苏。
吴苏无语,如果说惦记的是跟着大老爷、大太太回来的四爷齐子平,起码四爷要回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若惦记的是齐奕……老太太那边才把相公书房的东西给自己,叫自己布置书房,这些下人就已经猜到大爷要回来了?!
这也精明的过了头吧?
吴苏马上问:“小雪她妈是谁?”
金缎忙道:“就是咱们长房院的史妈妈。”
吴苏恍然,史妈妈就是这几天长房院跳的比较高的妈妈们之一,是之前齐大太太身边得用的,齐大太太走,实在带不了那么多的人,而且这边也需要得力的人看着,史妈妈和另外几个妈妈就留下了。
史妈妈身下不少的干女儿,大部分都是外面买进府来,需要教导的,这些干女儿们在各个房院,每个月的月钱要分一半给史妈妈。
月钱可能还在其次,像史妈妈这样的人,未必就稀罕多出来的那一两、半两的银子,大约的想叫自己的女儿多几个出头的,从通房到姨娘,她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
自己的婆婆,用的都是这些个刁钻狡猾的婆子,而且越是刁的,越是重用……吴苏真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小雪的事情怎么处置的,吴苏过了两天就知道了,史妈妈到底是叫小雪回来了,不过安排在了四爷住的西跨院,先打扫屋子。
吴苏偷着松了口气。
外书房收拾了两天,才算是摆放整齐,该有的都有了。这样一收拾,吴苏倒是多了个去处,没事就爱来书房看看书,她这个东跨院没有什么外人,小厮都在院外不让进来。
有一天去给老太太请安的路上,还遇上了史妈妈带着小雪,两人给她行礼,吴苏特意看了看小雪,那天哭得都看不清面目了。小雪十五六岁的年纪,果然长得明媚娇艳。
吴苏看了之后,却又觉着可惜,只是不知道可惜什么,还叹气了一回。
又过了三五天的,府里传长房大老爷、大太太要回来了的消息就更盛了。齐老太爷派人每天在城外百里亭去迎候着。
吴苏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紧张。她不能不紧张,从没见过公婆的面,如今也要见到了,自己还是如此尴尬的局面。
相公做的那些事……大老爷听到了,能不生气吗?当然,这些事肯定在发生之后就已经传到了京城,大老爷和大太太就已经知道了的,但是那时候山高水远的,他们在京城的事情没有办完不能回来,自然没法惩罚齐奕,如今回来了,会怎么处置呢?而且……想来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吧?自己的人品在还没见到公婆的时候,已经被相公给败光了……
相公为什么要对自己家的生意这样的折腾?
加上这些天公婆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齐二太太那边似乎就已经开始避嫌,长房院的什么事情,已经不再做主了,小事就叫婆子来问自己,大事就去问老太太。
看到齐二太太尚且如此的谨慎,加上之前齐大太太身边这些个婆子的表现,吴苏更加的不安了。
这天早上的时候就在传,差不多了,应该就是今明天的到,午时过了没多久,就在百里亭迎候的小厮先回了府禀报:“大老爷回来了!管家在百里亭接了,这会儿正缓缓进城呢。”
府里登时炸了锅一般,到底是走了三年了,何况还是长房院一大家子回来,院里院外的,人说话的声音都提高了几倍,丫鬟婆子忙的脚不沾地的跑,四处的传话。
吴苏让蓝绸和红罗留在院里,以防有什么事情,自己带着金缎和紫妮,来到了明和堂和大家一起等着。
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太精神都不错,齐老太爷眼睛都放光,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他老人家一站起来,齐二老爷和齐三老爷就全都站起来不敢坐着。
孙辈的就更不敢坐了。
也坐不住,二爷叫齐子玉,是二房院的长子,今年也十九岁了,比齐奕小三个月,被齐老太爷指挥的滴溜溜的转。
“玉哥,去院门上看看,怎么还不回来?”
“对了,玉哥,正门开了没有?铺没有铺红毡毯?”
“咦,怎么全都在府里等着,是不是应该叫玉哥去城门口迎一迎?”
于是二爷终于被派了出去。被指挥的滴溜溜转的变成了三爷,三爷叫齐子谷,比齐奕小两岁,今年十七岁,是三房的长子。
“谷哥,去看看……”
齐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在里屋埋怨:“好好的叫哥儿们坐下等行了!外头那么多的管家下人不使唤,把哥儿使唤的滴溜溜的转!”
齐二老爷齐轩华也笑着道:“是啊,父亲,还是坐下等好了,不用着急,从百里亭到城门,也得半个时辰呢,在家上一大家子的,想来车马的不少……”
齐老太爷一听却更坐不住了,道:“辎重那么多,去接的人太少了……”
齐二老爷一看,知道不多去几个人是不行了的,便笑着站起来道:“那儿子和谷哥都去接,三弟留在家里,万一有什么事招呼一下。”
齐老太爷正有此意,忙点头:“好好好,你们去,都去!”
屋里齐老太太听得又好气又好笑,摇着头对齐二太太张氏道:“老大也是走的时间太长了,三年没见了,老爷子想儿子呢。”
张氏忙笑着道:“是啊,三年了呢,不过现在好了,终于回来了,咱们一大家子又团聚了。”
齐老太太连连点头。
张氏身边坐的是张氏的大儿媳妇,齐子玉的娘子小张氏,小张氏是张氏娘家哥哥的女儿,两家是姑表亲联姻。小张氏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女儿。
齐三太太姚氏,脸色不定的坐在那里。
姚氏和张氏身边周围坐了齐梨、齐云几个,小雪回了长房院,金缎回来说,三姑娘脸色好几天都不好,三姑娘原本是想让小雪当陪嫁丫鬟的。
这陪嫁丫鬟很重要的,是自己到了婆家唯一的助力,聪明会来事是一个,还要会看眼色。吴苏想到这里又想起自己当时出嫁的情形了,虽然其实没什么挑选的余地,但是确实也在陪嫁丫鬟选谁上面费了心神的,好在当时闲话比较多,嫡母那边有所顾忌,才让自己带了自己原本的几个丫鬟的。
因此说齐梨的心情不好,她特别理解。
不停的有消息传进来:“到了城门了!”
“快到胡同口了!”
听见这声禀报,齐二太太便起身了,屋里除了齐老太太,其他所有的人全都站了起来,回来的是大老爷大太太,这一辈中的老大,应该都去迎接的。女眷们自然就是迎接齐大太太,从屋里出来,出了二门,站在了连接着外院的垂花门处。
不停的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
“快去几个到角门,头一辆车太大了进不来!”
管家小厮的声音在外面喊着,站在这里听得格外的清楚。又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府门那边已经是嘈杂的很了,还有人大声的喊:“大哥!你可回来了!”
这是进门了。
众人在垂花门这边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前方一群人走了过来,中间的是为年近四十的妇人,身上大红的牡丹团花披风,里面是一件正红妆花缂金丝锦缎褙子。容长脸,眼神犀利,风尘仆仆,周围多少的丫鬟婆子簇拥着。
两位年纪相差两三岁的小姐,一个披着蹙金繁色脂艳海棠茜纱的披风,一个是云锦累珠披风,容貌艳丽,光鲜夺目,同样也是被无数的丫鬟婆子簇拥着,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众人面前。
齐二太太带头笑着福身:“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