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芳华绝世:轻舞美人殇-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烨眉宇间出现一丝厌烦之色,将书本仍至案上,道:“王登联,你是直隶巡抚,也是我大清最年轻的巡抚,你说。”
王登联一脸平静,神情肃然,恭敬的说道:“回皇上,臣刚由顺天府调任直隶月余,故对直隶状况不甚了解。”
玄烨一挑眉,对这新颖的回答倒是起了一份兴趣,“调任月余怎么会不知道状况,那你这个月都干嘛了?”
王登联谨慎的回答道:“回皇上,臣在了解状况。”
“了解状况,了解到什么状况了?那这地,该圈还是不该圏,该换还是不该换?”玄烨正眼看向王登联,这才发现他不若前两位臣子意味的撇清身份和隐约不答,满是慌张色,而是一脸的沉着和冷静,纵然面对自己也毫不却步。心中倒是起了一份欣赏之意。
王登联正眼直视玄烨的双眸,直然道:“臣请旨向皇上相询一事。”玄烨略有兴趣,欣然颌首,旦听闻王登联询问:“臣敢问皇上,皇上认为这地是该换还是不该换?”
玄烨面露一丝笑意,道:“朕不知道,朕想听你说。”
却不想王登联顺着玄烨的话说了下去,“既然皇上没想法,臣就据实勘量,据实上奏。”
芳儿在内闻言,放下手中的花样钿子,虽未蒙面,心中倒是也觉得那王登联不是泛泛之辈。身为臣子,胆敢跟皇上打马虎眼。芳儿微微一笑,他倒是玄烨一位不可多的的良臣。
“那朕要是有想法,那又怎么样?”玄烨问道。
王登联依旧用自己独特的态度说道:“臣忠君为主,自会依皇上的想法勘量,勘量出一个符合皇上想法的结果,请皇上示下。”
“那你是在逼着朕说出想法了?”玄烨笑着说道,语中虽有不赞同之意,但是神情确实颇为喜悦,“王登联,你很嚣张啊。好,那朕就告诉你朕的想法。”玄烨缓缓道来,“朕年幼登基,辅臣柄国,执朱批之权,效忠于辅臣,便是效忠于朕,不过现在两个辅臣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那你是根据哪个辅臣的想法来勘量呢?”玄烨说是说了,但是依旧没说出自己的想法。
王登联低眸沉吟,心知肚明这是皇上有意在考问自己,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回皇上,夫君者,非治天下乃治于天下,臣之忠君乃忠于天下,臣自会以百姓之意为依归,将百姓之意上报朝廷。”
玄烨很满意王登联的回答,继续问道:“好,那要是朕和辅臣的想法,跟天下百姓相佐,那你忠于谁?”
王登联说道:“君不君,民不民……”
“那你就臣不臣,对吧?”玄烨笑着接下去说道。但却闻得王登联一声坚定的“不”,心下好奇,眼眸一抬。静等他的说辞。
“臣身为朝臣,自当鞠躬尽粹,冒死上谏,下慰百姓,以祈天下安稳,就算要臣一死,臣也在所不辞。”
玄烨呵呵笑出声,芳儿能听出他很高兴,高兴大清有这样一位直隶巡抚。他看着王登联,眼中含着欣赏的笑意,说道:“王登联,你很狂傲。”
王登联嘴角微微勾起,却不易被人察觉,“臣不敢。”
“你们话中的意思,朕都明白了,都下去办差吧。”玄烨说道。
待他们三人走出东暖阁,芳儿方从内殿悄然步出,虽然遗憾,倒是看的见他们三人远去的身影。当中一人身姿挺拔,散发的是一股子正气,芳儿料想那人定是直隶巡抚王登联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视察
曹寅一等看不到三人的身影,就立马抱怨的说道:“皇上,这个王登联太嚣张了,说话咄咄逼人,竟敢冒犯皇上。”
芳儿闻言轻笑,她自后头走出来,手中端着一杯茶水,放置玄烨的跟前,跟玄烨相视一笑,然后说道:“他确实很嚣张,但是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不过有些桀骜不驯罢了。倘若能把他驯服,定是皇上的心腹大将,良臣谋士。”
纳兰容若略一思索,又看了一眼玄烨的神色,一抹了然浮上心头。
虽然芳儿说的有道理,但是曹寅还是看不惯王登联的那副德行,“虽然有真才实学,但是也听叫人讨厌。”
“只要皇上不讨厌就行。”芳儿看向一旁的纳兰容若,见他不发一语,问道:“容若,你在一旁听着的时候,有没有为王登联捏一把冷汗?”
