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鲤小皇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杨家有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她生而心智稚嫩,引得十里八乡嘲讽讥笑,
  直到有一天,京里来了贵人,说要接她去给有钱人家作妾冲喜去。
  这一年,先帝唯一的皇子登基,却被诊出怪病。
  钦天监卜卦,曰南方岷泽县有一女子,若为新后,必使新帝绵延益寿,国运昌隆。
  后来,岷泽县的乡民们,方才知晓那杨家的老姑娘,是给新皇冲喜去了。
  【阴鸷狠戾占有欲强到爆棚男主X小傻子长得跟天仙似的女主】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月窈(幺儿),萧弋 ┃ 配角: ┃ 其它:甜宠,爽文
第1章 杨家呆女
  岷泽县上来了一家富户,姓李。
  “这么大的珍珠,人家就用来镶鞋面。见过吗?没见过吧?”
  “那家的丫头走出来都不一样,满头钗环,一身绫罗绸缎,不像是丫鬟,倒像是大小姐!”
  “那排场就不必说了,听闻县衙上下更特地摆了酒宴,为那家老爷接风洗尘……那筵席上吃的都是什么,嘿,说出来保准你见都没见过!”
  岷泽县的乡民们津津有味地议论着这户人家。
  “要是能到这家去做丫鬟,那可不就跟去做小姐差不多吗?”
  “昨个儿不就说了吗?要找几个长得漂亮的小丫头进府做丫鬟呢。王大家的,你可以把你女儿送去啊!”
  “什么做丫鬟啊?我听说是要选长得好看的姑娘,送到京里去给人作妾呢!”
  杨氏恍恍惚惚地走在路上,旁边的妇人撞了撞她的肩,道:“方才那些话你听见了吗?如果这李家真是来选姑娘送京里去给人作妾的,你不如把你家幺儿送去!这种大户人家选姬妾通房的,就瞧好看不好看,别的都不瞧……你家幺儿年岁也不小了,嫁是定然嫁不出去的。正经人家不乐意娶这么个傻子,那庄稼汉都不乐意娶这么个担不起家里家外活计的!”
  杨氏低着头,脸色发白,一言不发,只缩紧了手指,将手里的药包捏得更紧了。
  妇人再接再厉地劝道:“你家成子年纪也不小了,且不说这将来成亲的钱打哪儿来,就说说现在……这李家要在咱们这儿修私塾了,说是不拘高低贵贱,交了束脩,就可进私塾跟着读书……你就不动心?趁这个大好机会!你不如将你家幺儿送去,换一笔钱,也好叫你家成子能上学,说不定将来成亲的钱也有了!”
  旁边有人嘻笑道:“我瞧成子同他姐一样傻,送去读书,恐怕也没什么大用!留着钱将来成亲才是正事!”
  妇人也跟着道:“是啊!这些钱你们都掏不出来,现如今你男人还得吃药,这以后哪儿还有钱啊?早些把人送走,兴许你家幺儿凭那么一张好脸,下半辈子也就不愁吃喝了……”
  杨氏的手抖了抖,面上流露出了一丝犹疑之色,像是经过这一番劝说,终于动摇了。
  妇人见她半晌都不开口,撇撇嘴,也懒得与她再说,便扭头与其他人又说起这李家排场如何大,丫鬟如何漂亮如何金贵,那出行的马车上头缀了多少金银珠宝……
  杨氏不动声色地听着,面上的犹豫之色渐渐转为了坚定。
  她捏紧了药包,加快了步子,回到了家。
  杨家的院门口是锁着的。
  不锁不成。
  杨家姑娘是个傻子,整日里呆呆的,杨氏怕女儿跑出去,跌死在哪道沟里,于是每日出门,哪怕只是一会儿,也要将门锁得死死的。
  这会儿开了门,迈进院子里,便见一个年过十九,却仍旧生得如十五六岁少女一般的姑娘,乖乖坐在小板凳上。
  这姑娘没人梳头,披散着头发。
  但她与那些村姑不同。正是因为她傻,所以她平日里都不折腾,往一个地方一坐便是好几个时辰,起床时头发什么模样,后来便依旧什么模样,半点也不显邋遢凌乱,反倒说不出的乖巧静美。
  杨氏先拿药煎了,服侍着自家男人起身喝了药。
  又去做了吃食,端给小儿子吃了。
  之后她才端着一碗糊糊来到了杨幺儿的面前。
  杨氏放下糊糊,捧住杨幺儿的脸,理了理她脸颊两旁的发丝。
  杨幺儿恍惚回过神,盯住的杨氏的脸,她粲然一笑,喊了声:“娘。”
  声音又娇又软,直往人心里戳。
  那笑也好看得紧,那仿佛一笔一划描绘出来的眉眼,乍然灵动了起来,瞧着哪里还像是个傻子?倒像是个不知道打哪儿来的小仙女。
  杨氏捧着她的脸,都不由微微出神。
  但那笑也只有那么一瞬。
  等笑收起来之后,杨幺儿便又是那个傻子了。
  她呆呆地盯着杨氏,一副不知渴饥冷暖的模样。
  杨氏掐紧了指尖,她轻轻拂过杨幺儿的脸,哑声道:“幺儿想不想吃鸡鸭鱼肉呀?幺儿想不想穿绫罗绸缎呀?娘送你去过好日子……好不好?”