曹寅不解,正欲相问,却见纳兰容若温文一笑,道:“为君者,当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如果只因一两句话听不进去,就要斩杀谏臣,那容若愿意效仿伍子胥,剖下丹心飨愚君,高悬双目怜苍生。”
玄烨闻言却是微微一笑,对于容若大为不敬的言语视若罔之,“王登联生性虽然狷狂,却是忠贞为国。对此,朕有一股亲切之感。”
芳儿闻言神情倒是一愣,眼中出现一抹忧伤之色,她看了眼外头站着的陆尔泰,然后转首看向玄烨,说道:“因为他很像一个人。”
玄烨的神情也露出一抹缅怀,唇角勾起的一抹弧度中带着几缕显而易见的苦涩。“原来皇后也察觉到了。”
曹寅心中疑惑,侧首看向纳兰容若,见他也一副伤怀的模样,想问出口,却敏感的意识到现下的气氛不对劲,他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转移问题道:“皇上,那咱们还出去吗?”
玄烨轻笑,“去,怎么不去?就让我们去看看圈地是怎么一回事。”眼中透露出坚定的目光。锐利如雄鹰,令人不敢小觑。
前往保定河间的道路上,曹寅驾着马车飞快的奔驰着。芳儿坐在玄烨身侧,颠簸的有些皱眉。她看向玄烨,一脸专注的盯着手中的书籍,一页一页的翻阅着。淡淡的,在这宽敞的马车之内飘荡着点点的温馨。芳儿微微笑着,静静的不发一语看着玄烨。
几声马蹄从耳旁穿过,夹杂着一声咒骂。玄烨略微皱起眉头,心中甚是不悦被人打断,他出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曹寅在前方看的仔细,回答道:“是一个农夫冲撞了骑马的人,起了一些争执罢了。”说完,便重新驾起马车,从一旁走过。
芳儿心下疑狐,掀开帘子稍一张望,骑马的人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一个农夫艰难的从地上站起来,掸去身上的尘屑,自认命苦的摇首,重新挑起路边的干柴,步履蹒跚的走着。看着可怜,芳儿心中大有不忍之心,却又不好开口叫曹寅停车,以免打搅了玄烨的心情。她自袖口中掏出几锭银子从窗口扔了下去,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玄烨合上书籍,侧首看向芳儿,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将银子扔给他了?”
芳儿心中一震,不想玄烨见着了她的举动,略有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微微颌首,道:“能帮到人总是好的。”
玄烨略有感触的说着:“总有一天朕要让这天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芳儿淡淡一笑,想起清晨在东暖阁狂傲不羁的王登联,道:“王登联很有才干,尔泰见着他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我趁坤宁宫换衣裳的空档问了下,这才知道王登联竟与师傅是兄弟。”她见玄烨眼瞳之中露出惊讶之色,故意装作没看见,自径说了下去,“明史一案得以解决多亏了师傅。我知道你心里一直很内疚,内疚尔泰要隐姓埋名,内疚自己救不了师傅。如今出现了第二个陆健,怕是你心里乱极了。”
玄烨笑着看了芳儿一眼,“我的心思都被你摸透了。”说的有丝感叹,也有丝放松,“朕只是有些担忧,王登联的才干不下陆健,连这心性也几乎是同出一辙,这圈地一事怕是要横生枝节。”
芳儿宽慰道:“古书有云,主道得,贤材随,则百姓治。自古良臣难寻,实则,良臣觅英主更难。这王登联生在皇上亲政之年,岂不是他的荣幸,也是皇上的幸运。”
玄烨淡淡一笑,笑中带着诸多无奈和忧心。“如今辅臣当政,朕是担心陆健一事再次发生。”
芳儿一愣,倒是没想到这层。看着忧心忡忡的玄烨,劝解的话却是一句也说不上来。但是玄烨话中的意思,芳儿明白。王登联忠贞耿直,不会趋炎附势,若是一个不小心得罪了鳌拜,那下场绝对惨淡。
正欲开口说话,却听见曹寅说道:“公子,夫人,农田到了。”
玄烨和芳儿对视一眼,下了马车,所见之处均是一片绿叶悠悠,可见这保定河间之地,被正白旗的旗民料理的井井有条。只是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之中却是见不到一个人影。
“芳儿,知道为什么见不到一个人影吗?”玄烨缓缓开口问道。
看着肥沃的土地就要荒废了,芳儿面无神色的说道:“人心惶惶,担心自己的肥田是否被换掉。如此,谁还有心思种地。”语毕,她露出一抹轻蔑的笑。辅臣政权,受苦的确实自己旗下的百姓。如此可真够荒唐。
玄烨看向一处,然后举步行走,芳儿见状,连忙跟随。一路走来,所见之处均是人地均歇。
玄烨指着一堆人问道:“芳儿,知道他们为什么也不下田吗?”
芳儿顺手看去,那是一群汉民,意兴阑珊,席地而坐,款款而谈。依旧是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道:“因为这些汉民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是否被圈占,也不知道圈占之后,是否有新的土地分给他们。这自然无人下田做活了。”她看向玄烨,反问着:“难不成他们还要下地扔几袋种子,给后人收割吗?”
玄烨颌首,认为芳儿所言只字不差,他有问道:“那你可知道为何八旗的田地劣田多,良田少?”他见芳儿面露疑惑疑色,思索一番之后仍是想不出来,摇首的看着他,解释道:“当年八旗圈占汉人的土地,自然是不肥不圈,不良不占,哪一块土地不是良田肥沃。殊不知八旗在关外,素以狩猎为生,不懂耕种,不懂经营。二十年来已经荒废了一大半了。”随后叹了一口气,道:“现在需要圈占民地来补偿了。”
玄烨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一块陶土,感概的说着:“这些新开垦的荒地,都是百姓们苦做苦力,省州府出力参与才渐成的。奖励开荒,是朝廷的新政令,可初见成效,便要圈占土地。朝廷出尔反尔,将要如何取信于民?”说道最后,玄烨气愤极了,奋力将陶土捏成粉末。
纵观史书,历来有道明君均是以民为本。闻得玄烨此番话语,芳儿面露喜色。朝堂之上的玄烨不发一语,令某些大臣认为他意志消沉,却不想他看的如此仔细,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可没有实权,终究是玄烨的一大软肋。芳儿亦是知道玄烨对于圈地换地一事是极为不赞成,应当说只要有害百姓之事玄烨都是不赞成的。现下玄烨若是要去做这件事情,他欠缺一个动力。而她不妨给他一个动力。
芳儿道:“土地人民者,乃帝王之大宝。咫尺之土亦为君土,匹夫之民亦为君民。如今圈占之地,已非皇地,投充旗下之民亦非皇民。因此,多圈给旗下一地,皇上则减一地之赋,多投充旗下一人,皇上则少一人之税。如此说来,圈地岂非有侼大义么?”她缓缓看向玄烨,进一步说道:“所谓圈地,不光是圈百姓之地,更是圈皇上的地,圈天下的地。”
玄烨闻言笑道:“不愧是朕有满州第一才女之称的皇后,任何事情都看的如此通透。”
芳儿闻言低首轻笑,她心里清楚,玄烨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至于要怎么做,那已经不是她的责任范围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祥瑞
翌日早朝,玄烨一身金黄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俯视殿内群臣,唇角带笑,不发一语的倾听一切朝政。见朝政为鳌拜一手把持,苏克萨哈也不置一词,心中感到嘲讽。正欲散朝之际,玄烨开口唤住了众臣。但听得鳌拜问道:“皇上,可有什么旨意要下吗?”