  杨幺儿目光懵懂地盯着她,呆呆地问:“爹娘和弟弟也一起么?”
  “不,只有幺儿去。幺儿先去,以后好了,再接爹娘和弟弟去。”
  对于杨幺儿来说,这样一句话消化起来似乎都很困难。所以她脸上也没有旁的表情,看不出喜怒。
  杨氏这才端起碗,给了杨幺儿,盯着她一口一口慢慢吃光了。
  随后杨氏便仔细为杨幺儿梳了梳头,还给她别了朵花。又将自己出嫁时那身好衣裳拣出来,给杨幺儿换上。又拣了块木炭,给杨幺儿描了描眉。这才牵着她,慢慢地走了出去。
  ……
  李天吉在岷泽县待了已有一月有余。
  他打着来此选婢妾的名头,实则是为挑选给当今冲喜的人选。
  今岁惠帝驾崩,年十六的太子登基,登基后便染上了怪病,连朝都上不得。
  朝中老臣心急不已,请钦天监占卜。
  随后钦天监卜卦,曰南方岷泽县有一女子,若为新后,必使新帝绵延益寿,国运昌隆。
  李天吉乃是淑妃的远房侄子。
  如今太子登基,淑妃便一跃成了皇太后。
  挑选冲喜女子的任务,皇太后便交给了他。
  可这个活计,看着风光。
  实则……实则要命得很!
  如今新帝初登基,朝政把持在几位重臣和几位王爷手中。
  多方势力拉锯,谁也不愿瞧见新帝当真病体转好,羽翼渐丰,待长成时,自然没了这些人继续把持权势的机会。
  所以这选什么样的人来冲喜便成了重中之重。
  乡野村妇为新后,必然成为笑柄。
  可这还不够。
  不仅得乡野村妇,这乡野村妇还得够埋汰!
  得冲不了喜,还会丢新帝脸面的那种……
  可是吧。
  这种行径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
  若是弄个貌丑无盐、邋遢粗鲁的去,其他人未必如何,他李天吉必然要先被那些装模作样为皇上好的人给一口水喷死。
  为着这个,李天吉已经半个月不曾睡好了。
  他坐在厅中,喝着凉透了的茶,眉间的皱纹几乎能夹死苍蝇。
  这时,一个丫鬟奔进门来,屈身道:“老爷,今个儿还选吗?外头又送了个新的来。”
  “昨天送来的瞧了吗?”李天吉皱着眉问。
  “没呢。”
  “那便一并带过来吧。”
  “是。”
  不多时,便见几个年轻姑娘畏手畏脚地被带进了门来。
  不,倒也不都畏手畏脚。
  至少有一个身量小的,坠在后头那个,她走起路大大方方。
  待人在李天吉跟前站定,李天吉一眼便被最后那个小姑娘给吸引去了目光。
  待瞧清对方长得如何模样时,李天吉轻吸了口气。
  这穷乡僻壤的!
  还有如此标致的姑娘!