玄烨轻轻一笑,略有轻蔑之意的说道:“辅臣柄国,朕尚未亲政,无权下旨。”见鳌拜略有尴尬之色,他转移话题,道:“只不过有件高兴儿的事情,想跟列位臣工说说而已。”随即看了一眼曹寅。
曹寅心领神会的颌首,然后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将东西抬上来。”语毕,便又退居到了玄烨身侧。
殿外响起一阵响动,众臣均是侧首朝殿外看去,但见梁九功领着几个小太监,吃力的抬着一方铜鼎走进殿内。那方铜鼎呈青色,看色泽已经有些年代。众臣疑狐的看向玄烨,不明白这小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东西是太皇太后的一名包衣奴才早先从怀柔得来的,是当地的农民在耕种土地之时,从地里翻出来的一尊古鼎。”玄烨笑着解释道。然后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台阶,来至铜鼎跟前,说道:“苏克萨哈,你文采好,你来念念鼎上的文字。”
苏克萨哈虽然心中不解,但也不好当面弗了玄烨的面,看了眼铜鼎上印刻的文字,念道:“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射魅辟邪,噬除群凶。”
“熊赐履,你的学问也好,你也来说说。”
熊赐履应声之后,站列出来,几步走至铜鼎身侧,亦是看了铜鼎上的文字,然后说道:“天禄和辟邪是上古瑞兽。天禄能带来丰收,辟邪能驱除世间一切灾难。”随即他拱手道:“恭喜皇上得此古鼎,此乃上天之祥兆。能保国泰民安,无灾无祸。”
一众大臣闻言均是向玄烨祝贺。
熊赐履的话正合玄烨的心意,他微微一笑,说道:“是么?那太好了。”伸手抚触铜鼎,缓缓道来,“此物出在怀柔密云一带,那该地就是祥瑞福地了。”想起一事,他唤了一声王登联,问道:“怀柔密云不是正在勘量圈地吗?”
王登联应声称是。
玄烨面露疑狐之色,看着铜鼎,说道:“难道是上天的示警?”随即轻微摇首,“既然是祥瑞福地,那就不宜动了。万一动了龙脉,为社稷带来危害,那就不好了。”略似说了几句,玄烨眼睛一撇,见鳌拜面露怒色,苏克萨哈眼角稍见喜色,嘴角露出一抹只有自己才能发觉的笑容,重新站到高阶之上,“朝政之事,朕管不着,也不想管。这事情还是交由辅臣们商议好了。”然后便含笑走出金銮殿。
散朝之后,众臣对于玄烨今日在金銮殿的表现都议论纷纷。从不发表意见的他今日竟然提出反对圈地了,这确实让人意外。但也却是让人犯难,孰不知这皇帝是反对圈地,还是只是反对怀柔密云一带的圈地?但是总体来说,皇帝还是站在反对的立场之上,这对于正白旗来说,胜算又多了一份。毕竟那鳌拜不得不顾及到小皇帝的看法。这让苏克萨哈不禁眉开眼笑。
看着苏克萨哈笑容满面的样子,鳌拜心里虽然不悦,却也没表现出来。闻得身边的心腹说道:“小主子看来是听白旗的。那该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鳌拜不以为然,嗤之以鼻道:“圈换土地是率祖制之事,他懂什么。”
“可现在连小主子也牵扯进来了,我看这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小李子在一旁不起眼的地方聆听着众位大臣今日对皇上的看法,未几便悄然离去,没人发觉也无人知道。
慈宁宫内,热气腾腾,芳儿站立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跟前,亲自配制着花茶,待清水被烧开之后,她执起炉子往杯中轻轻一倒,立刻飘出沁人心脾的花茶来。
太皇太后含着笑意,接过芳儿递来的杯子,轻尝一口,随即不住颌首称好,“飘香四溢且有助身心健康。”她看向芳儿,然后问道:“芳儿,你可知道这茶的渊源?”
芳儿轻轻一笑,再将杯子递给皇太后之后,她缓缓说道:“回老祖宗的话,‘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之后,《茶经》也采用了‘茶’字。在此之前,‘茶’是用‘荼’表示的。”
太皇太后呵呵一笑,赞道:“芳儿你真不愧是满州第一才女,你究竟是看过多少古书,才养成今日这般聪慧。”
芳儿腼腆一笑,“老祖宗夸奖了。”随后她见着太皇太后指着身侧的位子,她心领神会,微微福身过后便翩然走到她的身侧坐下了。方一坐下,她便看着殿外已经有了小李子的身影。示意乌苏嬷嬷过去打探一番,然后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说话了。
芳儿的举动自然没有逃过太皇太后的眼睛,她不动声色,静静的看着,心中也好奇芳儿的所作所为。眼神示意苏麻喇姑再添上茶水,端起杯子,微微品尝,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一瞥首却见着皇太后跟前的茶杯不动分毫,笑着问道:“今日你是怎么了?平日里你素来喜欢喝茶,今日却不动一口,莫不是芳儿的花茶不合你的口味?”
皇太后时不时刁难芳儿的情况她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去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嫉妒芳儿的境遇也是情有可原。只是没料到,皇太后会当着她的面给芳儿使绊子。
芳儿闻言也看了皇太后一眼,见太皇太后面露一丝愠色,当下请罪道:“是臣妾疏忽了皇额娘的口味,臣妾该死。”
皇太后阻止了芳儿欲福身请罪的举动,笑着对太皇太后说道:“皇额娘莫要误会,皇后配制的花茶很适合臣妾的脾胃,只是臣妾在想些事情故此没喝。却不想叫皇额娘挂心了。”
芳儿重新回到位子上坐下,乌苏嬷嬷已经回来了,她倾身朝芳儿耳边说了几句,但见芳儿露出一丝笑容。回过神,方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均是侧首看着她,她诺诺的说道:“臣妾失仪了。”
“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么高兴?”太皇太后问道。
芳儿不敢隐瞒,便将小李子从太和殿外听闻回来的事情转述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听。刚一叙述完,便见皇太后略一蹙眉,然后说道:“后宫莫要干预朝政。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皇后有失分寸了。”
芳儿也不辩解,只是抵着首,乖巧的听着皇太后的训话。
碍于太皇太后在此,皇太后也不好将话说的严重些,只是象征性的训说了几句便了结了。
太皇太后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自顾品茗着花茶。待皇太后说完,她又跟芳儿闲话家常了几句,然后便叫芳儿退下了。看着芳儿远去的神情,以及方才她的举止,均是让太皇太后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皇后她没给玄烨选错。
第一百四十九章 转折
清晨早朝殿内众臣满汉分居两旁心下讶异却也多份安定之心提出禀奏如今未经辅臣合议不向皇上太皇太后禀告此事于法不合鳌拜唤声道:朱昌祚王登联身为直隶总督巡抚所以们对换地事应该依照所委办理不得不加以扣押鳌拜做出合理解释但也无可奈何不发语但见耿聚忠出列道:鳌大负责管辖直隶也之常情便会招来牢狱之灾还谁敢向皇上讲真话道:朱王二位实属犯上便结党营私之嫌书中不禁言民间困苦就越权应置重典不道与结党营私王登联朱昌祚汉可苏纳海手下大重臣