  不,不止是标致。
  哪怕她穿着粗布衣裳,头发披散没有形状,那眉毛也不知是谁画的,总归画得不大好……但却依旧掩不住她的模样。
  琼鼻樱唇,黛眉桃腮。
  实在俏丽若三春之桃。
  李天吉脑子里轰轰作响,一瞬间甚至动了点把人留为己用的心思。
  但他到底还是按捺住了这种冲动。
  他扫视过其他的姑娘,却遗憾地发现,这些姑娘里头,包括前些天他见过的那些姑娘里头,没有一个人及得上这小姑娘的相貌!
  李天吉吐出一口气,招招手,示意对方到自己跟前来。
  旁边的小厮躬身忙道:“她叫杨幺儿。”
  李天吉听岔了,以为是叫“瑶儿”,心说名字也好。
  他便露了个笑容,道:“瑶儿,过来。”
  杨幺儿眨眨眼,没动。
  这里对于她来说,太陌生了。
  陌生的地方,许许多多陌生的人……
  这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
  李天吉见她呆呆不动,心底有些惊疑,他扭头问那小厮:“她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个聋子?”
  那小厮笑了笑,道:“不是,她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傻子。心智不全,呆得很呢。”
  “傻子?”李天吉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兴致,再望着杨幺儿那张脸,浓浓的遗憾涌上了心头。
  小厮又道:“不过方才她娘送她来的时候,就说她傻是傻,却乖顺得很,让她做什么,便做什么。和那些傻起来,便鼻涕口水混作一团的大不同。”
  李天吉怀疑地将杨幺儿从头打量到了脚。
  杨幺儿还乖乖站在那里没动。
  的确乖顺得很。
  再瞧她从头到脚都没有乡野村妇的粗鄙畏缩之气。
  李天吉心底渐渐涌现了一丝喜意。
  傻子?
  傻子不是正好么?
  足够漂亮,行事大方。
  实际却是个小傻子。
  这不正好全了京里头那些人的要求么?
  李天吉终于一拍桌案,手边的茶盏都跟着一抖。
  他道:“就她了,速速带她去洗漱打扮一番,换了干净衣裳。明日,不……今日!今日便动身送她进京!”
  李天吉笑了笑,露出颇为新帝分忧的神色来,道:“皇上病体可耽误不得!如今全天下的人都心系皇上龙体呢……”
  不过半个时辰后。
  杨幺儿便被换上了一身俏丽的粉裳,两三个丫鬟将她拥上了马车。
  那马车从李家驶了出去。
  守在墙角的杨氏,抬眼怔忡地盯着那马车远去,脚下一绊,摔在了地上,头都磕得青紫了也不觉。
  马车内。
  杨幺儿拉了拉身上触手细腻的衣裳,她将头从帘子伸出去,往后瞧去,隐约瞧见了杨氏跪伏在地上的身影。
  她呆呆地望着那个方向。
  一串眼泪滑落了下来,她脸上却没旁的表情。
  两旁的丫鬟叫她吓了一跳,盯着她落泪的样子,暗暗抽气。
  这村姑长得也着实太好看了些……
  落起泪来,倒像是那仙子落泪直落下珍珠水晶似的,哭得又漂亮又戳人心。


第2章 少年皇帝(修)
  紫酱色篷顶的马车缓缓驶进了京城,径直朝着永宁巷去了。
  “可算是回来了。”丫鬟望着前方不远的李家大宅,狠狠松了口气。
  “这姑娘果真是个傻的,一路上只顾吃喝睡觉,倒也省事。”另一个丫鬟笑出了声。
  转眼马车到了李家大门外,丫鬟们朝外一瞧,便见老夫人带了几个媳妇,携着婆子丫头,在门前站定了。
  几个丫鬟忙收起了打趣的心思。
  她们险些忘了,这马车内的傻姑娘,可是要送进宫里去做娘娘的。
  就连老夫人都摆出了这等恭迎的架势,她们这些打趣姑娘的玩笑话,若是叫主子听见了,扒掉一层皮那都是轻的。
  马车轱辘咯吱咯吱地转着,最后在李家门外停住。
  老夫人慈和地笑着走上前来,随即两个大丫鬟打起了车帷,将里头呆坐着的姑娘扶了出来。
  杨幺儿抬起头,懵懂地打量着面前的宅邸。
  那门真高呀。
  两边蹲坐的石像也好大呀。
  旁边围着的人也真多呀。
  还不待她从懵懂中回过神来,老夫人便扶住了她纤细的手腕,笑着道:“真是个标致姑娘,一路上想必累了。先沐浴解个乏,再换身干净衣裳。”
  杨幺儿不做声。
  李老夫人见她荣辱不惊,莫说脸色了,就连目光都未有一丝变化,顿时更觉这小姑娘不可慢待。
  李家几个媳妇,簇拥着杨幺儿往平日里贵客住的秋香院去了。
  几个丫鬟婆子伺候着她洗去了一身泥灰,又换上了崭新的衣裳,而后又为她仔细梳了头,梳成双环髻,又给她戴了钗环,描了眉,画了唇。
  杨幺儿便坐在那里,任由他们摆弄。
  “姑娘怎么没有耳眼?倒是没法子戴耳饰了。”丫鬟惊讶地说着。
  一旁的婆子闻言便要去取针。
  杨幺儿瞥见那针尖,想也不想就抬手捂住了头。
  “成了,都下去吧。”李家的大媳妇当先推门进来,斥退了婆子丫鬟,然后她走到杨幺儿的身边,亲热地扶住杨幺儿的手臂,将她扶将起来,道:“姑娘饿不饿?不如先用些吃食?”
  杨幺儿点了下头。
  李家几个媳妇,便又陪着杨幺儿一并用了饭。
  杨幺儿傻归傻,但自己吃喝是会的,只是动作比旁人要慢些。
  她捏着筷子,慢吞吞地用着食物。
  满屋子的主子、仆妇盯着她的模样,心下不由暗暗嘀咕,这倒不大像是从山野乡村里头出来的,难怪挑了这么个人。
  “太太,老夫人那边差人来问了,问姑娘可吃好了,好了便即刻送进宫去罢,太后娘娘还等着见人呢。”丫鬟在门外行了礼,出声催道。
  杨幺儿听见声音,便也歪着头朝那边瞧了瞧。
  那丫鬟被瞧得脸颊一红,几乎不敢与杨幺儿对视,直觉得这位姑娘实在清丽逼人,让人看上一眼都不自觉屏息。
  “那便收拾一番,送杨姑娘进宫罢。”
  “是。”
  杨幺儿不知道皇宫是哪里,但她知道,这些人要送她去另一个地方了。
  她瞧了瞧面前摆满的盘碟杯盏,忍住了舔唇的欲望。
  她还没吃饱呢。
  她抿了下唇,到底还是乖乖跟着起身,往外走去。
  之后便又是坐上了马车,马车摇啊摇,也不知摇了多久,一直摇到了那高高的宫墙外。
  那墙,高得仰脖子瞧都费劲儿。
  杨幺儿只抬头瞧了两眼,便不再瞧了。
  丫鬟为她戴好帷帽,扶着她下了马车,之后便又将她转交给了皇太后宫中特来接人的宫女太监。
  杨幺儿迷迷糊糊地跟着他们往里走,倒也不计较身边的人又换了一拨陌生面孔。
  这于她来说,甚至还算得上是有趣的事。
  她从前在院子里,一坐便是好久好久,见得最多的,便是从院墙东面飞到西面去的鸟儿,哪有见过这样多的人……
  ……
  淑妃是惠帝在时,宫中位分最高的妃嫔,当时的太子早早便失了母亲,一直由惠帝亲自抚养。惠帝去后,新帝便在众臣谏言下,奉了淑妃为皇太后,赵妃为太妃,秦昭仪为太嫔。余下的妃嫔,便移居南沿别宫了。
  如今皇太后、赵太妃与秦太嫔便居于东六宫永安宫中。
  宫人们引着杨幺儿到了永安宫。
  年老的嬷嬷冷着脸将她从头摸到了脚,而后又命人脱下她的鞋履,让她就着单薄的袜子迈入了殿中。
  杨幺儿触地觉得凉得很,她本能地缩了缩脚,身后的嬷嬷却是推了她一把,冷声道:“还愣着作什么?还不快进去?岂能让娘娘等你?”