鳌拜微微笑对圈换土地事早就心怀不满今日镶黄旗不肯换地如此慌乱不实欺上瞒下
苏克萨哈呵呵冷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以弹劾
苏大鳌拜态度极为傲慢道:圈换土地复祖制苏纳海、王登联朱昌祚反复阻扰看眼在堂上正坐玄烨不发语凡结党乱政之
皇上事情……
好玄烨皱眉眉头极为不耐烦方己过于失态看下朝中满汉大臣均副对鳌拜专横跋扈甚为不满正欲开口心领神会道:辅臣柄国朕管不们辅臣己决定吧
宫后苑景色方好看面前景色身侧站曹寅纳兰容若如今鳌拜专横跋扈只要不如意
芳儿伴太皇太后缓步走进宫后苑心中不住泛起心疼柔声道:老祖宗咱们去那边看看吧拍拍搀扶己手臂纤手咱们去看看也听甚至面露厌恶之色
举步走进亭子太皇太后放开芳儿手将身子投入己怀中今日怎
玄烨嘲笑那还问孙儿干什呢坐在身侧道:在生气继续道:生气就连索尼也冷眼旁观略带颤意看玄烨依照今时今日关系疑惑看眼纳兰容若
太皇太后看眼面显慌张芳儿哀家对
玄烨对上太皇太后直视目光迎上太皇太后不解略兴趣目光但更气愤己对于鳌拜嚣张无能为力双眸微眯鳌拜今日朕就不相信
太皇太后微笑颌首不然玄烨就功亏篑想必都认为皇上脾性不好
玄烨微微轻笑也收到定效果更何况鳌拜呢原来皇上在故意蒙们想必皇玛嬷早就道既然皇上已经后招站起身子然后道:些起风
芳儿轻然颌首搀扶起太皇太后然后回首温柔如水看眼仍站立在亭子中玄烨
微风吹拂起玄烨龙袍黑如鹰眼眸子亮丽非常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决心
月清风高,宫内的一切显得尤为安静。芳儿伴在玄烨的身侧,静静的走在宫后苑崎岖不平的鹅卵石子路上。花盆鞋底的高端使得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芳儿暗瞧了一眼走在前方的玄烨,极尽全力将自己的身子保持平衡,同时也庆幸清月跟在身侧,不然没了她的搀扶,她指不定已经摔倒多次了。
“芳儿……”玄烨轻轻唤了一身,见没人答应,便略一侧首,却发觉芳儿已经落在后头了。他停下脚步,回过身子,加重了一些声音,重新唤了一声“芳儿。”
芳儿这才听到玄烨的呼唤,抬首见玄烨已经停下脚步在前方等候,她放开清月的手,想要小跑过去,却发觉清月始终抓着她的衣袖不肯放手。芳儿抬眸看向清月,见她眼中有着不容错辨的坚定,她微微一笑,轻轻拂手扯开了清月。然后朝着玄烨跑去。未几,身子就如飞出去一般向前扑倒。
正当芳儿以为疼痛会染上自己的身子,却不想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抬首一看,恰是一脸慌张的玄烨。她在玄烨的扶持下微微站起身,然后福身道:“让皇上担忧了。”
玄烨的眼中透着责怪,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芳儿,见她完好无缺这才舒展了眉宇。“这石子路本就崎岖不平,你怎么可以跑着过来,也不怕摔了自个儿。”
芳儿轻轻一笑,“这不是怕皇上等急了吗?这会子倒是怪起臣妾来了。”
略似娇俏的言语让玄烨心间一暖。沉稳如芳儿,也会像一般小女子般撒娇,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一面。他伸手抚上芳儿的容颜,清丽脱俗的脸庞在月光的照射下闪着一丝丝的红晕。玄烨不期然想起在南苑行围时见到的赫舍里芸芸,想起以前芳儿诉说过的往事。若没有经历太多,芳儿应该也会像芸芸一般无忧无虑吧。心中微微泛疼。
“等圈地一事过后,你把芸芸接进宫来吧。朕答应你的事情,迟迟未兑现,你心中可曾怪朕?”
芳儿微微摇首,“此事无关轻重,臣妾知道皇上的心思就好了。”
这就是善解人意的芳儿,玄烨深情的看着她,满腔的爱意都不能表示玄烨对芳儿的喜爱。
清月急急忙忙的跑到芳儿身侧,匆匆给玄烨行了一个礼,然后对着芳儿紧张的问道:“娘娘,您没事吧?有没有摔着?”