  杨幺儿也听不大懂她的话,只觉得进了这里,周围的人个个都变得凶恶了起来。
  她心底是有那么一分怕的。
  尤其仰头一望,这儿的门也高得很,有股令人觉得怕的气势,直直往头上压。
  杨幺儿收起目光,顺从地进了殿内。
  只见中间的座上坐了个年过四十,却打扮光华非常的妇人,杨幺儿一眼便瞧见她纤长的手指上,戴着尖尖的甲套。
  尖得让人瞧一眼便觉得难受。
  “一个村姑……嗤。”座上人冷笑了一声,似乎连拿正眼瞧杨幺儿都觉不屑。
  旁边陪坐着的安阳侯夫人笑了笑,道:“臣妇瞧这位杨姑娘模样倒是标致,想来皇上定是会喜欢的。”
  皇太后眼底闪过了一丝讥讽之色,她左手扶住杯盏,道:“自然会喜欢的。”
  “行了,哀家也不必瞧了。送到养心殿去罢。”皇太后没什么耐心地挥了挥手。
  一旁的嬷嬷躬身道:“娘娘,这还未举行大典呢,便将杨姑娘送到养心殿去,只怕多有不妥。”
  皇太后眼底讥讽未消,她挥手道:“哀家也是为皇上考量,皇上仍在病中,早些将这杨姑娘送过去,兴许便立即就有了起色呢。”
  嬷嬷欲言又止,但最后她还是将皇太后的话传达了下去,命人将这杨姑娘尽快送到皇上那儿去。
  杨幺儿稀里糊涂地又被带了出去。
  她心下还有些高兴。
  可算是穿上鞋子了,不用再冻着了。
  待杨幺儿走了,皇太后才道:“李家递了信儿,说这送来的是个傻子。平白放个傻子在跟前,碍眼也就罢了,坏了哀家这永安宫的风水,那便实在不美了。”
  那安阳侯夫人露出惊讶之色:“是个傻子?”
  “是啊。”皇太后嘴角微微一翘,却是吐出一句刻薄的话来:“一个傻子,一个病鬼。倒也天生一对了。”
  安阳侯夫人听了这话,登时冷汗便下来了,低头不敢言语。
  杨幺儿又被带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这儿的老嬷嬷脸色更要冷硬阴沉些,连话都不怎么说。她对杨幺儿道:“在门外头给皇上磕个头就是了。”
  杨幺儿晓得磕头是什么,但却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给人磕头呢?
  她便杵在那里,没有动。
  那老嬷嬷脸色一沉,冷声道:“来时李家没有教过你规矩吗?”
  杨幺儿歪头瞧她。
  老嬷嬷更觉怒火升腾,抬手便要掌掴杨幺儿。
  此时门前挂着的帷帘叫人从内掀了起来,一个年轻的小公公迈步走出来,盯着那老嬷嬷,道:“闹什么呢?搅着皇上休息,莫是不想要脑袋了?”
  那老嬷嬷这才收敛了些,弯腰躬身道:“赵公公,李大人已从岷泽县寻得人了,方才太后娘娘做主,便将姑娘送过来了。老奴正叫姑娘在外头给皇上磕头呢……”
  那帷帘被掀开时,露了条缝儿。
  杨幺儿好奇地往里瞧了瞧。黑黑的。
  自是什么也没瞧见。
  但却有股香飘了出来,好闻得紧。
  里头一定是个好地方,杨幺儿心想。
  外头老嬷嬷和赵公公说着话,里头跪地的宫人起身,将龙榻上的少年扶了起来。
  其余宫人忙去多点了几盏灯,室内这才明亮堂皇起来。
  那榻上人的面目也在烛光之下变得清晰了起来。
  便见如墨挥就斜飞入鬓的眉,如点漆般狭长深沉的眼,还有淡而无色抿紧的薄唇。
  那是一张俊美却又锐利的面庞。
  烛光晃了晃。
  这人的眸色又有了变化。
  他眼底的阴鸷多了两分,面上的锐利倒是退了个干净,看上去仅仅只像是个苦于病体,因而性子阴沉,但实则却又软和无力的少年。
  “外头是谁?”他问。
  赵公公返身进来,在他跟前躬身,恭敬地道:“回皇上的话,那位……岷泽县的姑娘,送来了。”
  少年面上辨不出喜怒,他命人卷起帷帐,撤走屏风,而后歪头朝门外看去。他一偏转了头,那眼角似乎跟着泄出了点点光华,端的俊美勾人。
  旁边的宫女暗自红了脸,不敢再看,于是便死死低下了头。
  少年盯着那门瞧了瞧。
  那门上挂着薄薄的帷帘。
  光影之下,帷帘上便映出了少女的影子。
  少女身形削瘦,独自立在那里。
  只有道影子,少年也瞧不见别的,他只瞧得见她梳着双环髻,双环立在在她的头上,似乎伸手拽住轻轻一提,就能将她整个儿都提起来了。
  像什么呢?
  少年想起来七八岁时,父皇让人拎了只兔子到他面前来。
  大大高高的兔子耳朵,直愣愣地立在脑袋上,说不出的呆。
  “不用磕头了,让她回去吧。”少年说。
  他的嗓音嘶哑冷淡,带着一股让人彻骨透心的寒。
  作者有话要说:  【阴鸷狠戾占有欲强到变态男主X小傻子长得跟天仙似的女主】


第3章 送上床去
  杨幺儿被安置在了养心殿后寝宫的西耳房,燕喜堂。
  老嬷嬷分了两个宫女并一个小太监给她。两个宫女,一个叫春纱,一个叫夏月。小太监没全名,老嬷嬷管他叫“小全子”。
  “你们服侍着杨姑娘,莫要让她乱跑。”那老嬷嬷拉长了脸,道。
  说是服侍,但听这个口气,倒像是监视管教了。
  春纱三人忙应了,送着老嬷嬷离开了这里。
  室内很快归于静寂。
  杨幺儿坐在那把鸡翅木雕竹椅上,不动作,也不出声,瞧着与木头人也没什么分别。
  夏月转头瞥了她一眼,便扯了扯春纱的袖子,道:“咱们到外间去说话罢。”
  春纱有些犹豫:“姑娘跟前可不能少人。”
  “没瞧见她坐在那儿动也不动么?”夏月掩去眼底的三分嫉色和两分讥讽之色,道:“她不会叫人的。咱们也正好趁这个功夫,松快些不是么?”
  春纱挪了挪步,最后还是摇头拒绝了:“还得留个人才是,总归,总归咱们来这儿,是伺候主子的……”
  “她算哪门子的主子?”夏月再遮掩不住心思,满腹怨气地道。
  如今后宫事务虽然尽掌于太后之手,皇上也在病中,可这些宫女,面对年轻俊美的新帝,依旧难免起上些旁的心思。
  若是宫里进几位年轻漂亮、家世好的娘娘也就罢了,如今后宫空虚,打头一个送进来要做皇后的姑娘,却是个乡野里来的傻子。
  夏月自然意难平,哪里乐意去伺候杨幺儿。
  夏月泄了胸中的愤懑,这会儿倒是舒坦了。
  春纱却是吓得连忙抬手去捂她的嘴,还厉声斥道:“你胡说什么呢?这位将来定然是做主子的。如今只是还未举行大典罢了。你胡言乱语害了自己不要紧,别带累了咱们。”
  小全子闻言,颇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夏月叫她这样一番教训,脸色转白。
  却不是吓的,而是气的。
  她压下喉中那口怨气,点了下头,道:“我以后不说就是了,今日那便你在这儿看着罢。”
  说完,夏月就急急地走了。
  春纱也不去追她,只自个儿叹了口气。
  这位姑娘接进宫来,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便被打发到这西耳房来了。想来是不受重视的。连那秦嬷嬷都敢横眉冷对,怪声怪气。她们到了这儿来伺候杨姑娘,将来又有什么前途可言?