芳儿轻笑,指了下清月的额际,“你这丫头片子越来越像乌苏嬷嬷了。”接收到清月怪嗔的眼神,芳儿收住笑声,道:“好了,不说你了。你去吩咐御膳房备些酒菜,我和皇上要在这里赏月。”待清月应声退下之后,芳儿又吩咐道:“曹寅、容若,你们分别去一趟安亲王府和靖南王府,把柔嘉公主和聚忠召到宫里来。若要有些欢声笑语,没了他们两个可不行。”
曹寅和纳兰容若相互对视一眼,均不明白芳儿此举为何,但见玄烨眼中透着笑意,也就应声而去了。
玄烨将芳儿搂在怀中,朝着前方的亭子而去。陆尔泰尽忠职守的跟在后头,忍不住问道:“娘娘,将耿聚忠召进宫的用意,奴才明白,但是将公主召进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芳儿和玄烨相视一笑,道:“尔泰,这乌云蔽月之下,你还能看到什么?”
陆尔泰抬首看了一下当空的皓月,道:“世界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了。”
“有时候,掩人耳目,声东击西也是一个决等的方法。”玄烨的双瞳之中闪着坚定的目光,缓缓的说道。
陆尔泰明白了。若是没有一个绝妙的幌子,今夜召见耿聚忠的目的将会不言而喻。他默默的跟在身后,看着前方相拥的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让人望尘莫及。一个如烈日灿烂,一个如明月皎洁。互相辉映,绝配而又登对。
柔嘉一见到芳儿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全然没有将玄烨放在眼中。“芳儿姐姐,你要知道我有多么想进宫见你。可是阿玛和额娘硬是把我关在府里,让我看什么捞子的书籍和绣什么乱七八糟的女红。我最烦的就是这些了。”
芳儿掩着嘴轻轻的笑着,见着柔嘉生气蓬勃的样子,心中也甚为开心。身为皇室中人,柔嘉能活出自己的一份天真可爱,着实难能可贵。她拿过一旁的茶水,递给正讲的滔滔不绝的柔嘉,柔声道:“喝杯水,润润嗓子。”
柔嘉笑着接过茶杯,咕噜咕噜喝了下去,行为举止没有一份的公主样子,举手投足间尽是属于自己的洒脱。
芳儿不找痕迹的看了一眼玄烨,见玄烨点头示意,她了然的颌首,然后执起柔嘉的小手,道:“陪我去那边走走吧。”
耿聚忠的目光温柔的随着柔嘉的身影。不知道从何时起,这抹娇俏的身影就占据了他全部的心思。
玄烨看着耿聚忠这副模样,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那自幼被他宠上天的妹妹柔嘉,心中便对耿聚忠的心思一清二楚了。他轻声唤了几声聚忠的名字,均没有反应,心下好笑。他掩去嘴角的笑意,大声唤道:“聚忠。”
耿聚忠尴尬的回神,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正坐在对面的玄烨,拱手道:“皇上,有事吗?”
玄烨兴起了一丝捉弄耿聚忠的念头,他将正事暂时搁置一旁,然后看着柔嘉消失的身影道:“柔嘉自幼在宫中长大,深受皇玛嬷的喜爱。朕猜想皇玛嬷不会那么早就让她出嫁。更何况,聚忠,依你的身份……”玄烨故意将话停顿在那里,他倒是想要看看耿聚忠会怎么回答。
耿聚忠的神色一黯,“谢谢皇上的提醒,微臣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因此纵然对公主有心,也断然不会造成皇上和太皇太后的烦恼。”
玄烨微微一笑,“柔嘉是朕最宠爱的妹妹,朕希望她嫁得好。而你耿聚忠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长久下去,你一直毫无举动,可别怪朕没提前告诉你。”
耿聚忠一愣,喜悦的思绪占据了他的心房。他可以认为皇上的意思是不反对他追求柔嘉公主吗?
玩笑开够了,那就该说正事了。不然芳儿就该带着柔嘉回来了。玄烨将手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