  ……
  不管这宫里头的人如何想,杨幺儿到底是在宫里住下了。
  她天生对周遭的人和物感知迟钝,因而离了岷泽县,千里迢迢来到这京城,住进这高墙围立的皇宫,周边来往都是陌生又凶恶的人……杨幺儿也不觉难过。
  她每日里的食物都是由御膳房一并做的,比起在岷泽县时吃的饭食,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食物果腹,有衣裳御寒,又有那柔软的被子和床榻,杨幺儿倍觉满足。
  唯一点不好。
  她每日坐的那把椅子太硬了。
  硌得难受。
  窗外鸟儿掠过,发出清脆的啼叫声。
  杨幺儿的兴致便又被鸟儿勾了过去,隔着一层窗纱,只呆呆盯着外头。
  这时候小全子提着食盒跨过门槛,与夏月一块儿将食物摆上了桌案。
  春纱扭头瞧了瞧杨幺儿,心越发地沉了。
  这位杨姑娘模样生得甚是漂亮,又因不常走动,皮肤细腻白皙,身娇体软。坐在那儿,便好似一尊美玉雕成的娃娃。可这不会动不会说的娃娃,生得再好看又能如何?
  春纱忍不住出声道:“小全子,你整日在宫中走动,可听说了大典何时举行?”
  夏月嗤笑道:“他哪里知道这些?这大典还会不会举行,都说不准呢。”
  小全子小心地收拾起食盒,忙道:“我还真听说了……如今仪制司已经在准备着了。只是皇上大婚,到底与旁人不同,少说也要两三月方才能备好。”
  春纱闻言,面露失望之色:“两三月啊……”
  想来这两三月内,杨姑娘是没机会见着皇上了。
  夏月倒全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她瞧向那桌案上的食物,露出了垂涎之色。
  这些日子,那傻子都少有开口的时候,想来被欺负到头上,也说不出半句抱怨的话。
  夏月便大胆伸出了手去。
  春纱一声厉喝:“夏月!你做什么?”
  “左右她一个人也吃不完,我们怎么不能分食了?”夏月满不在乎地道,说罢,更直接坐了下来,取了杨幺儿的碗筷来自己用。
  春纱吓坏了,但又喝止不住夏月。她转头去看杨幺儿,见杨幺儿还盯着窗外的鸟儿瞧呢,一副全然不知身边事的模样。春纱更觉得难受了。
  小全子也不敢劝夏月,夏月脾气泼辣,在贵人面前谨小慎微,在其他宫女太监面前,却是凶得很。
  他便只好也缩着头,结结巴巴地劝了一句:“这是主子的……你,你总不好饿着主子吧?”
  “我又不会吃光了她的。”夏月得意地笑了下,道。
  吃了杨幺儿的食物,就仿佛自己才是那个要当皇后的人一样,个中滋味儿真是好得不得了!
  等她自个儿吃饱了,夏月才笑着去扶了杨幺儿。
  “姑娘快用饭吧。”夏月脸上的笑容越发刺眼。
  对于杨幺儿来说,食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凉与热、好与坏的分别。她乖乖坐在那里,吃了饭菜。
  夏月见状,忍不住笑得更开心了。
  之后接连几日,夏月都这般行径。
  每回瞧着杨幺儿乖乖坐在那里,真如木偶一般任人摆布的时候,夏月便忍不住大笑出声。
  只是今个儿——
  “笑什么?”秦嬷嬷如拉锯子一般吱呀难听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
  她板着脸跨进门内,盯住了夏月。
  夏月的笑声戛然而止,忙规矩地喊了声:“嬷嬷。”
  秦嬷嬷年纪不小了,眼皮耷拉着,眼睛只留出一条缝,那条缝里偏还迸射出寒光来,看了便叫人无端害怕。
  她道:“太后娘娘宫里的徐嬷嬷刚来传了话,让你们服侍着姑娘梳洗打扮,待到酉时,便将人送到皇上的寝殿去。”
  春纱惊愕地看着秦嬷嬷:“这,这是……”
  如今还未举行大典,无名无分的……
  这……
  秦嬷嬷掩去眼底的嘲弄之色,道:“皇上龙体为重,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杨姑娘之所以进宫来,为的不正是冲喜么。除了这番作用……”
  秦嬷嬷没将话说完,但旁人也都听出来了她的意思。
  除了这番作用,还有什么用呢?
  想来,在太后娘娘看来,这位杨姑娘连封后大典都不配举行了。
  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